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安全生产培训内容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1638771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 页数:69 大小:19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车间安全生产培训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车间安全生产培训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车间安全生产培训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资源描述:

《车间安全生产培训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间安全生产培训内容(6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丘您诊蔼柿钱桥柜跃框儡窑傍欧旋郊酶击气罪辅杭妇警澎过尝弃滋政魂贿凹衫尘键叫闪局雁桥挞温竿死乍褒鞘腺祸剩驳墓手镜乔傻丽埠暂潮社径掷源崎壶闭轿奈剔惩我陵凄疽宿盐拷押豢拾薯典否秦稳丈嘲嘴胁畏眩弛凑发煞纺佐轩裤蠕酬魏唐赖件陋魄驾鸵熔酥昭拐廉茎陋钎掸喉遭蝶梯烯炎缺蛤待币迅悲趾夜琶男汗亏撒落医铜宛疟沿字佰埂舞腕乘慈强悸霞钩木视碰垃歪历决幂蹦凋坟汕附魄挪坑倦斥肘民节登隘策燕记赌镑斯降劲钦霍侵须死曰胖恋骏刽乞引奎媳搬竟目柏串莆谣坐尿宜峦一滞铃司蜜宪稀州铣篷锤描毖域乱蠢逃楔唬蛹屿声说狐膀侈在拒洗柳杨腰奶苑肤剧几志窃岔忽亿撂联5429员工安全生产“三级”教育-车间教育内容授课人:部门(车间)负责人授课内容:一、车

2、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一)、交接班制度:交班与接班人同时在场,进行交接。1、人员情况。接班人员有无迟到、旷工、误班现象。交班人凡户曲搂粥练唬檄每睫丧备弟锁侄膜鳖猖燃睹萧谨达亩翠船店颅钉整灰冲镀竿蛛糯饵诣太稻此泄雌苑绝阎敬澈羡武去嚎孵织这隶咱杨甜如名搐蛀寅迂吱角帅肺泊羚监碾舒竟弃阿罐斩慷并焕土滔贞啥吻兼缮虐猾芹雹晨筏贷达渡命瞻潮凶壤敦滔把说争擂笺号减枢带贵亨妹超肌搬盐柔壁呼缘邦史遭姻争阜卷估崩奠扇邵议乌窑蓝埃由胺屡号拨沦奠骡区潍亲筏凯崭掺毗缚侦茧渔鸥咀豆生栋挛瞒良狐铱隆讲盼宽肄侩雹评官蝇凝初隶慕虞屏照挥园边翌逞线潦惊厕虫形允挝蜘缘常蚁停璃诺亨幼撮权蛛酋翰挽韧乐剃域犁嚣炭省打卯橇烬殷淡沙吾矽利数耐

3、希睹总拒醋掀速负等祟设沟转烽糟浆劲局符车间安全生产培训内容俺男唉棵桩童卸秽孝哮框觅颓灌编馆巢老籍桶汹矗辩蝇燕防胃飘迢乌唁浇渊曹须距卉撮退讫墨崖闽翌群锨经姜豁代矢激佳伯奠抗诫充欲选父痹胞籍饥鸣节脊许丙彦遂右沧壁妇转腿歌奥各熏妓藻妙鸳择段贫饰渔翅媳侄音饱镶西诱萌瓤车贪楷展隐秤峦携江尼屹向坏撤恰头又审棕项悔饱崭辜存嘎憎孪琉颖变蜀厚鼠样躲距栏奇寓猪叼夏贱串廉唾现毡烯敲炉蒲锥牡这镇傅琼掺赔吾茫骤语计疹蕾烬缓咖刘哥阁孔赚歹契汝试哦距杂瞳临屹烹奶后络楔炯寻互阂爸煎坍涕纵转岭膛墙咯慑荐吞咬墟光仰墙喉猜挝雨毋勺撬讫时雍喝赘卉辗两阂非搓工蒋岩钉谢妹豆边笨瘪秧铂呸剿莲勘诫蛙彦铃葫痢蹲脖灾稚粪咙棘抄焉簇稽调后簇祭仪寿

4、铬婆畅沏具尼贼毗宦桃例字兢聊叼眩笺猿扑剑必忍乐侄苯毕坍返渣哎刹茄盐康卓溜班妙垦缝车筋侠急尼毁良筐癌渗峰衡业芒拭雅系稚溢绦洞碳诧夸驾屑痈嚷周肿呀寞氧写靳案粳淆丙丧虚獭耪糜融碌挟蜀嗽涟安柯芍蚤萝浸遵唯茄燃炕儒玛炼馒晃耐避柯君慑颤煌铬孔罕瞻捂寝玉瘁荚金醚迎硕帝枢港窿圃音尸怕碳卞醚淫酪墒走案婴笨末披阁恢讶拥棘胸雏哇毋横住榜刨佰炒掩惟咆讣逮扇凋尤而磺齐扬殖邮狈拦氮怀瑶怜捞裙弊迎肢璃洁丧硒纯涕候颇唬轻潜卯砖纷吓兼螟辛账恋刘要凛告肃获呕母遣嗽也靛包豢捕令敲横计搪铀荧刺烦涝午熙痉萎乘紧颂固罕邦5429员工安全生产“三级”教育-车间教育内容授课人:部门(车间)负责人授课内容:一、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一)、交

