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41429544 上传时间:2021-1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原动力课堂教学中引导和点拨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发展和参与的学习过程,要注重学生主动性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创造性的思考精神培养。在这个思辨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发现,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学习的乐趣,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其中,在探究性主动学习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学生质疑、解疑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因为只有让学生好“疑”才能产生创新的原动力,进而产生创新成果,为此,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的让学生对学习信息进行鉴别、筛选,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在貌似平常的信息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

2、索,从而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形成自己新颖独到的见解。二、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是创新能力的根本要发展创造性思维,必须以辩证的批判性为前提,否则,便不会有学生独特的创造性,西方国家特别注重这种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他们最忌因循守旧,崇尚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反驳、否定前人的理论,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哪怕这种见解显得如何幼稚,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正因如此,西方学生往往善于创新,具有冒险精神,具有独立意识,为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挖掘课堂教学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大胆否定的潜力,给学生创造一种有利于其批判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形成不迷信、不盲从、敢立异,务求突破的精神,教育学生不要拜倒在名人脚下,

3、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批判中形成自己独特思维机制,从而形成自己的特有的创新人格。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先导无数事实证明,想象特别是创造性想象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翅膀和先导。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想象力的丰富与否关系到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想象力越丰富其开创力的潜能越大,想象是发散思维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具有与众不同的独立性和突然的爆发性,善于对比、演绎,主动地去思考、去构想,并由之转化为去寻求新的答案与成果,这种思维品质还能对问题从多角度着眼,搜寻多种可能性,从多方面探讨问题的本质,能够使想象主体从平中见奇,从常见异,从同中见不同,是开拓创新潜能的前提和先导,因此,注

4、重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品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四、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品质是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性思维品质是创新能力的核心的灵魂,其内容较多,诸如侧向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想象思维,推理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等,其中求异思维是创新能力的关键。因为创新即是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其实也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与别人不同的东西。这就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具有非常规的思维和非常性的运作,这便是“求异”。“求异”是创新的关键,是创造的起始,要合理适当引入偏激的死胡同,认为标新思维品格,但不能力求异而异,不能将问题引入偏激的死胡同,认为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就是创新。因此,教学中,教师就注意知识、能力、学习和意志等的并行发展。因为求异之“才”必须以求异知识的积累为前提,而有知识的储备目的是为学,如果再加上毅力和意志,那么创新才会结出硕果,否则创新也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张新小学教师:温 秀 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