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40440668 上传时间:2021-11-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17.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科学5年级探究题和参考答案整理者:莲都区大洋路学校陈建秋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观察在玻璃罩中的小老鼠。想一想,空气不流通,小老鼠为什么 没有被憋死?请写出你的解释。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供小老鼠呼吸,小老鼠呼吸产生的二 氧化碳被植物的光合作用所利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卜图表示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据图回答。(1)属于生产者的是在(2)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3)请根据图中给出的生物写出 2条条食物链。(4)如果大量捕猎狐,你认为鹰的数量一定时间内将先你这样推测的理由是:(1)草;(2)兔子、老鼠;(3)草一兔一鹰,草一老鼠一鹰,草一兔一狐狸,草一兔一狐狸一鹰;(4)减少

2、;狐狸大量减少,兔子少了主要天敌大量繁殖,从而鹰的食物充足, 从而加快繁殖,数量增加。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阅读蜥蜴在沙漠高温环境下的观察记录,观察思考:活动描述时间气温地表温度体温从洞中钻出6-7时202825晒在太阳底下7-9时272932.6到处活动9-12 时2730.836.6回洞12-14 时40.353.839.5腹部离开地面14-18 时34.247.439.5回洞18-21 时252625(1)从6时到21时,蜥蜴的体温是怎样变化的?(2)在白天,哪些时间里蜥蜴的体温不断升高?(3)在一天最热时间段中,蜥蜴的体温能保持在40摄氏度以下的原因是什么?(1)上午,蜥蜴体温升

3、高,到下午时达到最高39.5摄氏度,傍晚日又下降到 25摄氏度。(2) 6-18时蜥蜴的体温不断升高。(3)在最热的时候回洞降温,在后来出来活动时减 少身体和地面的接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准备两盆豆苗,两个纸盒,在盒的底部一端开个窗户。把两盆豆苗放在阳光下,各扣上 一个纸盒,让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左, 另一个纸盒的窗户朝右。 经常浇水,保持盆内土壤湿润, 浇水后仍然把纸盒扣上。如图:(1)三四天后,把盆上的纸盒拿掉,两盆豆苗的生长发生了什么变化?(2)你能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吗?(3)通过上面的研究,你知道植物的生活需要什么环境?(1)两盆豆苗都朝着纸盒小窗户那边生长;(2)那里阳光充足或有向光性

4、;(3)植物生长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设计我的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的设备。目前,技术水平较完善的太阳能热水器是真空集热管太阳能热水器。真空集热管的内、外管之间是真空夹层,以确保冬季管内不结冰, 能够正常工作。真空集热管的内管上有一层选择性吸.收镀膜,膜层能充分吸收太阳光。真空管里的水吸收弋真空热量后,通过循环,加热储箱内的水弋,二(1)需要的材料:V:(2)升温和保温的措施:(3)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4)设计图:(1)大纸盒,小饮料瓶,锡箔纸,泡沫塑料等。(2)把瓶

5、子支起来,背面用锡箔反光;(写出其中的几点对着光的一面用塑料纸罩住;盒子可以改变角度;盒子内外全涂成黑色。就可以)(3)略。(4)略。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据图回答。(1)图一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2)图二的纸屏上能看到手电筒的光斑吗(3)以上实验说明什么?(1)能。(2)不能。(3)光是直线传播的。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1)实验名称:(2)实验材料:(3)实验过程(能画图说明更好):(4)实验现象:(5)实验结论: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一)。实验名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材料:手电筒、3张在

6、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纸、屏、4个夹子。实验过程:在三张长方形卡纸的同一位置打一个洞,把这些卡纸分别用夹子夹住横 立在桌上,每张卡纸之间间隔15厘米,并排成整齐的一列,使卡纸的小孔在同一直线上。在最后一张卡纸之后约 15厘米的地方,再放一个纸屏。把手电筒放置在离自己最近的卡 纸前一定距离,让手电筒的光射进小孔。观察在纸屏上出现的现象,并画出光前进的路线。把第二张卡纸向左移动 5厘米,同样用手电筒的光对准离自己最近的卡纸上的小孔,仔 细观察纸屏上的现象,并画出光前进的路线。比较两次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第一个实验中,手电筒的光通过3张卡纸中间的小孔投射到纸屏上;第二 个实验中,纸屏上没有出现

