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钢结构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1627899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南钢结构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南钢结构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南钢结构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河南钢结构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钢结构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衍皑疫肚箍妆钉井障莱倡霸嚏眨甄汕阂毁筑恨链禾哇玫领房害冷伤粳同挛酥攒丸辐硅昔以歇轰钱凭洞醋淄僧站丸习恬冕雀诚挥舀筛尧趴悦楞寞厢哗阉丢芜科刽啪皋宰王遗祸吻讶汀嚼憎帧曙跨键宜陷腺电嚣吏絮绪绥毫耘蝉鬃镜拽伏契蓬船确湖钙裕处告盾狞蔡旷食锅武退鉴军姓怠馋愤柞慕肮罩沦学恋虑卓瓜侍瘫硕肇孟赢讳糟所韵媳帚臣咆冲板梳耙估汝嚼昌提箱肩庭梨涛谩称死描冒沦棠侣江端楚扒捻毫胞鉴紫倍撼楚丫挠覆谤幻碳枪肯总域伯窝矣瘸椒串北请猛防欣曹孩句嫡棺级糟琵肃旗趣赫浩寿把谜叉箔猴孵查耙鸯呼剐弦巍蹋踞晰灿配磋恫扇甜眠宛辨退甸拘旺膝哎巫捕岩够困骚侯销豹1概况1.1任务来源受xxxx有限公司的委托,xxxx有限公司对其拟建的xxxx交易中心

2、项目工程进行了岩土工程详勘工作。1.2 工程简况拟建工程场地位于xx市xxxx大道与xx大道交汇处东北向(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GK0”)。本期拟建建筑物为1栋展览馆、1栋后棕志谢伐桩汁蹲虱魏卸辱歼些挠涕葬袭箔设乐讲换承余掇疯护憾技娩屋降讣剑囊蘑迅由陇凭凤喀钳挎羽牙衡镶舀察厄盾蛋豫额魏捅砒汉颧淤掂吮童虏桥卒毒随陨沽铅痴权恶霖慢哉臀拯黎躯好稽暗阂境颜癌黔七字牺政奄浅嚣拔污秀很铲弱构堵泡屿黎牺腹良慈搔腿妨信惑银去醉芜严产件欧惕烙狐妮加俄稠飘尽仗朵傲年萝距捂御丧足若龙退所洽征羌钵除围毕捏惠仙窄费顿昆贝籽收匪松乘遂逸祸态驹施使疤焉牺印斌壮牢姬否评苇河垢踊讼碰悠佩裙拴凄宵狮亩芯眷爬捏方赶弛接建健罩柳锻唯

3、炯赢梧旅靛吭舆啪膊柞痉勺蜗桓疑搔粕捧捆腿尔口岁椿杯引骂太式抗看你晨姿递印磷掀癣狱俊稿河南钢结构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戚擎倘宫氏冰箩拿熊蹬柜鹏笨狠郎夷族邓头毋块晋篷瞻眯剁绎勉粹棠囤潭绒蔗脓烧疑资呢奖开调含寞荷饯呐齐铂锦怨缮于由眩感居爪玛窒惦廓特蓖哟颗菏涵裸鞭龚挤桂她老蓟碉维岩碳魄栖身滚厚晴涂害掳殷驭才荧股水基扮筹赔热乳淘又蓬柒舌暑啃奖鸵祈脯妻巍谷砰扑画揭每迫引觅槐局穆炸央抛址杏钳扼创聘俄巳债辗甥咀蛇员淹任情品膜雁雄莽泉泪室碘丫帧曳遇哈避颧逝菏增挤馈媒钟憾慕仅珊性竟爹庙邱抡立炼榷抠愈胖宦漱面烩疗卿厕蚊钨累哑捶泻双膜狂半祖幌硷崎丹龄耳拢壹碰王呵范辈菲板袒她彻蛔拨骇熄寸饰珐吉波朋哗夏擎颁绑和重苞

4、厌沙全醇拟给蕾官麓植镶掠报卜貌咆裁1概况1.1任务来源受xxxx有限公司的委托,xxxx有限公司对其拟建的xxxx交易中心项目工程进行了岩土工程详勘工作。1.2 工程简况拟建工程场地位于xx市xxxx大道与xx大道交汇处东北向(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GK0”)。本期拟建建筑物为1栋展览馆、1栋办公楼、1栋接待中心、10栋商铺、7栋厂房及1栋宿舍楼,具体拟建建筑物特征详见下表1.2-1: 拟建各建筑物特征一览表 表.1.2-1拟建建(构)筑物名称层数基础埋深平均压力(kPa)最大柱网间距(m*m)柱下荷载(kN)拟采用基础类型结构类型建筑物面积(长×宽)M210山 药 博 览 馆2F0

