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学设计及教案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40507585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故乡教学设计及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故乡教学设计及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故乡教学设计及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故乡教学设计及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故乡教学设计及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故乡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故乡科 目语文年级九年级上册教学时间3课时学习者分析鲁迅的文章一向比较深奥,这篇故乡篇幅长、难度大,很难把握,九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完文言文单元后走进小说天地,学习兴趣正浓,在语文素养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和基础,对现代文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小说主题理解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在研讨教材的过程中,我发现从小说三要素这个突破口很好。紧紧抓住对比的方法解读课文。这个阶段的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只要认真组织研讨,难点还是可以克服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1.理清线索,把握内容,提炼小说要素,感悟小说主题。2.学习运用对比的写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二、过程与方法1. 分

2、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理解鲁迅先生憎恨旧社会、同情劳动人民、渴望创造新生活的感情2. 了解文中运用对比、议论的方法来突出小说主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开拓进取才能创造未来的道理,教育学生要勇敢的开创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和新生活。2. 感悟作者的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教学重点、难点1.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2. 小说主题的探讨 教学资源图片、音频、课件、板书 教学过程故乡教学活动过程教学活动1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设置氛围,触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1、课前,出示课件(课题),利用DVD播放席慕容的乡愁朗诵,设置氛围,触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兴趣。2

3、、谈话:俗话说的好,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故乡总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你能吟诵相关诗句吗?3、引入课题:故乡是漂泊游子的归宿,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回故乡。教学活动2二、进入第一板块的教学:整体感知课文熟悉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结构1) 正确读音、字义:课件(字词略)2) 了解作者(图片), 顺便回顾一下鲁迅及其作品,出示课件分析理解课文1、快速默读课文。然后思考: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回到故乡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2、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读课文,同桌讨论并思考:思考小说的线索,情节结构情节的把握: (1) 以“ 故乡、 故乡、 故乡”来简单梳理,其中横线上添一个动词。(2)用一个动

4、词来归纳全文内容,哪一个词好呢? “变”!自然引出下面的内容。(课件)板书:渐近故乡-在故乡-离开故乡 3、学生探究:“物非人非事事休”的故乡变化同桌相互讨论: 1)文中哪些地方形象的写出了故乡的衰败?印象中的故乡是怎样的?在文中找一找,并读一读。 2) 学生交流,适当引导。教学活动3三、进入第二模块的教学:分析人物形象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地去理解掌握人物形象的内涵。以及环境的作用阅读课文第二部分 感受“人非”,思考完成:1、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在这些人物中,其中哪些人物刻画得较详细? 文中塑造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我”,“我”母亲、水生、宏儿;其中闰土、杨二嫂、“我”,刻画得比较

5、详细。 2、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用一两句生动的话对人物作一评价。说说你的理由。 A、分别用“”和“”画出描写闰土和杨二嫂的语句。B、完成下面一张表格。课件 少年闰土中年闰土对比作用外貌语言动作对我态度分析造成闰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有那些?多子多福的封建意识天灾人祸(帝,封双重压迫的具体体现)小结:表层原因: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 深层原因:封建礼教封建等级观念 c、用同样的方法分析杨二嫂由于长期艰辛生活的磨难,她变得尖酸、刻薄、庸俗、势利。她是一个贪小便宜、自私的小市民,辛苦恣睢的典型。杨二嫂前后的变化说明;在军阀势力和封建势力的统治下,故乡的日趋破产以及城镇市民的日趋贫困。(在小说中,杨二

6、嫂是做为陪衬人物出现的,杨二嫂的尖刻、自私衬托了闰土的憨厚朴实。)3、环境对比(小说中现实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形成对比)眼前的故乡是一幅荒村图:天气是阴晦的,冷风呜呜地响,苍皇的天底下横着几个萧索的乡村。(这幅荒村图生动地显现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农村的衰败景象,也衬托了“我”的悲凉心境 )以前的故乡是那样美丽:“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这样描写倾注了“我”对故乡、对童年生活、对少年闰土的无比深厚的感情。) A、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指导:怎样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对情节的推动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预示人物的命运;反映社会现实

7、,交代时代背景;表现主题B、现实中的故乡与回忆中的故乡相比,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从这些变化中看到什么?(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说明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主义统治给农村造成的悲惨现实,以及农民生活的日趋贫困。同时,暗示着小说人物的悲剧命运。 C、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有什么作用?小说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图画,是“我”的美好希望的象征,对记忆中的故乡的眷恋和怀念正反映了“我”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渴求,对未来的一种朦胧的憧憬。小结:故乡景物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旧中国农村日益衰败的趋势,也为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创造了非常适宜的环境。4、赏析下面

8、句子的含义?(1)、小说中有两处写到“高墙”,有什么含义? (2)、“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3)、“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4)、“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作者特意写“我在走我的路,”有什么用意吗? 5、“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教学活动4进入第三模块的教学:主题的探讨深刻理解文章主题。1. 深入探究:小说中描写的故乡仅仅是我的吗?还是谁的?2. 齐读最后一段3. 结合 时代背景 (课件出示),合作研讨小说主题辛亥革命后,

9、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日益贫困化。这篇小说是鲁迅在1919年12月初,回故乡接母亲时亲眼看到故乡的破旧不堪和农民生活的贫困,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一年后就以这次经历为素材,创作了小说:故乡。 4、点拨引导。5、 主题的探讨(课件出示)。 茅盾先生认为这篇小说的主题是“悲哀那人与人之间的不了解,隔膜”。 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揭示产生这种现实的根源。 表达对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与信心你是如何理解的呢?请说出自己的见解。

10、教学活动5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拓宽学生学习的广度。1、总结:小说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表现闰土和杨二嫂在二十多年里发生的巨大变化,说明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经济衰败,农民和小市民生活的贫困,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人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2、学生总结交流:本科的学习心得及收获。3、作业:水生和宏儿以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发挥想象,为他们写一个故事。4、积累描写捕鸟一段,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附:板书设计故乡鲁迅回故乡 在故乡 离故乡人物:闰土 活泼勇敢小英雄 迟钝麻木木偶人 变 杨二嫂 豆腐西施 刁钻泼辣自私 主题: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和鉴定信念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