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1386950 上传时间:2021-11-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4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1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1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1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1(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 (2) 特殊控制测量 1变形监测作业指导书1、 变形监测一般规定1.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建筑场地、地基基础、水工建筑物、地下工程建(构)筑物、桥梁、滑坡等的变形监测。1.2 重要的工程建(构)筑物,在工程设计时,应对变形监测的内容和范围做出统筹安排,并应由监测单位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首次观测时,宜获取监测体初始状态的观测数据。1.3 变形监测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等级垂直位移监测水平位移监测适用范围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mm)相邻变形观测点的高差中误差(mm)变形观测点的点位中误差(mm)一等0.3 0.1 1.5 变形特

2、别敏感的高程建筑、高耸的构筑物、工业建筑、重要古建筑、大型坝体、精密工程设施、特大型桥梁、大型直立岩体、大型坝区地壳变形监测等二等0.5 0.3 3.0 变形比较敏感的高程建筑、高耸的构筑物、工业建筑、古建筑、大中型坝体、特大型桥梁和大型桥梁、直立岩体、高边坡、重要工程设施、重大地下工程、危害性较大的滑坡监测等三等1.0 0.5 6.0 一般性的高程建筑、多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构筑物、直立岩体、高边坡、深基坑、一般地下工程、危害性一般的滑坡监测、大型桥梁等四等2.0 1.0 12.0 观测精度要求低的建(构)筑物、普通滑坡监测、中小型桥梁等注:1 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是指相对于邻近基准点

3、的中误差。2 特定方向的位移中误差,可取表中相应等级点位中误差的1/作为限值。3 垂直位移监测,可根据需要按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或相邻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确定监测精度等级。1.4 变形监测网的网点,宜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其布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基准点,应选在变形影响区域之外稳固可靠的位置。每个工程至少应有3个基准点。大型的工程项目,其水平位移基点应采用带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垂直位移基准点宜采用双金属标或钢管标。 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且方便使用的位置。设立在大型工程施工区域内的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宜采用带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可采用钢管标。对通视

4、条件校好的小型工程,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定变形观测点。 变形观测点,应设立在能反映监测体变形特征的位置或监测断面上,监测断面一般分为:关键断面、重要断面和一般断面。需要时,还应埋设一定数量的应力、应变传感器。1.5 监测基准网,应由基准点和部分工作基点构成。监测基准网应每半年复测一次;当对变形监测成果发生怀疑时应随时检核监测基准网。1.6 变形监测网,应由部分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监测点构成。监测周期,应根据监测体的变形特征、变形速率、观测精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期间,应根据变形量的变化情况适当调整。1.7 各期变形观测,应满足下列要求: 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采用

5、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观测人员相对固定。 记录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荷载、温度、降水、水位等。 采用同一基准处理数据。1.8 变形监测作业前,应收集相关水文地质、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图纸,并根据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工程类型、工程规模、基础埋深、建筑结构和施工方法等因素,进行变形监测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应包括监测的目的、精度等级、监测方法、监测基准网的精度估算和布设、观测周期、项目预警值、使用的仪器设备等。1.9 每期观测前,应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校正,并做好记录。1.10每期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处理观测数据。当数据处理结果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即刻通知建设单位

6、和施工单位采取相应措施: 变形量达到预警值或接近允许值。 变形量出现异常变化。 建(构)物出现的裂缝或地表的裂缝快速扩大。2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2.1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可采用三角形网、导线网、GPS网和视准轴线等形式。当采用视准轴线时,轴线上或轴线两端应设立校核点。2.2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宜采用独立坐标系统,并进行一次布网。必要时,可与国家坐标系统联测。狭长形建筑物的主轴线或其平行线,应纳入网内。大型工程布网时,应充分顾及网的精度、可靠性和灵敏度等指标。2.3 基准网点位,宜采用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观测墩的制作和埋设,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要求。2.4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7、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L(m)测角中误差(”)侧边相对中误差水平角观测测回1”级仪器2”级仪器一等1.53000.71/30000012-2001.01/2000009-二等3.04001.01/2000009-2001.81/10000069三等6.04501.81/100000693502.51/8000046四等12.06002.51/8000046注:1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的相关指标,是基于相应等级相邻基准点点位中误差的要求确定的。2 具体作业时,也可根据监测项目的特点在满足相邻基准点的点位中误差要求前提下,进行专项设计。3 GPS 水平位移

8、监测基准网,不受测角中误差和水平角观测测回数指标的限制。2.5 监测基准网的水平角观测,宜采用方向观测法。2.6 监测基准网边长,宜采用电磁波测距。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等级仪器精度等级每边测回数一测回读数较差(mm)单程各测回较差(mm)气象数据测定的最小读数往返较差(mm)往返温度()气压(Pa)一等1mm级仪器4411.50.2502(a+bD)二等2mm级仪器3334三等5mm级仪器2257四等10mm级仪器4-810注:1 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24次的过程。2 根据具体的情况,测边可采取不同时间段代替往返观测。3 测量斜距,须经气象改正和仪器加、乘常数改正后才

