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真菌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1456720 上传时间:2021-11-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三节 真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第三节 真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三节 真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第三节 真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 真菌(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节 真菌【整体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真菌的常见种类、细胞结构和繁殖方式。教材编写简单明了,减少了很多繁难陈旧、在现实生活中不需要的知识。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由于教材注重与学生日常生活知识的密切结合,所以,非常有利于通过活动设计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真菌的生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文简洁的文字配以恰当的图片资料,给予学生视觉上的刺激和人性化的提示,留给学生思考、分析的余地。 本节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不仅了解真菌的结构,更重要的是要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同时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在进行有

2、关各种各样的真菌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交流他们对真菌的了解。虽然青霉、曲霉和蘑菇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但是学生可能没有仔细观察过它们,因此教师要利用“观察与思考”活动,引导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观察这些真菌,同时让学生把青霉和曲霉的结构图作为观察内容的补充。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回忆七年级上册单细胞生物内容中酵母菌的插图,结合新知识说出单细胞真菌的结构。 关于真菌的繁殖,教师指导学生在课前先制作孢子印,在学生了解了青霉和曲霉的结构,并对青霉和曲霉通过孢子进行繁殖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再观察蘑菇的孢子印,这样会对蘑菇孢子的位置、形态、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

3、. 知道真菌的细胞结构并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2. 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3. 知道真菌繁殖的方式;4. 学会用放大镜观察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过程与方法:1. 从“观察与思考入手”,了解常见真菌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特点,推测真菌的营养方式;2. 对于真菌的繁殖,教师在课前指导学生制作蘑菇的孢子印,通过指导学生观察孢子印、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63内容,从而了解真菌的繁殖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真菌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学习,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习惯; 2. 学会防霉,正确利用真菌,健康快乐地生

4、活;3.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并尝试理解科学与生活、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如实地观察、记录和分析,培养学生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教学重点1真菌的细胞结构以及生殖方式的特点;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以及它们生命活动的特点;3观察能力的训练。教学难点1“观察与思考”的组织教学;2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用橘皮、馒头、面包片培养青霉和曲霉,新鲜的蘑菇,几种食用或药用真菌的形态挂图,制作有关青霉、曲霉和蘑菇结构CAI课件(或投影片),指导学生制作子印,准备有关真菌的知识图片或录像,酵母菌结构挂图等。学生准备:制备孢子印。【教学设计】导

5、入新课1从儿歌采蘑菇的小姑娘入题:师生齐唱:“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箩筐,清早光着小脚丫,走遍树林和山冈,她采的蘑菇最多,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提出问题:蘑菇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小姑娘采的蘑菇属于植物吗?你知道蘑菇的繁殖方式吗?学生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由此导入新课。2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思考。(1)有的细菌能够引起食物的腐败,那么,烂橘皮上的长毛现象,久放在阴湿环境中的衣物上常常出现的霉斑,面包久置后出现的长霉现象等等是否也是由细菌引起的呢?(2)腐烂的水果常会散发出淡淡的酒味,和好的面团放置在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会发酸变稀并有大量的蜂窝孔出现,这都是什么原因

6、引起的?(3)在餐桌上常有香菇和木耳等,它们是植物吗?若不是植物,又是哪类生物?学生讨论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疑惑,由此导入新知识的学习。推进新课学习目标一:各种各样的真菌方案一: 1.多细胞的真菌教师展示材料,指导学生完成下列的问题:资料一: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几种常见的蘑菇(白口菇、香菇、金针菇)及其生活环境:资料二:用橘皮、面包片等培育出的青霉和曲霉。(1)在什么季节、什么地方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蘑菇一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除了图示的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种类?(2)青霉和曲霉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共同点?(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根据它们的结构你能推测它们的营养方式吗?(4)

7、你还认识哪些多细胞真菌?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用放大镜观察橘皮、面包片上培育出的青霉和曲霉,阅读教材P63第一自然段,师生互动,共同得出结论:(1)在夏季或秋季的清晨或雨后,在潮湿的树干或草地上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真菌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除了图示的之外,常见的蘑菇还有草菇、双孢蘑菇、口蘑和毛头乳菇等。(2)青霉和曲霉的比较可以用图表表示:类别不同点相同点颜色菌丝形态青霉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顶端呈扫帚状都是多细胞真菌,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菌体是由菌丝构成的,它们都能产生孢子。曲霉呈黄、黑、褐或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顶端呈放射状(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其

