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辽宁省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管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1747943 上传时间:2021-11-23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1.1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辽宁省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中国·辽宁省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中国·辽宁省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资源描述:

《中国·辽宁省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辽宁省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管理...(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世界银行贷款世界银行贷款 中国中国辽宁省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辽宁省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管理计划病虫害管理计划(Pest Management Plan)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122012 年月年月 2 2日日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1目目 录录1 项项目概要目概要.12 项项目背景目背景.32.1 辽宁省农业生产情况.32.2 项目区农业生产现状.42.3 项目县区农业技术措施现状.52.4 病虫害种类及发生情况.72.5 项目县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及存在问题.102.6 现行病虫害管理机构和执行

2、政策.132.7 项目区目前病虫害管理能力及评价.143 辽辽宁宁项项目区病虫害目区病虫害综综合管理合管理计计划(划(PMP) ).163.1 PMP 病虫害综合治理计划制定必要性和意义.163.2 PMP 病虫害综合治理计划制定原则.163.3 项目目标及原则.173.4 项目实施总体设计.183.5 PMP 项目预期产出.213.6 化学农药使用的原则.334 PMP 实实施方案施方案.364.1 PMP 执行机构设置及管理.364.2 PMP 实施任务.375 工作工作计计划与划与费费用安排用安排.405.1 工作计划.405.2 农民培训.405.3 经费使用 .436 PMP 执执行

3、情况行情况监测评监测评价价.45附件附件 1 病虫害管理病虫害管理计计划表划表.48附件附件 2 公共咨公共咨询询表表.57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11 项项目概要目概要辽宁省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管理计划(PMP),主要针对项目区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在提高项目区病虫害相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引进、示范和推广当今世界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新技术、生物防治产品和抗病新品种,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由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实现农作物安全可持续发展。经各市县积极申报和辽宁省农发办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认真筛选,最终确定辽宁省 6 个县

4、(市)区为世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区,即:沈阳市苏家屯区、铁岭市昌图县、阜新市彰武县、锦州小东种畜场、葫芦岛市连山区和朝阳市凌源市,具体项目县区见图 1。本项目经费预算 1185.48 万元,主要用于购买病虫害防治设备、生物防治补贴和培训费用等。图图1 辽辽宁省世行宁省世行贷贷款可持款可持续农业项续农业项目区分布目区分布图图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2按照世行病虫害管理环境评估 OP/BP4.09要求和病虫害管理规定,结合辽宁项目区主要作物目前病虫害发生现状及潜在威胁,制定PMP(辽宁省农业项目病虫害管理计划)。本计划以 1972 年国际上公认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5、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1995 年的有害生物持续治理(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SPM)和中国“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方针,结合项目区生产实际,制定出适合在本地区具有可操作性的 PMP。通过 PMP 的实施,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化学农药使用次数与使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减少农作物因病虫害损失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工作重点如下:(1)以辽宁项目区合作社、协会及典型农户为主体建立 2030 个示范区,引进、示范和推广国际先进的植保技术与植保产品,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扩大项目区 IPM 的使用面积,提

6、升项目区整体病虫害防控能力。(2)通过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病虫害防控新技术推广,使项目区农作物防治次数亩平均减少 23 次,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1520%,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损失 5%以上,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污染,杜绝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使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3)建设以省级植保站为核心,各县(市、区)植保植检站为主体的功能齐全、高效运转、快速反应、覆盖所有项目区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与控制系统,提高对重大病虫的预测能力,并制定相应的前瞻性及应急防治措施。(4)建设以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为主体的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化防治队伍,通过采购新型植保器械、培训专业人员,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与效果

7、,减少病虫害造成的损失。(5)对项目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业协会、合作社、农资经销商及普通农户进行集中和分散培训,提高其对 PMP 的认识,确保 PMP 项目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3的顺利实施。(6)成立由省农发办牵头、植保和检测单位专家为主体的 PMP 实施情况监测监督小组,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项目区进行监督与检查,对项目区农资及农产品进行检测。2 项项目背景目背景辽宁省世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重点在通过以水利设施为主的高标准农田整治和水利设施配套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鼓励与引导农民采用良

8、好生物、物理和农业方法,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一套以维持健康和高效的植物生态系统为目标,有效促进和调控生态平衡、保护植物群体健康,达到生态上可恢复,经济上可再生,社会上可接受的农业有害生物防御技术体系(SPM),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使农药的应用对人健康和环境影响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最小程度,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同时,保证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2.1 辽辽宁省宁省农业农业生生产产情况情况辽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地理坐标介于东

9、经 11853至 12546,北纬 3843至 4326之间。全省有 14 个省辖市、100 个县(市、区),总人口 4271 万人。全省陆地总面积 14.8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 1.5%。辽宁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丰富,积温较高。年日照时数为22002950h。一月平均气温4.517;七月平均气温 2227;年平均气温在 511之间。一般无霜期 125220d。年平均降水量4501150mm。辽宁农作物种植以玉米、水稻和油料作物为主,2011 年辽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4宁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 4660 万亩,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 200 亿公斤,

10、增幅 15.3%,创历史最高水平,增幅居全国第一。2.2 项项目区目区农业农业生生产现产现状状辽宁项目区共涉及 6 个县(市)的 17 个乡镇,140 个行政村,总户数90 千户,农业人口 292.8 千人,其中:少数民族 1.541 千户,5.124 千人,农村劳动力 161.1 千人。详见表 1。表表1 项项目区人口分布情况目区人口分布情况指标名称指标名称县县(市区市区)乡乡(镇分场镇分场) 行政村个数行政村个数农户数农户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农业人口数农业人口数 农业劳动力农业劳动力单位单位个个个个个个千户千户千人千人千人千人千人千人昌图县1325181.3165531连山区113040.0

