山东某新建铁路隧道施工应急预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1900499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6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东某新建铁路隧道施工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山东某新建铁路隧道施工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山东某新建铁路隧道施工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山东某新建铁路隧道施工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某新建铁路隧道施工应急预案(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隧道施工应急预案第一条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一)事故类型1、坍塌事故,在施工现场掌子面发生塌方、在施工现场台架失稳发生坍塌。2、透水事故,在施工现场掌子面发生透水。3、火药爆炸事故,在施工现场火工品发生爆炸。4、高处坠落事故,在施工现场人员从台架上高处坠落,伤及人身安全。5、机械伤害事故,在施工现场机械伤人。6、火灾事故,在施工现场材料、物资发生火灾。7、车辆伤害事故,在施工现场发生物体倒塌、下落和人员挤压伤亡。8、起重伤害故,在施工现场吊车或吊机发生的物体坠落、挤压,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9、触电事故,在施工现场人员触电发生伤亡。10、物体打击事故,在施工现场高处物体坠落伤及人员。

2、(二)危害程度分析我标段共有隧道15座,小崮山隧道、人山子隧道、西铁车1号隧道、2号隧道、许村隧道、大田庄1号、2号隧道、太平庄隧道、山河村隧道、燕崖村隧道、大洪峪隧道、朱家泉隧道、东虎楼隧道、打虎峪隧道、东安隧道。其中西铁车2号隧道7889m、人山子隧道3361m、东安隧道2906m。隧道施工地质条件复杂,安全风险较多,较容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1、坍塌事故,隧道施工地质条件复杂,在软弱围岩地段,由于超前支护及初期支护不到位或不及时,容易发生失稳造成围岩塌方,在施工现场台架由于刚度不足、使用时间较长,而失稳发生坍塌。2、透水事故,隧道施工地质条件复杂,由于超前地质预报不及时,遇有透水层而发生透

3、水事故。3、火药爆炸事故,由于现场管理不慎,在隧道掌子面进行装药时,由于明火而引发施工现场火工品发生爆炸。4、高处坠落事故,由于台架安全防护不到位,作业人员没有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作业时间长,精神不集中,从台架上高处坠落,伤及人身安全。5、机械伤害事故,在施工现场装载机、挖掘机、泵车、钢筋切管机、切断机等机械由于违反操作规程造成人员伤亡。6、火灾事故,在施工现场易燃物品(木模、防水板)由于操作不当而发生火灾。7、车辆伤害事故,在施工现场发生物体倒塌、下落和人员挤压伤亡。8、起重伤害事故,在施工现场吊车发生的物体坠落、挤压,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9、触电事故,在施工现场人员触电发生伤亡。10

4、、物体打击事故,在施工现场台架、台车上物体、材料高处物体坠落伤及人员。第二条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1、最大限度的降低潜在事故和已发事故给施工人员带来的生命、财产危害。2、发生事故,最大限度的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能够迅速、有序的采取应急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最大目的。3、发生事故,抢险现场统一指挥、高效协调,最大限度、最快时间进行现场抢救、抢险。4、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第三条 组织结构及职责(一)应急组织体系本项目实行三级应急组织体系,即项目经理部、工程队、工班。各级均设立应急领导小组。(二)指挥结构及职责1、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

5、,负责领导、组织全管段内的隧道施工安全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应急小组成人员如下:项目经理任组长,副经理、安全总监、总工程师、副书记任副组长,综合部、工程管理部、安全质量部、计划合同部、财务会计部、物资设备部、公安分处、中心试验室负责人为组员。应急响应中心设在安全质量部,根据各职能部门的设置,下设应急组织,在工程指挥部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各工程队均成立应急组织,负责隧道施工安全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2、各级组织的职责如下:2.1项目部成立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修订和监督实施,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备案;负责组建应急小分队及组织应急培训和演练,并建立应

6、急通信与警报、储备抢险、救援、救护方面的装备、物质;负责督促做好事故的预防工作和安全措施的定期检查工作,发生事故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向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和友邻单位通报事故的情况,必要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单位发出紧急救援请求;负责事故调查和组织工作,并对事故的教训和应急救援经验进行总结。发生事故应急响应期间,由组长负责全面指挥、调度各成员进行救援,副组长负责集中人力、物力,调配救灾物质协助救援活动。2.1.1灭火行动组:负责现场连接水源或消防设备器材扑救火灾,负责火灾、事故现场及周围的安全保卫、危险区警戒。2.1.2抢救疏散组:负责抢救被困人员及可以转移的洞内物资,抢险救灾按照“先人员