8、结构中没有叶绿体,适于生活在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其营养方式为异养。(4)常见的多细胞真菌还有木耳、银耳、平菇、牛杆菌和灵芝等。 教师强调:青霉和曲霉的菌体都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它们和蘑菇一样都是多细胞的生物,每个细胞都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2单细胞的真菌教师多媒体展示酵母菌的形态结构图,指导学生完成下列题目:(1)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2)酵母菌的细胞包含哪些结构?(3)根据酵母菌的结构,你能推测其营养方式吗?学生回顾七年级上册学习的单细胞生物酵母菌的知识,认真观察图示,达成共

9、识: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酵母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其营养方式为异养。 教师强调:真菌种类很多,既有单细胞的生物,也有多细胞的生物。真菌细胞内都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是体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生活。方案二:教师多媒体展示青霉、曲霉、酵母菌和植物细胞的结构,通过列表比较真菌和植物细胞的结构从而推测真菌的营养方式,通过观察图象,画出青霉和曲霉的形态结构图,比较青霉和曲霉的异同点。学习目标二:制作并观察孢子印展示学生制作的草菇和香菇等蘑菇的孢子印,并提出如下问题:(1)你是如何制作孢子印的?(2)你制作的孢子印呈什么形状?什么颜

10、色?(3)通过制作孢子印,可以看到孢子长在什么地方,数量有多少?(4)想一想,真菌孢子的大小和颜色是不是都一样?请举例说明。(5)有的同学制作孢子印没有成功,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学生小组间交流自己的具体做法,形成结论,然后班内展示:(1)制作孢子印的步骤为:选取一较大的新鲜草菇或香菇,用解剖刀或解剖剪将菌盖从菌柄上取下来。把菌褶那面朝下平放在白纸或玻璃板上,扣上培养皿或玻璃杯,以免散落的孢子被风吹散。 第二天,拿开培养皿(或玻璃杯)和菌盖,就可以看到在白纸或玻璃板上留下与菌褶排列一致的孢子印。(2)孢子印呈放射状,近似圆形;大部分蘑菇孢子的颜色呈黑色或褐色。(3)孢子着生在蘑菇的菌褶里,孢子

11、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孢子组成的,通过观察孢子印可以知道孢子的数量是非常多的。(4)真菌孢子的大小和颜色是不一样的,例如图中展示的草菇和香菇的孢子印,其孢子的大小和颜色各有特点。(5)孢子印制作不成功的原因:蘑菇的菌盖没有充分展开;孢子发育还不成熟;罩在蘑菇上的培养皿或玻璃杯没有盖严,散落的孢子被风吹散;孢子早已成熟并散落。教师强调:制作孢子印时一定要选取成熟而新鲜的蘑菇,最好在养殖场直接采摘,因为菜市场上购买的蘑菇几经周折,孢子已经散落了很多,这样制作的孢子印往往不明显。学习目标三:真菌的繁殖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青霉和曲霉的结构图片以及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完成以下问题:资料一:曲

12、霉和青霉直立菌丝的顶端图片:资料二:我国辽阔的森林和田野间,每年都生长着种类繁多的蘑菇,特别是春天下雨以后,更是蘑菇生长的好时机。蘑菇是一种比较低等的生物,属真菌类,它不会开花,不能产生种子,只能产生孢子来进行繁殖。孢子散落到哪里就在哪里萌发成为新的蘑菇。其具体过程是:孢子首先落到土壤或腐烂的树木草丛中产生菌丝,依靠营养菌丝吸收养分和水分,然后生出子实体,这就是我们看到的蘑菇。子实体开始很小,不易被发觉,等到吸足水分后,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会伸展开来,蘑菇就是这样繁殖后代的。(1)曲霉和青霉直立菌丝的顶端为什么呈现出不同的颜色?(2)蘑菇是怎样繁殖后代的?(3)青霉、曲霉和蘑菇的繁殖方式一样吗?(

13、4)孢子落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才能发育成新个体?(5)了解真菌的繁殖特点对人类生活有什么用途?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分组讨论,达成共识:青霉的孢子呈青绿色,曲霉的孢子呈黄、黑、褐等色。曲霉和青霉直立菌丝的顶端之所以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是因为含有不同颜色的孢子的缘故。蘑菇通过孢子繁殖后代。孢子数量很多,个体小而轻,若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中,就会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青霉、曲霉和蘑菇的繁殖方式是一样的。孢子发育成新个体需要一定的温度、潮湿的环境和丰富的有机物,只有条件适宜,孢子才能够萌发成新个体。了解真菌的繁殖特点可以用于食用菌养殖以及防止粮食、衣物等发霉。教师强调:青霉、曲霉和蘑菇等各种各样的真菌都是通过产生

