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第37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1624677 上传时间:2021-11-2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品】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第37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精品】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第37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精品】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第37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第37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文档:第十八章 中国地理 第37讲 中国自然地理概况 Word版含答案(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辅导资料第37讲中国自然地理概况考纲考点考法1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以及主要山脉和地形区。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3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以及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4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开发利用与保护。1.我国的地形。(重点)2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影响。(重难点)3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重难点)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多以我国某区域为载体,考查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学生运用高中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形式呈现。中国的地形我国主要地形区大都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可利用图表对比分析如

2、下:1四大高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青藏高原(A)世界最高,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多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人口稀少内蒙古高原(B)海拔一般在1 000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草原畜牧业,灌溉农业黄土高原(C)世界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云贵高原(D)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从2 000米降到1 000米;地表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2.四大盆地盆地自然地理

3、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塔里木盆地(E)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丰富准噶尔盆地(F)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G)平均海拔3 000米左右;内陆高原盆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四川盆地(H)低山丘陵起伏,海拔在500米左右;只有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城市密集3.三大平原平原自然地理特征

4、人文地理特征东北平原(I)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肥沃的黑土;多沼泽地;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华北平原(J)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中低产田的改良长江中下游平原(K)东西狭长,海拔低,河湖密布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鱼米之乡”;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1黄土高原主要是由什么外力作用形成的?提示:风力堆积作用。2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的地表形态是在什么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提示:流水侵蚀作用。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地形地

5、势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影响有利便于发展多种经营;森林、矿产、动植物、旅游资源丰富;山区急流可以发电西高东低,有利于东部太平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大河西源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与内地的联系;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产生巨大水能不利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坡度大,不宜耕种阶梯交界处不利于交通运输线、工业、农业、城市的建设中国的地形、地势特征及其影响(高考广东卷)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A在各海拔段

6、中,海拔1 2501 4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坡度段中,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2该地区最有可能位于我国()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解析:第1题,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 5501 70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海拔<1 250 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故选C,不选A。从图2中可以发现,在各坡度段中,坡度<2°的区域聚落数量少,坡度15°20°的区域聚落数量较多,

7、故不选B、D。第2题,三江平原海拔在200 m以下,且聚落主要分布在平地上,故不选B。塔里木盆地虽然海拔较高,但聚落数量较少且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坡度也较小,故不选C。黄土高原和江南丘陵的地势起伏较大,聚落集聚区的坡度也较大,但黄土高原海拔较高,江南丘陵海拔较低,故选A,不选D。答案:1.C2.A中国的天气和气候1我国气温的时空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形成原因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漠河最冷。1月0_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我国跨纬度广,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昼长短于南方,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远小于南方;南方离冬季风源地远于北方,加上地形阻隔,

8、受冷空气的影响弱于北方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虽然小于南方,但昼长却长于南方,得到的光热并不比南方少多少;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青藏高原和天山、小兴安岭等山地气温偏低地势高吐鲁番盆地最热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在此下沉,增温作用强,形成热风;沙漠吸热快;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2.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基本特点(规律)原因影响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东南湿润,愈向西北内陆愈干燥;从沿海向内陆

9、地带性明显时间变化季节变化季节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9月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内陆的干燥空气影响,降水少使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得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得晚,南涝北旱年际变化降水年际变化大,南方较小,北方较大,西北干旱地区最大夏季风的强弱与进退规律反常造成降水的南北差异北方:降水少,雨季短;南方:降水多,雨季长由夏季风形成的锋面雨带进退规律产生的雨季决定: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形成北方的春旱、夏涝,江淮地区的梅雨和伏旱1我国气温年较差的地区分布有什么规律?提示:气温年较差北方大,南方小;气温年较差内陆大,沿海小。2为什么我国降水的季节

10、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提示:夏季风不稳定。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及其影响1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可以归纳为“三停”“两跳”“一退”,如下图所示。(1)“三停”“一停”是5月份停留在南部沿海一带(E),南部沿海进入雨季。“二停”是6月份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D),长江中下游“梅雨”到来。“三停”是7、8月份停留在华北、东北地区(C),东北、华北进入雨季。(2)“两跳”“一跳”:从南部沿海一带跳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在5、6月份)。“二跳”:从长江中下游地区再跳到华北、东北地区(一般在6、7月份)。(3)“一退”“一退”:即9月份雨带受北方强大冷空气影响,迅速退回到长江以南;10月份退

