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消防申报文件范本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1278695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安徽省消防申报文件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徽省消防申报文件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徽省消防申报文件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安徽省消防申报文件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消防申报文件范本(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消防申报文件建设单位:-xxxxxxx项目名称: xxxxxxx设计单位 :xxxxx 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资格证号: 0105xx-xxxx报建日期: 2010 年 03 月编制人员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项目总负责人:建筑专业负责人:结构专业负责人:给水排水专业负责人:电气专业负责人:暖通专业负责人:设计文件目录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一、工程设计依据二、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三、总指标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结构五、具有特殊火灾危险性的消防设计和需要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问题六、总平面七、建筑、结构八、建筑电气1 、消防电源、配电线路及电器装置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九、消

2、防给水和灭火设施1 、消防水源2 、消防水泵房3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4、室内消火栓系统5 、灭火设施十、防排烟及暖通空调十一、热能动力第二部分:设计图纸:一、建筑设计图纸二、给水排水设计图纸三、电气设计图纸四、暖通设计图纸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一、工程设计依据1 、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批复同意的方案设计文件;2、城市建设规划管理部门对本工程方案设计的审批意见;3、建设单位有关建筑装饰、装修的有关要求;4、现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规程和规定;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 20052 )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 2005 年版)3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

3、6-20064 )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5 )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 886 ) 办公楼建筑设计规范 JGJ67-20067 )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8 )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 20019 )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 200110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200211 )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12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13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 2008 版)14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15 )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4、JGJ79-200216 )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17 )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 GB5140-200518 )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2003 年版)19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 2005 年版) )2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1-9621 自动喷水灭火设施安装04S20622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67-9723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2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2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26 低压配电

5、设计规范 GB50054-9527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5-9328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 2000 版29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30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2001 年版 )3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32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33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3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0198-943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200537 建筑设备专业设计

6、技术措施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38 民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技术措施(建设部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及有关专业提供的作业图及设计资料二、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规划总用地面积约 0.73 公顷(含代征道路用地) ,净用地 0.40 公顷。本工程建筑占地面积1528.35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2146.11 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地面积16174.595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5971.52 平方米(含人防面积1752.02 平方米 ) ) 。建筑层数:地上 17 层,地下 2 层,建筑高度为 :59.5m 。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建筑类别为 3 类 ,建筑结构主体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抗震设防烈

7、度为 6 度。建筑工程等级:一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三、总指标:规划用地面积:0.73ha规划净用地面积:0.40ha总建筑面积:22146.11 平方米(计算容积率建筑地面积为 16174.595 平方米)容积率: 4.04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结构 :本工程未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五、具有特殊火灾危险性的消防设计和需要设计审批时解决或确定的问题 :本工程无特殊火灾危险性。六、总平面( 、项目区位及场地情况( 1 )基地位于本工程基地位于 xxxxxxxx 。建筑周边均留有大于4.0米宽的消防车环道。( 2 )与周围建筑的距离均大

8、于13 米最小防火间距,满足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要求。( 3 ) 高层主体建筑的南侧作为消防登高面, 此范围有直通楼梯间的出口,并留有相应的登高操作场地。2、道路主要的设计技术条件: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荷载条件。七、建筑、结构 :1 、主体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类别为3 类 ,建筑结构主体设计使用年限为50 年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2、构件:楼板、梁、柱及屋面等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外维护墙体为 200 厚蒸压轻质砂加气混凝土 (AAC)(B06 级) 砌块,内分隔墙体采用蒸压轻质砂加气混凝土 (AAC)(B06 级)砌块(墙厚为200 或 100 ) ,可满足一、二级耐火等级 建筑对相应构件的

9、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要求。3、安全疏散:( 1 )一般消防规定:消防控制中心设在一层南侧, 面积为 41.4 平方米, 其隔墙和楼板的耐火级限均大于 2h 和 1.5h 的规定,并设有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2 )防火分区地下二层为二个防火分区,防火分区面积分别为 :1298.20 平方 米;935.96 平方米。地下一层为一个防火分区,防火分区面积分别为:1938.12 平方米。一层为三个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面积分别为 :541.99 平方米 ;504.36 平 方米 ;88.62 平方米。二层为三个防火分区.防火分区面积分别为:49.20 平方米 ;134.35 平方米;1032.11 平

10、方米。三层为二个防火分区 .防火分区面积分别为 :49.20 平方米 ;1166.46 平 方米。四 十七层均为每层一个防火分区。( 3)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本工程高层部分标准层设置两个防烟楼梯间 ,楼梯间均靠外墙,直接自然采光和通风,防烟梯间均可直达屋顶,楼梯间的门均为甲级防火门。设有一部消防电梯,防烟楼梯间及消防电梯合用前室,前室面积大于 6 平方米, 开向前室的门均采用甲级防火门。( 4 )防火门的设置及等级:A 、 用于疏散楼梯间和前室的门均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甲级防火门, 并 随门附设液压自动闭门器。走道通向电梯前室的门为常开式防火门。B、消防电梯机房设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隔墙,隔墙上

11、的门为甲级防火门。C、 消防水泵房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h 的隔墙、 1.5h 的楼板和甲级防 火门与其它部位隔开。D 、底层商铺向道路开门,面积大于 75 平方米开两樘疏散门;E、管道井在每层楼板处按管线要求留洞,待管线安装后用相当于楼板 耐火等级的材料封堵严实,厚度、结构强度等级同楼板;井壁为耐火极限 不不低于 1.00 小时的不燃烧体。( 5 )其他:本工程所选用的防火器材、防火装置均应符合消防成品生产资质,并需经消防部门认可方可采用。八、建筑电气:( 、消防电源、配电线路及电器装置。( 1 ) 、本工程消防用电设备,公共部分的照明和消防控制室 ,弱电机房,战时人防为一级用电负荷,客梯的