14、大量的孢子繁殖后代的,孢子飘散在各处,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就可以发育成新个体。学生质疑:细菌和真菌同属于菌类,应该如何区别它们呢?学生回忆细菌的主要特征,结合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小组内讨论后得出结论(用表格的形式展示):比较项目细菌真菌单细胞还是多细胞单细胞既有单细胞,也有多细胞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否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有成形的细胞核繁殖方式分裂生殖产生孢子,进行孢子繁殖营养方式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异养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异养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有关真菌的知识,请你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下列的问题:(1)真菌是植物吗?请列表比较真菌、细菌

15、和植物的细胞结构。(2)常见的真菌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经过简单的讨论后达成共识,并在小组内进行展示:真菌不是植物。真菌、细菌和植物的细胞结构比较表:类别不同点相同点细胞核叶绿体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无叶绿体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植物有成形的细胞核有叶绿体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叶绿体 真菌有酵母菌等个体微小的单细胞种类,也有蘑菇等大型的多细胞种类。其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等结构;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能够产生孢子,由孢子发育成新个体。板书设计第三节 真菌 1、各种各样的真菌(1)真菌的种类:单细胞个体如酵母菌,多细胞个体如蘑菇等。(2)真菌的结构:细胞

16、壁、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等。(3)真菌的营养: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生活。2、制作孢子印3、真菌的繁殖:孢子繁殖,由孢子发育成新个体。例题剖析1下列关于真菌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有菌丝B都是多细胞的C细胞内不含有叶绿素D都是腐生生活答案:C详解:本题需要学会先归纳总结出真菌的共同特征,然后对选项进行筛选的学习方法。真菌的共同特征是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是腐生或者寄生,由此可以去除B、D选项。菌丝是由多细胞组成的,但单细胞的真菌没有菌丝,因此再去除A选项。2存放在床下的皮鞋常长了一些霉菌,根据下列哪项特征可区分出是青霉还是曲霉( ) A营养方式 B细胞的结构C菌丝形

17、态 D孢子颜色及着生结构答案:D解析:青霉和曲霉细胞的基本结构都相同,都不含有叶绿素,营腐生生活;都具有直立菌丝和营养菌丝两种菌丝形态,这两种菌丝都基本相同,无法区别;青霉和曲霉存在明显区别的是孢子的颜色和着生的结构,青霉的孢子呈青绿色,着生结构为扫帚状;而曲霉的孢子呈黄色、橙红色、黑色、褐色等多种颜色,着生结构为放射状。3以下各种真菌,属于单细胞结构的是( )A青霉 B曲霉 C酵母菌 D牛肝菌答案:C解析:真菌有酵母菌等个体微小的单细胞种类,也有蘑菇等大型的多细胞种类。青霉、曲霉和牛杆菌的菌体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它们都是多细胞的生物。4老师将两张刚制好的永久装片和两张写明“球形

18、细菌”和“酵母菌”的标签交给你,请你借助电子显微镜正确的将标签贴好,你的依据是( )A叶绿体的有无B细胞核是否成形 C细胞核的有无D细胞壁的有无答案:B详解:本题考查了细菌和真菌的结构。细菌和真菌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没有叶绿体;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5. 下列各组生物中,主要营孢子生殖的是( ) A. 酵母菌 B. 球菌和杆菌 C蘑菇 D螺旋菌 答案:C详解:球菌、杆菌和螺旋菌都是细菌,主要以分裂方式繁殖;酵母菌主要营出芽生殖;成熟的蘑菇,在菌褶的表面生有许许多多的孢子囊,孢子囊内有许多孢子,孢子成熟后落到条件适宜的地方,就会萌发长出菌丝,最终发育成大型蘑菇,这

19、种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课堂检测题1. 平菇一般用富含有机物的棉子壳栽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推知平菇细胞中不可能含有 ( )A叶绿体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线粒体2. 栽培蘑菇时,在混合配料中加入一些0.2%的高猛酸钾溶液,其作用是( )A杀死配料中的细菌和霉菌以及昆虫卵等B软化木屑C提供营养D提供钾和锰等无机盐3. 夏天,未洗净的衣服上容易发霉和长毛,而洗净的则不会,其原因是( )A未洗净的衣服上有一些有机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真菌会大量繁殖 B洗净的衣服上细菌和真菌都被洗掉了,所以不长毛 C未洗净的衣服上有一些有机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细菌会大量繁殖 D洗净的衣服上的霉菌受到洗涤剂的抑

20、制,处于休眠状态不能繁殖4. 青霉区别于曲霉是因为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生有( )A帚状结构 B球状结构C丝状结构 D芽状结构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真菌主要特征的是( ) A细胞内不含叶绿素 B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C能够形成菌柄和菌盖 D能够产生孢子6. 真菌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摄取外界物质 B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C呼吸方式不同 D营养方式不同7. 显微镜下看到某霉菌的直立菌丝的顶端呈扫帚状结构,且每一分枝有成串的孢子,这种霉菌是( )A青霉 B酵母菌曲菌毛霉8. 蘑菇属于( )A藻类植物 B细菌 C蕨类植物 D真菌9. 下图示某种霉菌的形态结构,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细胞丝

