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doc20页)(正式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0316159 上传时间:2021-11-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1.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doc20页)(正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doc20页)(正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doc20页)(正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doc20页)(正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doc20页)(正式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程设计题目:齿轮油泵泵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设计班 级:姓 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1年12月29日一、设计题目泵盖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钻盲孔2 M616)二、原始资料(1 )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2 )毛坯图1张(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参附表1)1张(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5) 夹具装配图1张(5)夹具体零件图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1份四、进度安排(参考)(1)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

2、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9天(4)编写说明书3天(5)准备及答辩2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 期摘要本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齿轮油泵泵盖的加工工艺过程 设计和钻2M16盲孔的专用夹具设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完成 了零件图、毛坯图、夹具体装配图和夹具体零件图的绘制及 说明书的编写。泵盖零件结构较简单,而且为铸件,外表面为要求较高 精度要求,铸造即可满足,与其它接触面处的端面精度要求 较高,需要经过粗车、半精车加工,保证密封配合性。本次设计针对2M66盲孔的加工难度设计了一套专用夹 具,采用一面两孔的定位方式来满足定位要求,又通过夹紧 装置保证加工过

3、程中不会产生较大误差。其中间过程对夹紧 装置进行了受力分析,保证了夹紧的可靠性。综上所述为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设计过程Abstract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including gear oil pump cover process design and process o2 6blind hole drilling special fixture design in the curriculum design process was completed parts map, blank map of the specific

4、 folder and the folder assembly of specific parts and the manual mapping preparation.Pump parts to build a simpler structure, but also for the casting,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higher precision, casting can be met, contact with other Department of the higher-end precision, cars need

5、 to go through thick, semi-refined car processing, to ensure that sealed with sexual.The design for the2 6blind hole of the processing difficulty of the design of a special fixture, using a two-hole position to meet position requirements to ensure through clamping device processing will not produce

6、large errors. Intergovernmental process in which a clamping device for mechanical analysis,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clamp.To sum up this meeting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curriculum design and the design process目录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1 的用途U 零件的技术要求U 审查零件的工艺性2零件毛坯的确定2.1 零件的生产类型2.2 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2.3 零件各表面的加

7、工方法2.4 各工序间加工余量2.5 确定毛坯尺寸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3.1 拟定工艺路线3.2 216孔切削用量的计算3.3 216基本工时的计算3.4 制订2M616工序卡片4 2父。16孔的专用夹具设计4.1 定位方案的设计4.2 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4.3导向元件设计104.4夹紧装置的设计104.5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1.15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1.112参考文献12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1 零件的用途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左端盖的加工以及2M16孔的专用夹具的 设计。左端盖是齿轮油泵的组成部分,它与泵体、右端盖齿轮轴等零 件装配在一起工作,泵盖主要的作用是密封、紧固。保证油泵正常

8、工 作,不漏油,不与齿轮轴打齿。1.2 零件的技术要求齿轮油泵泵盖的材料是HT200 ,毛坯制造完成后需进行时效处 理,消除毛坯制造和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内应力。泵盖有下列几组加工 表面:1 .以泵盖左端盖20为基准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对右 端面的加工。2 .以中心距为28.76 0.016为定为基准的两个盲孔。经过对以上加工表面的分析,我们可以选定粗基准,加工精粗基 准所在的加工表面,然后借用专用夹具对其它加工表面进行加工,保 证它们的位置精度表1泵盖技术要求表加上表面尺寸及偏差/mm公差/mm及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um形位公差/mm宗蛊右端面200.033/IT86.36 X苴.5沉

9、头孔6.5110.090/IT1112.52X购销孔50.018 /IT81.6工“ 3.0114小160 目孔不书.011 16。0.011 /IT61.61D-0.011 士力16o 盲孔工书.011160.011 /IT61.6C1.3审查零件的工艺性根据老师发给的零件图,审查了零件的结构工艺性,零件图上的 视图、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较统一,不必做大的修改。仔细阅图后了 解到此工件结构较简单,通过铸造再加工即可获得,表面的精度要求 不高,只是在右端面的接触处要求具有较高的精度,以保证密封性。 泵盖上的沉头孔和销孔用一般钻床夹具可加工出来,而盲孔可利用设 计的专用夹具加工。总体来说,此工件还

