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事故应急预案

上传人:ET****1 文档编号:40974080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起重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起重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起重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起重事故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事故应急预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起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交集团第三航务工程局江门市新会航建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起重事故应急预案起重事故是建筑施工发生伤亡事故频率较高的事故之一 , 本公司所用施工设备主要是大型起重设备 : 龙门吊、桥吊、抓斗吊。一旦发生起重事故 , 就会造成机械设备、人员重大伤亡事故 , 为保障大型起重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 避免和减少财产损失 , 根据三航局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 , 结合本公司特点 , 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一、指导原则1、“以防为主”的原则。对于大型起重设备、人员 , 做到早预防、早准备、早发现、早处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 严禁违章作业。2、“以人为本”的原则 , 一旦发生起重事故 , 要首先抢

2、救人 , 后护物的原则实施抢险救助 , 在加强人员防护的基础上科学组织施救。3、起重设备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并要做到定期检验 ,确保设备处于完好状态。4、定人、定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 被认为是管好、用好机械的好办法,并把它作为机械管理中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三定”就是把人和机的关系固定下来 , 把机械使用、保养和维护等各个环节落实到每个人身上, 做到台台设备有人管 ,人人有专责。5、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工作中的观察制度和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二、预防起重事故的主要措施和日常管理( 一) 起重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1、龙门吊司机班前检查卷扬限配器, 载

3、荷控制器 , 联锁开关等装置是否良好有效 ; 检查制动性能是否满足荷载要求并进行试吊。2、龙门吊司机起吊前必须必须先按响报警信号, 确认安全方可行走。桥吊司机必须时刻注意地面作业立体交叉作业人员作业, 报警信号明确。3、龙门吊必须每天对主勾卷扬机液压抱闸系统检查、加油, 如发现抱闸螺丝、背帽松动的必须及时报告并通知机修人员调试。4、卷扬机抱闸属于液压系统 , 上下制动只允许每分钟操作 8 次 , 如超过次数 , 抱闸灵敏度就会降低 , 甚至失效。操作司机必须严格控制上下制动操作次数 , 控制在安全范围内。5、钢丝绳在卷铜上必须排列整齐 , 尾部卡牢 , 工作中最少保留三圈以上 , 如在一个节距

4、内断丝超过国家规范 , 上报主管部门或公司领导 , 必须调换。6、两机同时抬吊时 , 必须有统一指挥 , 吊重应分配合理 , 不得超过单机允许起重量的 80%。7、物件起吊时 , 禁止在物件下站人、行走或进行加工作业。升、降时必须先按响报警信号 , 警告他人注意。司机及指挥人员不得离开岗位。8、龙门吊吊运重载、体积较大的起重物前 , 必须在原地对起吊重物进行 2 次上下制动试验 , 地面作业人员必须全部离开试吊区域 , 确认制动、抱闸完好后才能起吊行走。9、起吊重物时应低速起吊 , 禁止突然制动 , 平移时应高出障碍物 50 厘米以上 , 下落应低速均速轻放 , 防止倾倒。行走过程中 , 不得

5、进行主钩起开作业 , 到达目的地后在指挥下方可进行主钩动作。10、起吊接近额定负荷时 , 严禁同时进行两个动作。起吊重物严禁自由下落,重物下落应用手刹控制缓慢下降。11、坚持十不吊原则 :物件重量不明 , 指挥不清不吊。安全装置不灵不吊。超负荷不吊。光线阴暗 , 看不清不吊。吊件上 , 臂杆下有人不吊。吊点位置不准不吊。工件紧固不牢不吊。歪拖斜拉不吊。工件埋入地下不吊。机器有异声 , 有故障不吊。12、严禁酒后操作 , 有病不得勉强作业 , 驾驶室闲人免进 , 操作时不准与旁人谈笑。13、工作完毕 , 必须将各控制器放致电零位, 切断电源 , 关锁门窗。14、驾驶人员必须持特殊工种操作证方可单

