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化学金题点睛三年分类汇编-专题七元素周期表与元素(精)

上传人:shi****gbu 文档编号:40602932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4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3高考化学金题点睛三年分类汇编-专题七元素周期表与元素(精)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3高考化学金题点睛三年分类汇编-专题七元素周期表与元素(精)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3高考化学金题点睛三年分类汇编-专题七元素周期表与元素(精)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2013高考化学金题点睛三年分类汇编-专题七元素周期表与元素(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高考化学金题点睛三年分类汇编-专题七元素周期表与元素(精)(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专题七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 包斗 5 金麵二 ,应考点一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 1. (2011 年四川理综)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SiH4的沸点高于 CHt,可推测 PH3的沸点高于 NH3 B. N 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 P 也为正四面体结构 C. CQ 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 SiO2晶体也是分子晶体 D. C2H6是碳链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 ,可推测 C3H8也是碳链为直线型的非极性分子 解析:CH4和 SH 的组成与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 SiH4CH4,分子间作用力 SiWCH,故沸点 SiWCH4;虽然 PH3和 NH3组成与结构也相似,但 NH3分子间存在氢键,熔沸点反

2、常地高,A 项错 误;N中日+与 NH3以配位键形成正四面体结构 ,P 的结构与 N 致,故也为正四面体结构,B 项正 确。CO2晶体是分子晶体,SiO2晶体是原子晶体,C 项错误。C3H8分子中碳链为锯齿状结构,D 项错误。 答案:B。 2. (2011 年天津理综)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第I A 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 137Cs 比133Cs 多 4 个质子 B. 同周期元素(除 0 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C. 第W A 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D.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 解析:同位素之间具有相同的质子

3、数 ,只是中子数不同,A 项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 性逐渐减弱,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 项错误;同主族元素单质、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逐渐降 低;卤素单质的熔点逐渐升高,D 项错误。 答案:B。 3. (2011 年重庆理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Fe 分别与氯气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氯化物相同 B. K、Zn 分别与不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所得溶液均呈中性 C. L、Na、K 的原子半径和密度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 D. C P、S Cl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解析:Fe 与氯气反应生成 FeC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FeC2,A 错;稀硫酸不足时,过量 K 与水反应生

4、成 KOH,而使溶液呈碱性,B 错;K 的密度小于 Na 的密度,C 错;C、P、S Cl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水化物,分别为H2CQ、H3PO4、H2SO4、HCIQ,其酸性强弱分别为弱酸、中强酸、强酸、已知 酸中最强酸,D 正确。 答案:D。 4. (2010 年山东理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 HF、HCI、HBr、HI 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C 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解析: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 ,既有静电引力,也有静电斥力,A 错;

5、F、Cl、Br、 I 为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它们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但还原性依次增强,B 错;C项应为最高价含氧酸酸性依次增强;由于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引起元素 性质出现周期性变化,D 对。 答案:D。 5.(2010 年上海化学)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 兀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P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Y 元素的金属性 XY 一定条件下 N2与 02直接生成 NO,Y 是 Al 元素;AI(OH)3不能溶于氨水。在点燃条件下 N

6、Hs可 在纯 O2中燃烧发生置换反应:4NH3+3O2 2N2+6H2O。 答案:D。 6. (2009 年广东化学)元素 X、Y、Z 原子序数之和为 36,X、Y 在同一周期,X+与 Z2-具有相同的核 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 ) A. 同周期元素中 X 的金属性最强 B. 原子半径 XY,离子半径X+Z2- C 同族元素中 Z 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 Y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 + 2- 解析:根据 X、Y、Z 原子序数之和为 36,X、Y 在同一周期,又因为 X 与 Z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 层结构,则推得 X、Y、Z 分别为 Na、Cl、O。根据元素周期律可