10、是比较容易加工。其零件图 见电子版附图。2零件毛坯的确定2.1 零件的生产类型零件的生产类型是指企业(或车间、工段、班组、工作地等)生 产专业化程度的分类,它对工艺规程的制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生产 类型一般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类型,不同的生 产类型有着完全不同的工艺特性。零件的生产类型是按零件的年生产 纲领和产品特征来确定的。生产纲领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应当生产的 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年生产纲领是包括备品和废品在内的某产品的 年产量。零件的年生产纲领N可按下式计算N =Qm(1 a%)(1 b%)其中 N 是零件的生产纲领(件/年);Q 产品的年产量(台、辆/年);m每台(辆)

11、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件/台、辆);a% 备品率,一般取2%4%b% 废品率,一般取0.3%0.7% ;根据上式结合题目给定数据,即可算出泵盖的生产纲领,进而确 定出其生产类型。Q =8000 台/年,m=1 件/台,取 a% = 3%,取 b% =0.6%,由公式(1-1 ) 有:N =8000x1 x(1 +3%)M(1 +0.6%) =8028.4(件/年).泵盖零件的 重量为 3.16 Kg,查表1-3可知,泵 盖为轻型零件,由 此再查表1-4可知,该 泵盖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2.2 毛坯的种类和制造方法泵盖的材料在产品设计时已经确定,在制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 程时,毛坯的选择主要是选

12、定毛坯的制造方法。由于泵盖选用HT200作为材料,为了减少加工余量,提高劳动生 产率,采用机器造型,机器造型生产率较高、铸件尺寸精度高、表面 光洁,劳动条件好,尽管机器造型需要专用设备和工艺装备,投资较 大,生产准备时间长,但在大批大量生产的情况下铸件成本仍能显著 降低,该泵盖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所以在铸件造型上采用机器造 型。2.3 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当零件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时,一般要经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 精加工三个阶段,如果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特别高、表面粗糙度特别 小时,还要经过光整加工阶段。通过对泵盖的各加工表面的分析,选 择前面一系列的预备工序的加工方法和顺序。表2各加工表面加工

13、方案加,表向精度要求/um加工方案泵盍右端面6.3粗车-半精车5销孔1.6钻-较6 M66.5孔12.5钻-0.011 7116 0 孔1.6钻-粗较-精较2.4各工序间加工余量根据表1-6至1-11和2-15至2-40 ,将各加工表面的工艺路线、 工序(或工步)余量,工序(或工步)尺寸及其公差、表面粗糙度填 入表3中。3各工序间加工余量加工表 面工步名 称工步余 量基本尺 寸公差等 级精度公 差工步偏差粗糙度宗蛊右 端面半精车1.420IT80.0332以0336.3粗车1.618.6IT120.2118.60.2112.5毛坯323-2.423 十.223 -4.2-中5销孔较0.25.0

14、IT80.018G5 000181.6钻0.84.8IT120.1206 4.8 00.1206.3毛坯44-2641-6.5孔钻26.5IT110.0906 6.5 00.09012.5毛坯4.54.52 4.5 10.011160精较0.0516IT60.011中 16 00.0111.6粗钱0.9515.95IT80.027 15.95 00.0276.3钻1.215IT110.1106 1500.11012.5毛坯13.813.8-2.46 13.8 1.2-2.5确定毛坯尺寸根据表3得出毛坯尺寸。利用电子版绘出毛坯图,毛坯尺寸详见 毛坯图。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3.1 拟定工艺路线拟

