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值班变电所电气系统研究与设计毕业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1122617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无人值班变电所电气系统研究与设计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无人值班变电所电气系统研究与设计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无人值班变电所电气系统研究与设计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无人值班变电所电气系统研究与设计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人值班变电所电气系统研究与设计毕业设计(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内容摘要今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信息及微机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广泛运用,变电所实现无人值班已经成为电网发展的重要方向。无人值班变电所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前提是提高变电所设备可靠性,并通过借助微机远动技术,实现由远方值班员直接实施对变电所内各设备运行的有效控制。无论是对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新建或是将常规变电所改造为无人值班状态,均有着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本次课程设计选择了大庆无人值班变电所电气系统研究与设计,在设计该无人值班变电所时,以小型化模式为基础,通过选择主接线接线方式,变压器,各导体设备等,介绍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优势以及采用的继电保护设备等,经过分析数据以及准确的计算对该变

2、电所进行了无人值班制度的设计,为以后我市的无人变电所的发展和扩大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关键词:无人值班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目 录1 绪论 1.1 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中国农网变电所的建设设计,由60年代的简易变电所发展到70年代的工业化模式所,经历着一个逐步改进提高的过程,但都未发挥其理想的性能。80年代以来,在总结六七十年代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本着“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原则,全国范围建成了上千座农村小型化变电所。而进入90年代后,农村变电所也开始在小型化模式的基础上朝无人化模式发展。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省至今还没有无人值守的变电所,本次课程设计结合本省的负荷

3、特点及自然状况,提出了在省城郊区建设一座的无人值班变电所模式的研究,为我省今后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推广积累了经验。无人值班变电所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前提是提高变电所设备可靠性,并通过借助微机远动技术,实现由远方值班员直接实施对变电所内各设备运行的有效控制。无论是对无人值班变电所的新建或是将常规变电所改造为无人值班状态,均有着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l) 管理和运行的费用较低。由于布置时采用的是新型高压设备和完全的户外式设备,运行费用仅相当于常规变电所的1/10。(2) 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和自动化程度。一方面,由于提高了变电所设备的可靠性和基础的自动化,很大程度上,可以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和停电范

4、围,另一方面,遥控技术的的实现使得远方调度值班员可以直接实时监测和控制变电所各出线的负荷,因而能进一步加强负荷管理。(3) 不新增投资的条件下可多供电。这种新型的无人值班变电所可以提高负荷率(一般都大于10%),使得电网可以在不增加新投资条件下多供电。同时,提高了自动化程度高后,可以大大缩短维修停电和事故处理等时间,因此也能多供电。(4) 提高了系统的安全运行水平。由于变电所自动化水平较高,因而可大大减少人员误触电和误操作事故。(5) 进一步提高了供电质量。由于对有载调压的主变以及无功补偿装置实现了遥控,因而可以维持母线电压在较为理想的水平,在常规变电所基础上,电压合格率至少提高5%。以上可以

5、看出,全国范围内,农村无人值班变电所必将蓬勃发展。1.2 国内外的研究背景在西欧、北美及日本等发达一些国家,绝大部分的变电所(500KV、38O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变电所)都己实现无人值班,管理人员很少,但是有着很高的管理水平、自动化程度及供电可靠性。比如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局管理电压等级为161一500KV的电网和部分69、46kV的电网,供电区域面积达到了80000平方英里,最高和最低负荷分别为26000和12000MW,平均负荷处于16000一1700OMw之间,变电系统自动化程度及供电可靠性都相当高1。在1995年,TAV用户的年平均停电时间仅仅为7min,同时供电可靠率已达到99.99

6、9%,变电系统基本全部实现“四遥”。相比与中国,美国农村变电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 占地面积较小。一些变电所采用立体多层设备布置以节约占地。(2) 房屋建筑面积较小。主控室较多采用组装式,多用铁丝网栅而非实体砖砌围墙。(3) 一次设备质量很好且检修周期较长。(4) 主接线非常简单,主变一般为双绕组,高压侧多采用熔断器保护。(5) 基本全部实现无人值班,远动终端设备体积较小、性能非常优良可靠。为数量日益增加的为人变电所提供设计指导的,是由美国农业部农村电气化管理局编印的农村变电所设计导则一体,本次毕设中,摘引以下相关要点。(l) 设计大多数变电所连续运行,无需值班人员。由一个中心枢纽控制系

