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二《长亭送别》同步教案46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40460242 上传时间:2021-11-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2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二《长亭送别》同步教案46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二《长亭送别》同步教案46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二《长亭送别》同步教案46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二《长亭送别》同步教案4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必修5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二《长亭送别》同步教案46(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语文必修 V 苏教版第二专题版块二长亭送别最新同步教案长亭送别教案 46教学目的1、了解剧情,把握莺莺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2、着重鉴赏文中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3、揣摩和鉴赏文中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教学重点1、莺莺的叛逆性格。2、景物描写的作用。3、文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设想重视诵读,背诵开头一曲与结尾两曲;分析 朝天子 二煞 ,提纲挈领地了解剧情,把握全折收集资料、下载资料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学准备参照注释并借助于工具书掌握下列疑难字词。1、注音:玉骢金钏 揣2、 释义: 举案齐眉 淡烟暮霭余荫厮守口占第一课玉醅泠 谨 赓谂知蜗角 虚名 蝇头微利青鸾教学要点:导入课文,简介作者及剧

2、情梗概,表演或诵读,理清情节线索。教学流程 导入课文这节我们来学习西厢记中最精彩的一折戏长亭送别。作家简介王实甫,名得信,大都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早年曾经为官,宦途坎坷,常出入演出杂剧及歌舞的游艺场所,是一个不为封建礼法所拘、与倡优有密切交往的文人。晚年弃官归隐。王的杂剧如今仅存西厢记、 破窑记、 丽春园等3 种。剧中大都以青年女性反抗封建礼教为题材, 塑造了崔莺莺、红娘、刘月娥等不同妇女的典型形象,戏剧性强,曲词以婉约俊丽著称。剧情简介相国的小姐崔莺莺和白衣秀才张珙于普救寺相遇,一见倾心。孙飞虎兵围普救寺,要夺走崔莺莺。老夫人当众宣布:有能退贼兵者以女妻之。张珙函请好友白马将军杜确来营救。

3、杜将军打退了贼兵,可是老夫人变了卦,让张、崔以兄妹之礼相见。这两位青年不屈服于封建礼教,在婢女红娘的协助下,私下结为夫妻。老夫人拷问红娘,红娘数责夫人言而无信的过错。老夫人被迫承认莺莺和张珙的婚事。 但又提出张珙必须应举得官回来才能见她。结果张珙中了状元, 以大团结结局。这个剧歌颂了张珙和崔莺莺为争取婚姻自由、追求纯洁爱情而向封建礼教展开的斗争,表现了作者“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阅读提示西厢记是元杂剧的“压卷”之作,是中国古典戏曲的典范作品。全剧共五本21 折,是元杂剧中独有的长篇。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第4 本第 3 折,写张生在老夫人威逼下,被迫离开崔莺莺赴京赶考;莺莺、红娘、老夫人

4、等在十里长亭为张生饯行送别。这折戏由莺莺主唱,其他的人道白,细腻地刻画了莺莺内心的离愁别怨, 表现了张生和莺莺之间的真挚爱情, 流露出了对封建礼教阻挠青年爱情的强烈不满。 这折戏素以曲词优美、情意动人而脍炙人口。阅读与鉴赏要注意体会莺莺和张生在艰难中结合又分离的极为复杂的内心活动,鉴赏曲词中有情有景, 景为情设, 情由景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5、诵读课文(或表演)6、结构线索明确:( 1 )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 2 )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功名利禄( 3 )莺莺担心和关心张生( 4 )莺莺目送张生和别后痛苦主要情节:送别途中长亭送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7、感情基调明确:充满哀怨,凄婉之情8、布置作

5、业:以“长亭路”为题,将 端正好 滚绣球 叨叨令 三曲改写成散文。示例:暮秋时节的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白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一 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 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小姐莺莺和侍女红娘。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轻车左前侧,张生骑在马上,不紧不慢地行着。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红娘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面容凄惨双目嚼泪。第二课教学要点品味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揣摩富于文采的戏剧语言。教学过程长亭送别被誉

