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拍横打技术要领 转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0938417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5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直拍横打技术要领 转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直拍横打技术要领 转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直拍横打技术要领 转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直拍横打技术要领 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拍横打技术要领 转(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直拍横打技术要领 转乒乓球直拍新技法(转贴)一。握拍法据本人观察,许多乒乓球爱好者将直拍反打简单地理解为用拍背面击球,因而握拍姿势同原来的直拍握柄法,不作任何的变化,手腕外旋用拍背面朝外击球。但由于不能正确控制拍形,这种反挡式的击球方式打不出有威力的、准确性高的攻球。究其原因是原来的直拍握柄法,会令拍子与手臂纵问延线有一交角(比较下面的正确握拍法便可体会此话的含义),这就犯了大忌。正确的握拍法应按下要点进行:1.拇指斜向轻压拍面,拍柄的左侧紧贴虎囗;2.食指伸直轻按在右右侧拍沿上;3.背面三指伸展开耒,并让指端轻按拍背;4.手腕稍微内旋将拍面与地面垂直;5.拇指轻压、食指轻按,让拍面基本在手臂

2、延线上。此时即做好了反打的准备。在这里我们特别强调:拍面应基本在手臂延线上。这是因为这样形成的拍形,和网球、羽毛球及乒乓球横握拍形成的拍形是完全一致的,它们的共同优点是反手打上手球、下手球都十分自然,不象传统的直拍打反手球时需要个复杂而又不好掌握的翻腕过程。从我们以此为出发点指导初学者耒看,打反手球比常规方法上手快得多。有些球友练了几年都没掌握的反手攻球很快就学会了,由此亦可见直拍反打不是阳春白雪而是下里巴人,是乒乓球直拍爰好者学习反手攻球的捷径。-拉反手弧圈球(上)在传统的直拍、横拍对抗中,反手弧圈球几乎成了横拍选手的专利,也是横拍选手克敌至胜的法宝,特别对直拍选手,横拍的反手弧圈最具威力。

3、在直拍反打技法出现之前,传统的直拍打不出反手弧圈球。下面介绍的打法,多少可改变直拍的这种被动局面。一、反手高吊弧圈球站位离台稍远,约60cm或稍远些,右脚稍前,两膝微屈,收腹含胸,身体略向左转,上臂靠近身体,肘部略前突,右臂自然弯曲,前臂左引并下沉,将拍引至身体左腿膝关节附近,手腕下垂内收,待来球从台面弹起至高点期,上臂带动前臂向上并略向前用力挥拍,在来球的下降期,保持上节介绍的拍形的稳定,并手臂微外旋,使拍面略前倾摩擦球的中部略偏上位置,触球瞬间,手腕迅速外展旋拍,同时双脚蹬起,腰髋向右上方转动协助用力,使击出的球强烈上旋。击球后手臂顺势向前上方随挥过头部,并迅速还原成准备姿势。初学者初期不

4、要求拉得很好,毕竟这是个高难动作,但它可增强你的信心,并一下子使你站到了高岭上,正所谓高屋建瓴,这也是我们首先选择反手弧圈来介绍的原因。实践中本人也是这样做的,效果很好。二、前冲弧圈球前冲弧圈球与高吊弧圈球相比,弧线低而长,球速更快,着台后前冲力大并下滑,比高吊弧圈球更具威力。为了更好理解和掌握这两种弧圈球,我们不妨从下表作一比较:弧圈球种类高吊弧圈球前冲弧圈球拍形自然拍形前倾拍形(微前倾拍形)击球时间来球的下降期来球的高点期或下降前期触球部位中部略偏上中上部引拍位置左腿膝关节附近身体左侧略偏下前臂转动自然状态前臂外旋手臂运动方向向上略向前向前略向上三、拉弧圈球常见的毛病无论是高吊弧圈球,还是

