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0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0134851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9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0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0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0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0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10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 第20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应考能力提升 人民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20讲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考纲卷别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考情分析全国卷2013·胡佛干预政策2015·社会保障新课标全国卷试题,核心素养立意的态势日趋明显,如考查对胡佛干预政策的历史理解与时空观念的养成,关注对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等主干知识考查。本讲内容在新课标全国卷高考中命题率不高,但本讲内容与社会热点问题联系紧密,在今后的复习中仍要关注主干知识,注意现实热点与教材内容的衔接全国卷2014·美国经济危机全国卷2017·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后减少国家干预经济全国卷 (2015&

2、#183;高考全国卷)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知识定位】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社会保障政策。【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时空观念由“1935年8月”“美国国会”推知是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时期,美国政府的应对历史解释由“退休人员”“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推知罗斯福新政建立养老金制度,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失业保险制度【解

3、析】本题关键信息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由材料“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说明对工人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有明确的规定,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故选B项;A、D两项是对工业生产的调节,C项是对农业生产的调节,故排除。【答案】B (2013·高考全国卷)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知识定位】本题考

4、查罗斯福新政与胡佛实行的相关措施的关联性。【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两方面,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时空观念据“美国总统胡佛”“罗斯福新政”可判断是1929年经济大危机时期历史解释由胡佛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结合所学可知,符合此要求的措施是“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的主旨:胡佛的某些措施被罗斯福新政所借鉴,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来作答。A项与罗斯福新政允许罢工存在矛盾;B项与罗斯福新政相悖;C项罗斯福新政是通过行政手段调整农业生产,并非“自愿减少耕地”;D项的

5、整顿金融和兴办公共工程的做法为罗斯福新政所借鉴。【答案】D练真题1(2017·高考全国卷)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解析:选A。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出现“滞胀”,不得不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干预,A与此相符;B是经济调整方式之一,不是目的;此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缩减福利,C错误;此

6、举意在更多利用市场发展经济,而非恢复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D错误。2(2015·高考海南卷)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至47%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开拓国际市场,“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是调整农业的措施,与题目不符,故A项错误;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要是抵御外来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不符合题意,

7、故B项错误;“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是恢复工业的措施,故C项错误;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开发,故D项正确。3(2014·高考海南卷)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解析:选A。题干材料中“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说明工人从经济发展成果中获取很少,故A项正确;题干中“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

8、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说明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1929年以前,供给与需求已经出现了矛盾,故C项错误;“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是在罗斯福新政才开始实施,故D项错误。练模拟1(2018·郑州高三质量预测)1931年9、10月间,各国央行大量抛售美元资产,囤积黄金,出现了海外挤兑风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将再贴现率提高到3.5%,虽然阻止了黄金外流,却加大了美国银行的倒闭风险,仅10月份就有522家商业银行关门。各国银行的行为最终促使美国()A恢复银行信用B主动货币贬值C放弃金本位制D扩权美国央行解析:选C。“恢复银行信用”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故A项错误;美国

9、主动货币贬值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故B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各国央行大量抛售美元资产,囤积黄金,最终导致美国放弃金本位制,故C项正确;美国在罗斯福新政权时扩权央行,故D项错误。2在严重经济危机环境下,“胡佛水坝”于1931年3月开工,胡佛总统宣称“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同时其财政部长梅隆称“在这个国家,无论政府还是企业,他们行动一致,坚定地阻止工资下调,并尽量保证更多的人就业,并以此增加消费我们也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生活标准。”胡佛政府的这些言行()A表明政府已放弃自由竞争 B是对传统经济政策的修正C纯属愚弄民众的政治欺骗 D有效缓解了当时经济危机解析:选B。胡佛宣称“通过有利可

10、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这只是局部干预,没有表明政府已放弃自由竞争,故A项错误;对经济的局部干预,表明已经开始对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进行修正,故B项正确;胡佛政府的干预是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的必然措施,并非愚弄民众的政治欺骗,故C项错误;胡佛政府的干预并没有有效缓解美国当时的经济危机,故D项错误。3(2018·威海、文登高三质检)下面是一部专著的部分章节标题:第四章价格垄断损害了美国的商业第五章阻碍农业发展第六章失业者并未真正受益第七章更多失败的公共计划第八章干预金融第九章以保护工人的名义损害劳工利益第十章奇高的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A垄断组织产生不利于