21、状体 B多细胞丝状体 C菌丝有分枝 D孢子长在直立菌丝顶端10.粮食存放久了会长出一些黄毛,这是因为( )A粮食存放久了自身颜色发生变化的结果B粮食上长出了青霉,青霉的孢子是黄色的C在粮食上长出了曲霉,曲霉成熟后,孢子呈现黄色D在粮食上长出了多种细菌,有些细菌呈现出黄色11.青霉、曲霉和蘑菇都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 构成的,每个细胞都有 、 、 和成形的 ;细胞内没有 ,都要利用现的 ,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它们都靠 来繁殖后代。12.真菌无论大小,主要是通过孢子来繁殖后代,而孢子能够发育成一个新的真菌必须需要一定的条件。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潮湿的地方放置的粮食、衣服容易长毛和发霉

22、,温度高的地方比温度低的地方食物更容易变质,将鲜果、鲜菜晒干制成干果、干菜能够长期不腐烂,水果、蔬菜密封在罐头瓶中可以保存几年之久,鱼、肉放在冰箱的冷冻室里冻得硬邦邦的,我们就不必担心它会很快腐败。阅读上述资料,推测孢子萌发需要的基本条件:(1) (2) (3) (4) 课堂检测题详解1A 解析:腐烂的棉子壳具有丰富的有机物,平菇着生在棉子壳上,吸取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因此可以推知平菇细胞中不含有叶绿体。2. A 解析:蘑菇在进行人工栽培时,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提供蘑菇生长发育的原料和所需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菌丝就可以萌发,当蘑菇生长发育并陆续成熟时,就可以采收。加入0.2%的高

23、锰酸钾溶液,其作用是杀死配料中的细菌、霉菌、和昆虫卵等,以免影响蘑菇的生长。3. A 解析:衣服上发霉和长毛是真菌繁殖的结果,未洗净的衣服上有一些有机物,在温暖、潮湿的情况下满足了真菌繁殖所需要的条件。4. A 解析:青霉直立菌丝顶端为扫帚状结构,曲霉直立菌丝顶端为放射状结构。5. C解析:真菌的细胞都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基本结构,但是没有叶绿体,真菌能够产生大量的孢子进行孢子繁殖。大型真菌蘑菇能够形成菌柄和菌盖,但是酵母菌等很多真菌则没有菌盖和菌柄等结构。6. D 解析:真菌与绿色植物的根本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绿色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营养

24、方式为自养。7. A解析:霉菌有青霉和曲霉,区别各种霉菌可以看以下特征:孢子的颜色,孢子在直立菌丝上着生的形状。直立菌丝顶端呈扫帚状结构,且每一分枝有成串的孢子,这是青霉的重要特征之一。8. D解析:蘑菇体内没有叶绿体,不属于植物界;蘑菇也不是细菌,细菌都是单细胞的且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蘑菇属于多细胞的大型真菌。9.A 解析:从图示可以知道该霉菌是多细胞个体。10. C解析:粮食的发霉和长毛是真菌繁殖的结果。青霉的孢子呈现青绿色,曲霉的孢子能够呈现出黄色。11. 菌丝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叶绿体 有机物 孢子12. 解析:(1)适宜的温度(2)一定的水分(3)充足的营养物质(4)一定

25、的生存空间【教材习题答案详解】1.霉菌是靠孢子进行繁殖的,孢子很轻,可以在空气中飘荡。夏天,受潮的粮食、衣物或皮鞋给孢子的萌发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条件和营养物质,所以容易生长霉菌。2.检查家里储存粮食的地方是否通风,环境是否干燥,存放衣物的衣柜是否受潮。在晴好的天气里,晾晒粮食和衣物,防止霉菌的生长。3.蘑菇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潮湿的环境和丰富的有机物。所以在养殖食用蘑菇时,一方面要保持养殖场所的清洁、温度和潮湿;另一方面要提供蘑菇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活动设计】自己动手养殖凤尾菇1、活动目的通过自己动手养殖凤尾菇,了解真菌的繁殖特点,了解一些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2、材料用