9、能进行水平距离计算。4 计算测距往返较差的限差时,a、b分别为相应等级所使用仪器标称的固定误差和比例误差系数,D为测量斜距(km)。2.7 对于三等以上的GPS监测基准网,应采用双频接收机,并采用精密星历进行数据处理。2.8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测量的其他技术要求,按工程测量规范平面控制测量相关要求执行。3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3.1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应布设成环形网并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观测。3.2 基准点的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将标石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稳定的原状土层内,或将标志镶嵌在裸露的基岩上。 2 利用稳固的建(构)筑物,设立墙水准点。 3 当受条件限制时,在变形区内也可埋设深层钢管标

10、或双金属标。 4 大型水工建筑物的基准点,也可采用平洞标志。 5 基准点的标石规格,可根据现场条件和工程需要,按工程测量规范相关要求进行选择。3.3 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一等0.30.070.150.2二等0.50.150.300.4三等1.00.300.600.8四等2.00.701.402.0注:表中n为测站数。3.4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等级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视线长度(m)前后视的距离较差(m)前后视的距离较差累积(m)视线离地

11、面最低高度(m)基本分划、辅助分划读数较差(mm)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所测高差较差(mm)一等DS05因瓦150.31.00.50.30.4二等DS05因瓦300.51.50.50.30.4三等DS05因瓦502.030.30.50.7DS1因瓦502.030.30.50.7四等DS1因瓦755.080.21.01.5注:1 数字水准仪观测,不受基、辅分划读数较差指标限制,但测站两次观测的高差较差,应满足表中相应等级基、辅分划所测高差较差的限值。2 水准路线跨越江河时,应进行相应等级的跨河水准测量,其指标不受该表的限制,按工程测量规范高程控制测量要求进行。3.5 观测使用的水准仪和水准标尺,应符

12、合工程测量规范相关规定要求,DS05级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不得大于10。3.6 起始点高程,宜采用测区原有高程系统。较小规模的监测工程,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较大规模的监测工程,宜与国家水准点联测。3.7 水准观测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高程控制测量相关要求。4 基本监测方法和技术要求4.1 变形监测的方法,应根据监测项目的特点、精度要求、变形速率以及监测体的安全性等指标,按表6选用。也可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监测。表6 变形监测方法的选择类 别监 测 方 法水平位移监测三角形网、极坐标法、交会法、GPS测量、正倒垂线法、视准线法、引张线法、激光准直法、精密量距、伸缩仪法、多点位

13、移计、倾斜仪等垂直位移监测水准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等三维位移监测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法、卫星实时定位测量(GPSRTK)法、摄影测量法等主体倾斜经纬仪投点法、差异沉降法、激光准直法、垂线法、倾斜仪、电垂直梁等挠度观测垂线法、差异沉降法、位移计、挠度计等监测体裂缝精密量距、伸缩仪、测缝计、位移计、摄影测量等应力、应变监测应力计、应变计4.2 当采用三角形网测量时,其技术要求应符合本书第2节的相关规定。4.3交会法、极坐标法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采用角交会法时,交会角应在60120之间,并宜采用三点交会;采用边交会法时,交会角宜在30150之间;2 极坐标法观

14、测,宜采用双测站极坐标法测定,其边长应采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定; 3 测站应采用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变形监测点,可埋设安置反光镜或觇牌的强制对中装置或其他固定照准标志。4.4 视准线法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视准线两端的延长线外,宜设立校核基准点;2 视准线应离开周邻障碍物1m以上;3 各测点偏离视准线的距离,不应大于2cm;采用小角法时可适当放宽,小角角度不应超过30;4 视准线测量,可选用活动觇牌法或小角度法。当采用活动觇牌法观测时,监测精度宜为视准线长度的1/100000;当采用小角度法观测时,监测精度按下式估算: (10.4.4)式中: 位移中误差(mm); 测角中误差(

15、); 视准线长度(mm); 206265。5 基准点和测站点,应采用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6 当采用活动觇牌法观测时,观测前应对觇牌的零位差进行测定。4.5 引张线法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引张线长度大于200m时,宜采用浮托式; 2 引张线两端,可设置倒垂线作为校核基准点,也可设置在两端山体的平洞内;3引张线宜采用直径为0.8mm1.2mm的不锈钢丝; 观测时,测回较差不应超过0.2mm。4.6 正、倒垂线法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垂线长度,合理确定的重锤重量或浮子的浮力;2 垂线宜采用直径为0.8mm1.2mm的不锈钢丝或因瓦丝;3 单段垂线长度不宜大于

16、50m;4 需要时,正倒垂可结合布设;5 测站应采用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墩;6 垂线观测可采用光学垂线坐标仪,测回较差不应超过0.2mm。4.7 激光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激光器(包括激光经纬仪、激光导向仪、激光准直仪等)宜安置在变形区影响之外或受变形影响较小的区域。激光器应采取防尘、防水措施。2 安置激光器后,应同时在激光器附近的激光光路上,设立固定的光路检核标志。3 整个光路上应无障碍物,光路附近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4 目标板(或感应器),应稳固设立在变形比较敏感的部位并与光路垂直;目标板的刻划,应均匀、合理。观测时应将接收到的激光光斑,调至最小、最清晰。4.8 当采用水