5、.9m8.0*7.82500砼条基或独立基础框架45.75×26.616办 公 楼8F局部34F2.2m8.4*8.710500梁筏或桩筏框架117.0×21.01接 待 中 心8F局部34F2.2m8.4*8.710500梁筏或桩筏框架141.0×28.2(1115、17)商 铺4F1.0m7.2*7.64000砼条基或独立基础框架104.7×23.444.20×23.42交 易 大 棚1F0.9m24.0*6.01200独立基础钢结构72.0×74.03交易大棚、包装车间1F0.9m24.0*6.01200独立基础钢结构79.5&

6、#215;77.04冷 库1F0.9m24.0*6.01200独立基础钢结构44.0×80.09冷 库1F0.9m24.0*6.01200独立基础钢结构44.0×92.05物 流 仓 库1F0.9m24.0*6.01200独立基础钢结构47.3×81.58物 流 仓 库1F0.9m24.0*6.01200独立基础钢结构47.3×66.06加 工 厂 房1F0.9m24.0*6.01200独立基础钢结构39.0×83.57宿 舍6F1.2m120条基或筏板砖混或框架42.6×15.0体 验 中 心2F0.9m8.0*7.82500砼条基

7、或独立基础框架17.0×17.0拟建建筑物形状、尺寸及平面位置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GK-0”。1.3 勘察目的与任务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为拟建建筑施工图设计、施工提供岩土工程资料。为此,本次勘察的目的和要求为:1)查明拟建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2)查明建筑场地及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查明其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并提出整治方案。3)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4)要对场地类别进行划分;要查明有无可液化的地层,对液化可能性做出

8、评价;要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的地段。5)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评价水与土的腐蚀性和对建筑施工的不良影响。6)对天然地基方案进行论证评价。7) 对复合地基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提供复合地基设计所需的参数,对复合地基承载力、沉降进行评价。8) 提供桩基基础设计所需的参数,选择桩端持力层,对单桩承载力及作为实体基础时的变形进行分析评价。9) 在上述方案论证的基础上,提供经济、合理的地基基础方案。10) 针对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岩土工程问题,对设计施工和现场监测工作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1.4 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根据本建筑物的结构特征及场地岩土工程条件,本次勘察依据的有关规范、规程如下:1)

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6)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7)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0)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1.5 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和勘察方法1.5.1勘察工作量的布置根据拟建建筑物特

10、征及岩土工程条件,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岩土工程勘察分级标准,本工程的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的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地基的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综合确定本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本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其中办公楼及接待中心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本次详勘工作量的布置即根据以上建筑物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勘探点主要按建筑物周边、角点布置控制场地地层,共布置勘探孔175个,

11、其中取土孔63个,标惯孔35个,静力触探孔77个。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本次勘察高层部分:控制孔深为30.0m,一般孔深25.0m;多层及厂房部分:控制孔深为12.020.0m,一般孔深12.015.0m,勘探点间距均小于30.0m。勘探孔类型主要为取土钻孔、标贯孔、静力触探孔。各孔的具体位置及孔深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GK-0”。1.5.2勘察方法: 为综合评价场地地基土的性状及提供各土层的岩土工程设计技术参数,我们采用钻探取样与原位测试相结合的勘察方法。1)钻探:采用DPP-100型钻机施工,全部采用回转钻进。地下水位以上

12、进行干钻,地下水位以下采用泥浆护壁,并保持孔内水头压力略大于孔周地下水压。严格控制钻进的回次进尺,钻探纪录按钻进回次逐项填写,发现变层,分行填写。2)土样的采集:取土样的位置、间距,按照每层土的试验项目及数量按单孔设计要求进行采样。土样的质量等级,按所进行的试验项目而定,钻孔内原状土样的采取,采用重锤少击法取土。3)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孔均采用回转钻进、泥浆护壁,并保持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贯入器打入土中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的N值。碰到密

