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0901588 上传时间:2021-11-1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5年第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析2015年第一季度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98起,其中,97起为主动报告,1例护理投诉。一、护理不良事件类别、构成第一季度发生的98起护理不良事件中,导管脱落65起(67%)、跌倒/坠床11起(16%)、非难免压疮5起(5%)、输血相关事件3起(3%)、输液相关事件3起(3%)、给药错误3起(3%)、针刺伤2起(2%)、烫伤1起(1%)、患者自伤1起(1%),走失1起(1%),其他2起(2%)。护理不良事件分类及构成如下:二、护理不良事件分析(一)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科室分析。从2015年一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科室分析看,以神经内科(30起)、普外一科(15起)发生频率

2、更高。分析:一方面上述科室收治住院病人多、工作负荷大,临床护理工作任务重、环节多,加之低年资护士经验不足,应对能力差,导致护理不良事件;另一方面,与科室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意识增强有关。由于护士及护士长对不良事件上报的意识越来越强,所以不良事件的类型越来越多,从管理角度来说是好事,因为上报可以让管理者做到防患于未然,采取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或流程进行管理。(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段分析。第一季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98起,其中周一周五发生74起,周六周日发生24起。1、0:008:00发生33起。2、12:0014:30发生11起。3、8:0012:00、14:3017:30发生23起。4、18:0

3、024:00发生28起。5、发生时间不详1起。从发生时间段看,护士单独值班3个时间段0:008:00、12:0014:30、18:0024:0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与是否周末关系不大。在护士单独值班的时间段,护理人力相对缺乏,对患者的巡视、安全管理不到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个时间段,护士疲倦,上班人员少,家属和陪伴也同样如此,这个时间段一些科室还未排护士双岗。再看这些不良事件多发生N1级的护士,也是工作在35年之间的护士,这个级别的护士有一点经验,但专科能力也不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些自以为是,责任心相对欠佳,个别护士上夜班白天也未休息好,这个年龄段的护士基本在谈恋爱,所以到夜班工作

4、时间时精力不够,观察病情时不够细致,虽然按时间去病床旁巡视和观察了,但对一些管理病人的细节未观察到或忽略了,比如管道。还有在做病人和健康宣教时强调不够,鼓励病人参与安全的措施落实也不到位。(三)护理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在所有护理不良事件中,意外拔管最为常见,其次跌倒/坠床、非难免压疮、最后是给药错误与医嘱处理错误。1、发生意外拔管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本身肢体约束能力存在障碍;管道固定不牢靠;医护人员健康指导不到位,导致患者出现严重不适,故自行拔管。2、患者发生跌倒/坠床主要原因:入院时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不及时;对患者病情掌握不够;宣教不到位,沟通有欠缺未引起患者及家属的重视;护士责任心不强,

5、对患者术前准备后跌到高危因素未及时评估;工作繁忙,未能及时巡视,协助病人。患者起床入厕未按呼叫器,也未叫醒陪护;性格固执,不听从宣教;陪护未及时协助患者病房对高危坠床/跌倒病人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病房无卫生间,夜间光线暗。3、非难免压疮主要原因:病人或家属,对压疮相关预防知识依从性差年老体弱病人、长期卧床病人,由于皮肤皮下脂肪减少,血液流量降低,直接影响营养的供给。因新进和低年资护士较多,在护理工作中,一方面是分级护理落实不到位,未按照护理级别巡视病区;另一方面翻身技能缺乏,存在着主观和客观上的疏忽,致使局部皮肤受到分泌物、大小便、床单皱褶、更换体位时的拖拉动作等。潮湿、压力、摩擦力、剪刀力

6、等物理因素刺激。4、给药错误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临床医护人员简化核对环节或核对不到位,未认真核对床号、患者姓名、药品名称、药品剂量、用药方法等;未向患者详细介绍该药物的使用剂量与方法,导致患者错误服药;监管不当,核对制度形同虚设。护士普遍缺乏沟通技巧,健康宣教不到位。从对护理不良事件的处理来看,发生后护士均能认真、正确处理,未将病情延误,未引发医患矛盾,说明各项应急预案掌握较好。三、护理不良事件分级分析1、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1起。2、III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87起。3、IV级事件(隐患事件):10起。四、当事人一般情况分析在发生的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中,由护士直接相关的有19

7、起。19名当事人中,5年护士占84.2%,69年护士占10.5%,10年护士占5.3%。相应的,年龄分布上,2025岁护士占84.2%,2629岁占10.5%;职称分布上,护士占84.2%,护师占10.5%;学历分布上,均为大专以上护士(这与我院近年来新进人员学历要求大专以上相一致)。原因分析:从与不良事件性质来看,一季度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多属对高危人群的风险管理、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有关,说明全院护士对高危人群等风险评估认识不足,未严格落实制度,责任意识有待强化;另外,数据显示,护理不良事件当事人中主要为低年资护士(15年、护师及以下),可能原因:一是护士平均工作量大,缺乏足够的时间与患者交

8、流,导致评估不足、沟通不良、宣教不到位;二是这部分人群属护理工作执行层,且处于专业上升期,护理专业知识匮乏、缺乏“慎独”精神,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机会相对较大。五、改进措施1、高度重视达到级及以上护理不良事件,采取有效措施,尽力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2、各科室须严格交接班制度、医嘱执行制度、查对制度等护理核心制度的落实,强化责任意识;科室各质量控制小组加强质量检查,注重环节质量,把护理质控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控制”上。3、科室护士长加强重点时段、重点环节管理,根据工作量进行弹性排班,确保临床工作顺利、有序开展。4、加强对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教育,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护

9、士自身业务与能力的培养。5、强化护士沟通技巧的培训,加强工作中评估和沟通工作的及时性、有效性,提高其临床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紧急情况应急能力,消除护理不良事件的隐患。6、加强高危人群危险因素评估,规范床旁警示标识的使用,履行安全知识告知,提高患者自我防范意识。护理人员应主动巡视病房,发现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加强护理安全检查,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流程、应急预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确保病人安全。7、从一季度上报数据来看,各科主动报告意识明显增强。各科室应严格执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护士在工作中出现不良事件,应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并逐级上报,积极整改,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对隐匿不报的科室,根据事件严重程度给予扣分处理;科室护士长及当事人按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护理部 2015年4月10日- 6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