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05-2-第二章染色体与DNA-7端粒复制

上传人:努力****83 文档编号:40844757 上传时间:2021-1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分子生物学-05-2-第二章染色体与DNA-7端粒复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分子生物学-05-2-第二章染色体与DNA-7端粒复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分子生物学-05-2-第二章染色体与DNA-7端粒复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分子生物学-05-2-第二章染色体与DNA-7端粒复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生物学-05-2-第二章染色体与DNA-7端粒复制(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单元教案格式第二章 补充内容 端粒复制 课程教案授课题目:第4次大课 第二章 端粒复制 教学时数:1授课类型: 理论课 实践课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线性DNA端粒的复制机制; 2、熟悉DNA端粒的结构与生物体寿命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授课难点:端粒的复制机制教学难点:端粒的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老师讲授为主:讲授式 启发式 提问式以电脑幻灯片边演示边讲述为主,(白板课件)辅以板书(黑板板书)注:以下内容按实际需要进行取舍本课程要求能够有多媒体教室。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线性染色体端粒DNA的复制1. 问题的提出线性DNA复制后的问题线性DNA复制后在其新生链的5端总是留下一段空隙,即

2、缩短对于线性DNA来讲,复制时,由于受DNA聚合酶特性限制,子代DNA链的最后一个片断去除引物后,无法填补空隙,易造成子代DNA链的缩短。染色体末端缩短l 对于染色体来讲,由于RNA引物的原因,DNA聚合酶一定会留下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即一段端粒)使其不被复制。那么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就会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这个缩短的端粒传给子细胞后,随着细胞的再次分裂进一步缩短。1.1 一般的解决办法线状 DNA的复制5末端短缩的解决模式 1、 从开始就采取环化的形式 噬菌体 2、 象T7噬菌体一样采取连环分子的形式 利用自身线性DNA末端的重复序列 通过末端互补形成连环分子 3、 最直接的办法引入

3、蛋白质直接从末端起始复制 如腺病毒2、phage29、脊髓灰质炎病毒 4、 痘病病毒的末端由发夹结构连接 复制完成后错切连接5、染色体端粒复制T7噬菌体的末端复制2 端粒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一条链的3-OH),由蛋白质和DNA(人类:“TTAGGG”重复序列)紧密结合的保护染色体末端的结构。端粒功能: 避免染色体DNA链的缩短;防止染色体的融合或降解;维持染色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一条链的3-OH),由蛋白质和DNA(人类:“TTAGGG”重复序列)紧密结合的保护染色体末端的结构。端粒的生物学意义(1)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防止染色体被核酸酶降解及染色体间相互融

4、和。(2)防止染色体结构基因在复制时丢失,解决了末端复制的难题。DNA复制时,DNA聚合酶必须在RNA引物基础上从5向3方向延伸,而5端RNA引物去除后因无引物的存在而不能复制,结果每复制一次染色体末端将丢失一段序列。端粒的存在使每次丢失的仅为端粒的一部分,从而保护了染色体内部的结构基因。(3)另外,有些研究还显示,端粒与核运动有关,可能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重组有重要意义。 染色体末端端粒随着每次细胞分裂逐渐缩短,直到不能分裂走向衰老。这就是人类细胞衰老的原因之一。但是人类的种系细胞一生中都能维持分裂、不断增殖。其原因在于:该细胞表达端粒酶。 端粒酶以自身一段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酶,转录出一

5、段端粒片段并使之连接于染色体的端粒末端,使端粒不缩短,维持完整,从而保持了细胞的永生化生长。 在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的种系细胞中都显示出弱的端粒酶活性。而在人类正常体细胞均无端粒酶活性。值得注意的是,在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中显示明显的端粒酶活性,这可能是肿瘤细胞具有永生性生长的原因之一。3 端粒的合成主要依靠端粒酶来催化端粒酶(telomerase):是一种自身携带RNA模板的逆转录酶,可以催化合成端粒。实际上端粒酶是一种RNA-蛋白质复合体,它自身携带的RNA具有物种特异性,可以作为模板, 通过逆转录过程对该物种DNA末端进行延长l4端粒复制的爬行模型复制后加工:如下图所示:(a)端粒酶以

