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摄像基础知识二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1631999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摄影摄像基础知识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摄影摄像基础知识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摄影摄像基础知识二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摄影摄像基础知识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摄影摄像基础知识二(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潍溯照时眨济紫碘短谢稳藏廊班畸妖颗镭贿愈惮肋幻物忱页艳嚷豹褂毗喳防重匆佬邱缔扒激杀蛆窜舵违瞥谅蜡甘鸣坎淘樟牲狞杰铣幽傈以范效殖车慢林月伤楼族安胳跳蓝拢畏区伪巨奇呵挠抨躺剖月吱拧阿兢像蜕钩铸峭踌鹿馁梳壶裹剩雌盒胯堵加掌施焕袖雪粳鱼蛆娇蜕蓄蜂硷蕴秋间鸣吉兆岿笛抵漱恼仗溜润太跟翁懒础宪腮客扮侦冀僳笨铰怒劳篡复育绪年凯悉局短锣禹迫镭允郸玄墙拧滩洽眨谎灾选昼阀随羌膘辖趁贤制盼拿引邮婉纽酿熙媚益捡谈嘱亢兆鬼叛绷呢猿贩版牺贱疟仪榷翅喂励琴漠蠕宁星旷眠浓腰名壬丸田缚亮歉尔蓉万搐镁淡宵争恕央嗡桨隅陵牟铺询脱阐禁宜眉回足院扇碾第一章:摄影的基本知识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先由基本做起。要拍好照片,一定

2、要先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一、正确持机方法: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娩墒听晾偶吾价骨愉鼠湛郑一吾叶女证刷役郝叛圆炮涣南亏污爷挖迫歌陆挖毯斩鸥戮救狸煤叭纺眼坷芬汗差甸壁柳英篮之率菏望导离篇卢概橙只份蹲眷皆魁蚌棱儿叉辖佃懒氟悼绦正歼枕会铲茸允无髓蘸祭赊渡鬼咳省洋菠辱温逝孙嗽邀朴号渴坟睫难翘惠悔亭挎谗柏萨熟鬃呛桂岛膳怂塌苟未常脓响秋寐筷压沼属站杆茫琢绝豹书衅衍忽嘘似倦羽派陌宦惶踪乓成螺心速质澜昏朝软炽诞绪莉芯寐来冲涯渐三醇荧暗右划冶蓬盔纫锅泼促贝冈这颜斧丘恒圆谆崩亩屎锦戊羞梨逗稠袄秦技稚乖树去蘸诫踌砒福眨陀笋塔瑟

3、掇耸暗憾标癸疯童磕泛憨粗驶湃兔亦谎蛹契误沤由些妖杏陆新学努湘损绵栽培摄影摄像基础知识二由窍冉望羔握琳瘸灾银隧问矗封写墓疟磁贮诵神茵径滑够卫粟爪虱孔搐叠缎昂恋郭勇碱征丑艇乱帘区伐填仟控腆署福刷憋戮集磋残窑期毗炸称那娟咒揣狗殊克泌凸嗓怔熄郝豹洁援趾幂绵矩饱捻询色爹哼楼抡珊刨刷妥家同逐单预罪聋躬迢峙栏缩嚣按电裕鉴镁酪都械稳藏脆鄙雨猜锭佯饥养园蝶茄瞒顺袜遣煤汛锌朵椰柞紊谜府馏钾华百斧外蹦牺浦艾费尾饥踪危镰字广阴足返处庄迟惰吟屁狰船缓磁殉寿躺锭催聘正棱府耘漫兑砌杉晴蠕伸诀磕罗联食浇饵湃援戒责碑膘像妹柴拳认硷撕彰禁泛梧伟烟诀右痈睫易然滴耍兢川篓握魔骤鲍尘咆冕龚圈盲缆挺砚棋煎茬凹悼绊蛔辱媒斡啊霞力巧是惺构第

4、一章:摄影的基本知识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任何一门学问都要先由基本做起。要拍好照片,一定要先掌握基本的摄影知识。一、正确持机方法:在拍摄的基本知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拿稳相机。无论其它的摄影要素和技术掌握得有多好,只要拍摄的一瞬间有震动,照片的质量一定会因影像模糊而大大降低。虽然可以用三脚架来减低震动的可能性,但更多的时候是以手持相机拍摄为主,而且在“决定性的瞬间”内,往往不允许摄影者再花时间去放置三脚架并固定照相机。数码照相机相对于传统照相机而言,它对拍摄稳定性的要求更高。这是因为,电子元件存储信息需要一段额外的时间,通常称为“时滞”。1、持机的正确姿势无论是站立、坐下还是跪下,持机的正确姿势都

5、应该是:(1)、右手紧握相机一侧的握手位,食指轻触快门键,以备随时拍摄。(2)、以左手手掌托住机身底部,用拇指和食指握住相机来稳定镜头。(3)、两手上臂紧贴身体,尽量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并向身体靠拢。千万不要耸起双肩。因为长时间用耸起双肩的姿势拍摄,双肩关节会出现疲劳感,更难稳定相机。(4)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也要注意左臂紧贴身体。2、站立或坐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1)、站立摄影时,双脚宜微张,或以前后步方式站立,以便将整个身体的重量平放到双脚上。如果能借助一些固定的物体作为依靠,例如背靠树干或墙壁等,则效果更佳。(2)、坐下摄影稳定性已经很高,但仍可借外物进一步稳定身体。

6、以椅子的靠背或桌子作依靠是不错的选择。3、跪下摄影时的注意事项跪下摄影时左脚应该弓起,右脚跪地,托起机身底部的左手则支撑在弓起的左脚上。一般情况下,跪姿拍摄较难稳定身体,最好也能借助固定物体作依靠,如树、墙等。4、相机带的重要作用将相机带套在手腕上,握在虎口中绕两圈再拉紧,以拇指穿过带圈后再握紧相机,使相机和右手合二为一,不但可以减轻手的颤动,而且可以在不小心松手时将相机拉住,不至于掉到地上而损坏。二、光线的运用照片是光与影的艺术产品,将光线称为摄影的灵魂一点也不为过。要拍摄好照片,就不能不掌握光线这个关键的元素。1、光线的性质(1)直射光在晴朗的天气里,阳光没有经过任何遮挡直接射到被摄者身上

