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论文云南省文化产业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1763463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化研究论文云南省文化产业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化研究论文云南省文化产业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化研究论文云南省文化产业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文化研究论文云南省文化产业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研究论文云南省文化产业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云南省文化产业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云南省文化产业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 庞英姿(昆明学院历史系,昆明650031) 摘要:近几年,云南文化产业以民族特色主线,强化与旅游业互动发展,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富有云南特色的发展之路,在全国形成了“云南模式”现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云南文化产业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云南;文化产业;发展 2009年12月底,云南省委八届八次全委会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明确提出了将云南省建设成为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两强一堡”)的奋斗目标。民族文化强省的建设目标,为全省文化产

2、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一、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云南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以“政府引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等方式和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围绕民族特色做主线,与旅游业互动发展,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富有云南特色的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之路,形成了以影视、民族文艺演出、民族特色文化等多层次发展的文化产业和市场。 2008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占全省GDP的5.3%;2009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360亿元,占全省GDP的5.9%。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云南文化以其鲜明的文化个性、浓郁的民族特色,不断在中国舞台乃至世界舞

3、台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和震撼,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文化和经济现象,形成日益为世人瞩目的“云南现象”、“云南模式”。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云南带来一系列美誉。 “歌舞云南”。云南各族人民能歌善舞,素有“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之称。傣族的孔雀舞、佤族的木鼓舞、彝族的左脚舞、藏族的锅庄舞等各具特色,彝族的“海菜腔”、傈僳族的“喉颤”等原生态民族唱法给世人带来不同的听觉感受。近年来,在挖掘、整理、开发、利用民族歌舞资源的基础上,云南歌舞节目精品迭出,以云南映象、丽水金沙、云南的响声等为龙头,全省演艺业快速发展,涌现出勐巴拉娜西、蝴蝶之梦、印象丽江、太阳女等一批极富云南民族特色的歌舞文化

4、精品。原生态民族歌舞云南映象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2004年在全国以至世界刮起了一场云南旋风,并创下了一场演出收入60多万元的记录。在国内歌坛上,来自云南本土的茸巴莘娜、李怀秀李怀富姐弟俩、香格里拉组合、一窝雀组合等歌手崭露头角,在全国大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与此同时,作为云南文化产业“走出去”的先头兵,近几年,云南已有500多个艺术团体、2万余人次演员,到世界30多个国家及地区演出1500余场,有力地把云南民族歌舞文化推向了世界。 “影视云南”。优美自然环境,浓郁民族特色,吸引了众多的影视作品将云南作为拍摄外景地,全省各地也陆续开发建设一批影视拍摄基地,云南成为众多影视导演青睐的“天然摄影棚”。

5、2003年以来,云南省已建设成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昆明玉龙湾影视城、保山哀牢王宫等十大影视基地。而且,全省影视基地数量还在陆续增加中,如著名陈凯歌导演在昆明投资120亿元建设的东方影城和香港导演唐季礼投资30亿元的昆明影视与新媒体产业基地项目现正在建设中。在影视拍摄基地建立的同时,曾经诞生过五朵金花、阿诗玛等国产电影名片的云南,也在影视创作拍摄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婼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先后荣获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德拉姆获得华表奖最佳数字电影奖、好大一对羊荣获加拿大维多利亚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奖,金凤花开、滇西1944、我的团长我的团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本土题材影视佳作也陆续呈现荧屏,为全

6、国人民奉献上一道一道精神大餐。 云南在影视拍摄制作这个最具国际文化产业标志性特质的文化品种上,呈现出一个快速推进、成绩卓著、异军突起的喜人态势。 “节庆云南”。云南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庆,如彝族的“火把节”、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苗族的“花山节”、藏族的“赛马会”、景颇族的“目脑节”、傈僳族的“刀杆节”、独龙族的“卡雀哇节”、佤族的“新米节”、苗族的“盘王节”等民族节日。各民族在节庆日所展示的独特民俗文化,通过游客间的口碑相传,以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的传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内外、国内外游客前来。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云南省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节日,如石屏的杨梅节、罗平的菜花节、