15、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是制订工艺规程的一项重要工作, 拟定工艺路线时主要解决的问题有:选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划 分加工阶段;合理安排各工序的先后顺序;确定工序的集中和分散程 度。考虑到实际经验的缺乏,有限的时间,主要进行了定位基准的选 择、各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和工序顺序的安排工作。3.1.1 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是制订工艺规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定位方案的选 择直接影响加工误差,影响夹具的复杂性及操作方便性。定为基准的 选择分为粗基准和精基准。最初工序中,只能选择以未加工的毛坯面 作为定位基准,称为粗基准,随后与以加工面为定位基准,称为精基 准。左泵盖的左端面为铸造面,能满足表面粗糙

16、度和精度的要求,先以左端面为粗基准,粗加工出右端面,再以右端面为精基准钻出 6父66.5孔和物出2x65的销孔,2父916盲孔。粗加工完成后,进一步进 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等。3.1.2 工序顺序的安排根据表2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和表3各工序间加工余量,考虑 加工过程中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确定工序顺序。在工序顺序安排中, 不仅要考虑机械加工工序,还应考虑热处理和辅助工序,遵循先基准 后其他、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先面后孔的原则,最终确定的工序顺 序详见表4,以此为依据,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表4加工工序工序工序名称工序内容1车粗车右端面至18.6mm2车半精车右端面至20mm3车忽车忽2M65

17、通孔4较校2M65孔至5.0mm5钻钻6M66.5通孔,钱孔,扩中11孔深6,钱孔6钻钻2区中16深13 ,粗饺、精较7时效热处理8去毛刺钳工9终检3.2 2M何6孔 切削用量的计算3.2.1 钻孔工步切削用量的计算背吃刀量的确定,取ap=15mm进给量的确定,由表5-22 ,选取 该工步的每转进给量f=0.20mm/r。切削速度的计算,由表5-22 ,按工 件材料为铸铁、硬度为187HBs的条件选择,切削速度v可取为18m/min。由公式(5-1) n=1000v/d n =1000v/nd可求得该工序钻头转 速n=358.1 r/min,参照表4-9所列Z525型立式钻床的主轴转速,取 转

18、速n=392 r/min。冉将此转速代入公式(5-1 ),可求出该工序的实际 钻削速度 v = nnd/1 000=392x3.14x15/1000 = 18.5m/min。113.2.2 校孔工步工步切削用量的计算1)粗钱背吃刀量的确定,取ap=0.95mm。进给量的确定,由表5-31 ,选 取该工步的每转进给量f=0.9mm/r 。切削速度的计算,由表5-31 ,切 削速度v可取为4m/min。由公式(5-1) n =1000v/nd可求得该工序钻 头转速n =80 r/ min,参照表4-9所列Z525型立式钻床的主轴转速,取 转速n=97r/min。冉将此转速代入公式(5-1 ),可求

19、出该工序的实际 钻削速度 v = nnd/1 000=97父3.14父16/1000= 4.8m/min。2 )精较背吃刀量的确定,Wap=0.05mm。进给量的确定,由表5-31 ,选 p取该工步的每转进给量f=0.9mm/r 。切削速度的计算,由表5-31 ,切 削速度v可取为4m/min。由公式(5-1 ) n = 1000v/nd可求得该工序钻头 转速n=80 r/min,参照表4-9所列Z525型立式钻床的主轴转速,取转 速n=97r/min。冉将此转速代入公式(5-1),可求出该工序的实际钻 削速度 v = nM/1 000=97M3.14M16/1000 = 4.8m/min。3

20、.3 2 M 916基本工时的计算3.3.1 基本时间tj的计算1) .钻孔工步根据表5-41 ,钻孔的基本时间可由公式tj =L/fn=(l+L,+l2)求得式 中 l =13mm; l2 =0mm;l1 = D cot kr / 2 (1 2) =15 2 /cot 54 0mm = 5.4mmf=0.20mm/r ; n=392r/min 。将上述结果代入公式,则该工序的基本时间 t j =(13mm+5.4mm+0mm)/(0.20mm/r X 392r/min) 为 0.234min=14.1s。2) .粗校孔工步根据表5-41 ,绞圆柱孔基本时间由公式tj =L / fn = (l

