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竞赛-横式数字迷-(思维智力开发习题)附答案

上传人:lil****n07 文档编号:40400591 上传时间:2021-11-1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0.94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年级数学竞赛-横式数字迷-(思维智力开发习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竞赛-横式数字迷-(思维智力开发习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三年级数学竞赛-横式数字迷-(思维智力开发习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竞赛-横式数字迷-(思维智力开发习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竞赛-横式数字迷-(思维智力开发习题)附答案(3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年级思维训练19-横式数字迷1. 某地的邮政编码可用ABCCDD表示,已知这六个数字的和是8,A与B的和等于2个D,若A是最小的正整数,这个邮政编码是。2 在方框中添加适当的运算符号(不能添加括号),使算式成立17口3口4口9口7口6口4=20 3. 在等号左边9个数字之间添写6个加号或减号组成等式:1 2 3 4 5 6 7 8 9=101. 4.在下面式子中的口中选择填入+、使等式成立1口2口3口4口5口6口7口8口9口10 =100 5. 在下面算式合适的地方添上+、一、号,使等式成立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1992 6. 用火柴棒拼成的数字和符

2、号如下图所示,那么用火柴棒拼成一个减法等式最少要用 根火柴棒. 7.将19这9个数字分别填入下图的方框中,每个数字恰好用一次,使等式成立;: 8填入,则最左边的两个方框中所填的两位数是口口口口=口口一口口=8 8.一个六位数,个位数字是6,十万位上的数是9,任意相邻的三个数位上的数的和都是20,这个六位数是 。9.已知两个不同的一位数、和两位数,这三个数的乘积是三位数,那么 +=10 如果口=36,口=4,那么口=_,=。11.警察查找一辆肇事汽车的车牌号(四位数),一位目击者对数字很敏感,他提供情况说:“第一位数字最小,最后两位数是最大的两位偶数,前两位数字的乘积的4倍刚好比后两位少2.”警

3、察由此判断该车牌号可能是 12 丁呱呱到玩具店买了两件玩具,他把一件玩具单价个位上的“零”漏掉了,这样算出的钱是153元,营业员却要他付279元,请你算一算这两种玩具应分别是 元和元13用8个数字2、2、3、3、4、5、6、7组成两个四位数,使它们的和是6116.那么,其中较大的 四位数的最大可能值是_14 将O9这10个数字分别填人到下面的方框中(每个数字只允许用1次),使得计算的 结果最小,则这个最小的结果是_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15 一个四位数扩大3倍后,变成了,这个四位数是 16 在下面的等式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数位上的数字,求满足下列等式的四位数 ABCD.-=20

4、0417 已知、口、代表三个不同的整数,它们都大于0,并且满足:+2=口-2=2,那么+口+的最小值是 18 在一个带余数的除法算式A68B中,A、B都是整数,A不是6的倍数,那么A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和等于 A. 49 B50 C100 D10219 用0、29这九个数字写成3个三位数,使它们的和等于1997. ( )+( )+( ) =1997.20将112这12个自然数分别填人到下图的方框中,每个数只出现1次,如果每个等式都成立,那么ABCD 的乘积三年级思维训练19-横式数字迷参考答案1、 130022 根据题意知A=1,A与B的和是偶数,且等于2个D,又有六个数字的和是8,则B=3,

5、D=2,C=O,因此这个邮政编码是130022.2、 17+3+4-9+7-6+4=20 如果都是“+”,结果为17+3+4+9+7+6+4=50,比结果多了50-20=30,而某数前面的“+”改为“一”,结果比原来少这个数的2倍,而(50-20)2=15,15=9+6,因此只需把“+9”,“+6”改为“-9”,“-6”,所以:17+3+4-9+7 -6+4=20为所求 3、 此题答案不唯一 1+23+4+5+67-8+9=101;1+2+3+45+67-8-9=101; 12-3+4-5+6+78+9101;1-2+34+5 -6+ 78-9=101; 1+23-4+5-6-7+89=101

