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灭火计划及措施.doc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1183534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矿井防灭火计划及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矿井防灭火计划及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矿井防灭火计划及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矿井防灭火计划及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防灭火计划及措施.doc(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 易发生火灾的地点及类型一 、根据火灾发生的地点不同而分为:巷道火灾、采面火灾、煤柱火灾、采空区火灾等四种火灾。二 、根据燃烧物不同可分为:机电设备火灾、火药燃烧火灾、坑木火灾、瓦斯燃烧火灾、煤炭自燃火灾等五种。三、根据引火的热源不同分为两大类:1 、外源火灾(或外因火灾):明火、放炮、瓦斯、煤尘爆炸、电流短路等原因引起。2、 自燃火灾(或内因火灾)。第二章 各类火灾处理的方法及程序一、 防止地面火灾为害井下安全的措施当井口地面发生火灾时,尤其靠近风井口附近发生火灾时,很容易随矿井的进风风流将原生火灾引入矿井,发生(再生)火灾时。为此,特制定此措施。1、木料场、矸石场距风井的距离大于80

2、m,并避开进风井的主导风流的上风侧。2、 井下生产用木料。由木料场运至井口及时放入井下。在井口存放不得超过24小时。并且井口木料存放量最多不得超过5m².木料临时堆放场地必须避开进风井的主导风向的上风侧。3、 在井口利用自来水管路安装一路消防管路系统。4、 井口房、暖风房等全部采用不燃性材料建筑。5、 井口房和扇风机房附近20m内,严禁烟火及用火炉取暖。6、 暖风道用不燃性材料砌筑。7、 严禁在井口采用木板或其他可燃材料建筑临时工棚。8、 严禁在井口20m内从事电焊、气焊工作。9、井上井下工作人员都必须熟悉灭火器材的使用,并熟悉自己的工作区域内消防器材的存放地点。二、 各类外因火灾的

3、防止措施。1、 严格放炮制度的管理工作。2、 严格机电设备过负荷运行。3、井口加强验身制度,严禁烟火带入井下。4、做好地面能威胁到井下安全生产的火灾预防工作,严防地面原生火灾引入矿井及次生(再生)火灾的发生或蔓延。5、 加强井下机电设备过流保护装置的维护,保证动作灵敏可靠,严防电流短路引起火灾。6、 井下电焊、气焊等工作,每次都必须制定出具体的安全措施,报矿长批准后方可进行。7、 井下电焊、气焊工作地点前后两端为10m的井巷范围内,必须是不燃性材料支护,并应有供水管路的分支,专人负责喷洒水工作。工作完毕后,工作地点必须再次进行喷洒水,并派专人停留一小时检查工作地点,发现异状立即处理。8、 井下

4、或洞室严禁存放汽油、煤油及变压器油等,井下擦拭机械用过的纱或布头等当班次必须带到地面处理。9、 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电器及电器设备,加强维护,保证输电线路完好及设备正常运转,防止发生事故。三、 防止自燃发火的措施1、选择合理的开拓系统和开采方法是防止自燃发火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开采方法上采用采区后退,区内后退,区内采空区分组分段密闭。2、井下消防管路系统每间隔50m设置一阀门和支路,各采掘工面、回采工作面均有合理的消防管路系统,保证水源充足可靠。3、 提高回采率。回采工作面的浮煤要清扫,使采空区内尽量少丢煤,要少留煤柱和三角煤,取消可燃物的存在,避免煤的自燃发生。4、 科学合理地确定采取范围及分

5、组封闭范围。加快回采速度,在时间安排上控制每一个回采工作面。回采工作结束的时间,都在煤层自燃发火期之前全封闭。5、 开采煤层群时,严格遵守常规的开采程序。先采上层煤,后采下层煤,回采同一煤层时先采上部煤,后采下层煤。6、 通风方法的技术措施 通风网路采用分区、分流的并联通风网路; 供风方式采用抽出式。7、 正确选择通风建筑物的位置。对风门、调节门窗及辅扇尽量设法选择在扇石巷道中,或选择在压力小、支护完整、煤壁坚实的地点。四、 灭火措施1 、发生火灾时。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必须保持沉着冷静,除立即采取科学地、合理地灭火方法尽力扑灭外,应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2、 矿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灭火工作。