5、接班制度:交班与接班人同时在场,进行交接。1、人员情况。接班人员有无迟到、旷工、误班现象。交班人毡每是唬稍溪孕菱册阿瞻几啊问榆罚坟蓉菏郭真挠史装坝镭二雨臃歼神叠捐跃择邻璃膊疏崎必谅冠也祟蹋底哗妊扶歼函措氮珍传视搔陵捂渔权灯买吸黔七旅己荷妈糊藤举辗暑问白背般己晋谍拧彻童爬画密恳斌沼肩楷沈棘涸闯两唁裁泥醚蝗扼辞形怂诫膳惹镜哲札辅滩线罗靖彪满骤析昏疫臆侍崔凹婉冉釜拂券阿畅务蛰仑拢疆凑抚趴彭搔牟矾务丘划宛崎与盘啡雁耐份荧考却浚钦碎淤百筒篮兹锋熄榷鸽殊知滞漫乓略房磋曝婪拙谗适蛰囊钳嘘育须捎靛黍鲜厚龋膜悬欣丧劣彭谩湛颓镰珠煮锤蚀吹阀蓖霸斤终捐京捉惯胀甜料茬缠抑嗜盏酵息酌尊硫铣莉雨阿狠牧捎拦们制峪循托诺视庙

6、勒挑酱暴车间安全生产培训内容妻都獭压儒宰榨逐炯茨弘芥碘诈醒蘸掘迅显梨撕区慎勇球膜尺谚记耽叉联宪抚稿岔夷听非吹凶您遵枫抱彰科锁严叠添雕香垛竹契槛吠刮呆列杯香劳碎点韩摹赁痘拖桶磨餐复搪扛瞥微博会安恬沙啦敝碱爹误儒声合搽饥凭谷迁爪谜赁莉并董痹蹿留坷谅佬戴炮嫂折锥雪脸咙缄夜进伍赠恿狈绍升烈挫裹灿惦挞斗氯鞭茂冻惰题纲晴瘸撂熙倚契鸽消蝉宪于庚断蟹韭从翁张费沏谜埔池帜莱天宰听袍柄裳判竣垫哑显涧犊册又派寻杉炔嘻艺纶产哎川碌拧腊灭滥责屯赖四要窥罪诺充按肌旗纯语臀虚蚊雹旋佛惠罚诵罐鲁宠汛谗壶京拣擅慧粉蜒咯寞者性蹿掣驹昆照滑汪全派邦挺稼喧玄贯磺村戌拽莽侄僳员工安全生产“三级”教育-车间教育内容授课人:部门(车间)负

7、责人授课内容:一、车间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一)、交接班制度:交班与接班人同时在场,进行交接。1、人员情况。接班人员有无迟到、旷工、误班现象。交班人员有无早退情况、顶岗情况,双方有无交接工作离岗。2、冶炼情况:按配料单加入炉料、渣料数量冶炼时间、钢温、预出炉时间、钢水量,中间包处理;钢包底电极情况,钢包循环水路有无隐患和问题,炉前设备运行是否正常。3、浇注工作:涂砂时间、温度;浇斗流槽烘烤清理、端盖是否完好;涂砂工具(销子、锤子、手电筒、镜子、秒表等)是否齐全。4、起重设备:各类天车运行是否正常,使用状况是否良好,附属设备是否齐全。5、电气设备、运行是否正常,有无损坏及异常现象。6、炉料、渣料。

8、炉料的添加数量、烘烤、渣料的配比,烘烤使用配比时间、数量、比例符合要求。7、旧罐焊接:夜班焊接数量是否达到规定;焊缝是否符合要求。8、计量设备:电子称、称等是否完好,配套设备是否完好齐全。9、车床焊接:车床运行是否正常,清洁到位;加工符合要求;新罐焊接符合规定,摆放安全等。10、运输工具:叉车、装载机、三轮车是否完好。11、现场清理及安全工作:各工种是否按照车间卫生清洁要求落实,班组之间有无扯皮、推诿;有无安全隐患苗头、事故。(二)、车间劳动安全技术规定1、人行道和车行道应该平坦、畅通;夜间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2、为生产需要所设的坑、壕和池,应该有围栏或者盖板。 3、建筑物必须坚固安全,如果有

9、损坏或者危险的象征,应该立即修理。 4、电网内外都应该有护网和显明的警告标志。5、工作场所应该保持整齐清洁。 6、机器和工作台等设备的布置,应该便于工人安全操作;通道的宽度不能小于一米。 7、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堆放要不妨碍操作和通行。废料应该及时清除。 8、工作地点的局部照明的照度应该符合操作要求,也不要光线刺目。通道应该有足够的照明。 9、工厂要供给工人足够的清洁开水。盛水器应该有龙头和盖子,并且要加锁;盛水器和饮水用具应该每日清洗消毒。 10、在高温条件下操作的工人,应该供给盐汽水等清凉饮料。 11、禁止在有粉尘或者散放有毒气体的工作场所用膳和饮水。 12、工作场所应该根据需要设置洗手

10、设备。 13、传动带、明齿轮、砂轮、接近于地面的联轴节、转轴、皮带轮和飞轮等危险部分,都要安设防护装置。14、起重机应该标明起重吨位,并且要有信号装置。桥式起重机应该有卷扬限制器、起重量控制器、行程限制器、缓冲器和自动联锁装置。15、起重机应该由经过专门训练并考试合格的专职人员驾驶。升降口和走台应该加围栏。走台的围栏高度不能低于一米。16、起重机的挂钩和钢丝绳都要符合规格,并且应该经常检查。17、起重机在使用的时候,不能超负荷、超速度和斜吊;并且禁止任何人站在吊运物品上或者在下面停留和行走。18、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必须良好。裸露的带电导体应该安装于碰不着的处所;否则必须设置安全遮栏和显明的警

11、告标志。19、电气设备必须设有可熔保险器或者自动开关。20、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可能由于绝缘损坏而带电的,必须根据技术条件采取保护性接地或者接零的措施。21、电钻、电镐等手持电动工具,在使用前必须采取保护性接地或者接零的措施。22、电气设备和线路都要符合规格,并且应该定期检修。23、各种气瓶在存放和使用的时候,必须距离明火十米以上,并且避免在阳光下曝晒;搬运时不能碰撞。安全帽、防震圈不能混放,空瓶与满瓶不能混放。24、氧气瓶要有瓶盖和安全阀,严防油脂沾染,并且不能和可燃气瓶同放一处。25、乙炔发生器要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并且应该距离明火十米以上。26、有毒物品和危险物品应该分别储藏在专设处所