11、96156凌源市132415.51.71243.131苏家屯区1226165427彰武县1420292.00010351小东种畜场14157.522.715.1项目区汇总617140905.124292.8161.1项目区所在乡镇土地总面积 244.11 千 hm2,耕地面积 88.34 千 hm2,有效灌溉面积 20.38 千 hm2,节水灌溉面积 8.03 千 hm2。现有农民专业协会 59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61 个,农民用水户协会 2 个。项目区目前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为 45.44 千 hm2,占作物播种面积的 51.44%,病虫害综合防治所占比例较低,整体防治水平不高。2010 年

12、作物播种面积为 83 千hm2,其中:粮食作物 52.22 千 hm2;经济作物 27.31 千 hm2;其它作物 2.36千 hm2。优质农产品面积 30.91 hm2。有机食品 49 hm2,绿色农产品面积1.94 千 hm2,无公害农产品面积 27.18 千 hm2。2010 年粮食总产量 34.00万 t,农业总产值 60.04 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 27.39 亿元。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在 46358928 元之间,其中苏家屯项目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小东种畜场最低。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5项目区分布于 17 个乡镇,项目实施面积为 16667hm2

13、。实施项目地区为粮食主产区,项目区主要为水稻、玉米、蔬菜、薯类和花生的种植区。表表2 辽辽宁省世行宁省世行项项目作物目作物发发展面展面积规积规划表划表 单单位(位(hm2) )项目区作物玉米水稻薯类花生蔬菜其它经济作物合计拟开发132012473272893苏家屯已开发400126013332993拟开发27872787小东种畜场已开发24531334002987拟开发25201331332787彰武已开发21203333332787拟开发19338002733昌图已开发93318002733拟开发25874002987凌源已开发25205333053拟开发26071802787连山已开发23

14、134732787拟开发13753124713380090713316973辽宁省已开发1074012603331933274033317340项目区为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属于不稳定的灌溉带,目前是开发浅层地下水为主的井灌区,只有部分苏家屯部分灌溉面积使用大伙房水库水进行灌溉,工程模式由粗放型的灌溉形式逐渐发展为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蔬菜和经济作物逐渐实现喷灌和微滴灌的节水灌溉方式。2.3 项项目目县县区区农业农业技技术术措施措施现现状状辽宁 6 个项目区自然条件和耕作习惯存在差异,农业管理也与不同,但生产者目前普遍接受和采取的农业措施主要归纳有:栽培抗逆增产的优良品种、应用先进实用的水肥高效

15、管理技术、增施化学品投入和对病虫害进行防治,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6(1)选用抗逆品种。目前农户普遍从当地种子销售机构和市场采购的农作物种子,把抗病品种作为防治病虫害的主要措施。但存在两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品种本身问题。有些品种引进后未在本地区先进行示范,农民往往只听销售者宣传购买种子,有些品种由于不适合当地环境造成农作物减产;二是抗逆品种相对单一。大面积单一品种的种植往往是造成病虫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病虫害寄主选择压力加大,造成弱势小种转为优势种和新变种的出现,容易引起病虫害的大发生。(2)应用水肥管理技术。重点应用作物测土配方

16、施肥、玉米大垄双行、二比空,秸秆还田、生物反应堆、保护地蔬菜膜下滴灌、马铃薯垄作种植、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种植和水稻、玉米机械化作业等技术。但存在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一是先进技术的到位率还比较低,一些地区仍然以大水漫灌为主,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应用率低;二是高产地力保育和中低产土壤施肥培肥措施还比较少,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三是农艺农机结合不紧密,仍然以手工劳动为主;四是作物连作种植年限延长,土壤连作障碍比较突出,病虫害严重发生。(3)农业化学品投入。化学技术和化学投入品的大面积推广普及和应用,大大地提高了项目区农作物产量水平和效益,增强了农业防灾抗灾能力。没有地膜就种不出庄稼、没有化肥就增产不了农产

17、品、没有农药就治不了病虫害,这成了项目区农民的共识。但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加剧了农业对化学品的依赖度,而且大量化学合成品的使用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和有益生物种群数量降低。其中化学品对地下水污染和土壤硝酸盐含量增高等问题日益突出。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72.4 病虫害种病虫害种类类及及发发生情况生情况近年来,辽宁省农业生物灾害呈现出病虫害种类多、发生面积增加、突发性强、危害程度加重的特点。在玉米和水稻生产上,玉米螟、草地螟、粘虫、稻水象甲、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灰飞虱暨水稻条纹叶枯病等灾害性重大病虫害频发。设施蔬菜、露地花生和薯类生产上,土传病害、黄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

18、、番茄晚疫病、花生褐斑病害及地下害虫等随着种植面积和种植年限的增加发生越来越严重,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全省平均每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达 1.7 亿亩次,防治面积 1.6 亿亩次,通过有效防控,每年累计挽回农作物损失约 1180 万 t,挽回经济损失近60 亿元。2.4.1 主要作物病虫害构成主要作物病虫害构成通过省农发办组织相关植保专家对项目区主要乡镇的主要作物进行病虫害调查,目前 6 个项目区种植作物发生较为常见的病虫害如表 1.2。同时对辽宁项目区 17 个乡镇的植保部门及每个项目区的 100 个农户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显示,项目区绝大多数普通种植户和相当一部分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