5、前冲弧圈球,要拉好它都应防止和克服下面常见的通病:1.拍型过于前倾,切得过薄,拉空了球;2.挥拍几成直线,制造不出合适弧线。正确方法是以肘关节为轴,手臂顺势由下方先稍向左,再向前上方作近似小弧形的挥动。即做所谓的甩鞭动作,就是像鞭子一样自然地抽到头上,有人形象地形容为行大军礼状。当然以伦大臂作大弧形挥动也是可以的,但要求作弧线形挥动是相同的。3.手腕没有加旋的动作,没有掌握手腕内收(不是屈)触球瞬间外展(不是伸)的要领;4.身体僵硬,腰、髋没能很好协助发力。为了对照一下自己的身体是否做到协调发力,不妨读一读本人改写的,源于台湾一位球友所写的乒乓球三字经:低站椿、略提跟、松握拍、起势亦认真;活指

6、腕、速转腰、迅挥臂、千钧靠协调。四、如何拉好弧圈球要拉好弧圈球除勤学多练外,还应注意如下各点:1、切球要薄。可以想象成用一把锋利的刀从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切去极薄的一片,而球还不泄气。2、提速要快、力度要大。要充分调动全身的力量,除手臂、手腕要有爆发性发力外,腰、髋腿要协助发力。其中手腕的旋拍尤为重要,在触球瞬间,给球的旋转以一个加速。3、随挥要充分。击球后手不要停,要把随挥动作做充分,这点就如同网球击球动作要求一样。4、球拍粘性要大,球拍粘性越大,摩擦球的效果就越好,就越容易把球的旋转加强。除专业选手有条件在每场比赛之前更换新海绵胶皮以保持其良好粘性外,乒乓球爱好者要注意保护好自己胶皮的粘性,每

7、次练习完应用湿的软泡沫擦去灰尘,自然干燥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上。5、尽量延长击球的力臂及球与拍摩擦的距离。为了最有效地延长击球的力臂,最简单的办法是击球点尽量靠近拍头,而延长球与拍摩擦的距离则应尽量打在拍的下部。所以拉弧圈球最理想的触球点应是拍头的下部。五、如何练习反手拉弧圈球由于拉弧圈球需要很好的身体协调性及爆发力,所以传统直拍选手即使是正手位的弧圈球要拉好也不容易,何况反手拉弧圈球。首先建议你从来球下降期低点往上慢慢抽击练起,其技术要领是:球从台面弹起后不要急以往上拉,要等待来球降落到最低点,此时,以微后仰拍型,向上略向前抽击球的中下部,并注意摩擦力要大于撞击力(方法是仔细听拍击球的声音,声音

8、清脆是撞击声,说明球是撞击为主;声音沉闷是摩擦声,说明球是摩擦为主)通过练习逐渐过渡到在来球上升期最高点往斜上方抽击,并在触球瞬间手腕迅速外展,这样就成了威力强大的反手弧圈球了。-对于近台快攻选手来说,被迫离台常常会有灾难性的后果,但掌握了反手远抽就可化被动为主动。其实由于中远台抽球动作大,引拍充分,制造弧线好,因而准确性高,加上力量重,也常是直接得分的重要手段。日、韩选手在直板的中远台正手抽杀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常常近台发球后主动后退一步,以便正手中远台大力抽杀,但这种单面攻打法,其反手也是一个弱点。用传统的方法抽杀中远台球固然很好,但有几个人能掌握得好?有几个人敢大胆起板?大多数人还是靠

9、推挡耒回击反手球,因为反手抽杀度有相当难度。采用这里介绍的反打方法,能比较好地解决这个向题。中远台抽杀时,一般身体离台在1米或更远一点。为了能够充分发力,右脚应稍踏向前,两膝微屈,收腹含胸,身体略前倾并稍向左转腰,伸肩拉臂,将拍引至身体左侧下方,为击球瞬间肌肉的收缩做好充分的伸展,在来球从台面弹起至高点期,上臂带动前臂上方发力,用初始拍形在来球的下降期击球的中下部,并蹬腿、直腰、腰髋带动上体向右转动协助发力,击球后手臂顺势向前上方挥动,并注意前臂随挥外旋制造回球弧线,中远台攻球更要注意把随挥动作做充分。此时重心移至右脚,并注意迅速还原成准备姿势,回球的弧度也要有足够高度,以便能越过球网到对方台

