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人综合一览表-中南民族大学

上传人:xin****ome 文档编号:41649880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候选人综合一览表-中南民族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候选人综合一览表-中南民族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候选人综合一览表-中南民族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候选人综合一览表-中南民族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候选人综合一览表-中南民族大学(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候选人综合材料一览表推荐申报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公章)时间:2014 年 06 月姓名王献性别女出 生1978.3国籍中国现 从 事分析化学现任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2006年 月专业及任职时间最高学历博士研究生学位博士主要学术社会兼职学习1.2001.8-2006.5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化学系,直攻博研究生,获博士学位;及工2.2012.12-2013.11香港浸会大学,化学系,博士后3.2006.6至今 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简历奖励种类 ( 省部获奖项目等级排序获奖年授奖部门级及以上奖 )份近 5国家级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比赛三等第一2013中国教育部奖年获国家级参编

2、教材热工实验原理和技术获第二届冶金优秀教材三等第四2013中国冶金部奖情奖况基金或项目名称、经费、来源、时间本人承担的具体授奖或鉴定部门及任务及排序获奖级别、鉴定结论2013.1-2016.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电喷雾质谱法研究抗癌先项目负责人,排 1在研导药物与 FAK 蛋白的相互作用及机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批准号: 21275167, 80 万主要2008.1-201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GABAR配-体分子非共价键项目负责人,排 1已结题, 2010.12基金相互作用的 ESI-MS 研究及其在新药筛选中的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科委,项

3、目批准号: 20705041, 18 万教研2011.5-2012.5 ,教育部中央高校专项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鄂西民族药项目负责人,排 1已结题, 2012.5项目物资源活性组成的分析研究,项目批准号:CZY11012, 3 万2012.3-2013.3 ,教育部中央高校专项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质谱技术对项目负责人,排 1已结题, 2013.3GABAB受体变构剂 CGP7930的体内外药物代谢和动力学及其抗抑郁作用研究,项目批准号: CZZ12003, 6.4 万2011.1-2014 横项课题 ,项目名称:翻译修饰后蛋白质的分析与鉴定,项项目负责人,排 1在研目批准编号: HZY11

4、031,1 万2008.8-2010.8 ,武汉市晨光计划青年基金 “- 氨基丁酸受体蛋白与其抑项目负责人,排 1已结题, 2010.8制剂 / 激动剂非共价键作用的质谱研究及其在新药筛选中的应用” ,武汉市科技局,项目批准号: SZY08003,10 万近 52011.1-2013.12 ,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 ,项目名称: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电排 5已结题, 2013.12化学监测仪器研发及应用研究,武汉市科技局,项目批准编号:SZY11005,年科15 万教研2009.3-2010.12 ,国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 “- 氨基丁酸受体项目负责人,排 1已结题 , 2010.12情蛋白的分

5、离纯化和其非共价键复合物的质谱研究” ,教育部,项目批准号:况BZY07018,2.5 万专利名称、专利号及个人排名情况著作、论文名称(作者排序、刊物名称、时间、出版社、刊号、收录情况、刊物级别、影响因子、他引次数)近 5年主要工作设想1."The latest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of mass spectrometry in food-safety and quality analysis."第一作者, TrAC Trends in Analytical Chemistry52 (2013) ,170-185 出版时间: 2013

6、 年 12 月, SCI 一区,影响因子: 6.761,被引次数: 1。2."Analytical chemistry of the 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identified in the Stockholm Convention: A review."第一作者, Analytica chimica acta790(2013): 1-13 ,出版时间: 2013 年 8 月, SCI 二区,影响因子: 4.555,被引次数: 5。3."Removal and reductive dechlorination of tricl

7、osan by Chlorella pyrenoidosa."第一作者, Chemosphere 92.11 (2013): 1498-1505. ,出版时间: 2013年 9 月, SCI 二区,影响因子: 3.613,被引次数: 2。4."A structure-differential binding method for elucidat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flavonoids and cytochrome-c by ESI-MS and molecular docking."第一作者, Talanta 116 (20

8、13): 368-375. SCI 三区,出版时间: 2013 年 11 月,影响因子:4.010,被引次数: 1。5."Observation of symmetric denaturation of hemoglobin subunits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 第一作者, Journal ofmassspectrometry 45.11 (2010): 1306-1311. , SCI 三区,出版时间: 2010 年 11 月,影响因子:3.411,被引次数: 6。6."Characteri

9、zation of conformational changes and noncovalent complexesofmyoglobin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mass spectrometry,circular代表dichroism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第一作者,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45.6 (2010): 618-626.,SCI 三区,出版时间:2010 年 6 月,影响因子: 3.411,被引次数 ;13。7."Study on the noncoval

10、ent interactions of saikosaponins and cytochrome c b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作及第一作者, 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 26.7 (2012): 719-727. ,SCI 三区,出版时间:2012 年 4 月,影响因子: 3.087,被引次数:其主2。要著8."Synthesis of 1, 3-di (4-amino-1-pyridinium) propane ionic liquid functi

11、onalized graphene nanosheet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direct electrochemistry of作论hemoglobin." 第一作者, Electrochimica Acta 95 (2013): 71-79. , EI 一区, 出版时间: 2013 年 4 月,被引次数: 11。文9."Sensitive amperometric biosensor for phenolic compounds based on graphenesilk peptide/tyrosinase composite nanoint