17、准测量方法进行垂直位移监测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垂直位移监测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7的规定。 表7等 级变形观测点的高程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一等0.30.070.150.2二等0.50.150.300.4三等1.00.300.600.8四等2.00.701.402.0注:表中n为测站数。2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本书3.4节的规定。4.9 静力水准测量,应满足下列要求:1 静力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的规定;表8 等 级仪器类型读数方式两次观测高差较差(mm)环线及符合路线闭合差(mm)一等封闭

18、式接触式0.150.15二等封闭式、敞口式接触式0.300.30三等敞口式接触式0.600.60四等敞口式目视式1.401.40注: 表中n为高差个数。2 观测前,应对观测头的零点差进行检验; 3 应保持连通管路无压折,管内液体无气泡; 4 观测头的圆气泡应居中或自由悬挂;5 两端测站的环境温度不宜相差过大;6 仪器对中误差不应大于2mm,倾斜度不应大于10;7 宜采用两台仪器对向观测,也可采用一台仪器往返观测。液面稳定后,方能开始测量;每观测一次,应读数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观测值。4.10 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宜采用中点单觇法,也可采用直返觇法。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垂直角宜

19、采用1级仪器中丝法对向观测各6测回,测回间垂直角较差不应大于6;2 测距长度宜小于500m,测距中误差不应超过3mm;3 仪器高和觇标高,应精确量至0.1mm。4 必要时,测站观测前后各测量一次气温、气压,计算时加入相应改正。4.11 主体倾斜和挠度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可采用监测体顶部及其相应底部变形观测点的相对水平位移值计算主体倾斜。2 可采用基础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和基础的挠度。3 重要的直立监测体的挠度观测,可采用正倒垂线法、电垂直梁法。4 监测体的主体倾斜率和按差异沉降推算主体倾斜值,按本规范附录F的公式计算按差异沉降推算基础相对倾斜值和基础挠度,按本规范附录G的公式计算。4.

20、12 当监测体出现裂缝时,应根据需要进行裂缝观测并满足下列要求:1 裂缝观测点,应根据裂缝的走向和长度,分别布设在裂缝的最宽处和裂缝的末端; 2 裂缝观测标志,应跨裂缝牢固安装。标志可选用,镶嵌式金属标志、粘贴式金属片标志、钢尺条、坐标格网板或专用量测标志等;3 标志安装完成后,应拍摄裂缝观测初期的照片;4 裂缝的量测,可采用比例尺、小钢尺、游标卡尺或坐标格网板等工具进行;量测应精确至0.1mm;5 裂缝的观测周期,应根据裂缝变化速度而定。裂缝初期可每半个月观测一次,基本稳定后宜每月观测一次,当发现裂缝加大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必要时应持续观测。4.13 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

21、合下列规定:1 测站应设立在基准点或工作基点上,并采用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台或观测墩;测站视野应开阔无遮挡,周围应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应同时具有防水、防尘设施;2 监测体上的变形监测点宜采用观测棱镜,距离较短时也可采用反射片;3 数据通讯电缆宜采用光纤或专用数据电缆,并应安全敷设,连接处应采取绝缘和防水措施; 4 作业前应将自动观测成果与人工测量成果进行比对,确保自动观测成果无误后,方能进行自动监测;5 测站和数据终端设备应备有不间断电源;6 数据处理软件,应具有观测数据自动检核、超限数据自动处理、不合格数据自动重测,观测目标被遮挡时,可自动延时观测处理和变形数据自动处理、分析、预报和预警等功能

22、。4.14 当采用摄影测量方法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 应根据监测体的变形特点、监测规模和精度要求,合理选用作业方法,可采用时间基线视差法、立体摄影测量方法或实时数字摄影测量方法等;2 监测点标志,可采用十字形或同心圆形,标志的颜色应使影像与标志背景色有明显的反差,可采用黑、白、黄色或两色相间。3 像控点应布设在监测体的四周;当监测体的景深较大时,应在景深范围内均匀布设。像控点的点位精度不宜低于监测体监测精度的1/3.当采用直接线性变换法解算待定点时,一个像对的控制点宜布设6-9个;当采用时间基线视差法时,一个像对宜布设4个以上控制点。4 对于规模较大、监测精度要求较高的监测项目,可采用多标志、

23、多摄站、多相片及多量测的方法进行;5 摄影站,应设置固定观测墩。对于长方形的监测体,摄影站宜布设在与物体长轴相平行的一条直线上,并使摄影主光轴垂直于被摄物体的主立面;对于圆柱形外表的监测体,摄影站可均匀布设在与物体中轴线等距的周围;6 多像对摄影时,应布设像对间起连接作用的标志点;7 变形摄影测量的其他技术要求,应满足工程摄影测量规范(GB50167)的有关规定。4.15 当采用卫星实时定位测量(GPSRTK)方法时,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设立永久参考站作为变形监测的基准点,并建立实时监控中心,2 参考站,应设立在变形区之外或受变形影响较小的地势较高区域,并建立观测墩。参考站上部