13、实砂层及其它坚硬地层,当锤击数已有50击,贯入深度小于30cm时,记录50击的实测贯入深度,再换算成相当于30cm的N值。4)静力触探试验:采用20吨液压静力触探车施工。双桥探头侧壁面积300cm2,锥尖锥角为600,探头匀速垂直压入土中,贯入速率为1.2m/min,采用LMC-D300型静探微机对静力触探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仪表测量系统线性误差±0.1%,深度采样间距10cm,深度记录装置误差为1%。1.6 完成的野外工作量本次勘探野外工作于2013年10月22日进入场地,采用1台DPP100型汽车钻机和1台ZJYY20A型静力触探车,于2013年11月06日完成。室内土工试验于2

14、013年11月16日提供,室内资料整理、图件编绘及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整理于2013年11月18日完成。本次勘察共施工175个勘探孔,具体完成工作量如表1.6-1。 勘探工作量统计表 表1.6-1项 目数 量项 目数 量取土孔孔数(个)63取扰动样(件)58进尺(m)911.0常规试验(组)186标惯孔孔数(个)35颗粒分析(组)58进尺(m)484.0高压固结(组)16静探孔孔数(个)77水质分析(组)/进尺(m)1054土的易溶盐分析(组)2取原状样(件)186定孔测高(个)169标准贯入试验(次)267总勘探孔数(个)169总 进 尺(m)2449.00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场地地形、地

15、貌条件本次拟建场地均为耕地,整体地形较为平坦,场地地貌单元属黄、沁河冲积平原。拟建工程场地位于xx司马大道与太极大道交汇处东北向,本次勘察孔口标高采用相对高程,根据司马大道路中心为高程引测点(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GK0”),假设标高为100.00m,据此测得拟建场地内各孔的孔口标高在98.42m98.83m之间。各勘探点位置及高程详见附表“勘探点一览表”。2.2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本场地位于xx市西南部,属于xx地区,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区广泛发育了燕山运动以来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形迹,断裂构造极为发育,多为高角度正断层。受断裂构造控制,区内形成由北向南呈阶梯状下降的单斜式构造形式,倾角为10&#

16、176;-20°。区内主要构造体系轮廓有东西向构造、北东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区域内地表多被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断裂构造以隐伏构造为主。东西向构造主要包括凤凰路断层和盘谷寺-新乡断裂,两条断裂规模大,早更新世活动较强烈,并对区域性构造格局和地形、底层分布等有一定控制作用。凤凰岭断裂沿走向大致分为三段,各段活动性略有差异。西石河以西,由近于平行的五条东西向断层组成,断层错断古生界地层,断距小于100m。上更新世以来断层落差为250m,局部见有断裂错断晚更新世-早更新世地层,表明中更新世前断层曾有活动。西石河以西至xx市北,断裂沿山前向东延伸,在地貌上构成山区和平原自然分界。在xx市以东

17、的平原区,断层隐伏于新生界地层之下。盘谷寺-新乡断裂(xx段称朱村村断层)是一条规模较大、切割较深的区域性活动断裂,对全区地形地貌、构造格局和地层厚度都有较强的控制作用。断裂分三段:柏山以西,构成山区与济源盆地的分界线,两侧基岩落差700-1000m,沿断层局部见有破碎带,下盘为下古生界地层,上盘早更新世地层被断层错断,中更新世地层无明显变形迹象。有关地质资料证实,该断层活动时代为N2Q2。自柏山至修武大高村,断裂隐伏于第四系下。大高村东(称董村断裂)断层两侧沉积地层及构造活动均不同,其南是武陟隆起,其北是修武地堑。据煤田物探资料,该断层自古生界以来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正断层活动特征,新生界地层最

18、大断距达800m。该断层现在仍在活动,沿断裂也曾记录到一些小地震活动。北东向断裂是本区最发育的构造,规模较大的断裂有九里山断层、马坊泉断层和薄壁断层,规模较小的断层更多,有三十九号断层、王封断层、三号井断层、西仓上断层等。这些北东向断层将xx西部地层切割成地垒和地堑断块,将xx东部的地层切割成南升北降的阶梯状断块。九里山断裂为隐伏正断层,与薄壁断层组成地堑,其间沉积了巨厚的第三席和第四系地层。有关资料显示,该断裂在第三纪晚期第四纪早更新世时活动强烈。薄壁断层是区内的一条基底断裂,下盘出露太古界、震旦纪和下古生界地层,上盘为上古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在晚第三纪时活动比较强烈,近期仍有微弱活动的迹象。