7、南华和易门的菌子节等,不仅是吸引了游客前来,也云集了大量商家前来贸易。2009年,南华县“中国南华野生菌美食文化节”期间野生菌交易量达到7600多吨,交易额达到3.1亿元。节庆平台,已经成为打造云南文化产品独特的名片。 “工艺云南”。云南省26个不同的民族,由于各自不同的自然环境,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工艺制作手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各民族的刺绣,昆明牙雕,鹤庆县新华村的白族手工加工金属艺品,剑川木雕,会泽生斑铜工艺,建水紫砂陶,大理、巍山彝族白族的扎染,保山永昌云子,香格里拉尼西制陶,大理石制品,户撒阿昌刀,芒市贝叶造纸等。近年,云南民族工艺品业发展迅速,目前,以云南民族民间工

8、艺品为主的文化企业发展到7000多家,年销售额达80亿元。 二、云南省文化产业面临的新问题 尽管云南省文化产业在这几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除依旧面临人才匮乏、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老问题外,云南省文化产业还面临着一些新问题,主要包括: (一)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充分 市场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基础。2003年丽江市作为试点城市率先对丽江日报社、丽江电视台、丽江市民族歌舞团等七家文化事业单位实行改革以来,全省文化体制改革迈出了新步伐,但除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企业外,大部分文化生产单位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缺乏活力,经营分散,自我发展能力弱。同时缺少经

9、济实力雄厚、产业集约化程度高的企业或集团支持,难以形成产业规模、发挥规模优势。另一方面,受经济水平制约,云南省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有限,基础设施仍然相对滞后。同时,全省城乡居民文化消费能力不足,文化消费的氛围还未真正形成。文化产业市场发育的不充分,影响了全省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文化产业发展层次较低 目前,云南文化产业的项目和产品集中在民族文化旅游、文艺表演、民族手工艺制作等传统行业,真正”走出去”具有竞争力的也就是云南映象、云南的响声等几个民族歌舞精品,在省内外网络游戏、动漫制作、软件开发等创意型、知识型、技术型等现代文化产业才刚起步,全省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较低、创新能力弱,无法激

10、发高层次文化消费需求。同时,由于文化产品开发较为单一,各州市的文化项目和产品趋同性强,为争夺市场,彼此之间也容易产生恶性竞争行为,不利于全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化产业链建设滞后 云南文化产业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还只是单个行业、同种类产品的发展,旅游衍生品、工业衍生品等配套产品没有相应开发,其市场价值和巨大的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地发挥。从同一行业来看,企业彼此之间关联性不高,价值链整合度不够,缺少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难以形成整体竞争力。同时,全省各文化产品的生产、研发、推广一体化体系没能有效建立,彼此割裂,产业集聚优势无从谈起。 (四)文化品牌建设不足 云南省文化资源丰富,但真正叫的

11、响的文化品牌也就是演艺类的云南映象等个别文艺精品,及丽江古城、石林、香格里拉等为主的一些地名类文化旅游品牌,而按照全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全省需要发展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会展、演艺、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旅游、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珠宝文化、茶文化产业十大特色主导文化产业,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主导文化产业尚没有能够拿出手的知名品牌。由于缺少品牌的带动作用,一些主导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 (五)文化产业融资困难 尽管云南省委、省政府对文化产业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财政政策,由于文化企业主要为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不健全的情况下,文化产业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等金融机构,但文化产业的性质决定了其融资困难。 文化

12、产业主要是以知识产权作为资产,而在现实中银行贷款需要房产、土地等固定资产作抵押或担保,因此无法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同时,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为文化企业提供贷款,是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一方面,其本身缺乏对文化产业项目可依据的经验和风险评估体系;另一方面,社会上也缺乏对无形资产评估的统一标准,缺乏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和公信力的中介机构。 三、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切实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规划对产业发展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结合云南实际,抓住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机遇,以云南省旅游文化产业规划纲要(20092015年)为基础,加快制订科

13、学合理的云南省“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对全省广播影视、新闻出版、会展、演艺、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各子产业进行详细规划,指导文化产业的发展,在规划中要注重突出各州市文化特色,重点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资源,避免千篇一律,使各州市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色,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展格局。 (二)继续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程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州市改革的基础上,强力推进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的活力。要根据原有的文化企事业单位的行业特征和社会属性,区分经营性文化产业和非经营性文化事业两个层次。对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在确保干部职工基本合法利