10、面。从上分析看出,用直拍反打的方法,进行反手中远台抽杀是很适宜的。反手中远台球常见的错误是球拍挥击后,前臂没有随挥外旋的动作造成拍形没变化,似将球向前抬起,制造不出弧线来,因此将球打飞,或只是送回去一个半高球。这个毛病在传统直拍打中远台抽球时是很常见的。另一个易犯的无病是伸臂拉肩不够,击球时全身协调发力不好,因此回球力量不足。由于是在中远台击球,回球没有一定的力量和速度,而球飞行的距离又长,这样是很难构成对对手的威胁的。-一、快拨反手快拨,国外亦有人称作推球性反手强打,是进攻及攻防转换中的重要手段。由于该技术实战应用频率极高,故必须充分重视,作为反手攻的基本功练好。把快拨打好了,就如同网球中把

11、抽底线球打好了一样,光就这一项技术就能收益不浅。世界冠军王涛凭借其出神入化的快拨技术所取得的的辉煌成绩就说明了这一点。反手快拨与传统的反手推挡相比,有适应范围广、力量强、速度快、回球角度刁等优点。一般的反手推挡适应的回球高度仅在台面齐胸间,超过胸部就很难推挡,而快拨则不受此限,照顾面也可更宽。在击球力量上和手腕的抖动相结合,回球力量比推挡大得多,也能击出更大的角度。实战表明以快拨对推挡往往快拨占优势,其原因就是来回球中,快拨能把球回得角度比推挡更大。此外,快拨与其他反手技术相比动作小、线路活、球速快,既能充分借用来球力量,也可自行发力攻软球。反手快拨动作核心是手腕的抖动发力,因此就有人称为弹拨

12、,但与后面讨论的弹击球有区别。动作全过程是:站近台中线偏左,两膝微屈平站,收腹含胸,持拍手臂自然弯曲引拍至腹前偏左位置,肘部略突前,球拍在台面之上(这是为了第一时间击球)手腕内收及内屈,当球从后台面弹起后,以前臂和手腕为主向右前方或右前上方挥拍迎球,在来球上升期手腕发力外展和伸,以前倾拍型作弹击球状击球。同时前臂外旋,击球后做好随挥及还原动作,动作过程中身体重心不变。反手快拨常见的毛病是前臂没有前送动作,手腕即迅速翻拍击球,形似打扑克时抛牌。由于没有手臂前送动作,不能制造出理想的回球的弧线,只能击中少数上旋高球。另外手臂前送不充分,也不能击出有威力的球。这方面不妨观摩一下克罗的亚运动员普里莫拉

13、茨的动作:手臂前伸似触到网,这样动作才完整充分,才有力量。二、弹击这是本握拍法特有的弹击方法,动作方法同快拨类似,但拍型不一样。弹击的拍形是初始拍形,拍面绕拍柄逆向移动成垂直状。当来球从台面弹起,手臂弯曲迎前,手腕迅速内屈,使拍面与球台端线平行,在来球的高点期,前臂自然向前伸展,手腕用力外伸、抖动,以垂直或稍前倾拍形,撞击球的中上部。这种弹击方法比传统的用拍正面弹击球更为简单实用,而且瞬间可在快拨与弹击间作出选择。故亦可看作是一种特殊拍形下的快拨,也有人把这二种击球法统称为弹拨。-在正常情况下,应采用传统的推挡打法,因为传统直拍的推挡打法变化灵活、技法成熟。如果直拍选手放弃推挡优势是很可惜的。当我们解决了反手拉弧圈反手弹拨等反手攻球之后,又面临如何打好推挡的问题,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很明显,从反打拍形转换到推挡拍形,用现有的传统直拍是不方便的,这是传统直拍固有的缺陷。由此可见,传统直拍一定要革新。这里介绍的方法主要的应用场合是,用前述的反打拍形来不及转换为传统的推挡拍形的情况。此时只需将手腕内曲,并让初始拍形前倾,拍面平行于球台端线;保持拍面固定,当球从台面弹起,大臂球带动小臂向前上方撞击球,做好随挥及还原动作。本人认为,大家既然学习了直拍反打技法,反手就坚决地抢拉,特别是找到机会把拍形转成反打拍形攻球以后,更不可有丝毫犹豫,尽量不要再变拍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