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不良消费的研究与调查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1631861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关于大学生不良消费的研究与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大学生不良消费的研究与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大学生不良消费的研究与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大学生不良消费的研究与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大学生不良消费的研究与调查(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关于大学生不良消费的研究与调查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 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有着独特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由于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本身心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大学生中存在着不良消费的行为:不合理的消费结构,消费无计划性,相互攀比,奢侈浪费,情绪化消费致使在一些大学生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观念淡薄,贪图享受的思想风行,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影响社会的发展。为此,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之逐步建立文明、适度、健康的消费观。 关键词:品牌 消费 观念 一、高校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及其表现

2、品牌是一个企业或商品的个性化的沉淀和凝结,也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引起消费者注意或购买的重要识别与形象特征。品牌消费心理从本质上主要满足消费者两方面的欲求:一是品牌的功能性满足;另一个是由品牌唤起的联想,情绪,情感等心理体验满足。 (一)消费结构不合理、开销大 多数人认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是不合理的,高消费和浪费严重。人的消费主要有生存性消费、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表现在除正常的伙食费、书、文具和日用品外,大学生的其他开支比较大,所占的比例也偏高。如外出旅游、社交活动消费(主要用于同学和朋友之间活动请客和送礼等)、文体活动消费(舞会、影视、体育比赛的门票和体育用品等)。另外还有购买名牌服装、电

3、话费、男生的烟、酒,女生的化妆品开销也比较大。 (二)相互攀比、追求品牌赶时髦的心理 大学生的消费总体上呈现出理性的特点,但是也有一些大学生不顾自身的财力限制,盲目攀比,一味追求新潮流,新时尚,给自身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如现在的大学生对于手表、自行车、盒式录音机等早已不感兴趣,大学生中流行的“新四件套”是手机、银行卡、mp3和电脑。名牌服装着身,手提电脑随身,信息把握在手,创造未来人生,这已经成为大学生羡慕、模仿的对象。有些学生追求品牌,崇尚“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攀比消费、赶潮消费很普遍。我们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调查并总结出数据,其中在购“物档次的选择”这小题中有51%的同学选择中高档品牌

4、消费,这些不顾财力,盲目跟随新潮流,前卫消费的行为必将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 “是否流行”已经成为大学生是否购买的重要因素。为了追求时尚,一些学生只好舍弃自己的学习时间,通过家教、到公司兼职等赚外快。女生对潮流的把握就更为准确而熟稔。资生堂的眼霜,美宝莲的睫毛膏、琳琅满目的小饰物是很多女生的必备之物。 (三)奢侈浪费严重 由于现今的大学生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细心呵护甚至于溺爱,没有经受过父辈的苦日子、穷日子,个性张扬,以自我为中心思想严重,消费只顾自己的享受,奢侈浪费问题时有发生。在许多高校的食堂里经常看到学生将只吃了几口的饭菜倒掉;为了在同学

5、面前摆阔,有的学生在请同学吃饭时,花很多的钱叫很多的菜,吃不完就扔掉;有的学生嫌学校的水不干净,从来不喝学校的水,渴了就喝矿泉水;还有的学生嫌学校的条件差,从来不在学校的浴池洗澡,每星期都要坐火车回家洗一次澡。诸如此类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四)情绪化消费,把对消费品的占有、享乐作为弥补精神空虚的手段 有的大学生并不是急需某些消费品,但闲得无聊,便买东西以消遣,打磨时间。或者因为这次考试失利了,朋友吹了,失恋了,便通过买东西来发泄,以求得心理得平衡。有的同学觉得生活郁闷,想自己换个装扮,换个发型,不惜重金改头换面,以求变换生活。 (五)恋爱支出过度 大学生恋爱是再普通不过的现象,但与此同

6、时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定的恶习。很多男生为了讨好女生而大把消费,进而又更追求品牌。品牌的商品一般都物美但是价不廉。渐渐地大家都会互相提及谁谁谁买了什么好品牌,渐渐地就形成了如此风气。 大学生的这些不良消费行为会让自己产生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们会为自己坠入债网而不安、旷课。在大学校园,“负债消费”使很多学生耽于物欲,发展严重者轻则引起经济纠纷,动武斗殴,影响同窗友谊,重则引发犯罪事件,于社会治安不利。同时更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影响高校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因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盲目追求品牌消费和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自身问题和社会大环境的负

7、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 (一)家庭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从小把自己的孩子视为家庭的重点照顾对象,对自己子女的消费基本上实行满足供应的政策,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尤其是子女上大学后,宁可自己在家省吃俭用,也不能在外“苦”了孩子。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大学生的高消费提供了经

8、济基础,创造了个方面的条件,使他们有优越感,他们的高消费在一定程度上给同学起到误导的作用。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经济上也得到了保证。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往往借钱也要满足自己子女的需要。 (二)社会环境原因 “花明天的钱,做今天的事”是当今有职业、有稳定经济来源人群的流行活法。贷款买房、买车将现代人张扬而新锐的消费理念体现的纤毫毕露。然而,没有固定收入来源的现代大学生也潮流般地加入到了“负翁”一族,让人对传统意义上“白衣飘飘、远离尘俗”的“象牙塔”的消费实力不敢小觑。 现在社会上不正确的消费观,给大学生带来了很深的影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大学生高消费,品牌消费的心理。近几年由于经济迅带的发展,