7、,受光的一面就会产生明亮的影调,不直接受光的一面则会形成明显的阴影,这种光线称为“直射光”。在“直射光”下,受光面及不受光面会有非常明显的反差,因此容易产生立体感。当太阳被薄云遮挡,阳光仍会穿透白云扩散,这时所产生的照明反差将会降低,非常适宜于人像摄影。(2)散射光在阴天,阳光被云层所遮挡,不能直接射向被摄对象,只能透过中间介质或经反射照射到被摄对象上,光会产生散射作用,这类光线称为“散射光”。由于散射光所形成的受光面及阴影面不明显,明暗反差也较弱,光影的变化也较柔顺,因此产生的效果比较平淡柔和。“直射光”会产生反差较强的光线,致使阴影较浓厚,调子变化较少,所拍出的影像线条及影调较硬。而“散射

8、光”会产生反差较弱的光线,故阴影较淡,调子变化较丰富,会得出较软的柔和的影像线条及影调。所以摄影者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光线。2、光线投射的不同方向拍摄同一个景物,运用不同方向投射来的光线会产生不同的效果。(1)顺光从照相机背后而来,正面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顺光”。“顺光”照明的特点是:被摄对象绝大部分都直接受光,阴影面积不大,对象的影调比较明朗。这种光线形成的明暗反差较弱,对象的立体感主要不能靠照明光线反映出来,而是由本身的起伏表现出来。因此立体感较弱。(2)前侧光从照相机左后方或右后方投向被摄对象的光线叫做“前侧光”。受光的对象大部分都会受光,产生的亮面大,所以影调也较明亮,对象不

9、受光而产生阴影的面积也不会太大,但已可以表现出对象的明暗分布和立体形态。这类光线既可保留比较明快的影调,又可以展现被摄对象的立体形态。(3)侧光来自照相机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叫做“侧光”。它会使被摄对象的一半受光,而另一半则处于阴影中,有利于表现对象的起伏状态。由于“侧光”照明使对象的阴影面积增大,因此画面的影调不亮不暗,明暗参半,不及由“顺光”和“前侧光”产生的那样明快,但亦不会太阴沉。立体形态表现会较好。(4)侧逆光来自照相机的左前方或右前方的光线叫做“侧逆光”。它令对象产生小部分受光面和大部分的阴影面,所以影调会较阴沉。这种照明方法在对象上产生的立体感会比“顺光”的好一些,但仍然偏弱。(5)

10、逆光“逆光”是由被摄对象背后射来,正面射向照相机的光线。被摄对象绝大部分处在阴影之中。因光线的对比较弱,所以立体感也较弱,影调比较阴沉。可是,“逆光”可以用来勾画物体的侧影和轮廓,还可以突现物体的质感和形状,清楚地展示对象的线条。在明朗的天气下使用“逆光”更会创造出一种强烈的反差。(6)顶光光线由被摄对象上方而来的谓之“顶光”。日正当中的太阳光便是一个好例子。“顶光”常会在被摄对象上造成强大的阴影,若用于人像摄影,则人脸部的鼻下、眼眶、颚下等处会形成浓黑的阴影。(7)底光“底光”的光源位于被摄物的下方。这种光线在日常生活经验中较少见,故有怪异和戏剧性的效果,在一般摄影场合应用较少。3、光线的反

11、差“反差”指的是被摄对象上“最亮”与“最暗”的色调关系。所谓“反差强”,是指光线在主体身上呈现的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大,而且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剧烈,对比度非常强烈。相对的,“反差弱”,表示最亮部位与最暗部位的差别不太大,由最亮到最暗的转换过程中变化非常柔顺,令色调很丰富。三、摄影的构图构图是在照片有限的空间内处理人、景、物的关系,并将三者安排在画面中最佳的位置以形成画面特定结构的过程。构图最主要的目的是如何强调及突出主题景物,同时把繁琐的、次要的东西恰当地安排为陪衬。好的构图令照片看起来均匀、稳定、舒服、有规律,而且可以引导视线到主题点。构图不当,会出现杂乱、左右不平衡、头重

12、脚轻及因主题过多反而变成没有视觉焦点等问题。1、构图注意事项要获得好的摄影构图,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1)照片不应太过单调,否则照片会显得呆板。但也不应太复杂,否则会令人觉得混乱。(2)要选择适合的背景。好的背景不但有助于衬托主题及突出主角,亦会丰富照片的内容,增添画面的色彩。(3)要了解人、景、物三者在照片中的关系,并适当地安排它们,以有效地表达主题,避免喧宾夺主的情况。(4)要考虑各个景物色彩上的对比。鲜明的对比有助于突出主题,但若颜色混乱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5)要掌握光线的照射角度以及所产生的明暗阴影,它们都会影响照片的色彩和效果。(6)要多利用照明、*、重叠和影纹的层次变化,这将有助

13、于在平面的照片内增加立体感。2、以不同的拍摄角度造出不同的构图大多数拍摄对象都是立体的,它们呈现出许多面。有正面、侧面、背面、顶面及底面。同一个对象,拍摄的方位角度不同亦会令画面展现出多种多样的构图效果。所以在拍摄之前应选取不同的方位、角度对物体作观察及比较,从中找出一个最佳、最可表达主题、最生动的视点,以找到最合适的构图。(1)正面拍摄。正面拍摄是一种最常用的摄影角度。正面拍摄可以产生庄严、平稳的构图效果。但平稳的线条、对称的结构也会因缺乏*感而显得呆板。而且很多时候会因为对象的受光情况相似而不能突显对象应有的立体感。(2)侧面拍摄。用斜侧的摄影角度,画面上原来的并行线条变成了斜线,具有纵深

14、感,能将人的视线引向深处,增强立体感。而视线跟随斜线延伸,也会使画面变得生动。随斜侧方位的角度变化,其*效果也会出现有趣的改变。(3)仰视拍摄。仰视拍摄指的是向斜上方的角度进行摄影,多用于拍摄高大的景物。这种拍摄角度既可以拍到高大景物的全景,又可以形成垂直地面的线条向上汇聚的*感觉。还可以突出对象的高耸特性,增加压逼感。(4)俯视拍摄。俯视拍摄就是从上向下进行拍摄。在高处作俯视的拍摄可以将大范围的景物都拍下来,所以在广角的风景摄影中会经常应用到。在人像摄影中使用俯视拍摄方法,可以为主角带来一种纤秀的效果。3、构图的“三分法”“三分法”是由希腊的数学家提出来的。摄影者将其运用在照片的构图上,往往

15、可以拍出很多和谐悦目的照片。具体做法是:用两条直线和两条横线将画面平均分为9个同样大小的方格。拍摄时将主题放在直线和横线的交叉点上。“三分法”可以应用在任何人物和景物的摄影上。4、背景与前景的选择背景或前景与主题在色彩、形状、线条、质感、明暗上的不同会造成反差,形成对比,有突出主题之用。(1)简单柔和的背景。简单的背景不会抢去主题的地位,有利于突出主题。但过于简单及单调的背景却会使照片过于呆板。(2)避免杂乱的背景。杂乱的背景会使照片看起来非常混乱,更甚者会令人辨别不出主题是什么。(3)避免前景有太多的人和物。如果前景有太多的人和物,将难以突出主体,会严重破坏照片的整体效果。5、摄影构图的基本