7、,后物资,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进行;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在人员集中的场所,要有计划、有组织的疏散人员,对现场抢救出的人、财、物进行管理和疏散,预防破坏、哄抢、盗窃等案件的发生。抢救过程中及抢救工作结束后对事故现场加以保护。抢险人员自身要戴齐防护用具,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2.1.3后勤保障组:负责隧道抢险器材装备、供水排水、供电照明、运输工具、食品衣物等抢险工作所需的各种物资供以保障工作。2.1.4医疗救护组:负责现场上各种受伤人员的抢救、医治、转移工作,并协助做好预防二次灾害的工作。第四条 预防与预警(一)危险源控制现场施工人员应对施工现场所有危险源进行定期排查

8、,对相关工种的工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教育,使他们了解到本岗位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施工作业期间能够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执行,不出现违章作业。1、危险源控制方式对已辨识的危险源,控制方式有:a、用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进行控制管理;b、用建立和实施运行控制程序进行控制管理;c、用应急预案进行控制管理;d、同时使用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应急预案进行管理或用其中任意两种。2、危险源控制方法及预防措施2.1 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防护措施的教育和培训。2.2各隧道开挖作业面必须配备4名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管理员(保证全天有人值班),掌子面及洞口各1名,专职负责施工安全监控工作,规范做好

9、施工情况记录。隧道洞口设置值班室,严格出入洞人员登记制度做好隧道。2.3 做好隧道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各工程队制定超前地质预报方案,配齐配足专业人员,并严格执行。2.4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时,严格遵循“早预报、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的施工原则,保证隧道不坍方。严禁擅自改变施工方法。2.5洞内支护坚持“随挖随支护”的原则。如遇石质破碎、风化严重时,应尽量缩小支护工作面。钢拱架架立时不得置于虚砟或松动石上,软弱围岩地段基底夯实加设垫板或加设垫块楔紧。2.6软弱及不良地质隧道仰拱施做应紧跟,仰拱距开挖面距离宜控制在40m以内,并根据围岩量测结果适时施做二次衬砌,从严控制

10、二次衬砌距掌子面距离。2.7 隧道施工现场必须符合通风、照明、粉层和有害气体控制等作业环境标准,安全防护设施必须按规定配备到位。对西铁车2号隧道、人子山隧道和东安隧道要进行通风设计,配足通风设备。对其他隧道的洞内要认真做好抽排水工作,严禁洞内长时间积水。2.8 加强火工品管理。严格按照火工品管、用的相关规定做好爆炸物品的采购、运输、储存、领发料及爆破操作过程中的管理,项目经理必须每月,安质部长、公安分处必须每半月对炸药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2.9 进行高处作业施工,使用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围栏、挡脚板、安全带、安全帽和安全网等。作业前检查安全设施是否牢固、可靠。作业用工具、材料严禁抛掷。

11、2.10隧道施工采用的大型机械设备进场前必须检验合格,确保正常使用、安全可靠、状态良好。2.11 做好洞内交通组织。洞内运输车辆限速行驶,作业地段车速一般每小时应小于10公里,严禁超车。在衬砌台车(或作业台架)作业地段应设置慢行、警示标志。中心水沟检查井要及时设置盖板或明显的警示标志。2.12 合理配置用电系统的短路、过载、漏电保护电器,确保PE线连接点的电器连接可靠。机电设备要定期进行检定维修,确保运行状态良好。电线路严禁搭靠或固定在易导电的金属上。2.13 各种机械、金属设备上所有照明及易发生电击危险场所的照明和行灯应使用36v及以下安全电压;潮湿环境下行灯电压必须低于12v,并有绝缘良好

12、的手柄和护罩。2.14 严格执行劳动保护法规和卫生标准,防止食物中毒。(二)预警行动当应急小组接收到现场值班人员、安全员、其他作业人员或相关渠道传递来的预警信息时,立即予以核实并判断该预警信息的准确程度和严重程度。1、如属于下列情形之一则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启动相应的应急措施或应急方案。a、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b、虽不属于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但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情况发生突然变化,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c、应急小组组长认为有必要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符合上述三个条件之一的,根据第六条响应分级中规定的应急响应级别,由相应级别的应急小组组长发布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2、属于下列

13、情形之一的,应急小组组长立即向本单位最高负责人报告,申请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请求支援。a、当质量、安全事故后果或事态极为严重,超过了本单位事故处理和救援能力的;b、质量、安全事故发生范围超过了本单位管辖范围的;c、应急小组组长认为有必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人民政府请求支援的。第五条 信息报告程序(一)信息报告与通知隧道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以后,施工队必须在10分钟内报告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30分钟内将情况报公司,同时在30分钟以内利用电话、传真等一切快速手段,按有关规定,向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或其他相关方报告。为确保报告的全面规范性,报告内容应经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审核后上报。在事故发生后

