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1150875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防水混凝土施工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民用及工业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推荐刚性防水做法:UEA补偿收缩混凝土刚性防水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应根据工程现场允许采用商品混凝土或现场搅拌,其材料应符合:1 水泥:采用425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变质的水泥。2 砂: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3 石:宜用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含泥量不大于1%,吸水率不大于1.5%。4 水:饮用水或天然洁净水。5 U.E.A膨胀剂:其性能应符合行业标准混凝土膨胀剂(JC47692),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与其它外加剂混

2、合使用时,应经试验试配后使用。212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翻斗车、手推车、振捣器、溜槽、串桶、铁板、铁锹、吊斗,计量器具磅秤等。22 作业条件:221 钢筋、模板上道工序完成,办理隐检、预检手续。注意检查固定模板的铁丝、螺栓是否穿过混凝土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止水措施。特别是管道或预埋件穿过处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222 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223 材料需经检验,由试验室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抗渗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提高0.2Mpa。224 如地下水位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继续做好降水,排水。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

3、混凝土搅拌 运输 混凝土浇筑 养护32 混凝土搅拌:搅拌投料顺序:石子 砂 水泥 U.E.A膨胀剂 水。投料先干拌0.51min再加水。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0.5min)。混凝土搅拌前必须严格按试验室配合比通知单操作,不得擅自修改。散装水泥、砂、石车车过磅,在雨季,砂必须每天测定含水率,调整用水量。现场搅拌坍落度控制68,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1416。33 运输: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一般掺入2.53木钙为宜。运输后如出现离析,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34 混凝土浇筑:应连续浇筑,宜不留或少留施

4、工缝。341 底板一般按设计要求不留施工缝或留在后浇带上。342 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的墙体上,墙体如有孔洞,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少于300,施工缝形式宜用凸缝(墙厚大于30)或阶梯缝、平直缝加金属止水片(墙厚小于30),施工缝宜做企口缝并用B.W止水条处理垂直施工缝宜与后浇带、变形缝相结合。343 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冲净并湿润,再铺一层23厚水泥砂浆(原配合比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减石子混凝土,浇筑第一步其高度为40,以后每步浇筑5060,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浇筑。混凝土由高处自由倾落不应大于2m,如高度超过3 m,要用串桶、溜

5、槽下落。344 应用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振捣时间一般10s为宜,不应漏振或过振,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铺灰和振捣应选择对称位置开始,防止模板走动,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的部位严格按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要求操作,浇筑到最上层表面,必须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实平整。35 养护:常温(2025)浇筑后610h覆盖浇水或蓄水养护,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14d。36 冬期施工:水和砂应根据冬施方案规定加热,应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采用综合蓄热法保温养护,冬期施工掺入的防冻剂应选用经认证的产品。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大于15。4 防水混凝土质

6、量验收标准41 本标准适用防水等级为14级的地下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不适用环境环境温度高于80C或处于耐侵蚀系数小于0.8的侵蚀性介质中使用的地下工程。42 防水混凝土所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 水泥品种应按设计要求选用,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级,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水泥;2 碎石或卵石的粒径宜为5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3 砂宜选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0%,泥块含量不得大于1.0%;4 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应采用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5 外加剂的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6 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

7、;硅粉掺量不应大于3%, 其它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43 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 试配要求的抗渗压值应设计值提高0.2%;2 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 ;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 用量不得少于 280kg/m3。3 砂率宜为35%45%,灰砂比宜为1:21:2.5;4 水灰经不得大于0.55;5 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时入泵坍落度宜为100 mm 140mm。44 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中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拌制混凝土所用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工作班检查不应少于两次。 每盘混凝土各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混凝土组成材料计量结果的

8、允许偏差(%)混凝土组成材料每盘计量累计计量水泥、掺合料21粗、细骨料32水、外加剂21注:累计计量仅适用于微机控制计量的搅拌站。2 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每工作班至少检查两次。混凝土的坍落度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拌全物性能试验方法GBJ80的有关规定。混凝土实测的坍落度与要求坍落度之间的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混凝土坍落度允许偏差要求坍落度()允许偏差()40105090151002045 防水混凝土抗渗性能,应采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抗渗试件的试验结果评定。试件应在浇筑地点制作。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mm3应留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两组。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

9、渗试件,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抗渗性能试验应符合现行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J82的有关规定。46 防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应按混凝土外露面积每100 m2抽查1处,每处10 m2,且不得少于3处;细部构造应全数检查。主控项目47 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及坍落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出厂产品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检验报告。48 防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混凝土抗压、抗渗试验报告。49 防水混凝土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道、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均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有渗漏。检验方法:观察

10、检查和检查隐蔽验收记录。一般项目410 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露筋、蜂窝等缺陷;埋设件应正确。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411 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检验方法:用刻度放大镜检查。412 防水混凝土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其允许偏差为+15 mm、-10 mm;迎水面钢筋保护厚度不应小于50 mm,其允许偏差为10 mm。检验方法:尺量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5 成品保护51 为保护钢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并不得碰、改动模板、钢筋。52 在拆模或吊运其它物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处企口,及止水带。53 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电门

11、盒及预埋件等,振捣时勿挤偏或使预埋件挤入混凝土内。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 严禁在混凝土内任意加水,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将影响U.E.A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直接影响补偿收缩及减少收缩裂缝的效果。62 细部构造处理是防水的薄弱环节,施工前应审核图纸,特殊部位如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等细部要精心处理。63 地下室防水工程必须由防水专业队施工,其技术负责人及班组长必须持有上岗证书。施工完毕,及时整理施工技术资料,交总包归档。地下室防水工程保修三年,出现渗漏要负责返修。64 穿墙管外预埋带有止水环的套管,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固定,止水环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振捣密实,防止漏振,主管与套管

12、按设计要求用防水密封膏封严。65 结构变形缝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止水带位置要固定准确,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浇筑振捣,保证密实,止水带不得偏移,变形缝内填沥青木丝板或聚乙烯泡沫棒,缝内20处填防水密封膏,在迎水面上加铺一层防水卷材,并抹20防水砂浆保护。66 后浇缝一般待混凝土浇筑六周后,应以原设计混凝土等级提高一级的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浇筑前接槎处要清理干净,养护28d。7 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71 材料(水泥、U.E.A、外加剂等)的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72 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包括抗压及抗渗试块)。73 隐检记录。74 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74 检验批质量验收标准。75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76 混凝土浇灌申请表77 其它技术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