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40737826 上传时间:2021-1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的标准操作规程一、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原则1.防护用品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在有效期内使用.2.口罩的使用 2.1 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2.2 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术室工作或护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 2.3 纱布口罩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清洁与消莓,遇污染时及时更换。 2.4 应正确佩戴口罩,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A。 3.护自镜、防护面罩的使用 3.1 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a) 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

2、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b) 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3.2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清洁与消毒。 3.3 护自镜、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见附录B 。 4.手套的使用 4.1 应根据不同操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种类和规格的手套。4.1.1 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4.1.2 进行手术等无菌操作、接触患者破损皮肤、粘膜时,应戴无菌手套。 4.2 应正确戴脱无菌手套,具体方法及注意事

3、项见附录C。 4.3 一次性手套应一次性使用。 5. 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 1 / 115.1 应根据诊疗工作的需要,选用隔离衣或防护服。防护服应符合GB 19082 的规定。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 5.2 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 a) 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b ) 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c) 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5.3 下列情况应穿防护服 a) 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时。b) 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

4、,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5.4 应正确穿脱隔离衣和防护服,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见附录D 。 6. 鞋套的使用 6.1 鞋套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并一次性应用。 6.2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时和从缓冲间进入负压病室时应穿鞋套。 6.3 应在规定区域内穿鞋套,离开该区域时应及时脱掉。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 7.防水围裙的的使用 7.1 分为重复使用的围裙和一次性使用的围裙。 7.2 可能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他污染物质喷溅、进行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洗时,应穿防水围裙。 7.3 重复使用的围裙,每班使用后应及时清洗与消毒。遇有破损或渗透时,应及时更换。 7.4 一次性使

5、用围裙应一次性使用,受到明显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8帽子的使用 8.1 分为布制帽子和一次性帽子。 8.2 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子。 8.3 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8.4 布制帽子应保持清洁,每次或每天更换与清洁。 8.5 一次性帽子应一次性使用。 二、不同传播途径疾病对医务人员的防护要求1.接触传播疾病 接触经接触传播疾病如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的患者。 1.1 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 1.2 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

6、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接触甲类传染病应按要求穿脱防护服,离开病室前,脱去防护服,防护服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2.空气传播疾病接触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水症等。2.1 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22 进入确诊或可疑传染病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防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3.飞沫传播疾病经飞

7、沫传播的疾病,如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3.1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 3.2 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诊疗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 4.急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4.1 医务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掌握正确的防护技术,方可进入隔离病区工作。 4.2 应严格按防护规定着装。不同区域应穿不同服装,且服装颜色应有区别或有明显标志。 4.3 医务人员防护用品

8、穿脱程序 4.3.1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a) 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 b) 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c) 为患者进行吸痰、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操作,可能被患者的分泌物及体内物质喷溅的诊疗护理工作前,应戴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4.3.2 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 a) 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 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日镜/防护面屏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

9、 b) 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 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 c) 离开清洁区: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4.3.3 穿脱防护用品的注意事项 4.3.3.1医用防护口罩的效能持续应用6h8 h,遇污染或潮湿,应及时更换。 4.3.3.2 离开隔离区前应对佩戴的眼镜进行消毒。 4.3.3.3 医务人员接触,多个同类传染病患者时,防护服可连续应用。 4.3.3.4接触疑似患者,防护服应每个患者之间进行更换。 4.3.3.5 防护服被患者血液、体液、污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4.3.3.6 戴医用防护口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应进行面部密合性试验。 5.

10、其他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 应根据疾病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防护措施。三、附录(一)附录A:口罩的佩戴方法 A.1 外科口罩的佩戴方法 A.1.1 将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 口罩下方带系于颈后, 上方带系于头顶中部,如图A.l。 A.1.2 将双手指尖放在鼻夹上, 从中间位宣开始,用手指向内按压,并逐步向两侧移动,根据鼻梁形状塑造鼻夹. A.1.3 调整系带的松紧度。A.2 医用防护口罩的佩戴方法 A.2.1 一手托住防护口罩,有鼻夹的一面背向外, 如图A.2 。 A.2.2 将防护口罩罩住鼻、口及下巴,鼻夹部位向上紧贴面部,如图A.3 。A.2.3 用另一只手将下方系带拉过头顶,放在颈后

11、双耳下,如图A.4 。 A.2.4 再将上方系带拉至头顶中部,如图A.5。 A.2.5 将双手指尖放在金属鼻夹上,从中间位置开始,用手指向内按鼻夹,并分别向两侧移动和按压,根据鼻梁的形状塑造鼻夹,如图A.6 。A.3 注意事项 A.3.1 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A.3.2 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A.3.3 口罩潮湿后、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A.3.4 每次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进入工作区域之前, 应进行密合性检查。检查方法将双手完全盖住防护口罩, 快速的呼气,若鼻夹附近有漏气应按A.5 调整鼻夹,若漏气位于四周,应调整到不漏气为止。 A.4 摘口罩方法 A.4.1 不要接触口罩