6、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被认为是抒情艺术的典范篇章,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的情景真正达到了 “交融”的境界。全折以写景始,以写景终,通过暮秋郊外景色的点染,构成萧索凄凉的氛围,与莺莺的浓重离愁相融合,意境十分优美。回囹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描写秋景的组合意象端正好长亭路上一一点染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堪称晖霜林图:碧天白云、黄花堆积、秋风阵阵、北雁南飞。化用范仲淹的词句,既写秋天之景,又写离人之情,情景交融,臻于化境,遂成千古绝唱。一个“染”字,沟通了景物和情感的联系,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端正好是历来传诵的借景抒情、富于诗情画意的名曲,可与唐诗宋

7、词的名做媲美。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 无 情,更在斜阳处。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做相思泪。脱布衫筵席之中一一黄叶衰草图:飒飒秋风、黄叶纷飞,袅袅烟气、野草零落。一煞收尾分手之时一一古道烟霭图:青山疏林、轻烟薄暮、夕阳古道、风啸马嘶。一煞 写别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阳”、“烟霞”四种意象。似从唐诗宋词中查找运用这些意象写“愁”的名句如:烟霭: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2、景物描写的作用明确: 一煞 与 端正好 两相辉映,与滚绣球 曲中“恨不得疏林挂住斜晖

8、”互相照应; 收尾 一“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再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境。终之,自始至终,相当完美地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和环境,使全折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魅力。富有文采的戏剧语言唱词中融入古诗词的优美诗句 端正好 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语句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词句中的“碧云天,黄叶地”语句,并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李清照声声慢“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朝天子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引用了苏轼的满庭芳词原句,形象地表现了莺莺珍重袄请、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耍孩儿中的“未饮心先醉”,化用了柳永诉衷情近中的“未饮心如醉”之句,一字之差,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

9、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唱词中融入古诗词语句的作用明确:以其特有的语意、情味和表达效果与剧中的语境相契合,增添了语言的文采和表现力。唱词中的修辞方法与表达效果如, 端正好 中的前三句可看做是对仗或排比,但不是严格的对偶或排比。 叨叨令 ,使用儿化、叠词、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声情并茂,营造出一种浓重的抒情氛围。 快活三 中的一二句是比喻、夸张;后几句是进一步的比喻和夸张。 朝天子 中的“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是比喻、夸张、对偶;“拆鸳鸯在两下里”也是比喻。小结:王实甫的戏曲语言富于文采,主要体现在,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方法,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融古代诗词与民间口语为一体

10、。美读鉴赏、练习改写以 “怅望”为题, 将 一煞 收尾 两支曲子改写成现代诗歌, 尽量用上曲中意象,从莺莺视角表现离别之情。要有一点文采。示例:一骑绝尘去,山峦笼轻烟 。转山坡,穿疏林,熟悉的身影依稀可见。道一生平安, 道一生珍重, 陪伴游子的是冷清清的斜阳。秋风掠过禾黍, 飘来声声马嘶, 马嘶声声扣击莺莺心田。劳燕分飞谁主使?离愁别恨苦难言。说什么功名仕途,只问何处归程何时归年。山程水泽情难忘,夕阳古道心相连。青山下,秋风里,离人泪,心自颤。那离愁啊,长如水,沉如铅。一辆车儿,如何载得起?如何施向前?第三课教学要点体味人物的思想感情,把握莺莺的性格特征教学过程提出思考题莺莺的反封建意识具体表

11、现在哪些曲词中?明确:( 1 )对拆散鸳鸯的不满。莺莺“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2 )对功名富贵的蔑视。莺莺劝张生休忧“文齐福不齐”,休提“金榜无名誓不归”,认为“得一个并头莲,煞强于状元及第”,功名富贵不过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全折突出地刻画了莺莺什么性格特征?明确:突出地刻画了莺莺的叛逆个性。在莺莺心目中,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临别时不忘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也有深深的忧虑明确地告诉张生“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她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的性格和对爱情的执着。提出讨论题西厢记第五本写张生高中状元,衣锦还乡,莺莺“

