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方法的借鉴作用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1118434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孔子教育方法的借鉴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孔子教育方法的借鉴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孔子教育方法的借鉴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孔子教育方法的借鉴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教育方法的借鉴作用(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孔子教育方法的借鉴作用第19卷第1O期2005年10月成都教育学院JOURNALOFCHENGDUC0U正GEOFEDUCATIONV0l19.No.10Oct.2005孔子教育方法的借鉴作用陈晓斌(福建警官职业学院福建福州350014)【摘要】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毕生从事教育活动,建立了丰功伟绩.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培养贤人七十,弟子三千,并倡导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留下了许多有益的教育格言,成为万世师表.论语>一书,可以让我们从中领略他的哲人风采.感悟他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改革风起云涌的今天,学习论语的教育思想,

2、挖掘它的教育精华,吸收它的教育方法.对深化和推进我们的教育改革,特别是对改进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关键词】孔子;教育方法;教改【中国图书分类号】B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144(2005)10006803孔子(公元前551一前479),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他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是聚徒讲学.整理古代文化.对我国社会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其教育思想与当前素质教育有很多相通之处.本文主要论述孔子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的教育改革的借鉴与启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3、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学习,借鉴孔子的教育方法.一,启发式教育,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是孔子教学经验的升华和结晶,也是当今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思想.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博精深的学问,就必须依靠学生自觉的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的着名论断.就是说学生不到想弄明白而又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又说不清楚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

4、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意思是说: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认真思考,心求通但未得,然后可以启发他;经过思考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此时可以开导他.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发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学习,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和及时启发.教师指导学生要在学生有了求知的兴趣,动机,主动性,积极性的时候才有效.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没有兴趣强迫灌输,学习效果是不可能好的.所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收稿日期200503

5、24【作者简介】陈晓斌(198l一)男,福建警官职业学院助教.?68?孔子经常运用启发式的方法教育学生.例如当子夏读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k佾)(巧妙的笑容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啊!)几句诗,问孔子什么意思时,孔子启发说:"绘事后素."子夏就领会到孔子是说礼须建立在仁的基础上,但不确定,就再进一步问:"礼后乎?"孔子很高兴,说:"能够阐明我的意思的是子夏啊,现在可以跟你谈论诗经了!"从教学法的角度分析,孔子在这里运用的是启发式的教学.他利用形象思维的作用,由生动具体的画

6、面引向抽象的道德观念.避免了用简单的道德说教,从而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主动地去认识"仁"的意义,并自觉地接受礼的约束.孔子对学生的启发是相当成功的,他常在闲坐时,让学生随意谈论自己的志向,然后因势利导,自然地引出自己的看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有一次.颜渊,季路俩侍立其左右,孔子问起他们各自的志愿.一个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另一个则是"愿无伐善,无施劳".孔子对他们的话并不加评论,只是说出自己的愿望:"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从之."(<公冶长)两相对照,老师的志愿要宏大得多,因而无

7、形中也就启发了学生.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也正是我们当今的教改所提倡的一种宝贵的方法.我们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好好地掌握,消化知识,课堂上几乎都是一讲到底.这样,对于学生来说就没有思考的空间,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和听话机;教师完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宰.这和教学规律是相违背的.这样对学生来说他们不会有很大的收获,他们的学习就变得很被动,这样就不利于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正确地运用孔子启发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诱第10期20o5年1

8、0月成都教育学院No.10Oct.20()5导,让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二,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有区别地教学.发展学生的个性孔子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后人朱熹对孔子的教学方法概括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孔子说过:"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八佾)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孔子十分注意观察,了解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为政)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因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

9、的特点与个性,对学生的个性,特长,优缺点了如指掌,比如他指出子路有治兵之才,冉有有做邑宰之才,公西华有外交才能等.他曾概括地指出他的几个学生的个性特点,"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雍也),即子路坚决果断,子贡通情达理,冉有多才多艺.再比如他说过:"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嘻."(先进)就是说他的学生高柴愚笨,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由于孔子对学生的充分了解.所以他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而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往往学生问同一样的问题,而孔子的回答却不尽相同.樊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quo

10、t;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躁".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颜渊)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和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做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既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又如孔子对"闻斯行诸"一问的回答.冉求问孔子"听到该如何去做就立刻去做吗?"孔子回答说"是"(当然,听到就应去做

11、).子路问孔子同一问题,孔子却回答说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有父兄在么,还应再听取些意见呀.第三个学生公西华就怀疑了,去问孔子为什么对同一问题两样回答.孔子说,冉求性慢,力行差一些,所以我鼓舞他听了就去做;子路性急,说于就于,所以我教他要慎重一些,多听取意见.(先进)这说明孔子教学都是从学生个性特点出发,从补救学生的不足方面进行因材施教的.所以孔子的弟子都能充分发挥所长,克服所短,取得长足的进步.再如孟懿子问孔子:"怎么才算孝?"孔子答:"无违."意思是说,无论在父母生前死后,都要依照周礼的规定,不能僭越,这才算是孝.孟武伯问怎么才算孝?孔子答:"

12、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说,要关心父母的健康情况,这是针对这位阔少爷不关心父母的冷暖疾病而说的.子游问孝,孔子认为子游对父母的生活还比较注意照顾,于是就提出加强对父母的恭敬,所以说:"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孔子回答日:"色难."意思是说,仅知道代替父母做事,有酒食供给父母吃,还算不得孝,重要的是对父母的态度要和悦亲切.(为政)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实施因材施教,对广大的教师来说应该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它要求教师必须准确了解和把