7、知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 性越来越弱,非金属性越来越强,故 A、D 正确;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越来越小 ,故原 + 2 2 + 子半径 XY 又由于 Na 和 O-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故离子半径 O-Na, 因此 B不正确;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越来越强,非金属性越来越弱, 故 C 正确。 答案:B。 7. (2009 年北京理综)W、X、Y、Z 均为短周期元素 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 7 : 17,X 与 W 同主族;Y 的原子序数是 W 和 X 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 Z 元素的物质焰色反 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8、 ) A. 金属性:YZ B. 氢化物的沸点:XW C 离子的还原性:XW 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 解析:W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 7 :17,则 W 为氯元素,X 与 W 同主族,则 X 为氟 元素,Y 的原子序数是 W 和 X 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则 Y 是铝元素,含 Z 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 为黄色,则 Z 元素为钠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Na 的金属性强于 Al,A 错;HF 分子间存在氢 键,其沸点高于 HCI,B 正确;由于 Cl 的非金属性比 F 弱,因此还原性 C-F-,C 错;根据元素周期律 可知原子半径 NaAIF,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时 ,核电荷数小的离子半

9、径越大 ,故离子半径 F-Na+AI3+,D 错。 答案:B。 8. (2009 年海南化学)同一短周期的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单质的化学活泼性:WXYZ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WXYZ C 单质的氧化能力:WXYZ D.元素的最高化合价:WXYAIO (2) HNO3H2CQH2SiO H或 Na+ (4) ab (5) AI +3NH3 H2O=AI(OH)3 J +3N 电解 2Al2O3(熔融)| . 4AI+3O2 T 溶液的 pH 等于 7 ZS 赃本考点试题再现率为 100%,题型多以选择题、 填空题为主,考查角度主要是以 短周期

10、元素(或前 20 号元素)为载体来考查同一周期、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 (如原子半径、化 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赛滿瞬备考时重视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的分布情况 ,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的结构与 性质递变规律,特别是第三周期、I A 族、四 A 族各元素的性质递变性:要明确原子半径大小 的比较方法。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1. (2011 年新课标全国理综)短周期元素 W、X、Y 和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 W 是制备 一种高效电池的重要材料,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 倍,元素 Y 是地壳中含量 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11、 2 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元素 W、X 的氯化物中,各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的稳定结构 B元素 X 与氢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 1 : 1 的化合物有很多种 (4)液态 H2O2可以在 MnO2、FeC3 (3)Na+fO 解析:W 是制备高效电池的材料应为 Li,X 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2 倍所以是 CY 是 AI,Z C. 元素 Y 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均有氢气生成 D元素 Z 可与元素 X 形成共价化合物 XZ2 是 so W 的氯化物为 LiCI,Li+最外层有 2 个电子,A 项错误;X 与 H 可形成 CHhCH 等,B 项 正确;AI 有两性,能与强碱和

12、强酸反应生成 H2,C 项正确;Z 与 X 形成 CS?,D 正确。 答案:A。 2. (2011 年浙江理综)X、Y、Z、M、W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X、丫、Z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 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5;X 与 Z 可形成 XZ,分子;Y 与 M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 状况下的密度为 0.76 g 匚1;W 的质子数是 X、丫 Z、M 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 。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WZYXM B. XZ?、X2M2、W2Z2均为直线型的共价化合物 C由 X 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 D. 由 X、 Y、Z、M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

13、 ,又有共价键 解析:Y 与 M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 0.76 g L-1,M=pVm=0.76 g L-1 X22.4 1 1 L mol-=17 g mol-,所以为 NH3,因 X、Y、Z 同周期,则 Y 为 N,M 为 H。X、Y、Z 原子序数依次递 增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5,那么 X 为 C,Z 为 O,或 X 为 B,Z 为 F。若 X 为 B,Z 为 F,则 X、Z 形 成 XZ3(BF3)分子,不符合题意,故 X 为 C,Z 为 O。W 的质子数是 X、Y、Z、M 四种元素质子数之 和的 ,则 W 为 Na。原子半径 NaCNOHA 项错误;CO2和 C2

14、H2为直线型共价化合 物,Na2O2为离子化合物,B 项错误;C 可以形成石墨、C60等晶体,C 项正确;C N、O、H 可以形 成氨基酸只含共价键,D 项错误。 答案:C。 3.(2010 年广东理综)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 甲 乙 丙 丁 戊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丙丁 丁 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 乙 解析: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往右减小 ,A 错;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金属性增强 ,B 错;氢氧化 物碱性强弱取决于元素金属性强弱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 ,C 对;甲、乙同周期,从左 到右最外层电子数增多,D 错。 答案:C。 4. (双选

