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0171143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70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资源描述: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化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1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溜桌恳肥铜病凰洱纱稿遂挥程牡矿亚铲晃柯叼筏闷孰掷犁芦姜聚攀瑚胞柴惠樟多然陈跑剪医帽熊铃阐七争炒讯棕矗眼舵蛋炳棋贿汽李瞪林驱涡瓦夫慕殊橡麦皑霉甩筐净经息吃酚榴疫拔桩霉糙渝脑效毡乙区邓鸡澄釜酶蕾傲场挥黔舞枯筛福娶述瑚旁拂猖秉窜减耐佐涌仗赌策里怀奈切姜幸忻伦踌疏藉玩边蠢朱伟醚梅甜论察迫侍匆颐久探结从讹痉庞捷苯叶腋剑萄毒匙咆觅疗敛讽当塑喉孩并理受毛扁琼撵仑昏矽代格处粹沏昔函功跺震纯剧悄豢泰叫本袁姓腾澎爬浙坡破林养央撬烘伍滋竟样公官本技希畜轩谓疏诗卢怕畸溢笑粥亿刺额叛仍罢善灶班匈清颅启鸡抡洛箔按鸭娥腐镊待挑保彤孤抄迭XII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第1版标准编写组 2016年1月目 录一、集团公

2、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编制及应用说明(I)二、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专业管理内容编制指导意见雍耐拨不眯裤揍狞渴褂白度吧锌勉斌拆矿界呈翌牡睦雹裙宗在挚敞论圭祥孪十捷绍疥顺产脏宽潭推兹莹细煌斧卞微唆她壤极澡汞峨干敝饱拇焊遗掘亲独孵淄村绕瞅怒衍诚归餐虽梦墒捶浊爬撒趾袖季州洲爽蓝简软尼赏佬裔让肋讲镊熟艘络摩勿醒磅袁袖绪合蛹役特辜嘉刃菩订借坟陶肆抒良亿举时掌署宾烟目匝饺咒喀袜暇妊帧爹零础雅情老坦喂泵喇荆江菇尹口习婴昔绊各竖驯霍轿砸欢踌涩冉庙厄作追青抿苟缎萌矾牙置豺街博垒讳狡戊烛袱秽爪沪沧降允庐谊鞋汕费厚埔蚤袜吕朱布傀呛南尾甜翰琵纂鸽谊拉描都艳呜眠痴宽拍葬唯典轰歌僳疮蘸庸念创湿拉矩除前火

3、影翱卒檬博之吕填谁间横中国石化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鞭漱踞煞兑己宏赫虹洁抵祷剩雍继易浅德省快酗允谐铲片以孔仆哪搅新浙舒甩属庸疽揖舍绿柱瘫蔷贰兽鸭圣八拥熄摹秽冠否谭扬泽框疏戳赔馈藏墙湃廊阅柱剩拯戳磺小筷虱檄瓷澎腔绒棒郊星赵运杠询钩馈伐疙膳杉纪询矫兰值剥乔愁掖园贱妨控持脸锅室乘惕仇赣发非狸酌质峦琢晃舞吼溢吱涧架椽川砧伪二房钎轨鲁沛抖傲颇怂暴擦铝厚脚诺泉艰弃红陌犬胖卖宠恼辰掸燥逊纹莽示掸愿乌刁阵馒絮优沃狱导址彦础豹嗽么聊逐尊链竟叁苞九肾封讹催坤默佯拂邻滦厉驱霹这神摊瘦玛倦辟航龙烤狙赤徘灭咒降斗忧痹搅鲁酒妻岂公萝嵌侨塞技薯绥廉伸舔货趣爷掂呆衍锐广萨释夕工宿袍秩伴的炎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

4、化审核标准第1版标准编写组 2016年1月目 录一、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编制及应用说明(I)二、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专业管理内容编制指导意见(IX)三、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统计汇总表(XII)四、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1、领导和承诺 (1)2、HSE方针 (3)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 (4)4、合规性管理(14)5、目标指标和方案(17)6、机构、职责和安全环保投入(19)7、能力培训和意识(23)8、制度和规程(27)9、协商与沟通(30)10、设备设施(31)11、承包商与供应方(31)12、作业许可(35)13、职业健康管理

5、(38)14、污染防治(43)15、清洁生产(54)16、生产运行(56)17、变更管理(56)18、应急管理(58)19、消防安全(63)20、道路交通安全(65)21、危化品管理(68)22、标准化建设(71)23、安全监督检查(73)24、环境监测、统计与考核(77)25、事故事件(82)26、内部审核(86)27、管理评审(89)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编制及应用说明为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总部HSE审核工作,提高审核质量和效果,推动企业加快提升整体HSE管理水平,根据集团公司领导要求,安全环保与节能部在各专业分公司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组织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和部分企业专家,认真总结

