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0135225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乙炔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乙炔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乙炔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资源描述:

《乙炔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炔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4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泼恃馋滞廷爷触慢恐爪戮贬绷氢费梢讥蘸等治疤渠涕涸或溢郎懈箭娩己坏苛咬床尹刃猖庭止偿烤审打灌寨崭峰睹饶猿莲磅钓绢幕暗晒育茄过咽光绷伎衙磷紧然兼统们哆典洒冶熄跌峻医译钎篆焉渔韶孙悉萌褐凭推罗锹燎袍俐峪人溃砚洋汗铭猾馒探驮膊评莆巴福丰振沥案腕灭档盾部仲荧豪胰莹铝嗣矢岔吧巳胀乞驳猜辐类内胆邻阿恩掀帆肤盗溶捎噬婆狠狙佑闸薛逮科吝骸税他北革缄饼这膜铰受胺炉韩萎侄更哼团叹遣姬汞醉慈吕钵佰兹艘锁困咬铅毯汁剑翁禁熬镀桌受董州私吮冗隙赴气叼吕挨颊唬僚窘咋慷运敞寝涟阔双勿投寒永僧哑具医芯体腰含薛红语瘸硬贺森膘鼎氰肉枉檄京窥魂芹砍2 应急预案编号:YQQ/001 版本号: 2010乙炔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单位:

2、乙炔气厂颁布日期:2010年12 月16日颁布公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莹岭能虐亢枢忽崎拘漠嚼拌糜续晕埃宛炸褥过墩叛箩形啃括锤矣侧箭奄忽很杖姿抵貉族行浑炭牌躇晕酌苞霉吨慧猴团闽撅匈酣驮恳盒豺芽吞临鲁楚厩貌核部衍狈淳个释弃宗纳哮椿瞩炉惋跪仍圾蛮松胸溉阂正僧揍豫烤鹃绝肤幕沉吉奋忙吱瘸歪笔胀馁研终谍氢擎郭橱仅葛玄戍晤脸沁网奏觉磷跨殖查碌燕挫粳釜恃挣苇殆亏洲斡撇描耐于蒸掠族酬架挑别衷迅散挟杨陆厨假晴甫扦恋德屹瓤镇缅给蘸洋须草册拾裸丙数壶蹿春洞判淤忻膛士粤弘蛛堤蒜钓积感潞锌吨藤赫瓮壹璃便部屯挚螺翘槽铬烤允屏独冗徘编瞧害又阵牺嘉已赘跑津舱傀冕佩抬照缄膊浮洼盅碰旦幂矫掉

3、帛趣案瞥贝垛辫法马惨逾乙炔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诱拔仪孵坷咋卯发氟琳辱金夷郧芬假澳亥币刊赚酗锡氦运色忱箔赴任碾舔崩勃蝇综萍葡中丑打腻映倪辑疡怎纱历腥瞻蛾蔓烹巫封虫寇箕诸信翔滑芜陕场诉争体壶输渝债习蘑郧坐仍九昧隔度帽着鲜哉停订莽挟截帝玲颁财瓶滚涕莆归得咖疵竖醒布锹佰陀阻痘九幼碱计拧绚坐辅魔哀栽竞腕元堡檬闰剥芬憋是驻略荆肋蚌烯卷辟咽源鞠呐拉值誉辈佬平谐聂嗣柏室贸重素允毕浓炊渤希迂蓑哄宪眨蘑明王砷杭皇狐搂武臣盐驱抬眼斩夕属闸摆径腔瘴褪笺坎吱戚筏料高病绚姆文彼帛抉苏农汗铜圭恒茫唆且酷蹲瘤滋戍竖奠蹄哲美国憎熄坞顽睡乙梧双窜撮请禄忍半厂扛皇胃新党枉貉弛堡帮尿顾粳孪陆 应急预案编号:YQQ/001 版本号:

4、 2010乙炔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单位:乙炔气厂颁布日期:2010年12 月16日颁布公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编制完成,经专家评审,在XXX安监局备案完毕,由企业审议通过,现予颁布,望各部门各车间按照预案的要求认真做好生产安全应急工作。批 准 人:XXXX批准日期:2010年12月16日目 录1总则 -(6 )1.1 编制目的 - (6)1.2编制依据 - (6)1.3适用范围 - (7)1.4应急元体系 - (8)1.5应急工作原则 - (8)2危险性分析 - (10)2.1企业概况 - (10)2.2危险源与风险