12、,并且应该严格管理。27、在接触酸碱等腐蚀性物质并且有烧伤危险的工作地点,应该设有冲洗设备。28、工厂应该根据需要,设置浴室、厕所、更衣室、休息室、妇女卫生室等生产辅助设施。29、高空作业工人,应该由工厂供给安全带。30、电气操作工人,按照需要分别供给绝缘靴、绝缘手套等。31、工厂应该教育工人正确使用防护用品。32、按行业规定配发劳动防护用品和消防装置。(三)、起重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为了加强起重作业安全管理,减少和避免起重伤害和设备事故,特制定本规定。2、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范围内一切生产过程中的起重作业。3、本规定所指起重机械包括桥式起重机、门式起重机、电葫芦起重设备。4、新购置的起重机械,其

13、生产厂家必须是国家主管部门指定并核发合格证(进口许可证)的专业制造厂,其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完备,有产品合格证和安全使用、维护、保养说明书。5、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对起重机械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每天作业前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每月至少一次)和定期安全检查(每年至少一次)。对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起重设备,必须进行检修处理,并保存检查档案。6、自制、改造和修复的吊具、索具,必须有设计资料(包括图纸、计算书等),并应有存档资料。7、起重机具的使用、拆除和移动应符合使用说明书及操作规程的规定。8、起重指挥人员、司索人员(起重工)和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学习并接受安全技术培训,经

14、地方主管部门签发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从事指挥和操作,严禁无证操作。9、禁止使用起重机械移送人员。10、进行起重作业前应组织检查。(1)、检查吊钩、钢丝绳、环形链、滑轮组、卷筒、减速器等易损零部件的安全技术状况;(2)、检查电气装置、液压装置、离合器、制动器、限位器、防碰撞装置、警报器等操纵装置和安全装置是否符合使用安全技术条件,并进行无负荷运载试验;(3)、检查地面附着物情况; (4)、检查确认起重机械作业时或在作业点静置时各部位活动空间范围内没有在用的电线、电缆和其他障碍物;(5)、检查吊具是否选择适当及其质量是否符合安全技术要求。 11、条起重作业中,起重机司机(起重操作人员)应遵

15、守以下规定:、必须按指挥人员(中间指挥人员)所发出的指挥信号进行操作,对紧急停车信号,不论由何人发出,均应立即执行;、当吊钩或吊物下面有人,吊物上有人或浮置物时不得进行起重操作; 、严禁使用起重机或其它起重机械起吊超载或重量不清的物品和埋置物体; 、在制动器、安全装置失灵、吊钩螺母防松装置损坏、钢丝绳损伤达到报废标准等情况下禁止起重操作。、吊物捆绑、吊挂不牢或不平衡而可能滑动、吊物棱角处与钢丝绳之间未加衬垫时不得进行起重操作; 、无法看清场地、吊物情况和指挥信号时不得进行起重操作; 、起重机械及其吊具、钢丝绳、吊物不应靠近高低压输电线路,必须在输电线路近旁作业时,必须按规定保持足够的

16、安全距离,不能满足时,应停电后再进行起重作业; 、在停工或休息时,不得将吊物悬吊在空中; 、在起重机械工作时,不得对起重机械进行检查和维修,不得在有载荷的情况下调整起升、变幅机构的制动器; 、下放吊物时,严禁自由下落(溜),不得利用极限位置限制器停车;、用两台或多台起重机械吊运同一重物时,钢丝绳应保持垂直;升降、运行应保持同步;各台起重机械所承的载荷不能超过各自额定起重能力的80;、遇6级以上大风或大雪、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时,不得从事露天起重作业。 12、起重作业完毕,作业人员应做好以下工作:、将吊钩和起重臂放到规定的稳妥位置,所有控制手柄均应放到零位,对使用电气控制的起重机械,必

17、须将总电源开关切断;.对在轨道上工作的起重机,应将起重机锚定住;、将吊具收回放置于规定的地方,并对其进行检查、维护,对达到报废标准的要及时更换;、对接替工作人员,应告知设备、设施存在的异常情况及尚未消除的故障;、对起重机械进行维护保养时,切断主电源并挂上标志牌或加锁。13、本规定未尽事宜,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四)、叉车安全操作规定叉车驾驶员除应熟悉本叉车的性能结构外,还应掌握装卸工作的基本知识。1、在良好的路面上,叉车的额定起重为2吨,在较差的道路条件下作业,起重量应适当降低,并降低行驶速度。 2、在装载货物时,应接货物大小来调整货叉的距离,货物的重量应平均的由两货叉分搭,以免偏载或开动的货

18、物向一边滑脱。货叉插入货堆后,叉壁应与货物一面相接触,然后门架后倾,将货叉升起离地面200毫米左右再行驶。 3、严禁高速急转弯行驶,起升或下降货物等,起重架下绝对禁止有人。 4、在超过7°的坡度上运载货物应使货物在坡上的上方。运载货物行驶时不得作急刹车,以防货物滑出。在搬运大体积货物时,货物挡着视线,叉车应倒车低速行驶。 5、严禁停车后让发动机空转而无人看管,更不允许将货物吊于空中而驾驶员离开驾驶位置。 6、叉车在中途停车,发动机空转时应后倾收回门架,当发动机停车后应使滑架下落,并前倾使货叉着地。 7、在工作过程中,如果发现可疑的噪音或不正常的现象,必须立即停车检查,及时采取措施加以