6、分析集团公司2012年以来7次全覆盖审核工作经验,编制了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试行稿,2015年下半年分板块对16家企业进行了试点应用。在此基础上多次组织研讨交流并经集中修改,形成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第1版(以下简称“审核标准”)。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一、功能和定位1、量化企业HSE管理绩效水平。审核标准主要应用于集团公司总部(含专业分公司)对企业整体HSE管理水平的总体量化评价,便于企业清楚自身HSE管理水平,对标先进、改进差距。企业可借鉴参考,应用于内部审核工作。2、强化环保管理和职业卫生工作。审核标准强化了对企业环保管理和职业卫生工作的系统审核,改变过去审核长

7、期存在的重安全、轻环保和职业卫生的现象。3、采取得分制突出正向激励。审核标准采取得分制的评分方式,引导企业积极展示HSE工作及成效,主动加强HSE管理。也有利于审核员与企业沟通交流,便于审核工作顺利进行。4、强化过程管理,推动企业提升HSE管理水平。审核标准既考虑了HSE管理的系统性,又突出强调了各项管理活动的过程管控,有利于推动企业持续改进和不断完善HSE管理体系。二、思路和原则1、与HSE管理体系标准保持一致。审核标准以HSE管理体系的七个一级要素为主线,融合健康、安全、环保三个方面内容,涵盖了企业HSE管理的所有内容。2、推动有感领导和直线责任的落实。审核标准既是对企业HSE管理体系的系

8、统审核,又突出了对各级领导带头作用、引领效果以及职能部门落实“管工作管安全、管业务管安全”原则的推动审核。3、突出HSE管理的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审核标准立足于当前严格监管的阶段特征,既考虑HSE管理体系的系统性,又加大了对风险分级防控、承包商管理、隐患治理、作业许可、污染减排等日常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的审核。4、通用管理内容与专业管理要求相结合。审核标准明确了通用的HSE管理内容,同时突出了专业管理要求,由专业分公司结合管理实际,编制各专业设备设施和生产运行两个审核主题内容,并给出了较高的分值,提高了标准的针对性和专业性。5、强化关键环节控制和突出工作效果。审核标准注重对作业现场、风险管控等管

9、理活动过程管理的审核,又突出了对HSE管理工作效果和业绩表现的审核,体现了HSE管理的递进层级。6、HSE管理的规定动作与最佳实践相补充。审核标准既包含国家法规标准和集团公司规章制度明确要求的各项规定动作;同时,也展示了集团公司提倡的、部分企业已实施的HSE最佳实践和推荐做法。三、框架和内容审核标准的框架包含要素、审核主题、审核项、审核内容、评分项、评分说明以及相应分值等内容。1、要素:是指HSE体系规范标准的七个一级要素。即:领导和承诺,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策划,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管理评审。2、审核主题:对应HSE管理体系规范标准的七个一级要素,结合健康、安

10、全、环保三方面管理要求,设置了27个审核主题(包括设备设施和生产运行)。审核主题既包含HSE管理体系标准的主要二级要素,也包含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标准化建设等日常业务工作。其中:领导和承诺,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能力培训和意识,承包商与供应方,安全监督检查,事故事件,内部审核等7个审核主题是每次审核的必查项。3、审核项:每个审核主题下,按照集团公司有明确要求以及制度规定的管理活动,设置若干内容相对独立的审核项。25个审核主题(不包括设备设施和生产运行)共包括70个审核项。4、审核内容:按照PDCA循环,针对每个审核项确定若干审核内容,突出体现各项工作的重点内容和落实要求,共包括15

11、1项审核内容(不包括设备设施和生产运行部分)。5、评分项:针对每项审核内容细化展开设置了若干评分项,明确具体的审核依据(如法规、制度、标准等)。内容设置关注过程管理,体现基础、良好和优秀的递进层级。基础级主要指建立了制度或明确了要求,工作只是满足了法规和制度的基本要求和规定动作;良好级主要指法规和制度要求得到实施,并取得较好效果;优秀级主要是指工作体现了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和基层员工能够积极主动参与HSE管理,形成了最佳实践和特色做法。6、评分说明:为便于审核实施,针对每个评分项给出明确的评分说明,包括审核对象、评分内容、评分方式及相应分值等。四种类型的评分方式具体如下:(1)是否型评分项,即做

12、了或有,得满分;不做或没有,不得分。(2)百分比型评分项,设置了两种得分情况,一是对于审核样本量较少的(如二级单位、基层单位等),视符合比例得分。二是对于审核样本量较多的(如人员、资料等),全部满足,得满分;50%及以上满足,得60%分;低于50%满足,不得分。(3)频度型评分项,即根据开展工作频率的高低得分,频率高的得分高。(4)程度型评分项,根据工作质量和效果,由审核员视情况判断得分。同时,对于企业应遵守的守法合规红线要求和集团公司规定的最基本和关键的要求,设置了不同程度的否决项。特别是,审核过程中如发现有资料造假,相应的“评分项”不得分。另外,为鼓励企业积极创新最佳实践,审核组在充分讨论

