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文学中的城市文学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41307615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8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汉魏六朝文学中的城市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汉魏六朝文学中的城市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汉魏六朝文学中的城市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魏六朝文学中的城市文学(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汉魏六朝文学中的城市文学摘要:古代城市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局部。汉魏六朝时期,中国的都城已经演变为完整意义上的城市,此时的中国古代城市文学开始进入形成期,这一时期的作家已经开始具有比较自觉的城市意识,研究这一时期的城市文学,对中国新世纪城市文学的创作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关键词:汉魏六朝;城市文学;历史轨迹;新世纪文学一、古代城市文学的形成期汉朝建立之初,天下重新统一,汉朝统治者为了恢复经濟,采取了劝课农桑、减省赋役、与民休息的政策,以及推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商业经济开展的措施,这些努力推动了城市的进一步形成和开展。据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载,西汉时期包括长安、洛阳、温、轵、阳翟、宛、陈等等

2、,全国性的大都市已接近20多个,中小城镇的数量更多。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城市格局呈现出北方城市因战争而残破凋敝,南方城市进一步开展的总体趋势和格局。北方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城市屡遭战火荼毒,不少城市遭受重创,变为废墟,长安、洛阳的轴心地位开始削弱。江淮以南地区,虽然政权更迭也很频繁,经济却在你相对安定的环境中得到长足开展。江南经济的开展和兴盛,有利地促进了南方地区城市的开展,颇具规模,与先秦时期的都城相比,此时的都会已经进化为完整意义上的城市【1】。二、汉魏六朝城市文学形成的具体表达1京城成为文学精英的集聚中心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经商、求学或者求官,城

3、市的富足繁荣对知识分子同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各级政权所在地的京城,它所象征的权力和财富使得无数知识渊博的士人趋之假设鹜,京城也就逐渐成为知识分子的荟萃之地。这一现象在汉朝表现的十分突出:西汉贾谊,受汉文帝征召入京师为博士,一年之中官至太中大夫。东方朔曾经待诏金马门。汉武帝读司马相如?子虚赋?而善之,乃召问相如。东汉时期,王充“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汉章帝建初中博召文学之士,以傅毅为兰台令,拜郎中。王逸先后在朝中任校书郎、侍中等职。献帝建安初“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以上所举都是两汉时期的文学大家。至曹魏时期的邺城,西晋时的洛阳,东晋、南朝时的建康,北魏时的洛阳,北齐的邺都,也都成为有才

4、之士的集聚地,文化精英会聚于此,文学创作也就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对都城的书写【2】。京城既为古代作家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提供了无比广阔的文化平台,也为其创作活动提供了一个常新常变的照顾对象与审美空间,城市为城市文学的形成和开展提供了适宜的文化环境。2城市文学的典范之作:都邑赋辞赋作为汉代文学中典型的文学样式,它脱胎于楚骚体,在汉代成为独具一格的大赋,主要功能是“体物。“我国城市文学的展开缘自赋体的描写,汉代京殿都邑类大赋的出现,为其代表。汉朝作家最早运用赋体描写城市,都邑赋的问世在中国古代城市文学史上具有开辟意义,它标志着城市文学创作开始具有自身独立的审美价值。都邑赋作为汉代赋体中比较特别

5、的主题,以京都和地方重镇、名城为书写对象,观照内容丰富多彩,有都邑建置沿革、地域特色环境、都市规模、物产分布、宫邑建设、风俗人情、社会礼仪和生活、农工商贸等等,从追溯历史到观照现实,对一个城市进行细致详尽的描绘。两晋时期最为有名的都邑赋是左思的?三都赋?,据传左思构思十年,殚精竭虑创作了?三都赋?,影响十分强烈,一时之间洛阳纸贵。?三都赋?突破了汉人两城对举的结构,采用三都并举、各有侧重的写法,体制也更加宏大,内容十分丰富。艺术手法上,运用清新之语,铺排夸饰而有度,文风具有征实色彩。?三都赋序?里,左思明确表示了自己的创作态度“余既思摹二京而赋三都,其山川城邑那么稽之地图,其鸟兽虫鱼那么验之方

6、志。风谣歌舞,各附其俗;魁梧长者,莫非其旧。左思是在自己缺少相应的都市生活经历的情况下,完成?三都赋?的写作的,作者的个人想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3】。三、都邑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地理空间,培育了独特的文学作品样式。反过来,文学作品也塑造了城市的文化品格。城市文学作为构建城市文化的珍贵资源,为城市增添了无限的艺术和文化魅力。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城市文学,也具有这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其研究价值的重要表达。我们可以从古代文学相关都市的作品中,重新发现古城的魅力和历史面目,通过文学作品复原古代城市风貌,展现活色生香的古代城市生活场景,透过激扬文字穿越时空,感受古人的悲欢离愁和无尽意绪。通过

7、史书记载、考古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古代城市建筑格局。我们通过古代城市文学中的有关书写,来分析城市意象,打破由单调数据搭建的城市,通过文学性的描绘和刻画,探索城市性格,改变寂寞冰冷的客观感触,感受城市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的文化之美。新世纪的城市文学继续发扬了古代城市文学的文学性手法,例如对都邑赋浪漫主义表现手法的传承;都邑赋辞藻华美,最大化的展示城市商业的繁荣、建筑的华美堂皇,以显示强盛的帝国气象;还讲究句式韵律,大量使用叠字、联绵字,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画面感极强。这些艺术手法被新世纪的城市文学借鉴使用,丰富了现当代文学的创作【4】。结语:城市的迅速开展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观念,文学创作者的视野得到拓展,城市建设的辉煌成就为作家们提供了新的书写对象,城市的规模和生态环境为新的文学样式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土壤,促进了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形成,汉魏六朝时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城市文学的形成期,对后世影响极大。参考文献:【1】范晔.?后汉书杨彪传?M,北京:中华书局.【2】许结.?体物浏亮赋的形成拓展和研究?M,沈阳:辽海出版社,2021年.【3】班固.?汉书东方朔传?M,北京:中华书局.【4】王柳芳.?城市与文学以两汉魏晋南北朝为考察对象?J,2021年.作者简介:王明敬,河南郑州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