21、 + li +12)求得式 中 li、l2 由表 5-42 按 kr =15 二、ap =(D d)/2 =(16-15.95)/2=0.025mm 的 条 件查得 11 = 0.37mm ; l2 =0mnr)而 l =13mm; f =0.9mm/r ; n = 97r /min 0 将上述结果代入公式tj =L/fn=(l +l1+l2)中,经过计算即可得出该工序的基本时间:tj =(13mm+0.37mm+0)/(0.9mm/r X 97r/min) %0.153min=9.2s。3) .精校孔工步根据表5-41 ,绞圆柱孔基本时间由公式tj =L/fn=(l+1i+l2)求得。 式中

22、 l1、l2 由表 5-42 按 kr=15:、ap =(D-d)/2 =(16-15.95)/2=0.025 的条件查得 l1 =0.19mm; l2=0mm而 l=13mm; f =0.9mm/r ; n =97r/min 0 将上述结果代入公式:tj =L/ fn =(l l1 l2)经过计算即可得出该工序的基本时间:tj =(13mm+0.19mm+0)/(0.9mm/r X 97r/min)fc0.151=9.1s3.3.2 辅助时间ta的计算根据第五章第二节所述,辅助时间ta与基本时间tj之间的关系为 tf =(0.15-0.2)匕,可取ta=0.15tj,则各工序的辅助时间分别为

23、:钻孔工步的辅助时间:ta=0.15 X 14.1s=2.12s;粗校孔工步的辅助时间:ta =0.15 X9.2s=1.38s;精校孔工步的辅助时间:ta =0.15 X 9.1s=1.37s;3.3.3 其他时间的计算除了作业时间以外,每道工序的单件时间还包括布置工作的时 问、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和准备与终结时间。由于泵盖的生产类型为 大批生产,分摊到每个工件上的准备与终结时间甚微,可忽略不计; 布置工作的时间tb是作业时间的2%7%,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tx是作 业时间的2%4%,本工件均取3%,则各工序的其他时间(tb+tx)可 按关系式3%+3%Vta +tj)计算,分别为:钻 孔工步

24、的其他时间:tb +tx=6%X (2.12s+14.1s)=0.97s粗钱孔工步的其他时间:tb +tx=6%X (9.2s+1.38s)=0.63s精较孔工步的其他时间:tb+tx=6%X (9.1s+1.37s) =0.62s3.3.4 单件时间tdj的计算1)钻 孔工步 tdj钻=2.12s+14.1s+0.97s=17.19s;2)粗校孔工步 t粗较=9.2s+1.38s+0.63s=11.21s;3)精校孔工步 t精较=9.1s+1.37s+0.62s=11.09s;因此,工序的单件时间:tdj = t dj钻+ t粗较+ t精锐 =17.91s+11.21s+11.09s=40.

25、21s3.4 制订2M 616工序卡片本次课程设计中,我所选择的工序是加工2X16孔。根据表4、2 X16切削用量的计算和基本工时的计算即可制订出该工序的工序 卡片,具体内容详见机械加工工序卡片。4 2黑牛16孔的专用夹具设计在成批、大量生产中,工件的装夹是通过机床夹具来实现的。机 床夹具在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机床夹具的功用主要是:稳定地保证 工件的加工精度;减少辅助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机床的工艺 范围,实现一机多能。泵盖的2父616盲孔加工精度,位置精度要求都 较高,如果选用常规的夹具(即通用夹具)其生产效率是很低的,同 时加工精度也不容易保证。考虑到泵盖零件属于大批量生产,所以应 该

26、对其设计专用夹具,以保证加工精度和位置精度,提高劳动生产率。4.1 定位方案的设计本夹具的定位方案如下图所 示,采用1个短圆柱销、1个菱形销 和支承平面定位,同时运用支承板来 快速找正工件在夹具体中的位置。其中:一个菱形销限制的自由度 为:z。一个短圆柱销限制的自由度为:支承平面限制的自由度为:x, y, 7综上,该定位方案限制了工件的6个自由度,较好的满足零件加 工要求,定位合理。4.2 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所谓定位误差,是指由于工件定位造成的加工面相对工序基准的 位置误差。因为对一批工件来说,刀具经调整后位置是不动的,即被 加工表面的位置相对于定位基准是不变的,所以定位误差就是工序基 准在加