24、天空应开阔,无高度角超过10的障碍物,且周围无GPS信号反射物(大面积水域,大型建构物),及无高压线、电视台、无线电发射站、微波站等干扰源;3 流动站的接收机天线,应永久设置在监测体的变形观测点上,并采取保护措施。体的结构灵活布设,接收天线的周围无高度角超过10的障碍物。变形观测点的数目依具体的监测项目和监测体的结构灵活布设。接收卫星数量不应少于5颗,应采用固定解成果;4 数据通讯,长期的变形监测宜采用光纤电缆或专用数据电缆,短期的也可采用无线电数据链通信。4.16 应力、应变监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监测点,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工程需要合理布设; 2 传感器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抗腐蚀

25、性和耐久性,并具有抗震和抗冲击性能;传感器的量程宜为设计最大压力的1.2倍,其精度应满足工程监控的要求;连接电缆应采用耐酸碱、防水、绝缘的专用电缆;3 传感器埋设前,应进行密封性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和温度性能检验,满足要求后方能使用;4 传感器应密实埋设,其承压面应与受力方向垂直;连接电缆应进行编号;5 传感器预埋稳定后,方能测定静态初始值;6 应力监测周期,宜与变形监测周期同步。 5 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监测5.1 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监测项目,应根据工程需要按表9选择。表9 工业与民用建筑变形监测项目项 目主要监测内容备 注场地垂直位移建筑施工前基坑支护边坡不降水垂直位移回填前水平位移降水垂直位

26、移降水期水平位移地下水位地基基坑回弹基坑开挖期分层地基土沉降主体施工期、竣工初期地下水位降水期建筑物基础变形基础沉降主体施工期、竣工初期基础倾斜主体变形水平位移竣工初期主体倾斜建筑裂缝发现裂缝初期日照变形竣工后5.2 拟建建筑场地的沉降观测,应在建筑施工前进行。变形观测,可采用四等监测精度,点位间距,宜为3050m。5.3 基坑的变形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坑的变形监测的精度,不宜低于三等; 2)变形观测点的点位,应根据工程规模、基坑深度、支护结构和支护设计要求合理布设。普通建筑基坑,变形观测点点位宜布设在基坑的顶部周边,点位间距以1020m为宜;较高安全监测要求的基坑,变形观测点点位宜

27、布设在基坑侧壁的顶部和中部;变形比较敏感的部位,应加测关键断面或埋设应力和位移传感器;3)水平位移可用极坐标法、交会法等;垂直位移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方法等;4)基坑变形监测周期,应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当开挖速度或降水速度较快引起变形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当有变形量接近预警值或事故征兆时,应持续观测;5)基坑开挖至回填前或基坑降水期间,还应对基坑边缘外围12倍基坑深度范围内或受影响的区域内的建构筑物、地下管线、道路、地面等进行变形监测。5.4 对于开挖面积较大、深度较深的重要建构筑物的基坑,应根据需要或设计要求进行基坑回弹观测,并符合下列规定:1)回弹变形观测点,宜布设在基坑

28、的中心和基坑中心的纵横轴线上能反映回弹特征的位置;轴线上距离基坑边缘外的2倍坑深处,也应设置回弹变形观测点;2)观测标志,应埋入基底面下1020cm。其钻孔必须垂直,并应设置保护管;3)基坑回弹变形监测等级,宜采用 三等。4)回弹变形观测点的高程,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并在基坑开挖前、开挖后及浇灌基础前,各测定1次。对传递高程的辅助设备,应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等项修正。5.5 重要的高层建筑或大型工业建构筑物,应根据工程需要或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土的分层垂直位移观测,并符合下列规定:1)地基土分层垂直位移观测点位,应布设在建构筑物的地基中心附近;2)观测标志埋设的深度,最浅的应埋设在基础底面下50

29、cm;最深的应超过理论上的压缩层厚度;3)观测的标志,应由内管和保护管组成,内管顶部应设置半球状的立尺标志;4)地基土的分层垂直位移观测,应在基础浇灌前开始;观测的周期,宜符合本书5.8 节的规定; 5.6 地下水位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监测孔(井)的布设,应顾及施工区至河流(湖、海)的距离、施工区地下水位、周边水域水位等因素,2)监测孔(井)的建立,可采用钻孔加井管进行,也可直接利用区域内的水井。3)水位量测,宜与沉降观测同步进行,但不得少于沉降观测的次数。5.7 工业与民用建构筑物的水平位移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位移变形观测点,应布设在建构筑物的下列部位:a 建筑物的主要墙角和

30、柱基上以及建筑沉降缝的顶部和底部;b 当有建筑裂缝时,还应布设在裂缝的两边;c 大型构筑物的顶部、中部和下部;2)观测标志宜采用反射棱镜、反射片、照准觇牌或变径垂直照准杆;3)水平位移观测的周期,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综合确定。5.8 工业与民用建筑构物的沉降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沉降观测点,应布设在建构筑物的下列部位:a 建筑构物的主要墙角或沿外墙每10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 b 沉降缝、伸缩缝、新旧建筑物或高低建筑物接壤处的两侧;c 人工地基和天然地基接壤处、建筑物不同结构分界处的两侧;d 烟囱、水塔和大型储藏罐等高耸构筑物基础轴线的对称部位,且每一构筑物不得少于4个