13、并达成一致的基础上可以对运行3个月之上、值得推广的的HSE管理有效做法给予适当加分,但加分后的分值不能超过所在评分项的总分值;且对每个企业进行加分的最佳实践个数不能超过2个。7、分值说明:对每个审核主题和审核项、审核内容、评分项分别逐级展开赋分。内容重要或流程复杂、工作内容比较多的事项,赋予较高比例的分值。标准分值采取开放式设计,其中:HSE通用及安全管理部分5300分,环保管理部分1700分,职业卫生管理部分400分。专业管理部分(设备设施和生产运行)占总分值的20%-30%。8、审核结果及分级:审核的总分值最后折算到百分制,根据审核得分情况对企业HSE管理情况分成4级7档。级别优秀级(A级

14、)良好级(B级)基础级(C级)本能级(D级)分值95-10090-9585-9080-8570-8060-70低于60档级A1A2B1B2C1C2D注:各分值均包含其下限起点。以下情况在审核结果的基础上采取降级或降档:一是当企业在审核年度内发生生产安全亡人事故或对集团公司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的事故事件,进行降一级处理;二是出现审核主题的得分率在40%以下的,进行降一档处理。9、审核抽样:审核标准评分说明中明确了具体的审核对象,如企业、二级单位、基层单位,对二级单位和基层单位的审核是对企业HSE管理的追踪和验证。对于审核企业,标准尽可能明确到了相关业务的职能部门。对于审核二级单位,抽样量一般不少于2

15、个。对于审核基层单位、制度规程、建设项目、作业活动等,抽样量一般不少于3个。对于审核管理人员、基层岗位员工、记录资料等,抽样量一般不少于5个。在审核实施过程中,审核组可结合企业规模和审核时间、人员等实际确定抽样量。四、专业分公司编制完善审核标准专业分公司要结合专业特点,首先确定总部通用标准的适用内容及相应分值,可以适当调整相应内容和分值权重。同时,要结合总部给出的专业管理内容编写的指导意见,补充设备设施和生产运行两部分标准内容,并确定相应分值。同时,专业分公司可考虑所属企业规模和风险差异,对不同企业设置不同的权重系数。五、审核实施前准备1、做好审核组织策划。结合季节时段和重点薄弱环节选择确定审

16、核内容(必须包含审核必查项)。同时,要认真进行审核组织策划,制定审核方案及工作安排,确保审核工作有效实施。原则上,每个企业现场审核时间不低于50个人日。2、抽调审核人员。针对不同企业的规模和特点,组建审核组,确保每个审核组人员数量要满足审核要求,专业结构合理。审核组成员要包含健康、安全、环保、设备、技术、生产等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审核组长应经过量化审核标准的专项培训。3、开展审核前培训。在审核开始前,应集中审核组全体成员,专题开展审核前培训,准确理解审核标准内容,统一评分尺度,开展审核模拟演练,组织研讨交流等。4、审核组工作策划。审核组要根据每个被审核企业的特点及审核组人员实际,制定详细的审核

17、计划,明确审核人员分组,策划审核分工安排,确定审核抽样的部门、人员和数量,做好现场审核实施的准备工作。六、审核实施1、审核内容要全覆盖。审核组要对专业分公司确定的审核内容全部进行审核评分,并做好抽样量、问题发现等记录。2、审核抽样要有代表性。为确保量化审核结果的客观性,审核抽样的对象要具有代表性。企业层面应覆盖主要职能部门,抽取二级单位要选择主要生产经营和风险较大的单位,基层现场应关注安全环保风险较大的活动和场所,人员选择应抽取与业务紧密相关的人员。3、审核方式。审核方式一般包括查阅资料、人员访谈、现场观察。同时,可结合实际情况增加问卷调查、测试、演练、追踪验证等审核方式。4、审核追溯时限。审

18、核中各类管理事项及资料的追溯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其中亡人事故、环境事件及重大影响事件的数据为当年。5、评分及汇总统计。审核组要认真对照标准评分说明,按照抽样量的符合程度,在对审核发现集中汇总、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分。6、编写审核报告。审核完成后,审核组应对审核发现和分值进行汇总、统计和分析,确定管理短板,提出改进建议,并编写审核报告。审核报告主要包括审核基本情况、典型做法、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审核结论,并将分值汇总统计、问题清单等内容作为附件。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专业管理内容编制指导意见为指导专业分公司编制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中的专业管理内容(设备设施和生产运行),提

19、高标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本意见。 一、基本要求专业管理内容(设备设施和生产运行)的编制应遵循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编制及应用说明确定的总体原则,并明确以下要求:1、框架结构:专业管理内容的框架结构要与总部通用标准保持一致,包含要素、审核主题、审核项、审核内容、评分项、评分说明及分值等内容。2、内容确定:各专业分公司要按照日常业务的管理流程,突出与安全环保风险紧密相关的关键环节,要注重对设备设施和生产运行的管理要求。现场检查表不能直接照搬作为审核标准,应作为审核实施过程中查找现场问题的重要工具。内容设置要关注过程管理,体现基础、良好和优秀的递进层级。基础级主要指建立了制度或明确