14、1小时内,由事故发生地项目经理部向当地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上报,同时向监理项目部公司、晋豫鲁公司及质监站上报。按以上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写出简要书面报告上报,书面报告内容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重大安全事故的对外报告和公布,由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归口管理。(二)事故报告包括以下内容:1、发生事故的单位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联系电话、报告人;2、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的初步估计;3、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4、事故抢救处理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5、需要项目所属公司协助事故抢救和处理的有关事宜。(三)信息传递事故单位项目经理部所属公司晋豫鲁公司质监站集团

15、公司地方相关部门监理公司信息传递流程图汇报程序:按地方政府的事故上报规定和行业事故上报制度,依照程序向上级相关主管部门上汇报。隧道施工现场发生安全事故时,应采用电话向上级领导报告,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联络方式如下:单 位联系人电 话职 务项目经理部王 伟13708980037执行副经理项目经理部赵 栋15253931257副经理项目经理部程向明13910902558副经理项目经理部赵元贵15065337099副经理项目经理部张海龙15168996933总工程师项目经理部刘 涛15020968933安全总监项目经理部刘桂忠15053313988副书记安全质量部麻新荣15064

16、360302部 长工程管理部郑文江15065890799副部长物资设备部何建平15065890866部 长计划部范亚娜15065890299副部长财务部张世义13853325111总会计师综合部王祝方18678155626主 任中心试验室苗宗礼18935391089主 任精测队肖荣飞18678910228队 长公安分处章忠权15065862399分处长工程2队孙国栋18678155609队 长工程7队周文富15065893288队 长工程8队刘庭军15629686999队 长工程36队吕志峰15065868099队 长工程42队路积怀15065862088队 长工程45队宋书轩15065868

17、366队 长工程56队王加明15065893899队 长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其它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见下表:单 位联系人移动电话职务晋豫鲁公司综合部王 军13803498028办公室主任晋豫鲁公司安质部王尚荣13934228189部 长山东指挥部安质部张纪东13864129872部 长监理站何 瑾05333229977办公室主任沂源县安监局-05336082677-沂水县安监局-05392227400-莱芜市安监局-06348892106-沂源县公安局-05333242681-沂水县公安局-05392252481-莱芜市公安局-06346287015-火警-119-淄博市中心医院-0533-2

18、60120-沂源县人民医院-05333225730-沂水县人民医院-05392251725-莱芜市人民医院-06346279088-沂水县消防大队-0539-2256012-沂源县消防大队0533-3241013-莱芜市消防大队-0634-6213264-第六条 应急处置(一)响应分级按照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应急响应行动分为三级。1、级应急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响应:一次造成死亡1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安全事故的。2、级应急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响应:一次造成死亡0人以下,重伤5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安全事故的。3、级

19、应急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级响应:一次造成死亡0人以下,重伤5人以下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下安全事故的。2、响应程序2.1 级响应程序由项目经理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主持,项目应急救援机构成员和项目经理部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参加做出应急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并在1小时内到事故现场。项目部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项目部财务部门为事故现场及时提供资金帮助;物资部门紧急调拨所需物资;抢救疏散组负责伤员营救和物资营救组及时救助受伤人员和物资,临时医疗组紧急赴事故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其他应急救援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2.2 级响应程序由发生事故的项目经理部安全事

20、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主持,项目经理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机构成员和项目经理部应急组长参加做出应急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做好重点工程调度,并在1小时内到事故现场。项目经理部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项目经理部财务部门为事故现场及时提供资金帮助;物资部门负责抢险物资供应组紧急调拨所需物资;抢救疏散组负责伤员营救和物资营救组及时救助受伤人员和物资,临时医疗组紧急赴事故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其他应急救援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2.3 级响应程序由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并做出应急工作部署,加强工作指导做好重点工程调度,并在1小时内到事故现场。项目经理部增加值班人员,加强

21、值班。项目经理部财务部门为事故现场及时提供资金帮助;物资部门供应组紧急调拨所需物资;抢救疏散组负责伤员营救和物资营救组及时救助受伤人员和物资,临时医疗组紧急赴事故现场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其他应急救援小组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3、处置措施3.1人员的安全疏散,所有抢险人员应坚持“救人重于救物”的原则。3.2施工过程中隧道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时,迅速逐级上报,次序为工班、工程队、项目经理部。3.3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工班或工程队负责人指挥,及时用对讲机、电话等通讯手段报告值班室,主要说明

22、紧急情况性质、隧道里程地点、发生时间、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或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如需可直接拨打120、110、119等求救电话。3.4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到紧急情况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小组组长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由工程指挥部在1小时内以单位名义打电话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须坚决无条件服从组长或副组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拖延、推诿、阻碍紧急情况的