15、题)(2010 年江苏化学)已知 A、B、C D、E 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 5 种主族 元素,其中元素 A、E 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 B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元素 C 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 ,元素 D 的合金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金属材 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 A、B 组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一定呈气态 B. 定条件下,元素 C D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能发生反应 C.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备元素 C D、E 的单质 D. 化合物 AE 与 CE 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解析:由题意知元素 B 为 q 碳),元素 C 为 Na(钠),

16、元素 D 为 Al(铝),由 AE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且 A、E 的单质为气体,可推知 A 为氢,E 为氯。C、H 构成化合物可以为气体,如 CH4、C2H2,也 可以为液体,如苯,A 错;由于 AI(OH)3具有两性,溶于强酸、强碱,B 正确;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 钠制备钠、电解熔融 AI2O3冶炼 Al,电解饱和食盐水制 Cl2,C 正确;化合物 AE 为 HCI,含极性共 价键,化合物 CE 为 NaCI,含离子键,D 错。 答案:BG 5. (2009 年江苏化学)X、Y、Z、W、R 是 5 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周期表中 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17、次外层电子数的 3 倍,Z、W、R 处于同一周期,R 与 Y 处于同一族,Z、W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 Y、R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元素 Y、Z、W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 元素 X 不能与元素 Y 形成化合物 X2Y2 C 元素 Y、R 分别与元素 X 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XmR D.元素 W、R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解析:X 元素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因此 X 为氢元素,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 电子数的 3 倍,则 Y 元素为氧元素,R 与 Y 处于同一族,则 R 为硫元素,Z、W 原子的核

18、外电子数 之和与Y、R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从而推得 W 为铝元素,Z 为钠元素。O2-、Na+、Al3+ 的半径依次减小,A错;H 和 O 可以形成化合物 H2O2,B 错;非金属性 OS,故热稳定性:H2OH2S,C 正确;AI(OH)3为弱碱,故 D 错。 答案:C。 6. (2011 年海南化学)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 ,其中 Z 元素原子核外 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 3 倍。 X Y Z W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元素 Z 位于周期表中第 _ 周期, _ 族; (2) 这些元素的氢化物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 _ (写化学式); (3) XW?的电子式

19、为 _ ; (4)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_ ; (5) W 和 Y 形成的一种二元化合物具有色温效应 ,其相对分子质量在 170190 之间,且 W 的质 量分数约为 70%。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 。 解析:Z 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 3 倍,表明内层电子是最外层的 2 倍,可能 为 Li 或 P,根据表中位置不可能为 Li,则为 P 元素,则 X、Y、W 分别是元素 C、N、S。 (1) P 位于第三周期V A 族。 (2) PHs、CH4、NH3、H2S 中水溶液碱性最强的是 NH3。 3 3 XW?是 CS电子式为 。 (4) Y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化学式是 N

20、2O5 70g 30g (5) Y、W 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中,两元素物质的量之比: : =1 :1 32 g mol1 14 g mol1 该二元化合物实验式为 SN,相对分子质量介于 170190 之间则为 S4N4。 答案:三 V A (2)NH3 (3) - - (4)205 (5)S4N4 Q R T W 7. (2009 年福建理综)短周期元素 Q、R、T、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其中,T 所 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T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_ 。 (2) 元素的非金属性顺序(原子的得电子能力):Q _ W(填“强于”或“弱于”)。 (3)

21、 W 的单质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浓溶液共热能发生反应 ,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 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4) 原子序数比 R 多 1 的元 分解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是 (5) _ R 有多种氧化物,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 ,2 L 的甲气体与 0.5 L 的氧气 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 NaOH 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 ,所生成的 R 的含氧酸盐 的化学式是 _ 。 在 298 K 下,Q、T 的单质各 1 mol 完全燃烧,分别放出热量 a kJ 和 b kJ。又知一定条件下,T 的单质能将 Q 从它的最高价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若此置换反应生成 3