26、具当地常见的食用菌凤尾菇的菌种,塑料袋,线绳,大塑料桶,塑料盆,小勺,木屑(硬杂木的,也可以用稻草等),粗玉米粉,石膏粉,石灰,0.2%的高锰酸钾溶液。3、活动过程(1)准备工作将曝晒后的木屑、粗玉米粉、石膏粉和石灰制成混合配料,它们的比例依次是75%、20%、2%和3%。向混合配料中加入质量分数为0.2%的高锰酸钾溶液并搅拌,混合配料与溶液的比例是11.2。搅拌均匀后放置1224 h,然后装入袋内。用质量分数为0.2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和洗刷实验用具20 min,进行消毒灭菌。(2)发菌用洁净的小勺将菌种分成蚕豆大小的小块,备用。 先向培养袋内装一薄层菌种,再加入一层厚约3.5 cm的配料

27、。如此重复装入菌种和配料,直至将培养袋装到基本满时为止。袋口与菌种和配料之间应有23 cm的空间,菌种的量应是配料量的5%25%。然后,用线绳将袋口扎紧。将培养袋放在清洁卫生、通风避光、温度在25 左右、相对湿度在70%80%的室内培养。开始培养时,每隔7 d观察一次,以后则每隔20 d观察一次。观察时要翻动一下培养袋,并及时清除培养袋内被杂菌污染的部分和被杂菌严重污染的培养袋。观察时要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当时的气温、袋内菌丝生长情况、污染的培养袋数量等。当培养袋内长满菌丝并且培养袋的两端出现米粒状的扭结物时,将培养袋的两端打开,以便通风透气。这时的室温应保持在1520 ,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

28、0%85%,为此,以定时向室内地面喷洒清水。此外,室内还应当有散射光。要做好有关温度、相对湿度、光照、菌柄长短、菌盖大小、子实体颜色和孢子是否散放等的记录。当子实体生长发育并陆续成熟时,就可以陆续采收了。4、注意事项(1)活动时间和场所的安排。由于养殖食用菌所需的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4050 d,为此,教师要做好时间安排,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可以采取校内集中活动和家中养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2)可以采用高温高压灭菌的方法对实验用具进行消毒,也可以用质量分数为0.25%的高锰酸钾溶液灭菌消毒,这种方法最为简单、经济。高锰酸钾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学生在接触高锰酸钾时应戴手套。(3)在养

29、殖活动开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养殖计划,包括设计各自的观察记录表。养殖过程中,如实做好观察记录(如当天的气温等天气情况、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情况及形态特点等)。养殖活动结束后,组织好学生的汇报总结工作,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该种食用菌的生长过程、适宜条件,代谢类型等,及时填写活动报告,并总结养殖食用菌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等。【教学反思】真菌一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真正的让学生认识真菌的结构,通过自己的观察让学生自己说出真菌的结构,自己推测真菌的营养方式。因此,观察材料的准备很重要。课前一周要准备好橘子皮和面包片培养青霉和曲霉,以便学生用放大镜就能容易地观察到真菌的菌

30、丝,甚至孢子。在学生自己观察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就得出真菌是由菌丝构成的,在直立菌丝的顶端有孢子。而且通过观察,学生对青霉和曲霉的颜色的区别印象非常深刻,尤其是曲霉,发霉的面包片颜色多种多样,有黑色、黄色、红色、绿色等。 通过提前布置学生课外时间做蘑菇孢子印来学习孢子的位置、形态和作用,这种方法学生兴趣大、印象深、课堂的参与率高。但要让学生真正做好蘑菇孢子印并不简单,老师自己要提前1周先做,一般要买新鲜的香菇等,去掉菌柄,盖在较深颜色的纸上,一次最好做510个,因为并不是每个蘑菇都有完整的孢子,所以要多做几个。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总结制作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第二简案】设计

31、思路:通过展示各种真菌的实物材料和视频材料,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讨论得出结论。首先展示各种各样的大型真菌,使学生对真菌增加感性认识;再通过组织学生观察培养的青霉和曲霉,进一步了解真菌的结构。通过动手制作孢子印感受孢子的存在,理解真菌的孢子繁殖。教学策略:观察、实验和讨论相结合。过程:教师列举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蘑菇、腐乳、木耳以及物体的发霉现象,自然推进新课。1、观察大型真菌的形态展示学生带来的和教师准备的各种各样的蘑菇实物,组织学生观察蘑菇的形态特点。明确蘑菇为多细胞真菌,整个菌体都是由菌丝构成。结合“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容易采到蘑菇?这说明了什么”的讨论题,师生共同讨论蘑菇的生活