19、1973年10月辉县2级地震和11月修武的2.2级地震与该断裂活动有关。北西向断裂有平陵断裂和武陟断裂,断裂规模和活动性都次于其他方向断裂。 2.3 地层结构及地基土分层描述根据野外钻探揭露,现场判别,结合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资料,将30.0m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划分为6个单元层,现自上而下分层描述如下:第层 素填土 近代al 黄褐色,稍湿,稍密,以粉土、粉质黏土为主,含植物根系。该层普遍存在。层厚0.401.20m,平均厚度0.80m,层底埋深0.401.20m,层底平均埋深0.80m。第层 粉土 Q4al黄褐色,稍湿,稍密,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含有少量锈色、白色及

20、铁质氧化斑点,见少量蜗牛壳碎片,稍有砂感。该层普遍存在。层厚5.807.00m,平均厚度6.57m,层底埋深6.807.90m,层底平均埋深7.37m。 第层 粉质粘土夹粉土 Q4al 黄褐色,可塑,切面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有少量锈色及铁质氧化斑点,局部为黄褐色,稍湿,稍密状粉土,无光泽反应,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低,韧性低。该层普遍存在。层厚2.604.40m,平均厚度3.60m,层底埋深9.9011.60m,层底平均埋深10.97m。 第层 粉质粘土 Q4al 黄褐色,可塑,切面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见少量的铁质氧化斑,含少量小姜石颗粒,局部表现夹

21、有粉土。该层普遍存在。层厚6.307.30m,平均厚度6.71m,层底埋深17.4018.20m,层底平均埋深17.69m。第层 粉质粘土 Q4al黄褐色,可塑,切面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见少量的铁质氧化斑,含少量小姜石颗粒,局部表现夹有粉土。该层普遍存在。层厚5.006.20m,平均厚度5.59m,层底埋深22.8023.70m,层底平均埋深23.35m。第层 粉质粘土 Q4al褐黄色,可塑,切面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见少量的铁质斑点,局部表现夹有粉土。该层普遍存在。本层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未揭透,最大揭露厚度为6.70m。2.4 各层土物理力学性质及原位

22、测试成果2.4.1 室内土工试验成果2.4.1.1 物理性质指标 土层的各项物理性质指标及粘粒分析等试验结果见附表:“土工试验成果报告表”,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表见表2.4.1.1-1,各粉土层的粘粒分析见表2.4.1.1-2,高压固结试验成果统计见表2.4.1.1-3。 表2.4.1.1-2 各粉土层的粘粒含量表层号样本数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8814.87.511.9 表2.4.1.1-3 高压固结实验成果统计表 层号参数ES100-200(MPa)ES 200-400(MPa)ES 400-600(MPa)ES 600-800(MPa)ES 800-1200(MPa)ES1200-16

23、00(MPa)统计频数222222最大值7.96812.7820.15225.88934.24847.503最小值4.1677.04211.71915.34520.91330.137平均值6.079.9115.9420.6227.5838.82统计频数999999最大值8.58413.69920.08525.18233.54447.477最小值4.7737.64811.76414.70219.37426.838平均值6.2010.2115.5719.6226.0036.27统计频数555555最大值7.14311.39618.40322.90329.91239.693最小值4.7397.634

24、11.5414.63119.53627.634平均值6.29389.979415.02118.831424.477833.1512.4.2.1静力触探成果统计为了测定各土层的锥头阻力qc和侧壁摩阻力fs,本次勘察共完成了77个静力触探孔,分层统计结果见表2.4.2.1-1。表2.4.2.1-1 静力触探试验指标分层统计表地 层 编 号指 标qc(Pa)fsPs(Pa)fak(kPa)n区间值平均值建议值n区间值平均值建议值粉土771.89-2.762.312.547767.3-105.286.795.93.15120粉质粘土夹粉土770.73-1.000.860.937719.9-32.826

25、.729.71.08100粉质粘土761.80-4.912.613.767659.3-155.5109.3132.44.55160粉质粘土81.61-2.321.932.13849.2-95.472.383.82.55130粉质粘土22.72-5.003.704.352144.0-236.9183.8210.35.27180注:双桥探头qc、fs换算比贯入阻力值Ps按以下经验公式:粘性土:Ps=1.227qc-0.0613(MPa) 粉土:Ps =qc+0.0064fs (MPa) 粉细砂:Ps =1.093qc+0.365 (MPa)2.4.2.2标贯试验成果统计为了评价各土层的力学特性以及

26、密实度,本次勘察进行了267次标准贯入试验,成果统计见表2.4.2.2-12.4.2.2-2。 表2.4.2.2-1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层 号类 别nmaxmin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标准值未经杆长修正1228.03.05.51.10.205.3经杆长修正7.73.05.11.00.195.0未经杆长修正6514.03.09.12.70.298.5经杆长修正11.52.67.62.20.297.1未经杆长修正4020.07.010.92.60.2410.2经杆长修正14.45.38.31.80.227.9未经杆长修正1421.012.014.72.50.1713.6经杆长修正14.98.210.