6、.4、 12+34+5+6+78+9+10=100 从大数考虑,9与10之间只能是“+”,因为如果是“”,1到8的和是36,如果再把其中的“+”改“”结果会更大,同理8与9之间也只能是“+”,这样1到8间填入“+、”使结果为100-10- 9=81,因此7与8间应是“”,只需1到6得到结果为81-78=25,而1到6的和为21,只需把若干个“+”改“”使结果增加4,经尝试只能是12+34+5+6=25,所以结果是12+34+5+6+78+9+10=100.5、 3333+3333-3-3+3-3+3-3+3-3=1992 本题等号左边数字比较多,右边得数比较大,仍考虑凑数法,由于数字比较多,在

7、凑数时,应多用去一些数,注意到3333-999,所以3333+3333=1998,它比1992大6,所以只要用剩下的八个3凑出6就可以了,事实上,3+3+3-3+3-3+3-3=6,由于要减去6,则可以这样添:3333+3333-3-3+3-3+3-3+3 -3=1992.6、 12 “1”所用的火柴棒是2根,数目最少,所以要尽可能多用,即2-1-1,最少共用12根火柴棒7、 9612=45-37=8 因为8与两位数的乘积还是两位数,所以乘数只有10、11、12,又81080,出现重复数字,要舍去;8II88,出现重复数字,要舍去;81296,可以;还剩3、4、5、7四个数字,有45-378满

8、足题目,综上9612=45 -37=8.8、 956956 设此数为,由d+e+f=20,c+d+e=20,可以知c=f=6; 由a+b+c=20,b+c+d=20,可以知d=a=9: 于是知e=20-6-9=5,从而知b=5,所以此数为956956.9、 10 因为=111=337,所以不难看出=3, =7,于是+=3+ 7=10.10、 12;3 由口=4知口=4,所以有4=36,则=9,只有3X3=9因此=3,口=12. 11、 4698或3898 根据题意,后两位只能是98,因此前两位数字乘积为(98-2)4=24,而24=3X8=46,所以该车牌号可能是4698或3898.12、 1

9、40;139 个位上的“零”被漏掉的玩具的原来价格是现在价格的10倍,所以279元与153元的差应该是这件玩具现在价格的9倍,所以该玩具现在价格为(279-153)9=14(元),所以原来两种玩具单价应分别是1410=140(元);279-140=139(元)13、 3764 显然,较大的四位数的千位数字最大可能是4,此时较小的四位数的千位数字只能是3764+2352=61无法得到1;于是最大数的千位只能尝试3,能知道3764是满足要求的最大数,3764+2352=6116.14、 1350 为使结果最小,应该将较大的数字尽量放在低位,而较小的数字放在高位,考虑o不能放首位,按数位考虑,最小的

10、和为(6+7+8+9)+(3+4+5)10+(0+2) 100+11000=1350.15、 2856 根据题意cX3的个位数字是8,知道c=6,b3的个位数字是6-1=5,所以b=5a3的个位数字是5-1=4,所以a=8,因此这个四位数是2856.16、 2253 如下图所示,将横式数字谜转化为竖式数字谜 从首位开始从前往后推理, 容易知道A=2,B=2或3 若B=3,则从十位到百位要进位1,这就意味着个位向十位要至少进位5,显然不可能,所以B=2.那么C=4或5,C=4时要求个位不能向十位进位,显然是矛盾的,C=5时符合条件,此时D=3. 所以=2253.17、 15 口比大4,即口=+4

11、.计算如下: 试算=l,口=5,求不出整数答案, =2,口=6,=2,不合题意, =3,口=7,求不出整数答案 =4,口=8,=3 那么最小值是+口+=4+8+3=1518、 D A6=8B A不是6的倍数故B0.因为除数为6,所以B最大为5,B最小为I 当B一5时,A最大,为86+5=53; 当B=l时,A最小,为86+1=49; 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和等于:53+49=102. 19、 408+637+952=1997(答案不唯一) 2到9的和为44,四位数1997的数字和为1+9+9+7=26,3个三位数在相加过程中数字和少了44 - 26 -18,说明有两次进位(因为进位过程是把10写

12、成数字1向前进位,因此数字和相当于减少9),因此我们可以让加数个位数字和为17,十位数字和为8,百位数字和为19,可以尝试17=8+7+2,8=0+3+5,19=4+6+9,因此有408+637+952=1997(答案不唯一) 20、 1400 观察第三列的算式口口一口=6,则此列第一个除法算式的商必须大于6,而该式的被除数最大为12,所以该式的除数只能是1. 再观察第三行的算式口一口=0,其中被减数最大为12,而后面的乘法算式中较小的数至少为2,所以C最大为6;又因为第三列的第二个除法算式结果一定为整数,所以C只能是4或6 若c处填6,则第三行的算式只能是12-26=0,第三列的算式只能为8