23、处理。第七条 应急物资与装备在本工程项目施工的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参加应急救援工作,事发单位的应急抢险人员和施工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各工程队应根据各自承担的施工项目,以及队伍的布置情况成立若干抢险救援队,并进行训练演练。在隧道施工现场配备钢管、型钢、水泵、编织袋等足够数量的急救救援物资,必须满足规范储备应急抢险物资的要求,同时根据隧道施工进展,及时调整储备物资品种。1、抢险救援装备1.1隧道施工项目部现场抢险救援队装备应结合施工生产,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配置,并根据工程特点备齐小型抢险救援专用工具。1.2项目现场救援队装备最低要求配置表:设 备类 别设备名称技术性能数量基本配置

24、备注钻探工程钻机钻孔深度60m;平均钻进速度5m/h1套应配有不低于100m的钻杆超前地质预报、管棚与抢险两用空压机20m31台配合钻机破拆与支 护湿喷机6m3/h1套存放于洞外液压支撑套具支撑范围10m30套专用手动破拆工具组可完成撬、拧、凿、切割、劈砍操作;防滑设计的手柄可伸缩,工具头可拆卸4套金属切断器、凿子、钎子、冲杆等8件套专用风动破拆工具4套备用切割工具2套挖装运挖掘机0.8m31台装载机侧卸,斗容2m31台自卸车10t2台排水抽水机功率200kw2套根据风险特点增配排烟小型通风机1128kw1台根据风险特点增配照明应急灯1套根据风险特点增配专用警戒警报器1套根据风险特点增配专用测

25、量全站仪1套经纬仪1套通信有线电话1套通信对讲机4部移动电话高性能2台灭火手提灭火器5套根据风险特点增配专用动力发电机组250kw2台备用其他根据风险特点增配1.3便携式急救包应急物品配置表:序号种类及名称数量规格说明1生存食品矿泉水500g补充人体必需水分2压缩饼干10g补充人体必需热量3止血用品卡扣式止血带1条中号用于肢体出血的结扎止血;缠绕上臂或大腿根部,可抽出加压。4创可贴1盒7018/6贴用于小创面、伤口包扎5应急辅助用品救生口哨1个在紧急情况可轻易吹出高频求救信号6湿毛巾1条火灾时应急防护7应急手电1个隧道配应急手电1.4移动式急救箱应急物品配置表:序号种类及名称数量规格说明1生存

26、食品矿泉水12kg补充人体必需水分2压缩饼干1kg补充人体必需水分3止血用品卡扣式止血带10条中号用于肢体出血的结扎止血4三角形绷带10条96cm96cm136cm可用作吊带,固定骨折部位和伤口敷料5卷式固定夹板10套90cm11cm对骨折伤员进行临时固定6止血垫5包20cm10cm用于伤口压迫止血,吸血及伤口渗液7急救用品急救毯10个140cm210cm隔热防冷功能,亦可用于反光示警8自救呼吸器4个大于60min具有防毒、防烟等功能9烧伤用品烧伤敷料5包60cm40cm烧伤时外用,将烧伤敷料后外贴于烧伤部位10药品消毒药品根据主要风险类型、咨询医疗专家、结合洞内作业人员数量合理配置。主要应包

27、括伤口消炎、防止感染等药品11消炎药品12止痛药品13多种维生素14其他药品15应急用品和工具多功能钳2把具有剪断、破拆、撬动等多种应急使用功能16防水火柴2盒整体防水,可防二级风。瓦斯隧道严禁配置17应急手电或矿灯2把隧道配应急手电18救生口哨2个在紧急情况可轻易吹出高频求就信号19急救手册1本供被困人员自救、互救时查阅用20配置单及说明书1本供被困人员自救、互救时查阅用1.5洞口应急物品配置表:序号种类及名称数量规格说明1急救医疗器械、用具担架3副运送重伤或无法行走伤员2手动吸痰器3个手动式将吸痰管对接后直接手动吸痰用3自救呼吸器10个大于60min具有防毒、防烟等功能4固定夹板5副90c

28、m11cm对骨折伤员进行临时固定5氧气袋3个供洞内发生火灾缺氧救援时使用6止血用品卡扣式止血带10条中号用于肢体出血的结扎止血7三角形绷带10条96cm96cm136cm可用作吊带,固定骨折部位和伤口敷料8卷式固定夹板5套90cm11cm对骨折伤员进行临时固定9止血垫20包20cm10cm用于伤口压迫止血,吸血及伤口渗液10烧伤用品烧伤敷料30包60cm40cm烧伤时外用,将烧伤敷料后外贴于烧伤部位11常用应急处置药品消毒药品主要用于伤口消毒、防止感染、止痛等。具体的种类和数量应结合隧道附近医疗卫生状况、隧道主要风险类型、作业人员数量等因素,在咨询医疗专家的基础上合理配置。12消炎药品13止痛