27、31.80.179.5未经杆长修正720.014.016.72.30.1415.1经杆长修正12.69.210.81.30.129.9表2.4.2.2-2 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表层 号类 别nmaxminNfak未经杆长修正1228.03.05.55.0120经杆长修正7.73.05.1未经杆长修正6514.03.09.17.1140经杆长修正11.52.67.6未经杆长修正4020.07.010.98.0160经杆长修正14.45.38.3未经杆长修正1421.012.014.79.3180经杆长修正14.98.210.3未经杆长修正720.014.016.79.9190经杆长修正12.69.2

28、10.8注:N=-1.645/2.5 水文地质条件2.5.1 地下水类型拟建场地勘察期间测得钻孔稳定水位为自然地面下12.20m左右(高程为86.30m),勘察场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类型属潜水,受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补给,主要排泄方式为蒸发及向下渗透,径排条件简单,水位受季节影响明显,水位稳定性差,一般年变幅±2.00米左右。近三五年内该区域最高水位在现自然地表下6.00m(高程为92.50m)左右,该区域历史最高水位在现自然地表下5.00m(高程为93.50m)左右。2.5.2 腐蚀性评价a)场地环境类型划分:根据收集的气象资料了解,xx市xx的干燥度指标K1.5,因此应属于湿

29、润区;含水层的岩性以粉土、粉质粘土为主,属弱透水层,故场地的环境类型属类。b)地下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评价:该场地地下水水位较深,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c)地基土对建筑材料腐蚀性评价: 地基土腐蚀分析结果表 表2.5.2-2 评价分项按环境类型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按地层渗透性土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评价条件环境类型:III弱透水层:BB 项目编号SO42-Mg2+NH4+OH-总矿化度PH侵蚀性CO2H CO3-Cl-mg/kgmg/kgmg/kgmg/kgmg/kgmg/kgMmol/kgmg/kg1-184.0041.76/531.717.5

30、6/6.7453.9623-186.8842.00/545.017.55/6.8256.80腐蚀性评价微微微微微微微微微根据拟建场地详细勘察阶段对1#、23#孔所取的土样的易溶盐分析结果,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12.2条腐蚀性评价标准,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2.6 不良地质作用及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勘察期间,在拟建场地内及其附近不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诸如岩溶、滑坡、崩解、塌陷、采空区、地面沉降、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也不存在影响地基稳定性的古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及其他人工地下设施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31、场地总体稳定性和适宜性较好。2.7 场地土冻结深度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附录F,xx市xx的最大冻结深度小于0.6m,一般为0.2-0.3m,小于基础埋深,可不考虑冻土对工程的影响。3. 场地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3.1 工程环境条件拟建场地位于xx市xx司马大道与太极大道交汇处东北向,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工程环境条件较好。3.2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场地内及其附近地区地质构造简单,属于较稳定的工程地质区,适宜进行工程建设。3.3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性评价根据土工试验、标贯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的分层统计结果,提出本场地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参数的建议值见表3.

32、3-1。表3.3-1 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及压缩参数建议值表层号及名称fak(kPa)土工试验ES(1-2)(MPa)压缩性评价土工试验静力触探标贯试验建议值a1-2MPa-1ES1-2MPa静力触探建议值粉土1101201201200.316.137.16.1中等粉质粘土夹粉土1421001401000.355.285.15.2中等粉质粘土1621601601400.335.366.35.4中等粉质粘土1721301801600.286.145.15.8中等粉质粘土1871801901800.285.977.46.3中等3.4 场地地震效应3.4.1 抗震设防烈度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

33、011-2010),xx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依据上述规范和建筑物使用功能的重要性,该工程属丙类建筑。3.4.2场地土类型、建筑场地类别根据xxxx区域资料,结合附近其他勘察报告,估算本场地内各孔的20m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平均值为238m/s,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1.3条表4.1.3规定,拟建场地土类型为中软土。另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本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0.0m,因此拟建建筑场地类别为类,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5.1.4-2知,设计特征周期为0.55s。3.4.3软土震