12、电力为二级负荷,其它为三级负荷。2 ) 、一级、二级用电负荷采用双电源供电。( 3 ) 、根据负荷计算本大楼采用二台容量1000KVA 变压器。( 4 ) 、消防用电设备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其配电设备应设有明显标志,其配电线路及控制回路按防火分区划分。消防用电设备均设两路电源末端互投进行供电。消防用电设备的配电线路均采用耐火线缆穿钢管或沿封闭式防火金属线槽,电缆桥架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5 ) 、消防控制室、水泵房、配电房、消防电梯机房设置应急照明,应急灯具采用带蓄电池型灯具,蓄电池供电时间不小于 180 分钟,灯具采用吸顶安装,照度不低于正常照明;( 6 ) 、在疏散走道、电梯前室、楼梯间

13、设置应急疏散照明,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 0.51x , 楼梯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 5.01x 。 应急持续工作时间 30 分钟, 应急疏散照明灯平时处于点亮状态,应急照明灯处于浮充电状态,火灾时,全部自动点亮,灯具采用集中式蓄电池供电。( 7 ) 、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 GB13495 和消防应急灯具 GB17945 的有关规定。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控制室。设置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控制室设在一层。九、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1 、消防水源水源接自市政给水管网, 本楼消防用水量: 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40L/s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14、30L/s 。自喷用水量: 30L/s 。2、消防水泵房设置在地下一层。3 、室外消防给水系统室外消防水源由市政给水直接供给,市政给水压力 0.35MPa 。室外采用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管道系统。场区从市政给水管网上接入二路 DN200 给水管,室外设若干套地上式消火栓,其间距不超过120m ,距道路边不大于 2.0m ,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 5.0m 。管材采用管内壁涂塑给水铸铁管。4、室内消火栓系统( 1 )指标:本工程按一类高层民用建筑进行消防给水设计。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 40L/s, 火灾延续时间按3h 计,一次火灾消防用水量432m3 ;室外消防水量为 30L/s 。( 2 )供水方

15、式:采用区域临时高压消防供水方式,采用消防水池、水泵和高位消防水箱联合供水,消防水池容积为 540m3( 3)、水泵采用 XBD10/40-150DL2 台,消防水箱设在屋顶,有效容 积 18m3 立方米,采用稳压泵稳压。4 ) 、消防管道在竖向不分区,所有消火栓均设启泵按纽与消防水泵控制柜相连。( 5 ) 、消火栓布置能保证室内任何一处均有2 股水柱同时到达。灭火水枪的充实水柱为 10m 。( 6 ) 、系统控制a)消火栓给水加压泵由设在各个消火栓箱内的消防泵启泵按钮和消防控制中心直接开启消防给水加压泵。消火栓水泵开启后,水泵运转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中心和消火栓处。该消火栓和该层或防火分区内的

16、消火栓的指示灯亮。b) 消火栓给水加压泵在泵房内和消防控制中心均设手动开启和停泵控制装置。c)消火栓给水备用泵在工作泵发生故障时自动投入工作。( 7 ) 、管材:a)室内消火栓给水管采用焊接钢管,焊接或法兰连接。b) 室外埋地管采用管内壁涂塑球墨给水铸铁管。c)全部管道的工作压力均为1.6Mpa。d) 消防管刷红丹防锈漆二道,银粉漆二道。( 8 ) 、阀门、设备:1 )消防管上启闭阀门采用球墨铸铁闸阀或双向型蝶阀,工作压力为1.6MPa2)室内消防栓采用 DN65 铝合金箱消火栓,水枪口径 ? 19 ,衬胶水龙带长 25 米;动压超过0.5MPa 的消火栓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3 )屋顶试验消火

17、栓采用 DN65 单栓单出口铝合金箱消火栓。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1)本工程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下车库按中危险级II级,其余部分按中危险级I级设计。设计消防用水量为30L/S。2)系统供水:采用区域临时高压消防供水方式,采用消防水池、水泵和高位消防水箱联合供水,消防水池容积为 540m3 。3 )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3 组湿式报警阀组, 每个 供水区设一路信号阀和水流指示器,在管网末端设系统检验装置。信号阀应安装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与水流指示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300mm ;4)喷头布置:无吊顶处采用直立式标准喷头,吊顶下布置的喷头采用吊顶型喷头。5)管材:自动喷水管道DNW15

18、0时采用热镀锌钢管,DN>150时采 用热镀锌无缝钢管。DN<80时采用螺纹连接,DN A时采用沟梢式连接。, 管道工作压力为 1.6MPa 。消防管刷红丹防锈漆二道,银粉漆二道。6、建筑灭火器:建筑火灾类型为 A 类火灾,配置场所危险等级均按严重危险级设计。每个消火栓箱配置两具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MFABC-5 7 、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变配电室及锅炉房各采用一套系统;该系统详细设计及施工由厂家负责,并报经消防监督科批准。十、防排烟及暖通空调(1 )、本工程为一类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均采用机械正压送风系统,风机设于屋面或吊装在耐火极限大于 1.0 小时的耐火包裹中。( 2 ) 、地下车库设机械通风排烟系统,每个防火分区面积小于 4000m2 ,防烟分区面积小于 2000m2 ,系统为机械补风,机械排风/ 排烟。( 3 ) 、需要排烟走道采用自然补风,机械排烟。(4 ) 、排烟口平时常闭,当某防烟分区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打开防烟分区的排烟口,并连锁打开排烟风机。十一、热能动力无第二部分:设计图纸详施工图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