29、药品14其他药品1.6应急车辆配置表:序号单 位车 辆车牌号备 注1项目部越野车鲁B 1 8 0 U 7应急指挥车2项目部越野车鲁B V K 8 6 9应急指挥车3项目部面包车鲁C K K 5 0 3救援车4项目部面包车鲁C K K 0 6 3救援车5工程2队越野车鲁S C 8 7 0 0救援车6工程2队皮卡车鲁B M L 3 2 3救援车7工程2队面包车鲁Q 6 H 0 7 5救援车8工程7队客货车鲁C W 6 5 9 0应急物资车9工程8队越野车鲁C 1 M 0 13救援车10工程36队面包车鲁C 2 H 8 8 8救援车11工程36队皮卡车鲁C 9 L 8 6 1应急物资车12工程42队

30、客货车 冀H.G 8 1 0 5应急物资车13工程42队三菱越野 陕D.5 0 6 1 9救援车14工程45队皮卡车鲁应急物资车15工程45队越野车鲁救援车16工程56队面包车 鲁C J M 5 6 6应急物资车17工程56队皮卡车鲁C K S 3 5 0应急物资车第八条 抢险救援队(一)项目现场抢险救援队1、铁路隧道施工项目部应成立项目现场抢险救援队,承担抢先救援基础工作,负责实现快速及时的应急救援。抢险救援名单如下:序号姓 名职 务应急救援职务1王 伟执行副经理应急救援队长2赵 栋副经理应急救援副队长3张海龙总工程师应急救援副队长4程向明副经理应急救援副队长5赵元贵副经理应急救援副队长6刘

31、 涛安全总监应急救援副队长7郭海涛副总工应急救援组员8麻新荣安全质量部长应急救援组员9褚宏艳工程质量部长应急救援组员10张世义总会计师应急救援组员11何建平物资设备部长应急救援组员12苗宗礼中心试验室主任应急救援组员13郑文江工程质量部副部长应急救援组员14王祝芳综合部主任应急救援组员15肖荣飞精测队队长应急救援组员16章忠权公安分处应急救援组员17孙国栋工程2队队长应急救援组员18周文富工程7队队长应急救援组员19刘庭军工程8队队长应急救援组员20路积怀工程42队队长应急救援组员21宋书轩工程45队队长应急救援组员22王加明工程56队队长应急救援组员2、项目现场抢险救援队工作职责:2.1负责

32、开展事故现场第一时间的应急处置和基础救援工作。2.2接收上级抢险救援队伍的业务指导,为上级抢险救援队到场后迅速展开工作创造良好条件。2.3按照抢险救援指挥部指令做好配合、支持和保障工作。2.4负责现场应急救援装备的维护、保养、和物资储备。2.5定期开展抢险救援培训和演练。3、项目现场抢险救援队组建应符合下列要求:3.1项目现场抢险救援队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项目风险特点,保证队伍接到指令后1小时内能够到达现场。3.2项目部应抽调具有良好心理素质、较强技术水平的技术专家和技术型工人参加救援队,队员数量应满足下表的最低配置要求。序号岗位/工种数量备注1队长1现场指挥协调2副队长2现场指挥协调3隧道工程师

33、5监测灾情,参与救援方案制订4地质工程师2监测、判断地质情况,参与救援方案制定5测量工程师2监测灾情,参与救援方案制订6测量工4监测灾情,参与救援方案制订7机械工程师28钻机司机49机械技师2010普 工10011电 工412隧道领工员613隧道技师2414木 工815电焊工616氧焊、气割1217调度指挥4(二)铁路隧道施工队应成立抢险救援队,负责自身抢险救援专项工作。抢险救援名单如下:序号姓 名单位应急救援职务1孙国栋工程2队队长杨延勇副队长各部室负责人及各工班长组员2刘庭军工程8队队长薛茂强副队长各部室负责人及各工班长组员3吕志峰工程36队队长徐寿刚副队长各部室负责人及各工班长组员4路积

34、怀工程42队队长程春芳副队长各部室负责人及各工班长组员5宋书轩工程45队队长蒋士祥副队长各部室负责人及各工班长组员6王加明工程56队队长甘育才副队长各部室负责人及各工班长组员1、施工队抢险救援队伍的工作职责:1.1负责抢险救援方案的实施;1.2指导项目现场抢险救援队现场应急处置和基础救援工作。1.3接受上级专业抢险救援队。1.4按照抢险救援指令,实施有序、有效的专业救援。1.5负责本队抢险救援队伍救援装备的存管、维护和保养。1.6定期开展抢险救援培训和演练。2、施工队抢险救援队的组建应符合下列要求:2.1铁路隧道施工队可依托高风险隧道项目,结合本队风险隧道项目分布特点成立施工工班抢险救援队,保