13、握学生的实际水平,个性心理特点,学业达成情况等,以使教育教学的类型,方法,特点及时间安排,课堂调控等,都尽量适合每个学生的需要;借助各种反馈手段,及时,准确地获得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把课堂教学,小组教学,个别辅导等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活动的个别化.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实行了"一刀切",对于优等生和后进生没有差别地对待,使好的学生没有能够更好地提高,差的学生又没有办法赶上,这样就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育评估方面,对学生的课业成绩,特别是主科的成绩相当地重视,而对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

14、,个性特长等.一律置之度外.这样就造成了有的学生虽然成绩很高.可是综合技能却较低,以及学生的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材施教在今天也还是教学上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学原则.我们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也应该不断总结这方面的经验.三,学思并重.学与思相结合.有效地促进学习不断进步和提高学与思是进修过程中的两个基本环节.孔子对二者都是很重视的.他通过自己的体会,说明了学与思二者不可偏废.只强调一面或者使两者脱节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他说:"学而不思则

15、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孔子强调学的重要性,反对思而不学.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另一方面,孔子又强调思考的重要性,反对学而不思,他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阳货)他又说:"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阳货)即不经考虑就随便将听来的乱传,也是违背道德修养准则的.他还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孔子还认为思考的主动性具体表现在遇到问题时就问"怎么办",这意味着

16、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孔子说过t"不日'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卫灵公)意思说对于一个遇事不问怎么办的人,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学习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思维活动产生于问题,"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求知欲常从疑问开始,提出问题之后,就产生应探索的目的和内容;为了解决提出的问题,就要寻求一定的知识,分析知识间的关系和联系;思维过程有了结果,问题得到解决,就会明确获得了什么知识,学习就有了收获.以解决问题为主的学习方法,可以将学习者的?69?第lO期2005年lO月陈晓斌:孔子教育方法的借鉴作用No.100ct.20o

17、5已知和未知联系起来.学习者要获得新知,一般以已知为基础,那么问题就是在已知和未知之问,架起一道桥梁;在已知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获得新知.也就是在已知和未知之问建立起一定的逻辑体系,以扩大已掌握的知识结构,并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对我们的素质教育是很有帮助的.它揭示了一个道理,说明了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思考,不思考就不能将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那样学了也无用处;如果只思考而不学习,会流于空想,那也是有害的.所以,我们要求学思结合,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巩固知识结合起来,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从信息论的观点来

18、讲,学就是接受和储存信息,思就是判断和处理信息.二者互相转换,犹如一个没有止境的螺旋,步步上升,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不断进步和提高.总之,在教改的今天,对于我们的广大教师来说,我们应该围绕教学工作,学思相结合,善于多角度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对于我们广大的学生来说,也应该思行结合,善于多途径地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以促进我们的学习.四,批判地继承并发扬子L子的教育思想,正确地运用并提倡子L子的教育方法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以从政为目的的教育已经严重限制了教育的范畴.孔子的整个教育思想实际上是教人从政的思想.孔子轻视对弟子的劳

19、动教育,只重视培养为政者.这与目前的经济社会是极不相容的.当今社会,取代"学而优则仕"的却是需要各种专门人才,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的需要,因此,我们必须批判地继承并发扬孔教思想,使其与我们目前提倡的素质教育相适应.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无疑是一种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状态的模式.因为对学生的学来说,教师的"启发"这个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真心内动"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可是当学生不能自动推知领悟其他与此相关联的三个方面的事,如果老师还是不告诉他,这样就不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就会像王

20、夫之所说:"若教不愤而启,不悱而发,喋喋然徒劳而无益也."因此,我们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要正确地运用孔子的启发诱导的教育思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不断地进步和提高!【参考文献】1许秀瑛.论语M.广州出版社,2001.2陈景磐.孔子的教育思想M.武汉:湖IhA.民教育出版社.1981.3罗佐才.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4曲阜师范学院,孔子研究所.孔子教育思想论文集c.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5全国教育史研究会编务组.孔子教育思想研究M.新华书店北京发

21、行所,1985.6许梦瀛.孔子教育思想初探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7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ViewontheModernUseforReferenceofConfuciusEducationMethodsChenXiaobin(vianPoliceProfessionalCollege,FujianFuzhou,350014)Abstract:AsallanclentandgreatestthinkerandedUCatorinourcountry,thefounderoftheConfucianismschool,thefounderofthe

22、Confuciunismeducatioutheories,ConfuciusspentthewholelifetObeengagedintileeducatingactivities,buildingupthegreatachievements.Heleamedalotbutdidn'tbedisgustedwithlearning,hetaughtalotbutdida'tberimlessinteaching,andhetrained70Solons,3000pupilsandimdatedasetofvalidteackingmethods,leavingmanyben

23、cficialeducationprmrerbs,becomingthegreatteacherforallages.ThebookAn拈,fi'omwlfichwecailgrasphisessenceandappreciateIriselegantappearance.understmldIrisedueadonthought.Nowadays,intheeducationre'fore,wlfichisjustastherisingwindsandsurgingclouds,studyingtheeducationthoughtof,scoopingoutitseducationessence,absorb.ingitseducationmethods,playsaveryimportantroleinoL!rcurrenteducationteachingworkandespeciallyindeeplyturningandpushingfor.wardOureducationreforil1.Keywords:Confucius;educationnxethods;educadonrefom?7O?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