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1090598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7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6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东 江 完 小小学科学教 案六年级(上)曹晓春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湘版科学六上教案(全册穿插版)新学期的话教学目标1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2本学期的相关要求。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学准备1上期期末测试试卷。2课件:神秘的月球。教学过程1新学期的问候2对转入的新生的关注3对学生进行分组,全班47人,分为8组,每组6人,一般情况以此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特殊情况另行调整,在每次学习活动中会要对小组进行评价,老师都会做好记录,期末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4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教师讲解上期期末测试试卷。(试卷内容略)5学生自由翻阅新书。6简单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本册教材以“生存和环境”

2、为主题,以训练推理判断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重点,编排了“生物与环境”、“营养与健康”、“地表变化的奥秘”、“能量”、“月球”5个主题单元和1个综合单元,一共有22课、61个活动。其中,“生命世界”有2个单元、7课书;“物质世界”有1个单元、5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7播放课件:神秘的月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第1单元 生物与环境1.一棵“顽强”的小树第一课时编写时间 2009年9月3日 执行时间9月 日 总序第( 1 )个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情感 态度、价值观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

3、观察记录。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科学知识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科学 技术 社会 环境(STSE) 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学准备菜豆种子(或者更多不同种类的种子)若干、纸巾、不干胶、玻璃杯、培养皿、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等。将引入部分提供的图片制成课件。一教学导入:1出示课件,提问:请你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讲述:生活中是否还见过类似的情况是什么原因使它们变成现在的样子?3. 猜想假设:倾倒的小树发生这些变化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学生猜想:根总是向下生长吗?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4过渡:我们

4、就从这些方面来研究大树倒了后这些奇怪的变化吧!二活动 根总是向下生长吗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2组内讨论: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3页,了解实验设计范例,完善实验设计。4学生动手组装装置。5布置任务:经常在杯内的纸上浇写些水,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下星期交流。三活动 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1摆出问题。2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3汇报、交流、完善。4组装实验装置。5布置任务:按要求完成操作,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便于交流。四活动 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1学生设计方案。2汇报、交流、完善方案。3保护盆栽植物,坚持研究

5、。(注:三个活动可以让每小组选定其中的1个进行研究即可)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二课时编写时间2009年9月6日 执行时间9月 日 总序第( 2 )个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并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作出相应的推断。情感 态度、价值观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科学知识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科学 技术 社会 环境(STSE) 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教学准备观察记录及所观察的实验装置。课件:有关自然界植物的向性运动。一教学导入:上星期我们组装了一些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观察,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吧。二交流各组装置所观察到的

6、情况1各小组出示实验记录。2小组成员汇报观察情况,要求:语言简洁、过程清楚。3各小组出示各自的装置。4各小组归纳各自的结论,要求:思维严密、条理性强。三活动 自然界中的植物1出示课件:有关自然界植物的向性运动。2提问:从课件中你看到了一些什么现象?3学生汇报。4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5交流后明确:自然界的植物都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四拓展 走进大自然,观察各种各样的植物,把它们有关向性运动的现象画下来、记下来或者拍下来。板书设计:教学后记:2.从“南橘北枳”说起第一课时编写时间2009年9月8日 执行时间9月 日 总序第( 3 )个教案教学目标1能通过调查了解水果出产的地域性,并能初步

7、类推理解各种植物都生存在适合自己生存的环境里。2能根据身边一些植物的特点,分析它们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的。3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了解植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1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2意识到环境对植物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科学知识1.知道植物必须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这个环境,植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影响。2.知道植物的结构特点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教学准备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对应的生物图片。课前布置学生去水果摊贩那里调查水果的产地。一教学导入 1 教师讲解:“南橘北枳”的故事。2 学生观看橘和

8、枳的照片。3 提出问题:为什么淮南的这种橘树在当地能结出又香又甜的果实,而移植到淮北就只能结出又酸又苦的枳呢?4 学生猜想。5 联系到身边可以找到的水果它们都是本地生产的吗?是不是也会存在这种现象呢?6 让我们通过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来开始研究吧。二活动 调查各种水果的产地1出示课前学生去水果摊贩那里调查水果的产地的调查表。2引导学生按照产地给这些水果按地域进行简单分类。3提问:有没有来自南方的苹果和北方的香蕉?4引导学生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5得出结论:植物的生存是有地域性的,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南方,而有些植物只适宜生活在北方。6指导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进一步探讨植物具有地域性的原因。 明白:

9、阳光、水分、温度、土壤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不同的植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不一样,这决定了它们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中得以生存;植物对这些要素需要的特殊性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各地的环境决定了当地植物种类的分布。简单的说,也可以总结成一句话:环境造就了具有特殊习性的植物,环境也决定了植物种类的区域性分布。7结合教材第8页图片上的植物,帮助学生理解指南车信箱中所介绍的“择地而居”的知识。三活动 它们来自哪里1提出问题:现在,人们根据需要进行了大量的移植植物。观察我们周围的植物,请根据它们的特点,推测它们来自怎样的地区,并说一说做出推测的理由。2学生讨论。3交流各自的推测。四布置作业:有些植物的原产

10、地,学生难以进行判断,鼓励学生利用网络,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去查证。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二课时编写时间2009年9月10日 执行时间9月 日 总序第( 4 )个教案教学目标1能通过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了解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1热爱大自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2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科学知识1.知道生物必须生存在一定的环境中,离开这个环境,生物的生存将会受到影响。2.知道生物的结构特点是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注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教学准备与本课学习内容相对应的生物图片。有关鸟类适应环境的资料。一教学导入1提

11、问:你能举出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吗?2学生举例。3过渡:动物是否也具有这样的特性呢?二阅读 动物怎样适应环境1学生阅读第9页教材。2明白:动物和植物一样,它们的生存也受到环境的影响。3说一说:你还知道其他动物适应环境的事例吗?请说一说。三活动 了解鸟类是怎样适应环境的1出示各种鸟类的图片。2提问:这些图片中的鸟的形态各有什么特点?他们分别适应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3学生讨论。4教师提供有关鸟类适应环境的资料,协助学生完成底10页的记录表。四布置作业 鼓励学生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关注更多的生物群体,课后留心观察各种动、植物,看一看它们是怎样适应当地环境的。教学后记:3.走进池塘编写时间 2009年9月

12、11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发现生物之间互为食物的关系,并能以食物链的方式予以表现。2能模拟池塘制作生态瓶研究池塘生物之间的关系,并坚持长期观察和记录。情感 态度、价值观能正确看待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科学知识1.知道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的重要关系。2.知道食物链的基本特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初步体会到生物是环境的一部分,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教学准备池塘生态挂图、池塘有关生物的图片、制作生态瓶的材料。一教学导入 1教师出示池塘群落的挂图,引导学生观察。2提出问题:小池塘里生活着各种生物,它们是怎样生活在一起的呢?二活动 池塘里的生物吃什么1出示鱼、

13、水虿、孑孓的图片,提问:说一说它们都吃什么?2学生汇报。3教师:聪明的同学们,你们能把它们的食物关系排列出来吗?4学生进行食物关系的排列:浮游生物孑孓水虿鱼。强调“箭头指向谁就是被谁吃”。5提问:你有什么发现?6总结:这种食物关系就像链子一样把各种生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事物链。7学生练习写出池塘里、草原上、森林里的一些食物链。8分析多条食物链,提问:你发现这些食物链的共同特点吗?9明确:食物链总是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三指南车信箱 池塘里的微生物1学生阅读。2教师向学生补充介绍池塘里的微生物:池塘里的植物、动物大多能通过肉眼直接看到,微生物却是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的,但微生物

14、又是池塘里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员之一,它们在池塘群落的能量传递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活动 把池塘搬回家1过渡:为了便于我们观察池塘,我们可以在家里制作一个模拟的“小池塘”。2要想把池塘搬回家,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怎样做?3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完善自己的设想。4组装实验装置。5写出模拟池塘中各生物的生存状况和影响它们生存的因素。6做好观察记录,并及时整理,分析池塘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板书设计:教学后记:4.假如大树都倒下第一课时编写时间 2009年9月16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1.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合理的推想。情感 态度、价值观1.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向学生渗

15、透环境保护的意识。2.珍爱生命,初步建立生态平衡的观念。科学知识1.知道每一种生物在食物链中都有着重要作用。只要其中一种生物灭绝,就会引起“链条”的断裂,影响到许多相关生物的生存。2.初步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注环境的变迁,意识到环境正在遭到人类的破坏,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建设美好家园,争做环保卫士”的观念。教学准备各种生物的头饰等。一教学导入 导入直接:植物作为食物链的起点,到底对其他生物具有怎样影响?假如植物都消失,世界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些问题。二活动 假如大树全部倒下新课|标第|一|网 1提问:假如大树全部倒下,树林里生物的实物会发生什么变化