7、统和系统的各部分,提供远距离的指示、控制、测量以及通信手段。(2) 由于近年来,系统电压普遍趋向于上升,因此取消中间传输变电所,同时将输送电压直接降至一次配电侧的电压水平。(3) 开关、控制和降压设备的集合组成了配电变电所。配电所将输送电压降至一次配电电压,从而输送电能给居民、农场、商业及工业负荷。农村变电所要求电能容量的从1台SMvA到3台SMvA的变压器范围内,并要求以辐射方式供电。(4) 主变高压侧保护装置可以选择跃开式熔断器、断路器等。当主变压器容量小于12MVA,并且高压侧电压低于138kV时,高压侧经济合理的保护是采用熔断器。目前,中国的无人值班变电所的自动化系统,从整体上可以划分

8、为以下两种模式:1.集控台模式集控台模式产生并发展于我国农网变电所小形化模式方案试点过程中,具有“四合一”功能,也就是集控制、信号、测量和保护于一体。它实现对强电的控制时,采用的是弱电选线技术。集控台模式的逐步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逐步的历程。目前,形成了多型式、多档次产品并存的局面。2.RTU模式RTU(RemoteTermmalUnit)即为远方终端装置,是核心为微机的自动智能化远动装置。今年来,随着微机技术的持续发展,RTU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实现变电所的自动化时采用RTU模式的性价比也越来越高。新产品RTU除了最基本的四遥(即遥测、遥信、遥控和遥调)功能外,还有着较为完善的当地功能(如屏

9、幕显示、打印制表等)、转发信息功能、内存数据功能、装置内部功能以及事故顺序记录功能等。3.分层分布式微机网络模式分层分布式微机网络模式的主要特征是,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把分层管理(变电所层和间隔层)的分布式微机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变电所内通信网,以共同对变电所所有设备进行保护、监控、信患、处理及智能化管理。由于该模式涉及到了变电所的控制、保护、测量以及信号的综合管理,因此也称作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分层分布式微机网络模式起步较晚,但功能非常完善,技术很先进、规模容量也较大。目前,已将该模式引入了农网变电所。1.3 本次论文的主要工作选某变电所作为设计对象,做有关这个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本论文主

10、要研究大庆无人值班变电所的电气部分的电气设计。本文概述了变电所设计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变电所总体分析、主变选择、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 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和总平面设计等。对实际变电所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 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电气设计主要包括强电和弱电两个部分,强电部分的主要设计内容有:变配电系统、电力和照明以及防雷接地系统等。变配电系统主要部分有:高低压系统、变压器、备用电源系统等;而电力系统主要包括电力系统配电和控制;照明系统则包括室内外各类照明等;防雷接地系统主要包括防雷电感应、防雷电波侵入、接地、等电位联结和局部等电位联结以及辅助等电位联结等等。变电所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

11、部分。变电所电气一次部分设计包括变电所总体分析、主变选择、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和总平面设计等3。2.1 变电所的总体分析及主变选择设计中必须从全局利益出发进行变电所的设计,妥善处理安全与经济以及基本建设与生产运行等方面的关系,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当地情况,采取适宜的建设标准。根据当地需要与可能性,应该有计划和步骤地推行国内外的先进技术,一定程度上采用鉴定合格的新设备、新材料和新结构等,逐渐提高地区的自动化水平。变电所的设计宜采用经过审查的通用设计或典型设计。主变台数的考虑原则:(1) 对于大城市郊区的一次变电所,如果中、低压侧已经构成环网,装两台主变为宜。(

12、2) 对于地区性孤立的一次变电所以及大型工业专用变电所,应考虑装三台主变压器的可能性。(3) 对于只装两台主变变电所的规划,主变基础应按大于变压器容量的一至二级进行设计,方便负荷发展时更换主变。2.2 电气主接线的选择 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直接影响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它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2.3 短路电流计算为了使所选择的电气设备,而足够的可靠性,经济性,灵活性,在某一段时间内的电力系统中,以满足发展的需要,应对不同的点的短路电流进行验证。电力系统短路电流