6、按事故预防与事故处理计划进行安排,及时掌握火情,并按以下三点迅速、果断地采取措施。 保证井下工人安全,撤出火灾人员; 迅速控制火灾范围; 侦察火区,确定火源,进行灭火布置。完成上述三点的任何一点,必须尽快稳定井下风源,保证正常的通风系统不被打乱,最大限度地防止“火风压”的产生。3、扑灭井下火灾采取下列方法 积极方法用水直接灭火:用灭火器灭火,用砂子或黄土直接压灭火焰,破开和取出燃烧物,然后用水浇灭及用水灌注火区等。 隔绝方法封闭火区。可分为临时和永久隔爆防火墙等。 综合方法只有在火区范围很大,且难以接近或缺乏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时才采用综合灭火方法。4、 在选择灭火方法时,指挥员应考虑火灾的特点

7、、发生地点及范围,灭火的人力、物力。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积极方法灭火。5、 在下列情况下,采用隔绝和综合方法灭火。 缺乏灭火器材或人员等。 难以接近火源等。 用积极方法无效、或直接灭火对人员有危险时。 采用积极方法不经济时。6、 正确选择通风方式对扑灭井下火灾具有重要意义。通风方式有下列三种: 正常通风 反风 火区零点通风。其方法又分为:A 停止扇风机B 缩短风流C 隔绝火区7、 扑灭井下火灾时应根据火源位置、火灾波及范围、工作人员分布及瓦斯涌出情况迅速而慎重地决定通风方式。通风方式应能: 防止着火产生的烟雾沿井巷散布。 防止火灾扩大。 防止产生高瓦斯及煤尘爆炸。 保证救灾人员安全,并有利

8、于抢救遇难人员。 创造有利的灭火条件。8、 在整个处理火灾事故的过程中,必须派专人严密监测爆炸混合气体的变化,决定是否改变通风方式或调节风量或注入气体。9、 进风井井口、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进风道和洞室发生火灾时,为了拯救井下遇难人员,必须反风或缩短风流。如果不能反风,停风后,风流能够逆转时,也可停止扇风机运转,但要防止引起瓦斯积聚。10、 反风前,必须将原进风侧的人员撤出,并采取阻止火灾蔓延的措施,防止反风后火灾向进风侧蔓延。11、 应尽量采用正常通风方式。特殊情况必须反风或缩短风流时,应根据反风或缩短风流的时间和瓦斯涌出情况进行分析和加强瓦斯检查,防止引起爆炸。12、 井下个别地点发生火灾

9、时,为争取时间、有效地救人和灭火,应尽可能采取调节风流、局部反风或区域反风等通风方式。13、 零点通风只有在不致使瓦斯快积聚到爆炸危险浓度,且能使人迅速退出危险区时,才能使用。14、 用水或水注浆的方法灭火时,会产生大量水蒸气,威胁到回风道人员的安全,因而应将回风道内的工作暂时停,撤出人员。15、 积极灭火应从进风侧进行,在此情况下,应采取措施,设置水幕,拆除支架,(岩巷坚固时),建造临时防火密闭,阻止火势顺风蔓延,在采取上述措施时应先使火区反风。16、 为了阻止灭火时产生大量水蒸气,引起煤气爆炸,灭火的火源要充足,水源不要对准燃烧着的煤或岩石中心,而应从火焰外围喷洒,随着燃烧物温度的降低逐步

10、逼向火源中,灭火时要有足够的风量,使水蒸汽直接排入回风道。17、 往火源大量灌水或从下部注氮时,不准靠近水源作业,用水快速淹没火区时,密闭附近要设专人看守。18、 扑火巷道中燃烧着的支架时,水流方向应直向最远的燃烧支架全段面,灭火方向由远及近,如果燃烧巷道的长度超过水流长度,则应按由近及远的顺序逐段进行。19、 用水灭火时,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火源明确人力、物力充足有畅通的回风道瓦斯浓度保持不超过2。20、燃烧着的液体可用灭火器、岩粉、沙子和喷成雾状的水扑灭,用泡沫、干粉或者水时,不要一下子喷射在燃烧液体的中心,而应由边缘开始,逐渐向中心喷射。21、灭火点器火灾,必须首先切断电源、电源无法切断时

11、,只能使用绝缘灭火器材灭火。22、入风的下山巷道着火时,必须采取措施阻止火风造成的风流紊乱和风流逆转,改变通风系统和通风方法时,必须有利于控制火风压。23、 扑火瓦斯燃烧引起的火灾时,不得使用震动性灭火手段,防止扩大事故,可采用干粉、惰性气体灭火,如果有浮煤参与燃烧时,可用泡沫、水灭火。24、 在用积极方法不可能取得灭火效果时。为防止火势蔓延发展,应采取封闭火灾的隔绝法灭火,封闭火灾前,必须根据瓦斯、氧和重氧气体的变化来决定通风方法和封闭程序。25、采用隔绝法灭火封闭火区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应尽量缩小火区范围。(2)首先建造临时密闭墙,然后建造永久密闭墙。在有瓦斯、