7、手电筒的光。实验结论:通过比较得知: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二) 。实验名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材料:空心弯管和直管、手电筒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从直管的一端向里照射,我们从管的另一端就可以看到射过来 的光。用手电筒从弯管的一端向里照射,我们从管的另一端却看不到射过来的光。实验结论:通过比较能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你是怎样验证 “温度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这个猜想的?请简单写出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材料:酒精灯、大理石块、镊子、冷水实验步骤:点燃酒精灯,用镊子夹住石块。将石块在酒精灯中烧热并立即放入冷

8、水中,使石块冷却,反复操作几次。实验现象:大石块出现裂缝,甚至看到石屑(小颗粒)掉落实验结论:冷和热的作用会使岩石破碎。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水土流失近357 万平方公里经过 28 位两院院士、上千名科研人员历时3 年的科考,我国水土流失最新现状基本摸清: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 92 万平方公里,亟待治理的面积近200 万平方公里,全国现有水土流失严重县646 个,其中 82 04处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科考报告指出, 当前水土流失突出表现为四大危害: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

9、,对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1)当前水土流失带来哪些危害?( 2)为防止水土流失,人们采取了哪些措施?( 1)导致土地退化,毁坏耕地;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削弱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对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 2 )植树种草,修挡土坝治理水土流失,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减少过度放牧,控 制牲畜数量等。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请设计实验证明土壤中有水,简单地写出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材料:酒精灯、土壤、试管、试管夹,玻璃片实验步骤:把土壤放入试管里,点燃酒精灯,加热,把玻璃片

10、盖在试管口。实验现象:玻璃片上面出现水珠。实验结论:土壤中有水。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云南泥石流致35人死亡107万多人受灾2008年10月24日至11月2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出现 历史罕见的秋季持续强降雨天气过程,尤其是11月1日普降大到暴雨,导致楚雄、双柏、武定、禄丰、元谋、南华等县市遭 受严重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灾害。4日从云南省民政厅获悉, 截至3日22时,滑坡泥石流灾害已造成云南省楚雄、昆明、临沧、 红河、大理、玉溪、保山、昭通、德宏等 9个州(市)107. 6 万人受灾,因灾死亡 35人、失踪47人、受伤9人,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4. 51万人。灾

11、害还造成道路、水库、通信、电力等设施严重受损。其中公路塌方231. 36万立方米,毁坏公路130条1733公里,毁坏桥涵63座;小(一)型水库受损1座,小(二)型水库受损7 座,小坝塘受损69座,沟渠毁坏55条177公里;通信线路受损 2条68公里;电力线路受 损4条51. 1公里。(1)雨水对土地有没有侵蚀作用?(2)什么样的土地最容易发生侵蚀?(3)侵蚀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灾害?(1)有侵蚀作用。(2)缺少植被的土地和沙地,坡度大的土地,最容易被侵蚀。(3)侵蚀后给我们带来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灾害,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下图的小车是利用什么力前进的?简单的说说其中的运

12、动原理。(1)(2)运动原理(1)反冲力。(2)运动原理:当气球里面的气体喷出的时候, 气球就得到一个反方向的作用力,推动小车前进。下图装置在地毯上拉动与在桌面上拉动,哪种情况下弹簧秤的读数大?简要说说理由。(1)(2)理由(1)在地毯上拉动弹簧秤的读数大。(2)理由:地毯比桌面粗糙,所以产生的摩擦力就大,从而使弹簧秤的读数大。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实验名称: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材料:光滑和粗糙的长条形木板(每组两块)、同样的长方体和圆柱体木块(每组各两块)、钩码(每组若干)过程和方法:1 .将条形木板一端架高,使之成为一个斜面(约 30度角)2 .将两个同样的方形木块分别放在光滑