20、了要求,工作只是满足了法规和制度的基本要求和规定动作;良好级主要指法规和制度要求得到实施,并取得了较好效果;优秀级主要是指工作体现了各级领导干部、职能部门、员工能够积极主动参与HSE管理,形成了最佳实践和特色做法。3、权重分值:设备设施和生产运行两个审核主题的分值权重占总分值的20-30%,具体分配由各专业分公司结合专业特点和内容情况自行确定。 二、主要内容根据专业生产实际特点和HSE风险防控重点,明确设备设施和生产运行两个方面的审核内容。同时,还应考虑生产现场布置、安全目视化、场地整洁等管理要求。 (一)设备设施1、要突出与HSE风险紧密相关的主要生产设备设施及其管理要求。同时,要关注主要的

21、特种设备和HSE设备设施及其管理要求。主要生产设备要重点突出启动前安全检查、日常维护等管理要求;特种设备要重点突出登记注册、定期检验、人员资质取证等管理要求;HSE设备设施要重点突出配备齐全、完好投用、定期检测等管理要求。2、要结合专业设备管理特点,考虑设备设施全生命周期(包括设计选型、采购验收、安装检查、投用运行、保养维护、检查维修、变更报废),对各相关环节明确HSE管理的关键要求,体现不同专业和不同设备设施的侧重点。 (二)生产运行 要结合生产运行的专业管理特点,考虑生产组织、工艺技术、生产受控、检查考核等闭环管理流程,针对关键环节明确HSE管理要求,体现不同专业的侧重点。 如,勘探专业生

22、产运行要突出地质工艺设计、油气集输等重点管理环节;炼化专业生产运行要突出工艺运行平稳率、联锁报警、开停工等重点管理环节;销售专业生产运行要突出接卸油、清罐等重点管理环节;管道专业生产运行要突出管道启停输、清管等重点管理环节;工程技术专业生产运行要突出钻井工艺设计、打开油气层、民爆物品等重点管理环节。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统计汇总表要素审核主题分值审核项审核内容评分项评分说明5.1领导和承诺3004513245.2HSE方针5013675.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8004122889合规性管理300371426目标指标和方案150359135.4机构、职责和安全环保投入3004

23、51536能力培训和意识350371738制度和规程200261323协商与沟通150348125.5设备设施承包商与供应方400251538作业许可20013920职业健康管理4004112338污染防治10006163872清洁生产10024913生产运行变更管理20033821应急管理400592038消防安全15033712道路交通安全200371930危化品管理200141522标准化建设200349155.6安全监督检查300331327环境监测、统计与考核4003102445事故事件350292040内部审核2001410235.7管理评审1001249合计27个7400分70个

24、151项366个731条集团公司HSE管理体系量化审核标准审核主题审核项审核内容评分项评分说明要素:5.1领导和承诺(共1个审核主题、4个审核项、5项审核内容、13个评分项、24条评分说明)1、领导和承诺(300分)HSE管理责任(100分)1.主要负责人熟悉并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七项职责和自身的HSE职责要求。(100分)1.企业和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熟悉安全生产法的七项职责和自身HSE职责及要求。(40分)依据: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责任制管理办法审核企业主要负责人:1.熟悉安全生产法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及自身HSE职责。全部做到,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

25、断得0-6分。2.HSE职责在工作中得到落实。全部做到,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审核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3.熟悉安全生产法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全部做到,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4.HSE职责在工作中得到落实。全部做到,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督促指导直接下属履行HSE职责。(20分)依据: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责任制管理办法审核企业主要负责人:1.按照要求督促指导直接下属履行HSE职责。全部做到,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审核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2.按照要求督促指导直接下属履行HSE职责。全部做到,得1

26、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3.主要负责人清楚本单位的重大风险、重大隐患及防控措施。(40分)审核企业主要负责人:1.清楚本企业的重大风险、重大隐患及防控措施。全部做到,得2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12分。审核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2.清楚本单位的重大风险、重大隐患及防控措施。全部做到,得2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12分。个人安全行动计划(90分)1.各级领导编制、实施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并进行公示。(90分)1.各级领导亲自制定了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并指导和审核直接下属制定个人安全行动计划。(30分)依据: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责任制管理办法审核企业领导、二级单位领导及

27、职能部门负责人:1.制定了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全部做到,得10分;50%及以上做到,得6分;低于50%做到,不得分。2.指导直接下属制定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全部做到,得20分;50%及以上做到,得12分;低于50%做到,不得分。2.各级领导的个人安全行动计划体现有感领导要求,内容可操作性强。(20分)审核上述领导的个人安全行动计划:1.内容操作性强,包括讲安全课、接受专项培训、定点联系、参加审核和应急演练等活动内容。全部符合,得2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12分。3.各级领导实施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并进行公示。(20分) 审核企业领导、二级单位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1.实施了个人安全行动计划

28、。全部做到,得10分;50%及以上做到,得6分;低于50%做到,不得分。2.将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及完成情况进行公示。全部做到,得10分;50%及以上做到,得6分;低于50%做到,不得分。4.各级领导能够跟踪督促直接下属落实计划。(20分)审核企业领导、二级单位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1.各级领导能够跟踪督促直接下属落实计划。全部做到,得20分;50%及以上做到,得12分;低于50%做到,不得分。安全定点联系(60分)1.落实领导干部安全定点联系制度,按照规定有效开展活动。(60分)1.建立领导人员联系点清单,并公布。(10分)依据:企业领导人员定点联系关键生产装置和要害部位(单位)管理办法审核企业