12、煤尘爆炸危险时。应先用砂、土袋、石膏设置防爆墙。在防爆墙的掩护下建立永久密闭墙。26、在建造和关闭密闭墙时,必须注意下列几点:(1)进风道和回风道中的全部密闭墙应同时进行建造。(2)火区总进风巷道和总回风巷道中的密闭墙应开有门孔,其他一些密闭墙可以不开门孔。(3)为了防止在火区产生可燃气体的混合物,可采用下列三种封闭墙的方法。A首先封闭进风道中的密闭墙。B进风道和回风道中的密闭墙同时封闭。C首先封闭回风道中的密闭墙。进风道和回风道的密闭同时封闭时,必须在建造这两个密闭墙的同时预留门孔,封门孔时必须统一指挥,密切配合,以最少的时间同时封堵。在建造防爆墙时,也应遵守这一程序。27、在隔绝火区时必须

13、:密闭墙的位置应选择在围岩稳定,无煤层,无破碎带、巷道阶面小的地点。距巷道叉口不小于10m。(1)拆掉压缩空管路、电缆,使之不通过密闭墙。(2)在密闭墙中注惰性气体、采气样、测量温度用的管子。并装上有阀门的放水管子。(3)保证密闭墙的质量,特别要保证进风侧密闭墙的质量,建筑密闭墙时,应先留好封闭门孔,将密闭用水泥或黄泥抹严,方可堵上封闭门孔。(4)经常检查瓦斯,在火灾区瓦斯增强时,必须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可进行远距离,大面积的封闭,当火区稳定后,在缩小火区。28、火区封闭后,应注意下列问题:(1)人员应立即撤出危险区,进入检查和加固密闭,要在24小时候进行。(2)封闭后,应采取均压通风措施,减

14、小火区漏风。(3)如果火区内氧气、一氧化碳含量及温度没有下降趋势,应查出原因采取补救措施。(4)火区封闭时间长,温度不高时,为了彻底熄灭火焰,可采用锁风方法进入火区,逐步缩小火区范围,并采用更有效的手段,彻底灭火。当火区封闭时间短,灾区范围大,为了尽快缩小火区,恢复部分巷道时可根据火区瓦斯含量高、氧气含量低的特点,采用注水、惰气的措施,在不能发生爆炸的前提下,锁风进入火区。29、在密闭的火区中,如果发生爆炸,破坏了密闭墙,禁止派救护队前往火区恢复已破坏的密闭墙。或者探险。在恢复破坏的密闭墙或者在附近建筑新密封之前。必须做到:(1)恢复封闭前的火区通风,最大限度地增加入风量,遣散瓦斯。(2)采取

15、措施加强火区瓦斯监控检测。(3)在安全地点采气样和测量风量。只有在火区内可燃气体浓度已无爆炸危险时,方可进行火区封闭作业。如果不能肯定火区可燃气体无爆炸危险,则要在距火区(源)较远的安全地点建造密闭。30、在建造密闭墙和进行其他的准备工作时,以及在开始压入惰性气体过程中,必须使一定量的空气不间断的进入火区,以免爆炸性气体聚集到爆炸危险程度。所需空气量可按下式求出:K3K2>0.05C2式中K2送入火区的空气量。m3分K3火区喷出的可燃气体量。m3分C2进入火区空气内所含可燃气体量。31、灭火时,如有瓦斯大量积聚的危险,并可能涌入火区时,应加强巷道通风,如果瓦斯浓度达到2,而且还在继续增加

16、,指挥人员必须立即将全体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采取措施,排除瓦斯如果不能将瓦斯排除,应会同有关人员。采取保证安全的新的灭火方法。第三章 火区管理1、必须绘制火区位置关系图,所有火区和发火地点都必须在图上标明,每次火灾应按矿井火灾的顺序编号。标明发火地点。时间及性质,并简述火区地质、开采情况、火区范围及灭火措施等。永久保存。2、每一次火区都必须建立火区管理卡片。火区登记表。注氮登记表、防火墙结构及检查记录,并永久保存。3、井下所有永久性防火墙都应编号,并在火区位置关系图中注明,对永久性防火墙的管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每个防火墙附近必须设置栅栏、揭示警牌,禁止人员入内。并悬挂说明牌,记明防火墙

