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心理学

上传人:栀**** 文档编号:41650111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儿童教育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儿童教育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儿童教育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儿童教育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教育心理学(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儿童教育心理学(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张艳华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年版P2:人的发展的本质,说到底都是积极向上的,朝着目标的方向前进。每个人从出生起,就一直在不停地追求发展,追求伟大、完善和优越的美好愿景。 (这种有目的的追求主宰着人一生的具体行动,影响他的生活目标与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了他的思想。)P5:通过仔细观察孩子刚入学时候的表现,是了解他的社会情感发展的一个好方法。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学校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刚入学时候的表现,反映了孩子是否已经为适应新环境做好了准备,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他是否做好了与他人相处的心理准备。P7:有些儿童在站立的时候总是要靠在其他物体

2、上才能站直身体。 实际上,孩子靠在什么上这一点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心理上总希望得到来自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读懂孩子这些表现背后所潜藏的心理, 并及时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去帮助孩子消灭这种行为产生的根源。第二章:儿童犯错的根源(他的整体生活背景、心理目标及环境的改变)P12:如果我们希望理解儿童的某一特定行为背后的意义,就必须先了解他的整个生活史。儿童的所有行为都反映了他的整个生活和整个人格, 如果我们不了解他的行为中所隐含的生活背景,那么自然也无法理解他为什么要那样做的原因。P14:当一个孩子开始表现出各种劣迹,或者在他身上出现了新的让人不舒服的现象时,我们不仅应该留意这种行

3、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还应该注意它产生的原因。P15:由于心理目标的确定与判断是紧密相连的, 只要涉及判断, 就有可能犯错,所以导致这种偏差的根源在于心理目标的确定。 一个人在童年早期就开始确定目标了,儿童一般在 23 岁的时候就为自己确定了一个目标。 这个目标一直指引着他,激励他以自己的方式去追求并努力实现它。 判断错误, 就会导致确定错误的目标。(心理目标的确定影响人的判断,但最初判断错误,会导致确立错误的目标。)儿童产生强烈或模糊的印象, 以及获得印象的方式, 并不是由客观的事实或外在.精品文档的情况(比如另一个孩子的出生) 决定的,而是由他自身看待和判断事实或外在情境的方式所决定的。

4、(所以培养积极面对事物的态度十分重要。 )第三章过于追求优越感适得其反P20:除了人格的统一性外,人性的另一个重要的心理事实是自卑,出于自卑而追求优越感和成功。P21:我们发现,那些孩子,尤其是感觉自己特别脆弱的孩子,他们往往充斥着成为上帝一样的人的想法,并受到这种想法的控制。P23:(追求优越感,对于那些心理健康的儿童来说,是一种向上的动力。但把比别人更优越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 并执着于这一目标,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紧张,对他的正常成长形成阻碍。 )P24:过于追求优越感的孩子,往往只关心最终的结果,也就是他们的成绩最终得到了别人的承认。 如果没有得到承认, 他们自己就没办法感到满足。 大家都

5、知道,出现问题时,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马上去解决问题, 而是首先保持心理的平衡。然而这一点却并没有被只关心结果、 过于追求优越感的孩子认识到。 他心理上对外界存在着依赖, 过于看重别人的评价, 在他眼里,如果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崇拜,那么他简直没法活下去。P26:在当前形势下,一个孩子被关注得更多的是他所面临的困境。原因在于,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他们做出评判的根据是外在的成功, 而不是他们克服困难的能力。也就是说,人们更看重的是看得见的成就,而不是全面彻底的教育。我们知道,成功只是一时的,容易消失。所以,把孩子训练得充满了野心并不是什么好事。相反,更重要的事情是培养孩子的勇气、坚忍和自信,使他们认识到

6、,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要充满勇气,把挫折当成一个新的问题去解决, 不能灰心丧气。P27-28:学生的某些行为, 比如一到要上学的时候就故意拖拖拉拉, 如果我们把这种特定行为理解成他对学校布置的作业做出的一种必然的反应, 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对这个具体行为作出确切的判断。 实际上,孩子之所以会有这种反应, 只是因为他不想上学, 也不想努力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 而且他还会想尽办法不遵从学校的要求。从这种观点出发,我们就可以理解所谓的“坏”孩子了。他们虽然追求优越感,但心理上并没有成功地转化到接受学校的要求,反而抗拒学校的要求, 所以有不.精品文档想上学的表现。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表现出一系列错误的行为。P29:老师们千万不能忽略了学生在学业以外的成绩,而是应该将这些成绩作为教育的突破口,鼓励他们在各个领域追求成功。P29-30: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学校有义务引导和教育孩子,消除错误和纠正那些偏差;而从消极的方面来看, 学校不过是暴露出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弊端的场所而已。P30:消除孩子的厌学情绪,我们必须给他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和改正。如果我们因为孩子上学迟到, 就惩罚他,结果只会造成他认定学校不适合自己, 而更加不喜欢学校,讨厌上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