19、花生、蔬菜和薯类上的病虫害不熟悉,无法正确识别病虫害种类,更缺乏正确防治的知识与经验,而且上述作物较玉米、水稻的附加值高,因此在上述作物上造成的损失较大田作物要重。表表3 项项目区常目区常见见病虫种病虫种类类及常及常规规防治防治药剂药剂作作物物常常见见害害虫虫常常见见病病害害常常用用防防治治药药剂剂玉米地下害虫、玉米螟、蚜虫、粘虫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穗腐病、茎基腐病、顶腐病、大斑病、灰斑病辛硫磷、甲基异柳磷、赤眼蜂噻虫啉、敌百虫、吡虫啉、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水稻稻飞虱、稻水象甲、二化螟、稻潜叶蝇、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福美双、阿克泰、吡蚜酮、敌克松、立枯灵、瑞

20、苗清、三环唑、稻瘟灵、纹曲宁、爱苗、井冈霉素、咪鲜胺、吡虫啉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8设施蔬菜粉虱、菜蚜、斑潜蝇、甜菜夜蛾土传病害(枯萎病、疫病、黄萎病)、灰霉病、霜霉病、线虫多抗霉素、百菌清烟雾剂、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吡虫啉、啶虫脒乳油液、春雷霉素、井岗霉素素、多菌灵、绿亨一号等花生蚜虫、蛴螬等地下害虫褐斑病、疮痂病、网斑病、黑斑病、吡蚜酮、吡虫啉、甲基硫菌灵、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己唑醇等马铃薯地下害虫、蚜虫、叶甲晚疫病、早疫病、环腐病、黑胫病、疮痂病、茎基腐病、病毒病辛硫磷、毒死蜱、啶虫脒、吡虫啉;氢氧化铜、霜脲氰锰锌、噁霜灵锰锌、代森锰锌、甲霜灵锰锌、戊唑

21、醇2.4.2 主要作物病虫害主要作物病虫害发发生特点及原因生特点及原因( (1)主要作物病虫害)主要作物病虫害发发生特点生特点一是项目区主要作物的病虫害发生严重,对产量影响大。玉米螟、二化螟、地下害虫,水稻稻瘟病、稻曲病、蔬菜土传病害、花生疮痂病等对作物产量有直接影响的病虫害在项目区发生普遍,而且发生较为严重,对项目区农作物的产量构成了直接的威胁。二是新病虫害不断出现,次要病害变为主要病害。随着农作物新品种的不断引进、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及人员流动性加大,一些原来本地区尚未发现的病虫害陆续在项目区发生,且危害加重。随着种植制度和种植习惯的改变,一些原本零星发生的次要病害有逐渐成为主要病害的趋势。例

22、如蔬菜上的一些细菌病害由原来的零星发生,对产量影响较小,到现在的普遍发生,对产量和品质构成较大威胁。三是非有害生物引起的生理性病害发生频率增加,面积扩大。由于过量和长期使用化学合成品造成的土壤盐渍化和残留、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环境污染及酸雨等非有害生物引起的作物生理性病害有加重的趋势。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9( (2)主要作物病虫害)主要作物病虫害发发生及生及损损失加重原因失加重原因一是单一作物的单一品种种植,造成一些病虫害流行呈爆发态势。由于每个项目区自然生态环境相对一致,农民种植的作物和品种单一,破坏了生物多样性,造成有害生物的寄主选择压力增加,有害生物

23、数量积年增加,一旦优势种群确立,再加上寄主资源供给丰富,繁殖速度迅速,有害生物群体数量增加快,容易造成爆发态势,造成巨大损失。二是重大病虫害的预警机制尚未建立,基层技术人员缺乏,造成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不及时,措施不当。由于缺乏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产期有效的监测,因此不能及时发布病虫害发生的预测预报,错过了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再加上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缺乏和普通种植户对一些病虫害认识不够,不能做到采用正确的防治方法,因此造成的损失加大。三是全球气候变暖,灾害性天气增多,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由于暖冬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主要有:越冬和发生北界向高纬度移动趋势,越冬死亡率偏低

24、、基数增高,病虫害发生期提前、危害加重。而灾害性天气发生的频率也随着气候异常而变得活跃起来。以 2010 年为例,2010 年辽宁省农作物遭遇特殊异常气象灾害,前期遭遇长时间、大范围的低温、寡照、多雨的特殊气候条件,尤其 4、5 月份后,各地持续阴雨、低温天气,物候期普遍延迟 1015 天,严重影响了农作物春耕播种和苗期生长发育。5 月底后,气温快速回升,作物徒长。7 月下旬至8 月中旬,连续遭遇大范围强降雨过程,部分旱田作物内涝严重,一些地区温室大棚倒塌。特殊的气候条件导致病虫害发生情况异于常年,病虫害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发生,玉米螟、稻瘟病、稻水象甲、二化螟等重大病虫害呈中等偏重至大发生

25、态势,尤其是二代玉米螟大发生,穗颈瘟严重流行,造成巨大损失。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102.5 项项目目县县区区农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及存在作物病虫害防治方法及存在问题问题目前辽宁项目区主要的有害生物防治方法主要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其中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化学防治占主导地位,生物防治应用较少。具体防治方法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如下:2.5.1 农业农业防治及存在防治及存在问题问题农业防治就是利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改善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的繁殖,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发展,直接或间接地消灭或抑制病虫的危害,从而把病虫

26、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目前在项目区采用的农业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选用抗病虫的良种作物的不同品种对病虫害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利用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达到防治的目的是一项稳妥而效果好的措施。目前项目区农户对选用抗病虫的良种能够普遍接受,在水稻、蔬菜及玉米上应用也较为普遍,但是选育一个具有抗性的品种,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除抗病虫性鉴定外,还要结合丰产性状,才有应用价值,而不是“一劳永逸”。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条件的改变,抗病虫性要发生衰退和变异,抗病性降低或丧失。另外,抗性品种相对单一或者使用的抗性基因往往是主效的单一基因,因此寄主选择压力增大,容易造成品种抗性的丧失。(2)合理