32、条件。教师展示几种毒蘑菇的图片,加强学生对毒蘑菇和食用蘑菇的区别,强调学生不可随便到野外采蘑菇食用。 2、观察青霉、曲霉 用放大镜观察提前准备长了青霉的橘子和生有曲霉的馒头。比较两种霉菌的颜色、直立菌丝顶端的形状等,由学生自己说出二者的区别。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青霉、曲霉的结构挂图,讨论得出青霉、曲霉的结构组成并由此推测霉菌是依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结合蘑菇的培养过程进一步了解霉菌的营养方式。3、观察单细胞真菌酵母菌 展示细菌、酵母菌和植物细胞结构图,观察比较三种细胞的异同点。酵母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无叶绿体,与细菌相比有真正的细胞核。由无叶绿体再联系到营养方式异养,进一

33、步说明结构决定功能。同时也可说明真菌为什么在生态系统中是分解者。由酵母菌结构再联系青霉、曲霉的结构,由此得出真菌结构上的共同点。4、真菌的繁殖教师播放蘑菇养殖场的录象,整体感知蘑菇的繁殖。组织学生观察提前制作的孢子印,探讨为什么会形成孢子印,介绍各自制作孢子印的成功经验,讨论分析失败原因。通过比较孢子印和蘑菇菌褶的形态,使学生明确孢子着生在菌褶里,真菌主要进行孢子繁殖。通过前边的观察思考,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出真菌在结构、营养方式、生殖上的共同特征,并与细菌加以比较,从而加深印象和增加区分度。【参考资料】青霉和曲霉的培养在陈的馒头、面包、果酱、皮革和霉烂的水果皮上,可以看到青霉和曲霉。通常用橘皮、

34、馒头、面包片来培养青霉和曲霉。方法是:取潮湿的橘皮或者一小块馒头,放在一块洁净的玻璃上,上面扣上一个小烧杯或小玻璃杯。把这个装置放在温度略高于20 的暗处培养。几天以后,馒头或橘皮上就会长出各种霉菌来,其中有一些带有青绿颜色的,就是青霉(用橘皮培养青霉效果更好),带有黑色的是曲霉。实验课上,为了保证学生真正看清楚青霉的无色分枝的菌丝,以及生长在菌丝上面成串的分生孢子,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取材时必须挑取少量的、颜色很浅的绿色部分做装片(如果挑取颜色较深的部分,在视野里看到的只是大量绿色的青霉孢子;如果挑取白色部分,在视野里看到的只是大量无色的菌丝)。这样,在视野里才能既看到无色的分枝的青霉菌丝,

35、又看到生长在菌丝顶端的成串的绿色孢子。为了使实验课上观察的效果更好,可以在上述培养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人工接种培养(挑取第一次培养的青霉或曲霉,接种在橘皮上进行再次培养)。进行第二次人工接种培养的青霉或曲霉,不仅比较纯净,而且生长得很快,往往12 d后就可以供观察使用。蘑菇蘑菇不是真菌分类学中的一个自然类群,它是一类大型真菌的总称,一般是指具有菌盖和菌柄的肉质腐生菌类。从真菌分类学的角度看,蘑菇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但是按照传统的习惯,蘑菇也包括少数大型的子囊菌,如羊肚菌。有些资料上,甚至把猴头、木耳、银耳等可以食用的大型真菌,也称做蘑菇。然而,某些科技书上所讲的蘑菇,则专指双孢蘑菇 在我国广阔

36、的土地上,不少地方一年四季都有蘑菇生长,特别是夏、秋季节,蘑菇的生长更是旺盛。无论在森林、草原、山丘和平原,还是在朽木上或是在粪堆上,常常可以采到蘑菇。蘑菇有单生的、散生的、群生的和丛生的。从蘑菇生长对基物的要求来看,蘑菇可以分为土生、木生和草生三种类型。土生的蘑菇一般离不开土壤,如双孢蘑菇等;木生的蘑菇生长在活的树木或死去的树桩上,也可栽培在伐倒的树段或木屑上,如香菇等;草菇是生长在稻草上的典型的草生蘑菇。蘑菇的营养价值蘑菇的子实体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大多在30%以上,比一般蔬菜、水果的含量要高。以香菇为例,香菇的蛋白质中至少含有18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香菇中

37、就含有7种。香菇中含有两种具有明显抗癌作用的多糖。香菇中还含有钙、铁、锰等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蘑菇的营养价值高,还在于这些营养物质容易被人体吸收。双孢蘑菇和红菇所含的蛋白质,有25%左右是溶于水中的,有50%左右是可以被人消化吸收的,只有25%左右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蘑菇中其他的营养物质,可以被浸泡提取的比率也很大,比一般的水果、蔬菜要高得多。蘑菇中的维生素不仅种类多,含量也高。科学研究的结果表明,蘑菇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PP、烟酸、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D。香菇中维生素D的含量比大豆高20倍,是海带的8倍。蘑菇的不同部位,营养物质的含量不同。一般地说,菌盖比菌柄营养