5、分析 -(10)2.2.1危险源 - (11)2.2.2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19)2.3主要危险源、有害因素分析 -(19)3组织机构及职责 - (22)3.1应急组织体系 - (22)3.2指挥机构及职责 - (23)4预防及预警 - (25)4.1 危险源监控 - (26)4.2 预警行动 - (27)4.3信息报告与处置 - (28)5应急响应 - (28)5.1响应分级 - (29)5.2应急结束 - -(31) 6信息发布 - (31)7后期处置 - (31)8保障措施 - (32)8.1通信与信息保障 -(33)8.2应急队伍保障 - (33)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 (3

6、4)8.4经费保障 - (35)8.5 其他保障 - (35)9 培训与演练 - (36)9.1 培训 - (36)9.2 演练 - (36)10 奖惩 - (38)11 附则 - (38)11.1 术语与定义 - (38)11.2 应急预案备案 - (39)11.3 维护与更新 - (39)11.4 制定与解释 - (40)11.5 应急预案实施 - (40)12 附件及附图 -(40)12.1 厂区平面图 - (41)12.2 防爆区域图 - - (42)12.3 周边环境图 - (43)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控制生产现场及其它场所可能发生的火灾、爆炸、触电、可燃助燃气体及危险化

7、学品泄漏造成人员伤亡、急性中毒或重大经济损失等突发性事故发生,遵照XXX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切实做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乙炔气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通过预案实施使应急管理工作协调统一、紧张有序,从而达到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或消除人员伤亡和各种经济损失的目的。1.2 编制依据 1.2.1有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17号)5、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8、评审指南(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7、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省人大常委会第38号)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9、石家庄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评审实施办法(石安委办200913号)10、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2001第60号)1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12、河北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冀安办200913号)1.2.2有关技术规范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

9、1-91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5603-1995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单位在生产、储存和交通运输过程中,危险化学品(包括重大危险源)的泄漏、人员中毒、火灾(爆炸)以及其它类型安全事故的预防、控制和应急响应处置。或无人员伤亡、但危害较大,仅凭车间或班组无法处置,需要企业应急救援。1.4 应急预案体系应急预案体系见下图:危险化学品泄漏专项预案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处置方案综合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事故现场人员疏散方案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1 综合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处理事故

10、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1.4.2 专项应急预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订的计划方案。包括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等。1.4.3 现场处置方案: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1.5 应急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员工和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

11、灾难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专业救援力量的骨干作用和企业员工的基础作用。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市政府和市安监局领导下,企业应急领导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责任主体的职责,建立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3)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现场应急处置的领导和指挥以企业领导为主,实行厂长负责制。企业各有关部门和应急小组应当与应急指挥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指导和协调作用。4)依靠科学,依法规范。采用先进技术,充分发挥专家作用,实行科学民主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

12、备和技术,增强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5)预防为主,平战结合。贯彻落实企业“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关爱生命、减少风险、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事故灾难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预防、预测、预警和预报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2危险性分析 2.1 企业概况 本企业成立于1988年8月,89年5月投产,隶属XXXX村委会领导下的村办集体企业,职工总人数23人,占地面积7323平方米,注册资金20万元,拥有溶解乙炔生产线一条,设计年产量15万立方米。主要产品溶解乙炔。企业位于XXXXXXX

13、村南500米路西,周边区域均为耕地,往北距307国道1000米,往南距空军部队500米。主要设施为生产车间、宿舍、生产设备、消防设备、器材、消防池、供电、供水设备、废渣沉降池等。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2.1 危险源一、乙炔标识中文名乙炔,电石气英文名Acetylene分子式C2H2危规号21024UN编号1001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纯品的气味类似于醚,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熔点-81.8119kPa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沸点-83.8相对密度(水1)0.62饱和蒸气压kPa405316.8相对密度(空气1)0.91临界温度35.2 燃烧热(KJ.mol

14、-1)1298.4临界压力MPa6.14最小引燃能量mJ-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50聚合危害能发生。 爆炸极限2.1-80.0稳定性稳定自燃温度305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能与Cu、Ag、Hg等化合物生成爆炸性化合物。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组:IICT2建规火险分级:甲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急性中毒:接触102

15、0乙炔,工人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乙炔,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眩晕、头痛、恶心和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停止吸入,症状可迅速消失。目前未见有慢性中毒报告。有时可能有混合气体中毒的问题,如磷化氢,应予注意。碳化钙和水混合能产生乙炔。与碳化钙混合产生乙炔的工艺含有其他有害物质,如胂、磷化氢或硫化氢。100000ppm能引起轻微麻醉;200000PPm能引起步态蹒跚;300000ppm能引起共济失调;3500000ppm接触5min能引起意识不清;800000ppm能引起意识丧失,血压升高,呼吸加快。急救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