11、出我国大陆地区。2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中国的天气和气候及其影响(2016·高考海南卷)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13题。1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A降水多B风力大C日照强D气温高2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A高大、屋顶尖、窗大B低矮、屋顶缓、窗大C高大、屋顶尖、窗小D低矮、屋顶缓、窗小3当地居民主要从事()A渔业B林业C种植业D牧业解析:第1题,从材料提取信息“福建海坛岛”说明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季风

12、区,“地势低平”“风沙满地跑”说明当地风力大。故选B。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风沙满地跑”说明风力很大,“房子像碉堡”说明房子需要具备的特点是防风,所以低矮、窗小。从材料提取信息“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判断,影响该地区的东南季风受台湾山脉影响,气流下沉,形成干热的雨影区,降水少,所以传统民居的屋顶缓。故选D。第3题,从材料“光长石头不长草”说明该地区不适合植物生长,因此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林业和牧业,但由于该地区四周临海,可因地制宜发展渔业。故选A。答案:1.B2.D3.A中国的河流1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地区河流流量汛期含沙量结冰期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水量丰富(流经湿

13、润、半湿润区)汛期较短(有春汛、夏汛)小(森林茂密)长(纬度高,位于中温带、寒温带)秦岭淮河以北辽河、海河、黄河水量较小(流经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汛期短(雨季短)大(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短(位于暖温带)秦岭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水量丰富(降水量大,流经湿润区)汛期长(雨季长)小(流域内植被好)无(流经亚热带、热带,冬温在0 以上)2.长江、黄河、珠江的开发与治理 长江黄河珠江水利灌溉;航运“黄金水道”;发电“三峡”;调水“南水北调”;冲积出长江中下游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主要农业区引黄灌溉;发电(上中游水能的梯级开发)水能的梯级开发;航运水害中下游洪涝灾害上游凌汛;下游“地上河”、凌汛下游河口附近“咸

14、潮”;中下游洪涝整治措施防洪是首要任务。加固江防大堤,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营造防护林(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和退耕还湖关键是治沙,根本在于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兴修水利,上拦下排;退耕还林、还草、还蓄洪区,营造水土保持林;加固堤坝引淡压咸;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国重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河流的开发与治理黄河凌汛现象(1)概念:凌汛是冰凌阻塞河道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现象。(2)出现地段:宁夏到内蒙古河套平原的上游河段,下游的山东境内河段。(3)形成条件: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末春初有结冰现象出现,河流流向是从低纬流向高纬;河道形态上游宽、下游窄或河道弯曲回环。(4)成因:下游河流封冻时间早于上游,

15、解冻时间晚于上游,这就容易导致上游冰凌随水流运动到下游后被阻塞,使水位上涨而产生凌汛。(5)治理措施:可以通过分段拦冰、拓宽河道等来防御凌汛带来的危害。中国重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河流的开发与治理(2017·衡阳模拟)近年来,黄河内蒙古河段(图中石嘴山至托克托)河床不断抬高,形成类似下游的“地上河”,河道摆动频繁。读图,回答12题。1关于该河段水文特征,叙述错误的是()A有明显的夏汛B越往下游,径流量越小C有凌汛现象D水能丰富2该河段形成地上河,泥沙主要来自()流水搬运上游黄土至该河段沉积风力搬运附近沙尘至该河段沉积河岸崩塌,泥沙在河床沉积附近灌溉农业区农业生产过程产生的泥沙在河床沉积A

16、BCD解析:第1题,形成“地上河”的河段主要外力作用表现为河流的沉积作用,一般落差小,故水能资源不丰富。第2题,该处农业生产主要引黄河水灌溉,则水由黄河流向农田,故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泥沙不可能在河床沉积。答案:1.D2.A中国的自然资源1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两种主要的自然资源(1)土地资源: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耕地多分布在东部平原及盆地;林地多分布在山地,草原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 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2)水资源: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3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要注意合理利用,加强保护和促进更新;非可再生资源要节约利用,综合开发

17、。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建设用地占用大量耕地;耕地退化面积增多;生态退耕。中国主要的自然资源中国主要的自然资源 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特点总量丰富,分布不均类型多样,比例不当分布广泛,相对集中条件优越,类型丰富分布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西北更少;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各年之间变率大耕地: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湿润、半湿润区);草地:北方高原山地和青藏高原(干旱、半干旱区);林地:东北、西南山区和东南沿海山地煤、铁、石油产区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产南方居多鱼类:集中于东海(舟山渔场);海盐:集中于渤海(长芦盐场);石油:集中于渤海、东海、南海问题水土配合欠佳,淡水日趋紧