12、前面(污染面)。 A.4.2 先解开下面的系带, 再解开上面的系带, 如图A.7 。 A.4.3 用手仅捏住口罩的系带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如图A.8。 (二)附录B: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的戴摘方法 B.1 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的方法戴上护自镜或防护面罩,调节舒适度,如图B.1B.2 摘护目镜或面罩的方法捏住靠近头部或耳朵的一边摘掉,放入回收或医疗废物容器内,如图B.2 。 (三)附录C:无菌手套戴脱办法 C.1戴无菌手套方法 C.1.1 打开手套包,一手掀起口袋的开口处,如图C.1。 C.1.2 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对准五指戴上,如图C2。 C.1.3 掀起另一只袋口,以戴着

13、无菌手套的手指插入另一只手套的翻边内面,将手套戴好。然后将手套的翻转处套在工作衣袖外面,如图C.3、C.4。 C.2 脱手套的方法 C.2.1 用戴着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污染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如图C.5。 C.2.2 戴着手套的手握住脱下的手套,用脱下手套的手捏住另一只手套清洁面(内面)的边缘,将手套脱下,如图C.6。 C.2.3 用手捏住手套的里面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如图C.7。 C.3注意事项 C.3.1 诊疗护理不同的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C.3.2 操作完成后脱去手套,应按规定程序与方法洗手,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 C.3.3 操作时发现手套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C

14、.3.4 戴无菌手套时,应防止手套污染。  (四)附录D:隔离衣与防护服穿脱方法 D.1 隔离衣穿脱方法 D.1.1 穿隔离衣方法 D.1.1.1 右手提衣领,左手伸入袖内,右手将衣领向上拉,露出左手,如图D.1。D.1.1.2 换左手持衣领,右手伸入袖内, 露出右手,勿触及西部,如图D.2。 D.1.1.3 两手持衣领,由领子中央顺着边缘向后系好颈带, 如图D.3。 D.1.1.4 再扎好袖口,如图D.4。 D.1 1.5 将隔离衣一边(约在腰下5cm)处渐向前拉,见到边缘捏住,如图D.5。 D.1.1.6 同法捏住另一侧边缘, 如图D.6。 D.1.1.7 双手在背后将衣边对齐,

15、如图D. 。 D.1.1.8 向一侧折叠, 一手按住折叠处,另一手将腰带拉至背后折叠处,如图D.8。 D.1.1.9 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将带子系好如图D.9。 D.1.2 脱隔离衣方法 D.1.2.1 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如图D.10。 D.1.2.2 解开袖带, 塞人袖拌内, 充分暴露双手,进行手消毒,如图D.ll。 D.1.2.3 解开颈后带子, 如图D.12。D.1.2.4 右手伸入左手腕部袖内,拉下袖子过手,如图D.13。 D.1.2. 5 用遮盖着的左手握住右手隔离衣袖子的外面,拉下右侧袖子,如图D.14。 D.1.2.6 双手转换逐渐从袖管中退出,脱下隔离衣,如图D.

16、15 。 D.1.2.7 左手握住领子,右手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污染面向外悬挂污染区;如果悬挂污染区外,则污染面向里。 D.1.2.8 不再使用时, 将脱下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内,卷成包裹状,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或放入回收袋中,如图D.16 。 D.2 防护服穿脱方法 D.2.1 穿防护服联体或分体防护服,应遵循先穿下衣,再穿上衣,然后戴好帽子,最后拉上拉锁的顺序。 D.2.2 脱防护服 D.2.2.1 脱分体防护服时应先将拉链拉开(图D.17) 。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图D.1 8) 。脱袖子、上衣, 将污染面向里放入医疗废物袋(图D.19) 。脱下衣, 由上向下边脱边卷,污染面向里,脱下

17、后置于医疗废物袋(图D.20 、图D.21) 。  D.2.2.2 脱联体防护服时,先将拉链拉到底(图D.22) 。向上提拉帽子,使帽子脱离头部,脱袖子(图D.23 、图D.24);由上向下边脱边卷(图D.25),污染面向里直至全部脱下后放入医疗废物袋内(图D.26 ) 。 D.3 注意事项 D.3.1 隔离衣和防护服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 D.3.2 穿前应检查隔离衣和防护服有无破损;穿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 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脱时应注意避免污染。 D.3.3 隔离衣使用一次后即更换的穿脱方法 D.3.3.1 穿法同D.1.1。 D.3.3.2 脱法按D.1.2.1 和D.1.2.2 的操作后,消毒双手,解开颈后带子,双手持带将隔离衣从胸前向下拉。右手捏住左衣领内侧清洁面脱去左袖。左手握住右侧衣领内侧下拉脱下右袖,将隔离衣污染面向里,衣领及衣边卷至中央, 放入污衣袋清洗消毒后备用。 D.3.4 隔离衣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遇污染随时更换。 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