16、?2过渡:让我们通过游戏来感受一下吧!3阅读教材,了解游戏方法。4学生戴上相应的头饰进行游戏。5游戏结束后思考:没有了大树等植物,有多少生物先后失去了食物,哪些是直接的,哪些是间接的?6明白:没有了植物,地球将几乎失去一切生命。7继续游戏:如果其他某一种生物灭绝撤出,食物链又将发生怎样的变化?8学生分析得知:自然界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9指南车信箱 (1)学生阅读。X-k -b-1.-c-o- m(2)教师讲解,加深他们对生态平衡以及生态灾难的理解。10推测:假如大树都倒下,除了使生物们失去食物,还会对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有些什么影响?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二课时编写时间 200

17、9年9月20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1.能根据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做出合理的推想。2.能通过实验、测量等途径验证自己的推测。情感 态度、价值观1.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2.珍爱生命,初步建立生态平衡的观念。科学知识1. 大树全部倒下,会对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带来哪些影响?2. 初步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注环境的变迁,意识到环境正在遭到人类的破坏,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建设美好家园,争做环保卫士”的观念。教学准备森林被砍伐、沙尘暴等挂图、绳子、温度计、表面没有任何覆盖物的木板、表面只有砂土覆盖的木板、表面有植被覆盖的木板、水盆、洒水

18、壶等。新-课-标-第-一-网 一教学导入 1紧接上一课的问题“假如大树全部倒下,还会对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带来哪些影响?”进行猜测:动物可能会土壤可能会气温会不会?2过渡:让我们针对其中的问题来进行研究吧!二活动 树林与温度1摆出问题:测量树林内和树林外的温度,都一样吗?2学生推测。3过渡:让我们设计一些实验来研究吧!4设计对比实验: 测量地点的选择,应当选择差异比较明显的地方;测量工具(温度计)的准备,要尽量减小误差; 测量的时间要同时进行。5学生实地测量,填写测量记录表。6分析:测量结果说明了什么?树林对人的生活会有影响吗?三活动 树林与土壤ww w.x k b1.co m 1摆出问题:土壤表

19、面没有植物真的会被雨水冲走吗?2学生推测。3过渡:让我们设计实验来研究吧!4教师出示部分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进行设计。5汇报、完善。 明确:不同:点木板上放的东西不同,其余都一样。7 学生实验。8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9 分析: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四阅读 破坏森林的危害1出示:森林被砍伐、沙尘暴等挂图。2教师结合图片进行介绍,让学生了解森林破坏后会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后果。3鼓励学生课后通过上网、查阅书刊的方法做更详细地了解。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三课时编写时间 2009年9月22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情感 态度、价值观 1.通过各种体验活动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的

20、意识。2.珍爱生命,初步建立生态平衡的观念。科学知识1.知道每一种生物在食物链中都有着重要作用。只要其中一种生物灭绝,就会引起“链条”的断裂,影响到许多相关生物的生存。2.初步理解生态平衡的意义。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注环境的变迁,意识到环境正在遭到人类的破坏,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建设美好家园,争做环保卫士”的观念。教学准备一教学导入 1提问:我们学习了生物与环境,谁来描述一下我们周围的环境?2针对学生描述的环境现象,让学生判断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3说出判断的理由。4针对不好的现象,你打算怎样去做呢?5由周围的环境扩大到地球妈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二活动 让家园更美好1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

21、、建设更美好的地球家园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2将自己的建议和设想用合适的形式体现出来: 书面上的可用建议书、科学图画、手抄报等。 行动上可成立环保队、做环保小卫士等。 教学后记:(生物与环境) 复习题编写时间2009年11月2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一、填空题:1、生长于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是(针状的),以减少(水分)蒸发。2、(阳光、水分、温度、土壤)等是影响植物生存的基本因素。3、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4、森林的破坏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洪灾、干旱、沙尘暴、水土流失)5、动物们通过(冬

22、眠、迁徙、换毛)等方法来适应气温的变化。6、池塘中除了生活着植物和动物,还生活着(微生物)。它们能把死亡的动、植物尸体(分解)。7、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动物的(生存),动物的数量变化也会影响(环境);随着环境的变化,生物的结构特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从而适应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将会被(淘汰)8、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都无法避免成为(食物链)的成员。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来达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作用。新课标第一网 9、植物适应环境,一般表现为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二、判断题。1、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 ( v )2、小华画了一条食物链:虎羊草。( x )3