13、,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电力行业引入长期使用前苏联的操作在任何时间曲线计算短路电流。所谓的运行曲线的电力系统中的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得到个别计算阻抗在不同的条件下,在一定的时间的短路电流的发生器的参数,然后取平均值,所有这些短路电流,作为运行曲线,计算出在某一时刻和电抗的情况下的短路电流。制定运算曲线有两种方法,同一变化法以及个别变化法。2.4 电气设备选择根据导体和电器选择技术规定SDGJ14-86 第1.1.2 条规定:(1) 力求技术先进,安全适用,并且经济合理;(2) 满足正常运行或检修、短路和过电压情况下的各种要求,并要考虑到远景的发展;(3) 按照当地环境及条件校准;(4) 导体

14、种类不宜过多。2.5 配电装置及总平面布置设计进行高压配电装置的设计时必须认真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根据系统条件,自然环境以及运行检修等的要求,制定合理的布置方案和选用设备,一定程度上采用鉴定合格的新设备、新材料和新结构等,逐渐提高自动化水平,同时要注意节约材料。安全净距的设计应根据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范SDJ585中第4.1.14.1.5 条的规定。各不同电压级配电装置的设计和选择符合高压配电装置技术规程SDJ585的规定。 总平面设计需符合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定SDGJ6384中第101条额规定,布置变电所的总平面时,必须全面贯彻洛神现行各项技术经济政策,因地制宜,努力创新,做到合理

15、布置,并充分利用荒地、坡地或劣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良田,做好技术的经济论证,认真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以提高经济效益,从而为安全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需在满足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尽量简化。203 变电所的总体分析及主变选择3.1 变电所的总体情况分析变电所的设计必须从全局利益出发,正确处理安全与经济,基本建设与生产运行,近需要与今后发展等方面的关系,从实际出发,结合国情,采用中等适用的建设标准,有步骤地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并采用经实验鉴定合格的新设备、新材料、新结构, 根据需要与可能, 逐步提高自动化水平。变电所的设计宜采用经过审查的通用设计或典型设计。3.2 主变压器容量的选择 当变电所的所址及容

16、量确定之后,需考虑主变压器的容量与台数。一般而言,农村变电所可装设一台或两台土变压器,这是因为变压器台数过多,将使土接线复杂化,既增加土建和设备投资,义不会给经济可靠运行带来多大好处,而且,变压器的效率随其容量的增大而提高,故一般都希望增大容量而减少台数(。变电所的土变压器的容量应根据5一10a的发展规划确定,并根据当前3一sa的负荷发展来确定近期单台变压器容量。如果确定变压器容量时按照负荷变化性质,负荷主要以农业用电为主时,变电站则可以分别配置容量不同的变压器各一台。采用并联运行,则容量比最好不超过3:l4;负荷以工业用电为主时,变电站可以配置相同的容量的变压器。本次毕设的变电所位于大庆市松

17、花江北岸松北新区。其电源由江北一次变电所引出,总共8条10kV出线,预留8条出现。主要承担着市政府、电视台、以及江北开发区等地区一类负荷的供电任务,主要负荷统计如下表:网络用户名称需用系数负荷容量kV.A线路长度(km)1,5江北开发区0.8600052,6市政府0.8300083电视台0.8400054太阳岛风景区0.7400087冰雪大世界0.653000108镇内三产0.720008表3-1 负荷统计表采用需用系数法进行的计算,第一期负荷增长率5%,变电所计算负荷为: 其中,Ki同时系数,一般取0.85-0.9 X%线损率,高低压网络的综合线损率在8%-12% Sjm第i条线路的计算负荷

18、通过计算,本期主变安装容量为2*20MvA。考虑10年的负荷增长率5%的情况预留了更换2*3I.SMVA安装条件。主变压器采用有载调压、低损耗二相电力变压器,并能白动/手动调压,也可实现远方或就地调压。3.3 主变压器台数的选择主变台数的考虑原则:(1) 对于大城市郊区的一次变电所,如果中、低压侧已经构成环网,装两台主变为宜。(2) 对于地区性孤立的一次变电所以及大型工业专用变电所,应考虑装三台主变压器的可能性。(3) 对于只装两台主变变电所的规划,主变基础应按大于变压器容量的一至二级进行设计,方便负荷发展时更换主变。3.4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3.4.1常规变电站组成常规变电站的三次部分土要

