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3单元乘法知识点复习及随堂练习 北师大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0153288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3单元乘法知识点复习及随堂练习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3单元乘法知识点复习及随堂练习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3单元乘法知识点复习及随堂练习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3单元乘法知识点复习及随堂练习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第3单元乘法知识点复习及随堂练习 北师大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卫星运行 (三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依据算式,可将两个乘数分别按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数,再将近似数相乘,所得的积作为估算的结果。2、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的个位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得数的的末位与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补充计算方法:(1)计算时,可以把数拆分成积的形式,再根据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计算。例如: 11421=11437=3427=2394(2)可以把其

2、中一个数改写成和的形式,再用另一个数和新拆分出来的两个数分别相乘,把所得的积相加。例如: 11421=114(20+1)=11420+1141 =2280+114 =2394(3)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3、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1时=60分 1日=24时课堂练习:1:用竖式计算。27105= 16014= 54314= 13638=46021= 35030 = 26730= 10630=2:商店从工厂批发了100台电风扇,每台150元。商店在卖出60台电

3、风扇后,开始降价销售,如果这批电风扇全部售出,你认为商店是赚钱还是亏本?如果赚,赚多少?如果亏,亏多少?(每台电风扇原价170元,现价148元。) 3:修一条公路,计划修205米,20天完成,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请列出竖式计算) 4:张阿姨买了百科全书、科学探索这两种书各60套,百科全书每本150元,科学探索每本105元,总共应付多少元?(请列出竖式计算)第二课时 有多少名观众(大数的估算)知识点: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课堂练习:一、判断题1、一袋白糖3.4元,妈妈要买10袋,大约要带30元。( )2、3242304012

4、00。( )3、玲玲读一本230页的故事书,每天读24页,11天能读完。( )4、今天小明的爸爸给他出了一道数学题,一个油桶能装60升的柴油,现在有541升的柴油,问装这些柴油至少需要9个油桶。小明说的是正确的。( )二、单项选择题1、一个粮店3天售出的大米的质量分别是430千克、380千克、407千克,估计一下,这个粮店30天大约能售出大米( )千克。A.12000 B.9000 C.150002、学校会议室有11排座位,每排有48个,大约能容纳( )人。A.500 B.600 C.不确定3、甲乙两地的公路长1357千米,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时行驶98千米,照这样计算,( )时能到达乙

5、地。A.13 B.14 C.不确定4、小小超市六月份前3天的营业额是589元、613元、598元,这个月的营业额大约是( )元。A.15000 B.18000 C.190005、图书馆有293个装满了书的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其中一个书架第一层的藏书52本,第二层的藏书49本,第三层的藏书54本,第四层的藏书50本,图书馆大约藏了( )本。A.60000 B.70000 C.不确定6、星期日有389名同学到少年宫参观,每40名同学分成一组,每组由2名老师带队。成人票每张80元,儿童票每张39元。购买门票大约需要( )元。A.18600 B.17600 C.不确定一、1、 2、 3、 4、二、1

6、、A 2、A 3、B 4、B 5、A 6、B第三课时 神奇的计算工具知识点:1、利用“M+”存储键,“MR”提取键,计算四则运算的题目。2、了解计算机中使用的是二进制计数法,就是满2进1。3、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计算:1、 刷牙时,每10秒的水流约有500毫升,一个人每天刷牙两次,水流失量约为1千克,全国约13亿人,每天流失的水是多少千克?合多少吨?一年365天将流失多少吨水?则每天白白流失自来水大约是500(18010)1000=9千克一年365天将流失9千克13亿365天2次=854100万吨.2、如果一个小朋友一

7、次洗手浪费200毫升水, 每天洗3次手,一年将流失多少水?全国13亿人又将流失多少吨水呢?200毫升200克0.2千克0.0002吨0.000233651300,000,000284700000吨28470万吨2.847亿吨探索与发现 (有趣的算式)知识点:第一组算式:积的位数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1,积的最高位和最低位都是1,中间的数字为因数的位数,两边的数字相同并依次减1。(此为回文数)第二组算式:积都由1、4、2、8、5、7几个数字组成,而且前后排列的顺序不变,只需要确定末位数字就可以算出积(如果能直接推算出首位数字则更好)1428571=142857 1428573=4285711428

8、572=285714 1428574=5714281428575=714285 1428576=857142第三组算式:积的个位都是1,首位都是9;积的位数正好是两个因数位数之和;积的每一位都是由9、8、0、1组成,只要在首位补9,倒数第二位补0就可以了,只有一个8和一个1。9999=9801 999999=998001 99999999=99980001例: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第四组算式:在09的十个数字中,任意选择四个数字,组成数字不重复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然后两数相减,并把结果的四个数字

9、重现组成一个最大的四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再次相减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最后得到数字4176。趣味算式1、从山脚到山顶有2222222层,每一层有5555555级台阶,要走多少级台阶才能到达山顶?225=2255= 222555= 22225555= 2222255555=222222555555=22222225555555=2222222255555555=2、用计算器算: 按规律直接写:99911= 99914=99912= 99915=99913= 99916=3.算一算,再写出两个这样的算式。18+1= 10899=128+2=109899=1238+3=1099899=12348+

10、4=10999899=123458+5=109999899=4、奇妙的11、111、1111、。19=2=11129+3=1111239+4=11112349+5=123459+6=1234569+7=12345679+8=123456789+9=知识检测一、计算能力测试。1、直接写得数。 4220 6012 70040 3062 968 147 2、列竖式计算。 17846 40825=37235 38023二、填空。 1、27217321( )A、10021 B、7342 C、10042 D、27422、25(175)不等于( )A、(517)(55) B、12517 C、555517 D

11、、517553、999101不等于( )A、(10001)101 B、(1001)999 C、999(1001) D、(900909)1014、探索规律。123456789922222222202,123456789933333333303,观察上面两个算式,写出下面两式的结果。12345678994( ),12345678945( )。33333666672222211111,333333666667222222111111,观察上面两个算式,写出下面两式的结果33333336666667( ),3333333366666667( )。每台录音机原价175元,现价每台125元三、我会解决问题

12、。(29分)1.商店从工厂批发了80台录音机,商店从工厂批发的复读机每台148元,商店要付给工厂多少钱? 商店卖出70台录音机后,开始降价销售。如果商品全部售出,你认为商店是赚钱还是亏损?赚(亏)多少? 2、 花圃的长是30米,宽是25米,要给这个花圃围上篱笆,需要准备多长的篱笆?如果每平方米大约种40棵郁金香,这个花圃大约能种多少棵郁金香?(5分)3、动物园饲养了一头大象,这头大象一天要吃298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吗?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

13、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

14、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

15、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苹果桔子梨箱数(箱)“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

16、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131623每箱重(kg)2413164、看表回答问题(1)苹果和桔子一共多少千克? (2)梨比桔子多多少千克? (3)苹果每千克3元,桔子每千克2元,梨每千克5元,请问苹果、桔子、梨各买10箱,一共需要多少钱?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