27、耕作,实行轮作、间作和套种合理的耕作制度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生长良好,增强抗病虫的能力;栽培不同的作物以及耕作栽培技术的变化,可以改变农田环境,能够造成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项目区由于长期形成的种植习惯,加上农户由于分散经营和劳动力成本等原因,对轮作、间作和套种等科学的耕作措施认识不够,使用面积有限。(3)合理施肥,科学用水,提高抗病虫能力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11合理施肥是获得丰收的重要措施,同时在防治病虫害上也有多方面的作用。它不但能改善作物的营养条件,提高抗病虫能力和减少因病虫为害的损失程度,还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避开病虫害为害盛期或加速伤口的愈

28、合;也可以改变土壤性状,恶化土壤中病虫的生活条件;甚至可直接杀死害虫。在项目区开展了部分测土配方施肥,但由于面积较小,再加上测土施肥尚未结合病虫害防治,因此效果有限。而且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氮肥为主的施肥观念,能造成病虫发生和繁殖的有利条件。例如苏家屯项目区偏施和过迟、过量施用氮肥会造成作物叶色浓绿,枝叶徒长,组织柔软,稻瘟病、白叶枯病发生严重。科学用水,亦是防治病虫的有效办法。例如第一代二化螟化蛹后的灌水杀蛹就是一个很有效的防治方法。又如:水稻适宜搁田晒田,不但能减少无效分蘖,更重要的是能防治纹枯病的发生蔓延。由于项目区缺少资金和技术,多数项目区缺乏灌溉条件,仍然是靠天吃饭。再加上大多数农民科学

29、用水观念淡漠,大水漫灌仍然占有主导地位,滴灌、喷灌等科学灌溉措施有待提高。(4)加强田间管理,提高防治效能田间管理,对于防治病虫害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要从种到收,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个环节,以保证作物不受病虫为害,丰产丰收。首先要清洁田园,减少病虫害初侵染来源;适时播种,可促进作物生长茁壮,增强抵抗力;适时中耕,可以改善土壤通气状况,调节地温,有利作物根系发育;清除杂草,摘除病叶,拔除病株、虫苗,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寄主,恶化它们的环境,并能直接消灭病虫。项目区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农业收入是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对田间管理的重视程度较高,基本上能做到上述田间管理所达到的要求,但对于拔除患病、虫作物和

30、铲除后如何销毁因缺乏相关植保知识,尚有不足。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122.5.2 生物防治及存在生物防治及存在问题问题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控制有害物种群的发生、繁殖或减轻其为害的方法。一般指利用有害生物的寄生性、捕食性和病原性天敌来消灭有害生物。赤眼蜂、如井冈霉素、赤霉素、阿维菌素和 Bt 等生防制剂已经在中国应用多年,但项目区由于受到分散经营、对生物防治缺乏正确认识、生物制品不如化学农药见效快和对病虫害缺乏判断及正确防治等原因,目前因为生物防治产品相对较少,防治效果有限,生物防治在项目区使用面积很小,仅在一些设施蔬菜上应用。2.5.3 物理防治及存

31、在物理防治及存在问题问题物理防治是利用简单工具和各种物理因素,如光、热、电、温度、湿度和放射能、声波等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常用的升高或降低温、湿度,是指超出病虫害的适应范围,如种子消毒和高温闷棚技术;营造隔离防护,加设防虫网,减少病虫侵染温室外的害虫(斑潜蝇、白粉虱、蚜虫、夜蛾等)可能会通过放风排湿、浇水、工作进出时飞入棚内危害蔬菜;利用仿声学原理和超声波防治虫,黑光灯和高压电网灭虫器等。利用热水对种子进行消毒技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诱杀和架设防虫网等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在项目区有一定的应用,尤其是设施蔬菜种植户的认可,是但由于缺乏资金的支持与引导,尚未在整个项目区应用。2.5.4 化学防治及存

32、在化学防治及存在问题问题化学防治法是使用农药防治动植物病害的方法。农药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使用不当可对植物产生药害,引起人畜中毒,杀伤有益微生物,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件。农药的高残留还可造成环境污染。当前化学防治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关键措施,在面临病害大发生的紧急时刻,甚至是唯一有效的措施。化学农药使用在整个项目区病虫害防治中占有主导作用,甚至农户对病虫害防治就简单的理解为使用化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13学农药。由于农户缺乏对病虫害防治和无公害生产的相关知识,对病虫害的最佳防治适期、最佳防治药剂和农药毒性等不清,随意加大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

33、数,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仍然存在。大量化学农药,尤其是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造成“3R”现象突出。2.6 现现行病虫害管理机构和行病虫害管理机构和执执行政策行政策2.6.1 病虫害管理机构病虫害管理机构辽宁现阶段农作物病虫害管理机构主要是省农委下属辽宁省植保站和各市县级植保站为主。主要承担植物检疫、农药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全省植物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植物保护技术的引进、培训和推广、政策调研等行政管理职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预警与控制及外来有害生物检疫与控制等。其中,农药管理是受省农委委托执法;植物检疫是由国家授权执法。市、县(区)各级植保站由当地的农委部门直接领导,主要负责所辖区的农作物病虫害的监

34、测和预报工作,根据病虫害的原因和程度,提出有效地病虫害防治方法。同时,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本辖区的农药生产经营者进行管理等。2.6.2 现现行政策行政策在我国有关政策的实施下,项目区植物病虫害综合管理(IMP)得到了初步推进。辽宁省病虫害综合管理计划准备期间,涉及的有关政策、法规包括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同时还有世界银行有关政策,在世界银行十项安全保障政策中,本次评价适用的有OP/BP4.09病虫害管理(Pest Management)。为了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国政府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制订的政策法规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安全使用标准(1982)。(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

