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试题:第14单元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挑战试题苏版

上传人:xin****18 文档编号:40270960 上传时间:2021-11-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试题:第14单元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挑战试题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试题:第14单元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挑战试题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2019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试题:第14单元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挑战试题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试题:第14单元第1节荒漠化的防治挑战试题苏版(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9 高考-地理二轮练习试题:第 14 单元第 1 节荒漠化的防治 挑战试题苏版 1. (2017 浙江文综关于土地荒漠化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 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荒漠化速率比人为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加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解析】中国荒漠化最严重和最典型的是西北地区, 西北生态环境脆弱,风力侵蚀作用强烈, 风沙灾害较多;中国南方荒漠化区, 生态环境相对于西北、黄土高原等地区要优越;自然因 素引起的土地荒漠化速率比人类活动引起的慢, 三江平原过度垦殖主要导致湿地和沼泽的减 少,并不会产生严重的

2、荒漠化。应选 D 项。 【答案】D (2017 海南读图,完成 24 题。 2. 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 A. 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 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 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解析】此题考查影响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结合区域定位分析可知,图示地区位于 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故水资源分布及数量是制约本区城镇分布及城 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 【答案】D 3. 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 A. 河流水量更大 B. 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 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 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解析】在图示区域内,

3、当代由于生活和生产用水量更大,导致河流水量更小;为了获得更 充足的水源,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答案】B 4. 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森林破坏 B. 土地荒漠化 C. 水土流失 WWW D. 地面沉降 【解析】图示区域城镇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用水不当,植被破坏等,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土地荒漠化严重。 【答案】 B (2017 江苏下图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 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 读图,回答 5、6 题。 5. P 地与 Q 地相比,P 地双选() A. 年大风日数少 B. 年降水量多 C. 年降雪日数少 D .沙尘暴日数多 【解析】图中 P 地位于

4、冬季风的背风坡的特殊位置, 形成了年大风日数少的现象。 此处降水 的水汽来源主要是太平洋, P 地又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形促进了较多降水的发生。 【答案】 AB 6. 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双选 () A. 截留水分 B. 改变气候类型 C. 削弱风力 D .改变植被类型 【解析】 草方格沙障是利用作物秸秆固沙的工程措施, 可以改变地表状况增加摩擦力从而削 弱风力;干草也可以截留水分。 【答案】 AC 7. (2017 广东)对以下各地区环境问题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西北草原退化 B. 东北平原土壤酸化 C .华北平原土壤盐渍化 D. 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解析】我国典型的荒漠化草原退化 地区主要在西北地区;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黄土高 原、南方低山丘陵区、 云贵高原、 东北地区; 土壤盐渍化地区主要有黄淮海平原、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等;土壤酸化严重的地区主要在南方的贵州、湖南、江西、广东等省区有色冶金 工业发达,大量排放酸性气体 ,沪宁杭、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四川盆地等。东北平 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森林破坏、黑土肥力下降、湿地破坏等。 【答案】 B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