18、张,浪费现象惊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化严重;森林资源减少;草场资源超载乱采滥挖;破坏环境;浪费严重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对策“开源”“节流”;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依法管理;保护性使用贯彻矿产资源法;合理使用;综合利用适度捕捞;防治污染中国主要的自然资源(高考浙江卷)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读表,完成12题。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城市化水平/%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全国1.0052.571.001.00青海0.8647.440.140.95河南0.8242.437

19、.741.07黑龙江0.9356.901.000.29浙江1.6563.200.832.561.四省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人均GDP水平越高,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大B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耕地压力越小C人均GDP水平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D城市化水平越低,则人口对水资源压力越小2四省比较,关于产业发展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青海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条件最佳B河南发展耗水较多的产业条件最佳C浙江发展用耕地多的产业条件最佳D黑龙江发展商品农业耕地条件最佳解析:第1题,据表中数据,浙江的人均GDP最高,但其水资源压力不是最大,A项错误;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河南,但人口对耕地压力最小的是黑龙江,人口对水

20、资源压力最小的是青海,B、D项错误;根据表中前两列数据可以判断C项说法正确。第2题,青海地处西部,不具有科技优势,A项错误;河南人口对水资源压力指数最高,B项错误;浙江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最高,C项错误;黑龙江人口对耕地压力指数最低,适合发展商品农业,D项正确。答案:1.C2.D(2017·北京海淀区测试)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A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B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C雨热同期,主要为湿润和半湿润区D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区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到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B到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C到人口密度逐渐递

21、增D到的植被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第1题,地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为外流河,A错误;位于大兴安岭和贺兰山之间,降水量在200400 mm,属于温带草原,B错误;为我国北方地区,属于湿润和半湿润区,C正确;为我国南方地区,水热充足,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D错误。第2题,图中到为我国西北地区,全部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A错误;为温带草原,是内蒙古牧区,是东北平原,为种植业区,B正确;和都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C错误;为青藏高原,由到的植被变化,主要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答案:1.C2.B(2017·太原模拟)霜冻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

22、以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霜冻线是区分可能出现霜冻区域的标志。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某年某月14、15日两天霜冻线的分布。据此,完成35 题。3图示月份最可能是()A10月B8月C5月D2月4造成图示区域霜冻线整体向西北凸的主要因素是()A大气环流B纬度位置C地形地势D河流分布5与14日相比,15日霜冻面积扩大的省级行政区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3题,图示区域位于四川盆地附近,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此时出现了霜冻现象,地表温度为0 左右,最可能为冬季,故D项正确。第4题,图示霜冻线为 0 ,该线以北地表温度低于0 、以南地表温度高于0 ,向西北凸表明凸出区域地表温度较两侧高,应该

23、是地形地势较低所致。第5题,图示乙省级行政区东北部变为霜冻区且面积扩大,其他省级行政区霜冻面积变小,故B正确。答案:3.D4.C5.B6(2017·杭州模拟)读我国东北北部地区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问题。(1)简述图中0 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2)与该大陆西部相比,该地0 等温线的纬度位置偏低,主要原因是什么?(3)图中3 等温线有一段明显弯曲,原因是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解答时应重点抓住以下几点:关注图中等温线的具体走向及其与纬度的关系;该地为我国东北北部,纬度较高,受冬季风的影响明显;影响某条等温线在某处发生弯曲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地形是

24、最常见的因素。答案:(1)呈东西延伸,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2)该地邻近强大的冬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冬季受其影响大,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很多;夏季气温与同纬度相比差别不大,因此导致平均气温偏低,0 等温线纬度位置偏低。(3)图中3 等温线有一段明显向南弯曲表示该地气温比两侧低,是由于该地为山脉(大兴安岭),海拔较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吉林一中月考)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相关资料,回答12题。地区甲乙经纬度102°E,25°N113°E,28°N海拔(米)1 891681月平均气

25、温()7.747月平均气温()19.8321.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B黄土高原、华北平原C青藏高原、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2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解析:第1题,根据表中经纬度信息可以判断,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第2题,结合上题分析,甲地位于云贵高原,乙地位于洞庭湖平原,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所处地形类型不同导致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A正确;甲、乙两地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误;甲、乙两地都位于陆地内部,C错误;由表可知,甲、乙两地纬度位

