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两课”现状解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1334507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校“两课”现状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校“两课”现状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校“两课”现状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高校“两课”现状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两课”现状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论文高校“两课”现状解析石蕾,刘金玲 中国矿业大学物理系,江苏徐州(221116) E-mail:cumtshilei摘要:高职院校的两课,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课。“两课”教学开展的好坏、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于国于学生个人意义重大。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历来十分重视高校的思想理论教育工作,曾先 后于 1985 年、1998 年和 2005 年对“两课”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大幅度的调整 和改革,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目前高职院校 在“两课”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

2、响了教学。 关键词:“两课”;存在问题;教学改革;价值观;人生观中图分类号:G643.11. 引言“两课”是指在高等学校里开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教育课。作为对大学 生进行系统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教育教学在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 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历来十分关心高校的思想理论教育 工作,曾先后于 1985 年、1998 年和 2005 年对“两课”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 大幅度的调整和改革。迄今为止,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有了较为明显 的提高。然而,目前在许多高校“两课”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了解

3、目前高校“两 课”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高校“两课” 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我们特举行此次调查。针对调查结果,我们采用 SPSS11.5 方法进行统计分析。2. “两课”简介“两课”,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基本理论,包括下列课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改革后新“两课”包 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3. 调查的必

4、要性人生修养至为重要,古人把修养置于人生价值实现的第一位 “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把德育置于师道职责的第一位“传道、授业、解惑”。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 化,国民的责任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单位、部门乃至于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考察一个人、评 价一个人,首先想到的也是他的品德问题。高校是滋润心田、健全人格、追求高尚的精神家园。学生在这个园地里要学会做人、要 养成健全的人格、要树立责任感,那么,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是重要的“底肥”。没有“底 肥”,或者对“底肥”吸收不好,庄稼是长不好、长不壮的。学校教育德育为先,是教育内在规律的要求,是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大计的需要,也是学 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因此,

5、搞好两课教学是教育者的第一使命,学好两课是受教育者的第一- 1 -任务【1】。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校“两课”的教学现状,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特举行 此次调查。4. 调查概况本次调查于 2008 年 11 月 8 日举行,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基本方法,具体使用了调 查问卷结合个人访谈的调查方式。我们对苏北各高校的“两课”教学现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 查,以便从中获取较为全面、真实的数据结果。调查共涉及各高校的共 500 名学生。5关于调研的几点说明问卷调查是此次调查研究的主体。调查对象是各高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和 任课教师。调研既考虑到了不同级别的高校,又兼顾了不同年级的学生;同

6、时考参考了教师 的意见,使调研具有良好的代表性和有效性。调查问卷主要针对学生,而个人访谈主要是针对教师及问卷中出现的较集中的问题而对 学生进行的访谈。调查问卷共涉及 15 个问题,共发放调查问卷 5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487 份,有效回收率 97.4%。对各问题回答的统计结果采用 SPSS11.5 进行统计分析。需要指出的是,问卷调查只能提供相应调查目标的部分情况,一方面,每个问题、整个 问卷都应尽可能简练,使调查对象不至于感到是一种负担,从而减少应付的成分,提高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学生教师中的很多真实想法和具体做法,很难单纯通过问卷就能了解全面。这也是将访谈作为研究工具的主要

7、原因。6. 调查结果6.1 总体概述本次调研,我们就目前学生对高校“两课”教学的教学体制、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以及 学生对“两课”的学习态度和总体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81.5%的学生对“两课”教学效果总体感觉满意或比较满意。这与高校历年来 对“两课”教学的重视和在教学改革中不断采取创新举措是分不开的。然而在调查中我们也 发现,有 48.5%的学生表示对“两课”不甚了解或者不了解,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两 课”包含哪些课程。更有 74.36%的学生表示不是很喜欢“两课”。这说明学校在推进“两课” 教学发展以及完善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并且亟待解决。6.2 详细探究为了深层次挖

8、掘两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分别从学生、教师和学校三方面进行了 调查,力求全方面了解实际情况。6.2.1 学生方面 作为教学中的主要参与者和吸收者,学生对课程的态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为了真实的了解目前“两课”的教学情况,我们分别从学生对“两课”的喜欢重视程度、学习目的及对待该课程考试的态度等方面进行了调查。1)学习兴趣 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会驱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其检验理论、探索未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环节的主角。学生对“两课”课程的喜- 8 -欢程度的调查结果如下:图 1 学生对“两课”教学的喜欢程度 注:数据来源与 500 名高校大学生,样本容量 4

9、87 人,下同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六成的学生对“两课”持“一般”的态度,表示喜欢“两课”学习 的学生不到 26.0%,同时这也导致 67.32%的学生认为“两课”教学不是很重要,对提高大学 生的素质作用并不是很大。深入调查显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学生和教师 方面。一方面,学生缺乏对“两课”的正确认识,没有深刻意识到“两课”教育对其自身发展 的意义和重要性;另一方面,课程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及评价体系等也在一 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学生对“两课”的喜欢程度【2】。通过采访,学生表示:“两课”的课程内容 理论性太强,很抽象,且不能直观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针对此现象,教师应在教学中