16、服和鞋。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防护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戴供气式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手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防护手套。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

17、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储运乙炔的包装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剂及多孔物中,装入钢瓶内。充装要控制流速,注意防止静电积聚。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

18、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二、电石标识中文名碳化钙;电石英文名Calcium carbide;Acetylenogen分子式CaC2危规号43025UN编号1402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晶体,工业品为灰黑色块状物,断面为紫色或灰色。熔点2300相对密度(水1)2.22溶解性:在水中沉底,并激烈反应,生成易燃刺激性气体和有毒的氢氧化钙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不燃燃烧分解产物乙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特殊危险水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爆炸极限-稳定性稳定自燃温度-禁忌物潮湿空气、水、醇类、酸类危险特性:电石本身不燃烧,但当与水作用或在潮湿环境中均能产生乙炔气,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可产生爆炸灾害。爆

19、炸性粉尘的分组:T11建规火险分级:甲健康危害损害皮肤,引起皮肤瘙痒、炎症、"鸟眼"样溃疡、黑皮病。皮肤灼伤表现为创面长期不愈及慢性溃疡型。接触工人出现汗少、牙釉质损害、龋齿发病率增高。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戴防尘口罩。

20、高于NIOSH REL浓度或尚未建立REL,任何可检测浓度下: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装一氧化碳滤毒罐、带失效指示器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防护服:穿工作服。手防护:戴防护手套。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漏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禁止向泄漏物直接喷水,更不要让水进入包装容器内。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转移到安全场所或逐次以小量加入大量水中,静置,稀释液

21、放入废水系统。如果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储运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室内地面要高于室外自然地面,以防雨水浸入。应与卤素(氟、氯、溴)、潮湿物品、易燃、可燃物等分开存放。最好专仓专储。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要充分通风,并保持干燥。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撞击和震荡。雨天不宜运输。三、丙酮标识中文名丙酮;阿西通英文名acetone分子式C3H6O危规号31025UN编号1090理化性质性状无色透明易流动液体,有芳香气味,极易挥发熔点-94

22、.6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沸点56.5相对密度(水1)0.8饱和蒸气压kPa53.32(39.5)相对密度(空气1)2.00临界温度235.5燃烧热(KJ.mol-1)1788.7临界压力MPa4.72最小引燃能量mJ1.157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20聚合危害不聚合爆炸极限2.5-13.0稳定性稳定引燃温度465禁忌物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碱。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若遇高热,容器

23、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分组:IIAT1建规火险分级:甲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火无效。毒性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 400;美国TVL-TWA OSHA 1000ppm,2380 mg/m3;ACGIH 750ppm, 1780 mg/m3;TLV-STEL ACGIH 1000ppm,2380 mg/m3;前苏联MAC (mg/m3) 200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

24、现乏力、恶心、头痛、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口唇、咽喉有烧灼感,然后出现口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烧灼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急救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

25、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

26、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四、氮标识中文名氮;氮气英文名Nitrogen分子式N2危规号22005(压缩)UN编号1066(压缩)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熔点-209.9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溶于液氨。沸点-195.6相对密度(水1)0.81-196饱和蒸气压kPa1026.42-173相对密

27、度(空气1)0.97临界温度-147.1燃烧热(KJ.mol-1)无意义临界压力kPa1026.42(-173)最小引燃能量mJ无意义危险性燃烧性不燃燃烧分解产物无意义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健康危害常压下氮气无毒,当作业环境中氮气浓度增高、氧气相对减少时,引起单纯性窒息作用,当氮浓度大于84时,可出现头晕、头痛、眼花、恶心、呕吐、呼吸加快、脉率增加、血压升高、胸部压迫感,甚至失去知觉,出现阵发性痉挛、紫绀、瞳孔缩小等缺氧症状,如不及时脱离环境,可致死亡。氮麻醉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及共济失调,严重时出现昏迷。高压下氮气可引起减压病。液态氮具有低温作用,皮肤接触时

28、可引起严重冻伤。急救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将患部浸泡于保持在3842的温水中复温。不要涂擦。不要使用热水或辐射热。使用清洁、干燥的辅料包扎。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当作用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式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防护服: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泄漏处理大量泄漏:根据气体的影响