31、点;e 基础底板的四角和中部;f 当建构筑物出现裂缝时,布设在裂缝两侧。 2)沉降观测标志应稳固埋设,高度以高于室内地平(0面)0.20.5m为宜。对于建筑立面装修的建筑物,宜预埋螺栓式活动标志;3)高层建筑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周期,应每增加12层观测1次;建筑物封顶后,应每3个月观测一次,观测一年;封顶后第二年,应每半年观测一次,观测一年。如果最后两个观测周期的平均沉降速率及各点的沉降速率小于0.02mm/日,既可终止观测。否则,应延长观测时间直至建筑物稳定为止。工业厂房或多层民用建筑的沉降观测总次数,不应少于5次。竣工后的观测周期,可根据建筑物的稳定情况确定。5.9 建构筑物的主体倾斜观测,

32、应符合下列规定:1)整体倾斜观测点,宜布设在建构筑物竖轴线或其平行线的顶部和底部,分层倾斜观测点宜按分层布设高低点;2)观测标志,可采用固定标志、反射片或建构筑物的特征点;3)观测精度,宜采用三等水平位移观测精度;4)观测方法,可采用经纬仪投点法、前方交会法、正锤线法、激光准直法、差异沉降法等。5.10当建筑物出现裂缝且裂缝不断发展时,应进行建筑裂缝观测。裂缝观测,应满足本书4.12条的要求。5.11当建构筑物因日照引起的变形较大或工程需要时,应进行日照变形观测。日照变形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变形观测点,宜设置在监测体受热面不同的高度处;2)日照变形的观测时间,宜选在夏季的高温天进行。一般

33、观测项目,可在白天时间段观测,从日出前开始,定时观测,至日落后停止;3)在每次观测的同时,应测出监测体向阳面与背阳面的温度,并测定即时的风;4)观测方法,应根据日照变形的特点、精度要求、变形速率以及建构筑物的安全性等指标确定,可采用交会法、极坐标法、激光准直法、正倒垂线法等。6 水工建筑物变形监测6.1 水工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变形监测项目和内容,应根据水工建筑物结构及布局、基坑深度、水库库容、地质地貌、开挖断面和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确定。监测内容应在满足工程需要和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可按表10选择。表10 水工建筑物变形监测项目阶段项 目主要监测内容施工期高边坡开挖稳定性监测水平位移、垂直位移、

34、挠度、倾斜、裂缝堆石体监测水平位移、垂直位移结构物监测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挠度、倾斜、接缝、裂缝临时围堰监测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挠度建筑物基础沉降观测垂直位移近坝区滑坡监测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深层位移运行期坝体混凝土坝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挠度、倾斜、坝体表面接缝、裂缝、应力、应变等土石坝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挠度、倾斜、裂缝等灰坝、尾矿坝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堤坝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涵闸、船闸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挠度、裂缝、张合变形等库首区、库区滑坡体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深层位移、裂缝地质软弱层跨断裂(断层)高边坡6.2 施工期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不应超过表11的规定。表11 施工期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

35、项目名称位移量中误差(mm)备 注平面高程高边坡开挖稳定性监测33岩石边坡55岩土混合或土质边坡堆石体监测55结构物监测根据设计要求确定临时围堰监测510建筑物基础沉降观测3裂缝观测1混凝土构筑物、大型金属构件3其它结构近坝区滑坡监测33岩体滑坡体565岩土混合或土质滑坡体注:1 临时围堰位移量中误差是指相对于围堰轴线,裂缝观测是指相对于观测线,其他项目是指相对于工作基点而言;2 垂直位移观测方法只能用直接水准测量,受客观条件限制时,也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对向观测。6.3 混凝土水坝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不应超过表12的规定。表12 混凝土水坝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项 目测量中误差水平位移(mm

36、)坝 体重力坝、支墩坝1.0拱 坝径 向2.0切 向1.0坝 基重力坝、支墩坝0.3拱 坝径 向1.0切 向0.5垂 直 位 移(mm)1.0挠 度(mm)0.3倾 斜()坝 体5.0坝 基1.0坝体表面接缝、裂缝(mm)0.2注:1 中小型混凝土水坝的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可放宽1倍执行,土石坝,可放宽2倍执行; 2 中小型水坝的垂直位移监测精度,小型混凝土水坝不应超过2mm,中型土石坝不应超过3mm,小型土石坝不应超过5mm。6.4 水坝坝体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坝体的变形观测点,宜沿坝轴线的平行线布设。点位宜设置在坝顶和其他能反映坝体变形特征的部位;在关键断面、重要断面及一般

37、断面上,应按断面走向相应布点;2)混凝土坝每个坝段,应至少设立1个变形观测点;土石坝变形观测点,可均匀布设,点位间距,不应超过50m;3)有廊道的混凝土坝,可将变形观测点布设在基础廊道和中间廊道内;4)水平位移与垂直位移变形观测点,可共用同一桩位。6.5 水坝的变形监测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1)坝体施工过程中,应每半个月或每个月观测1次;2)坝体竣工初期,应每个月观测1次;基本稳定后,宜每3个月观测1次;3)土坝宜在每年汛前、汛后各观测1次;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a水库首次蓄水或蓄水排空;b水库达到最高水位或警戒水位;c水库水位发生骤变;d高低温气象天气;5)位移量显著