19、由四人部分组成,即继电保护、故障录波、就地监控和远动5。长期以来,由于这些装置功能、原理的不同,在电力技术部门内已经形成了不同的专业与管理模式。随着微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电力部门中分别相继研制了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微机故障录波装置、微机监控装置以及微机自动远动装置等,虽然这些装置的原理和用途不尽相同,但其硬件配置却基本一样,所采集的量以及控制的对象也大致相同。由此,人们开始考虑和研制全微机化的变电站一次部分设计和运行的相关问题,从而开始形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概念。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把分层管理(变电所层和间隔层)的分布式微机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变电所内通信网,以共同对变电所所有设备进

20、行保护、监控、信患、处理及智能化管理。该系统也称为分层分布式微机网络模式,其起步较晚,但功能非常完善,技术很先进、规模容量也较大。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广泛了采用微机保护和远动技术,分别对变电所的模拟量、脉冲量、开关状态量以及一些非电量信号进行采集,并经过重新组合其功能,按照预定的程序和要求实现变电所的自动化监视、测量、协调及控制。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最鲜明的特征如以下四点。(1) 功能综合化。由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建立和发展在计算机硬件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以及模块化软件上的基础上,取代了变电所的电磁式保护,其监控装置也综合了仪表屏、模拟屏、操作屏、变送器、有载调压无功补偿、远动装置、中央信号系统以及光

21、字牌等各个方面。微机保护和监控装置综合在一起,还有故障录波和故障测距、小电流接地等功能。(2) 结构微机化。该系统内的主要部件是微机化和分布式的结构,通过网络总线连接,各个环节如微机保护、数据采集、及控制等的CPU同时并列运行6。(3) 操作监视屏幕化。操作人员在变电所内或是主控站内,面对彩色大屏幕显示器全方位监视与操作变电所的各个设备。屏幕数据取代了常规方式下的指针读数;CRT屏幕上的实时接线画面取代了常规庞大的模拟屏;CRT屏幕上光标操作取代了常规在操作屏上完成的跳合闸。总之,通过计算机的彩色屏幕可以监视变电所内的所有变化。(4) 运行管理智能化。该系统的智能化不仅仅为常规的自动化功能,如

22、自动报警、自动报表或是电压无功自动调节、事故判别与处理、小电流接地选线等方面,还可以表现为在线自诊断,并将自诊断的结果传送至远方的主控端。以上是与常规二次系统区别的重要特征。也就是说,常规系统只可以进行一次设备监测,但本身发生故障时必须靠维护人员去检查发现,但综合自动化系统不仅可以监测一次设备,还可以每时每刻检查自己是否有故障,充分体现了其智能性。3.4.2 集中式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方案及其主要缺点:该方案按照变电所的规模配置了相应容量、功能的微机保护以及微机远动装置,安装于变电所的主控制室内7。通过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以及相应变送器传输和检测主变压器、各进出线路及变电所内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状

23、态,并经电缆传送至主控制室的微机保护与远动装置,初步处理后前置机进行预处理,再进行与调度端的主计算机的数据通信。这种集中监控的主要缺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由于系统的信息集中处理,需要敷设大量电缆,投资量很大。 (2) 系统内以模拟量传输采集的信号,精度较低,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信号的影响。(3) 调试较麻烦,维护工作量比较大、扩容的灵活性也较差。(4) 信息得传输速率较低。实现变电所高可靠性的小型化及无人化是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目标,针对以上所述集中式系统的许多缺点,90年代,我国已开始研究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8。3.4.3分布式综合自动化系统分布式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软硬件配置特点如下:

24、(1) 每个开关柜上分别安装微机继电保护装置和微型RTU。(2) 各种不同的电气设备都单独加装微机保护装置和微型RTU。(3) 所有的RTU和保护装置由两条光缆连接。(4) 该系统的各装置单独运行。 (5) 分散安装,节省了大量的控制室面积、电缆及安装费用,因此降低了系统的总造价。 分布式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主要特点如下:(l)由于不同的电气设备单独安装了对应的微机保护装置和微型RTU,如果其中任一装置发生故障,都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2)由于系统内装置间以数字信号传送信息,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较强。(3)该系统为多CPU的工作方式,每个装置都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因而可以大大减轻主控制机的负担