35、证立即到达指定地点。2.2队伍由具有丰富的技术专家、现场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组成,队员数量应满足表1的最低配置要求。2.3施工队抢险救援队成员,应熟练掌握抢险救援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抢险救援经验,经过专门训练,能一转多能地完成相关救援设备的操作和作业。2.4施工队抢险救援队装备应结合施工生产集中存放,控制管理,并应符合第七条抢险救援装备的相关要求。序号岗位工种数量备注1队长112小时内到达指定地点2副队长2其中1名随抢险专用设备转移3技术专家312小时内指定集中地点,其中有1名地质专家4设备专家212小时内指定集中地点5抢险专用设备司机4主操作司机,随抢险专用设备转移,负责设备日常维护保养

36、6装备工具管理人员2常配于装备工具所在场所,并负责看管、维护和保养7专业抢险人员18包括各专业技术工种,12小时内到达指定集中地点第九条 抢险救援基本规定(一)铁路隧道施工抢险应重点做好组织指挥、救援方案、队伍设备等工作。(二)铁路隧道施工抢险救援应按照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定,成立抢险救援组织机构,分级响应、指挥和协调救援行动。(三)抢险救援预案应结合具体隧道坍塌、水灾、火灾等不同风险类型和等级分别制定针对性的救援方案和措施。(四)铁路隧道施工企业、项目部应分层次组建训练有素的抢险救援队伍,配置先进、高级的救援设备,形成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迅速、协调有序的铁路隧道

37、抢险救援体系。(五)隧道施工现场灾害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按规定启动现场应急预案,成立现场救援指挥机构并及时按程序上报。(六)抢险救援应遵循如下程序:是事故发生分级启动应急预案救援环境监测、分析现场加固、处理按程序进行事故报告事故现场紧急处理确定救援方案实施救援方案声光报警、人员自救现场基本情况调查方案可行性验证救援结束否(七)铁路隧道施工应建立健全工作场所急救包(箱)配置制度,根据隧道不同工序为作业人员配备便携式急救包,不同地段设置移动式,固定式急救箱,结合隧道风险特点,在作业现场为作业人员配备自救、互救、待救等急救物品。(八)急救包(箱)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洞内管理、作业人员应配备便携式

38、救急包,进洞作业时随身携带。包内应急物品可按第七条1.3配置。2、隧道开挖工作面、衬砌作业面附近应设置移动式急救箱,除配置必须的生存食品外,还应配置部分自救、互救用品和应急用品等。应急物品可按第七条1.4配置。3、隧道洞口应设置固定急救箱,配备急救用医疗器械和应急药品,其种类和数量应根据隧道所处地理位置、附近医疗机构状况、风险主要类型、作业人员数量等因素,可按第七条1.5在咨询医疗专家的基础上配置。(九)急救包(箱)及其应急物品的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各工程队现场管理机构应制定隧道现场急救物品的相关管理办法,明确有关人员工作职责。2、各工程队现场管理机构应指派专人负责对急救用品进行管理和维护

39、;根据食品、医疗用品的保质期进行更换和补充;由专职医疗人员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3、项目部应加强对急救物品储备、保养、更新情况的监督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应包括:管理办法是否建立、职责是否明确;便携式急救包、急救箱是否按要求配备;急救物品、器械的更新是否及时等。4、应急物品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有关质量、卫生标准。5、移动式急救箱应坚固,具有防水、防火、反光功能;便携式急救包除便于携带外,还应有防水、防火等功能。(十)工程队应组织对作业人员进行抢险救援以及自救、互救、待救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培训,并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21、急救方法。包括止血包扎、消毒、骨折固定、心肺复苏、自救呼吸器使用、烧伤应急处置

40、等。2、应急生存与联络自救、互救、待救技术与常识。3、疏散路线、方法、设施和紧急情况处理。4、安全防护设施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及维护情况。5、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和注意事项。6、重大危险源等。(十一)隧道施工期间,项目部领导、安全质量部应检查现场救援预案的落实情况,重点检查现场应急物品配置、逃生应急措施落实、应急设备物质储备以及应急培训演练情况。(十二)抢险救援设备、人员及管理费用可在安全生产费用中支出。用于抢险的费用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第十条 火灾抢险救援(一)隧道火灾是指在施工期间因防水板等材料物资、电气及设备等燃烧引起的火灾。隧道火灾抢险救援关键应做好防止遇险人员窒息、逃生通道规划

