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音乐欣赏课后作业的设计

上传人:众众****夺宝 文档编号:40979253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中学音乐欣赏课后作业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论中学音乐欣赏课后作业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论中学音乐欣赏课后作业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学音乐欣赏课后作业的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中学音乐欣赏课后作业的设计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音乐课程结构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转变,欣赏课能够培养个人听觉审美能力,课后作业设计也十分重要。从中学音乐欣赏课概述出发,提出加大兴趣类型研究、应用网络资源渠道、乐曲创新性设计、舞台剧表演合作等策略,为提高音乐教学效率做出积极帮助。关键词:中学;音乐欣赏课;课后作业设计新时期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表示,中学生的培养已经不能仅限于"傳道授业解惑",而是要向着"德智体美劳"全面开展转变。音乐是艺术的重要表达方式,在欣赏过程中,我们能够收获更深层次的审美感悟。而这种情感的表达也正是演奏者所要传达

2、的根本理念。因此音乐欣赏不能局限于课堂,而是要深入到生活中。一、中学音乐欣赏课概述当前我国中学音乐欣赏课程呈现出一种简单化模式,很多教师认为欣赏课就是把曲目按部就班的播放出来即可,最多就是融合一下多媒体视频。欣赏课结构也因此变得较为单一。但是都匀市某音乐教师认为,音乐是艺术的传达,也是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对学生审美能力、艺术素养树立的根本途径。中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发育开始表现出:独立性、自主性、思考性,所以这也是人文观念培养的最正确阶段。音乐不仅仅是唱、说,更重要的是精神的传达,是艺术教育的其中之一,其中囊括了生活、心理、思维、历史、宗教等方面内容,提高音乐欣赏课的质量不仅仅能让学生综合能力得到

3、提升,同时也能在其中感知到更加丰富的社会情感,对于日后个体成长、社会交往都可以起到重要的帮助作用。因此教师职能也不是仅仅播放教材曲目这么简单,需要找到艺术与课堂之间的平衡点,不断饱满自我科学知识储藏,用丰富的知识底蕴设计出高效、轻松、活泼的音乐课堂,并在此根底上将欣赏延伸到课后,在生活中融合艺术引导,通过作业目标的合理设计,让学生提高对音乐课堂的参与兴趣,从而变得更加热爱生活与艺术【1】。二、课后作业的设计一加大兴趣类型研究教育学者曾经提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这句话也有充分的表达。作业可以分为课上与课后两种,课堂上的任务教师能够引导完成,但是课后作业大局部那么需要

4、学生自己思考执行,然后通过对教师的反响,能够表达出自己对于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因此,课后作业是音乐课堂的延伸,其设计理念同样十分重要。目前我国中学音乐欣赏课堂课后作业模式较为单一,大局部都是"设定目标曲目课后聆听写出感受"这样的流程,不仅形式单一,而且学生主体性被严重忽略。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要角色,教师要充分关注到其兴趣、爱好、心理要求,在课后作业设计之前,尊重学生意愿,做好前期调查工作,利用投票、问卷调查、自主阐述等方式做出兴趣研究。二应用网络资源渠道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网络平台以其独有的大数据、高效率等优势迅速得到了各行各业的广泛认同。为确保音乐欣赏课后

5、作业设计更加饱满,教师可以充分应用其这一技术,例如:在学习完?西班牙斗牛舞曲?一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课后在网络上查找类似曲目的任务,将惊险、刺激、威武、喧闹作为检索关键词,提高学生对于同类型音乐的识别认知。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中丰富的影音资料来拓宽学生对于音乐欣赏的知识面,例如?丝绸之路?一课学习后,教室可以布置作业:1.观看同名纪录,配合乐曲谈谈感受;2.感受合成音乐与交响乐队的区别。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大漠风光能够更加清晰地感知到地域风情。三乐曲创新性设计"创新"是目前我国对于教育进程提出的重要要求之一,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多教师都喜欢"按部就班"地进

6、行课程,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发散能力都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师可以将"创新理念"融合在课后音乐欣赏作业的设计当中,通过改变歌词、节奏等方式提高自我探究能力,在课堂上演唱创作曲目,学习热情空前高涨。例如:?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歌词中表现了西南少数民族待客特色,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观看彝族舞蹈视频,然后课下自主创编,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四舞台剧表演合作中学生年龄普遍在1216岁,这一阶段孩子对于单纯理论性、学术性、概括性的作业任务往往会表现出不感兴趣的态度。教师可以通过在音乐欣赏中参加表演元素,让课后作业更加富有实践性,从而培养出同学演唱能力,融合舞蹈、演奏、

7、律动等元素,充分表现出音乐欣赏过程中表达出的综合性。在课后作业中融合舞台剧元素能够充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舞台剧形式中融合大量表演、音乐的衔接,学生可以在课后自行组织小组,通过合作的模式来进行台词的分配、肢体动作的排练、音乐板块的接洽等活动。在课堂上同样以小组的形式在台前展示,这样直观、清晰的作业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执行的兴趣,并且在合作过程中还能养成团结协作、互敬互爱的好习惯,培养同学之间的感情【2】。综上所述,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学生审美能力、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教师不仅仅要在课堂上传授音乐知识,同时要将欣赏的理念延伸到课后,通过科学化、标准化、动态化的作业设计,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欣赏意识,其不仅自我学习能力会因此得到提升且音乐知识面也会随之拓宽。参考文献:【1】郝敏.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的能力培养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1,1510:152.【2】陶倩.刍议中学音乐欣赏教学新模式构建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127:20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