23、、环境污染、盲目的物种引进、大量捕杀动物和砍伐森林都曾经在历史上造成过部分地区的生态灾难。( v )4、根总是向下生长,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 ( v )5、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v )6、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 v )7、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相同的需求。 ( v )8、自然界的生态系统中如果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就会失去平衡( v )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 v )10、自然界和生态瓶不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不会受到影响 ( x )11、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4、 v )12、香蕉树, 松树, 仙人掌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相同。( x )三、单项选择题。1、仙人掌的根会朝着( A、 )的方向生长。A、有水 B、无水2、绿色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称为( B )。 A 制养者 B 生产者 C 消费者3、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桔不宜在北方栽种,这里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是:(B)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4、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控制(A)条件不发生变化。A、一个B、二个C、三个5、每个食物链中生产者一定是(A)A、植物 B、动物 C、植物和动物6、春天,生活在草地上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B )。A、灰色 B、绿色 C、黄色 D、褐色7、动物的生活环境叫做动物

25、的(A )。 A 栖息地 B 居住地 C 生活区8、各种生物和周围的非生物一起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称为( C )。 A 食物链 B 食物网 C 生态系统四、连线题:香 蕉 针叶 山地 仙人掌 阔叶 沙漠 松 树 叶刺 雨林五、看图回答问题。1、写出三条食物链2、你所写的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是,消费者是。3、如果捕杀鸟,会产生什么后果?并请说明你的依据。第2单元 营养与健康1.食物中的营养第一课时编写时间 2009年9月24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1 能用圆形统计图统计午餐中各类食品所占比例,并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以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开展科

26、学探究活动。2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科学知识1 知道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2 了解检测食品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的简单方法。3 了解食物金字塔,懂得平衡饮食的重要性和方法。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牲畜不科学的饲养方法以及庄稼不科学的种植方法,会污染食物,这样加工后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一教学导入1提问:我们经常食用的食品有哪些?饥饿时身体的感受如何?2学生回答。3质疑:我们从食物中可以获得哪些维持生命所需要的营养呢?4过渡:让我们从我们的午餐开始调查吧!二活动 午餐吃了什么1学生明确并统一本课中的食物分类方法:主食类、肉食类、蔬菜类、水果类2学生汇报各自午餐中所吃的

27、食物。3将各自午餐中所吃实物分类记录在记录表中。4指导学生分析各类食品总量所占比例并制成圆形统计图。5对学生所制图的合理性、美观性进行评价。三活动 检验食物中的营养1过渡:通过前面的活动我们知道了我们所吃的各类食物在总量当中的比例,其实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和脂肪。2提问:怎样检验我们的食物中是否存在这些营养成分呢?3学生发表看法,教师作结:让我们设计实验来检验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4教师补充介绍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辨别方法并强调查阅资料的重要性。5布置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选题制定相应的计划。教学后记:X第二课时编写时间 2009年9月27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

28、案教学目标1 能设计实验检验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以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开展科学探究活动。2 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科学知识1 知道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淀粉、脂肪。2 了解检测食品中蛋白质、淀粉、脂肪的简单方法。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牲畜不科学的饲养方法以及庄稼不科学的种植方法,会污染食物,这样加工后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教学准备分组材料:酒精灯、镊子、碘酒、纸被检测食品:馒头、米饭、肉、煮熟的鸡蛋清、生(熟)土豆块、生(熟)胡萝卜、花生米、瓜子等。注意:根据学生实验实际消耗提供食品,避免浪费。也可以选择过期不能食用的食品进行实验,但实验前要

29、向学生说明食品来源,避免误食。一教学导入1讲述:上一节课我们让各小组根据自己的选题制定相应的计划,现在请大家来说一说吧。2学生汇报。3完善计划。二学生实验1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注意安全、随时作好实验记录。2停止实验。3汇报实验现象。填好教材第22页的表格。4教师组织学生评介:哪一组实验开展得最好。5讲述:食物中主要包括6大营养成分,除课上学生们研究的蛋白质、脂肪、淀粉外,还包括:盐类、维生素、水。对于盐类、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检测很难进行,让我们课后查阅资料进行了解吧。教学后记:第三课时编写时间 2009年9月29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1 能根据食物金字塔合理