9、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部分家庭已经先富起来了,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学校的贷款往往贷不出去,有的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宁可在家向亲友东拼西借,也不愿向学校贷款,把贷款当作是丢人的事。 (三)大学生自身的或心理的原因 大学生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在家从小有家长关怀和照顾,中学面临高考的压力,许多家长为了避免他们分散学习精力,家庭的经济状况从来不要求他们分担,故而许多学生不知金钱来之不易,不知当家的困难,又没有理财的过程和经验,到大学后远离家长进行独立生活,在不正

10、确的消费观的误导下,不会有计划地开支,每当钱花完了,就利用种种理由向家里“诉苦”,钱就邮来了。此外还有虚荣心理在作怪,有人宁可牺牲教育、健康或一些应有的社会责任,也要在消费水平上不断升级。情绪化消费也是大学生消费中常见的。而且他们并没有的完全的意识到不良消费带来的不良因素,导致学习上的问题,我们小组的调查数据表明有72.6%的同学认为不合理的消费不会影响到学习,因此大学生自身应该提高思想觉悟。 (四)教育薄弱和管理工作有关 有人认为现在大学生的消费是偏高、不合理的,这与教育薄弱和管理有关。有的报刊、电影和电视进行错误的报道,片面报道一些高消费和享受的主题,给大学生做出了错误的消费导向。高校的教

11、育工作者虽然也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和光荣传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但碰到问题没有强有力的方法和措施,没有教育到点子上,对有的问题没有及时有效的引导。学校内和周边地区开设的众多服装专卖店、餐厅、歌舞厅、咖啡馆、游戏机室和桌球室等时刻吸引着大学生的消费。三、高校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预防和矫正 有人建议在大学生中多进行国情和勤俭节约教育并加强相关的管理;有则认为应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消费意识,指导他们确立合理的消费期望,引导大学生做有经济头脑的消费者,教育他们讲究消费道德,大学生是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消费群体,对其进行消费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大学生处于个体社会化的关键阶段,开

12、展消费教育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特别是目前我国大学生消费素质偏低,生活质量不高,更需要进行消费引导。 (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一是理性消费。大学生要合理地利用自己的可支配资金,该投入的就投入,培养独立理财能力。二是科学消费。要选用安全、环保,没有污染和有害物质的“绿色商品”,还要合理确定消费的层次和购买商品、服务的档次。三是注重精神消费。对于尚未有固定经济来源的大学生而言,精神消费显得尤为重要且应该成为消费的主体。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教育和文化活动,把娱乐和知识摄取结合起来,以陶冶性情、获取知识。 (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 应该承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有关大学生消费

13、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认识。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我们应当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 从表面上看,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说,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消费嗜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它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扭曲了校园的人际关系,增加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应该在校园形成良好的消费舆论,帮助大学生合理、适度消费、形成科学正确的消费观。当代的大学生

14、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就应该具备独立理财的能力。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生活上次于别人并不可耻,没有必要抬不起头来。其实,消费高与低,本身都无可厚非,关键在于群体中的个人要调整好心理状态,以免受群体压力的左右。一些大学生如果抵挡不住高消费的致命诱惑,他可能活的很青春,却因为未被注入文化层面的价值意义变得轻飘乃至轻浮。 (四)进行大学生的消费教育 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应该包括以下的内容:(1)消费与市场的基本理论教育,主要为消费观念、消费计划、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心理、消费市场和消费营销等知识。(2)消费品常识教育,主要为常用的消费品的选择、评价、鉴赏、使用、维修与保护等。(3)消费生态

15、意识教育,让大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消费与社会持续的发展、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的关系,深刻认识生态需要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关注社会消费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4)消费文明教育,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消费是两个文明的结合点,它对大学生的消费伦理、消费质量、精神文化消费的提高,能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5)消费者权益与保护教育,主要是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懂得如何运用自己的权利以及如何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抗逆能力,熟悉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消费者保护组织、消费者保护法规等。大学生消费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可以组织专门培训或开设相应的消费教育课程;建立机构帮助处理大学生消费投诉;充

16、分发挥大学各社团的作用,开展消费问题讨论会、消费知识竞赛或有奖问答、消费品鉴别和鉴赏、消费投诉等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内大众传播工具,如校园网、广播电视台、校报、团讯、专刊专栏等传播媒介进行直观形象的消费教育,引导消费舆论。此外家庭教育应发挥对大学生消费教育应有的教育职能;同时要改善社会大环境。不要攀比 合理消费 社会学家、复旦大学教授胡守钧认为,学生的高消费有社会整体消费结构不合理的原因,社会上消费分高中低的等级,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但应该将重点放在中低档。高消费毕竟是少数,遗憾的是我们恰恰重视高消费,这种导向上的错误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风。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院研究院刘惠林的观点可谓一针见血,他

17、认为许多家长自身没有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他们害怕自己的孩子在消费上比别人差,怕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实际上是自己在攀比,怕比别人差,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穿好吃好玩好,从而助长了孩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 消费经济学者、上海同济大学田晖老师认为,以前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着重视储蓄积累,忽视即期消费;重视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重视经久耐用,忽视追求时尚;重视维持性消费,忽视消费更新;重视子女消费,忽视成人消费;重视大路货消费,忽视品牌消费等落后的消费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使人们的生活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开始形成即期消费、精神消费、品牌消费等消费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不少大学生高消费的现象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因素。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对西方国家的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逐步提高消费方式的文明程度。同时,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加强道德建设,提倡、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济困助危、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克勤克俭等优良传统。 组长:罗娜 (200710500075) 组员:罗品卓(200710500051) 张凤 (200710500052) 陈双 (200710500053) 马闯 (20071050007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