27、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造成定位误差的原因有:由于定 位基准与工序基准不一致所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不重合误差,即 工序基准相对定位基准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以4表示; 由于定位副制造误差及其配合间隙所引起的定位误差,称基准位移误 差,即定位基准的相对位置在加工尺寸方向上的最大变动量,以与表 小。&d = &b 土 j。 1分析和计算定位误差的目的,就是为了判断所采用的定位方案能 否保证加工要求,以便对不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而选出最佳定位 方案,它是决定定位方案时的一个重要依据。4.2.1 定位元件尺寸公差的确定夹具的定位形式是一面两销,即一个短圆柱销、削边销和支承板 之间的保持元

28、件的定位精度。由公式 dw(Y)=Tdi+Tdi + 与其中Td代表公差,代表基准孔与定位元件间的最小间隙由于定位销和孔间的配合代号是5H56,查表2-40 , IT6=0.008IT5=0.005,又销与孔问的最小间隙都是0,故代入公式: dw(Y)=TD1 +Td1 +AS=0.008+0.005=0.013mm,1 仁tan (Td1 +Td1 +Td2 +Td2 + As)/(2L)注:A 8为工件中心线的偏转角度误差代入数据求得A 9= tan 1 (0.008 +0.005 + 0.008 +0.005 +0)/(2 X61.28) = 0.32 满足定位 要求。4.3 导向元件设

29、计钻床夹具的刀具导向元件为钻套,钻套的 作用是确定刀具相对夹具定位元件的位置,并 在加工中对钻头等孔加工刀具进行引导,防止 刀具在加工中发生偏斜。由于该孔的加工方法是先钻孔,后较孔。 所以,采用快换式钻套,由于泵盖零件的特殊 结构,为了便于装夹工件,所以自行设计快换 钻套。具结构如上图所示4.3.1 钻套高度和排屑间隙钻套高度与所钻孔的孔距精度、工件材料、孔加工深度、刀具刚 度、工件表面形状等因素有关。钻套高度H越大,刀具的导向性能越 好,但刀具与钻套的摩擦越大,一般取H=(1-2.5)d,孔径小、精度要求 高时,H 取较大值。H=(1-2.5)d=(1-2.5) 父 16=(16-40),

30、取 H=40mm钻套底部与工件间的距离h称为排屑间隙,H值应适当选取,h 值太小时,切屑难以自由排出,使加工表面被破坏;h值太大时,会 降低钻套对钻头的导向作用,影响加工精度。加工铸铁时,h=( 0.30.7) d;加工钢时,h=( 0.71.5)d。由于泵盖材料为HT200,所以其排屑问 隙 h=( 0.3 0.7)d=( 0.3 0.7)黑 16=( 4.8 11.2),取 h=10mmo4.4 夹紧装置的设计在加工过程中,工件会受到切削力、惯性力、离心力等外力的作 用,为了保证在这些力作用下,工件仍能在夹具中保持定位的正确位 置,而不致发生位移或产生振动,一般在夹具结构中都必须设置一定

31、的夹紧装置,把工件压紧夹牢在定位元件上。在该夹具体设计中,由于所选用的定位方案的夹紧力与切削力的 方向一致,所需夹紧力较小,所以采用钩形压板(组合)式夹紧机构。火紧力的计算采用Fj =F (1 3Lf /H)计算,其中的f -摩擦系数,一般取0.1-0.15,由于在 进行钻孔工序时,夹紧力作用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较小,所以本设计中 选择f=0.1 。由于螺旋压板夹紧机构中有弹簧的作用力,所以公式中的F代表 的是弹簧压缩变形受到的作用力,有材料力学中的公式九= (8FC3z)/Gd z-弹簧的工作圈数G-弹簧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其值查表12-1九-是在最大载荷下发生的最大变形量查机械设计书代入数据得