30、设计食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以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开展科学探究活动。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科学知识1 了解食物金字塔,懂得平衡饮食的重要性和方法。2掌握人体消化器官的位置及名称,初步了解一些消化器官消化与吸收的原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牲畜不科学的饲养方法以及庄稼不科学的种植方法,会污染食物,这样加工后的食品存在安全隐患。教学准备新课标第一网 学生午餐的饮食情况表。一教学导入讲述:我们调查了我们所吃的实物,也知道了各种实物中所含营养成分,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营养搭配合理呢?二活动 食物金字塔1阅读“食物金字塔”。2讨论,获取信息:食品的种类应丰富,不同的食品为人们提供了不同

31、的营养物质。各种食品,应合理搭配,健康饮食应做到不挑食、不偏食。3对照自己的食谱,查找问题。(1)学生拿出午餐饮食情况表对照食物金字塔,检查自己的饮食是否合理(2)学生交流,说出依据。4设计科学食谱,说明合理性。(1)学生修改自己的食谱或制定新的食谱。(2)交流自己的设计并阐述为什么这样设计。(3)评介食谱的合理性。(4)教师应鼓励学生将科学合理的食谱推荐给学校食堂,或爸爸妈妈,同时开始改变自己的不良饮食习惯。教学后记:2.消化与吸收第一课时编写时间 2009年10月 8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咀嚼馒头,使学生感受到牙齿的切割作用,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2 能用

32、自己的语言说出食物的消化的过程。3 能举例说出主要消化器官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研究活动使学生了解细嚼慢咽的科学道理,使学生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2 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能够科学地看待身体的变化。科学知识1 通过亲身感受,使学生了解到口腔有消化作用。2 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是由:口腔、食管、肝脏、胃、小肠、大肠等组成。教学准备ww w.x k b1.co m 分组材料: 可以食用的馒头、米饭等淀粉含量多的食品。一教学导入1提问: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包括哪些?2学生回答。3教师追问:这些营养成分又是如何被人体所吸收的呢?4过渡:让我们开始对人体消化器官的研究吧。二活动 咀嚼馒头1摆出

33、问题:将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多嚼几次,感觉一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交待注意事项(进食前要洗手,进食时不要混食),学生分组行动,组内交流感受。3以小组为单位作好整理进行汇报。4分析口腔有哪些消化作用。5明确:(1)首先牙齿将馒头有切断,大块的馒头变为小块。(2)唾液可以使干的食品变得湿润,便于食物的下咽。(3)经过咀嚼的馒头慢慢变甜6阅读指南车信箱:明白:了解到经过咀嚼的馒头慢慢变甜是唾液中淀粉酶在起作用,它将淀粉分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让学生懂得细嚼慢咽的科学道理。7提问:人体对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是如何进行的呢? 鼓励学生课后可以通过查找资料的方法继续学习。ww w.x k b1.co m

34、三活动 咀嚼后的馒头哪去了1过渡:咀嚼后的馒头哪里去了?2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学生掌握食品经过的消化道有: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告之学生肝脏是重要的分泌消化液的器官。3学生活动:以组为单位找一找我们的消化器官在身体中的位置。4填好教材第25页的填充题。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第二课时编写时间 2009年10月10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的过程。2能举例说出主要消化器官的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了解人体的消化与吸收过程,能够科学地看待身体的变化。科学知识1 了解小肠内表面的结构,知道小肠绒毛的作用。教学准备分组材料: 约90厘米长

35、的线绳一根。一教学导入1提问:食品是怎样经过我们的消化道的?2学生回答。3过渡:食物到达胃里之后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阅读关于胃功能的早期研究。二阅读 关于胃功能的早期研究1学生阅读教材内容。2提问:通过阅读你有什么收获?3学生谈体会。4教师作好小结,让学生了解胃功能,以及关于胃功能的早期研究。从而使学生初步了解消化液的概念。三活动 小肠内的吸收1讲解:食物被消化后,就可以被人体吸收了,大部分营养物质是在小肠中被人体吸收的。让我们来观察显微镜下的小肠绒毛。2用文字或画图的方法将观察到的小肠内表面的构造记录下来。 要求:认真观察,准确表述。3汇报。4小结:小肠内壁多褶皱。5质疑:这些褶皱的作用是什

36、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6模拟教材第27页的实验。 (1)阅读教材,了解方法。 (2)学生分组实验。 (3)比较两次的测量结果,分析小肠绒毛的存在有什么作用。明确:比较闭拢手与张开手的轮廓线,将得出小肠绒毛可以增大小肠内壁的表面积,从而能更有效地与各种营养物质接触,便于在短时间内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4)填写研究报告。7阅读“指南车信箱”,使学生更深一步地了解小肠的吸收作用。教学后记:3.饮食与健康第一课时编写时间2009年10月12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1 活动中,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良好的饮食习惯。科学知识1 知道食用变质或有毒食品