22、mol Q 的单质,则该反应 在 298 K 下的 H= _ (注:题中所涉及的单质均为最稳定单质 )。 解析:根据周期表的结构特点以及 T 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 ,可推得 T 为铝元素,那么 Q 为碳、R 为氮、W 为硫。 (1) T 为 AI,AI 的原子序数为 13,因此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 因为酸性:H2CQrYrZrWro C 离子 Y2和 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 Q 的强 解析:依据图表及五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确定元素 为铝(Al)、W为硫(勺、Q 为氯(CI)。氮元素最高正价为+5 价,铝元

23、素最高正价为+3 价,故A项 正确。Z 的原子半径最大,丫原子半径最小,B 错误;丫2-和才+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均相同 ,C 错 误;酸性 H2SO4HCIQ,D 错误。 答案:A。 3. (双选题)(2011 年广东理综)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甲和乙形成的 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乙位于第V A 族,甲与丙同主族,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 相等,则( ) A. 原子半径:丙丁 乙 B. 单质的还原性:丁 丙 甲 C. 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D. 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 2 (2011 年江苏化学)短周期元素 X、Y、Z、W、

24、Q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X 为氮(N)、Y 为氧(O)、Z 解析:甲乙形成的气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我们学过的溶于水呈碱性的气态化合物只有 NH3,乙又位于V A 族则乙为氮元素,甲为氢元素,丙与甲同主族原子序数大于乙则丙为钠元素 , 丁的原子序数大于丙,丁位于第三周期,它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 ,则丁是铝元素。 原子半径丙(Na)丁(Al)乙(N),A 项正确;单质的还原性丙(Na)丁 (Al)甲(H),B 项错误。甲乙丙 的氧化物分别是:H2O、NO(或其他卜 Na2O(或 Na2O2),其中 Na2O 和 N&O2都是离子化合物,C 项错误

25、;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 HNQ、NaOH、Al(OH)3,Al(OH)3为两 性氢氧化物,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D 项正确。 答案:AD。 4. (2010 年全国理综n )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 W、X、Y+、Z 的最外 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 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 述错误的是( ) A. X 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 2 种的二元化合物 B. W 和 X、Z 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 C. W X 和 Y 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 D. Z 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

26、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 解析:据题意可知 W、X、Y、Z 依次为碳、氧、钠、硫,X 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依次 为:CO CQ,Na2O、NazQSQ、SQ,A 对;CQ 与 CS 均为直线形分子,B 对;Na2CO3水溶液由于 C 门 水解而显碱性,C 对;CQ 不溶于水,SQ、SQ 水溶液显酸性,Na2S 溶液由于 水解显碱性,D 错。 答案:D。 5. (2009 年山东理综)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 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同一元素不可能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B. 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C 短周期元素形成

27、离子后,最外层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 D.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表现金属性又表现非金属性 ,A 不 正确;短周期元素形成离子后,最外层不一定都达到了 8 电子稳定结构,例如 Li+,属于 2 电子稳 定结构,C 不正确;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虽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但电子层数不同,原子半径不 同,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其化学性质发生递变,D 不正确。 答案:B。 6. (2009 年全国理综n )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 子质量为 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 63。下列叙

28、述中错误的是( ) A. 它是副族元素 B. 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c 它的原子核内有 63 个质子 D.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 89 个中子 解析:由于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63,其质子数及原子序数也为 63,与第五周期零族元素氙 (原子序数为 54)对比可知该元素位于第六周期镧系内 ,故 A、B、C 正确。由于其同位素与其 含量相近,故两同位素的平均中子数为 89,而不能其中一种的中子数为 89,由此可知 D 错误。 答案:D。 丿乩朋 判断陌生元素位置的方法是与零族元素、 原子序数相对较小的元素、 原子序数相对 较大的元素相比。第一至第七周期的零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 118。 7. (2

29、011 年四川理综)甲、乙、丙、丁、戊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甲、丙处于同 一主族,丙、丁、戊处于同一周期,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甲、乙、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 和。甲、乙组成的常见气体 X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戊的单质与 X 反应能生成乙的 单质,同时生成两种溶于水均呈酸性的化合物 Y 和乙 0.1 mol/L 的 Y 溶液 pH1;丁的单质既能与 丙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生成盐 L,也能与 Z 的水溶液反应生成盐;丙、戊可 组成化合物 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_ 戊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2) 写出乙的单质的电子式: (3) 戊的单质与 X 反应生成的