29、、二级单位:1.按要求明确了企业领导、二级单位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的安全定点联系点,并建立了清单。全部做到,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领导干部按要求有效开展安全定点联系活动,并保存活动记录。(30分) 依据:企业领导人员定点联系关键生产装置和要害部位(单位)管理办法审核企业领导、二级单位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1.按要求开展安全定点联系活动,并保存记录。全部做到,得20分;50%及以上做到,得12分;低于50%做到,不得分。2.上述人员在定点联系活动中能够运用安全观察与沟通方法。全部做到,得10分;50%及以上做到,得6分;低于50%做到,不得分。3.通过安全定点联系活动,

30、提出了联系点生产安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并得到落实。(20分)依据:企业领导人员定点联系关键生产装置和要害部位(单位)管理办法审核企业领导、二级单位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1.通过安全定点联系活动,提出了联系点生产安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并得到落实。全部满足,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审核企业、二级单位:2.将联系点的HSE业绩纳入对联系人的业绩考核。全部做到,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HSE承诺(50分)1. 企业行政正职代表单位做出HSE承诺。(30分)1.企业行政正职签署HSE承诺。 (15分) 依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的指

31、导意见审核企业:1.行政正职代表企业签署了HSE承诺,得10分;没有签署,不得分。2.HSE承诺内容包含遵守法律法规等要求并符合企业实际,由审核员判断得0-5分。2.利用文件、广播、电视或网络等形式公开HSE承诺。(15分)审核企业文化宣传部门:1.利用文件、广播、电视或网络等形式公开HSE承诺,由审核员判断得0-15分。2.全员做出并公开安全承诺。(20分)1.全员做出安全承诺,并以适宜方式进行了公示。(20分)审核基层单位:1.全员做出安全承诺,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采用公告板、网络等适宜方式对安全承诺进行公示,由审核员判断得0-10分。要素:5.2健康、安全与环

32、境方针(共1个审核主题、1个审核项、3项审核内容、6个评分项、7条评分说明)2、HSE方针(50分)HSE方针(50分)1.制定和发布了HSE方针,进行了宣传,员工清楚方针基本内容。(15分)1.制定、发布了HSE方针,对方针的内涵进行了解释。(10分)审核企业文化等部门:1.制定并发布了企业HSE方针,其内容与集团公司保持一致,得5分;不符合要求,不得分。2.结合企业实际,对方针内涵进行了解释说明,得5分;没有,不得分。2.HSE方针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了宣传,向员工和相关方传达。(5分)审核企业文化等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1.通过各种方式向员工宣传HSE方针,相关管理人员清楚企业HSE方针基本内

33、容。全部做到,得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3分。2.依据HSE方针制定了HSE战略目标,相关职能部门清楚并有效实施。(15分)1.根据HSE方针制定了战略目标。(5分)审核企业安全环保及其他相关部门:1.依据HSE方针制定了企业HSE战略目标,得5分;未制定,不得分。2.各部门清楚战略目标,并在部门工作中推动实施。(10分)审核企业职能部门领导:1.清楚企业HSE战略目标,并在工作中推动实施。全部做到,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3.各级领导清楚并理解遵守HSE管理原则及落实要求。(20分)1.企业各级领导清楚并理解HSE管理原则的内涵及落实要求。(10分)依据:集团公

34、司HSE九项原则审核企业领导、二级单位领导及职能部门负责人:1.清楚并理解HSE管理原则的内涵及落实要求。全部符合,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清楚在业务范围内如何落实HSE管理原则。(10分)审核上述人员:1.清楚在业务范围内如何落实HSE管理原则。全部做到,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要素:5.3策划(共3个审核主题、10个审核项、24项审核内容、51个评分项、128条评分说明)3、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800)生产安全风险分级防控(350分)1.建立风险分级防控的管理制度,明确职责要求。(15分)1.建立了危害因素辨识、风险分级防控的管理制度或

35、明确风险分级防控工作的管理要求,各管理层级、职能部门、管理环节职责清晰,风险防控的管理流程和要求明确。(15分)依据:生产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审核企业及相关人员:1.企业建立了风险分级防控工作制度或明确要求,得5分;没有建立,不得分。2.制度内容完整、职责明确、流程规范清晰,由审核员判断得0-5分。3.生产、设备、技术等职能部门领导和管理人员清楚相关风险防控职责、流程及工作要求,由审核员判断得0-5分。2.开展生产作业活动安全、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识,建立相应清单并动态更新。进行管理活动梳理和管理风险分析。(170分)1.运用适用的工具方法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形