37、的危害性。课前准备将“食物中毒”的有关报道制成课件。一教学导入1播放“食物中毒”的课件。2提问:通过刚才的观看,你有什么话要说?3学生发表看法。4激发兴趣:让我们来调查研究怎样才能做到安全饮食吧。二活动 安全饮食1阅读教材,了解教材给出的3种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变质的食品:认识到过期食品食用的危害性,提高自身保护意识。如果误食变质食品,应及时治疗。有毒生物制作的食品:含有剧毒成分的生物,对人体的危害就非常大了,甚至会造成死亡。有毒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不明生物都是不能食用的。被污染的牲畜或粮食作物制作的食品:从动物、植物两个角度,说明被污染食物包括动物、植物。这种食品对人体的危害潜伏期长,对身体

38、造成的危害大,又不易被人所察觉,因此格外引人注意。2 布置任务:课后调查,做好记录。3 阅读指南车信箱:实物中毒的事例。明确:了解知识,进行安全教育。教学后记:第二课时编写时间2009年10月14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案例分析中,培养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的品格。科学知识了解饮食对影响身体健康的原因。一教学导入1讲述:身体的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由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提供的。对营养物质摄入得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发育。2过渡:我们的体重正常吗?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二活动 我们的体重正常吗

39、1组织学生自己测量获得数据。 2身高标准体重数据由老师提供,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数据,并填入下表,与实际身高体重数据进行比较。 身高标准体重数据实际身高体重数据身高体重身高体重3对数据进行分析,学生自行评价自己的体质健康情况。4针对班级内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5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视身体问题,进行合理饮食,爱惜粮食。三活动 良好的饮食习惯1阅读教材第32页。 2讨论:这些做法正确吗?为什么?四阅读 合理饮食要注意的问题1学生阅读。2了解合理、均衡、良好的饮食习惯,对青少年身体发育很重要。3说一说自己以后会怎样做。教学后记:(营养和健康)复习题编写时间2009年11月9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

40、第( )个教案一、填空题:1、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2、我国青少年一般从11-12岁开始身体进入发育阶段,(盲目地减肥或无节制进食)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合理和均衡的饮食习惯)对身体的发育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3、比尔蒙特发现,胃液是一种(酸性液体),能将食物(分解)成比较简单的物质。4.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盐类、维生素、水)等5、平衡饮食我们应该多吃(米饭、水果、蔬菜),少吃(油脂类食品)6、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7、饮食中长期养素不足,可导致(营

41、养不良,贫血,多种元素、维生素缺乏,影响儿童智力生长发育),人体抗病能力及劳动、工作、学习能力下降。8、食物的腐败变质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二、判断题。1、把猪肉放在酒精灯上烧,闻到难闻气味,说明猪肉里面含有蛋白质。(v )2、早餐不吃不要紧,中餐、晚餐可以弥补其营养。(x )3、平时注意合理和均衡的饮食习惯,有利于保护消化器官。(v )4、人的生命除了需要食物、水,还需要新鲜空气。 (v )5、在口腔里反复咀嚼食物,只能将食物破碎,再也没有其它作用。(x )6、变质食品即使再进行杀菌处理,也不能食用。(v )7、只有肉食才是营养丰富的食物。( x )8、食物在人体内要通过所有的消化器官才能被人

42、体消化(v )9为了获得全面的营养,我们不要偏食。( v )10、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为我们科学均衡营养提供了帮助。(v )三、选择题新-课-标-第-一-网 1、在下列食品中,我们应该多吃的食品是(B )。A、方便面 B、蔬菜 C、颜色特别鲜艳的食品2、馒头上滴一滴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说明馒头里含有( A)。A 淀粉 B 脂肪 C 蛋白质3、用白纸包裹一块肉后,白纸上会留下油渍,说明瘦肉中含有(B )。A 水分 B 脂肪 C 蛋白质4、下列食物中,含有糖类较多的是(C )。A 鱼虾 B 青菜 C 面包5、下列的食物营养成分中,(A )能为人体提供能量。A 糖类 B 维生素 C 矿物质6、小明想买个