13、和粗糙的木板上,观察它们在木板上滑下的现象3 .将两个同样的圆柱体木块同时放在一块木板上,一个横放使之向下滚动;一个竖放 使之向下滑动,观察现象。4 .在小车上放上钩码,使之运动,记录拉力的大小5 .增加小车上的钩码,使之运动,记录拉力的大小6 .再增加小车上的钩码,使之运动,记录拉力的大小现象:光滑的木板上的木块比粗糙的木板上的木块受的摩擦力小,因此移动得快;滚 动的木块比滑动的木块受的摩擦力小,因此移动得快。小车上的重物越重,受的摩擦力越 大,因此所需的拉力也就越大。注意事项:做重力实验时,小车的运动速度要一样。特别说明:用重力牵引小车,拉力的大小就是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五年级上册第四

14、单元运动和力观察数据,填写表格: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的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实验次数小车运动的距离(米)平均距离我们的发现1012.822.933.0201626.436.530110.4211310.72.9 , 6.3 , 10.7 .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小车行驶的距离越长。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使用弹簧测力计应注意些什么 ?(1)根据被测力的大小选择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不能超量程测量,又不要量程过大;(2)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进行检查和调零;(3)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等;(4)拉动弹簧测力计时,一定要沿着水平方向,而且必须悬空,测力计不要与物体表面发生摩擦等。五

15、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外观一样的两杯液体,一杯是浓盐水,一杯是清水,请你想办法把它们区分开来。(1)放入马铃薯,观察其在水中的沉浮;(2)采用蒸发的方法,观察其在铁片上的痕迹;(3)各取相同多的液体,在天平上称出其重量,然后进行比较。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同一个马铃薯先后放入两个水槽中,在甲槽中马铃薯是沉的,在乙槽中马铃薯是浮的。这可能是什么原因?你有什么办法让乙槽中的马铃薯沉下去?原因:(1)甲槽中的液体是清水或是油;(2)乙槽中的液体是浓盐水或浓糖水等。方法:(1)加入足够多的清水;(2)绑上一些能在浓盐水、浓糖水下沉的物体。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怎样测量一块泡沫塑料或木块在水中受到多

16、大浮力?泡沫塑料或木块上连一根细线,在水底安放一个有小孔的物体,再让细线穿过小孔,另一端挂在测力计上,当往上拉测力计时,泡沫塑料或木块受到的浮力就会显示出来了。当然更准确的话这个读数还应该减去泡沫塑料或木块本身的重量。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如下图,用手把一块木块按入水中,然后放手。(1)请在图中用箭头线画出浸没在水中的木块受力情况。(2)在刚松手后,木块受到的浮力于”或“等于")。此时,木块怎样运动?(3)最后,木块的位置怎样?这时木块受到的浮力重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见图。(4分)(2)大于。向上浮。(3)浮在水面上。等于。重力(选填“大于”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7、沉和浮物体名称体积(立方米)用天平称得结果(千克)在水中状态钢铁17800沉铝0.51350沉蜡0.5450浮干松木41600浮酒精1800浮某种混合物22000悬浮水中水1100O用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及自己的计算结果回答有关问题。会下沉,轻的物体在水中都会上浮。也有人说,大的物体在水中都会上浮,小的物体在水中1)有人说,重的物体在水中都(都会下沉。这些话是否准确 ?请你以数据说明。(2)还有人说:比同体积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与同体积水同样重的物体会悬浮在水中。这话是否准确?请你以数据说明。(1)两个说法都不准确,比如干松木(1600千克)比铝(1350千克)重,