41、及维护等工作。(二)隧道火灾救援应遵循以下原则:1、紧急报警并启动洞内消防器材尝试灭火,控制烟雾的蔓延。2、洞内作业人员应立即采取自救措施,并组织有序疏散。3、项目现场救援队结合地方消防队实施救援。(三)隧道火灾的施救流程见图等待救援按程序报告事故灾害报警、有序逃生尝试灭火预设灭火器材预设自救器材发出求救信号、联系洞外自救、互救实施灭火救援了解起火原因和情况制定灭火救援方案结束救援火灾事故被困人员救援人员隧道火灾施救流程图(四)施工期间,为防备隧道火灾,洞内开挖、支护等作业面应按当班人员数量配备自救呼吸器、湿毛巾等。(五)洞内消防器材应参照以下规定设置:1、洞内防水板和衬砌等作业面和洞内变电站

42、、配电柜等处均配置2台以上的手提式和推车式干粉灭火器。2、洞内供水干管没50m预留一处消防水龙头,并配备消防水管和水枪。(六)铁路隧道施工应做好预防火灾工作:1、应事先规划并设置作业面人员的逃生路线。2、逐级进行交底和组织演练。3、组建项目部消防队2030人,消防队应定期组织演练。(七)火灾发生时,现场作业人员应按以下程序自救和互救:1、按逃生路线有序撤离。2、火势较小时,有组织地尝试灭火。3、火势较大和产生浓烟、有毒气体时,立即采取自救措施如佩戴自救呼吸器等,并发出求救信号,与洞外取得联系。4、清理火场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防止火势扩大或造成次生灾害。(八)根据不同的起火原因,采取相应的灭火施

43、救措施:1、防水板等塑料胶材起火,采取直流水冲击的方法灭火。2、电气设备起火,应先切断电源,再采取灭火器和直流水枪灭火.有油的电气设备如变压器起火,可用干燥的砂土盖住火焰,使火熄灭。3、机械设备燃烧,采用灭火器灭火。4、乙炔管路燃烧,采用干燥的砂土盖住火焰,使火熄灭。5、灭火期间,应注意观察洞内风流,防止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危及灭火人员安全。(九)隧道火灾救援设备物资配备表:用途名称单位数量及配置要求人员自救自救呼吸器个按开挖、支护作业最大单班人员数量配置灭火施救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台开挖支护、衬砌作业面最少各2台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台开挖支护、衬砌作业面最少各2台消防水龙头个每50m安装1个防毒面具

44、个10个消防水管、水枪套防水板作业面配2套,其余地段配2套注:物质设备配置应结合隧道实际救援方案进行调整。第十一条 水灾抢险救援(一)突涌水灾抢险救援关键应事前落实预设洞内逃生设施,灾害发生后尽快组织进洞搜救,迅速将遇险人员运出。(二)具有突涌水灾害风险的隧道,设计单位应设计逃生爬梯、逃生绳、逃生台架等具体的应急逃生、疏散、自救措施,并加强对现场的技术交底、指导和配合工作。(三)建设各方应强化现场施工管理,结合超前地质预报,科学合理地制定施工方案,防止水灾事故发生。突涌水灾事故突涌水灾信息收集和警报系统按程序报告事故了解现场情况预设自救器材制定救援方案实施救援自救、互救发出求救信号、联系洞外等

45、待救援结束救援被困人员救援人员灾害报警、有序逃生(四)突涌水灾害救援首先应通过联动报警,利用应急照明,预设逃生设施,组织有序逃生自救。同时启动抽水设备尝试灾害控制,并组织救援队伍进洞开展搜救。抢险救援流程见图:抢险救援流程见图(五)具有突涌水灾害风险的隧道应根据风险评估,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水灾信息收集和联动警报系统。由掌子面摄像监控仪,个探测点传感器,声、光报警装置,洞外指挥中心数据采集设备(中央处理计算机)等联网组成,该系统采用双电源,由洞外设备电源供电。2、设备遇险人员自救器材。隧道两侧应安装钢筋爬梯并挂逃生绳和足够数量的救生圈,靠近掌子面的地段还应挂充足的氧气袋。隧道内作业人员密集地

46、段应在拱部设置逃生平台并设急救箱。自救器材应以未衬砌地段为重点进行布置,已衬砌地段可适当减少,可按表十的规定配置。3、隧道各作业面人员的逃生路线应事先做好规划,并逐级进行交底和组织演练。4、洞口应配置橡皮艇,其数量应综合考虑隧道长度、洞内作业人员数量以及可能涌水量等因素确定。5、救援队员应具备游泳、窒息急救等技能,救援队应定期组织演练,以巩固和提高队员搜救技能。(六)发生突涌水灾后,洞内作业人员应按一下程序自救和互救:1、立即发出险情讯号,并按逃生路线有序撤离;2、遇险人员应尽量利用预设的钢筋爬梯、逃生台架和救生圈脱险,利用逃生绳逐步转移到安全地带;3、发出求救信号,尽可能与救援人员取得联系,