35、颁布,1997 年 5 月 8 日起施行,2001 年 11 月 29 日修订)。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14(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999 年 4 月 27 日农业部发布,2008 年 1 月 8 日修订实施)。(4)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农业部、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2年发布)。(5)农业部 2002 年 8 月 1 日颁布农药限制使用管理规定;该规定为了做好农药限制使用管理工作,根据农药管理条例制定。(6)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4285-84 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1GB/T 8321.7)。对各种农作物的施药量、施

36、药次数、安全间隔期、最高残留限量、施药注意事项的规定。(7)辽宁省农业标准化管理条例(2002 年 5 月 30 日辽宁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8)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GB 12475-2006)(农业部)。(9)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于 2006 年 4 月 29 日通过,现予公布,自 2006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通过这些标准和准则的实施,中国已建立起农药研究、生产、应用、监测和经营服务的体系。特别是 1997 年 5 月 8 日国务院颁布的农药管理条例,是第一部具有法力效

37、力农药管理行政法规,标志着农药管理已经迈入了规范化、法制化和国际化轨道。2008 年 1 月,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对农药管理条例顺利实施起到了良好保障作用。2.7 项项目区目前病虫害管理能力及目区目前病虫害管理能力及评评价价通过对辽宁项目区所在植保部门咨询、项目区实地调研和农户的访谈,掌握了项目区主栽作物的玉米、水稻、设施蔬菜、花生和马铃薯的主要病虫害及其目前的防治措施。项目区虽然是辽宁的重要的农业生产区,但由于资金、技术等条件的束缚,病虫害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农药防治,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15对一些传统有效的农业栽培措施、物理方法和生物防治技术应用的很

38、少,抵御重大病虫害能力较弱。辽宁项目区 2010 年作物播种面积为 83 千hm2,其中有机食品 49 hm2,绿色农产品面积 1.94 千 hm2,无公害农产品面积 27.18 千 hm2,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农产品生产仍然在低端生产阶段,病虫害管理中化学药剂的使用仍然占主体地位。而在化学防治方面,大部分农民除依靠农技部门指导外,更多地是凭自己的经验和农药经销商的简单推荐来解决他们面临的病虫害问题。由于常年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加之缺乏农药、环境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农民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带有很大的风险,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低,而且经常由于使用不当造成各种作物的药害。总结项目区在化学农药的使用上主要存在

39、以下问题:对化学农药依赖程度过高,特别是在商品价值高、经济效益较好的设施蔬菜上更为突出。化学农药特别是在杀虫剂的使用剂量上有逐年加大的趋势。对化学农药(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其他农药还缺乏正确的使用和管理。对残余的化学农药和废弃包装物随意处置,存在污染和中毒隐患。政策法规执行不力,对化学农药的监管力度不够。在推广机构、农药经销商和农民中对病虫害综合治理的认识不够。传统的培训机制无法解决单个农户具体的生产问题和一些新出现的难题。对化学农药缺乏及时和充足的信息资料。3 辽辽宁宁项项目区病虫害目区病虫害综综合管理合管理计计划划( (PMP) )3.1 PMP 病虫害病虫害综综合治理合治理计计划制

40、定划制定必要性和意必要性和意义义农产品是人们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必须营养食品,21 世纪将是一个绿色产品的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16农产品,特别是食用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产品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度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已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低水平总量平衡和相对过剩,逐步由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效益型方向发展。粗级低质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产品销售不畅,低价位运行,适应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而适销对路的安全、无污染的优质农产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求和赢得市

41、场青睐。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 WTO 后,中国失去对农产品的保护和关税控制,绿色技术成为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新兴的贸易壁垒,食品的安全性质量控制成为技术壁垒的主要形式,推广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IPM)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综上所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已经成为国内外的必然趋势。辽宁项目区 PMP 的制定将有力的促进辽宁项目区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推广安全的生产技术和产品,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杜绝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使用,是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3.2 PMP 病虫害病虫害综

42、综合治理合治理计计划制定原划制定原则则辽宁项目区 PMP 制定贯彻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的原则。农业措施应采取耕作、栽培技术,田间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生态环境条件,不利于病虫发生危害的条件,增强农作物植株的抗性,从而控制、减轻病虫危害;生物措施应利用天敌昆虫、昆虫致病菌、农用抗生素及其他生防制剂等控制农作物病虫危害,可以直接取代部分化学农药的应用,减少化学农药的用量,使它不污染农作物和环境,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物理措施应充分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趋味性进行捕杀;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达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

43、防治计划17到安全、经济、有效地控制主要病害发生危害的目的;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化学农药,杜绝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的使用。3.3 项项目目目目标标及原及原则则辽宁项目区病虫害管理计划(PMP)选择在昌图县、连山区、凌源市、苏家屯区、彰武县和小东种畜场 6 个县(市)、区的 17 个乡镇实施。以项目区主栽的玉米、水稻、蔬菜、花生和马铃薯为主,实施面积为16,667hm2。PMP 以国际有害生物治理公认的 IPM 和 SPM 及中国植保工作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思想,结合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相关知识和辽宁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辽宁项目区的生产实际、可操作性强的 PMP。通过培训使

44、项目区技术推广人员和普通种植户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观念和技能得到提升,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得到提高;大力推广农业和生物防治,引进和推广生物农药 5 种以上,扩大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的防治面积;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化学农药,使项目区农作物防治次数亩平均减少 23 次,降低使用量 1520%,杜绝高毒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损失 5%以上,保证农业的稳产、高产和可持续发展。本项目病虫害管理计划设计原则是:(1)本项目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利用物理防治方法,重点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配合科学地应用必要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降低病虫害导致的减产,将农药残留降到农产品品质、食品安全以及