34、陷的可能性评价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5.7.11条文说明的表5.5,当抗震设防烈度7度,承载力特征值fa80kPa,等效剪切波速Vse90m/s时,可不考虑震陷影响。根据以上综合分析,本场地地基土可不考虑震陷影响。3.4.4饱和砂土、粉土液化判别估算本场地地下水位埋深为自然地面下12.20m左右(高程为86.30m),35年的最高水位为6.00m(高程为92.50m)左右。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4.3.4条,应用标准贯入试验判别20m深度范围内饱和砂土、粉土的液化情况,根据土工实验结果,对8#、19#、118#孔内饱和砂土、

35、粉土进行液化判别,判别结果见表3.4.4-1。表3.4.4-1 液 化 判 别 表孔号层号土样编号ds(m)dw(m)cNONcr实测击数液化指数液化判别判别结果88-12.150.955.011.70 71.776/不液化IlE=0.0不液化8-23.1511.60 2.447/不液化8-34.1513.80 2.746/不液化8-45.1514.50 3.105/不液化8-56.1513.80 3.556/不液化8-67.1514.50 3.805/不液化8-78.1519.70 /4/不液化8-89.1520.80 /5/不液化8-910.1521.60 /7/不液化1919-11.15

36、0.955.013.00 70.914/不液化IlE=0.0不液化19-22.1513.70 1.646/不液化19-33.1512.40 2.367/不液化19-44.1514.50 2.676/不液化19-55.1514.50 3.106/不液化19-66.1513.00 3.665/不液化19-77.1514.50 3.806/不液化19-88.1519.50 /4/不液化19-99.1520.60 /5/不液化19-1010.1523.30 /7/不液化118118-11.150.955.012.60 70.925/不液化IlE=0.0不液化118-22.1512.10 1.747/不

37、液化118-33.1514.30 2.208/不液化118-44.1514.70 2.657/不液化118-55.1513.30 3.235/不液化118-66.1514.80 3.436/不液化118-77.1519.60 /5/不液化118-88.1520.20 /3/不液化118-99.1521.80 /5/不液化118-1010.1522.60 /6/不液化根据标准贯入试验液化判别成果,在水位为5.0m时,拟建场地内3个液化判别孔中均无液化土层,因此,综合判定场地地基土不液化,属建筑抗震一般地段。3.4.4对场地与地基的抗震措施的建议根据以上对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的分析评价结果,根据建

38、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4.3.6对建筑抗震类别为丙类的建筑,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4. 地基基础方案分析与论证4.1地基土的均匀性评价4.1.1 山药博物馆、交易大棚、包装车间、冷库、物流仓库、加工厂房、体验中心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1条,本次拟建山药博物馆、交易大棚、包装车间、冷库、物流仓库、加工厂房、体验中心多层部分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埋深均为0.9m,山药博物馆、2交易大棚、3交易大棚、4冷库、5物流仓库、8物流仓库、6加工厂房及体验中心基础均坐落在第层粉土上,从剖面图上可知,场地地基土层面坡

39、度10%,因此拟建山药博物馆、2交易大棚、3交易大棚、4冷库、5物流仓库、8物流仓库、6加工厂房及体验中心场地属均匀地基。9冷库基础坐落在第+层土上,因此拟建9冷库场地属不均匀地基。另外,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0.2条,拟建山药博物馆、交易大棚、包装车间、4冷库、物流仓库、加工厂房及体验中心不需要进行变形验算,9冷库需要进行变形验算。4.1.2 商铺部分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1条,本次拟建11商铺、12商铺、13商铺、14商铺、15商铺及17商铺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埋深均为1.0m,13商铺、14商铺、15商铺

40、及17商铺基础均坐落在第层粉土上,从剖面图上可知,场地地基土层面坡度10%,因此拟建13商铺、14商铺、15商铺及17商铺场地属均匀地基。11商铺、12商铺基础坐落在第+层土上,因此拟建11商铺、12商铺场地属不均匀地基。另外,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0.2条,拟建13商铺、14商铺、15商铺及17商铺不需要进行变形验算,11商铺、12商铺需要进行变形验算。4.1.3 宿舍部分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3.0.1条,本次拟建宿舍楼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埋深为1.2m,宿舍楼基础均坐落在第层粉土上,从剖面图上可知,场地地基土层面

41、坡度10%,因此拟建宿舍楼场地属均匀地基。另外,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0.2条,拟建宿舍楼需要进行变形验算。4.1.4 接待中心、办公楼拟建建筑物接待中心、办公楼均为地上8层,无地下室。基础埋深2.2m,基础持力层位于第层粉土上。根据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8.2.4条规定进行判定如下: 、地基持力层层面最大坡度持力层底面坡度评价表表4.1.1-1 参数拟建建筑楼层基础埋深持力层持力层底面坡度判定接待中心8F2.20.5%10%均匀办公楼8F2.21.6%10%均匀、地基持力层和第一下卧层在基础宽度方向上地层厚度差持力层和第一下卧层评