12、金冠霞披”,有情人终成眷属。明代流行的金圣叹批点本砍去大团圆结局,崔张分手,亦即剧本的结局,遂令西厢记,由喜剧变为悲剧。对金批西厢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参考: 第一种看法: 剧中主人公生活的时代, 封建礼教坚如磐石, 大团圆结局本来就缺少生活依据,而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崔张爱情走向毁灭是合乎逻辑的结果。状元及第,奉命完婚更是入了俗套,令人感到先前崔母的刁难是如此的“合理”。金批西厢让崔张爱情在凄凄切切中收场,揭露了封建礼教对美好爱情的摧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批西厢的流行,是历史的选择。第二种看法:爱情的极点便是幻灭的终点,这不符和“让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美好愿望,也不符和观众希望“

13、花好月圆”的审美心理。崔张从一见钟情到两情相悦,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起码,在王实甫看来,大团圆是这对痴男怨女的最好结局。第五本中的封建因素是时代造成,不宜苛求古人。金批西厢尾截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没有道理的。运用想象,以“临行”为题,将 耍孩儿 一曲改写成话剧片段。示例:人物:莺莺 张生红娘地点:十里长亭莺莺(举杯,神色惨恻)今日一别,且饮此杯!未知何日相见(泪落杯中)复为公子举觞?张生(接杯)小姐放心,此一去,定然争得功名,早日回归!(饮酒) 红娘见张生有自负之色,轻笑 红娘金榜题名,倒要小心招婿。张生(语塞)这红娘是了解我的心迹的。(摔杯)有违情义,如同这杯!莺莺夫妇情投意合,如同并蒂莲话花,

14、 胜过状元及第, 何必千里奔波求取虚名?不管得官不得官,早早回来就是。张生(感动,流泪)小姐知我。 (传来马嘶生)时辰不早,我得准备上路了。莺莺且慢。君行别无所赠,但有一物送君。(展帕,轻吟)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张生 (恭听,接帕端详)小姐不必多虑!谨庚一绝,以剖寸心。(吟诗)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红娘 (轻叹)劳燕分飞,一对苦命的人儿!后记:后记:学习目标掌握本文的词汇和相关文化知识体味剧中极富风趣极具个性的语言把握人物性格特征教学重点明确剧中的人物冲突通过人物说白了解人物性格,尤其是杜丽娘的性格。教学设想重视诵读,熟读课文把握剧情,抓住

15、冲突来认识人物性格,引导学生体会剧中生动的细节,风趣的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教学准备确定主持人担任导演,组织排练查阅资料,制作课件。第一课教学要点:介绍牡丹亭,诵读或表演,整体感知,了解剧情教学过程引出新课牡丹亭明代传奇,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爱情剧,也是我国戏剧曲上一部浪漫主义杰作。全剧共五十五出,课文为剧本的第七出。闺塾,教女孩读书的私人学堂。这是全剧中的一场重头戏,仅这一出,在戏剧冲突的处理上,人物说白,细节描写等方面,足以让人拍案叫绝。闺塾后被称为春香闹学,这一 “闹”字,颇能道出戏的喜剧气氛。剧情梗概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从此经常想念她。 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

16、杜丽娘才貌端妍,年已二八,尚未议婚。一天被诗经的爱情诗引动春心,不顾封建严厉的礼教约束,私自到花园游园赏春,明媚的春光助长了她青春的觉醒,结想成梦,梦中与书生柳梦梅幽会。梦醒之后怅然感伤。因相思梦中情人意恢恢而死,死前留下一幅自画小像。杜宝升官离任,在埋葬丽娘的花园里造起一座梅花观。岭南书生柳梦梅赴京赶考,途径南安,借寓梅花观,发 现丽娘的自画小像,见画生情,引得丽娘的魂灵和他来幽会。柳梦梅从丽娘灵魂那得知真情,掘墓 开棺,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同赴京城临安。柳梦梅试后,因金兵入侵延迟放榜,此时杜宝在淮安被乱兵包围,他受丽娘嘱托寻找岳父,杜宝却将自称女婿的柳梦梅囚禁起来,兵退放榜,柳梦梅