18、但比较重的干松木沉,而比较轻的铝浮。大块的钢铁(1立方米)沉,小块的蜡(0.5立方米)浮。(2)这个说法比较准确。比同体积水重的钢铁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水轻的酒精在水中上浮,与同体积水同样重的某种混合物悬浮在水中。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请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证明“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列出实验计划。热水足量、常温水足量、冰水足量、1只小锥形瓶、3只烧杯、1个气球。(10分)实验名称:实验器材:实验步骤: 观察发现: 实验结论:实验名称:空气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器材:热水足量、常温水足量、冰水足量、1只小锥形瓶、3只烧杯、1个气球。实验步骤:(1)锥形瓶上套上气球,注意不要往气球里吹气;(

19、2)把套上气球的锥形瓶放入装了常温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3)把套上气球的锥形瓶放入装了常温水的烧杯中,观察现象;(4)把套上气球的锥形瓶放入装了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变化;(5)把套上气球的锥形瓶放入装了常温水的烧杯中,观察变化;(6)把套上气球的锥形瓶放入装了冰水的烧杯中,观察变化。观察发现:套上气球的锥形瓶放入装了常温水的烧杯中没有什么变化,放入装了热水的烧杯中看到气球明显的鼓起来,再放入常温水的烧杯而五».«卢加中加- -!:界-F'T-sAl业»耨加 - w20»中又恢复原状,最后放入装了冰水的烧杯中气球向瓶里收缩。实验结论:空气具有热胀冷

20、缩的性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实验研究问题:哪些材料传热本领强?材料:1、铁片、铝片、塑料片、玻璃片、木片、卡纸片、棉布片、陶瓷片各一片、橡皮泥(里面加1/3的细砂与橡皮泥揉均匀,可较好的防止 橡皮泥加热变软)若干块,边长为15厘米的白纸,回形针:2、酒精灯、三 脚架、火柴、小瓶盖、直径为 20厘米的圆铁片。过程和方法:用提供的材料分别制作成同样大小、厚度一致的可以装水加热的"锅",装上同样多的水,给它们同时加热,看哪个"锅"里的水最先冒泡或最先烧开。实验结果:金属传热快,水会先热。注意事项:1、用橡皮泥围在铁片、铝片、玻璃片、陶瓷片的四周做成"

21、锅圈",橡皮泥要 紧贴在材料上以防止漏水,不要太薄,高度不能太高、最好不要超过1厘米。2、各种材料的"锅"可以离圆铁片的中心稍远一些 ,且距铁片中心的距离要 差不多;3、尽可能保证各种材料的"锅"底都比较平整的放在圆铁片上;4、让酒精灯的火焰给圆铁片的中心处加热;5、要注意安全,不要被火烧伤,也不要被热水烫着。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看图,回答问题(1)右图的气温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2)它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是多少(单位C) ?(3)它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多少(单位C)(4)现在测量的温度是多少(单位C) ?(1)空气的热胀冷缩原理。(2) 50C

22、o (3) -30 Co (4) 26c (写25c也可,因为图片太小可能会不是很清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看图,回答问题。(8分)(1)请画出加热后烧瓶内小玻璃管中水位变化。(2)说用文字描述这个实验现象:(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1)看图(2)烧瓶加热后,里面的水受热体积膨胀,水面上升(3)水受热体积会膨胀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实验名称:热传递研究的问题:热是怎样传递的?材料:一杯红色热水、一杯无色冷水:蜡烛 ;火柴棍、铜丝、蜡烛油、酒精灯、铁架台。 过程和方法:1、在一杯红色的热水中,沿着烧杯壁慢慢加入一杯凉水,仔细观察冷水和热水融合的过 程。2、点燃蜡烛作为热源,用于感觉一下,手在火焰

23、的哪个方向上感觉更热 ?趴在一段铜丝 上,每隔一段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棍 ,将铜丝的两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并使火柴都向下悬 挂,在铜丝的一端用酒精灯加热。实验结果:1、发现冷水倒入热水中,先直接流到杯底,然后慢慢的从杯壁往上流 ,说明加入的冷水受到了热开始上浮了。2、实验结果非常明显, 火焰上方感觉热多了 , 说明热在空气中主要是向上传递的。3、靠近酒精灯的火柴棍先掉下来, 接着依次掉下来, 直至最远一根。注意事项:在第三个实验中 , 固定火柴棍时, 注意每根间隔都不要太长。特殊说明:液体对流实验还可以这样做:找一个烧杯, 并在杯底放一些锯末, 往烧杯中倒入水, 用酒精灯对水进行加热, 可以看