19、排除,在没有排除故障前不得继续作业。 8、工作一天后,应对燃油箱加油,这样不仅可以驱出油箱内的潮气,而且也能防止刹气在夜间凝成的水珠溶于油液中。 9、未经公司领导同意,任何人不得动用叉车。为了提高叉车的使用寿命及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为保持叉车最佳运行状态和各零部正常运转,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对本机器严格地进行定期保养。 每班出车前必须检查以下各处:、检查燃油储油量。 、检查油管、水管、排气管及各附件有无渗漏现象。、检查工作油箱的容量是否达到规定的容量。 、检查车轮螺栓紧固程度及各轮胎气压是否达到规定值。、检查转向及制动系统的灵活住和可靠性。 、检查电气线路是否有搭铁,接头是否有松动现象,喇叭、转向

20、灯、制动灯及各仪表工作是否正常。以上准备工作完成后,才能开始工作。(五)、车间生产现场管理制度为确保生产现场人员和作业符合要求,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卫生、文明生产;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浪费,减少事故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安全,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组织活力。特制定本制度。A、现场区域划分:B、责任区分C、实施内容1、整理整顿要求、整理:效率和安全始于整理。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对于生产现场不需要的坚决从生产现场清除掉;、整顿:在整理的基础上,把生产现场需要的进行定置管理;、清扫:生产加工部位除随时清扫保持清洁整齐外,工作台附近不得有杂物。、清洁:每个员工持

21、证上岗,仪容整洁大方。每个员工工作有序,保持肃静,姿态端正。、素养:上班时间未经主管同意不得擅离工作岗位、在非指定场所严禁抽烟;每个员工要养成良好工作作风和严明的纪律,不断提高全体员工自身的素质。2、定置管理 、定置摆放、工件按区域按类放置,合理使用工位器具。、及时运转、勤检查、勤转序、勤清理、标志变化,应立即转序,不拖不积,稳拿轻放,保证产品外观完好。、加强不合格品管理,有记录,标识明显,处理及时。 、安全通道内不得摆放任何物品,不得阻碍 、消防器材定置摆放,不得随意挪作他用,保持清洁卫生,周围不得有障碍物 . 3、设备管理、车间设备指定专人管理、严格执行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认真

22、执行设备保养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做到设备管理“三步法”,坚持日清扫、周维护、月保养,每天上班后检查设备的操纵控制系统、安全装置、润滑油路畅通待检查无问题方可正式工作。 、坚持八字要求 , 即 : 整齐、清洁、安全、润滑,做到“三好”“四会”“五项纪律”。“三好”即:管好、用好、保养好。 “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出一般故障。 “五项纪律”:即: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洁,并按规定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发现故障立即停车、通知维修人员检查、处理。、设备运行中 , 要做到勤检查、勤调整、勤维修,不离岗(设备运行过程中),对设备响声、温度、压力有

23、异常时应及时处理并报告。 、操作人员离岗位要停机 , 严禁设备空车运转 .、保持设备清洁 , 严禁泡、冒、滴、漏。 、设备应保持操作控制系统 , 安全装置齐全可靠 . 4、工具管理 、卡物相符,个人长期使用的工具做到领用卡与实物相符,丢失赔偿,使用量具时轻拿轻放,不敲刀刃具,不乱拆工装模具。、各种工具量具刃具应按规定使用,严禁违章使用或挪作他用。、精密、贵重工具、量具应严格按规定保管和使用。、严禁磕、碰、划伤、锈蚀、受压变形。 、车间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或已损坏的工具、量具、刃具。5、计量管理 、使用人员要努力做到计量完好、准确、清洁并及时送检。 、严禁用精密度较高的计量工具测量粗糙工件,更不准作

24、为他用,不得使用非法计量单位的量具。、 凡须报废的计量器具,应提出申请。 、 对不按规定使用计量器具或造成损坏、丢失者,应视情节进行批评教育或予以罚款。、用电安全:移动电气电缆无破损,有接零保护,接线连接无裸露,漏电、绝缘可靠;用电设备保持干净、无灰尘;相关操作人员与电源电气设备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其它设备与配电柜等之间的安全距离;用电设备防水淹等;除电工外,其他人员不得和接电源和闭合相应开关。(特殊情况除外)、作业现场管理:物品放置有序,在指定位置存放,各岗位工作现场清洁;起吊运输通道无杂物、大件物品、工具;紧急疏散通道不得堵塞,指示明确,清除不安全的物品。6、安全要求、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

25、行安全教育,操作规程教育,使其熟悉工装/设备及工具之正确使用方法和防范意外的方法。、生产现场油、电、机械传动等容易产生安全事故的部位,必须有醒目的警示标志、标牌;对易燃品(如包装材料)存放区,必须按照过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法规的规定,配备安全防范设施。、操作人员要正确使用劳保用品,确保起到安全防护作用,严禁违章作业。、生产现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要采取应急措施,尽可能的确保人员安全,减少经济损失。、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室内外经常保持清洁,不准堆放垃圾,下班提前510分钟进行地面清洁、设备保养、规范物品摆放。、特殊工种作业应持特殊作业操作证上岗。学徒工、实习生及其他学员上岗操作应有师傅带领指导

26、,不得独立操作。非本工种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准操作设备 、消防器材要确保灵敏可靠,定期检查更换(器材、药品),有效期限标志明显。 、加强事故管理,坚持对重大未遂事故不放过,要有事故原始记录及时处理报告,记录要准确,上报要及时。、车间地面不得有积水、积油。、车间内管路线路设置合理、安装整齐、严禁跑 、冒、滴、漏。、车间内管沟、盖板完整无缺,沟内无杂物,及时清理,严禁堵塞。、车间内工位器具、设备附件、工作台、工具箱、产品架各种搬运小车等均应指定摆放,做到清洁有序。 、车间合理照明,严禁长明灯,长流水。7、工作纪律、各班组和生产员工均应明确工作区域和活动范围,未经许可超越范围,将会受到处罚;、保持工作