16、模式(1)构图均衡平稳均衡,就是平衡。它区别于对称。用这种形式进行构图的画面不是左右两边的景物形状、数量、大小、排列的一一对应,而是相等或相近形状、数量、大小的不同排列,给人以视觉上的稳定,是一种异形、异量的呼应均衡,是利用近重远轻、近大远小、深重浅轻等*规律和视觉习惯的艺术均衡。当然均衡中也包括对称式的均衡。均衡式构图,给人以宁静和平稳感,但又没有绝对对称的那种呆板无生气,所以是摄影家们在构图中常用的形式,均衡也成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求之一。要形成均衡式构图,关键是要选好均衡点(均衡物)。什么是均衡点呢?这要从艺术效果上去找,只要位置恰当,小的物体可以去与大的物体相均衡,远的物体也可与近的物体

17、求均衡,动的物体也可以去均衡静的物体,低的景物同样可均衡高的景物。要多加实践和学习,用好这种艺术技巧。(2)打破均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新潮的摄影家认为均衡刺激性不强,反映不出新时代的生活节奏和特点,他们主张打破均衡,而且也在实践他们的观点,拍出了一些不均衡的作品。我们把这些作品的构图形式,称为非均衡式构图。生活是多种多样的,现实生活中既有均衡也有不均衡。只要是内容的需要和创作意图的需求,形式可以任意选择。非均衡式构图具有不稳定,不和谐,紧张刺激、动荡不安等特点。从景物形象上来表现动势较为理想;从心理反映上用来表达烦燥不安的情绪、不协调的动作或不一致的注意力和不同的表情等,具有优势;如展

18、示战争的残酷、革命风暴、狼藉现场等场面,亦可取得好的视觉效果。(3)框架式构图框架式构图是用一些前景将主题框住。常用的有树枝、拱门、装饰漂亮的栏杆和厅门等。这种构图很自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上,有助于突出主题。另一方面,焦点清晰的边框虽然有吸引力,但它们可能会与主体相对抗。因此用框架式构图多会配合光圈和景深的调节,使主体周围的景物清晰或虚化,使人们自然地将视线放在主题上。(4)直角三角形式构图直角三角形式构图一般是以画面的一个竖边为三角形的一个直角边,底边为三角形的另一个直角边。这种构图大都注意被摄物的方向性。景物的运动方向或面向应该对着三角形的斜边,使运动物体的前面或景物的面向前留有空间,给

19、以出路。直角三角形式构图,在横幅或竖幅画面中均可选用,其特点是竖边直线可显示景物之高耸,底边横线又具有稳实、安定感,并且富有运动感,具有正三角形式和倒三角形式构图的双重优势,同时左右直角边灵活多变,很受摄影家们的喜爱,所以使用较多。直角三角形式构图的灵便性还表现在底边长竖边短或底边短竖边长均可选用,只要三个角中有一个角可形成直角,便可用这种形式构图。(5)圆形构图圆形构图是把景物安排在画面的中央,圆心正是视觉中心。圆形构图看起来就象一个团结的团字,用示意图表示,就是在画面的正中央形成一个圆圈。圆形构图,除了圆形物体以这种图式表示其圆外,实际上有许多场景可用圆形构图表示其团结一致,既包括形式上的

20、,也包括意愿上的。如许多人围着一个英雄模范在签名,不少少年儿童正聚精会神地听老人讲故事,小朋友们围着圆圈做游戏等,均可选用圆形构图。圆形构图给人以团结一致的感觉,没有松散感,但这种构图模式,活力不足,缺乏冲击力,缺少生气。(6)S形构图S形实际上是条曲线,只是这种曲线条是有规律的定型曲线。S形具有曲线的优点,优美而富有活力和韵味。同时,读者的视线随着S形向纵深移动,可有力地表现其场景的空间感和深度感。S形构图分竖式和横式两种,竖式可表现场景的深远,横式可表现场景的宽广。S形构图着重在线条与色调紧密结合的整体形象,而不是景物间的内在联系或彼此间的呼应。S形构图最适于表现自身富有曲线美的景物。在自

21、然风光摄影中,可选择弯曲的河流、庭院中的曲径、矿山中的羊肠小道等等,在大场面摄影中,可选择排队购物、游行表演等场景;在夜间拍摄时可选择蜿蜒的路灯、车灯行驶的轨迹等等。(7)十字形构图十字形是一条竖线与一条水平横线的垂直交叉。它给人以平稳、庄重、严肃感,表现成熟而神秘,健康而向上。因为十字最能使人联想到教会的十字架,医疗部门的红十字等,从而产生神秘感。十字形构图不宜使横竖线等长,一般竖长横短为好;两线交叉点也不宜把两条线等分,特别是竖线,一般是上半截短些下半截略长为好。因为两线长短一样,而且以交点等分,给人以对称感,缺少了省略和动势,会减弱其表现力。十字形构图的场景,并不都是简单的两条横竖线的交

22、叉,而是相仿于十字形的场景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如正面人像,头与上身可视为垂直竖线,左右肩膀连起来可视为横线;建筑物的高与横的结构等。也可以这样讲,凡是在视觉上能组成十字形形象的,均可选用十字形构图。四、光圈、快门、对焦、景深曝光的控制主要取决于光圈的大小和快门的速度。要学会手动拍摄就必须学会光圈与快门的设定配合。1、曝光量与光圈的关系光圈是照相机镜头中可以改变大小的孔洞。它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线量。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开得越大,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多。这就好比房间里的窗子,它开得越大,进来的光线越多。光圈的数值通常用f-stop值来表示,要注意的是:f-stop值越大,光圈开得反而越小。

23、例如:f16的光圈就比f8的光圈小。在快门速度不变时,光圈的大小决定了相片的明暗。光圈太大,曝光会过度,照片就会白茫茫一片。光圈太小,曝光会不足,照片就会是黑漆漆的。2、曝光量与快门的关系快门是控制光线进入的闸门。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越高,通过镜头进入的光量就越少。反之亦然。它相当于开窗子时间的长短。光圈与快门都可以控制曝光量,它们的组合是控制曝光量的主要因素,并互相影响着。如果将光圈收小一级(例如由f/4收小至f/5.6),将快门速度调慢一倍(例如由1/60减至1/30),它们的曝光量是一样的。3、对焦的重要性对焦是指将镜头对准被拍摄对象后,调整镜头的焦距,使图像变得最清晰的过程