24、到锯末自下向上慢慢升起来, 当接近水平面时又慢慢降下来。在加热过程中, 水中的锯末总是这样上升下降。过一会儿, 整杯水就由凉变热了。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两个彻底相同的秋千,一个大人(较重)和一个小孩(较轻)分别荡在两个秋千,在相同的时间内,谁荡的次数多?为什么?两个人荡的秋千次数一样多。因为秋千相当于摆绳,人相当于摆锤,摆动的快慢和摆绳长短有关,与摆锤的轻重无关。因为秋千的长度相同,所以摆动的快慢相同,相同的时间内摆动的次数相等。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实验名称:摆的实验研究的问题:摆的快慢跟什么有关?材料:摆绳(每组一根) 、钩码(每组两个) 、铁架(每组一个) 、秒表(每组

25、一个) 、量角器(每组一个)过程和方法:1把摆绳固定在铁架上,在摆绳上挂上一个钩码2轻轻推动摆绳,记录摆摆动10 次的时间3在摆绳下端增加一个钩码,记录摆摆动10 次所需的时间4在摆绳下端只留一个钩码,将摆绳的长度增加一倍,记录摆摆动10 次的时间5将摆绳长度变回第一次实验的长度,使用量角器分别测量摆动幅度小于15 度、等于 15度、大于 15 度时摆摆动10 次的时间6比较分析数据现象:摆摆动10 次所需的时间只受摆长的影响,其他因素不能影响摆的摆动时间。摆长增加一倍后,摆摆动10 次所需的时间大约也会增加一倍。(自己在家中能不能找些小材料,做这个小研究,在实验中能否发现摆的快慢跟什么有关?

26、)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在钟表发明以前,古代的人们是怎样测量时间的呢?太阳的东升西落告诉我们地球在不停地运动,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运动。自古以来, 人们就利用这种运动测量时间,制成了日思和太阳钟。不过,阴天和夜晚它们就不起作用 了,古人就用火和水来计时,又出现了 “水钟”和“蜡烛钟”等测量时间的工具。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如右图用一支蜡烛作太阳,用一只小地球仪从西向东绕蜡烛运转。当转到位置时,北半球阳光()射,是()季;南半球阳光()射,是()季。斜,冬,直,夏。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对于北极星的“不动”,你是怎样解释的?地球在自转和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对着北极星。五年级下册第

27、四单元地球的运动看图,回答问题:如右图,太阳光能照亮整个地球吗?请用阴影表示不能被照亮的部分。如右图,A、B代表纽约和北京,北京是中午 12点纽约是晚上23点,请在()中填上北京或纽约。A代表()B代表()(1)不能。(2)(略)。(3)北京。(4)纽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运用所学知识看图思考,北京、上海、重庆、拉萨、哪 个城市先迎来黎明,请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1) (2) (3) (4) (5)说说你这样排列的理由是什么?(1)上海;(2)北京;(3)重庆;(4)拉萨;(5)乌鲁木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探究名称:观察地球运动探究目的:进一步认识地球的自转。探究准备:放大镜、胶带、白纸、笔、手表。探究过程:( 1)用胶带把放大镜的手柄固定在椅子上,使镜面露在椅外。( 2)把椅子放在太阳刚下。( 3) 把白纸放在镜下,渐渐移动,直到在白纸上找到一个极小亮点为止,固定好位置。( 4)用笔沿小光点外圈画好一个小圆圈。( 5)观察小光点是否移出小圆圈。想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这个亮点是太阳缩微点,过一段时间,小亮点会移出小圆圈,说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