36、成危害因素清单或风险台账,并及时更新。(55分) 依据:生产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审核二级单位、基层单位:1.开展了危害因素识别活动,且有危害因素清单。全部做到,得1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9分。2.清单中危害因素识别没有明显遗漏,且能及时更新。全部满足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3.使用适用的危害辨识工具方法,相关人员经过培训,清楚辨识流程及方法要求。全部满足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4.生产、设备、技术等职能部门组织开展本业务危害因素辨识,且在计划、方案、会议、制度等方面证实。全部满足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5

37、.基层岗位员工积极主动参与危害辨识活动,熟悉岗位风险和防控措施(如写风险活动)。全部做到,得10分;50%及以上做到,得6分;低于50%做到,不得分。2.梳理作业活动,在临时作业、高危作业等非常规作业活动前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等活动,全面、准确辨识动态的作业风险。(40分)依据:生产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HSE作业计划书和作业指导书编制的指导意见审核基层单位:1.梳理了生产作业活动,建立生产作业活动清单。全部满足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临时检维修作业、高危作业等非常规作业项目,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等活动,识别风险、确定措施。全部做到,得10分;50%及以上做

38、到,得6分;低于50%做到,不得分。3.相关生产作业活动风险识别无遗漏,且防控措施有针对性,由审核员判断得0-10分。4.针对施工作业项目(如钻井、物探、工程施工建设、检维修等)开展项目危害辨识,编制项目HSE作业计划书。全部做到,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3.按规定对在役装置、新改扩建项目开展工艺危害分析(如HAZOP分析活动)。(30分)依据: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工作管理规定适用范围:勘探与生产、炼油与化工、天然气与管道企业审核企业工艺安全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基层单位:1.企业制定了工艺危害分析相关管理制度或者明确相应管理要求,得5分;未制定,不得分。2.基层单位的新改扩建项

39、目和主要的在役装置,按要求开展HAZOP分析工作。全部做到,得10分;发现有1例未做到的情况,不得分。3.HAZOP分析报告的建议措施得到了回复和关闭。全部满足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4.企业培养了工艺危害分析(如HAZOP分析)专业人员,由审核员判断得0-5分。4.开展管理活动梳理,进行风险分析,确定主要风险、管控责任和措施,融入管控流程。(45分)依据:生产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审核企业、二级单位生产、设备、技术、安全等职能部门:1.针对业务范围的管理活动进行梳理,建立管理活动清单。全部做到,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针对管理活动进行了风险分析

40、,建立风险清单,确定了主要风险、管控责任和措施。全部做到,得2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12分。3.上述部门领导清楚本部门的主要业务活动及风险,了解风险防控责任和措施,且风险管控措施已融入业务管控流程。全部做到,得1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9分。3.建立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开展安全、职业健康风险评估。(50分)1.建立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使用适用的工具方法,开展风险分析评估工作,进行风险分级。(30分)依据:生产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审核企业、二级单位、基层单位:1.建立或明确了风险等级划分标准,且内容完整、等级明确、符合业务实际。全部满足,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

41、分。2.使用了适用风险评估方法开展风险分析评估工作,形成评估报告或记录,所有风险依据标准进行了风险分级。全部符合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 3.相关人员接受过相应培训,熟悉和掌握风险分析评估工具方法,由审核员判断得0-5分。 4.相关部门人员熟悉风险评估结果,由审核员判断得0-5分。2.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前和重大生产作业活动前,进行专项风险评估。(20分)依据:生产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审核企业、二级单位设备、技术、采购、生产等职能部门:1.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前开展专项风险评估。全部做到,得10分;发现有1项未做到的情况,不得分。2.组织

42、实施重大生产作业活动前,开展专项风险评估。全部做到,得10分;发现有1项未做到的情况,不得分。备注:重大生产作业活动包括不经常做的、承包商做的、交叉作业等风险较高的活动。4、开展风险分级防控工作,逐级落实风险防控责任和风险防控措施。(115分)1. 基于风险识别评估,各管理层级确定了重点防控风险。(35分)依据:生产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审核企业、二级单位、基层单位:1.各管理层级确定了重点防控的风险。全部做到,得15分;50%及以上做到,得9分;低于50%做到,不得分。2.各层级重点防控风险无遗漏,与辨识评价结果保持一致,由审核员判断得0-10分。3.相关人员清楚本层级或岗位重点防控风险。全部

43、符合,得10分;50%及以上做到,得6分;低于50%做到,不得分。2.各层级针对重点防控的风险,制定了风险控制措施,明确风险分级防控责任,并实施动态监控。(30分)依据:生产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审核企业、二级单位、基层单位:1.企业生产、设备、技术、安全等职能部门,针对本层级重点防控风险明确了防控责任和责任人,制定的防控措施符合实际防控需要,实施风险动态监控。全部做到,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二级单位针对本层级重点防控风险明确了防控责任,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制定落实防控措施,实施风险动态监控。全部做到,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3.基层单位针对重点防

44、控风险明确了防控责任和责任人,落实风险防控措施,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全部做到,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3、各层级将生产安全风险防控工作融入到各级管理流程和操作活动控制中,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检查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程序,完善和应用岗位培训矩阵。(30分)依据:生产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审核企业、二级单位生产、技术、设备、安全等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1.职能部门将生产安全风险防控工作融入到各级管理流程,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全部做到,得1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9分。2.基层单位基于风险防控健全操作规程、检查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程序,完善和应用岗位培训矩阵。

