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路实验指导书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1877869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27.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模拟电路实验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模拟电路实验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模拟电路实验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模拟电路实验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路实验指导书(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模拟电子技术实 验 指 导 书班级: 学号: 姓名: 光 电 学 院目 录实验一 单管交流放大电路 2实验二 负反馈放大电路 6实验三 比例求和运算电路 .9实验四 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 13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预习要求如下: 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估算。 2)完成各实验“预习要求”中指定的内容。 3)熟悉实验任务。 4)复习实验中所用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使用仪器和实验箱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3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应经指导

2、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4模拟电路实验注意: 1)在进行小信号放大实验时,由于所用信号发生器及连接电缆的缘故,往往在进入放大器前就出现噪声或不稳定,有些信号源调不到毫伏以下,实验时可采用在放大器输入端加衰减的方法。一般可用实验箱中电阻组成衰减器,这样连接电缆上信号电平较高,不易受干扰。 2)做放大器实验时如发现波形削顶失真甚至变成方波,应检查工作点设置是否正确,或输入信号是否过大,由于实验箱所用三极管hfe较大,特别是两级放大电路容易饱和失真。5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教师同意再

3、继续实验。6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7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8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导线等按规定整理。9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一 单级交流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为了方便示波器观察,本书内所写参考值均用峰值,此电路为共射放大电路 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模拟电路实验箱, 2.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3.学习测量放大电路Q点,AV,ri,ro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 4.学习放大电

4、路的动态性能。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 2.信号发生器3.数字万用表4.模拟电路实验箱三、预习要求 1.三极管及单管放大电路工作原理。2.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测量方法。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装接电路与简单测量 图1.l 基本放大电路 如三极管为3DG6,放大倍数一般是2545;如为9013,一般在150以上(1)用万用表判断实验箱上三极管V的极性和好坏,电解电容C的极性和好坏。 测三极管B、C和B、E极间正反向导通电压,可以判断好坏;测电解电容的好坏必须使用指针万用表,通过测正反向电阻。三极管导通电压UBE=0.7V、UBC=0.7V,反向导通电压无穷大。 (2)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注意:

5、接线前先测量+12V电源,关断电源后再连线),将RP的阻值调到最大位置。2.静态测量与调整(1)接线完毕仔细检查,确定无误后接通电源。改变RP,记录IC分别为0.5mA、1mA、1.5mA时三极管V的值(其值较低)。注意:Ib和Ic的测量和计算方法测Ib和Ic一般可用间接测量法,即通过测Vc和Vb,Rc和Rb计算出Ib和Ic(注意:图1.2中Ib为支路电流)。此法虽不直观,但操作较简单,建议初学者采用。直接测量法,即将微安表和毫安表直接串联在基极和集电极中测量。此法直观,但操作不当容易损坏器件和仪表。不建议初学者采用。(2)按图1.2接线,调整RP使VE=2.2V,计算并填表1.1。图1.2

6、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为稳定工作点,在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电阻Re,用于稳定静态工作点,即当环境温度变化时,保持静态集电极电流ICQ和管压降UCEQ基本不变。依靠于下列反馈关系:TICQUEUBEIBQICQ,反过程也一样,其中Rb2的引入是为了稳定Ub。但此类工作电路的放大倍数由于引入负反馈而减小了,而输入电阻ri变大了,输出电阻ro不变。,由以上公式可知,当很大时,放大倍数约等于,不受值变化的影响。表1.1实测实测计算VBE(V)VCE(V)Rb(K)IB(A)IC(mA)3.动态研究(1)按图1.3所示电路接线。将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调到f=1KHz,幅值为500mV,接至放大电路的A点,经过

7、R1、R2衰减(100倍),Vi点得到5mV的小信号,观察Vi和VO端波形,并比较相位。图1.3所示电路中,R1、R2为分压衰减电路,除R1、R2以外的电路为放大电路。之所以采取这种结构,是由于一般信号源在输出信号小到几毫伏时,会不可避免的受到电源纹波影响出现失真,而大信号时电源纹波几乎无影响,所以采取大信号加R1、R2衰减形式。此外,观察输出波形时要调节Rb1,使输出波形最大且不失真时开始测量。输入输出波形两者反相,相差180度。(2)信号源频率不变,逐渐加大信号源幅度,观察VO不失真时的最大值并填表1.2。分析图1.3的交流等效电路模型,由下述几个公式进行计算:,合适状态时:UB=0.7,