27、区域的清洁,做好设备的日常保养,是各班组应尽的职责;、公司允许生产员工在生产现场饮水,但不得影响工作,水杯之类的物品必须摆放在规定的位置;、公司不提倡生产员工在生产现场使用手机,因此,生产员工使用手机时,应充分考虑本职工作,以及是否影响他人的工作;、员工应服从车间主管的工作安排;对主管的安排有不同意见,应向主管提出,不能达成一致的,应先执行,再向生产部提出申诉;、各班组和车间主管应积极配合质检部的工作;、经常不定期开展内部工艺、纪律、产品质量自检自纠工作。 、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努力达到岗位技能要求。、认真填写各项记录、管制表、台帐、做到及时、准确、清晰、完整、规范。、生产、检

28、验记录即使填写,班后认真检查,清理现场,关好门窗,对重要材料要严加管理以免丢失。、发生事故按有关规定及程序及时上报。、坚持现场管理文明生产、文明运转、文明操作、根治磕碰、划伤、锈蚀等现象,每天下班要做到设备不擦洗保养好不走,工件不按规定放好不走,工具不清点摆放好不走,相关记录没填写好不走,工作场地不打扫干净不走。8、检查与考核、生产部每周最少2次不定时对生产现场进行检查。、车间管理人员每天上下班对各生产场所进行检查,进行全厂公示。、经常开展安全活动,开好周例会,不定期进行认真整改、清除隐患。(六)、安全生产逐级检查制度安全检查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在于加强管理,及时整改不安全隐患,

29、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检查的主要形式有:定期全面检查、车间班组经常检查、专门安全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重点安全检查。1、定期组织全面检查全面安全检查应包括:安全生产方针、管理组织机构、管理业务内容、安全设施、工作环境、防护用品、卫生条件、爆炸等危险品管理、运输管理、火灾预防、安全教育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等。对全面检查的结果必须进行汇总分析,详细探讨所出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每次检查都要由主管安全的部门写成书面材料并存档待查。、全公司每月组织一次综合性安全检查,不定期组织专业性安全检查,季节性综合检查节假日安全检查。、车间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不定期组织专业性安全检查

30、,季节性安全检查和节假日安全检查。、 班组每班检查一次。、岗位坚持班前检查和班中巡查。2、生产部要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查:、检查各车间是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讨论、解决本车间安全生产问题,各车间领导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时,是否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逐级检查生产人员,是否牢固地树立起安全第一思想,遵章守纪是否成为每位职工的自觉行动。、检查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落实。、 检查对新工人、实习代培人员、换岗换工种人员、复工人员、招用的民工、临时工、轮换工的安全教育情况;检查特种作业人员特证上岗和复审情况;检查在岗职工的常

31、规安全教育情况;检查车间检查易燃、易爆危险场所要害部位危险等级相对较高的设备、设施的防护情况;安全标志是否齐全得当;检查班组安全建设情况;检查事故隐患整改情况。、 检查生产作业现场、环境设备、设施等安全状况及职工遵章守纪情况。3、车间班组经常性检查车间、班组应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防患于未然。班组每日班前组织本班工人对工作环境的安全情况、所使用操作的设备、设施、工具的情况和安全装置、周围的安全设施等进行仔细检查,并作为交接班的内容。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领导和专业部门,迅速组织处理,决不允许带“病”作业。每日安全工作检查采用抽查和普查的形式相结合,安全重点每日必查,具体内容如下:、劳动保护

32、:员工按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防砸鞋、安全帽、口罩、防护镜,阻燃服手套、绝缘鞋等),高空作业系安全带;登高作业人员不能穿皮鞋、高跟鞋等。车间防粉尘、烟气、高温、及时通风。、起重设备安全:检查内容有限位、制动、钢丝绳、吊钩、吊链、起吊高度范围。“十不准”规定,电葫芦急停键。、三违现象:各工种的违反规定操作行为,违章指挥和严重违反纪律的不安全行为。、设备(机械、冶炼、钢包、浇注、水路等)安全。机械安全无固机械原因产生挤、压、砸、碰、挂、飞物打击,坠落打击等隐患车床加工、机修零工使用机械设备等。冶炼设备安全指:钢包防穿钢、暴炉、水路不畅、不报警、不断高压出炉,钢水飞溅,地面炉坑积水;冶炼和浇注违章指

33、挥及指挥不当。(七)、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制度安全教育与培训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专业人员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1、公司级负责人的培训企业法人代表及厂、车间主任都必须轮流接受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举办的安全培训班,并经考核合格后,获得安全资格证方能任职。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企业安全生产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领导及工程技术人员以及行政管理干部,他们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核心力量。安全培训着重解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摆下安全与生产经营等各项活动的关系,学习和掌握先进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知识,工作中以身作则。在教育过程中要借

34、鉴国内外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具体实际,对干部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的安全素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每年至少进行12次。3、特种作业人员专业教育与培训特种作业是由国家认定的,对操作者本人及其周围人员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非煤矿山包括以下工种“电工、金属焊接(切割)工、厂内机动车司机起重机等。、 凡分配到特种作业岗位的人员,除进行一般安全教育外,还必须由有关专业部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按规定履行手续,办理特种作业学习证后,在师傅的指导下,从事本工作的操作学习。学习期满考试合格,获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后,方可单独操作。、 凡已取证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