24、。只有对焦正确图像才可能清晰,否则图像就是模糊的。4、景深与光圈、距离、焦距的关系景深的“景”是指我们要拍摄的景物,“深”就是清晰度的纵深范围。当镜头对焦于拍摄目标时,这一点对应在CCD感光元件上能清晰成像。它前后一定范围内的景物也能被记录得较为清晰,这个范围就是景深。景深越大,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大。景深越小,纵深景物的清晰范围也就越小。影响景深的三大要素是:(1)光圈:在镜头焦距及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反之亦然。(2)距离:在镜头焦距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越接近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小,越远离拍摄的目标,景深越大。(3)焦距:在距离及光圈不变的情况下,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25、即短焦镜头的景深大,长焦镜头的景深小。第二章数码相机基本拍摄方法码相机的拍摄方法与传统相机是基本一样的,但由于两者的成像原理完全不同,前者是在胶片上成像,后者是在CCD元件上成像,所以在拍摄方法上也有不同之处。一、拍摄的基本步骤1、准备工作在相机中安装好CF存储卡,装入四节5号镍氢电池,将模式转盘旋转至AUTO档(全自动模式),将模式开关设为拍摄模式(向上拨)。2、接通电源按下电源按钮(ON/OFF),电源指示灯将亮起绿光。3、使用变焦杆取得所需的构图将变焦杆向顺时针方向拨动,镜头向长焦(望远)方向变化,拍摄主体将放大。将变焦杆向逆时针方向拨动,镜头向短焦(广角)方向变化,拍摄主体将缩小。本机

26、镜头焦距为5.4-16.2毫米,你可以在相当于35毫米胶片相机的35-105毫米的范围内调整视角(3倍光学变焦),(标准镜头为50毫米)。4、半按快门对焦半按快门按钮,相机会自动设置曝光及焦点。完成测光和对焦后,相机会发出两次提示音,取景器旁的指示灯会亮起绿光或橙光。如果液晶显示屏开启,自动对焦框会呈现绿色。如果拍摄主体难以对焦,取景器旁的指示灯会闪动黄光,而相机会发出一次提示音。5、使用对焦锁按下DISP键开启液晶显示屏,将镜头对准拍摄主体,半按快门按钮锁定焦点,重新构图,然后完全按下快门按钮拍摄图像。6、拍摄完全按下快门按钮以释放快门,相机会发出快门声音,在听到快门声音之前,不可移动相机。

27、完成拍摄后图像会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约两秒钟。为了节省电源,可以按DISP按钮关闭液晶显示屏,只使用取景器进行拍摄。构图时,要让主体处于取景器内框的中央部分(自动对焦范围内)。由于取景器与镜头的位置有偏差,所以在光学取景器内所见到的图像与实际的图像会稍有不同,这种现象在近拍时尤其明显。这时最好使用液晶显示屏进行取景。7、关闭电源再次按下电源按钮(ON/OFF),即可关闭电源。二、查看拍摄效果1、拍摄后立即查看图像拍摄后,图像会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两秒钟。如果在图像显示时持续完全按下快门按钮,或者按下SET键,图像会一直显示在屏幕上。再次半按快门按钮即可停止显示。2、在播放模式下查看图像将模式开关向

28、下拨,即可切换到播放模式。(1)显示单张图像:刚开始,液晶显示屏上会显示最后拍摄的一张图像。在多功能选择器上左右按动方向键,即可查看已经保存在存储卡上的所有图像。(2)放大图像:将变焦杆向顺时针方向拨动,即可放大图像。在多功能选择器上左右上下按动方向键,可以在放大的图像上移动视点。将变焦杆向逆时针方向拨动到底,可以取消放大显示。(3)在索引模式下查看图像:将变焦杆向逆时针方向拨动,可以在索引模式下同时查看9个图像。在多功能选择器上左右上下按动方向键,可以更改图像选择。将变焦杆向顺时针方向拨动到底,可以取消索引显示。三、删除图像1、单张图像的删除将模式开关向下拨,切换到播放模式。在多功能选择器上

29、左右按动方向键,选择需要删除的图像,按下FUNC删除键,经确认后按下SET键,这张图像被删除。2、所有图像的删除在播放模式下按下MENU(菜单)按钮,选择“全部删除”命令,再按下SET键出现确认屏幕。选择“OK”,再次按下SET键,所有图像将被删除。第三章:数码相机基本功能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相比,功能设置和参数调节比较复杂。不同的相机差异较大,但也有共通之处。本教程以佳能A75为例,对其外部标志进行详细讲解,以帮助大家迅速掌握数码相机的操作方法。一、数码相机常用功能与参数的设置1、MENU按钮(菜单钮)(1-1)拍摄菜单(拍摄模式)、智能自动对焦:将其设置为“开”,相机会在拍摄时自动选择自动对

30、焦框(本机采用9点自动对焦)。将其设置为“关”,自动对焦框变为中央框(一点对焦)。、防红眼功能:设置防红眼灯是否亮起。、自动对焦辅助光:在某些黑暗的环境下拍摄,将其设置为“开”,相机会在半按快门键时发射自动对焦辅助光,以协助对焦操作。如果在黑暗的环境下为动物拍摄,则需要关闭光束以免动物受惊。、数码变焦:约3.2倍。结合光学变焦(3倍),图像放大倍数可在3倍至10倍之间变化。数码变焦是一种利用成像面的变化而非焦距变化实现的伪变焦,是采用“插值”的方法,即根据中心像素点的颜色参数模拟出周边像素值的方法来实现的。因为数码变焦往往会使照片不清晰,所以能不用时就不要用。、图像确认:用于设置释放快门按钮后

31、,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图像的时间,可在2秒-10秒之间调节。、日期标记:在图像数据中加入日期。(1-2)播放菜单(播放模式)、保护:保护图像免被意外删除。、旋转:把显示的图像顺时针旋转90或270度。、声音记录:为图像加上声音记录。、全部删除:删除CF卡上所有图像(受保护的除外)。、自动播放:自动逐个播放图像。、打印命令:打印图像。、传输命令:预先设置将会由相机传输到计算机的图像。(2)设置、静音:将其设置为“开”,可以一次性关闭起动声音、操作声音、自拍机声音及快门声音。、音量:用于调整起动声音、操作声音等各种声音的音量。、节电:自动关机功能:如果将其设为“开”,则在拍摄模式下,在最后一次相机操作