6、其RNA为模板, 通过逆转录作用, 催化富含G链的延伸; (b)端粒酶向端粒新3端移动,继续以其RNA为模板, 催化富含G的DNA母链延长; (c)端粒酶反复移位, 通过逆转录反应使端粒富含G链增长到足够长度; (d)富含C链的空缺部分不需要yinfa酶合成引物提供3-OH, 而是富含G的链突出的寡脱氧核苷酸d(GGGGTTTTGGGG)通过非Watson-Crick配对方式自身的GGGG之间按G G配对, 回折形成发卡并提供3-OH; (e)由发卡引发富含C链在3-OH以富含G链为模板, 由DNA聚合酶添加新的dNTP, 进一步延伸填补空缺, 间隙最后由DNA连接酶封口; (f) 这种带重复

7、序列的端粒DNA与端粒蛋白结合后, 通过GG配对自身回折在染色体末端形成套索结构(t环, telomere loop) 完成加工后, 形成完整的端粒。 。 5 附加:反转录作用(RNA指导的DNA合成)定义: 以RNA为模板, 按照RNA中的核苷酸顺序合成DNA的过程称为反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 RT)。该过程由反转录酶催化进行。1970年Temin和Baltimore同时分别从(鸡)劳氏肉瘤病毒和小白鼠白血病病毒等致病RNA病毒中分离出反转录酶,迄今已知的致癌RNA病毒都含有反转录酶。病毒RNA的反转录过程 (以前病毒形式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中而使细胞恶性转化)反

8、转录酶也和DNA聚合酶一样, 沿53 方向合成DNA, 并要求短链RNA作引物。反转录酶是多功能酶,兼有3种酶的活性:a) R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b) DNA指导的DNA聚合酶活性c) 核糖核酸酶H的活性,专一水解RNA-DNA杂交分子中的RNA,可沿5 3和3 5两个方向起核酸外切酶的作用。cDNA:利用反转录酶可合成出与任何RNA模板(mRNA,tRNA或rRNA)的碱基序列互补的DNA互补DNA(complementary DNA, cDNA)。 几乎所有真核生物mRNA分子的3 末端都有一段polyA, 当加入寡聚dT作为引物时,mRNA就可作为模板,在反转录酶催化下在体外合成与

9、其互补的cDNA,为研究真核结构基因提供了有效途径。反转录酶发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反转录酶的发现补充了“中心法则”,遗传信息也可以从RNA传递到DNA。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病毒学的研究,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线索。目前反转录酶已经成为研究这些学科的有力工具。作业布置:1、预习真核生物的启动子课后小结:l 端粒酶以其RNA为模板, 通过逆转录作用, 催化富含G链的延伸; (b)端粒酶向端粒新3端移动,继续以其RNA为模板, 催化富含G的DNA母链延长; (c)端粒酶反复移位, 通过逆转录反应使端粒富含G链增长到足够长度; (d)富含C链的空缺部分不需要引物酶合成引物提供3-OH, 而是富含G的链突出的寡脱氧核苷酸d(GGGGTTTTGGGG)通过非Watson-Crick配对方式自身的GGGG之间按G G配对, 回折形成发卡并提供3-OH; (e)由发卡引发富含C链在3-OH以富含G链为模板, 由DNA聚合酶添加新的dNTP, 进一步延伸填补空缺, 间隙最后由DNA连接酶封口; (f)端粒DNA与端粒蛋白结合, 完成加工后, 形成完整的端粒。 对于染色体来讲,由于RNA引物的原因,DNA聚合酶一定会留下染色体末端的一段DNA(即一段端粒)使其不被复制。那么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端粒就会随着细胞分裂而缩短。这个缩短的端粒传给子细胞后,随着细胞的再次分裂进一步缩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