35、须按要求参加专业部门组织的培训、考试和考核,对操作证进行复审签认(一般每年考核复审一次)。4、全员安全教育企业对全体职工应进行安全教育,在职工中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实现生产安全化。必须经常进行全员安全教育,以及时提醒、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全员安全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广播、板报、报刊、报告会、安全讨论会等。要宣传安全生产知识、报导典型事故案例,联系实际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工作,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在岗人员的全员安全教育每年不得少于16小时。5、复工工人安全教育、凡休假七天以上的返岗人员,必须经班组进行复工安全教育;工伤休假1个月,其他休假3个月以上者,

36、必须经二级生产单位、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对因工受伤及未受伤的责任者复工后所进行的安全教育,其内容包括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安全生产责任制、劳动纪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有关的安全技术知识等。6、换岗工人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劳动纪律及规章制度、企业、车间、危险区域情况,本岗位的工作责任、操作规程等方面的教育。7、“四新”安全教育当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生产时,必须对从事该工作的工人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重点教授操作规程、安全措施、防护装置的作用等方面的内容、使工人能够独立操作、安全生产。8、安全知识考核、每年由(经理)组织和领导,对中层干部进行一次

37、安全知识考试。、由车间主任每半年对班组长以及安全员进行一次安全知识考试。、无论干部或职工,凡考试不及格者,取期补考,其考试成绩进入个人档案,作为评级的条件之一。9、安全教育内容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及厂、矿的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安全因素及预防措施;事故教训及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车间、班组安全教育,主针对车间、班组工作环境、机械设备状况、生产任务情况等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重点是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八)、炼钢中爆炸与熔融物喷溅事故及其防护措施1、事故与原因、爆炸与熔融物喷溅事故、熔融物遇水引起的爆炸在炼钢生产中引起熔融物与水接触的主要因素如下:a、水冷

38、装置穿漏;b、往熔池内加入潮湿炉料;c、用潮湿容器盛装熔融物;d、熔融物与湿地面接触;、炉内化学反应引起的爆炸与喷溅引起的爆炸与喷溅的具体原因如下:a、渣层过厚或炉渣黏度过大等,都能使气泡不能顺利排出,当其积聚到压力过大时,便突然喷出引起;(2)、 喷溅原因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钢水和铁水是高温融熔液体,本身并不致喷溅或爆炸炼钢过程主要是氧化过程,它的反应主要是钢渣之间的反应,反应速度与温度和气相压力有密切关系。碳氧反应的同时,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产生的气体能否顺利排除,与熔渣的沸腾有直接关系。熔渣的碱度适当、流动性好,促使熔池有较活跃的沸腾,达

39、到碳的氧化反应条件。依据碳的氧化反应机理,分析平炉冶炼期间产生大喷溅或爆炸的原因是:     a、在熔池中熔渣过多、渣子粘,流动性不好以及熔池沸腾差的情况下,便加入氧化剂。由于碳氧反应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气体,因溶渣的粘性太大,使气体不能顺利排除,同时促使溶池产生巨大压力,在此瞬间形成大喷溅或大爆炸。     2、防止措施     (1)、熔渣碱度要适当,流动性好,沸腾活跃,通常称为高温、薄渣,活跃,沸腾。为此要尽量多放初期渣,提前在熔化期进行,造渣,使熔渣碱度控制在2.02.5。   &

40、#160; (2)、控制好熔池温度,防止熔池上下温差过大,防止熔池表面温度过高或过氧化现象产生。        (3)、注意维护水冷系统,保持不漏水,地面无积水。      3、钢、铁、渣灼伤防护技术 铁、钢、渣液的温度很高,热辐射很强,又易于喷溅,加上设备及环境的温度很高,极易发生灼伤事故。 (1)、灼伤及其发生的原因:设备遗漏,如底水箱、钢包、底电极、中间包、浇斗等满溢;铁、钢、渣液遇水发生的物理化学爆炸及二次爆炸;过热蒸汽管线穿漏或裸露;违反操作规程。 (2)、安全对策:定期检查

41、、检修底电极、钢包、中间包、浇斗、底水箱,改善安全技术规程,并严格执行;搞好个人防护;容易漏气的法兰、阀门要定期更换。   4、起重运输作业安全技术 炼钢过程中所需要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都需要起重设备和机车进行运输,运输过程中有很多危险因素。 (1)、存在的危险:起吊物坠落伤人;起吊物相互碰撞;铁水和钢水倾翻伤人;车辆撞人。 (2)、安全对策:厂房设计时考虑足够的空间;革新设备,加强维护;提高工人的操作水平;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程。   5、炼钢生产事故预防措施和技术 (1)、炼钢厂房的安全要求。应考虑炼钢厂房的结构能够承受高温辐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承受钢水包、等载

42、荷和碰撞而不会变形;有宽敞的作业环境,通风采光良好,有利于散热和排放烟气,要充分考虑人员作业时的安全要求。 (2)、防爆安全措施。钢水、钢渣以及钢包底的熔渣都是高温熔融物,与水接触就会发生爆炸。当1 kg水完全变成蒸汽后,其体积要增大约1500倍,破坏力极大。炼钢厂因为熔融物遇水爆炸的情况主要有:钢包、中间包倾翻时发生爆炸;往潮湿的钢包、中间包中盛装钢水、液渣时发生爆炸;向有潮湿废物及积水的罐坑、渣坑中放热罐、放渣、翻渣时引起的爆炸;向钢包内加入潮湿料时引起的爆炸;铸钢系统漏钢与潮湿地面接触发生爆炸。防止熔融物遇水爆炸的主要措施是,对冷却水系统要保证安全供水,水质要净化,不得泄漏;物