26、置相差不大,D错误。答案:1.D2.A(2017·合肥模拟)羊卓雍错是青藏高原南部最大的一个封闭型内陆湖,湖面海拔约4 450 m,湖水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较大,近年来羊卓雍错水位逐年呈波动下降趋势。读图完成35题。3羊卓雍错流域()A北部支流比南部支流长B湖泊北部盐度高于南部C湖水主要来自冰川融水D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带4下列月份中,羊卓雍错流域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A2月B5月C8月D10月5湖泊水位下降对该流域的地理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是()A地下水位下降B湖泊泥沙淤积加重C流域面积变小D上游水量变化减小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湖泊南部有多条河流(河流水是淡水)注入,北部

27、河流较少且短小,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中提及“湖水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故C错误;图示区域位于青藏高原(海拔约4 450 m),故自然带以高原草原和荒漠为主。第4题,图示8月份湖泊水位上升最快,可能降水量最多。注意降水通过河流补给湖泊需要一个过程,故湖泊水位最高时间要滞后于降水量最大时间。第5题,湖泊水对周边区域地下水具有补给作用,湖泊水位下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故A正确。湖泊水位下降与来水减少有关,但不会造成上游水量变化减小,故D错误;河流来水减少,必然导致带来的泥沙减少,则湖泊泥沙淤积减轻,故B错误;流域面积受地形因素影响,不受湖泊水位变化的影响,故C错误。答案:3.B4.C5.A(2

28、017·岳阳模拟)2015年8月16日18日,下图所示地区东北部遭遇强降雨,部分城市遭受洪涝灾害。读图完成67题。6形成此次降水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A受地形影响B受锋面影响C受台风影响D受高压控制72015年8月8日4时为立秋时分,气候学上,常以立秋之后连续5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2 以下的始日划分为秋季开始。不考虑地形因素,下列四地中秋季开始最早的可能是()ABCD解析:第6题,8月份我国东部季风区受锋面影响,多锋面雨。另外,也可用排除法,图示主要降水区位于内陆而受台风影响很小,高压控制一般不会降水,图示秦岭部位无降水而不可能是受地形影响。故B正确。第7题,图示地纬度最高,气温

29、是四地中最低处,应该最早符合秋季开始的温度指标。答案:6.B7.A(2017·南昌期中)水分盈亏量为降水量和蒸发力(潜在蒸散量)的差。当水分盈亏量大于0时,水分有盈余,表示气候湿润;当其小于0时,水分处于亏缺状态,表示气候干燥;当其等于0时,表示水分收支平衡。量值大小反映水分盈亏程度及气候的干湿程度。读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大流域19612010年平均水分盈亏量月变化图,完成89题。8图中表示黄河流域的是()ABCD9导致流域35月水分盈亏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气温日趋回升B降水呈减少趋势C降水呈增加趋势D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解析:第8题,四大流域中,黄河流域的年降水量最少

30、,水分亏缺最严重,故表示黄河流域。第9题,长江和珠江流域的年降水量多,全年多数时间水分有盈余;结合上题可知,流域应为松花江流域。读图可知,35月,流域水分亏缺明显加大,是由于35月气温快速回升,蒸发力(潜在蒸散量)不断增大,而该时期雨季未到,降水量少。答案:8.B9.A(2017·九江一中期中)读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1011题。10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B太行山C大兴安岭D雪峰山11下列关于该山地年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坡降水量平均变化速率小于西坡B东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持续增加C东西坡降水量800 m附近差异最大D西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逐渐递减

31、解析:第10题,该山地无论东坡还是西坡年降水量都大于1 000 mm,结合四个备选项,可判断最可能是位于亚热带的雪峰山。第11题,雪峰山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水汽,故同一高度东坡年降水量大于西坡,则图中虚线为东坡年降水量线、实线为西坡年降水量线。过纵坐标轴800 m处作一条水平线,交两条年降水量线上两点,再过两点作垂线交横轴两点,此两点的年降水量差值在各高度中最大,故C正确。答案:10.D11.C二、综合题(共46分)12. (2017·河南六市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24分)材料一南海诸岛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