45、环境保护的标准以内。(2)培育和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采用生育期调节等一系列措施,提高农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通过严格植物检疫,防止新的病虫引入,对已有病虫采取压低越冬基数,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病虫侵染,消灭病虫于为害之前。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18(3)通过农业管理措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发生、发展的农田生态环境;加大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的推广应用力度,以及对现有化学农药的合理施用与控制等。图图2 辽辽宁宁项项目区病虫害目区病虫害综综合治理技合治理技术术路路线图线图3.4 项项目目实实施施总总体体设计设计根据辽宁利用世行贷款实施可

46、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综合管理计划总体目标,为了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沈阳农业大学、省植保站和省农科院的植保技术专家将继续为项目提供支持。针对辽宁省病虫害的情况,优先选用生物、物理及农业防治措施,辅以低毒、低残留农药应用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1)对项目区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和普通农民进行病虫害综合治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能力。根据项目区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农民对病虫害综合治理相关知识匮乏的现状,开展以IPM 为核心的 PMP 培训工作。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培训规模要以县(市)区级培训班、乡镇培训班的集中培训和田间指导

47、、农民互助的分散培训相农作物病虫害农作物病虫害生生物物防防治治生生态态防防治治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模式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模式抗性品种抗性品种栽培控病栽培控病物理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植物检疫植物检疫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19结合的方式;培训方式以常规的集中授课、现场演试和观摩示范区相统一的形式,并借助多媒体、网络、广播电视等现代化的传播媒体,使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不同人群对相关技术与知识的需求。培训内容根据项目区具体作物的病虫害发生现状,开展以 IPM 为核心的技术普及工作。通过培训将大大提高项目区基层技术推广人员和普通农民对 IPM 的

48、认识,促进 PMP 相关技术、产品的辐射推广,扩大 PMP 实施面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2)建立并完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防控体系。建立以省农委下属省植保站、省农科院植保所和各项目区所在市县植保站为主体,以合作社和协会为补充的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对项目区农作物的主要病虫害进行定期、定点监测,实现重要病虫害可得到及时诊断分析,重大病虫灾害可及时提出预案,重大病虫灾害可及时提出控制预案,病虫灾害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加强病虫害测报,及时发布病虫害动向。依托省植保站现有职能和技术,利用现代手段进行项目区内的农作物的病虫监测和预警,提出防治技术意见。植保站通过手机短信、电视广播、网络等

49、媒体,将病虫害发生期、发生量和灾害损失程度的预报成果和防治建议等信息传递给农民,以便农民掌握病虫害消息,及时进行防治,降低病虫害损失。并通过省植保站和项目区所在市、县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具体对病虫害实施防治指导。将病虫害的基数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减轻大范围流行所造成的损失和防治压力。(3)继续加强农业防治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中的作用。农业防治技术在项目区受到了广大农户的普遍接受,因此应在项目区引进、示范和推广优良的抗病虫作物品种、合理的种植制度和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等当今国内外的先进的农业防治技术,定期轮换品种,推广高产、高抗虫害品种,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20培育健

50、壮苗,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科学灌溉、实施栽培技术等农业措施,增强农作物抗逆性,创造不利于病虫生长繁育的条件。(4)引进、推广生物、物理防治技术与产品,增加物资投入力度。针对普通农户过度依靠化学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现状,应利用世行资金对生物防治产品(Bt 乳剂、浏阳霉素、核多角体病毒、白僵菌、春雷霉素、井岗霉素等)和物理防治材料(太阳能杀虫灯、植物生长灯和硫磺熏蒸器黄板、性诱剂、防虫网等)的采购,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户应用生物和物理防治方法防治病虫害,以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使用量。(5)规范化学防治,提倡科学用药,安全用药。虽然化学防治存在着弊端,但目前在项目区的一些病虫害防治中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51、作用,化学药剂的使用在整个 PMP 中的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应用生态学观点指导化学防治,根据防治对象的种类、数量、危害程度和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能力,以及对作物的补偿能力和产量损失估计等因素的分析,制定防治指标,并在预测预报基础上,与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其他防治措施相协调,使用选择性、高效、低毒和易降解的农药品种;同时辅以适时、合理施用、改进施药机具,提高施药效率以及防止形成抗药性、杀伤天敌和对植物造成药害等技术措施,达到有效、经济、安全的目的。(6)加强对 PMP 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由省农发办组织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及省植保站的植保专家对项目区实施 PMP 情况进行监督、考核,并

52、委托农业部农产品检测中心(辽宁)和中科院生态所等权威检测机构对项目区执行 PMP 产出的农产品进行跟踪检测,并责成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植保站对农业协会、农业合作社及普通农户不定期的进行抽查和考核。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213.5 PMP 项项目目预预期期产产出(出(项项目区主要作物病虫害目区主要作物病虫害综综合防治技合防治技术术) )项目区内主要农作物病虫控制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防控”的植保方针。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选用适宜、高效、负面影响小的防治技术和药剂;提倡运用农业、生物、物理措施,尽量减少化学防治的面积、次数和使用量;提倡选用生物农药防

53、治,依作物种类、不同病虫选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坚决杜绝高毒高残农药。 3.5.1 玉米病虫害玉米病虫害主要病虫害:玉米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穗腐病、茎腐病、顶腐病、大斑病、灰斑病及地下害虫、玉米螟、蚜虫、粘虫等。病虫害治理目标和防治指标严格执行和遵守施药安全间隔期及玉米上禁用高毒农药规定;化学农药的用量减少 1520%;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 5%以下;瘤黑粉病、丝黑穗病病株率控制在 5%以下;杜绝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 保持农田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数量。病虫害防治策略与方法:防治策略:以利用寄主抗性和农业措施相结合,物理防治(如杀虫灯诱杀玉米螟成虫)、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性诱剂,白僵菌封垛,BT