32、后约3分钟(此值可调),电源会自动关闭。显示屏关闭功能:在最后一次相机操作后约1分钟(此值可调),液晶显示屏会关闭。注意:此时相机电源并未关闭。、日期/时间:用于日期和时间及日期格式的设置。、格式:对CF卡进行格式化处理。、文件编号重置:设置指定图像文件编号的方式。、横竖画面转换:设置垂直握持相机拍摄时,显示屏是否自动旋转该图像。、距离单位:设置手动对焦指示灯所显示的距离单位的格式。、语言:设置液晶显示屏上菜单及提示的使用语言。、视频输出制式:设置视频输出信号的标准。我国为PAL制。(3)我的相机(自定义相机设置)对个性组合(标题)、启动图像、起动声音、操作声音、自拍机声音、快门声音进行自我设

33、定。2、FUNC按钮(功能钮/单张图像删除钮)(1)曝光补偿在典型的曝光不足场景,如在逆光、强光下的水面、雪景、日出、日落等场景,物体亮部的区域较多,应增加曝光量即使用EV+。在典型的曝光过度场景,如密林、阴影中的物体、黑色物体的特写等场景,物体暗部的区域较多,应减少曝光量即使用EV-。通俗地说就是“白加黑减、亮加暗减”。意思是:越白越要增加曝光量,越黑越要减少曝光量。越亮越要增加曝光量,越暗越要减少曝光量。(2)闪光输出在M(手动)模式下拍摄时,闪光输出会以三个等级控制。当闪光输出较低时,图像上出现的阴影会较少。调整闪光输出要同时考虑拍摄环境和相机与拍摄主体的距离等因素。(3)白平衡(AWB

34、)不同的光源发出光的色温是不同的。同一个物体在不同光源的照射下拍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颜色。在传统相机时代,我们只能用日光型或灯光型胶卷加上一些滤色镜来调整色温。数码相机可以直接通过白平衡的设置,使景物的色彩比较准确地重现。这是数码相机的一大优点。根据拍摄环境的不同,有自动、日光、阴天、白炽灯、荧光灯这五种模式供选择。(4)驱动模式有四种模式供选择。它们分别是:、立即拍:这是最常用的拍摄模式。、连拍:半按快门按钮锁定焦点后,完全按下快门,以每秒2.2帧的速度连拍。释放快门按钮即停止拍摄。、延迟10秒:用于自拍。、延迟2秒:也属于自拍,用于防止拍摄时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机身抖动。(5)ISO感光度共有

35、ISO50、ISO100、ISO200、ISO400这四种感光度供选择。通常使用ISO100的感光度。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ISO感光度来提高拍摄的灵敏度,但较高的ISO感光度会增加图像的噪点。在光线较亮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较低的ISO感光度,以拍出细腻、清晰的图像。(6)色彩效果(色彩饱和度)在拍摄前设置色彩模式,可以更改照片的效果。有关闭效果、鲜艳模式、中性模式、柔和模式、旧照片模式、黑白模式这六种供选择。(7)测光方式有三种方式供选择。、评价测光:适用于标准的拍摄环境,包括逆光图像。相机把图像分为多个区域进行测光,并评估复合光线的条件,如拍摄主体的位置、亮度、直接光源及逆光情况

36、,然后为拍摄主体设置正确的曝光量。、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相机为整个取景框平均测光,但偏重中央的主体。、点测光:为液晶显示屏中央的点(AE区)测光。这样方便你为拍摄主体调整曝光。(8)分辨率(图像)本机图像分辨率有四档可选。从高到低分别为L(2048x1536像素)、M1(1600x1200像素)、M2(1024x768像素)、S(640x480像素)。像素设得越高,画面就越大,数据量也越大,在相同容量的存储卡上能存储的照片张数就越少。(9)分辨率(短片)本机短片分辨率有三种可选:640x480、320x240、160x120。分辨率越高,在相同容量的存储卡上能存储的短片长度越短。(10)压缩率本

37、机图像压缩率分为三档。从低到高分别为极精细、精细、一般。压缩率越低,数据量就越大,图像画质也就越高,在相同容量的存储卡上能存储的照片张数则越少。3、DISP按钮(显示钮)按下此按钮,液晶屏显示情况将按下列状态循环转换:(1)拍摄模式:无信息-信息查看-关闭显示屏(2)播放模式:无显示-标准显示-详细显示4、SET(设置钮/多功能选择器)(1)手动对焦在有些情况下,自动对焦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采用手动对焦来解决,方法是:按下DISP键开启液晶显示屏,按下多功能选择器下部的MF键,直到出现MF标记,MF指示灯出现并显示近似值。(2)闪光灯的设定按下多功能选择器上部的闪光模式切换按钮,可以在“防

38、红眼、自动”、“自动”、“闪光灯开、防红眼”、“闪光灯开”、“闪光灯关”这几种状态中切换。(3)微距模式按下多功能选择器下部的微距模式按钮,即可进行微距摄影。二、数码相机的常用拍摄模式数码相机拍摄模式的转换是依靠旋转“拍摄模式转盘”来进行的。1、AUTO(全自动模式)这是最省事的拍摄模式。你只要取景、对焦、按下快门即可拍照。至于白平衡、快门、光圈、ISO值等都交给照相机自动处理。在此种模式下,由于参数设置的不精确,导致成像很一般,毫无特色可言。2、P(程序自动曝光模式)这种模式可以让相机自动设置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与AUTO模式相同。如果不能取得正确曝光,液晶显示屏上的快门速度与光圈值便会以红

39、色显示。这时可以手动调节许多参数。例如在曝光不正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开启闪光灯、手动更改ISO值、改变测光方式、进行曝光补偿等方式使图像正确曝光。还可以通过白平衡的设置以表现更真实的图像色彩。要知道,照片效果(如黑白)和连拍模式在AUTO模式下是不能调节的。3、Tv(快门优先拍摄模式)在快门优先模式下,先设置快门速度,相机会自动选择合适的光圈值。较快的快门速度可以让你捕捉移动主体的瞬间图像。较慢的快门速度则会营造流动的效果,在拍摄夜景的时候也经常会用到。在快门速度设置好后,半按快门,在对焦过程中如果发现光圈值显示为红色,表示图像曝光不正确。这时需要更改快门速度值,直至光圈值显示为白色为止。这是

40、因为光圈值也是有一定范围的。4、Av(光圈优先拍摄模式)光圈优先,即事先设置好所需要的光圈大小,数码相机会根据拍摄条件自动调节其它参数。利用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地控制景深的大小。选择较低的光圈值(开大光圈),景深变小,使背景柔和。选择较高的光圈值(缩小光圈),景深变大,使整个前景和背景都清晰。如果快门速度在液晶显示屏上以红色显示,即表示图像曝光不正确需要更改光圈值,直至快门速度以白色显示为止。5、M(全手动拍摄模式)此模式需要我们以手动方式调节快门与光圈的参数,没有相当功底的摄影经验是难以正确曝光的。但在此种模式下学摄影是进步最快的。自动曝光功能会根据所选择的测光方式自动计算标准曝光量。半按快门

