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专题微测试10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含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0267194 上传时间:2021-11-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1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地理专题微测试10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考地理专题微测试10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考地理专题微测试10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中考地理专题微测试10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地理专题微测试10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9届精品地理资料 2019.4专题10 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文化班级_ 姓名_ 学号_ 分数_(满分60分,测试时间25分钟)一、选择题(2015届海南嘉积中学海桂学校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考试四地理试卷)据统计2014年春节前后,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突破2亿人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贝贝是春运旅客之一,她从海口坐火车去辽宁沈阳过春节,与行程无关的铁路线是( )A.粤海铁路 B.京广线 C.京哈线 D.包兰线2贝贝在微博中记录沿途的见闻,哪一条不可信( )A.衣服越穿越厚B.植被景观从常绿阔叶林变成落叶阔叶林C.河南省境内,看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田园风光D.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大,北方民居多为平顶

2、屋【答案】1D2C考点:本题考查我国自南向北的有关知识.(201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地理试卷)2012年12月26日,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开通运营。读下图,完成以下各题。3下列地形区中,京广高铁穿过的是(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C山东丘陵 D长江三角洲4京广高铁沿线能看到的景象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支离破碎,沟壑纵横C黑土广布,沃野千里 D小桥流水,鱼米之乡【答案】3A4D考点:该题考查我国的地形区分布及地形特征。(2014-2015学年山东省邹平双语学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2009年12月26日,全长l068.6千米的武(汉)至广(州)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

3、营。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一次建成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的高速铁路,更在于它有望成为改写粤湘鄂三省经济版图、塑造沿线经济新生活的黄金大动脉。根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5武广高铁经过的省会城市有A岳阳、长沙、清远 B武汉、岳阳、广州C武汉、长沙、广州 D咸宁、衡阳、清远6武广高铁穿过的主要地形区有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C四川盆地 D洞庭湖平原7武广高铁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极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效缓解了京广线的运输压力B有效缓解了陇海线的运输压力C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促进了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答案】5C6D7B考点:本题考查武广高铁的有关知识.8(2015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春期八

4、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 )A地形差异 B纬度差异C降水量的不同 D距离海洋的远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农业生产除受地形、水源、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外,还受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市场需求量、交通条件、农业技术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我国降水总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东南多西北少。东部地区降水多,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地区降水少,农业以牧业为主,故本题选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9(2014-2015学年湖南省衡阳县西渡中学八下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农作物收获次数的多少,与该地区生长期的长短有关。据此判断,下列地形区农作物收获次数最多的可能是

5、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答案】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10(2015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地理试卷)下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区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工业区的中心是我国的政治中心B乙工业区开启了粤港合作新模式C丙工业区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D丁工业区重工业发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甲是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乙工业基地是是京津唐工业基地,北京是我国的政治中心;丙是长江三角洲,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丁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启了粤港合作新模式。考点:该题考查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11(2014

6、-2015学年江苏省句容市天王中学八下期中学情分析地理试卷)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决定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资源和能源 B知识和技术C劳动力数量 D交通【答案】B考点:该题考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地理)读“中国主要畜牧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2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A 南北纬度的差异 B 东西温带的差异C 东西干湿的差异 D 南北干湿的差异13东部地区是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B 人工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C

7、沿海地区淡水渔业发达D 南方地区是我国的主要旱作农业区【答案】12C13A【解析】试题分析:12我们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以畜牧业为主;秦岭-淮河以北为旱作区,以南为水田区。我国农业生产呈“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格局,东西干湿的差异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故本题选C。13我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该地区地形平坦,降水较多;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东南林区是人工林;我国的沿海地区海洋渔业发达,淡水鱼业发达的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田是南方地区

8、的耕地类型,故本题选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因地制宜发展农业。(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潍坊卷)地理)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14甲乙两地区河流水文特征的差异是()A.甲地区河流结冰期较短 B.乙地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C.甲地区河流有春、夏两次汛期 D.乙地区河流含沙量较小15甲乙两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A.甲地区山地为主,耕地较少B.乙地区春旱严重,水资源紧张C.甲地区经常受台风侵袭,涝灾严重D.乙地区交通不便,劳动力不足【答案】14C15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二、非选择题16(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福建三明卷)地理)图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

9、表资料回答问题。(1)曲线I 为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此线以西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主,主要农业生产部门为 业。(2)曲线II 东段大致经过 一线 (地理分界线), 该地理分界线以南耕地类型以 为主,以北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有 、玉米等。(3)某农户承包了200 亩土地,在某一生产季节内种植结构如表所示。该农户承包的土地可能位于A、B、C 三地中的 地,当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等。(写一种即可)【答案】(1)400 草地 畜牧(2)秦岭-淮河 水田 小麦(3)A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气温高,降水多考点:本题考查四大区域的有关知识.17(2015届山东省东平县学业水平

10、考试模拟题2地理试卷)读环渤海地区部分省区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铁路线A为 线,B为 线。(2)由青岛乘坐轮船到大连旅游,经过的海域是 。(3)目前,山东半岛地区(青岛、烟台、威海)经济增长迅速,“外向型”渐显,试从位置、交 通、劳动力等方面分析原因:_ _ (至少写两条。(4)近年来,渤海渔业资源日益枯竭,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至少一条) 。【答案】(1)京哈 京沪(2)黄海(3)山东半岛地区靠近韩国和日本,地理位置优越、半岛地区海、陆、空交通便利;当前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正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半岛地区劳动力丰富(4)海水污染严重、捕捞过度等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工业的分布与发展。18(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长沙卷)地理)城市集群引领发展,读中国主要城市群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城市群有 个(2)如图所示,位于京广铁路与陇海兰新铁路交汇的是 城市群;处于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结合部的是 城市群(3)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 城市群(4)据图分析,概括我国主要城市群的分布特点 【答案】(1)4(2)中原、长江三角洲(3)环渤海(4)东部沿海多、西部内陆少考点:本题考查我国城市群的有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