8、 UE=0, UC=3.36, Rb=135.4k IB=56A, IC=1.72mA, =30.7,rbe=674 表1.2 RL=实测实测计算估算Vi(mV)VO(V)AVAV图1.3 小信号放大电路(3)保持Vi=5mV不变,放大器接入负载RL,在改变RC数值情况下测量,并将计算结果填表1.3。表1.3给定参数实测实测计算估算RCRLVi(mV)VO(V)AVAV2K5K12K2K25K15K15K12K2(4)Vi=5mV,RC=5K1,不加RL时,如电位器RP调节范围不够,可改变Rb1(51K或150K),增大和减小RP,观察VO波形变化,若失真观察不明显可增大Vi幅值(10 mV)

9、,并重测,将测量结果填入表1.4。加Vi=10mV以上,调整RP到适合位置,可观察到截止失真(波形上半周平顶失真)表1.4RPVbVcVe输出波形情况最大合适最小4.测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1)输入电阻测量所谓输入电阻,指的是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不包括R1、R2部分。在输入端串接一个5K1电阻如图1.4,测量VS与Vi,即可计算ri。图1.4 输入电阻测量(2)输出电阻测量(见图1.5)图1.5 输出电阻测量在输出端接入可调电阻作为负载,选择合适的RL值使放大电路输出不失真(接示波器监视),测量带负载时VL和空载时的VO,即可计算出rO。将上述测量及计算结果填入表1.5中。用公式进行估算表

10、1.5测算输入电阻(设:RS=5K1)测算输出电阻实测测算估算实测测算估算VS(mV)Vi(mV)ririVORL=VORL=5K1RO(K)RO(K)五、实验总结1、列表整理测量结果,并把实测的静态工作点、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之值与理论计算值比较(取一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原因。2、总结RC,RL及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影响。3、讨论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4、分析讨论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实验二 负反馈放大电路一、实验目的 1.研究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2.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性能的测试方法。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

11、器。 2.音频信号发生器。3.数字万用表。4.模拟电路实验箱三、预习要求 1.认真阅读实验内容要求,估计待测量内容的变化趋势。2.设图2.1电路晶体管值为40,计算该放大电路开环和闭环电压放大倍数。此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负反馈会减小放大倍数,会稳定放大倍数,会改变输入输出电阻,展宽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而电压串联负反馈会增大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公式如下:分析图2.1,与两级分压偏置电路相比,增加了R6, R6引入电压交直流负反馈,从而加大了输入电阻,减小了放大倍数。此外R6与RF、 CF形成了负反馈回路,从电路上分析,。四、实验内容1.负反馈放大电路开环和闭环放大倍数的测试开环电路按图2

12、.1接线,RF先不接入。输入端接入Vi=lmV f=lKHz的正弦波(注意:输入lmV信号采用输入端衰减法见实验一)。设置静态工作点。调整接线和参数使输出不失真且无振荡。 a.按图接线,注意接线尽可能短。 b.静态工作点设置:要求第二级在输出波形不失真的前提下幅值尽量大,第一级为增加信噪比,工作点尽可能低。 c.在输入A端接入频率为1KHz幅度为1mV的交流信号(一般采用实验箱上加衰减的办法,即信号源用一个较大的信号。例如100mV,在实验板上经100:l衰减电阻衰减,降为lmV),使Vi1为1mV,调整工作点使输出信号不失真。 注意:如发现有寄生振荡,可采用以下措施消除: 1)重新布线,尽可

13、能走短线。 2)可在三极管b、e两极间加几p到几百p的电容。 3)信号源与放大电路用屏蔽线连接。按表2.1要求进行测量并填表。 根据实测值计算开环放大倍数和输出电阻r0。图 2.1反馈放大电路 (2).闭环电路 接通RF和CF ,按(一)的要求调整电路。 按表2.1要求测量并填表,计算Avf。根据实测结果,验证Avf 。表2.1RL(K)Vi(mV)V0(mV)AV(Avf)Vi2(mV)AV1AV2开环1K5闭环1K52.负反馈对失真的改善作用(1)将图2.1电路开环,逐步加大Vi的幅度,使输出信号出现失真(注意不要过份失真)记录失真波形幅度。(2)将电路闭环,观察输出情况,并适当增加Vi幅