11、经济发展B胡佛的经济政策加剧经济危机C罗斯福新政并未挽救美国经济D“福利国家”制度带来了负面影响解析:选C。材料中涉及对商业、农业、工业、金融、公共计划等各个国民经济领域的干涉,且是对这些新政效果的否定,故C项正确。4下表为美国1981年综合预算调整法中部分削减的内容及金额(单位:十亿美元) 。据此可知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旨在()内容1982财年1983财年1984财年医疗、社会保险3.54.85.9医疗、住房补贴11.21.7其他项目21.829.735.3A.遵循自由放任,推广“新经济” B加强宏观调控,缓解经济“滞胀”C节省政府开支,发展高新技术 D减少政府干预,缩小“福利国家”解析:选D

12、。“遵循自由放任”是罗斯福新政前美国的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美国政府削减社会福利不是加强宏观调控,而是减少国家的干预,故B项错误;“发展高新技术”材料没有涉及,故C项错误;美国政府削减社会福利表明美国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故D项正确。(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8·孝感高三统考)20世纪30年代中国经济学界曾就中国是走“统制经济发展模式”还是走“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产生争论。产生上述争论的主要背景是因为当时()A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艰难C南京政府大力倡导 D日本法西斯对华侵略加剧解析:选A。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

13、“统制经济发展模式”和“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受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艰难,故B项错误;南京国民政府并未提倡该种争论,故C项错误;日本法西斯对华侵略加剧是1937年后,对该争论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2(2018·沧州高三联考)有学者概括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的精神状态时写道:“对个人主义和不受妨碍的个人奋斗的忠诚莫过于1929年。”1928年,胡佛竞选总统时就声称自己主张“粗狂的个人主义”。这反映了()A社会精神状态助推经济无序发展 B胡佛对即将到来的危机早有预警C自由主义理论推动经济良性发展 D稳定的国际关系有利于经济

14、发展解析:选A。据材料“对个人主义和不受妨碍的个人奋斗的忠诚莫过于1929年”可知社会精神状态助推经济无序发展,最终导致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故A项正确;据材料“胡佛竞选总统时就声称自己主张粗狂的个人主义”可知,胡佛并未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产生警觉,故B项错误;20世纪20年代自由主义理论的盛行助推经济无序发展,最终导致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C项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20世纪20年代美国人的精神状态”与稳定的国际关系无关,故D项错误。3美国大垄断财团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讽刺罗斯福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攻击他是“本阶级的背叛者”。

15、 这是因为罗斯福新政()A某些措施带有社会主义色彩 B破坏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C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放弃了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解析:选A。材料中美国大垄断财团(资产阶级)讽刺罗斯福总统是共产主义的代理人,说明罗斯福新政在一定程度上顾及了无产阶级的利益,故A项正确。4(2018·沧州高三联考)读下图,美国私人部门利润率的变化反映了()A企业利润受到国家政策影响 B企业的利润和政府福利政策无关C企业税收成本呈现下降趋势 D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渐趋激化解析:选A。据美国私人部门利润图可知,“19291933年”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利润率下降,“19331939年”,由于罗斯福的新政措

16、施,利润率开始上升,因此企业利润受到国家政策影响,故A 项正确。5(2018·怀化高三期中)钱乘旦的世界现代化历程 对美国的创新进行了评说,它建立了这样一个政府,它分权但不分裂,制衡却不抗衡20世纪20年代末,为了拯救市场,唯一的办法居然是“中止市场”!但“中止市场”又不是“消灭市场”,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材料中“美国的创新”在经济上体现为()A允许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 B首创了福利国家制度C政府对经济领域加强干预 D实行了计划经济模式解析:选C。“允许国有制和私有制并存”并不是美国的创新,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福利国家制度,故B项错误;据材料

