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同步检测(人教版八年级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0811964 上传时间:2021-1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7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同步检测(人教版八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同步检测(人教版八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同步检测(人教版八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同步检测(人教版八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同步检测(人教版八年级上)(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理:第二章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同步检测(人教版八年级上) 尝试训练 1、我国冬季越往去气温愈低,南北气温,夏季,除高原等地区外,全国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2、根据气温南北差异,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和五个温度带,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的。3、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沿海向内陆递减,根据量与量的关系,我国可以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地区、半湿润地区、干旱地区和地区。4、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影响,我国大多数地方形成了典型气候,冬季风带来的气流,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夏季风来自,能带来丰富的水汽。5、季风区受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受地形等因素的制约,风很难到达

2、,降水,全年都比较。6、习惯上,以山为界把我国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7、除季风气候外,我国还有多种气候类型,西北地区主要是性气候,此外,受地形的影响,在青藏高原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气候,总的来说,除季风气候显著外,我国气候还具有的特点。自主检测 1、我国北方传统房屋大多坐北朝南,墙体厚,且以炕代床是因为( )A北方夏季热,避暑B冬季很冷,利于取暖保温C北方多风沙,躲避风沙D北方全年刮北风2、明明寒假要去旅游,到哪个地方,从气候上考虑最舒适( )A庐山B北戴河C哈尔滨D海南省3、藏袍是藏族服饰的代表,这样的服饰对于藏民来说,最为合适不过了,是因为( )A当地空气稀薄B当地降水多C当地昼夜气温变化大D

3、当地海拔高4、关于我国气温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冬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B冬季全国普遍冷湿C夏季全国到处气温很高D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5、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6、有关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月O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C热带和亚热带的界线D地势二、三级阶梯的界线7、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在( )A内蒙古高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青藏高原高原8、下列关于干湿地区和温度带说法正确的是A东北平原在湿润地区、暖温带B华北平原在半湿润地区、中温带C四川盆地在湿润地区、亚热带D海南岛在湿润地区、亚热带9、我国年降水量

4、分布的总趋势是( )A从东北向西南递减B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C从东南沿海向西北递增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10、下列城市中年降水最多的是( )A哈尔滨B武汉C南通D广州11、关于我国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地降水比较均匀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一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大致相同C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集中在春季D降水季节性变化不明显12、关于我国气候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是气候复杂多样的重要标志B季风气候显著C雨热同期使我国处在北纬15度30度纬度带上的长江以南地区成为“鱼米之乡”D我国大多数地方冬季寒冷多雨,夏季暖热干燥13 、关于夏季风的叙述,不正确的

5、是( )A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也有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B我国东部受夏季风的影响都很明显C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多集中在59月D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主要原因是受夏季风的影响14、非季风区内的降水量一般低于( )A200毫米B400毫米C800毫米D1000毫米15、读“广州和哈尔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气温和降水情况分析判断两城市分别是:A为,B为。2)两城市降水量月份分配的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季,不同的是的雨季相对较长。3)从温差来看,两地相比,在季气温相差小,季的气温相差大。4)从两地的纬度位置和气候差异分析,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是(填字母

6、序号)。16、下面是为我国广州、武汉、北京和哈尔滨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后回答问题:1)写出代表四城市的字母:广州、武汉、北京、哈尔滨。2)1月份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相差大约,说明冬季我国气温。3)7月份各地平均气温大多在以上,说明夏季我国大多数地方。4)四城市在降水分配上共同特点是:。17、读某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题目。1)该地最热月是月,气温约;最冷月是月,气温约;气温年较差为。2)该地属于( )。A全年多雨区 B全年少雨区 C夏季多雨区 D冬季多雨区3)该地位于半球,在地球五带中属于带。4)该地位于中纬度的( )。A大陆东岸 B内陆地区 C大陆西岸5)该地是以下城市中

