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与应用课程设计基于AT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0729349 上传时间:2021-11-1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计算机控制与应用课程设计基于AT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计算机控制与应用课程设计基于AT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计算机控制与应用课程设计基于AT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资源描述:

《计算机控制与应用课程设计基于AT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控制与应用课程设计基于AT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应用 基于AT89C51的电子时钟设计 院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B12040319 姓名:袁威风 .目录摘要2第1章绪论31.1研究背景3 1.2目的与意义3第2章电子钟设计方案设计4 2.设计方案4 2.1.1 计时方案4 2.2.2 显示方案42.2.3系统运行流程42.2.4单片机系统流程图5第3章硬件设计53.1主要器件及其简介5 1AT89C515 管脚说明6 2.6位数码管73.2硬件各部分设计83.2.1 最小系统83.2.2 LCD显示电路83.2.3键盘输入电路93.3硬件总体设计9第4章仿真电路图10第5章结论10参考文

2、献11附录12摘要在今天,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是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现代生活的人们非常的重视时间观念,对于那些对时间把握非常严格和准确的人或事来说,时间的不准确会带来非常大的麻烦,所以以数码管为显示器的时钟比指针式的时钟表现出了很大的优势。数码管显示的时间简单明了而且读数快、时间准确显示到秒。而机械式的依赖于晶体震荡器,可能会导致误差。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数字钟的精度、稳定度远远超过老式机械钟。在这

3、次设计中,我们采用LED 数码管显示时、分、秒,以24 小时计时方式,根据数码管动态显示原理来进行显示,用12MHz的晶振产生振荡脉冲,定时器计数。在此次设计中,电路具有显示时间的其本功能,还可以实现对时间的调整。数字钟是其小巧,价格低廉,走时精度高,使用方便,功能多,便于集成化而受广大消费关键词: AT89C51;电子钟;计算机控制技术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时间对人们来说总是那么宝贵,工作的忙碌性和繁杂性容易使人忘记当前的时间。忘记了要做的事情,当事情不是很重要的时候,这种遗忘无伤大雅。但是,一旦重要事情,一时的耽误可能酿成大祸。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向着C

4、MOS化、低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和外围电路内装化等几个方面发展。下面是单片机的主要发展趋势。单片机应用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从前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功能,现在已能用单片机通过软件方法来实现了。这种软件代替硬件的控制技术也称为微控制技术,是传统控制技术的一次革命。单片机模块中最常见的是数字钟,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以及车站、码头、

5、剧场、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极大的方便。由于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了先进的石英技术,使数字钟具有走时准确、性能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1.2目的与意义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

6、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第2章电子钟设计方案设计2.设计方案单片机电子时钟方案选择主要涉及两个方面:计时方案和显示方案。2.1.1 计时方案单片机电子时钟计时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通过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计数器,采用软件编程来实现时钟计时,这种实现的时钟一般称为软时钟,这种方法的硬件线路简单,系统的功能一般与软件设计相关,通常用在对时间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第二种是采用专用的硬件时钟芯片计时,这种实现的时钟一般称为硬时钟。专用的时钟芯片功能比较强大,除了自动实现基本计时外,一般还具有日历和闰年补偿等功能,计时准确,软件编

7、程简单,但硬件成本相对较高,通常用在对时钟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2.2.2 显示方案对于电子时钟而言,显示是另一个重要的环节。显示通常采用两种方式:LED数码管显示和LCD液晶显示。其中LED数码管显示亮度高,显示内容清晢,根据具体的连接方式可分为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在多个数码管时一般采用动态显示,动态显示时须要占用CPU的大量时间来执行动态显示程序,显示效果往往和显示程序的执行相关。LCD液晶显示一般能显示的信息多,显示效果好,而且液晶显示器一般都带控制器,显示过程由自带的控制器控制,不须要CPU参与,但液晶显示器造价相对较高。本实验采用的是软件编程来实现时钟计时和LED数码管显示。2.2.3

8、系统运行流程程序首先进行初始化,在主程序的循环程序中首先调用数据处理程序,然后调用显示程序,在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若有按键按下则转到相应的功能程序执行,没有按键按下则调用时间程序。若没到则循环执行。计时中断服务程序完成秒的计时及向分钟、小时的进位和星期、年、月、日的进位。调时闪烁中断服务程序用于被调单元的闪烁显示。调时程序用于调整分钟、小时、星期、日、月、年,主要由主函数组成通过对相关子程序的调用,实现了对时间的设置和修改、LCD显示数值等主要功能。相关的调整是靠对功能键的判断来实现的。2.2.4单片机系统流程图第3章硬件设计3.1主要器件及其介绍1. AT89C51单片机 简介:AT89C5

9、1是一种带4K字节 FLASH存储器(FPEROMFla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 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AT89C2051是一种带2K字节闪存可编程可擦除只读存储器的单片机。单片机的可擦除只读存储器可以反复擦除1000次。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速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AT89C2051是它的一种精简版本。AT89C51单片机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

10、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外形及引脚排列如图所示。 管脚说明VCC:供电电压GND:接地P0口: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P0口的管脚第一次写1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能够用于外部程序数据存储器,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低八位。在FIASH编程时,P0 口作为原码输入口,当FIASH进行校验时,P0输出原码,此时P0外部必须接上拉电阻。P1口:P1口是一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P1口管脚写入1后,被内部上拉为高,可用作输入,P1口被外部下拉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在FLASH编

11、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低八位地址接收。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P2口当用于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外部数据存储器进行存取时,P2口输出地址的高八位。在给出地址“1”时,它利用内部上拉优势,当对外部八位地址数据存储器进行读写时,P2口输出其特殊功能寄存器的内容。P2口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接收高八位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RST:复位输入。当振荡器复位器件时,要保持RST脚两个机器周期的高电