38、更丰富。最适于食用的是新鲜的较幼嫩的蘑菇子实体。近些年来,很多国家蘑菇的栽培生产发展很快。1950年全世界各种蘑菇的产量是7104 t,1979年增加到121104 t,也就是增加了16倍。我国在蘑菇的采食和栽培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例如,香菇的栽培在我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浙江省是世界上栽培香菇最早的地方。草菇栽培最早的地方是在我国广东省的韶关地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我国草菇、木耳、银耳的产量都居世界的首位。毒蘑菇的鉴别世界上的蘑菇,目前已经知道的约有5 000多种,其中毒蘑菇有100多种,我国的毒蘑菇有80多种。毒蘑菇与食用蘑菇,在形态特征上往往只有很微小的差

39、异,不少种类还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观察其孢子的大小、颜色、表面特征,并参阅有关的科学资料进行核对,才能确定是否有毒。有的人认为,毒蘑菇色泽鲜艳,外形美观,具有麻、辣、酸、苦的味道,有的毒蘑菇有乳汁,毒蘑菇子实体受伤后伤面变色。这些经验有其可取之处,但也不是任何一种毒蘑菇都具有这样的特征。例如,多种牛肝菌的伤面常常变色,松乳菇具有乳汁,然而它们都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有些毒蘑菇吃起来味道也是很鲜美的。有人说毒蘑菇能使银器变黑,毒蘑菇不容易生蛆长虫,这些说法都是不确切的。事实上,很多种毒蘑菇遇到银器并不变黑,有毒的豹斑毒伞往往会生蛆长虫。总之,要想用一两个性状来概括蘑菇是否有毒,目前还做不到。因此,在野

40、外采集食用蘑菇时,一定要细心辨别。对于不能识别的蘑菇,应该向当地有经验的群众请教。下图示几种常见的有毒蘑菇: 双孢蘑菇、香菇和口蘑双孢蘑菇也叫洋蘑菇,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科。双孢蘑菇的菌盖扁半球形或平展,光滑,白色或淡黄色,菌肉白色,厚1.42.0 cm。菌柄与菌盖同色,近圆柱形。菌柄上生有菌环,菌环呈白色膜质状。菌褶幼小时粉红色,以后变为暗褐色。担子上生有两个担孢子,个别的为一个。双孢蘑菇生长在厩肥上,是一种优良的食用菌,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栽培时室内必须通风,但不要透光,以牛、马等的畜粪和稻草或麦秸作为培养物。一般在秋、冬、春季栽培最为适宜。双孢蘑菇是目前全世界人工栽培产量最多的一种食用菌。

41、香菇也叫冬菇,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科。香菇菌盖的表面常呈褐色,上面有淡色的鳞片。菌肉厚,呈白色。菌柄白色,常弯曲。菌褶也呈白色。新鲜的香菇,香气并不浓厚,在用火烤干或阳光晒干后,就发出了一种特别的香味来。香菇含有一般蔬菜所缺少的麦角甾醇。麦角甾醇在人体内能够转变成维生素D,从而增强人体的抗病力。香菇生长在枯死的枫香、栲树等树木上,需要非常适中的温度和适宜的湿度。香菇在我国主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安徽等省的山林地带,子实体常在立冬后至来年清明前形成。香菇味鲜而香,是一种优良的食用菌。口蘑属于担子菌纲、口蘑科。口蘑的菌盖初期呈半球形,后来平展开来,并且边缘稍向内卷,干燥后表面具有回纹。菌盖初呈白色,

42、后呈赭色或淡黄色。菌柄粗壮,白色。菌褶也呈白色。口蘑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比较低,喜生长在微酸性的土壤上,用牲畜粪和枯草作培养物较为适宜。在我国,口蘑盛产在内蒙古草原以及河北省张家口以北的草地,是一种优良的食用菌。侧耳、美味牛肝菌和鸡油菌侧耳又叫平菇、黄蘑、元蘑、北风菌,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科。子实体有扇形的菌盖和偏生或侧生的菌柄(有的无菌柄)。菌盖肉质,形状和颜色多变异。菌褶向下延生,状如扇骨。孢子长方形至球形,一般无色。侧耳多生长在树、柳树、栎树上,是著名的野生食用菌,现已用木段或木屑进行人工栽培。美味牛肝菌属于担子菌纲、牛肝菌科。美味牛肝菌的菌盖厚,肉质,呈浅红褐色,菌盖下面有无数小孔,是菌