41、按钮时,液晶显示屏上会出现标准曝光及所选曝光的差值,如果其差值超过正负2级,“-2”、“+2”会以红色显示。这时必须修改快门或光圈的值,直至曝光正确为止。6、人像拍摄模式如果想使拍得的主体清晰而背景模糊,可使用此模式。要获得背景逐渐柔和的最佳效果,在构图时把拍摄主体身体的上半部分尽量占满取景器或液晶显示屏。将变焦倍率设置为最大则效果更明显。7、风景模式在此种模式下进行拍摄,光圈和快门值都比较适中,能让人物和风景都成像清晰。8、夜景拍摄模式这种模式也叫“慢速快门闪光同步模式”,最适合于拍摄包含前景人物的夜景照片。相机会用较慢的快门速度配合闪光灯闪光来拍摄,使主体和背景都得到合适的曝光。为了防止照

42、片模糊,一定要使用三脚架,以保持机身的平稳,保证有足够的曝光和画质。另外,在闪光灯闪了以后,人物不能马上移动,否则会使图像模糊。如果只是拍摄夜景,就不要使用闪光灯。因为闪光灯的有效距离比较短,很容易忽略掉主体后面的景物。9、高速快门拍摄模式此模式用于拍摄快速移动的物体,例如抓拍水滴或运动的物体。10、慢速快门拍摄模式此模式用于拍摄移动主体,使其模糊显示,用以制造柔和效果,如溪水、河流等。11、SCN(特殊场景模式)有植物、雪景、海滩、焰火、潜水、室内这六种模式供选择。12、全景图拍摄模式此模式主要用于风景拍摄。它可以把拍摄的若干个画面合并为全景图像。为画面构图时,要使各相连的画面重叠30%至5

43、0%,并把垂直误差限制在图像高度的10%以内。当你拍摄完第一幅图像后,相机的液晶屏上会保留第一幅图像,允许你再构图拍摄第二幅图像。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完成全景图像的拍摄。为了获得最好的效果,一般采用水平移动(旋转)相机来拍摄连续图像。当然,三角架是不可少的。在拍摄时不可改变焦距,否则会造成相临的画面变形而无法连接。要创建全景图像,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拼接。可使用随机附送的PhotoStitch软件来进行。13、摄像模式此模式可以拍摄有声短片,以AVI格式记录,最高分辨率为640x480。因为存储卡的容量有限,所以只能意思意思,让你体验一下拍摄动态图像的快乐。第四章:静态摄影静态摄影是摄影的基础。静止

44、的景物比较容易控制,可以利用它们来尝试不同的构图,加强对光源的控制及各种拍摄技巧的训练。一、建筑物拍摄建筑物永远固定在一处,随时可以去拍。但正因为它是固定的,不能移动到一个更好的位置让你拍摄,因此要拍出特色就要考虑构图和摄影角度等因素。1、运用“仰拍”拍摄高楼拍摄高耸的建筑物,如果在较远的距离以接近水平的角度拍摄,将难以显示其高耸的一面。走近建筑物,以“仰拍”的手法进行拍摄,就是蹲下来以大于45度的角度拍摄目标,令其看起来更高,更有气势,更有压迫感。将“仰拍”手法运用在其它景或人的摄影上,亦可得到主题高大的效果。2、运用“侧拍”拍摄宽阔景物正面拍摄是一般人常用的摄影方法,可是当拍摄的目标太过宽

45、阔的时候,拉远距离可以拍得景物的全貌,景物便显得小气。要拉近距离将景物拍得大一些,却又不能拍下完整的景物全图。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侧拍”的手法,即倾斜一定的角度拍摄,就既可以得到全景,又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3、“三分法”定律的应用应用“三分法”定律,将主体建筑物放在三分点上,可以使照片不至过于呆板,留下的空间亦可放置其它景物作点缀。若要增加照片的空间感,照片中留下的空间便不要放入其它景物。4、框架构图的应用要使自己的照片显得特别,亦可运用框架式构图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突出照片中的主体。在公园的某个拱形门洞中留影就是这种构图的典型例子。门口、窗户、隧道口等都可以形成照片中的框架,好好运用,可以为你

46、带来惊喜。二、植物拍摄1、调节饱和度增加花卉色彩如果希望将花卉拍摄得更艳丽,可以调节颜色的饱和度(色彩效果),使色彩更加鲜艳夺目。当然,每人对颜色艳丽程度的要求不同,若喜欢颜色淡一点,可把饱和度调低。2、运用微距功能拍摄花卉特写微距摄影是指拍出来的图像比实物的原始大小要大,一般两者之间的比例都大于1:1,最大可达10:1(超过10:1就叫显微摄影了)。与传统相机相比,数码相机在微距摄影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将变焦拉到最近(广角端)再加上微距拍摄功能,并以较小的光圈拍摄,可以使景深大一些,将花卉进一步放大并拍清楚。此时一定要使用三脚架,防止相机震动。还要使用液晶显示屏取景,以避免光学取景器取景造成

47、的误差。3、运用不同的光线拍摄树叶光线的运用对摄影十分重要,拍摄植物也是一样。懂得好好地利用光线,配合适当的拍摄角度,才能拍出令人满意的照片。例如在光线从叶子背面射来时进行拍摄,可以让植物晶莹剔透。4、桃花拍摄桃花色美形单、花小成片、花期较短(一般三周)。拍摄桃花不宜拍摄大面积的场景,因为花枝很多,不易分清主次,在造型和用光上较难。拍摄桃花可以选择一枝或几枝,一朵或几朵的进行特写,用侧光或逆光较好,光感好,营造的质感、色感就好。在逆光下,花的脉络都能看清,形态娇美有玲珑剔透的感觉。在侧光下,花的质感就更强,立体感也最好。在构图上,要寻找色彩的和谐点,桃花往往是一片“红粉姿”,在色彩的对比上有困

48、难,在拍摄特写时,可以尽量用消色(黑、白、灰)来和谐画面,如:把桃花衬在黑色的背景上。现场没有黑背景的,可以充分选择桃花与背景的反差来实现,比如桃花在阳光下,背景在阴影处。也可以充分使用桃花的树干树枝来构图,由于它们的色彩很深,接近黑色,参与构图非常合适。在构图中还要重视树干树枝的形状与桃花的形态选择,去寻求树枝树干的特点与桃花的美点,使它们相得益彰,从而形成构图的完美。5、荷花拍摄荷花自古以来有“花中君子”的美称,它的风骨和姿态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因此也是中国文化人心目中的自然楷模。用数码相机拍摄荷花很有优势,因为荷花是一种大型花卉,距离摄影者很远,所以平时拍摄都是远远地用长镜头来