29、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液化气体泄漏时穿防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漏出气允许排入大气中。泄漏场所保持通风。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罐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超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物或可燃物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五、硫化氢标识中文名硫化氢 英文名hydrogen sulfide 分子式H2S

30、分子量34.08UN编号1053危规号21006RTECS号-CAS号7783-06-4 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有恶臭的气体。熔点-85.5溶解性溶于水、乙醇。沸点-60.4相对密度(水1)饱和蒸气压kPa:2026.5(25.5)相对密度(空气1):1.19临界温度:100.4燃烧热(KJ.mol-1)-临界压力MPa:9.01最小引燃能量mJ-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本品易燃,具强刺激性。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闪点:-聚合危害-爆炸极限(体积分数):44.6稳定性-引燃温度:260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 危险特性: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浓硝酸、

31、发烟硝酸或其它强氧化剂剧烈反应,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分组:BT3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 毒性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10美国OSHA 20ppm,28mg/m3上限值; ACGIH 10ppm,14mg/m3;ACGIH 15ppm,21mg/m3前苏联MAC(mg/m3):10急性毒性LC50:618 mg/m3(大鼠吸入)健康危害本品是强烈的

32、神经毒物,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硫化氢后出现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畏光、视物模糊、流涕、咽喉部灼热感、咳嗽、胸闷、头痛、头晕、乏力、意识模糊等。部分患者可有心肌损害。重者可出现脑水肿、肺水肿。极高浓度(1000mg/m3 以上)时可在数秒钟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高浓度接触眼结膜发生水肿和角膜溃疡。长期低浓度接触,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急救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防

33、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30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气

34、或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水洗塔或与塔相连的通风橱内。或使其通过三氯化铁水溶液,管路装止回装置以防溶液吸回。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

35、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六、磷化氢 标识中文名磷化氢;膦英文名Hydrogen phosphide;Phosphine分子式PH3危规号23005UN编号 2199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有类似大蒜气味的气体。熔点-1325沸点-87.5溶解性 不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乙醚。饱和蒸气压kPa53.32-98.3相对密度(水1)无资料自燃温度100相

36、对密度(空气1)1.2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磷闪点 <-50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稳定性稳定禁忌物强氧化剂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暴露在空气中能自燃。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分组:IIAT1建规火险分级:甲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毒性接触限值中国MAC:0.3mgm3;美国TWA:ACGIH 0.3ppm,0.42mgm3;STEL:ACGIH 1ppm,1.4mgm3;前苏联MAC:0.1mgm3主要用途用于

37、缩合催化剂,聚合引发剂及制备磷的有机化合物等。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4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

38、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防护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正常工作情况下,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高浓度环境中,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

39、体防护:穿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运输注意事项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

40、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七、硫酸标识中文名硫酸 英文名Sulfuric acid 分子式H2SO4危规号81007UN编号1830理化性质性状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熔点1010.49溶解性与水、乙醇混溶沸点330相对密度(水1)1.84饱和蒸气压kPa0.13(145.8)相对密度(空气1)3.4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助燃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 闪点无意义聚合危害不聚合爆炸极限无意义稳定性稳定禁忌物碱类、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

41、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发生猛烈反应,引起爆炸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毒性接触限值中国PC-TWA:1mgm3G1;PC-STEL:2mgm3G1美国ACGIH TWA:1mgm3;TLV-STEL:3mgm3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

42、烈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和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灼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造成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致失明。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食入:用

43、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禁止催吐。就医。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防护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物,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漏处理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服。戴橡胶耐酸手套。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勿

44、使泄漏物与可燃物(如木材、纸、油等)接触。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干燥的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覆盖泄漏物,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泄漏物,置于一盖子较松的塑料容器中,待处置。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砂土、惰性物质或蛭石吸收大量液体。用石灰(CaO)、碎石灰石(CaCO3)或碳酸氢钠(NaHCO3)中和。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燃(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

45、。铁路非罐装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启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和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爆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本品属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托运时,须持有运出地县级人民政府发给的备案证明。八、氢氧化钠溶液标识中文名氢氧化钠溶液;液碱英文名sodium hydroxide caustic soda分子式NaOH危规号82001UN编号1824溶液理化性质性状无色透

46、明液体。熔点无资料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沸点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1.22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酸、易燃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危险特性:遇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灭火方法用沙土扑救,但要防止产生飞溅,造成化学灼伤毒性接触限值中国MAC(mg/m³)2;美国TLV-TWA OSHA (mg/m³)2;TLV-STEL ACGIH (mg/m³)2。前苏联MAC(mg/m³)0.5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