43、管的开口。菌柄粗壮,中实,常有网纹。美味牛肝菌生长在林间地上,与树根形成菌根。美味牛肝菌可以食用。鸡油菌属于担子菌纲、鸡油菌科。子实体蛋黄色,菌盖肉质,初凸出,后展开,中央下凹,光滑,边缘常分裂成瓣。菌柄细长,中实。孢子椭圆形,无色至微黄色。鸡油菌多在秋季生于混交林地上,群生或近丛生。鸡油菌是人们(特别是西欧人)喜食的一种真菌。鸡油菌是我国出口的一种重要的食用菌。毒蝇鹅膏、灵芝、猴头菌毒蝇鹅膏也叫毒蝇蕈、蛤蟆菌,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科。子实体伞形,菌盖幼时半球形,后平展开来,表面有黏性,鲜红色至橘红色,上面有白色或黄色鳞片或疣。菌肉厚,白色。菌柄上部有丝状纤维或絮状物,基部膨大成球形。有数轮白色

44、或添有黑色颗粒的菌托。菌环大而厚,白色至黄色。毒蝇鹅膏有毒,能毒死苍蝇,故名。灵芝是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多孔菌科中的一类大型药用真菌。灵芝的子实体木栓化。菌盖呈半圆形或肾形。菌盖的上表面呈红褐、红紫、暗紫以至黑色,具有漆状光泽,并具有云状环纹和辐射状皱纹。菌盖的下表面呈淡黄色,有许多细孔。菌柄比较长,侧生或偏生,有时还具有分枝,菌柄也具有漆状光泽。灵芝性喜高温、潮湿,多生长在山地枯树根上,在我国主要产于东北、华南等地。据调查,我国所产的灵芝有53种之多,其中赤芝是代表种,紫芝的药效比较高。过去,灵芝又叫瑞草、还阳草,传说灵芝具有起死回生的妙用,是一种使人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这些都是没有科学

45、根据的。明朝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尝疑芝乃腐朽余气所生,正如人生瘤赘,而古今皆以为瑞草,又云服食可仙,诚为迂谬”。猴头菌是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目、齿菌科中的一种大型的食用真菌。它营养丰富,肉嫩味鲜,是一种名贵的山珍。猴头菌生长在栎树、胡桃树等立木和腐木上。在我国,野生猴头菌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甘肃、四川、浙江等省区的山林中。猴头菌的菌丝从树木中吸收水分和养料,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才在树皮上长出子实体来。子实体新鲜时呈白色,大的如碗,小的似拇指,基部狭窄,上部膨大,肉质,柔软,团块状,全身布满针状的肉刺,毛茸茸的,很像猴子的脑袋,故此得名。子实体干后成为淡黄色的块状

46、物,肉刺上着生有子实层,子实层上着生有孢子。成熟的孢子飞散传播到邻近的树洞里或枯枝上,就开始萌发生长。在自然条件下,猴头菌的生长发育很慢,数量也不多,所以十分名贵。猴头菌既是著名的佳肴,又是珍贵的良药。据药书记载,猴头菌性平、味甘,有滋补、助消化、利五脏的功能,可以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等疾病。利用猴头菌加工制成的“猴菇菌片”,用于治疗胃癌、食道癌等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有效率达69.3%,其中疗效显著的占15%。现在,野生的猴头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人工培养的方法正在逐步地发展起来。木耳木耳是担子菌纲、银耳目、木耳科的一种大型食用真菌。木耳的子实体略呈耳形,胶质,有弹性,表面平滑或

47、有脉状皱纹。新鲜的木耳呈红褐色,干燥后强烈收缩,并呈深褐色以至近黑色。在我国,从北方到南方,多种阔叶林中的腐朽树干上都有木耳生长,其中以四川省和贵州省出产的木耳最为著名。木耳爽口清香,别具风味,深受人们欢迎,在我国的食用真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木耳还具有益气强身、活血、止血和清痰的功能,可以用来医治风湿性腰腿疼、经脉不通、便血等症。银耳银耳又叫白木耳,是担子菌纲、银耳目、银耳科中的一种大型食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形似鸡冠或菊花,富含胶质,白色半透明,干燥后呈淡黄色或黄色。我国是盛产银耳的国家,野生银耳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北、福建等省的深山峡谷中,生长在半死或枯死的栓皮栎、麻栎等阔叶树上。这些阔叶树一旦腐朽,遇到适宜的气温和湿度后,藏有银耳孢子的树皮就会冒出一朵朵色白如银的银耳。银耳的营养十分丰富,是一种名贵的滋养补品。银耳性平、味甘,具有补肾、润肺、止咳、健脑、消除肌肉疲劳等功效。野生银耳的产量很低,人工栽培银耳,其产量则明显增加。据调查,天然状况下每500 kg朽木只能收获0.250.5 kg干银耳,而利用木段进行人工接种,则可以收获2.53 kg干银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