6、独操作。15、驾驶人员必须做好设备例行检查、维护保养润滑工作。16、当龙门吊抱闸突然发生失灵时, 操作司机严禁对电机断电, 必须立即把卷扬机打到提升档位 , 这样可以避免吊物急速下落。17、做好设备的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时, 双方都要全面检查 , 做到项目清楚 , 由交接双方填写“交接记录”。交接双方应对存在的问题是否会引发事故作出判断 , 对可能引发事故的问题 , 必须上报设备部门和安全员。18、人员下班前 , 关闭电源开关 , 关好门窗 , 停放在指定位置 , 有驻车制动装置的要拉上 ; 龙门吊行走轮必须用木塞塞紧 , 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19、做好防台工作 , 台风来临前对大型起重设

7、备做好防台加固工作 , 龙门吊必须停放在指定的位置 , 加强台风期间的巡视检查和夜间值班 , 发现隐患及时组织人员排除 , 防止龙门吊出轨或倒塌事故发生。( 二) 、地面操作人员安全管理规定:1、起重作业前要检查各项工具及钢丝绳是否损坏 , 受力不得超过允许值 , 断丝不得超过规范 , 以免构件坠落及其他意外事故发生。2、起重作业人员应带好安全帽, 扣好帽带。听从起重指挥员的指挥。3、使用卡环应使长度方向受力, 有缺陷的卡环严禁使用。4、钢丝绳插扣时 , 应使各股松紧一致 , 编结部分的长度 , 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 15 倍, 并且不短于 30 厘米 , 用卡子连成绳子套时 , 卡子不得少于

8、 3 个。新插或使用六个月的钢丝绳 , 应进行静负荷试验。5、吊装不易放稳的构件 , 应使用卡环 , 不得用吊钩 , 确实垫稳后 , 方可松钩。6、吊装构件时 , 吊钩一定要插进吊耳 , 并使吊钩朝外 , 防止起吊时脱钩。吊件必须平放 , 稳定 , 防止倒塌伤人。7、龙门吊在吊运钢筋笼前, 必须用 2 根缆风绳系好钢筋笼 , 起吊中地面人员必须用缆风绳及时调整钢筋笼位置, 防止起吊过程中钢筋笼在空中打转, 影响吊运安全。牵引缆风绳人员严禁站在吊物下地面。8、钢筋笼吊运行走时 , 操作司机严禁起落钢筋笼, 必须行走至沉箱安装位置,在指挥下方能下落。9、吊运钢筋笼时 , 龙门吊行走经过的地段 ,

9、地面作业人员必须停止作业 , 离开龙门吊作业范围 , 等安全通过后方能进入作业区域。10、桥吊立体交叉作业 , 地面人员时刻注意避让 , 防止发生事故。11、校正调直钢筋或模板时应使用橇棍, 严禁直接用手或脚 , 易引发挤压事故。12、钢筋笼绑扎完毕 , 全面检查是否稳固 , 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可离开。13、钢模板吊运、装拆作业严格按钢模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施工, 严禁违章作业。14、严格遵守吊车司机“十不吊”规定。15、龙门吊绕线盘 , 必须指定 1 人负责 , 并安排专人寻轨 , 对影响龙门吊行走安全物件必须及时清理 , 在自己不能清理情况下 , 立即指挥龙门吊停止行走 , 等处理完后检查确认安

10、全方可通行。16、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设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严格按章操作 ,反对“三违”现象。17、起重设备在施工作业前, 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操作人员作施工任务及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 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与施工条件, 服从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调度指挥 , 遵守现场施工安全规则。18、起重设备在夜间作业时, 作业区内应有充足的照明。19、在行走过程中必须指派专人巡轨, 确保起重安全。三、紧急救助1、一旦发生起重事故 , 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救, 同时向公司汇报 , 通知工程部安全员。2、公司领导立即起动应急救援预案, 组织工程、安全、设备等部门进行抢险、救人。3、通知交通车辆待

11、令 , 准备接送伤员 , 进行抢险救灾 , 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4、如伤势比较严重。需要把伤员送医院, 则组织交通车接送 , 同时与当地医院联系 , 组织抢救。5、如人员伤势特别严重 , 有生命危险时 , 在现场组织自救的同时 , 通知当地医院 , 组织 120 急救 ( 救护车、救护人员可直接开到现场) 。6、现场负责人要保护好现场, 按照“四不放过”原则, 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7、事故消除后 , 现场负责人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事故的经过和所采取的措施。并协助相关部门调查事故的原因和事故处理工作。8、工程部填写事故处理单, 负责教育其他作业人员和当事人、对于负有责任人员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安全员协同工程部做好以后的防护措施。继续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