30、 Y 和 Z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 4,反应中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 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_ 。 (4) 写出少量 Z 的稀溶液滴入过量 L 的稀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 按如图电解 M 的饱和溶液,写出该电解池中发生反应的总反应方程 式: _ 。将充分电解后所得溶液逐滴加入到酚酞试液中 ,观察到的 现 象 是 _ 解析:由信息“甲、乙组成的常见气体 X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和“原子序数甲 1”,确定化合物 Y 为 NH4CI,Z 为 HCI。因为丁单质既能与 NaOH 溶液反应,又能与 HCI 溶液反应,均生成盐,则可知丁为铝(AI)。 (2) 中,N2的电子式为 N

31、?.;。 (3) 中,当 CI2与 NH3反应生成 NH4CI和HCI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4 时仮应方程式 为:3Cb+4NH3N2+2NH4CI+4HC当有 3 mol CI2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 NH3为 2 mol,故被氧化 :2、 10、 18、 36、 54、 86、 (1)中,CI-的结构示意图为 的物质与被还原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中,少量 HCI 溶液滴入过量 NaAI0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H+AIQ +H2OAI(0H)3 J。 (5)中,电解 NaCI 饱和溶液,总反应方程式为:2NaCI+2H2O 塑 2NaOH+H2f+Cl2f,石墨为阳极,

32、电 极反应式为 2C-2e-Cbf产生的 CI2与 NaOH 反应生成 NaCIO 和 NaCI,将该溶液加入到酚酞 试液中,现象为先变红、后褪色。 + I H+AI 门 +H2O=AI(OH)3 J (或 H+AI(OH| AI(OH)3( +巴 0) (5)2NaCI+2H2O 2NaOH+H2? +CI2 f 酚酞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8. (2010 年天津理综)X、Y、Z、L、M 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Y、Z、L 是组成蛋白 质的基础元素,M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回答下列问题: (1) L 的元素符号为 _ ;M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_ ;五种元素的原 子半径

33、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_ (用元素符号表示)。 (2) Z、X 两元素按原子数目比 1 : 3 和 2 : 4 构成分子 A 和 B,A 的电子式为 _ ,B 的结构 式为 。 (3) 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 L 同一主族,Se 原子比 L 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 Se 的原子 序数为 _ ,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为 。 该族 25 周期的元素单质分别与 H2反应生成 1 mol 气态氢化物的反应热如下,表示生成 1 mol 硒化氢反应热的是 _ (填字母代号)。 -1 -1 a.+99.7 kJ mol b.+29.7 kJ mol 1 1 C. -20.6 kJ mol-

34、d.-241.8 kJmol- (4) 用 M 单质作阳极,石墨作阴极,NaHCO3溶液作电解液进行电解,生成难溶物 R.R 受热分解生 成化合物 Q。写出阳极生成 R 的电极反应式:_ _ ,由 R 生成 Q 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由题意知 M 为铝元素,组成蛋白质的基础元素是 C、N、H、O,所以 X、 Y、Z、L 分别是 C H、O、N 中的一种元素。由于 X、Y、Z、L、M 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可推知 X 为 H、 Y 为 C Z 为 N、L 为 O 元素。然后依题意一一作答。 (1) L的元素符号为 O,M 即铝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川 A 族;依据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35、(2) Z 和 X 两元素按原子个数比 1 :和 2 :分别组成 NH3和 N2H4,A 为 NH3,其电子式为比* H,B 答案:(1) - (2 N? : (3)2 : 3 可知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 AICNOH。 H HNNH 为 N2H4,其结构式为 。 H H (3) L 为 0,则 Se 原子序数为 8+8+18=34,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HzSeQ。从 0 Te 与 H2结合由易T难,反应热数值由大T小,由此可推知,b 符合题意。 (4) 本小题考查点为电解知识 ,阳极反应:先 Al-3e-_ Al3+,后AF+3H- _ Al(OH)3 J+3CQ