54、 颗粒剂撒施等防治玉米螟、粘虫)和化学防治(药剂拌种、化学药剂防虫)等相结合的综合控害技术,覆盖项目区玉米种植面积 85%以上。具体实施方法如下:农业防治: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抗耐病虫品种,避免同一地区长期种植遗传背景相同的品种和杂交种,应选择多抗性好、遗传背景广泛的多个品种,合理布局、轮作倒茬;采用多样的栽培方式和种植结构,比如大垄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22双行、二比空、间套作等,并采取当地适宜的、合理有效地栽培措施,比如深耕、细耙土壤,应在上一年冬季深翻,深度 30cm 左右,将前茬作物病残体埋于深层,减少土传病害病原菌源,破坏地下害虫巢穴,将害虫暴露于土壤表

55、面而冻死,降低害虫种群;适期播种,以地面温度稳定达到 12时播种为宜,减少病虫害侵染危害机率;适密种植,以保证田间植株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加强田间水肥管理,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施足基肥,并有效搭配氮、钾、磷及多种微量元素;玉米抽雄前及时摘除玉米黑粉病瘤;纹枯病、大斑病发生期,摘除下部病叶;适时收获、及时晾晒,控制含水量在 13%以下、防止果穗及籽粒霉变,做到安全贮藏;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和病果穗,减少越冬菌源。生物防治:保护利用自然天敌,充分发挥中华草蛉、玉米螟赤眼蜂、瓢虫等天敌,对玉米螟、蚜虫等害虫的控制作用,推广应用白僵菌封垛、释放赤眼蜂、Bt 乳剂、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喷雾等措施防

56、治玉米螟;采用糖醋液、杀虫灯等诱杀玉米螟、粘虫、地老虎和其他害虫,也可连片设置性诱剂诱杀雄性成虫,破坏玉米螟交配。化学药剂防治:采用药剂拌种,如 15.2%克戊双全、7.5%克戊醇种衣剂包衣处理,避免裸种下地,可有效防治玉米丝黑穗、顶腐病以及玉米苗期茎基腐病,并可兼防地下害虫;采用福美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防治玉米瘤黑粉病、青枯病;采用辛硫磷、甲基异柳磷拌毒土毒砂播种时撒施于播种沟内或用乐果乳油、晶体敌百虫拌毒饵撒在作物行间,诱杀地下害虫;成株期视病害发生程度,采用叶面喷施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甲基硫菌灵、百菌清等杀菌剂加吡虫啉、哒螨灵等杀虫杀螨剂综合防治玉米大斑病、灰斑病、纹枯病及玉米

57、蚜、叶螨;用 1.5%辛硫磷颗粒剂、2.5%溴氰菊酯乳油拌毒砂防治玉米螟、粘虫。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233.5.2 水稻病虫害水稻病虫害主要病虫害: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白叶枯病等;主要虫害:稻飞虱、稻水象甲、二化螟、稻潜叶蝇、稻纵卷叶螟。病虫害防治目标化学农药的用量减少 1520%;病虫为害损失减少 5%以上;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减少病虫害数量。病虫害防治策略与方法预测预报结合历年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及规律,进行预测预报。主要采用结合在水稻生长及防治关键时期及未来 1 周内天气预报(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作为重要参考要素,提前充分做好

58、病虫害药剂防治措施。农业防治选育和利用抗病虫害水稻品种是防治水稻病害最经济、最有效途径。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使用高产抗病虫害水稻品种,尤其要选用多抗病虫害的品种,以实现品种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育秧秧田应选择土质好、肥力中等,避风向阳,排灌方便且地势较高的田块育秧,忌四周空旷、遮荫、低洼、有潜水的田块。秧田整地时应干耕、干做和水耥,面平沟深,上糊下松,软硬适度,畦宽恰当,并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通透性,施用腐熟农肥,少施或不施含硫化肥。加强管理,出芽后视天气情况而揭膜、灌水,保持秧苗在一定的温度和湿润条件下生长。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播期、播种量和苗龄。日均气温稳定超过 12时可播于露地育秧,均匀播种,

59、最好播后能有 35 个晴天,有利于谷芽转青来调整浸种催芽时间。播后用踏板把谷粒轻踏陷入泥土,利于扎根竖芽。芽期以扎根立苗为主,保持畦面湿润,不能过早上水,遇霜冻短时灌水护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24芽。一叶展开后可适当灌浅水,23 叶期灌水以减小温差,保温防冻。施肥要掌握基肥稳、追肥少而多次,先量少后量大,提高磷钾比例。齐苗后施“破口”扎根肥,可用清粪水或硫酸铵掺水洒施,二叶展开后,早施“断奶肥”。秧苗生长慢,叶色黄,连遇阴雨天气,更要注意施肥。根据当地栽培习惯适当提前育苗期和插秧期,可减轻稻瘟病、稻曲病等病害发生。大田管水按水稻生长需水特性进行科学管水,即浅水栽

60、秧,寸水返青,薄水分蘖,苗够凉晒田,寸水促穗,湿润壮籽,可提高水稻抗病能力,减轻水稻病害发生。 在施肥上应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增强稻株抗病能力,切忌在水稻孕穗期迟施、偏施氮肥。在施肥方式上,在总氮肥相同的条件下,后期少施用氮肥,适当增加磷、钾肥的用量,可提高水稻植株的抗病性,减少水稻病害的发生及产量损失。对稻曲病等病害早期发现病粒应及时防除,重病田块收获后进行深翻,以便使部分菌核和稻曲球在土中腐烂,减少残存菌源量。春季播种前,清理田间杂物,以减少菌源。生物和物理防治推广使用生物农药 40%井岗.枯芽菌(纹曲宁)300mL/亩进行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等水稻病害防治。推广应用频振式杀虫灯、黄板等物理