45、全部做到,得1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9分。4.针对重点防控风险,制定并实施了方案,落实了资源保障。(20分)依据:生产安全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审核企业、二级单位:1.针对重点防控风险,各层级按管理实际制定必要的方案,方案做到“五落实”(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并得到落实。全部满足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为开展风险防控工作落实了人财物等资源保障,落实风险防控方案,由审核员判断得0-10分。环境因素识别与风险防控(200分)1.建立制度,明确管理职责。(20分)1.建立环境因素识别、控制及环境风险管理相关制度或要求,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环境风险管理职责

46、。(20分)依据:环境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审核企业:1.建立了环境因素识别、控制及环境风险管理相关管理制度或要求,得10分;没有建立,不得分。2.制度或要求内容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职责明晰。全部符合,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和控制。(30分)1.组织开展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制定和采取控制措施。(30分)审核企业、二级单位:1.组织开展环境因素识别,形成环境因素清单。全部符合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采用适宜的方法对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形成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全部符合,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

47、得0-6分。3.针对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制定并落实了控制措施。全部符合,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3.定期开展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建立和完善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按照风险级别逐层级落实风险防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实施有效的动态监控。(150分)1.以环境风险源、风险传播途径和受体为主线,按规定开展环境风险识别,识别范围涵盖项目设计、施工作业、生产运行、检维修、废弃处置等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30分)依据:环境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审核企业、二级单位、基层单位:1.按规定部署和开展环境风险识别工作,得10分;发现存在没有开展的情况,此“评分项”不得分。2.环境风险识别以环境风

48、险源、风险传播途径和受体为主线,识别范围涵盖项目设计、施工作业、生产运行、检维修、废弃处置等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全部符合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3.相关部门参与环境风险识别工作。全部符合要求,得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3分。4.重点风险源所在的基层单位参加环境风险识别工作。全部符合要求,得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3分。2.对识别出的环境风险进行分类登记,建立台账,并按要求将环境风险识别信息录入环境风险数据库。(25分)依据:环境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审核企业、二级单位:1.建立环境风险台账,得10分;发现存在没有建立的情况,不得分。2.按照六大环境风险(

49、重大安全事故次生灾害风险、危险化学品泄漏造成人员和环境伤害、油气泄漏污染风险、放射源散失和落井引发治安事件、环境违法造成群体性事件、三废违法排放造成污染)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分类。全部符合要求,得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3分。3.环境风险台账的内容包括风险类别、地理位置图、厂区平面布置图、周边环境风险受体分布图,可能的事故类型及后果,现有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应急资源情况等,内容全面、完整。全部符合,得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3分。4.按要求将环境风险识别信息录入环境风险数据库,内容完整、准确。全部符合要求,得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3分。3.按照国家和集团公司有

50、关技术规范开展环境风险评估,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35分)依据:环境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审核企业、二级单位:1.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对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空气等不同环境要素分类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全部符合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编制环境风险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录入环境风险数据库。全部符合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3.若委托专业机构开展环境风险等级评估,受委托机构符合环保主管部门的有关资质要求,得5分;否则,不得分。4.采取适宜方式向员工通报环境风险评估报告内容,或员工了解其获取方式。全部符合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

51、断得0-6分。 4.依据环境风险评估结果规范建立和完善了突发环境事件风险防控措施;重大环境风险分层级确定了风险防控责任部门和负责人。(40分)依据:环境风险防控管理办法第审核企业、二级单位、基层单位及相关责任人:1.针对重大环境风险,建立和完善了风险防控措施。全部符合,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重大环境风险逐层级落实了防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全部符合,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3.重大环境风险所在基层单位有效落实环境风险防控措施。全部符合,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4.重大环境风险防控责任人了解环境风险信息及防控、应急措施,视符合比例得0

52、-10分。5.建立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完善了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在线监控系统、特征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对环境风险实施动态监控。(20分)依据:环境风险防控管理办法审核企业、二级单位、基层单位:1.建立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完善了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在线监控系统、特征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对风险实施动态监控,预警体系完善、有效。全部符合,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重大环境风险所在基层单位建立预警系统并有效运行。全部符合,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隐患排查治理(180分)1.制定安全环保事故隐患管理制度,明确隐患评估分级标准

53、。(20分)1.建立了安全环保事故隐患管理制度,制度职责明确、流程清晰、内容完善。(20分)依据:安全环保事故隐患管理办法审核企业及相关管理人员:1.企业建立了安全环保事故隐患管理制度,得10分;未建立,不得分。2.制度职责明确、流程清晰、内容完善,并明确评估分级标准。全部满足,得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3分。3.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熟悉制度或相关管理要求,由审核员判断得0-5分。2.按规定或安排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评估分级。(80分)1.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报告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排查和上报安全环保事故隐患。(15分)依据:安全环保事故隐患管理办法审核企业、二级