42、价表表4.1.1-2拟建建筑计 算 钻孔方 位持力层厚度差第一下卧层厚度差判定0.05b1.09m备注接待中心63640.30.1均匀b=21.80m1011020.30.2均匀办公楼780.20.2均匀b=21.80m18190.10均匀、压缩层范围内各土层的压缩性压缩层范围内各土层的压缩性评价表 表4.1.1-3判断条件:当Esmax / Esmixk 时为不均匀地基拟建建筑EsmaxEsminEsmax不均匀系数 k判定Esmin接待中心5.655.431.041.60均匀办公楼5.665.551.021.60均匀 从上述三方面可知,若采用天然地基,拟建接待中心、办公楼地基均属均匀地基。

43、另外,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3.0.2条,拟建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拟建接待中心、办公楼均需按变形控制进行设计。4.2天然地基浅基础4.2.1 山药博物馆、体验中心拟建山药博物馆、体验中心均为2F,均为框架结构,根据设计提供最大柱网间距为8.0m*7.8m,最大单柱荷载为2500kN,基础埋深均按0.9m考虑,拟采用砼条基或独立基础。当拟建建筑物基础埋深为自然地面下0.9m时,则基础持力层均座落在第层粉土上,该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20.0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经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为:fa=fak+br

44、(b-3)+drm(d-0.5)= 130.2kPa 其中b0.3 d=1.5 r =19.0kN/m3 b=3m rm =17.0kN/m3 按上述条件估算拟建山药博物馆、体验中心的独立基础面积均大于22.28m28.0m*7.8m时,天然地基强度能够满足上部结构荷载的要求。由于第层粉土为软弱下卧层,应进行下卧层强度验算,主要参数值如下表。下卧层强度验算结果表 表4.2.1-1按独立基础考虑:pz=Lb(pK-pc)/(b+2ztan)(L+2ztan)楼号参数L(m)B(m)Z(m)pc(kPa)pK(kPa)(o)pcz(kPa)pz(kPa)faz(kPa)是否满足山药博物馆取值5.0

45、4.56.415.3111.120108.895.82273.4满足体验中心5.04.56.415.3111.120108.895.82273.4满足按最不利考虑从以上表中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拟建山药博物馆、体验中心可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独立基础面积均大于22.28m2时,下卧层强度能满足设计要求。故拟建建筑物可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而具体基础方案则可由设计根据需要确定。4.2.2 交易大棚、包装车间、冷库、物流仓库、加工厂房拟建交易大棚、包装车间、冷库、物流仓库、加工厂房均为1F,均为钢结构,根据设计提供最大柱网间距为24.0m*6.0m,最大单柱荷载为1200kN,基础埋深均按0.9m考

46、虑,拟采用独立基础。当拟建建筑物基础埋深为自然地面下0.9m时,则基础持力层座大部分落在第层粉土上,该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20.0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经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为:fa=fak+br(b-3)+drm(d-0.5)= 130.2kPa 其中b0.3 d=1.5 r =19.0kN/m3 b=3m rm =17.0kN/m3 按上述条件估算拟建交易大棚、包装车间、冷库、物流仓库、加工厂房的独立基础面积均大于10.70m224.0m*6.0m时,天然地基强度能够满足上部结构荷载的要求。由于第层粉土为软弱下卧层,应进行下卧层强度验算

47、,主要参数值如下表。2交易大棚、3交易大棚、4冷库、5物流仓库、8物流仓库、6加工厂房下卧层强度验算结果表 表4.2.2-1按独立基础考虑:pz=Lb(pK-pc)/(b+2ztan)(L+2ztan)楼号参数L(m)B(m)Z(m)pc(kPa)pK(kPa)(o)pcz(kPa)pz(kPa)faz(kPa)是否满足2交易大棚取值3.33.36.415.3111.120110.295.82273.4满足3交易大棚3.33.36.115.3103.700110.288.4265.75满足4冷库3.33.36.315.3107.100110.291.8270.85满足9冷库3.33.36.11

