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三、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教案_6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40428405 上传时间:2021-11-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88.6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三、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教案_6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三、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教案_6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三、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教案_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十七章.电磁波与现代通信三、现代通信——走进信息时代》教案_6(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0.4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学习目标1 .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2 .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科学的兴趣.信息建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传递的信息量越来越大,由无线广播发展到电视,增加了图像的信息,但如同人类的进步无法停止,信息的传递继续发展.信息传输的多少与什么有关呢?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电磁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我们可以形象地比喻为一一信息之路越来越宽了.1 .微波通信同无线电波相比,微波的波长更短,在 1 mm至10 m之间,频率更高,在 30 MHz至3 X 105 MHz之间,一条微波线路可以传输更多的信息,因此可在

2、上面通行几千、几万路电话.但微波传输过程需要在其中建中继站,因为地球是球形.微波性质更接近光波, 大致沿直线传播,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所以在每传播一定距离后需将微波向地面引,如图9-7所示.根据实际情况必须每隔大约50 km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而且传播的越远中继站需要的越多.微波通信受到挑战是因为必须建设中继站,并且在遇到雪山,大洋根本无法建设, 这样就受到限制.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开始有人想利用月球做中继站,但由于月球离我们太远,没有足够能量的微波无法到达 月球,更无从谈到携带信息反射回地面.后来人们想在天空中人造一个卫星做中继站,现在已经实现了,这得益于人造卫星的发展.2 .卫星通

3、信航天事业的发展使人类已飞出地球, 在太空中建立太空站,可以发射人造卫星为我们服 务,用地球同步卫星做微波中继站, 很好地解决了地面中继站的弊端, 实现无障碍中继,覆 盖整个地球(360 )只需三颗通讯卫星如图 9-8.卫星通讯标志着信息已可全球化.3 .光纤通信比微波频率更高的电磁波是光波.能否运用光波传送信息呢?如果用光波传送信息,条“信息高速路”要比短波、微波宽出百万倍、千万倍.但发展光波通讯遇到这样一个问题, 普通的光源夹杂了许多不同波长的光,难以携带信息或无法从光波中分离出信息.要想解决问题得制造一种单一且方向高度集中的光,作为载体才行.1960年,美国科学家梅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红

4、宝石激光器,激光是一种单一,方向高度集中的光,它携带信息时,可以从中将信息分离出来.图9-9激光用于通信,由于携带信息量可以更多,因此得到快速发展,各个国家都有光缆的通 信工程,光缆是光信息的路径,是一种用玻璃做成的光导纤维,光在里面经过数次反射,最终从光缆另一头射出.如图 99所示.光导纤维内心是空的,外面敷上保护层.由于光的 频率很高,所以可以同时传递声音、图像等信息.4 .网络通信信息的发送和接收都已经知道,但信息量的增大使人们面临着管理或挑选的问题,计算机可以处理大量的信息,而且速度快.把计算机同信息网络连在一起,就叫做网络通信.网络通信的优越性是很明显的,由于计算机介入信息的管理,人

5、们又步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目前使用最频繁的网络通信形式是电子邮件.如图9-10所示,每人的计算机分别跟一个叫做服务器的大计算机相连,这就是平常说的上网.如同邮局与寄信人和收信人的关系.甲、乙计算机相当于收(寄)信人,而服务器 相当于邮局,当甲发给乙一封电子邮件时,他的服务器A把邮件送到B储存起来.一旦乙上网,他就能从自己的服务器 B得到这个邮件.每台电脑都有自己的“信箱”,即自己的“地址”,这样“邮递员”才能将信件送到准确的位置.他是导线、光缆、微波的组合体.有 网络技术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这得益于网络通信可以在很短时间内网络通讯的“邮寄员”是集合现在通信载体的优点, 时还运用通信卫星等各

6、种通信手段.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沟通可以通过网络达到近乎“面对面”的程度,我们可以传递大量的信息,而且信息传送的速度甚至能够满足电视等活动画面的直接需要, 在网上轻松地看电视了.世界上凡是计算机集中的地方,例如企业、机关、某些居民小区等,大都已经把自己的计算机联在一起了. 这些网络又互相联结,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叫做因特网.因特网已经成为21世纪信息社会的基础.全球信息网的建立,使人们通过一台联网的电脑, 只要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做到“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人们可以通过网络通信系统查阅资料、看新闻、购物、进行视频点播,可以上网和朋友聊天.另外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等.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