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陶的艺术发展历程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1369145 上传时间:2021-11-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紫砂陶的艺术发展历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紫砂陶的艺术发展历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浅谈紫砂陶的艺术发展历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紫砂陶的艺术发展历程(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浅谈紫砂陶的艺术发展历程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摘要: 紫砂陶,何以成为历代陶器玩赏家的偏爱?她又是如何地发展、演变,成为高超的艺术品?本文从追溯紫砂的发展历史入手,带领读者漫步紫砂艺术圣殿。         Abstract: Why could violet sand earthenware become the favorite of pottery collectors? How did she dev

2、elop and evolve and become work of superb art? This paper read violet sand art from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violet sand.         关键词: 紫砂陶;艺术;发展史         Key words: violet sand earthenware;art;developing history &n

3、bsp;      0  引言         紫砂,被誉为“东方红色瓷器”和“陶都奇葩”,她那独步艺林的飒爽英姿和丰富的艺术文化内涵,堪与闻名中外的国之精粹瓷器并驾齐驱,明代林古度有诗云:世间茶具称为首,玩赏揩摩在人手。         说起紫砂,不得不追溯她那历经四朝的千年发展史。与近万年的陶瓷史相比,紫砂的诞生似乎有些姗姗来迟,当宋代已形成哥、

4、官、汝、定、钧五大窑系,呈现瓷器全盛的壮观时,紫砂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         1  宋代现端倪         北宋诗人梅尧臣在寄茶诗中说: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瑕玉,其中的紫泥、砂罂所指是否为紫砂的推论,也苦等了近千年才于1974年宜兴丁山羊角山开掘了紫砂北宋窑址,从中出土了许多残器,经拼接整理依稀显露出北宋紫砂的雏形时,才印证了梅诗。相应地与梅尧臣同时期的诗人、书画家苏东坡曾于建中靖国元年告老辞官,到宜兴

5、买田筑东坡书院,他嗜迷饮茶,在煎茶歌里唱出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绝句,于是在民间便有了苏东坡饮茶的三个苛刻要求中的一条“一定要紫砂壶煮茶”的说法,由此东坡提梁壶传世的可信度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南宋紫砂其实物有现藏在镇江市博物馆,在丹徒一座古井中发现的三件瑰宝,以及南宋四大家之一的刘松年留给我们的一幅卢仝煮茶图中置于竹炉上的水壶图貌。         与两宋相比,整个元代可谓紫砂的盲区,除了蔡司沾在霁园丛话里记载了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字,知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那么一点贴近紫砂

6、的描述外,别无他迹,显得冷冷清清,倒是此时此刻的景德镇完成了瓷质由软到硬的过渡,并烧出了青花、釉里红这样的瓷中精品而如火如荼。综观两宋及元代,滥殇其间的紫砂是那样稚嫩而残缺不堪,也许紫砂毕竟不像火药那样一鸣惊人,她是甘醇的,需要时代的酝酿和文化的沉淀。          2  明代露头角         据文献记载,真正紫砂的兴起,始于明代正德年间。首先是供春的出现。供春,这位朱砂陶艺家,是众所公认的紫砂壶创始人。与其同期的紫砂陶器名家

7、有董翰、赵梁、元畅、时朋、李茂林等人,众家各有所长,其中赵梁擅长于提梁壶的造型;李茂林擅制小壶,时朋为时大彬之父朋亦做鹏,与董翰、赵梁、元畅为当代四大名家。此期的作品中,有汉方、菱花、僧帽、扇型、圆珠梨式以及花卉、竹节、提梁等造型,筋纹器的作品也是此时期的突出代表。       3  清代展商机         到明末清初则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起来,她闪亮的英姿终于挤身陶瓷艺坛的前沿。如从传记中金沙寺僧(生于明正德丙寅年,公元1506年)算起至宣统辛亥年(公元1911年),紫砂在这400余年里,为中国陶瓷的成长谱写了激昂又震撼人心的篇章。文史资料如明代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王稚登的荆溪疏、文震亨的长物志、张岱的陶庵梦忆、陈贞慧的秋园杂佩等,清代则有吴骞的阳羡名陶录、周澍写的台阳百泳注、张燕昌、李渔、王士祯、阮葵生、陈维崧、李斗也分别撰文阳羡陶说、闲情偶寄、池北偶谈、茶余客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