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仿宋梅子青釉的研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1179374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doc】仿宋梅子青釉的研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oc】仿宋梅子青釉的研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oc】仿宋梅子青釉的研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doc】仿宋梅子青釉的研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仿宋梅子青釉的研制(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仿宋梅子青釉的研制第35卷第1期2012年2月山东陶瓷SHANDoNGCERAMICSVo1.34NO.6Dec.2O11?经验交流?文章编号:1005-0639(2012)01001603仿宋梅子青釉的研制金艳,周玉所(1.北京金隅科技学校;2.北京大华陶瓷厂,北京100071)摘要通过对梅子青釉的大量研究试验,总结出了达到理想颜色的一系列影响因素.其坯釉配方,气氛制度,釉层厚度,釉层均匀度,助熔剂种类和数量均对其色调有影响.特别是釉中铁含量和烧成还原焰强度是主要影响因素.关键词梅子青釉;强还原焰;釉层厚度;助熔剂种类和数量;胎体颜色中图分类号:TQ174文献标识码:A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水平

2、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欣赏能力也大幅提高,对陶瓷等产品的装饰艺术和风格也不断变化,在盛世收藏等的影响下,对古陶瓷情有独钟.仿古梅子青釉具有釉色优美青翠欲滴,可以和"翡翠"质感一样.其梅子青釉装饰效果独特,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艺术釉.通过对其大量系统的研究试验,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批量生产的工艺,掌握了烧制梅子青釉的最佳配方及烧成制度等工艺过程.原料原料化学成分见表1(wt).2制备工艺及配方2.1坯釉料配方及制备工艺2.1.1坯料化学成分,配方及坯式坯料化学成分(wt)见表2.坯料配方:本地红土14.56;钠长石30.O0;煤系高岭土29.12;石英26.21.坯式:0.144K2O1

3、0.074Na2O10.944A12O313.228SIO20.064CaOf0.056Fe2O3f0.007TiO20.015MgOl表1原料的化学成分表2坯料化学成分收稿日期:20111228第1期金艳,周玉所:仿宋梅子青釉的研制17表3釉料的化学成分Si02AlzO3FezOaTiOzKzONa2OCaOMgO67.0114.121.230.083.971.6412.620.3l2.1.2坯料制备工艺准确按坯料配方称量各种原料,在球磨机中球磨24小时(其中料:球:水:电解质:1:2:1:0.05).然后取样测细度,使其细度达到万孑L筛筛余<1.合格后放人容器内陈腐最少1周时

4、间,使用前除铁,过筛,调整料浆比重控制在1.61.65.2.1.3釉料化学成分配方釉式及制备工艺2.1.3.1釉料化学成分(wt)见表3.釉料配比:本地红土12.74;高岭土12.74%;钠长石33.67;化学纯碳酸钙18.2O;化学纯石英22.64.釉式:0.793CaO,0.029MgO10.484Al2O313.915SiO20.149K2Of0.029Fe2O3f0.003TiO20.029Na2OJ2.1.3.2釉料制备工艺及过程将本地红土预烧,预烧温度1050.按配方称取预烧红土上球磨机预磨细磨后漂洗烘干,然后按配方同其它原料进行球磨(其中料;球:水:电解质一1:2:0.6:0.0

5、5),球磨时间3648h.细度控制在万孔筛筛余0.1左右.合格后放人容器陈腐7天(适天气情况调整陈腐时间).釉浆比重控制在1.351.40.2.2成形和素烧将适合注浆的泥浆在石膏模型中成形.小件可薄些,大件可厚些,坯体脱模后进行干燥和素烧,素烧是为了增加坯体强度利于多次施釉.将干燥后的半成品(水分<1)放在电炉中素烧,烧成制度如下:室温1002h1004002h4008OO2h80010002h100010501h1050lh(大件可适当延长保温时间)2.3施釉和釉烧2.3.l施釉将合格的釉浆分别采用浸釉和喷釉的方法进行多次施釉.使其厚度达到11.5mm.2.3.2釉烧将检验合格

6、后的施釉产品装入具有可控气氛的高温炉中烧成,烧成过程中注意控制烧成气氛和烧成温度.具体烧成制度如下:室温4O050/h4008O040/h8001000.C20/h1000120040/h开始送入CO浓度461200126030/hCO浓度681260恒温45min至1h断电断气1260100080/h100080050/h80040040/h400出炉自然降温3影响梅子青呈色的因素釉料采用的是碱一石灰釉,其特点为高温粘度较纯石灰釉的粘度大,较长石釉的高温粘度小,这种釉就较适合于梅子青釉的厚釉工艺使釉不致于过薄而影响梅子青呈色,梅子青的烧成是关键,其还原气氛较强从1000起控制CO量46,中期