25、9。(4)扩充灵活方便。(5)在数据库中存放实时检测数据和保护信息,获取时调度中心直接从前置机中获取,因此建立了可靠的自动化监控系统。(6)该系统自诊断能力很强,可以自动巡检系统内所有装置,自动检查出发现的故障,并加以隔离。(7)该系统可以进行事件顺序记录,分辨率可达l ms,可以为事故的分析提供有效数据。综上所述,由于分布式综合系统具有以上所述的投资少、装置维护方便、功能强、扩充灵活以及可靠性高等各种优点点,已经成为当今的主流发展方向。3.4.3继电保护功能相对独立继电保护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而综合自动化系统绝不能降低继电保护装置的的可靠性。(1) 该系统的继电保护分别独立设置被保护的电力设

26、备单元(间隔),输入电气量时,直接通过相关的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输出时通过触点,直接操作着相对应断路器的跳闸线圈。(2) 该系统保护装置设有通信接口,可以用于接入站内的通信网,在保护动作后提供给变电所层的微机设备各类报告,但是保护的功能却又完全不依赖通信网。(3) 系统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以及降低造价,避免不必要的硬件重复,应该配给保护装置一些其他功能,但以不能降低保护装置可靠性为前提。(4) 系统内除保护装置外,如备用电源的自动投入装置、控制电容器投切装置、以及变压器分接头有载切换的电压控制装置等其他一些重要控制设备,也不依赖通信网,而在相应的间隔层上设置专用的装置。4 电气主接线设

27、计4.1 引言电气主接线是发电厂变电所的主要环节,电气主接线直接影响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它的拟定直接关系着全厂(所)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控制方式的确定,是变电站电气部分投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是由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互感器、母线、避雷器等电气设备按一定顺序连接而成的,电气主接线的不同形式,直接影响运行的可靠性、灵活性,并对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的拟定等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电气主接线的正确、合理设计,必须综合处理各个方面的因素,经过技术、经济论证比较方可。4.2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原则和基本要求本次进行电气主接线设

28、计时,考虑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l)必须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电力生产的首要任务就是安全可靠, 对电气主接线最基本的要求便是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良好的电能质量。进行设计时,除了要对主接线的基本接线形式进行定性评价外,对一些比较重要的变电所,更需要进行定量的分析和计算。虽然我们讨论的属于农村电网变电所,但是这些变电所担负许多郊区工厂和企业、风景名胜、以及农业排涝抗旱等重要的供电任务,满足供电的可靠性十分必要。随着农村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加之使用了自动化装置和一些先进的技术,这都非常有利于主接线可靠性的提高。但可靠性的提高不完全等价于元件或设备用得越多、越新、接线也越复杂,相反地,不必要地使用

29、多余设备,使主接线复杂,运行发生不便,更会导致供电可靠性的降低。(2)灵活、方便,可以满足远方监控的要求好的主接线应该不仅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的运行状态,而且能够灵活地转换运行方式。正常运行时可以安全可靠地供电,故障情况或是设备检修时也都能满足远方监控的要求,可以简单、灵活并且迅速地进行运行方式的倒换,使得停电时间最短,停电影响范围也最小。显然,过于复杂的接线不仅不能保证操作方便,反而会增加误操作率,但太简单的接线,也不一定可以满足系统运行方式的要求,因此,合理地安排主接线十分重要。(3)经济性良好进行主接线设计时,经常会在可靠性与经济性之间发生貌似。如果要使主接线灵活可靠,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

30、投资的增加。因此,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两种因素,在满足了供电持续可靠、运行方便灵活的基础上,尽可能使得设备的投资费用、运行费用最少。(4)可以发展和扩建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往往会对已投产的变电所有扩建的需求,从主变的容量、台数、以及馈线的数量均有扩建的需求的可能性,因此在设计主接线时,应该保留发展的余地,不仅要实现最终接线的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到分期过渡接线的可能性,以及施工的方便性。4.3 电气主接线设计说明 该变电所承担着许多工厂企业、政府机关的一类负荷供电任务,因此供电必须保证必要的可靠性,同时主接线在该条件下可以简化设计,以保证运行的灵活方便,如下图4-l所示。由2回输