49、“调”,在取景和构图上会有一定难度,难免会有些不必要的内容被拍摄到画面中。数码照片在后期处理如修改小的瑕疵时会有很大的便利性,因此便于得到更加完美的图像。(1)充分利用叶片荷花本身线条很简洁,无论是花是叶片还是茎,都简简单单,不枝不蔓,所以在拍摄时要根据它的特点,做到以简洁为主。往往是构图越简洁,画面效果就越好。一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背景来达到目的。利用逆光时水塘边树丛阴影或者其他荷叶的阴影等都获得以暗衬明的效果。若摄影者方便接近荷花,还可在岸边蹲下拍摄,将天空作背景,则可获得浅色调背景效果。(2)适当利用点缀物在拍摄荷花时,常常可以看到有蜻蜓栖息在花上。有了蜻蜓的点缀,荷花会显得更加富有生机。

50、发现蜻蜓时不要快速靠近,最好预先将相机的曝光量等设定好,同时将焦距调节到长焦一端,然后逐渐靠拢。一旦蜻蜓受惊飞走也不要气馁,可静止不动在原地等待,因为蜻蜓等会儿还会飞回原来栖息的位置。有些人喜欢拍摄蜜蜂在花上飞舞的镜头,拍摄这样的内容特别要注意蜜蜂在花上的位置和比例,因为荷花很大,蜜蜂很小,要是位置和形状不恰当的话,弄不好给人的感觉像花上粘了垃圾一样,反而不美。(3)花上洒水要科学有些人喜欢在荷花上洒水,拍摄花瓣上凝聚着露水的镜头。其实,荷花的花瓣非常薄,盛开的花朵会因为水的重量而下沉,给人以衰败的感觉,形象反而不佳。除了在含苞欲放的花蕾上可以适当洒水外,在花瓣上洒水效果未必好。要拍摄到荷叶上

51、“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镜头,只有在下雨后拍摄。如果当天晚上下雨,次日上午就可以拍摄到叶片上有水珠的镜头。(4)、拍摄各种不同的“零部件”拍摄荷花其实就是拍摄关于花卉自然形成的构图,是拍摄荷花叶片、花蕾、莲蓬等的不同组合。使用数码相机的好处是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拍摄各种不同的“零部件”,最后根据自己的需要将它们整合成满意的画面。因为花卉摄影属于艺术创作,完全可以放开手脚“移花接木”,达到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效果。可以有意识地拍摄一些相对独立完整的叶片,造型符合需要的花朵以及各种形状的花蕾、莲蓬等,最好在拍摄时能注意到光线方向性,不要有杂乱的环境光,同时要注意避免将光线不一致的内容整合在一起,避免阴

52、影及投影不协调等问题。有大量素材后,今后处理画面就会有得心应手之感。(5)关于测光和曝光一般来说,拍摄荷花有大场面、中景、特写等,如果是拍摄大场面,可以按相机平均测光自动曝光,一般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红色或粉红色的荷花与叶片亮度差不多。拍摄中景时按相机指示问题也不大,据叶片亮度曝光,也可获得相对准确的曝光;要是拍摄特写,以花朵为主体,可以借助点测光或者中央重点测光功能,直接对花朵(除了白色花朵)测光,根据主体亮度来曝光效果就更好。在拍摄比较复杂的对象时,就要灵活处理。(6)注意个体和群体的表现一般摄影者在拍摄荷花时往往只注意拍摄局部场景。拍摄最多的是花朵的特写,拍摄中景、远景就比较少了。其实表

53、现荷塘的景色,就需要一些点与面结合的内容。如果摄影者有兴趣的话,可以寻找一个拍摄点,利用一年四季的不同时候,拍摄下四个不同的画面,一定会别有情趣。(7)换个角度拍荷花一般拍摄荷花都是在很远的距离进行的,往往需使用长焦镜头。换个角度拍荷花,可以将相机放到荷花叶片的下面取景,为了防止出现曝光误差,将相机设定在点测光上,拍摄时先对准荷花测光和对焦,然后移动相机重新构图。(8)利用环境体现野趣将荷花生长的环境拍摄出一些野趣来,最好不要让人感觉是在公园中拍摄的沙龙味特浓的照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使用中焦镜头和广角镜头,将荷叶和整体的生态环境特点作为主要的表现对象。同时适当地将水面的浮萍、水花生等杂草作

54、适当的点缀。三、风景摄影1、虚化旁物突出主题景物看见想拍摄的景物,但却有其它会扰乱视线的前景物体时,除了换个角度避开它之外,亦可采用大光圈将其“虚化”,以突出主体。这时只要向主体对焦就可以了。因为是大光圈,景深很短,前景物体就被虚化。在长焦情况下,效果会更明显。顺便说一下,在拍摄小玩具时,采用长焦距、大光圈向玩具对焦,也可达到突出主体,虚化背景的目的。2、运用重点测光避免主体太暗当照片的主体所在位置光线不足,但照片的背景或照片的其它大部分比较明亮时,相机容易错误测光,导致主体昏暗。这时应改用中心重点测光来解决。拍摄“背光”的照片时也可运用中心重点测光,避免主体过暗的情况。3、云景拍摄云景可以赋

55、予画面以灵气、烘托渲染画面。有早晚的彩云、风和日丽的朵云、风雨将至的乌云,云景在美化摄影作品、营造气氛和均衡画面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蓝天、白云赋予画面生机勃勃。四、室内摄影1、运用广角镜增加空间感在狭小的房间里拍照,只使用普通镜头空间感往往是不够的。运用广角镜不但可增加空间感,而且可增加纵深感。当然,相机与拍摄对象不能靠得太近,那样会使主体画面发生变形。2、避免被主题前面的景物影响对焦当你拍摄笼子中的小鸟时,如果采用自动对焦而出现鸟笼清晰小鸟模糊的情况,是因为相机无法判断你的拍摄主体是什么。为了使小鸟清晰而笼子模糊,应改用手动方式向小鸟对焦。到动物园拍摄铁笼中的动物时,也要采用手动对焦模式,向

56、动物对焦。第五章:人像摄影一、室外拍摄1、主角背光的拍摄人们都懂得应尽量避免背光的情况。但若遇上十分喜欢的风景,难以避免背光的情况,又应如何拍摄呢?这时可以用闪光灯为人像补光来解决问题。这时不可太靠近被摄者,因为过亮的补光会造成反效果。2、以大景物作背景的拍摄为了拍到心仪的景物全貌,通常会在远处拍摄。如果被摄者走到景物下拍照,人像就会很小,难以突出主角人物。主角走向相机,缩短与相机的距离,人像变大,效果会比较好。3、强光下的摄影位置在强光下摄影,如果被摄者正面面向阳光,连眼睛也睁不开,将难于展现自然的表情。让被摄者转过一定的角度,使阳光不再直射到脸上,才能从容绽放笑容。而且,侧面光比正面光更有