38、增大;6)库区发生地震。6.6 灰坝、尾矿坝的变形监测,可根据水坝的技术要求适当放宽执行。6.7 堤坝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变形监测内容、精度和观测周期,应根据堤防工程的级别、堤形、设计要求和水文、气象、地形、地质等条件合理确定。6.8 大型涵闸除进行位移监测外,还应进行闸门、闸墙的张合变形监测。监测中误差不应超过1.0mm。大型涵闸的变形观测点,应布设在闸墙两边和闸门附近等位置。6.9 库首区、库区地质缺陷、跨断裂及地震灾害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库首区、库区地质缺陷监测的对象包括滑坡体、地质软弱层、施工形成的高边坡等。其监测项目、点位布设和观测周期,按本章10.9节的有关规定执行;2)跨

39、断裂及地震灾害监测,应结合地震台网的分布及区域地质资料进行,并满足下列要求:a 监测点位,应布设在地质断裂带的两侧;点位间距,根据需要合理确定。必要时还应进行平洞监测;b 变形监测宜采用三角形网、GPS网、水准测量、精密量距、裂缝观测等方法。重要项目,变形观测点的点位和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1.0mm;普通监测项目,精度可适当放宽;c 监测周期,应按不同监测区域的重要性和危害程度分别确定。对于重要的、变形速率较快的监测体,宜每周观测1次;变形速率较小时,其监测周期可适当加大。7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7.1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项目和内容,应根据埋深、地质条件、地面环境、开挖断面和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确定。监

40、测内容应根据工程需要和设计要求,按表13选择。应力监测和地下水位监测选项,应满足工程监控和变形分析的需要。阶段项 目主要监测内容地下工程施工阶段地下建构筑物基坑支护结构位移监测支护结构的水平侧向位移、垂直位移立柱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挠度监测桩墙挠曲应力监测桩墙侧向水土压力和桩墙内力、支护结构界面上侧向压力、水平支撑轴力地基位移监测基坑回弹、分层地基土沉降地下水基坑内外地下水位地下建构筑物结构、基础位移监测主要柱基、墩台的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倾斜连续墙水平侧向位移、垂直位移、倾 斜建筑裂缝底板的垂直位移挠度监测桩墙(墙体)挠曲、梁体挠度应力监测侧向地层抗力及地基反力、地层压力、静水压力及浮力地下

41、隧道隧道结构位移监测隧道拱顶下沉、隧道底面回弹、衬砌结构收敛变形衬砌结构裂缝围岩内部位移挠度监测侧墙挠曲地下水地下水位应力监测围岩压力及支护间应力、锚杆内力和抗拔力、钢筋格栅拱架内力及外力、衬砌内应力及表面应力受影响的地面建构筑物、地表沉陷、地下管线地表面地面建构筑物地下管线位移监测地表沉陷地面建筑物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倾斜地面建筑裂缝地下管线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土体水平位移地下水地下水位地下工程运营阶段地下建构筑物结构、基础位移监测主要柱基、墩台的垂直位移、水平位移、倾斜连续墙水平侧向位移、垂直位移、倾斜建筑裂缝底板的垂直位移挠度监测连续墙挠曲、梁体挠度地下水地下水位地下隧道结构、基础位移监

42、测衬砌结构变形衬砌结构裂缝拱顶下沉底板垂直位移挠度监测侧墙挠曲 表13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项目7.2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的精度,应根据工程需要和设计要求合理确定,并符合下列规定:1)重要地下建构筑物的结构变形和地基基础变形,宜采用二等精度;一般的结构变形和基础变形,可采用三等精度;2)重要的隧道结构、基础变形,可采用三等精度;一般的结构、基础变形,可采用四等精度;3)有影响的地面建构筑物的变形监测精度,应符合表10.1.3的规定。地表沉陷和地下管线变形的监测精度,不低于三等。7.3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的周期,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建构筑物的变形监测周期应根据埋深、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结构和施工进

43、度确定;2)隧道变形监测周期,应根据隧道的施工方法、支护衬砌工艺、横断面的大小以及隧道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当采用新奥法施工时,新设立的拱顶下沉变形观测点,其初始观测值应在隧道下次掘进爆破前获取。变形观测周期,应符合表14的规定。表14 新奥法施工拱顶下沉变形监测的周期阶段15天1630天3190天90天周期每日观测12次每日观测1次每周观测12次 每月观测13次 当采用盾构法施工时,对不良地质构造、断层和衬砌结构裂缝较多的隧道断面的变形监测周期,在变形初期宜每天观测1次,变形相对稳定后可适当延长,稳定后可终止观测。3)对于基坑周围建构筑物的变形监测,应在基坑开挖或降水前进行初始观

44、测,回填完成后可终止观测。其变形监测宜与基坑变形监测同步;4)对于受隧道施工受影响的地面建构筑物、地表、地下管线等的变形监测,应在开挖面距前方监测体H + h(H 为隧道埋深,h为隧道高度)时进行初始观测。观测初期,宜每天观测12次,相对稳定后可适当延长监测周期,恢复稳定后可终止观测;当采用新奥法施工时,其地面建构筑物、地表沉陷的观测周期应符合表14的规定。表14 新奥法施工地面建构筑物、地表沉陷的观测周期监测体或监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的前、后距离L2B2BL5BL5B周期每日观测12次 每2日观测1次每周观测1次注: a 表中L为监测体或监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的前、后距离,单位为m;B为开挖面宽