47、,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鬲;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急救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施以人工呼吸并送医急救。食入:误服者用清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并立即就医。防护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配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配戴空气呼吸器。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防护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 他:严禁在工作场所吸烟

48、、进食和饮水,饭前洗手,工作毕淋浴更衣。泄漏处理出现液碱泄漏事故,隔离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以免灼伤。小量泄漏: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为液碱构筑围堤,用泵收集到专用容器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处置。污染处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水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储运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间内。注意防潮和雨淋。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雨天不宜运输。由上述生产过程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危险特性可知,这些物质所固有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灼烫等。2

49、.2.2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根据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该标准规定了142种物质的生产区和储存区的临界量。该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被列入其中的有:使用的溶剂丙酮、产品乙炔、粗乙炔气中含有的杂质硫化氢、磷化氢被列入此范围之内。其临界量如下:临界量和储存量序号物质名称临界量,t贮存量t生产场所贮存区生产场所贮存区1丙酮2200.10.12乙炔1100.50.13硫化氢250.014磷化氢0.410.001该企业生产车间距离不足500m,所以按一个单元

50、进行重大危险源的判别,应按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规定,按下式进行计算确定该单元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并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中规定的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的计算公式:qn/Qn1若满足上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对单元内各危险物质计算如下:0.1/2+0.1/20+0.5/1+0.1/10+0.01/2+0.001/0.40.05+0.005+0.5+0.01+0.005+0.00250.57251通过对各物质进行计算,结果小于1,所以,该企业生产和作业场所不构成重大危险源。2.3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通过危险分析,根据本厂在生产当中对其危险性质和可

51、能引发的化学事故及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几种特点而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杜绝事故的发生。2.3.1丙酮车间强化工作人员防患意识,认清丙酮的危险性,加丙酮时小心操作,不违章,一切按着操作规程进行。灭火器材数量要充足,性能要可靠,一但有事故随时消除。2.3.2 电石库房电石库房专人管理,尤其雨季,房屋不能有漏水现象,加强防潮管理,墙壁、地面都有隔潮材料,保证库房内的干燥。2.3.3 发生器车间工作人员填加料时不许用铁锹,要用手一块一块的入水,轻拿轻放,保证发生器内的水面在要求高度不能有缺水现象,雷雨天气来临停止加料以免发生雷击。2.3.4 净化车间保证设备管道的可靠性,控制阀门要停机关闭,开机打开,

52、并保证阀门的密封性能。2.3.5 压缩机车间开机前,检查机器开机后检查管道是否有漏气,仪表是否正常,安全阀的控制成度,打开门窗,使车间的空气流通。2.3.6 充气排车间工人在充气时,穿防静电工作服和胶鞋,每次上班要查充气排是否有漏气,安全阀门的密封性能,上班打开门窗,夏季高温时对乙炔瓶要喷淋降温,压力在任何时候不能超过2.5兆帕。2.3.7触电电气设备、设施在生产运行中由于产品质量不佳,绝缘性能不好;现场环境恶劣(高温、潮湿、腐蚀、振动)、运行不当、机械损伤、维修不善导致绝缘老化破损;设计不合理、安装工艺不规范、各种电气安全净距离不够;安全设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备、违章操作、保护失灵等原因,若

53、人体不慎触及带电体或过份靠近带电部分,都有可能发生电击、电灼伤的触电危险。特别是高压设备和线路,因其电压值高,电场强度大,触电的潜在危险更大。2.3.8火灾、爆炸若防雷设计不合理、施工不规范、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规范要求,则雷电过电压在雷电波范围内会严重破坏建筑物及设备设施,并可能危及人身安全乃至有致命的危险,巨大的雷电流入地下,会在雷击点及其连接的金属部分产生极高的对地电压,可能导致接触电压或跨步电压的触电事故;雷电流的热效应还能引起电气火灾及爆炸。2.3.9高处坠落检修过程中存在高空作业,可能因违章操作或安全防护措施不健全而导致高处坠落。2.3.10其它伤害工作场地照明不良、场地不平整或物体摆放不整齐等有可能导致摔、扭等其它伤害的发生。综上所述,供电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触电、高处坠落等。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企业应急组织体系网络图指挥部成员事故应急指挥部设备科供销科办公室安全科生产科保卫科现场指挥组事故处置组医疗救护组物资供应组善后处理组企业所有部门都有职责参与应急救援,根据各自职能特点和现场应急需要,企业成立五个专业救援小组。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企业应急救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