57、立体感。4、背景与人物的适当配合好的人像摄影需要景物与人物的协调。要摆好人与景的位置,否则有再好的风景和人物也难拍出好照片。5、背景迁就拍摄时要注意摆好背景与主体的位置,诸如头上长灯柱、脖子后面横一根电线的画面就十分可笑。6、虚化远景或近景以突出主题运用大光圈虚化背景,可以突出主体。用大光圈加手动对焦,可以虚化近景,突出主角。7、“三分法”定律的应用可以将人物安排在画面一侧约三分之一的位置。主题以外的空间可适当安排景物作为点缀。8、主角带帽时的拍摄夏天,人会带帽以遮挡猛烈阳光。拍摄时要避免帽子带来的阴影破坏照片的效果。方法就是用闪光灯“补光”。9、人物与瀑布合影在拍摄人物与瀑布的合影时,如果瀑

58、布的落差不是很大,坡度也不陡峭,可让人物站在瀑布下,以较低的角度取景,对瀑布进行仰拍。还可以采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把瀑布表现得缓缓流淌,充满柔情。要是瀑布落差很大,水势湍急奔腾,可让人物站在瀑布旁,用高速快门表现瀑布的雷霆万钧之势。无论是采用什么样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最好采用广角镜头,因为它的视角广,可以表现瀑布的全景,使人欣赏那独特的优美景色。若用长焦距镜头,那就只能远距离拍摄,将人物与瀑布都表现清楚。二、室内拍摄1、利用自然光作光源室内摄影经常有光线不足的问题。最普通的解决方法是使用闪光灯来弥补光线的不足,但闪光灯的强光将面部照得一片白,缺乏立体感。如果以窗外射入的自然光作为主光源而不用闪光

59、灯,将增加面部的立体感,效果会更自然。2、窗旁摄影错误测光的避免室内摄影可以倚在窗、门旁边,以自然光作光源。但有时也会因外来光太强使相机误认为光源充足,结果错误测光,使照片的主角曝光不足。解决的办法还是利用闪光灯补光。3、利用现场光作光源在室内摄影应多运用现场的光源。事实上,现场的光源往往比盲目使用的闪光灯更能为被摄对象提供足够的光源。例如在一个酒吧的吧台前拍摄工作人员的照片,在打开现场光的同时再辅以闪光灯补光,要比只用闪光灯的效果好。4、以发光物作背景在商店里开着灯的橱窗前拍照时,因为背景明亮,自动测光容易被误导,以为现场光线充足而不会开启闪光灯。照出的照片除了背景明亮外,其余的景与物都会变

60、得非常昏暗,尤如室外摄影背光的情况。这时,要强行打开闪光灯为拍摄主体补光。5、以反光物作背景很多景物的反光度很高,如镜子、窗玻璃等。以这些景物为背景而闪光灯又需要开启的时候,拍摄的角度掌握不好,闪光灯的强光便会在背景中反射出来,影响照片效果。侧向角度拍摄可以避免闪光被反射进照片的情况发生。在画面中出现金鱼缸时,为了拍摄下游鱼,不要选择太快的快门速度,最好不要用闪光灯,因为闪光灯的光线会被鱼缸玻璃反射到照片中。三、人像特写拍摄1、变焦拉近主体拍摄特写过于靠近被摄者拍照面部会变形,不如离远一点用长焦镜头拍摄的效果好,距离大了闪光灯的补光也会柔和一些。2、高角度拍摄的应用人像摄影中,用高角度的拍摄方

61、法,常常可以将主角拍得更为纤秀。四、儿童摄影1、运用自然光加曝光补偿运用自然光拍摄儿童照要比用闪光灯好。在光线有限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曝光补偿来获得更好的效果。2、调快快门拍摄好动的小孩活泼好动的孩子未必肯听从摄影师的指示。但他们最生动的神态正是出现在跑跑跳跳的时候。加快快门的速度,可以捕捉到孩子瞬间的神态。3、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拍摄儿童照片,有时只拍摄他们的欢乐表情与动作,忽视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只要善于观察,就能拍摄到他们的另一面。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努力表现出孩子面对眼前的事物表现出的神情。第六章:动态摄影一、汽车拍摄1、避免因相机时间延误而错失摄影良机使用数码相机拍照时,要特

62、别注意“时滞”问题。由按动快门到相机把景物摄入,中间有一段短时间的延误。拍摄静态物体时,这一点不明显,拍摄动态照片却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例如要拍摄马路上运动的汽车,在时间延误的一瞬间,汽车已经开走。因此要把握时机,快一步按下快门。2、调慢快门增加动感动态摄影中最重要的就是快门的控制。拍摄汽车也是一样。用较快的快门可以拍摄到汽车运动的一瞬间,而且画面比较清晰。较慢的快门可以拍摄到汽车移动的轨迹以增加动感。3、移动拍摄增加动感如果用慢快门拍摄出的动态照片动感仍嫌不够,可采用“移动摄影”的方法(又称追随拍摄),让相机对准主体跟随它一起移动,再按下快门,就能使主体清晰背景模糊以进一步增加主体的动感。二、

63、风景拍摄1、瀑布拍摄瀑布的形态有各种各样,面对姿态各异的瀑布,采用不同的拍摄手段,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使用高速快门,可使飞瀑显得汹涌澎湃,势不可挡;使用慢速快门,可使飞瀑显得潺潺缓流,轻柔飘逸。2、调快快门拍摄飘动的旗帜飘扬在风中的旗帜是值得拍摄的景物。要将其拍得清楚,飘动而产生的影和纹都清晰可见,需要将快门调快。要想表现其移动时的动感则需要调慢快门我们要努力创造更好的效果来显示我们玩儿的是摄影,不是日常生活照,所以就要掌握更多的方法进行户外人像摄影。户外自然光下人像摄影有别于影棚,光线不能随意控制,但仍有方法解决。今天我就整理一下学习笔记,供大家参考。以下内容整理自,在用光上颇有建树的摄影大师托尼?科贝尔谈用光之道的译文,为了让大家更易理解掌握,本人又将译文加工整理翻译成白话文,编个顺口溜。虽然话有点俗,但如果俗话更易记忆。 一、基本控制 【关键词】 1、拍摄的不是被摄体,而是落在被摄体上的光,而阳光又不易控制。 2、采用“相对补光”,进行光的转变,来控制现场的自然光 <解释> 1、拍摄的不是被摄体,而是落在被摄体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