32、 九= (8F x83 x8)/(8000MPa x 0.9mm) = 7mm 求得 F=1.54N,将 F 代入 Fj =F +(1+3Lf/H),其中 L=28mm,f=0.1,H=45, 求得Fj =1.30N .由于该工序过程需要两处夹紧力,故总的Fj =2.60N . 可以看出夹紧力很小。因为夹紧力与切削力方向一致,当其他切削力 很小时,仅需要较小的夹紧力来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振动和转 动。所以此处夹紧力能满足要求。4.5 夹具结构设计及操作简要说明在设计夹具进应该注意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使用较链式钻模, 一次固定2个钻套,在一次装夹中可以加工2个孔。本工序是粗加工, 切削力较

33、大,但是由于钻削重要生产的轴向力指向定位面,和夹紧力 方向相同,所以夹紧力不直接对消切削力。装夹工件时,先翻开钻模板把工件放在夹具上,由短圆柱销和菱 形销定位,最后用支承板定好位置把钻模板合上,把菱形螺母锁上。 这样就可以钻削了。本夹具装配图和零件图,见附图。5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对于2M916的盲孔专用夹具的设计我们采用了一面两销的定 位方式,限制了工件的6个自由度。很好的保证了工件在夹具体中的 位置但也可能造成过定位,原因在于,支承板与短圆柱销和菱形销的 安装误差。在钻孔工序前的工序尺寸保证的情况下,不会产生过定位, 满足了加工的要求。通过以上的分析,本次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已经 达到,较好的

34、反映了零件加工过程中的定位要求极其必要性。同时, 在专用夹具设计过程中,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设计出的夹具在使用上 十分方便,定位也很准确。绘制夹具体装配图时,很好运用了机械制 图的知识,图幅表达合理,线条准确。6体会与展望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就要结束了,回首近 20天的设计过程,我们得 到了许多收获。再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而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查 阅资料,请教老师、同学们,总之,为了完成任务达到课程设计的目 的要求,我们能够一起研究、讨论。虽然课程设计任务完成了,但是在细节问题的把握上还很欠缺, 还需要进一步的考究。对于一名合格的技术设计人员,零件的设计准 确性是其为之奋斗的根本,

35、用于实际中是他们的理想。当然我的技术 水平还不能和他们相提并论,我的课程设计完成了,在这三周的时间 里,我们查阅了许多关于机械加工与夹具设计方面的资料。电子图版 绘图让我们更好更快的完成任务,在绘制夹具体装配图时,虽然对机 械制图中的有关内容有些陌生忘却了,但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 很好的完成了装配图的绘制,对机械制图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掌握。每一次的课程设计都受益颇多,从刚开始的无从下手,到初步了 解零件的加工制造过程,最终完成课设任务,我们都能学到许多知识。每一次的课设都是一次付出,也是一次收获,课程设计也教会我 们做事情要有一颗坚韧的心,不放弃,努力追求。通过这次课程设计, 虽然了解了

36、机械加工工艺及工序过程,但离实际还很远,路还很长, 庆幸的是自己对机械加工过程有了初步的了解,课程设计过程中,一 步一个脚印走出来了。在课余,打算多看一些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书, 多练习软件绘图,更重要的是学习其中的设计理念。参考文献1黄健求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肖继德、陈宁平主编.机床夹具设计(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0.3秦国华、张卫红主编.机床夹具的现代设计方法M.北京:航空工业出 版社,2006.4秦宝荣主编.机床夹具设计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25陈国香主编.机械制造与模具制造工艺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7、.5.6李彩霞主编.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技术MC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7方子良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8华楚生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4.9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M0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9.10.10王光斗等主编.机床夹具设计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2000.11.11艾兴等编.切削用量简明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12王伯平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4.4.13巩云鹏、田万禄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东北大学出版社,2008.714孙志礼、冷兴聚等主编.机械设计.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915李凤平、张士庆等主编.机械图学.东北大学出版社,2006.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