14、益的前提下,完全推向市场,通过多渠道、多元化投资方式将其转制为股份制企业等新型文化市场主体,提高其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特别要注重整合资源,扶持壮大文化龙头企业,发挥好产业“领头羊”的作用。对非经营性文化事业,要强化其服务职能。同时,加强文化改革的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确保改革不走样、不倒退,如期保质保量地完成改革任务。 (三)以民族文化为支撑加强与旅游业的结合文化和旅游是不可分割的,旅游有文化属性,文化有旅游的功能,两者不能游离存在,文化要以旅游为载体,旅游要文化为内容。要充分发挥云南在我国享有得天独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实现云南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联动,强势互推。一是以丽江古城、石林和三江并

15、流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为核心,将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玉石文化等云南优势文化推向世界。二是根据各地资源特色,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宗教文化、节庆会展、体育保健等各种类型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 (四)以品牌为龙头带动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其他产业一样,同样离不开品牌。在现代社会,文化品牌往往具有高技术、可复制、可持续利用、再生产能力强等工业化特点,是文化生产力和竞争力的浓缩,是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重要推动力。只有通过树立品牌,充分发挥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带动力,层级递进构建地区性、全国性和国际性品牌的品牌体系,才能实现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走品牌带动之路,首先是

16、加大投入,除政府对文化产业进行扶持补贴外,充分吸纳外资及民间资本等,加强资本运作,整合产业价值链,促进文化产业品牌多元化,加快文化产业品牌的打造;其次是重塑现有的著名文化品牌,如香格里拉、石林、三江并流、普洱茶、大理古城、丽江古城、茶马古道、元阳哈尼梯田等,通过重塑这些品牌衍生出更多新兴的文化产业发展领域,在品牌的基础上打造各文化集群,努力挖掘其市场价值;最后是要树立品牌意识,推行品牌战略,开发和推广创新型文化品牌,以品牌扩大影响,吸引资本,开拓市场,带动产业整体发展。 (五)培育和扩大文化产品的销售市场 文化产业是享受型消费拉动的产业,必须想方设法扩大享受型消费需求,文化产业才能进一步发展。

17、由于云南自身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消费市场有限,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一是“引进来”,要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报刊等媒体,积极开展宣传推介活动,使云南省文化精品、重要文化产品广为人知,吸引国内外、省内外游客来消费,并利用外来资金、技术开发省内丰富的文化资源,将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进一步扩大云南文化产业产品影响力和竞争力。二是“走出去”,要充分抓住国家将云南打造为国家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战略机遇,积极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文化品牌,立足本土市场、拓展国内市场、占领国际市场,通过企业运作方式将更多的云南映像、香格里拉记忆等文化精品搬上国内

18、外舞台,组织云南文化企业参加“深博会”、“广交会”等全国性会展,组织举办国内外云南文化特色产品展销会等,扩大云南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贸易,使云南文化产品最终走向全国、走出国门。 (六)加快培养和引进文化产业人才 文化产业的竞争,表面是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每一件文化产品的生产,都毫无例外地凝聚着文化艺术人才的心血和灵感;每一次文化产品消费,都是一次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潜在的心灵沟通与交流。云南省文化资源丰富,但是缺少足够的人才,尤其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要加大投入,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营造良好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环境,加快培养具备广泛的文化背景知识,又具有扎实的经济管理知识的人才。

19、要建立和完善文化人才市场,加强人才交流和引进,注重海外文化创意、研发、管理等高端人才的引进。要加快发展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组织,建成和壮大一批文化经纪机构、代理机构、仲裁机构。 (七)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 一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建立各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资金、贷款贴息等投入;二是搭建投融资平台。在设立政府投资为主的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司外,鼓励和培育社会资本、外资经济结构的投融资企业,使之承担文化市场投资和融资的职能,成为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运营主体,拓宽文化企业的融资渠道;三是疏通间接融资管道。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为银行等金融机构与文化企业的交流牵线搭桥,加大银行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四是降低文化企业设立门槛,鼓励和吸纳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 参考文献: 1王天鹏.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策构想J.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6,(11):3135. 2刘前红.品牌带动战略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效应分析J.商业时代,2009,(5):101102. 3丹增.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特色道路在第三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J.社会主义论坛,2006,(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