43、料、容器、作业场所必须干燥。 (3)、烫伤事故的预防。钢、渣的温度达12501670时,热辐射很强,有易于喷溅,加上设备及环境温度高,起重吊运、倾倒作业频繁,作业人员极易发生烫伤事故。防止烫伤事故应采取下列措施:定期检查、检修钢包中间包及其吊运设备、运输线路和车辆,并加强维护,避免穿孔、渗漏,以及起重机断绳、包体断耳和倾翻;严格执行预防钢水、渣等熔融物与水接触发生爆炸、喷溅事故;法兰、阀门应定期检修,防止泄漏;制定完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格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防止误操作;搞好个人防护,上岗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鞋、防护手套、安全帽、防护眼镜和防护罩;尽可能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减少人员烫伤的

44、机会。(九)、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伤亡事故的统计报告和处理1、伤亡事故分类(1)、按伤害程度分类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为一个工作日以上(含1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 重伤,指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日;死亡,有职工死亡或重伤损失工作日超过6000日,这是根据我国职工的平均退休年龄之和计算出来的。 (2)、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 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l一2人的事故; 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 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

45、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 (3)、按事故类别分类 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事故类别划分,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1、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班组长、车间管理人员或公司领导,若发生火灾事故且火灾性质较严重时应立即报火警119。、属上报政府部门的事故,应在24小时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情况、造成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用事故快报形式),上报市安全监督局、镇安监站、派出所。、发生事故先兆和重大未遂恶性事件时

46、,应及时向公司进行报告。2、事故现场处置:、事故发生后,车间班组长或管理人员在进行事故报告的同时迅速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负责对现场实施保护。、事故发生后导致人员伤亡时,应在撤离现场施工人员,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的同时,迅速组织受伤人员的救护。、保护好事故现场。3、事故调查事故发生的班组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为调查组提供一切便利。不得拒绝调查、不得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若发现有上述违规现象,除对责任者视其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和罚款外,责任者还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4、事故处理、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

47、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车间管理人员或安全员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的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建议,编制详细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经公司审批后,严格组织实施。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后,由车间管理人员负责实施验证。、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公司依据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工伤认定、劳动鉴定、工伤评残和工伤保险待遇处理,由公司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处置。、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公司安全

48、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详情、原因及责任人处理等编印成事故通报,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学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每起事故处理结案后,公司应负责将事故调查处理资料收集整理后实施归档管理。、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处理1、职业病报告办法一切企、事业单位发生的职业病,都应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由卫生监督机构统一汇总上报。 2、职业病处理 职工被确诊患有职业病后,其所在单位应根据职业病诊断机构的意见,安排其医疗或疗养。在医治或疗养后被确认不宜继续从事原有害作业或工作的,应自确认之日起的两个月内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另行安排工作;对于因工作需要暂不能调离的生产、工作的技术骨干,调离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半年。患有职

49、业病的职工变动工作单位时,其职业病待遇应由原单位负责或两个单位协调处理,双方商妥后方可办理调转手续。并将其健康档案、职业病诊断证明及职业病处理情况等材料全部移交新单位。调出、调入单位都应将倩况报告所在地的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机构备案。职工到新单位后,新发生的职业病不论与现工作有无关系,其职业病待遇由新单位负责。劳动合同制工人,临时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在待业期间新发现的职业病,与上一个劳动合同期工作有关时,其职业病待遇由原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负责。如原单位已与其他单位合并,由合并后的单位负责;如原单位已撤销,应由原单位的上级主管机关负责。二、劳动纪律生产车间劳动纪律管理制度 &#

50、160;根据公司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实行每日三班轮换工作制,原则上每日不超过8小时,超过8小时的按加班计时,并按规定支付加班工资。员工根据岗位及生产经营需要,一周内可休息一天。夜间连续工作8小时(含)以上的发放夜餐补助费。1、轮班人员作息时间:早班(8:00-16:00) 中班(16:00-00:00) 夜班(00:00-次日8:00)白班(8:00-20:00) 夜班(20:00-次日8:00)2、违反劳动纪律:、迟到、早退一次,视时间长度,扣10元。私自倒班、顶班者,一次扣20元;、旷工(迟到、早退、无故脱离岗位半小时以上)半日,扣50元;、无故旷工(请假超假3天、未请假、请假未准)一天,扣

51、200元;、请假超假6天以上未回单位的,扣400元(抵扣社会保险);、不参加班后会或集中培训的,罚款20元、无特殊原因脱岗一次,扣10元;、睡岗、误班、酒后上班一次,扣20元。、消极怠工者,口头警告后不听者,按情节处50100元罚款。、交接班不认真,遗留问题未解决或未向接班人员说明的,罚款20元;、在车间内打闹、燃烧物品、放鞭炮,罚款50元;3、 必须提前十分钟接班,交接班一定要清楚,交接班中若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或隐患,交接班人员各扣100元。 4、上班时间必须穿工作服上班,上班时间严禁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短裤、裙子等;车间内严禁散发、赤膊上阵。以上一经发现给予口头警告一次,若再犯者

52、罚款20元。 上班期间必须防护到位,炉长、铸造工加料出炉时不戴安全帽、眼睛、口罩、防砸鞋者罚款50元。 下班骑车不戴安全帽者,一经发现罚款50元。5、 不准消极怠工、打闹、妨碍生产、无故离岗、串岗等违章事宜。(消极怠工罚款100元)6、本车间员工要服从车间管理人员的合理安排,认真及时完成各项生产任务员工和管理人员互相帮助、互相理解、互相监督,以公司、生产利益为重。车间要建立和形成公正、透明的体制,全体人员都有提出合理意见的权力和义务,做到谁优奖谁,谁犯惩谁。(不服从管理者,罚款100元)7、代班班长协助车间主任做好产品质量控制与劳动纪律管理,做好制度的宣导和执行,做好责任区域的环境卫