12、平时间。XTAL1:反向振荡放大器的输入及内部时钟工作电路的输入。XTAL2:来自反向振荡器的输出。振荡器特性:XTAL1和XTAL2分别为反向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该反向放大器可以配置为片内振荡器。石晶振荡和陶瓷振荡均可采用。如采用外部时钟源驱动器件,XTAL2应不接。有余输入至内部时钟信号要通过一个二分频触发器,因此对外部时钟信号的脉宽无任何要求,但必须保证脉冲的高低电平要求的宽度。2. 6位显示数码管简介:LED数码管(LED Segment Displays)是由多个发光二极管封装在一起组成“8”字型的器件,引线已在内部连接完成,只需引出它们的各个笔划,公共电极。led数码管常用段数一般

13、为7段有的另加一个小数点,还有一种是类似于3位“+1”型。位数有半位,1,2,3,4,5,6,8,10位等等,led数码管根据LED的接法不同分为共阴和共阳两类,了解LED的这些特性,对编程是很重要的,因为不同类型的数码管,除了它们的硬件电路有差异外,编程方法也是不同的。图2是共阴和共阳极数码管的内部电路,它们的发光原理是一样的,只是它们的电源极性不同而已。颜色有红,绿,蓝,黄等几种。led数码管广泛用于仪表,时钟,车站,家电等场合。选用时要注意产品尺寸颜色,功耗,亮度,波长等。这是一个7段6位带小数点数码管,采用静态驱动静态显示驱动,静态驱动也称直流驱动。静态驱动是指每个数码管的每一个段码都

14、由一个单片机的I/O端口进行驱动,或者使用如BCD码二-十进制译码器译码进行驱动。静态驱动的优点是编程简单,显示亮度高,缺点是占用I/O端口多,如驱动5个数码管静态显示则需要58=40根I/O端口来驱动,要知道一个89S51单片机可用的I/O端口才32个,实际应用时必须增加译码驱动器进行驱动,增加了硬件电路的复杂性。3.2硬件各部分设计 3.2.1 最小系统复位时单片机的初始化操作,只要给RST引脚加上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信号,就可以使AT89C51单片机复位。本次采用的是12M晶振,按钮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如图 3.2.2 LCD显示电路6位LCD显示屏的段码ABCDEFG和dp与单片机P

15、0口相连,LCD显示屏位选码123456与单片机的P2口相连。 3.2.3键盘输入电路本次设计采用独立键盘,键盘按下时,相应的I/O口电平由高变低,一次检测按键是否被按下。3个独立按键与单片机P.10P1.2口相连,分别控制秒,时,分加计数。 3.3硬件总体设计根据电子钟设计内容和要求,完成Protues电路的设计,如图所示第4章仿真电路图用Keil和Protues进行仿真调试,仿真结果完全达到预期目的。第5章结论我在这一次数字电子钟的设计过程中,很是受益匪浅。在设计过程中,从仿真电路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从仿真电路的设计,源程序的书写和修改都遇到了不少问题,但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解决了,并且从

16、中学到了不少知识。撰写论文的过程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它使我运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其进行设计,分析和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培养了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发现,只有理论水平提高了;才能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整合,理论知识服务于教学实践,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这个实验十分有意义我获得很深刻的经验。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知道了理论和实际的距离,也知道了理论和实际想结合的重要性,也从中得知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得知的知识。我们的学习不但要立足于书本,以解决理论和实际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还要以实践相结合,理论问题即实践课题,解决问题即课程研

17、究,学生自己就是一个专家,通过自己的手来解决问题比用脑子解决问题更加深刻。学习就应该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理论的问题,也就是实践性的课题。这种做法既有助于完成理论知识的巩固,又有助于带动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考文献1 刘国荣.梁景凯.计算机控制技术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二版2 谢维成.杨加国.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3 顾德英,罗云林.计算机控制技术.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4 沙占友,孟志永.单片机外围电路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6 附录C语言程序#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

18、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code dispcode=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uchar seconde=0; uchar minite=0; uchar hour=12; uchar mstcnt=0; sbit P1_0=P10; sbit P1_1=P11; sbit P1_2=P12; void delay(uchar k ); void time_pro( ); void display( ); void keyscan( ); vo

19、id delay (uchar k) uchar j; while(k-)!=0) for(j=0;j125;j+) ; void time_pro( void) if(seconde=60) seconde=0; minite+; if( minite=60) minite=0; hour+; if(hour=24) hour=0; void display() P2=0xfe; P0=dispcodehour/10; delay(1); P2=0xfd; P0=(dispcode(hour%10)|0X80; delay(1); P2=0xfb; P0=dispcodeminite/10;

20、 delay(1); P2=0xf7; P0=(dispcodeminite%10)|0X80; delay(1); P2=0xef; P0=dispcodeseconde/10; delay(1); P2=0xdf; P0=dispcodeseconde%10; delay(1); void keyscan (void) if(P1_0=0) delay(100); if(P1_0=0) seconde+; if(seconde=60) seconde=0; if(P1_1=0) delay(100); if(P1_1=0) hour+; if(hour=24) hour=0; if(P1_

21、2=0) delay(100); if(P1_2=0) minite+; if(minite=60) minite=0; void timer0(void) interrupt 1 using 0 TH0=0x3c; TL0=0xb0; TMOD = 0x01; mstcnt+; if(mstcnt=20) seconde+; mstcnt=0; void main(void) P1=0xff; TMOD =0x01; TH0=0x3c; TL0=0xb0; EA=1; ET0=1; TR0=1; while (1) keyscan( ); time_pro( ); display( ); - 14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