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教学大纲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1261214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2.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教学大纲(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英文名称:Evaluation and monitoring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课程编号:课程类型:适用专业:开课学期:第二学期学 时:32学 分:2.0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生态环境评价是一门多学科交叉,多种理论与方法相综合的系统性的 研究工作,它融合了系统科学、生态学、地质学、地理学、环境学等多门 学科。各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理论对生态环境起着主导作用,因此,从生态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评价以以上学科理论作为支持。本课程主要讲述生态监测基本概念、微观生态监测、宏观生态监测、

2、 生态监测计划的设计、生态评价基础、生态风险评价、农村环境的生态监 测等内容,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 理和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的科学原理、监测技术的关键、各类监测方法的 特点与适用范围等一系列理论与技术问题;培养今后在监测数据收集、整 理和评价等方面达到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多种方 法处理环境监测实践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与时俱进、发展新方法和新 技术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的概念、意义、 与理论基础;使学生对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清醒的认识;在此 基础上熟悉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概

3、要,掌握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内容与指 标、主要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和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认识生态环境建设的 典型模式,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掌握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最后应熟悉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环节。四、教学进度安排表生态环境评估与监测课程学时分配表章序讲授时数实验时数讨论时数共计时数4045016-A404四404五5054015七404总计30232五、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与难点全课程的教学重点部分是微观生态监测、宏观生态监测、生态监测计 划的设计、生态评价风险评价原理和方法以与农村环境的生态监测与评价 的意义、要求和做法。教学难点是大气和水体监测的系统规划的

4、设计原则,采样方法和仪器, 各种监测方法的原理,测定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流程、操作要点和适 用范围,各种监测方法的实践应用;自动化监测仪器原理与工作流程。第一章生态监测概述第一节监测与生态监测一、生态监测的定义二、生态监测与环境监测的关系第二节生态监测的意义一、生态监测的意义二、生态监测的基本要求第三节生态监测的发展一、生态监测的发展二、国际生态监测网络介绍三、中国生态系统监测研究网络第四节生态监测的理论依据一、生态监测的基础一生命与环境的统一性和协同进化二、生态监测的可能性一生物适应的相对性三、污染生态监测的依据生物的富集能力四、生态监测结果的可比性一生命具有共同特征第五节生态监测的分类一

5、、按生态系统类型划分二、按空间尺度划分三、其他分类第六节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概述一、理化监测方法二、生物学与生态学监测方法三、环境变迁断代方法本章要求了解生态监测的相关概念、功能与意义。本章重点是生态 监测的基本方法。本章难点是生态学理论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第二章微观生态监测第一节指示生物法一、指示生物与其基本特征二、指示生物的选择方法三、指示生物的指示方式和指标第二节土壤环境监测一、土壤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二、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三、土壤质量的生物评价第三节水环境监测一、细菌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二、浮游生物的指示作用三、底栖动物的指示作用四、鱼类的指示作用五、生物学指标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第四节大气质

6、量检测一、大气污染的指示生物二、大气污染的植物监测指标三、地衣与苔葬的监测作用本章要求了解微观生态监测的相关概念。本章重点是指示生物的作用 以与在土壤环境监测、水环境监测以与大气质量监测中的应用。本章难点 是生物在生态监测中的作用以与生物评价的应用0第三章宏观生态监测第一节自然生态系统监测一、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草原生态系统的监测三、湖泊生态系统的监测四、湿地生态系统的监测第二节土地利用变化监测本章要求了解不同自然系统生态监测法的异同。本章重点是各种宏观 生态系统的监测。本章难点是生态系统监测中监测指标的选取。第四章生态监测计划的设计第一节生态监测计划设计中应该考虑的问题一、生态监测计划的基

7、本任务二、生态监测计划的内容三、监测体系的完整性和代表性四、监测样点的设置要求五、生态监测报告的编写第二节环境污染的生态监测设计一、环境污染生态监测的特点二、生态监测的不足三、环境污染生态监测的设计第三节生态系统管理的生态监测设计一、生态系统管理监测的特点二、生态系统管理监测的设计第四节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一、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构成二、各项生态监测要素指标内容的选择本章要求了解生态监测计划设计。本章重点是生态监测设计方案制定 的步骤。本章难点是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第五章生态评价基础第一节生态评价概述一、生态评价定义与意义二、生态评价与生态监测的关系三、生态评价的基本原则四、生态评价的提出与发展第

8、二节生态评价的法律与标准一、国家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二、标准和有关规定第三节生态评价的生态学理论一、干扰生态学与恢复生态学二、生态系统管理三、保护生物学理论第四节生态评价的数学模型与建模方法一、生态学模型二、理论模型三、计算机模拟分析四、生态评价模型模拟与分析本章要求了解生态评价相关概念、功能与意义。本章重点是保护生物 学理论与生态评价。本章难点是层次分析法在生态评价中的应用。第六章生态风险评价第一节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一、生态风险评价的提出二、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和目的三、生态风险评价的特点与作用四、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第二节生态风险评价的程序和方法一、生态风险评价的计划制定二、风险识别

9、三、暴露评价第三节生态风险评价案例一、流域生态系统的生态风险评价二、转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评价三、入侵物种的生态风险评价本章要求了解生态风险评价的相关概念、意义。本章重点是生态风险 评价原则的选取。本章难点是生态风险评价方案的设计。第七章农村环境的生态监测与评价第一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一、农村环境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第二节农村环境的生态监测一、农村环境生态监测的基本含义与特征二、农村环境生态监测的目的和意义三、农村环境生态监测计划的设计第三节农村环境的生态评价一、农村环境生态评价的基本含义二、农村环境生态评价的目标和任务三、农村环境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四、评价实例本章要求了解农村环境的生态监测与评价

10、相关概念、意义以与指标体 系。本章重点是农村环境生态监测与评价方案的设计。本章难点是农村环 境生态监测体系指标的构建。六、课程主要教学环节本课程教学环节包括:讲授、自学、讨论等环节。七、课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1、由于本课程讲授内容多,范围大,教学时应注意条理、系统。突 出不同生态环境要素其监测的特点,要点。2、讲课时要注意联系实际,结合一些具体事例,力求使学生易接受, 易掌握。八、考试内容与方法的要求和提示考试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内容是课堂内容占80%,讨论课程论文 内容占20%九、使用教材与其参书的提示教材:罗文泊等编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参考书目:赵挺宁等,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年2月),第1版。叶文虎,环境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9月),第2版。 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