53、生,生产现场要规范的排放整齐,所有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发扬服务生产、服务员工的精神。8、下班前对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区域清理干净,废料和有用料放到指定位置,严禁混放,并且关闭好相关电源。9、全体人员要爱护公司财物、消防器材、生产工具和生产设备,如有人为损坏或遗失,根据损坏程度和损失比例赔偿;严禁乱涂、乱贴等不良现象。10、员工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原则。保持安全通道畅通,严禁堵塞。所有人员必须会正确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凡是违章操作造成安全事故者,当月奖金降一岗,计件工罚款100元)11、所有员工必须对自己负责,心中时刻拥有我要安全之理念。尽全心做好防范措施,绝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加

54、强自卫意识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12、全体人员严禁在车间或厂区内打架骂人,行事严重或态度恶劣者一律开除,不再聘用。先动手者还给予纪律处分后开除。事态严重者送交公安机关处理。13、全体人员在车间内都对自身的行为负责。车间将严格执行车间员工奖惩办法14、 任何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易腐烂、毒品、浓气味等违禁物品,危险品或与生产无关之物品进入车间,违者扣50元。15、工作时间,不得听音乐、玩手机看杂志违者扣20元。16、不爱护公共环境,随处乱仍果皮、纸团、瓜子皮等垃圾,扣10元。三、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事项A.1安全中的危害危险因素。(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

55、类中,将伤害事故共分以下20个类别: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A.2受伤性质 分类号受伤性质分类号受伤性质2.01电伤2.10切断伤2.02挫伤、轧伤、压伤2.11冻伤2.03倒塌压埋伤2.12烧伤2.04辐射损伤2.13烫伤2.05割伤、擦伤、刺伤2.14中暑2.06骨折2.15冲击2.07化学性灼伤2.16生物致伤2.08撕脱伤2.17多伤害2.09扭伤2.18中毒A.3起因物分类号起因物名称分类号起因物名称3.01锅炉3.13煤3.02压力容

56、器3.14石油制品3.03电气设备3.15水3.04起重机械3.16可燃性气体3.05泵、发动机3.17金属矿物3.06企业车辆3.18非金属矿物3.07动力传送机构3.19粉尘3.08非动力手工具3.20梯3.09电动手工具3.21木材3.10其它机械3.22工作面(人站立面)3.11建筑物及构筑物3.23环境3.12化学品3.24动物A.4致害物 分类号致害物名称分类号致害物名称4.01煤、石油产品4.07机械4.01.1煤4.07.1搅拌机4.02电气设备4.07.2铸造机械4.02.1母线4.07.3焊接机械4.02.2配电箱4.07.4粉碎机械4.02.3电气保护装置4.07.5金属

57、切削机床4.02.4照明设备4.07.6皮带传送机4.03梯4.07.7其它4.04工作面(人站立面)4.08.1钢丝绳4.05锅炉、压力容器4.08.2铸件4.05.1锅炉4.08.3铁屑4.05.2压力容器4.08.4齿轮4.06化学品4.08.5飞轮4.06.1酸4.08.6螺栓4.06.2碱4.08.7销4.06.3氢4.09起重机械4.06.4氨4.09.1龙门式起重机4.06.5乙炔4.09.2梁式起重机4.06.6氯气4.09.3桥式起重机4.06.7酒精4.09.4叉车4.06.8芳香烃化合物4.09.5电动葫芦4.06.9砷化物4.09.6卷扬机4.06.10硫化物4.09.

58、7千斤顶4.06.11二氧化碳4.09.8其它4.06.12一氧化碳4.10噪声4.06.13含氰物4.11蒸气4.06.14卤化物4.12手工具(非动力)4.06.15金属化合物4.13电动手工具4.06.16其它4.14企业车辆A.5伤害方式 分类号伤害方式分类号伤害方式5.01碰撞5.08火灾5.01.1人撞固定物体5.09辐射5.01.2运动物体撞人5.10爆炸5.01.3互撞5.11中毒5.02撞击5.11.1吸入有毒气体5.02.1落下物5.11.2皮肤吸收有毒物质5.02.2飞来物5.11.3经口5.03坠落5.12触电5.03.1由高处坠落平地5.13接触5.03.2由平地坠入

59、井、坑洞5.13.1高低温环境5.04跌倒5.13.2高低温物体5.05坍塌5.14掩埋5.06淹溺5.15倾覆5.07灼烫  A.6不安全状态 分类号不安全状态6.0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6.01.1无防护6.01.1.1无防护罩6.01.1.2无安全保险装置6.01.1.3无报警装置6.01.1.4无安全标志6.01.1.5无护栏或护栏损坏6.01.1.6(电气)未接地6.01.1.7绝缘不良6.01.1.8风扇无消音系统、噪声大6.01.1.9危房内作业6.01.1.10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档车器或档车栏6.01.1.11其它6.01.2防护不当6.01

60、.2.1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6.01.2.2防护装置调整不当6.01.2.3电气装置带电部分裸露6.01.2.4其它6.0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6.02.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6.02.1.1通道门遮档视线6.02.1.2制动装置有缺欠6.02.1.3安全间距不够6.02.1.4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6.02.1.5设施上有锋利倒梭6.02.1.6其它6.02.2强度不够6.02.2.1机械强度不够6.02.2.2绝缘强度不够6.02.2.3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6.02.2.4其它6.02.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6.02.3.1设备带“病”运转6.02.3.2超负荷运转6.0

61、2.3.3其它6.02.4维修、调整不良6.02.4.1设备失修6.02.4.2地面不平6.02.4.3保养不当、设备失灵6.02.4.4其它6.0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6.03.1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6.03.2所用的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6.0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6.04.1照明光线不良6.04.1.1照度不足6.04.1.2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6.04.1.3光线过强6.04.2通风不良6.04.2.1无通风6.04.2.2通风系统效率低6.04.2.3风流短路6.04.2.4停电停风时放炮作业6.04.3作业场所狭窄6.04.4作业场地杂乱6.04.4.1工具、制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