43、面包吃,他发现商店里有三种当天生产的面包,比较科学的选择是(B)。A、选择保持期长、食品添加剂多的面包食用B、选择保质期短、食品添加剂少的面包食用新-课-标-第-一-网 C、选择保质期很短、基本无食品添加剂的面包食用7、( A )可以增强体质,保持旺盛精力,磨炼意志,延缓衰老,增强竞争意识。A 加强运动 B 补充营养 C 经常休息8、下面关于合理饮食的话中,(C )是错误的。A、要注意荤素搭配 B、每天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C、喜欢吃的菜尽量多吃,不喜欢吃的菜尽量少吃四、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方面的不良习惯饮水方面的不良习惯呼吸方面的不良习惯运动方面的不良习惯我的改进措施有

44、:五、解决问题本班有一名女生,平时很少运动,又酷爱零食,由于身体发育的原因,体重怎长很快,她怕别人笑话,每天都不吃午饭进行减肥,你认为她的做法对吗?你给她什么建议第3单元 地表变化的奥秘1.地表在变化编写时间2009年10月18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 1 能依据资料进行推理分析出地形在改变。2 能依据相关资料判断自己的推测是否存在。3 继续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调查等方面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 激发学生探究地表变化奥秘的兴趣。2. 感受大自然的力量与神奇。科学知识:X-k-b-1.-c-o-m1 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2 了解哪些力量可以影响地球地表的变化。

45、教学准备因自然原因导致地表变化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反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文字资料。化石标本。一教学导入1展示:几个因自然原因导致地表发生显著变化的图片和音像资料。 (如: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台湾海峡海底的某些地方分布着古代森林的遗迹等等。)2提问: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的?3过渡:地表是变化的,它一直在改变,这种改变是缓慢进行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对于只有几十年生命历程的人类来讲,是不可能观察到全部过程的。今天,就让我们来了解地表变化的奥秘。二活动 推测曾经发生的变化1回顾以前所学知识:我们生活的球体地球,陆地表面形态各样,植被各异。2出示化石标本,向学生介绍

46、化石。3阅读教材第34页的内容,了解喜马拉雅山及人类科考中的发现。4提出问题:鱼龙化石出现在喜马拉雅山,这是怎么回事?你们能推测出这个地带原来的地表情况吗?后来发生过什么变化?5分小组进行讨论。6学生交流推理分析结果,并介绍推理分析的理由。7介绍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教师简要评价学生的推理分析过程。三活动 改变地表的力量1思考:地表在变化,改变地表变化的力量有哪些?2学生看教材第35页的两幅图,明白:修筑大坝引起的地表改变是一种人为的力量,泥石流引起地表的改变是一种自然的力量,改变地表形态的力量有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种力量。3学生自行推测并做好记录。4引导学生对推测进行整理:我认为什么力量在改变地表形

47、态,我的理由是什么?(教师适时在黑板上记录下学生的推测。)5过渡:我们推测出的那些力量真能改变地表形态吗?6布置任务:搜集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资料。(课内进行,由教师提供相关的书籍或进行网络查找)7布置课后调查作业:了解本地区历史上发生的地表重大改变的情况。板书设计:新课|标 第|一| 网 教学后记:2 . 地 震第一课时编写时间2009年10月20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模拟实验感受地震的威力,初步推断地震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对古代的科学发明产生兴趣并对科学家产生敬佩之情。2 乐于学习和宣传避震知识。3 愿意关注防震技术的最新成果。科学知识1 了解地

48、震现象。2 初步了解人类研究地震取得的主要成果。教学准备地震发生时的录像资料,筷子,白纸,侯风地动仪挂图、震前预兆的挂图或录像资料。一教学导入1播放一段地震时的录像资料。2提问:地震时有哪些现象?3学生发表看法。4过渡: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来感受一下吧。二活动 感受地震1交待实验方法:X-k-b-1.-c-o-m让两个同学为一组,做两次模拟实验:一次是两个同学朝相反的方向拉一张纸,直到纸断裂;另一次是两个同学各拉筷子的一头,弯曲筷子直到折断。2学生实验。3推理分析:可以提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纸被什么方向的力量拉断?当纸断裂时,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筷子在什么情形下被折断了?当筷子折断时