10、及 时纠正学生对“两课”学习认识上的偏差,端正其学习态度,并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提高 学生对“两课”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同时还应逐步改善教学方法,把大纲上的内容转化为生 动活泼、丰富多彩、且有理论深度,并且能够给学生思想以触动的课堂讲授,真正实现“两课” 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2)学习目的 学习目的即学习的动机和目标。明确的学习目的,不仅可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励他 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同时,对其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的建立也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学生学习“两课”的目的是什么呢?表 1 学生学习“两课”的目的学习目的获得学分提高素养增长学识对自己将来有用百分比31.00%45.50%17.00%6

11、.50%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的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两课”教学的重要意义,对学习“两课”有着正确的学习态度;然而,仍有 31.0%的学生将学习“两课”的目的仅局限于获得相应的成绩 上,完全是在被动的学习,这有悖于“两课”教学的初衷。因此,学校应适当地引导学生树 立正确的“两课”学习目标,端正其学习态度,提高学生对“两课”的重视程度,使广大学生 从思想上正确认识“两课”课程教学的重要意义,自觉主动地投入到“两课”的教学之中。然而,即便在大部分学生对“两课”的学习目的正确的情况下,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两课”教学课堂上,学生的课堂表现并不是很令人满意:能做到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并做好 笔记的只有 124 人

12、,占被调查总数的 25.5%,40.0%的学生表示只听课不做笔记,还有高达34.5%的学生在课堂上看其他书籍或睡觉,部分学生甚至选择逃课。这折射出“两课”教学中 确实存在一些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教师还可以要不断 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丰富的教学内容、生动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 方面,学生应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与自主性,对课程的学习树立正确的目标。在老师和学生 的共同努力下,保证课堂教学质量。3)考试态度 考试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主要方式。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针对学生对待“两课

13、”考试的态度问题我们做了具体调查。图 2 学生对待“两课”考试的态度由图可见: 67.5%的学生采取考前突击的方法,11.0%的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更有甚者企图在考试中进行抄袭;真正认真对待考试的学生仅占 19.5%。究其原因,一、 作为公共基础课,“两课”所占学分较少,而且平时教师没有硬性的作业或纪律来要求学生, 不能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二、学生的专业课程多、考试压力大,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两 课”知识的学习;三、“两课”考试多为开卷,考前学生通过复印同学笔记,下载资料等,就 可以轻松应对考试,从而降低了学生对其学习的重视程度。作为考研政治试题的主要内容,“两课”有其学习的特殊性,因此我

14、们还对“两课”的后 续性学习做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只有 23.5%的学生是出于自愿,准备继续学习“两 课”知识,24.5%的学生则是为了考研才进行学习。认为自己在感兴趣时才偶尔看看的学生 占被调查人数的 43.0%,还有 9.0%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再进行“两课”的学习。这样的结果显 示出“两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意图并未被广大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他们只是把“两课”当作 一门课程来看待,而忽视了其在培养良好的思想理论和政治素养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6.2.2 教师方面 高校“两课”教育教学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深化高校“两课”教学方法改革,务必要在教师提高课堂讲授效果,加强实践

15、环节,引进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考试方式,增强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方面下功夫【3】。这就要求“两课”教师有较高 的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1)品评教学态度 “两课”教学是一个细致而又复杂的教育过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理论素养、 教学心态及组织能力的高低。以下是学生对“两课”课程授课教师教学状况的综合评价调查 结果。表 2 学生对“两课”教师教学态度的评价教师教学态度认真,责任心强责任心较强敷衍了事,责任心不强无所谓人数1592573437百分比32.60%52.80%7.00%7.60%由表二可以看出,“两课”教师在教学态度方面是较好的,绝大部分教师责任心较强,态度认真,教学态度较好,这

16、一点充分肯定了“两课”师资力量和教师队伍的质量,同时也 从侧面反映出教育部门提高“两课”教师质量的努力已见成效。2)解析教学方式李岚清同志十分重视高校“两课”教学方法的改革。1999 年 3 月,他指出,现代科学技 术手段很多,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地学习和领会,使高等学校“两课”理 论的学习既有高度的严肃性,又有高度的生动性3。以下是学生认为最好的“两课”教学方 式的调查结果:表 3 学生认为最好的“两课”教学方式教学方式课堂讨论课堂提问主题讲演观看录像人数11715102253百分比24.00%3.00%21.00%52.00%在“两课”教学中,课堂讲授是最主要的教学方式,除此