7、1200.C1260.C控制CO量68,其后期控制CO量810,属于强还原气氛,使2Fe2O3:'4FeO+20(Fe抖FFee)其化学平衡朝右方向移动,Fe抖增多,同时也使碱石灰釉中的未熔解石英,钙长石晶体和粘土的团粒进一步熔入釉中并同一些氧化硅作用生成低铁硅酸盐,并使釉中的部分气体从釉中逸出,使釉的散射能力减小,而透射能力加强,从而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清澈明快的类玉似翠的感觉.通过岩相分析釉的显微结构主要是由大量的玻璃相,钙长石,粘土团粒,未熔石英和一定量的小气泡等组成由于这些组成相各异的折射指数,使进入釉层的光线发生强烈的散射,因而使釉具有一种光亮,柔合,淡雅,似玉类翠的风格,较厚

8、的釉层更增加了这种艺术美的效果.釉中的未熔晶体及气泡的数量和尺寸,跟玻化温度,保温时间有关,玻化温度较低有利于梅子青呈色,玻化温度较高,玻化较完全的釉层,光泽较好,但颜色色调发18山东陶瓷第35卷暗不利于梅子青呈色.在釉料化学组成上,除钙镁较高(1214)钠钾较低外,在混以碱土金属氧化物钡或锶等近似氧化钙的元素,代替釉中的钙也会使青绿色增加其艳丽的色调.若将微量的锂元素加入釉中便可得美丽的影青色调,若釉中混有不纯物或外加微量添加剂也能使釉的光泽或色调稍有变化.胎釉中掺入红土是为了增加坯釉成分中的氧化铁的含量,其目的:(1)釉层是一种半透明的玻璃,所以胎色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釉的色调,也就是

9、说胎的色调对釉的呈色有一定的衬托作用,胎中掺人红土在于降低其白度,使其在白中带些灰的色调.这样可使釉色显得更为雅致美观.(2)氧化铁在还原气氛下烧成后,大部分转化成亚铁状态,亚铁是一种强力的熔剂可以降低瓷胎的烧结温度.梅子青釉胎烧成后,胎色介于粉青釉和现代白瓷之间,具有白中带有一点灰的色调.釉层厚度11.5ram,釉厚之处显得色更绿,更深;反之釉层较薄之处绿的色调就显得比较浅.施釉方法是否合理也是影响呈色的因素,由于釉层较厚所以必须有一套完善成熟的施釉方法,采用4次施釉法,第一次喷釉0.4mm0.6mm.第二次喷釉0.10.2mm.第三次喷釉0.2O.3mm.第四次喷釉0.20.3ram.喷釉

10、前素烧胎表面必须十分干净,不得有汗斑,油渍,灰尘及其它赃物,不许在热坯或未经充分干燥的素坯上施釉,更不能一次施釉过多过急.另外釉浆的稠度,细度,陈腐时间,电解质加入量,坯体状况,表面吸水率,坯体素烧方法及温度都和呈色有密切联系,如果操作过程中忽视了上述因素,釉层在干燥过程中,会出现干裂纹,烧成后就会出现"苍蝇脚"(是一种颜色较四周略深的桔络状的隐纹)而影响正常所呈梅子青色.若提高烧成玻化温度虽然可以消除"苍蝇脚"但会影响到梅子青釉的正常呈色,不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法.再有氧化钙和氧化钾分子比及氧化硅和氧化铝分子比的高低也决定着釉的呈色.4结论4.1梅子青釉坯

11、体中氧化铁含量控制在1.21.4之间使其胎色白中泛灰.4.2梅子青釉中氧化硅和氧化铝的分子比控制在7.58.2之间,氧化钙镁和氧化钾钠分子比控制在2.73.0之间;氧化铁控制在12,氧化钙镁控制在11.4氧化钾钠控制在4.86.29/6.4.3梅子青釉中釉厚控制在11.5mm,施釉方法采用4次喷釉法.4.4烧成温度1260,保温时间45min至1h.4.5烧成气氛为强还原焰.试验研究证明其原材料来源广泛,货源充足,质量稳定,价格便宜,并且产品适合收藏和鉴赏.英国:2013年7月起墙面及地面瓷砖强制性CE认证据报道,自2013年7月起,所有建材产品(包括墙面及地面瓷砖在内)的CE认证将成为建筑产品条例(CPR)规定下的强制性要求.CE认证将在瓷砖行业的所有部门生效.了解这项新规定十分重要,可帮助各公司提前设定计划.为确保让各成员公司了解产品认证的变化及滑行测试的重要性,英国瓷砖协会将于2012年1月26日与SATRA技术中心一起,在Kettering地区的SATRA技术中心共同举办研讨会.此次研讨会将以"建筑产品条例产品认证的重要变化及滑行测试的介绍"为主题,对于各瓷砖行业公司取得更多的了解及意识到整个行业将要面临的变化方面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鲁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