45、度,单位为m; b 新奥法施工时,当地面建构筑物、地表沉陷观测3个月后,可根据变形情况将观测周期调整为每月观测1次,直到恢复稳定为止。5) 地下工程施工期间,当监测体的变形速率明显增大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当变形量接近预警值或有事故征兆时,应持续观测;6) 地下工程在运营初期,第一年宜每季度观测一次,第二年宜每半年观测一次,以后宜每年观测1次,但在变形显著时,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7.4 地下工程基坑变形监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本书5.3条中14款的规定;应力监测的计量仪表,应满足测试要求的精度;基坑回弹、分层地基土和地下水位的监测,应分别符合本书5.45.6的规定。7.5 地下建构筑物的变

46、形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位移观测的基准点,宜布设在地下建构筑物的出入口附近或地下工程的隧道内的稳定位置。工作基点,应设置在底板的稳定区域且不少于3点;变形观测点,应布设在变形比较敏感的柱基、墩台和梁体上;水平位移观测,宜采用交会法、视准线法等; 2)垂直位移观测的基准点,应选在地下建构筑物的出入口附近不受沉降影响的区域,也可将基准点选在地下工程的隧道内并远离沉降区,必要时应设立钢管标或双金属标,基准点个数不应少于3点;变形观测点,应布设在主要的柱基、墩台、地下连续墙墙体、地下建筑底板上;垂直位移观测,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或静力水准测量方法,精度要求不高时,也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

47、法。7.6 隧道的变形监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隧道的变形监测,应对距离开挖面较近的隧道断面、不良地质构造、断层和衬砌结构裂缝较多的隧道断面的变形进行监测; 2)隧道内的基准点,应远离不稳定区域。必要时,应设立钢管标或双金属标;3)变形观测点应按断面布设。当采用新奥法施工时,其断面间距宜为1050m,点位应布设在隧道的顶部、底部和两腰,必要时可加密布设,新增设的监测断面宜靠近开挖面。当采用盾构法施工时,监测断面应选择并布设在不良地质构造、断层和衬砌结构裂缝较多的部位;4)隧道拱顶下沉和底面回弹,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5)衬砌结构收敛变形,可采用极坐标法测量,也可采用收敛计进行监测。7.7 地下建

48、筑物的建筑裂缝观测,按本规范10.4.12条的要求执行。7.8 地下建构筑物、地下隧道在施工和运营初期,还应对有影响的地面建构筑物、地表、地下管线等进行同步变形测量,并符合下列规定:1)地面建构筑物的垂直位移变形观测点应布设在建筑物的主要柱基上,水平位移变形观测点宜布设在建筑物外墙的顶端和下部等变形敏感的部位。点位间距以15m20m为宜;2) 地表沉陷变形观测点应布设在地下工程的变形影响区内。新奥法隧道施工时,地表沉陷变形观测点,应沿隧道地面中线呈横断面布设,断面间距宜为1050m,两侧布点范围宜为隧道深度的2倍;每个横断面不少于5个变形观测点。3)变形区内的燃气、上水、下水和热力等地下管线的

49、变形观测点,宜设立在管顶或检修井的管道上。变形观测点可采用抱箍式和套筒式标志;当不能在管线上直接设点时,可在管线周围土体中埋设位移传感器间接监测管线的变形;变形监测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极坐标法、交会法等。7.9 地下工程变形监测的各种传感器,应布设在不良地质构造、断层、衬砌结构裂缝较多和其他变形敏感的部位,并与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变形观测点相协调;应力、应变监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10.4.16的规定。7.10地下工程运营期间,变形监测的内容可适当减少,监测周期也可相应延长,但必须满足运营安全监控的需要。其主要技术要求与施工期间相同。8 桥梁变形监测8.1 桥梁变形监测内容,应根据

50、桥梁结构类型按表15选择。表15 桥梁变形测量项目类 型施工期主要监测内容运营期主要监测内容梁式桥桥墩垂直位移悬臂法浇筑的梁体水平、垂直位移悬臂法安装的梁体水平、垂直位移支架法浇筑的梁体水平、垂直位移桥墩垂直位移桥面水平、垂直位移拱桥桥墩垂直位移装配式拱圈水平、垂直位移桥墩垂直位移桥面水平、垂直位移悬索桥斜拉桥索塔倾斜、塔顶水平位移、塔基垂直位移主缆线性形变(拉伸变形)索夹滑动位移梁体水平、垂直位移散索鞍相对转动锚碇水平、垂直位移索塔倾斜、垂直位移桥面水平、垂直位移桥梁两岸边坡桥梁两岸边坡水平、垂直位移桥梁两岸边坡水平、垂直位移8.2 桥梁变形监测的精度,应根据桥梁的类型、结构、用途等因素综合

