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混凝土(A卷)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0593534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3.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南京工业大学-混凝土(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南京工业大学-混凝土(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南京工业大学-混凝土(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南京工业大学-混凝土(A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工业大学-混凝土(A卷)(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南京工业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试题 (A )卷标准答案2011 -2012学年第一学期使用班级 土木0901-0908123456789101112131415填空题(25分)1、计算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挠度、裂缝宽度时,荷载按 准永久组合计算、并考 虑荷载长期效应的影响。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 大于长期刚度;刚度越大,挠度 越小; 弯矩越大,挠度越大。3、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力构件,采用对称配筋时总配筋量大于非对称配筋4、图1中五种截面,当材料强度相同(忽略自重,截面下侧受拉)、As相同,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关系为:M ua = M ub 0.5h0 010、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抗

2、拉强度的取值 q抗压强度。二、简答题(35分)1、用约束混凝土特性来解释配螺旋箍筋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提高的 原因。答:混凝土在结硬过程中,由于水泥石的收缩、骨料下沉以及温度变化等原因,在骨料和水泥石的界面上形成很多微裂缝, 成为混凝土中的薄弱部位。当混 凝土承担压力时,由于微裂缝处的应力集中,裂缝开始有所延伸发展,微裂 缝的发展导致混凝土的横向变形增加,随应变增长,试件上相继出现多条不 连续的纵向裂缝,横向变形急剧发展,承载力明显下降,混凝土的最终破坏 就是由于这些微裂缝的发展造成的。配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 由于配箍率高,箍筋能有效地约束 其内部的混凝土在纵向受压时产生

3、的横向变形, 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和变形能力。2、什么是硬钢?什么是软钢?它们的标准强度的取值如何确定?答:没有明显屈服点的钢筋称为硬钢,有明显的屈服点的钢筋称为软钢。没有明 显屈服点的钢筋强度标准值由极限强度 (或条件屈服点)确定,有明显屈服 点的钢筋强度标准值由屈服强度确定。3、为什么说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的裂缝条数不会无限增加,最终将趋于稳定?答:离裂缝越远,钢筋的应力越小,混凝土的应力越大,只有当距离达到一定长度时(设为1),钢筋应力由 降低到店2,混凝土的拉应力 由零增大到ft,才有可能出现新的裂缝。显然,在距裂缝两侧1的范围内,即在间距小于21的两条裂缝之间,将不可能再出现新裂

4、缝。4、结构的功能要求有哪些?各功能设计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还是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标准设计?为什么?答:结构的功能包括安全性、适应性和耐久性。安全性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适应性、耐久性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设计。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设计时,材料强度和荷载效应均取设计值, 而按正 常使用进行状态进行设计时材料强度和荷载效应均取标准值,因此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设计可靠度更高。由于结构的安全性不满足产生的后果将会 比适应性、耐久性不满足的后果严重,因此安全性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 行设计,适应性、耐久性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5、同时承担弯矩、剪力、扭矩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钢筋如何配置?答:需

5、配置受扭纵向钢筋和箍筋,受弯纵向钢筋,受剪箍筋。受扭纵向钢筋沿周 边均匀布置;受弯纵向钢筋布置在受拉侧,也可同时在受压侧布置;受扭箍 筋与受剪箍筋可按配筋量叠加一并布置。三、计算题(40分)1、某框架柱截面尺寸为300*400mm2,柱计算高度1=4.5m,偏心距增大系数 4=1.0,经内力计算,Mi=M2=Mo,弯矩沿长边方向作用,截面可能出现如下三组内力:M0 =-160kN.mM0 =160kN.mM0 =180kN.mN=750kN00mm, as =as = 40mm(1)计算梁所需的受弯纵筋面积;(2)计算梁所需的受剪钢筋(只配箍筋,直径 6mm钢筋截面面积28.3mm2,直径为8

6、mm钢筋截面面积50.3mm2, Smax=200mm)解:(1)h0 = h -as = 500 -40 = 460mmM = fcbx(h0 -x/2) =14.3 200 x(460 - x/2) = 150 106x-133.5mm 二 bh0 -0.518 460 238mmfcbx = fy As _ _ 2As = fcbx/fy =14.3 200 133.5/360 = 1060 mm:minbh = 0.0022 00 500 = 200 mm(2)V =100kNV : 0.25fcbh0 =328.9kNV 0.7ftbh0 =92.1kN可按计算配置箍筋A,Vu VsH7ftbh0fyv”0100 103 =0.7 1.43 200 460 360 A 460 sAv =0.047 s2 28.30.047=1204mmM s = 200mmAsv bs2 28.3200 200= 0.1415%:svmin=0.24 ft / fyv =0.095%配双肢箍,直径为 6,间距为200mm。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