36、f,AI(0H)3 受热分解生成 Al2O3 和 H2O:2AI(OH)3AAl2O3+3H2O。 答案:(1)O 第三周期第川 A 族 AlCNOH * * H H (2 厂(3)34 H2SeO4 b HNNH 3+ 3+ AI-3e- = Al、Al +3HC: =AI(OH)3 J +3CQ f (或 AI+3HC 门-3e= Al(OH)3+3CO2 T ) 2AI(OH)3 丄 AI2O3+3H2O 9. (2010 年四川理综)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常见非金属固体单质 A 与常见金属单质 B,在加热条件 下反应生成化合物 C,C 与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 和气体 E,D 既能溶于强酸,

37、也能溶于强碱。E 在足量空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体 G,G 在大气中能导致酸雨的形成。 E 被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吸收得到无色溶液 F。溶液 F 在空气中长期放置发生反应 ,生成物之一为 H。H 与过氧化钠的 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其溶液显黄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_ 组成单质 A 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 周期,第 族。 B 与氢 氧 化 钠 溶 液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 (3) G 与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可生成消毒杀菌剂二氧化氯。该反应的氧化产物 为 _ 。当生成 2 mol 二氧化氯时,转移电子 _ mol。 (4) 溶液 F 在空气中长期放置生成 H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8、 为 : H 的 溶 液 与 稀 硫 酸 反 应 产 生 的 现 象 为 _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可直接推断 ,D 为 AI(OH)3,G 为 SQ,C 与水反应生成 D 和 E,E 在足量空 气中生成 SQ,推知;E 为 H2S,C 为 AI2S3,进而推知 A 为 S,B 为 AI,F 为 Na2S 溶液 F 在空气中长期 放置发生反应生成 H, H 与过氧化钠结构和化学性质相似 ,因为氧与硫同族,则 H 为 Na2S2。 (3)SQ 与 NaCIQ 反应生成 CIQ,显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此推断氧化产物为 NazSQ,反应中 Na O3 O2,生成 2 mol CIO2 时,转移 2

39、 mol 电子。 (4) 依题意 Na2S 放置在空气中生成 Na29;Na2S 被氧化,O2做氧化剂,由此可写其反应方程式为 4Na2S+Q+2H2O= 2Na2S2+4NaOH。 (5) Na2 与 Na2O2结构、化学性质相似,根据 Na2O2的性质推及 Na2S2的性 质,Na2S2+H2SC4 Na2SOi+S+H2Sf,由此 Na2S2与 H2SO4的反应现象为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 , 同时产生浅黄色沉淀,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答案:三 W A (2) 2AI+2NaOH+2H2O= 2NaAIO2+3H2f (或 2AI+2NaOH+6H2O= 2NaAI(OH)4+3H2 f

40、 ) (3) Na2SO4 2 (4) 4Na2S+O2+2H2O4NaOH+2Na2S2(或 2Na2S+O+2H2 4NaOH+2S,Na2S+= Na2S?) (5) 溶液由黄色变为无色,产生浅黄色沉淀,同时产生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曲沖童通过原子结构示意图推导前 20 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或根据位置得出原子 结构;通过同周期、同主族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理解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 ,理解原子半径变化 规律;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比较、化合价、常见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方法等规律 :通过元 素原子的结构判断出该元素可能具有的性质等 ;命题形式为选择题或填空题。 赛矗玄沙 “位-构一性”三者关系的考查一直

41、是周期表、周期律考查的难点 ,此类题目的考查 较为多样,备考既要熟悉周期表的结构,又要准确掌握元素的主要性质在周期表中的具体体 现,以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位置为突破口 ,进行推断,同时注意常见、重要的化合物的性质 ,如 Na2O2、H2O2、铵盐等。1. (2011 年福建理综)依据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H3BO3的酸性比 H2CO3的强 B. Mg(OH)2的碱性比 Be(OH)2的强 C. HCk HBr、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D. 若皿+和 R1 2-的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RM 解析:C 比 B 非金属性强故 H3BO3的酸性比 H2CO3弱,A 项错误;Mg 比 Be 金属性强故 Mg(OH)2 碱性比 Be(OH)2强,B 项正确;因非金属性 CIBrl,故 HCI、HBr、HI 热稳定性依次减弱,C 项错误;M + 和R2-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原子序数 MR,D 项错。 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