47、报告有管情况;(七)当隧道为反坡施工时,应按下列要求加强抽排水系统,防止突水没顶:1、洞内设置大功率抽水站,其与掌子面的距离应能保证水流不能没顶,并预留2m的安全高度。2、抽水站排水能力按设计量最大突涌量的1.2倍配置,水泵及管路应有富余备用,电源供电采用双回路。3、洞口应配置大功率备用排水设备。备用抽水机应配机架和减振动装置等,形成移动式抽水站,并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能随时投入使用。(八)发生突涌水后,应立即组织洞内抽排水,并根据水量情况,投入备用的移动式抽水站或大功率抽水机加强抽排水。(九)根据突涌水情况,可按以下方法组织对洞内遇险人员的救援。1、突涌水量很快减少,可运用工程机械如装载机等进

48、入洞内施救。2、水量较大时,可待水情基本稳定后,组织救援人员乘橡皮艇进入洞3、当发生小规模突泥或突水伴随大量砂石、淤泥沉积时,应采用搭设脚手架、铺设木板或竹胶板等方法迅速开辟救援通道,进入洞内搜救。4、救援人员应佩戴呼吸器等遇水作业专业器材。(十)水灾救援设备物资配置表用途名称单位数量及配置要求人员 自救钢筋爬梯个根据设计要求设置逃生绳(长度不小于20m)根距掌子面500m以内,每侧安装数根救生圈个距掌子面500m以内,每个爬梯至少安装4个氧气袋个设置于靠近掌子面的爬梯上洞内排水抽水站及排水管套按设计最大突涌水量的1.2倍能力配置,间距满足要求备用移动式抽水泵及排水管套按洞内排水能力配置施救器

49、材橡皮艇个根据隧道长度、洞内罪业人员数量以及可能突泥突水量等因素确定木板或竹胶板200碗扣式脚手架t20信息采集及报警器材掌子面摄像监控仪套每个掌子面安装1套探测传感器个根据可能的突泥突水情况确定中央处理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台2人工和水位感应声、光报警装置套配置于洞内各作业面,联动报警并连接洞外指挥中心注:设备物资配置应结合隧道实际救援方案进行调整。第十二条 坍塌事故抢险救援(一)隧道坍塌抢险救援关键应做到及时为被困人员通风供氧和提供必需的生存食品,并尽快打通救援通道,使被困人员尽快脱离危险环境。(二)隧道发生坍塌事故,根据坍塌情况,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救援条件等不同特点,抢险救援方法可选择采

50、用小导坑法(包括坍塌体上开小导坑、隧道另一端开小导坑、隧道侧面开小导坑横洞或斜井等)、顶管法、竖井法和明挖法等。(三)隧道发生坍塌,首先应启动报警并有序逃生;一旦被困时应紧急集中在比较安全的地方,并寻找应急救援物品,尝试利用既有管道和洞外进行通讯联系,保持体力等待救援。(四)隧道发生坍塌堵隔灾害事故时,洞外人员不能盲目清方,必须逐级汇报,按确定的救援程序,有序科学组织救援。(五)坍塌堵隔灾害事故救援流程见图:是否利用既设管道集中到安全位置灾害报警、有序逃生寻找急救物品设法和洞外联系保持体力等待救援联系被困人员按程序报告灾害了解坍塌基本情况查清被困人员信息解决通风管及联系管确定救援环境是否安全制

51、定救援方案实施救援食物营养输送加固发生坍塌结束救援坍塌堵隔灾害事故救援流程(六)坍塌事故发生后,应通过询问目击者和清点当班洞内作业人员查清被困人员信息,查看隧道周边构筑物环境是否安全,若不安全,立即疏散区内人群,设立警戒等。(七)坍塌事故发生后,应通过设点观测支护变形情况,查阅坍塌钱监控量测资料、设计资料等综合分析判断坍塌是否稳定,救援环境是否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坍塌和救援作业空间进行应急加固。(八)抢险救援时应首先钻取通风孔,所钻通风孔应超过坍体2-3m,利用钻杆的水孔直接向洞内压送高压风,为被困人员补充氧气。(九)抢险救援时应利用预设的逃生管道迅速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当预设的逃生管失效或隧道内设未预设管道时,应立即钻设联系和输送食道管道。钻进工艺采用跟管钻进,跟进套管必须采用专用地质套管。(十)抢险救援应综合坍塌的基本信息、坍塌方向、支护成环情况、支护参数、地质情况等因素分析估算坍塌规模,并钻孔验证。(十一)抢险救援应根据坍塌的基本信息、坍塌规模、隧道未贯通段长度、地形地貌、坍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等综合分析,研究制定救援方案。(十二)抢险救援时应建立洞内救援区域及坍塌影像范围的地表和环境监测监控。(十三)救援应按照确定的方案由救援队实施,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并不断完善方案和救援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