14、度,使输出幅度接近开环时失真波形幅度。闭环后,引入负反馈,减小失真度,改善波形失真。(3)若RF=3K不变,但RF接入1V1的基极,会出现什么情况?实验验证之。引入正反馈,产生大约7Hz的振荡波形。(4)画出上述各步实验的波形图。 3.测放大电路频率特性(1)将图2.1电路先开环,选择Vi适当幅度,保持不变并调节频率使输出信号在示波器上有最大显示。(2)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逐步增加频率,直到波形减小为原来的70,此时信号频率即为放大电路fH。(3)条件同上,但逐渐减小频率,测得fL。(4)将电路闭环,重复13步骤,并将结果填入表2.2。当频率f在4KHz-10KHz间,输出信号最大(无论开环、

15、闭环),应以此为最大值进行测量。测出的fHf和fH相比,基本符合公式,但fLf和fL相比相差较大,估计是必须考虑三极管的低频特性和几个大电容的影响。表2.2fH(Hz)fL(Hz)开环闭环五、实验总结实验三 比例求和运算电路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组成比例、求和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2.学会上述电路的测试和分析方法。二、实验仪器 1.数字万用表 2.示波器3.信号发生器4.模拟电路实验箱三、预习要求 1.计算表3.1中的VO和Af 2.估算表3.3的理论值 3.估算表3.4、表35中的理论值 4.计算表3.6中的VO值 5.计算表3.7中的VO值集成运放的输出端与自身的反向输入端

16、通过电路联接,组成负反馈电路。由于运放的电压增益大约在100000以上,所以处于深度负反馈状态,这种情况下运放主要工作于线性放大区,因而有“虚断”、“虚短”,。四、实验内容1.电压跟随电路实验电路如图3.1所示。按表3.1内容实验并测量记录。图3.1 电压跟随电路电压串联负反馈,根据“虚短”有表3.1Vi(V)20.500.51VO(V)RL=RL=5K12.反相比例放大器实验电路如图3.2所示。图3.2 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电压并联负反馈,由“虚短”有“虚断”有(1)按表3.2内容实验并测量记录。表3.2直流输入电压Vi(mV)3010030010003000输出电压VO理论估算(V)实际值(V

17、)误差(mV)(2)按表3.3要求实验并测量记录。表3.3测试条件理论估算值实测值V0RL开路,直流输入信号Vi由0变为800mVVABVR2VR1V0LRL由开路变为5K1, Vi=800mV(3)测量图3.2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fH。(输入接信号发生器Vpp=1V,频率1KHz,输出接示波器Vpp=10V,增大频率至输出Vpp=7V,记录此刻频率即为fH) 3.同相比例放大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3.3所示 图3.3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1)按表3.4和3.5实验测量并记录。电压串联负反馈:“虚断”有,“虚短”有表3.4直流输入电压Vi(mV)3010030010003000输出电压VO理论估算(V

18、)实际值(V)误差(mV)表3.5测试条件理论估算值实测值V0RL开路,直流输入信号Vi由0变为800mVVABVR2VR1V0LRL由开路变为5K1, Vi=800mV(2)测出电路的上限截止频率 4.反相求和放大电路。 实验电路如图3.4所示。按表3.6内容进行实验测量,并与预习计算比较。 图3.4 反相求和放大电路电压并联负反馈,分析方法与图3.2一样:表3.6Vi1(V)0.30.3Vi2(V)0.20.2VO(V)VO估(V) 5.双端输入求和放大电路1)按图3.5连接实验电路。调零和消振。R3为100K2)按表3.7内容进行实验并测量记录。 100k图3.5 双端输入求和电路该电路

19、为减法电路,电压串并联反馈电路,表3.7Vi1(V)120.2Vi2(V)0.51.80.2VO(V)VO估(V)五、实验总结 1.总结本实验中5种运算电路的特点及性能。 2.分析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误差的原因。实验四 集成电路RC正弦波振荡电路一、实验目的 1.掌握桥式RC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2.熟悉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调整、测试方法。 3.观察RC参数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学习振荡频率的测定方法。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低频信号发生器3.频率计4.模拟电路实验箱三、预习要求 1.复习RC桥式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下面的概念:(1)图4.1中,正反馈支路是由RC串并联电