12、erface." 第一作者, Biosensorsand Bioelectronics 44 (2013): 85-88. , EI 一区,出版时间: 2013 年 6 月,被引次数: 11。10."Direct electron transfer of hemoglobin in a biocompatible electrochemical system based on zirconium dioxide nanotubes and ionic liquid."第一作者, Bioelectrochemistry 84 (2012): 6-10. , 出版时间

13、: 2012 年 4 月,被引次数: 15。11."One-step construction of an electrode modified with electrodeposited Au/SiO2 nanoparticles,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determination of NADH andethanol." 第一作者, Microchimica acta 171.3-4 (2010): 399-405. , 出版时间:2010 年 12 月,被引次数: 22。12."Assessing thermochemical

14、 da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267.1 (2007): 263-267 , SCI 三区,出版时间:2007 年 11 月,被引次数: 16。13."Water-assisted interconversions and dissociations of the acetaldehyde ion and its isomers. an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第一作者, The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 110

15、.27 (2006): 8409-8417 , SCI 三区,出版时间: 2006年 7 月,被引次数: 7。14."The unexpected decarbonylation of ionized 2, 3-pentanedione and related diketones."第一作者,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249(2006): 222-229 ,SCI 三区,出版时间: 2006 年 3 月,被引次数: 3。15."Exploring the potential energy surface

16、of ion molecule pairs by experiment and by theory: acetaldehyde and methanol."第一作者,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242.1 (2005): 75-85. , SCI 三区,出版时间: 2005年 3 月,被引次数: 12。16."A study of the isomerization and dissociation of formal acetone methanol+ion molecule complexes." 第一

17、作者, Canadian journal of chemistry83.11 (2005): 1903-1912. ,出版时间: 2005 年 11 月,被引次数: 14。17."基于质谱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作者, 中国科学 化学 0 (2014): 0-0 ,出版时间: 2014 年 4 月,一区,被引次数:0。申请人近 5 年来在质谱学研究领域的主要工作设想、学术成绩、创新点和科学意义有下列几个方面:一)蛋白质与药物分子相互作用和药物筛选的质谱方法研究申请人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开发基于质谱学方法深入研究蛋白质与药物小分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机理,从

18、分子水平上理解药物的作用机理 , 并由此探究他们在生物体与疾病相关的治疗机制,为设计以特定蛋白为靶点的药物先导体,和开发高通量、快速、准确、有效的药物筛选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将质谱技术的应用推向当今生物医学研究的前沿。申请人课题组建立了BSA,HSA,肌红蛋白和细胞色素C 等标准蛋白与药物分子相互作用的质谱研究模型,应用于-氨基丁酸受体、 FAK 蛋白等靶蛋白和其抑制剂分子相互作用研究和药物筛选。质谱新方法针对FAK 特异性抑制剂的研究和筛选,是探索癌症治疗的又一新的途径。药物小分子结构中活性官能团的确定是非共价键复合物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亦可更好地研究药物小分子的药效作用机理,

19、并且为蛋白质筛选、设计和开发潜在的药物先导体。申请人也开展了对民族药物活性组成筛选和分析的研究工作,构建了HPLC-ESI-MS方法及超滤质谱法研究了民族中药物活性成分与靶蛋白相互作用。二)基于质谱技术的环境分析和食品安全分析1)申请人研究质谱技术在环境中持续有机污染物(POPs)中的应用。POPs由于具有持久性、生物累积性、迁移性及生物毒性等特性,成为影响环境安全的重要因素。申请人开展POPs的环境检测、生态毒理效应的研究 , 建立灵敏度高、准确、重现性好的质谱新方法研究在持续有机污染物POPs 检测及其生态毒性效应。通过研究多种多氯联苯 (PCBs)和多溴联苯醚 (PBDEs)的羟基化代谢

20、物 (OH-PCBs 和 OH-PBDEs)与人体内分泌相关受体蛋白的相互作用, 评价 PCBs 和 PBDEs 在生物体内的富集、代谢、转化等致毒作用和致毒机理。2) 申请人构建了气相色谱质谱法( GC-MS)、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联用技术( LC-MS/MS )等对食品中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污染物进行了分析, 提高了检测方法的分离能力、 选择性和灵敏度, 而且还可以对复杂基质样品中的痕量成分进行确证分析。同时,研究了以稳定同位素定量技术为基础有机同位素稀释质谱法,可有效地消除基质抑制效应, 在微量组分准确定量分析方面有很大优势。三)基于质谱技术的代谢组学研究本课题组通过开发和建立基于质谱技术的药物代谢方法,开展了重大疾病相关的代谢组学研究,构建了 HPLC-MS 及 MS/MS 的药物代谢分析方法, 以及针对痕量代谢物的靶向分析平台等,并在实现高通量、 高灵敏度代谢组分析以及解决未知代谢物结构定性等关键问题上开展了一些创新性研究。例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HPLC-QTOF-MS/MS) 技术,初步检测和鉴定了抗癌先导药物FAK 蛋白抑制剂分子与肝微粒体体外代谢物,解析了未知代谢产物的结构并推测了其代谢途径。其它(限 300 字以内)需要说明的情况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