32、,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 ,极端低温15.3 ,年平均气温26.5 。年降雨量1 505 mm。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材料二甘泉岛(北纬16°30,东经111°35)位于中国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上,在珊瑚岛西南2海里处,岛上有中国最南端的文物保护单位“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甘泉岛是西沙群岛中出露最晚的岛,地势较高,四周为沙堤围绕,岛中心由澙湖干涸演化形成平地,周围珊瑚礁环绕;岛上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适宜饮用,也是西沙为数不多具有淡水的岛屿。材料三南海诸岛及甘泉岛图。(1)南海诸岛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分析其热带季

33、风气候的成因。(6分)(2)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环岛沙堤的形成过程。(6分)(3)分析甘泉岛上井水甘甜的原因。(6分)(4)如果有人打算到甘泉岛定居,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6分)解析:第(1)题,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可从温度带和季风两方面分析。第(2)题,注意要解释“环岛”“沙堤”成因。环岛是由珊瑚虫遗体堆积形成的;沙堤是由泥沙堆积而成的。第(3)题,海岛中井水(属于地下水)为淡水,从补给上看,应该是海水补给较少、雨水补给较多,这又与材料中提及的地势较高、四周为沙堤环绕、中间为平地有关;另外,注意材料中提及“出露最晚”说明蒸发积累的盐分少。第(4)题,该岛远离大陆,必须要有通讯设施

34、;位于热带海洋中,房屋建设要注意防台风与海潮;海岛生态脆弱,要注意保护环境。答案:(1)地处低纬,终年高温;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盛行东北季风,夏季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西南季风的影响。(2)地壳挤压抬升(隆起)使甘泉岛周围海水较浅。珊瑚虫遗体在周围的浅海堆积成环形浅滩;海浪从深海区携带泥沙,在浅水滩上减速沉积。(3)形成晚,因蒸发积累的盐分少;地势较高,且四周沙堤围绕,地下水受海水影响较小;中间低地接纳雨水(淡水)后下渗,成为井水主要的补给来源,井水含盐量小。(4)完善通讯联络设施,保障对外联系畅通;建筑物地基抬高,以防台风和海潮;控制建设规模,保持自然生态。13依据图文资料及

35、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2分)洞庭湖位于湖南省北部,南纳湘、资、沅、澧四水,北与长江相连,为长江重要的调蓄湖泊,冬季水位较低,是候鸟南迁的重要栖息地。最近20年来出现几次冬汛,尤其在2015年洞庭湖出现罕见的冬汛,水位比上一年同期高出了3米多,一些浅水区成了深水区,一些洲滩也被水淹没,对候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年输沙量/108m3占入湖总沙量/%长江来沙1.09482.0四支流来沙0.24118.0入湖总沙量1.335100出湖总沙量0.35126.3湖内沉积量0.98473.7(1)描述洞庭湖年输沙量的特征。(6分)(2)推测2015年洞庭湖出现罕见冬汛的原因。(6分)(3)简述洞庭湖成为

36、候鸟天堂的自然条件。(4分)(4)分析此次冬汛对候鸟的影响,并提出解决措施。(6分)解析:第(1)题,结合表格数据,入湖泥沙总量大于出湖泥沙总量,入湖泥沙主要来自长江,将几个输沙量的数据进行对比说明即可。第(2)题,洞庭湖冬汛主要与气候异常下的冬季降水增加、湖泊水位上升、湖泊的补给多和排泄(水量)少以及湖床升高等有关。第(3)题,候鸟到洞庭湖越冬主要考虑:温度高(位于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温度高于0 ),冬季湖泊处于低水位,浅滩、湿地面积较大,湖泊周边既有水生生物又有陆生生物作为食物,食物种类、数量较多。第(4)题,自然条件(气候、水文、生物等)影响到候鸟的居住环境和食物。所以冬汛对候鸟的影响也主要从这两个角度回答。答案:(1)入湖泥沙总量大于出湖泥沙总量;入湖泥沙来自长江和四大支流。(2)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冬季南方暖湿气流输送的水汽增多,导致洞庭湖流域出现大范围强降水,洞庭湖四大支流普遍涨水;洞庭湖泥沙淤积严重,蓄水能力下降,从而出现罕见的冬汛(答泥沙淤积,湖床抬高,湖泊萎缩也可以)。(3)冬季气候温暖,水域广阔,浅滩湿地多,食物丰富。(4)洞庭湖水位上涨,淹没洲滩,候鸟觅食区减少,食物不足,生存受到威胁。措施:通过大坝适当控制湖区水位,人工投放鸟类食物;加强对该地区生存环境的监测等。精品地理教学资料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