13、1-63=6,再观察第四行的算式,+口3=8,其中的除法算式被除数只能是9,所以该式为5+93=8,此时第一行的括号中的两个数之和为16,但已经无法满足(16=4+12=5+11=6+10=7+9,均已有数使用过),故c处只能填4,第四列的算式为81-42=6,第三行的算式为12-34=0,此时第四行的算式为+口2=8,其中的被除数可以为6或10若为10,则D为3,重复,故被除数只能为6,第四行的算式为5+62=8,此时第一行括号中的两个数只能是7+9=16,则第二行的算式只能为ii-io-i=o,再由第一列和第二列的算式可以判断出第一列为7+11- 12-5=1,第二列为9-10- 3+6=

14、2即A=7,B= 10, C=4,D=5,故AXBCXD=71045=1400.附送180 条小学数学基础概念01整数概念【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 1,2,3,4,5,.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它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是无限的。【整数】在小学阶段,整数通常指自然数。【数字】表示数目的符号叫做数字,通常把数字叫做数码。【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加数】在加法中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和】在加法中两个加数相加得到的数叫做和。【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被减数】

15、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数】在减法中,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差】在减法中,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因数】在乘法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积的因数。【积】在乘法中,乘得的结果叫做积。【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被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数】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 【商】在除法中,未知的因数叫做商。【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叫做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数位】写数的时候,把计

16、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第一个数位称为个位,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有余数除法】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得到整数的商以后还有余数,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余数比除数小。【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为四则运算。【第一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第二级运算】在四则运算中,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整除】两个整数相除,如果用字母表示可以这样说:整数 a 除以整数 b(b 不等于 0)除得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 a 能被 b 整除,也可以说

17、 b 能整除 a。【约数和倍数】如果数 a 能被 b(b 不等于 0)整除,a 叫做 b 的倍数,b 叫做 a的约数或 a 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 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例如,15 能被 3 整除,我们就说 15 是 3 的倍数,3 是15 的约数。【偶数】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偶数,因为 0 也能被 2 整除,所以 0 也是偶数。【奇数】不能被 2 整除的数叫做奇数。例如 1、3、5、7. 【质数】一个数,如果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者素数。例如 2、3、5、7、

18、11 都是质数。【素数】素数就是质数。【合数】一个数,如果除了 1 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 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例如 4、6、8、9、10、12.都是合数。【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如:12=3*2*2【公约数】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在几个数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 1,2,4 是 8 和 12 的公约数;4 是 8 和 12 的最大公约数。【互质数】公约数只有 1 的

19、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例如 5 和 7 是互质数,8 和 9也是互质数。【公倍数】几个数公用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在几个数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例如 12,24,36.都是 4 和 6 的公倍数,12 是 4 和 6 的最小公倍数。【单价数量总价】每件商品的价钱,我们叫它单价,买了多少,叫做数量,一共用了多少钱,叫总价。总价=单价数量【速度、时间、路程】每小时(或每分钟或者每天)行进的路程,我们叫它速度,行进了几小时(或几分钟或几天)我们叫它时间,一共行进多少路,我们叫它路程。路程=速度时间【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这

20、叫做加法交换 律。字母表示: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字母表示:(a+b)+c=a+(b+c)【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字母表示:ab=ba【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者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字母表示:(ab)c=a(bc)【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分配率。字母表示:(a

21、b)c=ac+bc【三、四位数的加法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1)从个位起,用乘数依次乘被乘数的每一位数;(2)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0。【两个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若干倍。【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乘法的验算方法】用所

22、得的积除以一个因数,如果得到另一个因数,就是乘法 做对了。【除法的验算方法】用除数和商相乘,如果得到被除数,或者用被除数除以商,如果得到除数,就是除法做对了。【乘法的简便算法】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结果不变。利用这个规律,有时一个数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改成乘以两个一位数的积,比较简便;有时一个数乘以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以两个一位数,计算比较简便。例如:6125=6(125)2516=25(44)=2544【除法的简便算法】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利用这个规律,有时一个数连续除以2 个一位数,改

