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分阶段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41470675 上传时间:2021-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联合分阶段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联合分阶段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联合分阶段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联合分阶段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合分阶段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联合分阶段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维生素B12注射液;醋酸曲安奈德;硫酸链霉素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口服药物治疗、射频温控热凝术和手术治疗1,但副作用大、并发症多、不易推广。因TN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至今尚无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能有效地根治。我科从2005年开始对TN进行了应用维生素B12注射液、醋酸曲安奈德、馏酸链霉素、碳酸利多卡因进行联合分阶段局部封闭治疗观察。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TN 136例,符合TN临床诊断:(1)三叉神经分布区呈阵发性剧痛,持续时间不超过2 min;(2)有明确的“扳机

2、点”,间歇期症状消失;(3)口服卡马西平疗效佳;(4)排除颅内占位性病变所致的非特异性面部痛,亦不伴神经系统异常或感觉功能缺失。男58例,女78例,年龄:35岁1例,4049岁15例,5059岁42例,6069岁64例,7079岁12例,80岁以上2例,平均年龄62.5岁。部位与分支:左侧72例,右侧64例;单纯发生在第支2例,第支68例,第支46例,同时发生在第、支18例,第、支2例。病程:6个月10年,平均1.5年。其中,85例曾口服卡马西平治疗,12例无水乙醇注射,8例射频热凝治疗,3例半月神经节微血管剥离术,拔牙20例。将上述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8例患者,A组(对照

3、组):男30例,女38例,平均年龄60.5岁,平均病程14个月。B组(治疗组):男28例,女40例,平均年龄64.5岁,平均病程21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及平均病程上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1.2 治疗方法 A组:将维生素B12注射液2.0 ml与2%利多卡因2.0 ml配制成4.0 ml混合药液,对扳机点与受累神经孔部位进行局部封闭,神经孔部位为眶上孔、眶下孔、下颌孔、颏孔等,每3天1次,共15次。B组:系统治疗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先将维生素B12注射液2.0 ml与碳酸利多卡因(17.3 mg/ml,华北制药集团制剂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3152)

4、2.0 ml配制成4.0 ml混合药液,对扳机点与受累神经孔部位进行局部封闭。然后抽取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10 mg/ml,上海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257)1.0 ml进行局部封闭,每3天1次,共10次;第二阶段,硫酸链霉素皮试不过敏者,将硫酸链霉素(1.0 g/支,德国生产)1.0 g溶于2.0 ml碳酸利多卡因中,待完全溶解后,抽取所得混合药液进行如上局部封闭,每3天1次,共5次。所有患者在应用链霉素后,均作电测听及踏步运动,未发现听力受损及运动失调,也未发现超过极量者。1.3 评价标准 根据TN治疗后国际评价标准2评价。再根据临床和治疗情况,将治疗后不

5、需服药为显效,少量服药或减少药量维持无疼痛症状即良和中为有效,差为无效。2 结 果2.1 疗效 经过1个疗程(15次)局部封闭后,A组与B组进行疗效比较。A组31例疼痛消失,23例疼痛明显减轻,总有效率79.4%,其中显效率达45.6%;B组43例疼痛消失,20例疼痛明显减轻,总有效率92.6%,其中显效率达63.2%。B组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2.2 复发 1个疗程结束后,对有效的患者分别在半年、1年和2年后进行随访观察(表1)。A组的复发率始终高于B组,且越来越明显,B组远期疗效优于A组。表1 A组与B组治疗后复发比较2.3 不良反应 B组中有4例注射后出现头晕、

6、恶心,30 min后症状消退,其余132例无任何不适。3 讨 论临床上TN的治疗依据对神经干是否造成直接破坏,分为破坏性和非破坏性治疗方法。前者如三叉神经撕脱术、半月神经节切断术等;非破坏性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射频温控热凝术、各种药物注射、微血管减压术等疗法。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笔者主张按照循序渐进的非破坏性原则,为下一步的治疗留下足够的空间,增加治疗的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采用先口服,再注射,最后手术的方法。口服卡马西平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方法,但是在用药1年后药物的作用效果开始减退,需要逐步增加药量。随着药量的增加,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共济失调、肝功能损害、白细胞下降等副作用。随时间延

7、长,部分患者对此药无效。笔者采用维生素B12注射液、醋酸曲安奈德、硫酸链霉素、碳酸利多卡因进行联合分阶段局部封闭治疗三叉神经痛,经过1个疗程,总有效率92.6%,其中显效率达63.2%。其作用机制可能为:(1) 维生素B12是生物合成核酸和蛋白质必需的因素,它可促进神经系统的完整性,避免神经纤维脱髓鞘。(2) 链霉素可引起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断,与突触前膜的“钙结合部位” 结合,抑制乙酰胆碱释放,并阻断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从而阻断病损神经产生异位性脉冲放电,所以局部使用链霉素可制止疼痛,而又不出现感觉丧失或麻木感3。(3) 曲安奈德可减轻神经干周围组织炎症,消除神经组织水肿,改善神经干血液循环,

8、促使病变神经组织的恢复;减少血管壁的通透性,抑制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对神经纤维组织的破坏;抑制T细胞、B细胞的局部免疫反应,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有利于神经纤维病变的恢复;可能抑制神经递质中P物质的释放,缓解疼痛4,5。此外,碳酸利多卡因比2%盐酸利多卡因起效快,传导麻醉作用为2%盐酸利多卡因的6倍,止痛效果更好。【参考文献】 1 龚黎民,谢志勇.老年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特征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0;11(6):361.2 Hasegawa T,Kondziolka D,Spiro R,et al.Repeat radiosurgery for refractory trigeminal neuralgiaJ.Neurosurgery,2002;50(3):494500.3 周昌龙,郑 瑛.链霉素对板机点作用的临床观察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16(3):2689.4 李建成,黄全顺,徐 涛.曲安奈德外周神经干周围注射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6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3):2578.5 赵云富,姜晓钟,刘 渊,等.P物质与三叉神经痛发病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1;6(3):179.5 / 5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