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专业毕业论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1015441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幼师专业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幼师专业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幼师专业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幼师专业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师专业毕业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从文化生态取向浅析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摘 要: 幼儿教师作为专业职业需要不断发展,文化生态取向的专业发展是对理智取向和实践反思取向的补充、超越,可从更深层次上激发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从文化生态视角提出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转变自我意识,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在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交流合作中,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适宜的制度文化,保障教师专业的发展。关键词: 专业 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文化生态取向1幼儿教师专业身份的明确尽管随着人们对早期教育的重视,人们把幼儿教师看做一个职业,却没有把幼儿教师看作一个可与医生、律师、工程师等职业相提并论的“专门化的职业”。专业即专门的职业

2、,指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从事这一职业的群体需要经过专门的教育训练,掌握专门的基础理论和特殊技能,从而可以按照一定的专业标准,承担独特而重要的社会任务,发挥特有的社会功能和价值1。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职业,具有专业的一切特征,体现在有国家的学历标准、必备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职业道德的要求、严格的教师资格管理和制度等方面。就教师职业的贡献和社会功能而言,这个职业应该被看成一种专门职业,并且1994年国家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作为构成教师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幼儿教师同样具有这些专业化职业特征,毋庸置疑,幼儿教师也是专业职业。2教

3、师专业发展的取向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师专业发展成为教育学术界一个比较重要的课题,而对于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一直都是宽泛模糊的理解。基于不同的目的和对教师专业的不同认识,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取向,总的来说可分为三类: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理智取向的专业发展,注重学科知识、教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教师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师教育获得一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但它主要是一种外在强制的学习过程,教师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缺乏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以死板的教育理论、技能为内容,把教师限制在脱离教育情景、远离教师教育生活的专

4、门教育中,处于凌空教育生活的困境,这样的学习教师会感到乏味枯燥,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教师生命不在场的现象2。虽然教师在认识层次上会有一定的提高,但教育的情感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教学行为仍然是实践惯性的结果。现实教育中关键是应将所学知识技能内化为教师的行为,改变教学方式以更好地引导幼儿发展。实践反思取向强调在行动中反思,在个人的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对策,更多的还是关注教师知识技能的学习,虽然也提出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群体协作,但更注重反思过程、体验和发展反思的技术和方法,并且教学风格是个人化的,教师亦多处于孤立的状态之中,教师自我的实践反思还多是对教育实践的感性的、封闭性的认识,对个人

5、教育经验的思考缺乏更为全面的认识。这两种取向主要关注的是教师自身。而生态取向是全方位的,关注个人环境、组织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关注教师专业的背景、专业图景中各要素的关系,从更大的视野看待教师的专业发展。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师长期处于特定的教育文化环境中,受到文化环境熏陶而形成的专业信念、专业态度以及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等对教师的影响是深刻的。将教师的专业发展置于教师成长的特殊时空教育活动中去建构,是对前两种取向的补充和超越。3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生态视野生态学注重生物体与生存其间的环境所形成的各种关系对其所造成的影响3。文化在人类发展和学习中具有无所不在的作用,它构成了人们

6、社会生活的生态环境,要研究人的发展和了解人的学习过程,都离不开对人们所处的特有文化环境的考察和对人们在文化环境中活动参与过程的认识。幼儿教师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生活在生动可感的各种文化中,在亲身经历的可感知的生活文化中形成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是触及教师内心灵魂的,其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深刻的。他们所具有的独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包容在其文化中。教师文化是教师成长的土壤,如果没有教师文化的深层支持,任何教师的成长都将是灵魂匮乏的短时行为。幼儿教师长期置于特定的文化生活环境中,为更好地促进专业的发展应该对具有重要的甚至堪称根深蒂固影响作用的文化生态有更好的认识和建构。在文化生活中,教师潜移默化形

7、成的各种专业信念、专业态度以及专业发展的自我意识等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文化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所在。4建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模式根据幼儿教师的文化生活包括了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教师与幼儿园的关系等几个方面,提出建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文化模式建议。4.1转变自我意识,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问题,不仅要关注教育对象还要关注教师,关注教师的生存环境对其专业认识和专业发展的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发挥,重要的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自我意识5。由于社会对幼儿教师工作的偏见以及幼儿教师工作本身的繁琐沉重,教师对工

8、作缺乏成就、感归属感,他们的工作只是为了完成教学和园长布置的任务,教师体验不到自身的价值和从教的幸福感。要更新幼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模式,需要社会、幼儿园进行多方面的幼儿教育宣传,让家长社会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教师在儿童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幼儿教师体验到自身的价值,在切实的感受中改变其专业的信念和价值等,为教师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文化心理氛围,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和专业发展的内在主体动力,把个体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提高到自觉的水平,自觉追求专业的发展。4.2在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回归教学实践,每经历一次教学事件,它都会对教师的身体即行为方式产生影响,影响到教师的教育生活风格(文化)。教师在生态环境中由

9、适应到与环境的不平衡会引起教师的自觉学习以达到平衡,幼儿教学具有较强的情境性。面对生动的、变化的教育对象和特定的教育情境,教师要善于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调动有关心理学、教育学知识,及时判断并作出合乎教育规律的反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问题中学习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和教学行为。4.3在交流合作中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学风格是个人化的,教师亦多处孤立的状态,封闭的教师文化不利于教师的成长,文化可以在合作与分享中不断产生和发展。教师的成长即文化的成长、专业的成长需要在一个开放的、放松的、对话的教师团体中实现,幼儿园应为教师多提供教研活动的机会,在不同经

10、验观念的教师团队中,教师可以通过相互观摩、相互质疑、交流讨论各种幼儿教育问题,分享个人教育经验等促进教师文化的发展,形成共同的幼儿教育信念等。专业的发展不是靠外在灌输而是应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发现内化各种信息,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经验等。4.4建立适宜的制度文化,保障教师专业的发展优化园所内部管理,创设支持性的园所管理文化,园所的管理体制和教师自身的工作压力常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显性障碍5。为此可以通过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指导建立合理的园规园纪,不仅能调动园内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影响着教师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创建一个灵活多样又充满竞争氛围的教师管理模式,为幼儿教师的“自我更新”创造有利的

11、外部条件,创造幼儿教师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提供专业发展的空间及条件。参考文献1孙凌毅.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成长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8):1.2龙宝新.教师教育文化创新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86.3宋改敏.陈向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生态学转向J.当代教育管理,2009(7):51.4石钟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5胡金姣.对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9(8):61.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

12、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tGZ7R4I30

13、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

14、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shLs50cLmTWN60eo8Wgqv7XAv2OHUm32WGeaUwYDIAWGMeR4I30kA1DkaGhn3XtKknBYCUDxqA7FHYi2CHhI92tgKQcWA3PtGZ7R4I30kA1DkaG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