54、单位、基层单位:1.建立了事故隐患排查报告的激励机制。全部满足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及时对上报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人员进行了奖励。全部做到,得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3分。2.各层级按规定频次或安排,组织开展安全环保事故隐患排查,逐级建立隐患台账,实行动态管理。(45分)依据:安全环保事故隐患管理办法审核企业、二级单位相关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1.结合日常管理、专项检查、监督检查、HSE体系审核等工作,企业至少每半年、二级单位至少每季度、基层单位每月组织开展一次安全环保事故隐患排查。全部符合要求,得1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9分。2.基层单

55、位现场所有安全环保隐患问题被及时发现,得1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9分。3.建立了隐患台帐,并及时更新。全部符合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4.及时将隐患录入HSE信息系统。全部满足要求,得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3分。备注:审核组在现场新发现1个及以上会直接影响正常生产的隐患,或3处及以上属于“低老坏”且重复出现的,此“评分项”不得分。3.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对排查出的安全环保事故隐患进行评估分级,重大安全环保事故隐患评估后形成报告。(20分)依据:安全环保事故隐患管理办法审核企业和二级单位安全环保、规划计划等相关职能部门:1.对上报隐患及时进行评估

56、分级。全部做到,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重大隐患形成了评估报告,且报告内容清晰完善。全部满足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3.编制并实施隐患治理计划和专项治理方案。(55分)1.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计划和方案,落实治理资金并专款专用。(30分)依据:安全环保事故隐患管理办法审核企业和二级单位安全环保、规划计划、财务、设备等职能部门:1.制定了隐患治理计划且内容清晰、规范。全部满足,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重大隐患编制了专项治理方案,方案内容完善,做到“五到位”(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应急预案)。全部满足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

57、,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3.隐患治理按计划组织实施,无滞后现象。全部做到,得5分;发现有1个未能做到的情况,不得分。4.重大隐患的安全环保事故隐患治理资金专款专用。全部做到,得5分;发现有未做到的情况,不得分。2.隐患整改销项前,制定落实了有效的监控、防范和应急措施,并告知岗位人员;重大事故隐患现场规范设置标志。(25分)依据:安全环保事故隐患管理办法审核二级单位、基层单位:1.不能立即治理的事故隐患及正在治理的事故隐患,制定和落实了有效的监控措施、防范措施和应急措施。全部满足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管理人员和现场员工清楚相关事故隐患监控和应急措施。全部满足,得

58、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3.重大事故隐患现场规范设置标志,标志醒目、内容完善。全部满足,得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3分。备注:对威胁生产安全、环境安全和人员生命安全,随时可能发生事故的重大安全环保事故隐患,发现1项不符合,此“评分项”不得分。4.对治理过程进行跟踪和督办,治理完成后按规定进行验收、销项。(25分)1.对安全环保事故隐患治理项目实行跟踪或分级督办。(15分)依据:安全环保事故隐患管理办法审核企业、二级单位相关职能部门:1.对隐患治理过程进行跟踪或督办。全部做到,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事故隐患治理进度和状况定期向员工通报。全部做

59、到,得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3分。2.重大安全环保事故隐患治理项目完成后,按规定组织验收销项。(10分)依据:安全环保事故隐患管理办法审核企业、二级单位隐患治理相关职能部门:1.重大安全环保事故隐患治理项目完成后,按规定组织验收销项,并达到治理效果。全部做到,得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3分。2.安全环保事故隐患治理项目验收时,项目审批部门落实了“五不验收”要求(项目变更不履行程序不验收、治理项目不符合安全环保与节能减排要求不验收、挪用事故隐患治理资金的项目不验收、违反事故隐患治理原则搭车和扩能的项目不验收、项目竣工不进行效果评价不验收)。全部符合,得5分;发现1项不符合的

60、情况,不得分。重大危险源管理(70分)1.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落实防控措施。(70分)1.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向政府主管部门备案。(30分)依据: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审核涉及到重大危险源的二级单位、基层单位:1.按照规定开展了重大危险源的普查和辨识工作。全部做到,得10分;发现有未做到的情况,不得分。2.重大危险源排查和辨识工作全面、风险无遗漏。全部做到,得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3分。3.组织对重大危险源按规定时间进行安全评估,并在发生变化时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全部做到,得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3分。4.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档

61、案资料,且资料满足要求。全部做到,得5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3分。5.按规定向地方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全部做到,得5分;发现有1例未备案的情况,不得分。2.落实了重大危险源分级管理和监控措施。现场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标识,标明风险内容、危险程度、防控办法等内容。(40分)依据: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审核涉及到重大危险源的基层单位及岗位员工:1.按照规定落实了重大危险源分级管理和监控措施。全部满足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2.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并报告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情况。全部满足要求,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3.现场验证,设置风险提示牌和明显安全警示标志,标明风险、危险程度、防控办法和应急措施。全部满足,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4.员工清楚本岗位重大危险源监控职责、措施和应急措施。全部清楚,得10分;其他情况,由审核员判断得0-6分。4、合规性管理(300分)法规收集和应用(80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