17、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诸如课堂讨论、课堂提问、主题讲演、观看录像等多种方式来增强教学效果。通过上表可以看出: 学生认为观看录像是最好的“两课”教学方式。通过图文并茂的影片,课程内容与实际相结 合,学生不仅可以更直观、更具体的吸收其中蕴含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调查中不少同学表示:纯粹的课堂理论讲授枯 燥乏味,学生很难理解其中的理论术语,因而降低了学习“两课”的兴趣。因此提高课堂的 生动性并采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是教学改革中的重点。总之,归纳起来,教师教授“两课”内容时,应“晓之以理、辅之以形、动之以情、导之 以行、授之以渔”,从而真正实

18、现高质量的课堂效果。3)优化课程设置课程是实施教学的媒介,是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学管理的核心。科学的课程设置,应包 含合理丰富的课程内容。本次调查中我们就学生对“两课”课程设置的看法做了具体调查。图 3 学生对“两课”课程设置的看法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接近 85%的学生认为“两课”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 “两 课”理论性太强,难以理解;内容陈旧,与实际有较大的距离。深入调查显示,学生认为: “两课”教材内容陈旧,与高中教材重复严重,且课程设置太多、课时安排不合理;此外, 教学内容滞后于现实生活,对学生适应社会缺乏指导性。对于以上数据所反映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两课”课程的性质导致的。

19、“两课” 是德育教育的课程,学生认为“理论性太强,很难理解”也是在情理之中。对于“两课”课程 中的内容陈旧,不能与当今形势接轨以及学生难以理解的缺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改 进和优化课程设置:(1)紧密结合现实,提出一系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请有关专家和政 府官员做报告,进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2)教师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应注意穿插生动活泼 的实例,实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3)采取请进来的方法,请校内外有成 就的教授和校外知名学者来校做讲座,以他们丰富的生活经历和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给学生以 极大的启发的鼓舞;(4)激励学生主动了解相关时政政策以此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总之,

20、改进课程设置以及解决因课程设置不合理而产生的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 同努力。6.2.3 学校方面 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两课”新方案的实施工作。陈至立同志在第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代表中宣部、中组部、教育部作的主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高质量地全面实施高校“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的具体要求,他指出:一要切实加强对新方案实施工作的领导;二要大 力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三要大力加强“两课”教师队伍建设。根据党中 央和部党组提出的要求,两年来,教育部社政司抓住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 改革等关键环节,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而高校紧跟教育趋势,积极致力于“两课”的教

21、学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调查中 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高校“两课”的教学改革表示满意,表示不满意的学生仅占2.5%。这充分说明高校的“两课”教学改革已见成效,得到学生的认可。学校应再接再厉, 使“两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真正为学生所喜闻乐见,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7结论作为全国各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两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它体现着新时期大学德育的本质要求。在新的一年教育部社政司提出了“坚定信心、理清思路、重点突破、务求实效”的工作思 路,以及抓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学科建设等关键环节的工作步骤3。 高校及教育工作者要脚踏实地地开

22、展工作,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高校“两课”教学方法改 革,切实提高高校“两课”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和实际效果。8. 意见及建议通过对以上调查内容的分析,结合学生的意见,建议高校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宣传和引导,端正学生对“两课”的学习态度;(2)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改革教学内容,突出时代特征,做到与时俱进【4】;(3)改革教学方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教师在讲授内容的同时可以适当结合课堂讨论、 主题演讲、观看录像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4)适当改变考核方式,如采用论文、课堂讨论等方式,减轻学生因考试带来的压力, 让学生轻松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对“两课”的

23、学习中。(5)学校进一步在学科建设、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等方面给予必需的经费支持,在 引进高层次人才、进行学术交流、参加社会实践、现岗教师的进修培训等师资队伍建设方 面给予资金和政策性支持【5】。(6)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两课”教学中的应用,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在制作电子教 案、电子课件和应用多媒体教学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1高矗 关于两课教学参考文献 2杨伟兰 杜红梅浅析当前高校两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3张天保深化“两课”教学方法改革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4唐秋根 徐旭珊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关于我院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http:/www.fjzzy.org/cj

24、wdada/szw/6-12.htm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关于加强和改进“两课”建设的意见Analysis of the “Tow Courses” Teaching in CollegeShi Lei, Liu Jinling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Science,Xuzhou,Jiangsu(221116)AbstractTwo Courses in university refers to the basic theory of Marxism and the basic theoretical courses

25、 of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quality of two courses teaching carried outhas a direct bearing on the students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formation.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both to the country and to the individual students. State education aut

26、horities have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nd have had substantial restructuring and reform to Two Courses from the curriculum to teaching, and other significant aspects in 1985, 1998 and 2005.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the actu

27、al results of Two Courses Teaching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However, there are a number of issu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two courses teaching that have an impact on the teaching, which should not be ignored.Keywords: “Two courses”; existing problems; teaching reforming;sense of worth;Outlook on life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