31、电线的分支线将66kV接入变电所,采用双T接线,双线路双变压器组的接线方式。同时,在双变压器66kV母线上,设置了隔离开关以联络高压负荷,便于一回检修时,另一同线可带双变运行。变电所本期10kV侧出线8回,预留8回,一律为电缆出线。因为本期设计馈电线路较多,而且负荷很重要,采用了单母线分段带旁路的接线方式。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高,检修出线断路器时可不中断供电。本次设计中,如果没有一类负荷,也可采用单电源侧进线,高压侧单母线接线、低压侧单母线分段不带旁路的主接线方式。图4-1 主接线图 5 短路电流计算5.1 短路计算的目的为了使所选电气设备具有足够的可靠性、经济性、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时期内满足电力

32、系统发展的需要,应对不同点的短路电流进行校验。5.2 变电所短路短路电流计算在校验电气设备的短路时的动稳定和热稳定时,按具体的设计规划容量计算所用短路电流电源容量,并将电力系统的远景发展规划考虑在内。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短路点时,应使得所选择的电气设备可以通过可能的最大短路电流。变电所的电气连接图如图5-1所示,等值网络的计算过程如下图:选取=I00MVA,=Vav,计算各元件参数的标么值系统:上级变压器=0.045,上级线路=0.01747 变压器:=并联运行下=2.2587/2=0.14285 图5-1 系统的等值阻抗图本研究中系统的等值阻抗图如图所示。计算可得:进线路:并列运行下: 0.

33、18362=0.1836 (L=5KM)出线路: (L=8KM) (L=10KM)对于无限容量系统,二相短路周期分量的计算过程如下:图5-2 系统等值阻抗图KI点短路下,双线分列运行的合成阻抗为: 短路电流的有效值为: K3点短路下,双线分列运行的合成阻抗为: 短路电流的有效值为: 一般系统的冲击电流瞬时值为 计算结果如表所示表5-1 各种运行方式下计算结果6 结论 本论文主要研究大庆无人值班变电所的电气部分的电气设计。本文概述了变电所设计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变电所总体分析、主变选择、电气主接线设计、短路电流计算、 电气设备选择、配电装置和总平面设计等。对实际变电所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本

34、课题完成之际,以下对新型无人型变电所的研究得出了几点结论。(l) 无人值班变电所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对农村无人值守变电所的先进模式的研究和进行综合自动化技术方案的认真学习是一项十分重要工作。(2) 为了实现无人值班,应该认真做好一次系统的设计和各种设备选型工作。实现主接线设计的可靠运行、简单灵活以及操作方便以便实现远方监控;(3) 可以采用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实现66kV变电所的无人值班,实现变电所的综合自动化时,装设以微机继电保护装置、智能化远动装置RTU以及其他一些自动化设备,它们的运用将支持者变电所无人值班的现场数据采集及监控,可实现高水平的无人值班变电所的管理。4) 本次课程设计

35、通过经济技术分析说明,无人值班变电所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运行和管理费用低,供电可靠性很高,自动化程度也大大的提高了,应该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广。 (5) 本次课程设计与现行的技术政策保持搞的一致。设计时,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现行的经济政策,符合法规、规范、规程以及专业技术规定。本次设计中该新型无人值守变电所的设计可以被采用,相信在设计、实施中66kv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所积累的经验,可以建立为我市无人值班变电所工作的开展,打下一定良好的基础。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农村电网装备、运行管理水平、以及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程度提高,这也为农网改造,投入自动化的装置,奠定农村无人值班打下了坚实

36、的基础。可以预见,农村无人值班变电所必将在全国蓬勃发展。参考文献1 张万山,王小四.空气质量的研究.环境学报,2000,34(6):13-17.2 张完善.有色金属材料.第二版.大连:金属工业出版社,1998.89-90.3 张完善,刘六,等.第五届科学管理国际会议论文集.北京:管理工程出版社,2001.18-19.4 张完善,刘六.校园环境与学风建设.城市日报,2002年3月5日,第2版.5 Borko H, Bernier C L.Indexing concepts and methods.New York: Academic Pr.,1978.6段传宗.无人值班变电所及农网综合自动化.1998.中国电力出版社.北京7冯伟章,尹航.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2002.信息与自动化.33一358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国务院.19939电子式标准电能表技术条件.DUT585一9510国家计委关于转发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原则的通知.国家计委.19992农村小型化变电所设计规程DL/T5078一199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