51、确定,特大型桥梁的监测精度,不宜低于二等,大型桥梁不宜低于三等,中小型桥梁可采用四等。8.3 变形监测方法可采用GPS、极坐标、精密量距、导线测量、前方交会、正垂线、电垂直梁、水准测量等。8.4 大型桥梁的变形监测,必要时应同步观测梁体和桥墩的温度、水位和流速、风力和风向。8.5 桥梁变形观测点的布设,应满足下列要求:1)桥墩的垂直位移变形观测点,宜沿桥墩的纵、横轴线布设在外边缘,也可布设在墩面上。每个桥墩的变形观测点数,视桥墩大小布设14点;2)梁体和构件的变形观测点,宜布设在其顶板上。每块箱体或板块,宜按左、中、右分别布设三点;构件的点位宜布设在其1/4、1/2、3/4处;悬臂法浇筑或安装

52、梁体的变形观测点,宜沿梁体纵向轴线或两侧边缘分别布设在每段梁体的前端和后端。支架法浇筑梁体的变形观测点,可沿梁体纵向轴线或两侧边缘布设在每个桥墩和墩间的1/2、1/4处。装配式拱架的变形观测点,可沿拱架纵向轴线布设在每段拱架的两端和拱架的1/2处。3)索塔垂直位移变形观测点,宜布设在索塔底部的四角;索塔倾斜变形观测点,宜在索塔的顶部、中部和下部并沿索塔横向轴线对称布设; 4)桥面变形观测点,应在桥墩(索塔)和墩间均匀布设,点位间距以10m20m为宜。大型桥梁,应沿桥面的两侧布点;5)桥梁两岸边坡变形观测点,宜成排布设在边坡的顶部、中部和下部,点位间距以10m20m为宜。8.6 桥梁施工期的变形

53、监测周期,应跟据桥梁的类型、施工工序、设计要求等因素确定。8.7 桥梁运营期的变形监测,每年应观测1次。也可在每年的夏季和冬季各观测1次。当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应适当增加观测次数。9 滑坡监测9.1 滑坡监测内容,应根据滑坡危害程度或防治工程等级,按表16选择。表16 滑坡监测内容类 型阶 段主要监测内容滑 坡前期地表裂缝整治期地表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深部钻孔测斜、土体或岩体应力、水位整治后地表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深部钻孔测斜、地表倾斜、地表裂缝、土体或岩体应力、水位注:滑坡监测,必要时还应监测区域的降雨量和进行人工巡视。9.2 滑坡监测的精度,不应超过表17的规定。表17 滑坡监

54、测的精度要求类型水平位移(mm)垂直位移(mm)地表裂缝(mm)岩质滑坡63.00.5土质滑坡121059.3 水平位移,可采用交会法、极坐标法和多摄站摄影测量方法;深层位移可采用深部钻孔测斜仪观测方法。垂直位移,可采用水准测量和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地表裂缝,可采用精密量(测)距法。9.4 滑坡监测变形观测点位的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已明确主滑方向和滑动范围的滑坡,监测网可布设成十字形和方格形,其纵向应沿主滑方向;对主滑方向和滑动范围不明确的滑坡,监测网宜布设成放射形。2)点位应选在地质、地貌的特征点上;3)单个滑坡体的变形观测点不宜少于3点;4)地表变形观测点,宜采用有造强制

55、对中装置墩标,困难地段也应设立固定照准标志。9.5 滑坡监测周期,宜每月观测一次。并可根据旱、雨季或滑移速度的变化进行适当调整。邻近江河的滑坡体,还应监测水位变化。水位监测次数,不应少于变形观测的次数。9.6 滑坡治理效果监测的期限,宜在单元滑坡内所有监测点三年内变化不显著并预计若干年内周边环境无重大变化时,可适当延长监测周期或结束阶段性监测。9.7 工程边坡和高边坡监测的点位布设,可根据边坡的高度,按上中下成排布点。其监测方法、监测精度和监测周期与山体滑坡监测的基本要求一致。10 数据处理与变形分析10.1 对变形监测的各项原始记录,应及时整理、检查。10.2 监测基准网的数据处理,应符合下

56、列规定:1)观测数据的改正计算、检核计算和数据处理方法,按本工程测量规范第3、4章的相关规定执行;2)规模较大的网,还应对网(点)的观测值、坐标和高程值、位移值进行精度评定;3)监测基准网平差的起算点,必须是经过稳定性检验合格的点或点组。监测基准网点位稳定性的检验,可采用下列方法进行。a 采用最小二乘测量平差的检验方法。复测的平差值与首次观测的平差值较差,在满足10.10.2式要求时,可认为点位稳定。 (10.10.2)式中 平差值较差的限值(); 单位权中误差(); 权系数。b 采用数理统计检验方法;c 采用1)、2)项相结合的方法。10.3 变形监测网观测数据的改正计算和检核计算,应符合1

57、0.2条第1、2款的规定;监测网的数据处理,可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平差。10.4 变形监测数据处理中的数值取位要求,应符合表18的规定。表18 数据处理的取值精确度等 级方向值()边 长(mm)坐 标(mm)高 程(mm)水平位移量(mm)垂直位移量(mm)一、二等0.010.10.10.010.10.01三、四等0.101.01.00.101.00.1010.5 监测项目的变形分析,对于较大规模的或重要的项目,宜包括下列内容;较小规模的项目,至少应包括13款的内容。1)观测成果的可靠性;2)监测体的累计变形量和两相邻观测周期的相对变形量分析;3)相关影响因素(荷载、应力应变、气象和地质等)的作用分析; 4)回归分析; 5)有限元分析。10.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