17、中了状元。但杜宝仍不认这门亲事,要强行拆散丽娘与柳梦梅。皇帝得知,下旨命,二人成婚。丽娘生生死死,历经磨难,终于得到了幸福。 二、课文内容提要选文描写小姐杜丽娘、侍女春香听老师陈最良讲解诗经时的情景。描写了杜丽娘心灵的初步觉醒。 她虽然处于礼节上的尊重, 不象春香那样公然嘲弄那个宣扬封建礼教的塾师陈最良, 却同样向往着高墙大院外面的自由天地, 表现了她对封建教育的抵制以及对个性解放是追求。春香的形象,机智、勇敢、泼辣、活泼,和杜丽娘端庄、含蓄、矜持的详细相映成趣。三诵读或表演四疏通文字五检测练习1 选出各组中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并加以改正A 咂(za)瓶花 B 雎鸠(ju)(jiu)C 窈窕

18、(yao)(tiao)D浑(hun)A君子好求(hao)B>(ju)C葩(pa)D女郎行(hang)A盥(guan)漱(shu)栉(zhi)笄(yan) B笺(jian)C觞(shang) D敷(fu)2 选出各组中解释有误的一项,并加以改正A:设帐:汉朝马融讲学时设绛纱帐,后人称教学为设帐B:管待:照顾和接待C:膳:饭食D:逑:追求A:上书:上课B:浑:开玩笑C:款步:快步D:敷演:陈述而加以发挥A:潇洒:坐姿自然优雅,心情舒畅B:葩:华美C:铅华:妇女化妆用的脂粉D:风化:风俗、教化关于作者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家 。少有文名,万历进士。 因讥评朝政,

19、 多次遭贬。 他政治上开明, 反对程朱理学, 要求个性解放。 代表作 牡丹亭 (原名牡丹还魂记)及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它们被称之为“临川四梦”,此外还有紫箫记。六、布置作业课后阅读语文读本 365 页的游园第二课教学要点:明确剧中冲突、赏析剧中风趣、个性化的语言,简析人物 形象教学过程明确戏剧冲突明确; 这出戏的戏剧冲突主要是在陈最良与春香之间展开,但潜伏的暗线是杜丽娘的心理冲突, 同时三人之间的矛盾又彼此交织, 情节生动, 博波澜起伏, 有很强的戏剧性。 首先, 陈最良与杜丽娘、春香一相见便发生冲突; 接着是模字的情景; 然后是春香在大花园逃学游玩又引发了冲突; 最后是先生一走,杜丽娘、春

20、香立刻得到解放。体会语言特点提出思考:1、剧中人物语言富于风趣,主要体现在哪里?明确: 主要表现在陈最良和春香的对白上。陈最良的话酸腐不堪, 总是引人耻笑。春香口无遮拦,她的话处处冲满对陈最良的嘲弄,令人开心大笑。剧中的三个人物各有特色,各表现出其什么不同性格特征,显示了怎样的不同地位?明确: A 春香言辞犀利,快人快语; B 杜丽娘说话不多,含而不露; C 陈最良喋喋不休,一本正经,满口酸话。杜丽娘与陈最良的对话表现了常规的师生关系;与春香的对话,表现了两人的主仆兼伙伴的关系。简析人物性格春香:机智、勇敢、敢于公然嘲弄宣扬封建礼教的塾师,天真、直爽、率真、活泼、风趣,天性自然开朗,思想单纯,很少受封建礼教的束缚,和杜丽娘相比更富反抗性。杜丽娘:大家闺秀,生于名门宦族之家,长于深闺之中,性格复杂,外在的表现与真实的心理不一致,知书达理又向往自由,温顺又不失个性,稳重又不失机敏。虽然长期遭受封建礼教束缚更禁锢严厉,却同样向往着高墙大院外面的自由天地,表现了多封建礼教的抵制以及对个性解放的追求。体现了心灵的初步的觉醒。陈最良:宣扬封建礼教的塾师。 严格遵守封建教义,言谈举止充满酸溜溜的味道。 有一定的虚伪性,封建礼教的化身,被封建礼教与科举扭曲和麻木了心灵的道学家的形象。四 作业:选作同步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