23、成除以这 2 个一位数的积,比较简便;有时一个数除以两位数,改成连续除以 2 个一位数,比较简便。例如:1000254=1000(254)42035=42075【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4)进行检验,写出答案。【检验应用题】(1)按照原来的题意,依次检查每一步列式和计算,看是否正确(2)把得数当作已知条件,按照题意倒看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多位数的写法】(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

24、在哪个数位上写 0。例如: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写作 700300200000【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加减法的简便运算】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例如 130-46-34=130-80=50【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同级运算的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例如 100-75=100-35=6502小数概念【小数】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

25、整数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例如 0.2 表示十分之二,0.02 表示百分之二。【小数的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 0.1,0.01,0.001.【小数加法】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小数减法】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 2 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小数乘整数】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一个数乘小数】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小数除法】小数除

26、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者去掉 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

27、数的性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起,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 0,一般要把 0 去掉。【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 在余数后面添 0 再继续除。【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

28、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通常顺次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整数部分是零的写做数字“0”),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小数性质的应用】(1)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0”,把小数化简。(2)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和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 0,把

29、整数写成小数形式。03分数概念【分数线】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母】在分数里,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子】在分数里,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分数单位】按照分母数字把单位“1”分成相等份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 做分数单位。例如六分之五的分数单位是六分之一。【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 1。【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繁分数】一个分数,如果它的分子含有分数或者分母里含有分数,或者分子和分母里都含有分数,这个分数就叫做繁分数。【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0、。例如二又五分之一。【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他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通分】把两个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例如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就需要通分。【分数加法】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分数合并成一个分数的运算。【分数减法】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倒数】乘积是 1

3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例如八分之三和三分之八互为倒数,就是八分之三的倒数是三分之八。【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是假分数的,一般要化成带分数或整数。04比和比例【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和百分比。【利息】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32、【利率】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利率由银行规定,有按年计算的,也有按月计算的。【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成数】几成就是十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十。例如三成就是十分之三,改写成百分数就是 30%。【折扣】“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号】比号用“:”表示,读作比。【比的前项】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比例的外项】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比例的内

33、项】组成比例的四个项中,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例如80:2=200:5,其中 2 和 200 是内项,80 和 5 是外项。【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例如:解比例 3:8=15:x解:3x=158x=40【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为 1 的比。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例如路程随着

34、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它们的比的比值(速度)保持一定,所以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 基本性质。【百分数写法】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例如百分之九十写成 90%【百分数与小数互化】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

35、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例如 0.25=25%,27%=0.27【百分数与分数互化】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整数比化简的方法】整数比的化简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比的前项和后项的最大公约数,得到最简比。【小数比化简的方法】小数比的化简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化成整数比,再把整数化简。【分数比化简的方法】含有分数的比的化简,用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乘比的前项和后项,把分数比

36、化成整数比,再把整数比化简。05几何概念【线段】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AB 表示端点是 A 点和 B 点的一条线段。【线段的基本性质】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线段的长度可以度量。【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不可以 度量长度。【直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直线没有端点,不可以度量。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线段 AB 的长度是点 A 和点 B 间的距离)。【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的顶点】组成角的两条

37、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角的边】组成角的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内部】角可以看作是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形成的图形。射线旋转时经过的平面部分是角的内部。【平角】射线 OA 绕着点 O 旋转,当终止位置 OC 和起始位置 OA 成一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为 180 度。【周角】射线 OA 绕着点 O 旋转,回到起始位置 OA 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为 360 度。【直角】平角的一半叫做直角。直角为 90 度。【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锐角小于 90 度。【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做钝角。钝角小于 180 度,大于 90 度。【角的平分线】一条射

38、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三角形】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 形。【三角形的边】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角】三角形中,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角。【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画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不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39、】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腰】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在等腰三角形中,除相等的两边外的第三条边叫做底边。【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在等腰三角形中,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在等腰三角形中,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和斜边】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的两边叫做直角边,直角所对的边叫做斜边【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

40、例如用三根木棍钉成一个三角形,用力拉这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没有改变。可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四边形】在平面内,由不在同一条直线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 做四边形。【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长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长方形。【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谢谢下载阅读,祝学习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