49、,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能将实验和地震联系起来吗?纸和筷子相当于什么?听到的声音和感受到的震动能让你想到什么?4学生阅读教材第37页的岩层运动示意图,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地震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岩层断裂时会释放巨大的能量。(回顾筷子在快要断裂前,两同学手的感受,及断裂后手的感受,帮助学生理解那就是一个能量的集聚和释放的过程。)5组织学生阅读指南车信箱内容和观看有关地震的记录片:了解强烈的地震危害;进行面对灾难,团结一致的教育。6阅读教材第38页和相关的图片资料:了解人们对地震的研究情况;了解地震前兆,加强自我防范意识。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编写时间2009年10月22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50、( )个教案教学目标 1能说出地震发生时自我保护的一些措施及理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乐于学习和宣传避震知识。2愿意关注防震技术的最新成果。科学知识懂得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一教学导入1讲述地震带给人类的灾难。新-课- 标-第 -一-网 2过渡: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样进行自我保护?二活动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1学生阅读第39页的教材。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说说图中的做法对不对及自己判断的理由。3然后组织全班性的交流:先说出某种做法是对还是错,然后阐述自己的理由。 明确:跳窗逃生不对,跳下去会导致摔伤或摔死,且地震时震落的物体也容易导致人的伤亡。地震时,人躲在桌子底下的这一做法,不同情况下要区别对

51、待。即要依据所处房屋的结构而定,如果是用砖瓦或茅草铺盖的一层房屋建筑,可以采用此法。如果是多层的房屋,房顶有预制板等重物,则应告知学生躲在桌边,比桌底下更安全些。因为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 如果人以低姿势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先承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躲在小房间墙角及在户外迅速远离高压电线都是对的做法。4 避震演习:(1)组织演习活动。(2)提示学生注意演习时的安全。(3)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地震发生时该怎样做。(4)学生自由交流感受,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科学避震的认识。三阅读 建筑物与防震1学生自由阅读教材。2教师补充

52、介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筑物在经历地震时损失最小的实例,并说明其意义。教学后记:ww w.x k b1.co m 3. 火山编写时间2009年10月25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2. 懂得交流和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3. 继续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产生探究地球内部奥秘的欲望。科学知识1 了解火山喷发现象。2 知道火山的种类等常识。3 认识火山喷发会给人类和自然环境带来灾难,但也可以被人类所利用。教学准备火山喷发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土豆泥,番茄酱,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等。一教学导入1播放:火山喷发的视频资料

53、:让学生看到火山喷发时的情形,感受到喷发的力量,看到喷发物。2提出问题:当这座火山停止喷发,冷却后的山体会是什么样的? 二活动 画火山图1学生独立思考:你认为火山山体外形是什么样子?为什么是这种模样?2学生在自己的纸上画出草图。3组织学生间的讨论与交流:4综合整理:由教师将交流中不同的火山山体外形画在黑板上。并提出:到底火山喷发后形成什么样的地貌?三活动 “火山”喷发了1阅读教材,了解模拟实验的过程。 明白:实验与火山喷发的共同之处。2教师演示实验。3观察喷发后的“火山”山体外形,验证各自的关于火山山体外形的推想,明了火山锥的形成过程。4比较分析模拟实验和火山喷发的异同,了解火山喷发的原因。自

54、然界的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的强烈运动而在地壳中某些部位发生断裂破碎、压力减低,岩浆就会向那里聚集,并有气体、水蒸气从中分离,致使体积膨胀,推动岩浆沿地壳中的断裂向地面运移,岩浆在地表较薄弱的地方攻破,从而形成火山喷发的现象。本实验根据自然界火山的喷发原理设计,用煮熟的土豆泥堆出小山,从山顶往下挖出深坑,填入番茄酱,再用一点土豆泥封住洞口,然后用加热的方法致使番茄酱体积膨胀,直到番茄酱冲破山顶形成“火山”喷发。 5提供资料再次验证,加深学生对火山喷发的认识。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40页的指南车信箱资料,借助火山的图片和音像资料呈现喷发后的火山,锥形的火山地貌,碗口或漏斗状的火山口等等。6 了解火山喷发的利弊:学生就此主题讨论;阅读资料和听教师讲述;建立对火山喷发的利弊辨证的认识。四拓展 搜集更多与火山有关的资料,与同学交流。板书设计:教学后记:4. 岩石也变化第一课时编写时间2009年10月27日 执行时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探究气温、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2. 能用模拟实验的结果解释造成岩石变化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的,这些变化是内外力长期作用的结果。科学知识1. 认识到气温、水等都对岩石变化产生作用。2. 知道岩石变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永不停息地进行着。教学准备酒精灯,石头(最好选用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