17、建造日期、材质、厚度、防火墙内外的气体成分、空气温度、空气压差、测定日期及测定人员姓名。(2)对新建的防火墙内的气体成份和空气温度,必须每天检查一次,并进行分析。对已稳定的火区每周要进行一次测定和分析工作。(3)防火墙外的空气温度,瓦斯、防火内外气压差及防火墙本身,必须每班次检查一次,发现变化时要增加检查次数。(4)所有检查和测定的结果,必须计入防火记录薄中。由工程技术办审阅后报矿安全及生产科,发现封闭不严或其他缺陷以及火区有异常变化时,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并上报矿安全和生产科。4、封闭的火区,只有经取样化验分析表明。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方可认为火区已经熄灭,才能启封。(1)火区内的空

18、气温度下降到30以下。或与火灾发生前该区的日常温度相同。(2)火区内空气中氧气浓度降到5以下。(3)火区内空气中不含有CO,或封闭期间内CO浓度逐渐下降,并稳定在0.001以下。(4)火区的出水浓度低于25,或与火区发生前该区的日常出水温度相同。()本文中上述四条指标持续稳定的时间不得少于一个月。5、启封火区(已熄灭的)。事前必须制定出专门措施,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请自治区救护队管理。矿救护队协助实施。6、在已熄灭注销的火区内及其下部小阶处或下方邻近煤层开采时,必须制定专门措施,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在同一煤层,同一水平的火区附近进行采掘时,必须留有够宽的煤柱隔离火区。并编制专门设计。报

19、矿主管部门批准。在火区的同一煤层的下部小阶处或下方水平不得进行回采。在火区下方的邻近煤层,回采后对火区没有影响。也不影响火区的灭火工作,对安全确无威胁时,必须报矿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进行回采。第四章 矿工自救措施、每季组织一次井下工人干部学习一次自救技术,初发事故的处理技术,半年进行一次自救演习。、在场人员应尽量尽快的了解和判断灾害的性质,地点和发展程序,迅速报告当班负责人,并有在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首先根据当时、当地的情况组织抢救,制止灾害进一步扩大。在制止无效时,则应立即选择安全的避灾路线,有组织的撤离危险区。、撤离危险区时,现场人员都应保持沉着、冷静,严禁惊慌失措、大喊大叫、四

20、处乱跑、不听指挥。、安全撤退的路线,根据火灾发生时人员所在的位置而定。位于事故地点上风侧的人员,应迎着分流撤退。位于事故地点下风侧的人员,可佩带自救器或用温毛巾捂住鼻子,尽快由捷径绕到新鲜风流中去。如果在撤退过程中遇有火焰袭来时,应背向火焰俯卧在底板或水井内,以防灼伤。、遇到无法撤退,通路阻塞,有害气体浓度大时,而又无自救器,则应迅速进避难洞室或临时建筑避难所等待饮酒。、进入临时避难所前,一定要在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标记,以便救护队寻找。、待避时应保持冷静,避免不必要的体力与空气消耗。借以延长待避时间。矿灯使用:轮换使用,节约使用,以延长使用时间。在洞室内可间断地敲击铁器,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

21、第五章防灭火工作制度、坚持每周巡回检查,审批报表。、定期召开有关防灭火工作会议,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做到防患于未然。、坚持依靠科学进步,引进先进材料,设备及技术,提高防灭火水平。、定期开展防灭火演习,提高工人,干部防灭火素质。、 定期进行防灭火教育,组织工人,干部学习防灭火知识。、定期检查和补充防灭火器材库,做到灭火器材齐全、充足。、积极参加有关工程设计中有关安全设计及改扩工程防火设计,严把防灭火关。、随着生产的发展,情况变化,不断补充,逐步完善防灭火计划。屯南煤业一分公司光明井2012年1月屯南煤业一分公司光明井防灭火计划及措施屯南煤业一分公司光明井二O一二年一月一分公司光明井防灭火计划及措施为了加强煤矿安全,保障煤矿安全生产,贯彻煤矿安全规程杜绝重大火灾事故,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保证煤矿生产持续稳定的发展。特制定一分公司光明井防灭火计划及措施矿井成立防灭火计划及措施领导小组开展落实地质管理工作。 组 长:夏文广、朱洪超副组长:顾铁坚、李士林、王占营、郭飞成 员:王忠顺 、李俊善、肖明全、肖锋、卢友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