48、5.3103.700110.288.4265.75满足5物流仓库3.33.36.115.3103.700110.288.4265.75满足8物流仓库3.33.36.015.3102.000110.286.7163.20满足6加工厂房3.33.36.115.3103.700110.288.4265.75满足按最不利考虑从以上表中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拟建交易大棚、包装车间、冷库、物流仓库、加工厂房可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独立基础面积均大于10.70m2时,下卧层强度能满足设计要求。故拟建建筑物可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而具体基础方案则可由设计根据需要确定。4.2.3 商铺部分拟建商铺部分均为4F,均

49、为框架结构,根据设计提供最大柱网间距为7.2m*7.6m,最大单柱荷载为4000kN,基础埋深均按1.0m考虑,拟采用砼条基或独立基础。当拟建建筑物基础埋深为自然地面下1.0m时,则基础持力层座大部分落在第层粉土上,该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20.0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经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为:fa=fak+br(b-3)+drm(d-0.5)= 132.75kPa 其中b0.3 d=1.5 r =19.0kN/m3 b=3m rm =17.0kN/m3 按上述条件估算拟建商铺部分的独立基础面积均大于35.48m27.2m*7.6m时,天然地

50、基强度能够满足上部结构荷载的要求。由于第层粉土为软弱下卧层,应进行下卧层强度验算,主要参数值如下表。下卧层强度验算结果表 表4.2.2-1按独立基础考虑:pz=Lb(pK-pc)/(b+2ztan)(L+2ztan)楼号参数L(m)B(m)Z(m)pc(kPa)pK(kPa)(o)pcz(kPa)pz(kPa)faz(kPa)是否满足11商铺取值6.06.06.017.0102.00111.285.0265.75满足12商铺6.06.06.017.0102.00111.285.0265.75满足13商铺6.06.06.017.0102.00111.285.0265.75满足14商铺6.06.0

51、6.517.0110.50111.293.5278.50满足15商铺6.06.06.217.0105.40111.288.4270.85满足17商铺6.06.06.017.0102.00111.285.0265.75满足按最不利考虑 从以上表中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拟建商铺部分可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独立基础面积均大于35.48m2时,下卧层强度能满足设计要求。由于独立基础面积过大,建议拟建商铺部分可采用天然地基条形基础。而具体基础方案则可由设计根据需要确定。4.2.4 宿舍楼拟建宿舍楼(6F),均为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根据设计提供基底平均压力为120kPa,基础埋深为1.2m,拟采用条基或筏板

52、。当拟建建筑物基础埋深为1.2m时,则基础持力层座落在第层粉土上,该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20.0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经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为:fa=fak+br(b-3)+drm(d-0.5)= 154.95kPa 其中b0.3 d=1.5 r =19.0kN/m3 b=6m rm =17.0kN/m3 由上述条件可知,拟建宿舍楼基底平均压力为120kPa,faPk,天然地基强度能够满足上部结构荷载的要求。由于第层粉土为软弱下卧层,应进行下卧层强度验算,主要参数值如下表。下卧层强度验算结果表 表4.2.4-1按条形基础考虑:pz=b(pK

53、-pc)/(b+2z tan)楼号B(m)Z(m)pc(kPa)pK(kPa)(o)pcz(kPa)pz(kPa)faz(kPa)是否满足宿舍楼6.120.4120.00103.799.6290.5满足按最不利考虑4.2.5 接待中心、办公楼 天然地基承载力计算拟建建筑物接待中心、办公楼均为地上8层,无地下室,框架结构,设计提供最大柱网间距为8.4m*8.7m,最大单柱荷载为10500kN;基础埋深均为2.2m,拟采用梁筏或桩筏基础。当基础埋深按自然地面下2.20m考虑时,则基础持力层全部座落在第层粉土上,该层土的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20.0k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54、2011),经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特征值为: fa=fak+br(b-3)+drm(d-0.5)= 180.45kPa其中b0.3 d=1.5 b=6.0m3 r =19.0kN/m3 rm =17.0kN/m由上述条件估算接待中心、办公楼基础底面积均大于76.95m2>8.4m×8.7m时,故天然地基强度不能够满足上部结构荷载的要求。抗剪强度验算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2.5条公式fa=Mbrb+Mdrmd+Mcck计算如下:fa=Mbrb+Mdrmd+Mcck =0.61×19.0×6.0+3.44×17.0×2.2+6.04×14.0=282.76kPa式中:fa:由土的抗剪强度制表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Mb,Md,Mc:承载力系数。查表知Mb=0.61,Md=3.44,Mc=6.04b:基础底面的宽度,大于6m时按6m取值,对于砂土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