7、的( )。A新加坡B北京C埃及首都开罗 D意大利首都罗马18、读我国温度带划分示意图,回答问题1)填出温度带名称:A带B带C带D带E带F区2)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的多少来划分的。3)B和C的分界线大致与冬季0C的等温线一致,大致在河一线。该线附近也是我国年降水量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拓展视野 云雨岂无意 嫁与种树郎从国内外实例反观森林植被与陆地成云降雨的密切关系 在我国农村中,有“隔山不下雨”、“隔河不下雨”、“隔路不下雨”的民谚。同一地区、同一季节,在同一时间内,为什么会出现降雨却大不相同的情况?大范围陆地成云降雨的过程,是海洋大气环流的结果。除了海洋大气环流以外,地表的森林植被状态,对

8、局部地区成云降雨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和时间内,虽然接受的水蒸气相同,但有森林植被的地方,容易成云降雨;反之,则不易降雨。在夏秋多雨季节,这种情况表现得相当明显。老天爷为什么不肯帮忙内蒙古巴林右旗,属气候半干旱区。除北部有少许天然林外,大部属于草原地区。由于超载放牧,草原严重退化,沙化严重。1990年春,这里发生大旱,连续40多天没有下雨,草场大面积枯萎,牲畜大批饿毙。为缓解旱情,当地政府决定人工降雨。然而,当施放的干冰成云后,在巴林右旗境内却没有引起降雨,人工云全飘到邻县去降雨了。当地牧民认为是老天爷不肯帮忙。专家指出,这是因为巴林右旗的地面植被状况不好,裸地太多;邻县的植被较

9、好,所以人工云都飘到那边去降雨了。1969年,埃及和以色列在西尼格夫西奈沙漠中建立了一道栅栏。在埃及一侧,山羊、绵羊和骆驼放牧频繁,游牧民种植了作物。在以色列一侧,天然植被没有受到干扰。后来卫星照片表明,以色列一侧的土地是深色的,埃及一侧是浅色的,其间的栅栏清晰可见。埃及一侧植被稀疏,烈日当空,而以色列一侧地面被植被覆盖,常出现多云天气。目前全球气候干旱化有不断加剧的趋势,与森林覆盖率有直接关系。人类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开荒种地、砍伐森林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地球上的森林在大面积消失,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造成气候日趋干旱。通过恢复植被和造林增加降雨的例子很多如在青海都兰县,70年代开始

10、防风治沙,植树造林,逐步形成林带和林网体系,降雨量也逐年增多。据当地气象站测定,1990年年均降雨量为147.6毫米,到1999年上升为363毫米。风速降低了3760,相对湿度提高了33.6140,地温提高了38.457.0。气候条件的改善,使当地粮食产量明显增加,粮食平均亩产增加了20.7,主要粮食作物小麦亩产最高达1033.5公斤,创造了世界同纬度地区最高粮食亩产水平。“云雨岂无意,嫁与种树郎”,正是这种情景的生动写照。读了这则小短文后,你有何感想?还有什么办法可改造局部地区的小气候?。我的收获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尝试训练 1、北,差别很大,青藏。2、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11、,高原气候区。3、东南,西北,降水,蒸发,湿润,干旱。4、季风,寒冷干燥,海洋。5、夏季,夏季,稀少,干旱。6、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7、温带大陆,高山,复杂多样。自主检测 1、B2、D3、C4、D5、A6、A7、D8、C9、D10、D11、B12、D13、D14、B 15、读“广州和哈尔滨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回答以下问题。(7分)1)A为哈尔滨,B为广州。2)夏,B广州。3)夏,冬。4)B。16、1)广州D、武汉B、北京C、哈尔滨A。2)30,南北相差很大。3)20,普遍高温。4)降水集中在夏季。17、1)7,27,1,-2,29。2)C3)北,北温带。4)A5)B18、1)A热带B亚热带C暖温带D中温带E寒温带F高原气候区2)活动积温。3)1月份0C,秦岭淮河,80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