20、路组成,这个网络具有选频特性,要改变振荡频率,只要改变电阻或电容的数值即可。(2)图4.1中,1RP和R1组成负反馈,其中电位器Rp2是用来调节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AV3。正弦波震荡电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引入反馈,而且反馈信号要能代替输入信号,这样才能在不输入信号的情况下自发产生正弦波震荡。二是要有外加的选频网络,用于确定震荡频率。因此震荡电路由四部分电路组成:1、放大电路,2、选频网络,3、反馈网络,4、稳幅环节。实际电路中多用LC谐振电路或是RC串并联电路(两者均起到带通滤波选频作用)用作正反馈来组成震荡电路。震荡条件如下:正反馈时,所以平衡条件为,即放大条件,相位条件,起振条件。

21、本实验电路常称为文氏电桥震荡电路,由和组成电压串联负反馈,使集成运放工作于线性放大区,形成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由RC串并联网络作为正反馈回路兼选频网络。分析电路可得:。当时,有,设,有,。当时,此时取稍大于3,便满足起振条件,稳定时。四、实验内容1.按图4.1接线。2.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思考:(1)若元件完好,接线正确,电源电压正常,而VO=0,原因何在?应怎么办?(2)有输出但出现明显失真,应如何解决?无输出和输出失真都与放大倍数有关,小不起振,大则输出失真,调节电位器来调整放大倍数。3.按图4.2接线,用李沙育图形法测定,测出VO的频率f01并与计算值比较。理论,实际输出频率约为79Hz

22、,峰值为约5.2伏。李沙育图形法: 将被测信号接至示波器Y(CH2)端口,将有频率指示的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接至示波器X(CH1)端口。适当调节Y与X放大系统,使光迹在荧光屏范围内。改变信号源频率,当fx=fy时,屏幕上显示为椭圆。(时基模式选择X-Y方式)李沙育图形及其实验原理:在示波器x轴和y轴同时输入正弦波时,光点在水平与垂直方向的运动都是简谐振动,光点运动描出的轨迹是两个互相垂直谐振动的合成图一封闭的图形,称为李沙育图形。 或 其中、为李沙育图与外切水平线的切点个数和外切垂直线的切点个数。如果、中有一个已知,再观察李沙育图,利用便可以求出另一个分振动的频率。这是一种常用的测定频率的方法。图

23、4.1图4.2图4.3由于A要大于3,即Rp2大于4K时才起振,但此时放大倍数大于平衡条件,易于出现输出幅值过大而失真的现象,为改善这种现象,可适当加入稳幅环节,在Rp2两端并上6V稳压管,利用稳压管的动态电阻变化特性进行自调节。4.改变振荡频率。在实验箱上设法使文氏桥电容C1=C2=0.1。注意:改变参数前,必须先关断实验箱电源开关在改变参数,检查无误后再接通电源。测f0之前,应适当调节2RP使VO无明显失真后,再测频率。理论,实际输出频率约为157.5Hz,峰值为约5.2伏。5.测定运算放大器放大电路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uf先测出图4.1电路的输出电压VO值后,关断实验箱电源,保持2RP及

24、信号发生器频率不变,断开图4.1中A”点接线,把低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压接至一个1K的电位器上,再从这个1K电位器的滑动接点取Vi接至运放同相输入端。如图4.3所示调节Vi使VO等于原值,测出此时的Vi值,测出:Vi=0.5V, VO=1.55V,则Auf=VO/Vi=3.1倍,理论值应为3倍。6.自拟详细步骤,测定RC串并联网络的幅频特性曲线。断开同相放大器电路,并取。输入峰峰值为3伏即峰值为1.5伏的正弦波,改变频率按下表测量A点输出(以下输出值为峰值)。f(Hz)20406080100120130140150VO(V)f(Hz)1601701802002503004005001000VO(V)五、实验总结1.将振荡频率的实测值与理论估算值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2.总结改变负反馈深度对振荡电路起振的幅值条件及输出波形的影响。3.作出RC串并联网络的幅频特性曲线。- 16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