61、、生物防治措施诱杀水稻虫害虫,确保生态安全。化学药剂防治种子处理根据各地气候特点,选购合适种子。要尽量在正规公司购买,并注意种子外观、形状和色泽。对于自留种,首先要注意选取无病田、成熟良好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25稻田留种,其次要注意晒干种子,再次在播种之前要注意精选种子,将精选种子晒一遍,使种子含水量降低,提高种胚生活力。浸种时要浸透,以胚部膨大突起、谷壳呈半透明状、谷壳隐约可见月夏白和胚为准,但不能浸种过长。催芽要做到高温(3638)露白、适温(2832)催根、淋水长芽、低温炼苗。药剂拌种将浸好的稻种捞出沥水后,每 50g 40%甲霜.福美双(水稻苗病清)粉

62、剂拌 1315 公斤干种,拌匀后闷种 46 小时后播种。或 1kg 稻种可用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 1 500 倍液浸种或适量 70%恶霉灵(土菌消),播前按干稻种量的 0.4%0.7%拌稻种,均有较好的预防水稻苗期病害的效果。苗床施药秧苗带药移栽于秧苗移栽前 35 天,应用 25%阿克泰 4g/亩或 5%丁烯氟虫腈15ml/亩或 50%吡蚜酮 10g/亩均匀喷雾处理秧苗,可有效防治稻潜蝇、稻水象甲和稻飞虱的为害。本田主要病害化学药剂防治稻瘟病 20% 三环唑粉剂;白叶枯病 20%叶枯宁粉剂;条纹叶枯病 5%锐劲特、10% 吡虫啉;纹枯病 20% 井岗霉素可湿性粉剂、阿维苏+20% 井岗霉素

63、、稻蓟马 10% 吡虫啉、10% 蚜虱净可湿性粉剂;稻飞虱 5% 锐劲特、10% 蚜虱净可湿性粉剂。3.5.3 设设施蔬菜地上部病虫害施蔬菜地上部病虫害主要病虫种类。有各类蔬菜灰霉病、白粉病、番茄晚疫病、番茄叶霉病、黄瓜霜霉病以及白粉虱、斑潜蝇、蚜虫等。病虫害治理目标和防治指标严格执行蔬菜采收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和禁止使用高毒农药规定;化学农药的用量减少 1520%;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26蔬菜中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杜绝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喷药时注意提高施药质量,实行低容量细喷雾,以提高药液的附着量;休闲季节土壤消毒、温室消毒,及时清除病残体,降低温

64、室内病原菌数量,减少侵染来源;控制好棚室温湿度,减少病虫害数量;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 5%以下。病虫害防治策略与方法防治策略。首先要做好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一但发生病虫害,应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其次是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只有在其他防治方法无效,且病虫害监测结果显示病虫害的危害程度超过了经济阀值时,才可使用农药;使用农药时,要注意农药的选用,减轻病虫害的抗药性,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农业防治和生态调控。种植抗(耐)病虫品种是防治番茄叶霉病、番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等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种植前温室消毒、休闲季节高温消毒以及生长期摘除病叶、病果和基部老叶等可有效减少染源;采用高垅或半高垅栽培,

65、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权,提高植株抗病力。采用双垄覆膜、膜下滴灌栽培方式合理灌溉,加强水肥管理,控制氮肥,发病田适当控制浇水量,晴天上午浇水,浇水后立即闭棚提温闷棚,可控制黄瓜霜霉病、番茄灰霉病和番茄晚疫病等高湿病害。番茄坐果后及时摘除残留的花瓣和柱头,可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轮作倒茬:露地与保护地转换时期为害虫防治的关键时间节点,坚决采用“断”的方式控制害虫的发生。如互相提供无病壮苗。合理间作套种、复种或保护性栽培措施:如辽宁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病虫害防治计划27早春玉米与覆膜元葱套作,避开根蛆对元葱的危害;大葱与甘蓝,减少甘蓝蚜虫的发生;早春小拱棚栽培甘蓝,避开小菜蛾危害等。生

66、物防治。选用农用抗生素如农抗 120 和多抗霉素防治猝倒病、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和疫病、春雷霉素防治番茄叶霉病,黄瓜角斑病等;使用生物制剂,如 Bt 乳剂、核多角体病毒、白僵菌等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等;利用害虫天敌,如丽蚜小蜂伴随防治温室白粉虱。物理防治。架设防虫网:在蔬菜栽培中可以应用,起到防虫、防病、防雨、防风、遮光保湿的作用;诱杀:用黄色粘胶板诱杀白粉虱、蚜虫等。用黑光灯、频振灯和性信息素及糖醋液诱杀小菜蛾成虫等。化学药剂防治。在掌握主要温室蔬菜病虫害发生规律基础上,做到病虫害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症下药;为降低温室内湿度和提高药剂的覆盖面,结合棚室密闭的特点,尽量选用烟雾法和粉尘法两种施药方式;根据病害发生程度,适时使用保护性和治疗性药剂,根据病原菌抗药性产生情况,合理选用几种有效药剂交替轮换使用。如速克灵和百菌清防治番茄灰霉病,波尔多液、春雷霉素防治番茄叶霉病,雷多米尔和百菌清防治番茄晚疫病达科宁黄瓜霜霉病,抗霉菌素( 农抗 120)防治黄瓜白粉病等。噻虫嗪、吡虫啉、蚜虱立克喷雾防治蚜虫、温室白粉虱。蚜克烟剂和灭蚜灵防治温室白粉虱、蚜虫和斑潜蝇一般间隔57 天进行 1 次,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