17、中“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控制市场的权力,而执行这种权力的恰恰是国家”可知是加强政府对国家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美国未实行计划经济模式,只是借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故D项错误。6如图为20世纪30年代所刊登于名利场上的漫画,其中“布条”为新政的各种机构与立法,其主旨为()A新政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B新政束缚了美国自由制度C经济大危机束缚经济发展D新政束缚了总统的行政权解析:选B。罗斯福新政并未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只是缓和了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新政最大的特点是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漫画正体现了这一点,故B项正确;题目中提到的是新政与美国经济的关系,并未提到经济大危机与美国经济的关系,故C项错误;新政

18、加强了国家干预,加大了总统的权力,故D项错误。7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有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此项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其原因是()A调整农林结构并降低了产品价格 B基本解决就业并消除了危机隐患C将失业救济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D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解析:选C。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是提高产品价格,不是降低产品价格,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让美国度过经济大危机,但并不能消除危机的隐患,故B项错误;成立“资源保护队”,既解决了失业问题,又有利于保护环境,所以最成功,最没有争议,故C项正确;资

19、源保护不是新政急需解决的问题,新政放在首位的是稳定金融秩序,抑制通货膨胀,使美国度过危机,故D项错误;8(2018·烟台高三期中)罗斯福新政是世界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但在新中国成立到1981年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却没有任何文字表述。1982年,罗斯福新政首次作为一个历史概念出现在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中。对这一现象最合理的解读是()A中美之间意识形态差异日益消失 B时代变化影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C历史教科书客观地反映了历史真相D中国与世界逐步从隔绝走向联系解析:选B。19491981年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对“罗斯福新政”无任何表述,说明此时期我国受国际国内格局的影响回避欧美历史;而19

20、82年“罗斯福新政”出现在高中历史课本中,说明此时期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有所缓和,国内思想更加解放,这时代变化影响历史教学内容的选择,故B项正确。9(2018·郴州高三质检)有学者提出“据美国最近经验成长缓慢、生产力降低使人怀疑如果我们继续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迟早一个更大的政府会毁灭我们因市场自由而取得的繁荣,以及独立宣言中信誓旦旦的人类指南。相反地,以自愿交易为主的经济制度,却有足够的潜力同时促进繁荣与人类自由。”此主张提出的背景是()A胡佛政府反危机举措失败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新经济的出现 D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解析:选D。根据材料“继续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表明政府干

21、预经济,引发新的经济危机,结合所学可知为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爆发的经济“滞胀”,故D项正确。10(2018·孝感高三统考)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下列对造成这种现象原因的解读中,比较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冲击了发达国家工业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D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相继取得民族独立解析:选C。高收入国家工业比重减少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变化,即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故C项正确。11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保守党撒切尔夫人抛弃“共识政治”,她按照货币主义理论进行改

22、革,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发行,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这样的改革()A壮大了“知识经济” B削弱了“混合经济”C加强了“福利国家制度” D维护了凯恩斯主义解析:选B。根据题干中撒切尔夫人改革的内容“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发行,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可见降低了国有企业的比重,增大私营企业比重,减少了国家干预,恢复自由市场的调节作用,因而削弱了公有制与私有制并存,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混合经济”,故B项正确。12(2018·滨州高三期末)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否决了一项拨款57亿美元的公共工程和地区发展及21亿美元的学龄前儿童教育法案。到1973

23、年他宣布已取消包括经济机会法在内的社会立法142项。这表明美国()A减少国家干预经济B实行战略收缩政策C总统破坏权力制衡 D导致人民更加困苦解析:选A。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解决经济“滞胀”,减少了国家干预经济,故A项正确;战略收缩政策是美国的对外政策,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总统破坏权力制衡材料信息也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导致人民更加困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18·黑龙江、吉林八校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19世纪80年代俾斯麦执政时期的德国。当时的德国,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资本家和工人的

24、矛盾已经激化到一触即发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俾斯麦被迫转向了软化工人与调和阶级对立的政策。在德皇威廉一世的支持下,帝国议会通过了法令,先后于1880年、1884年和1889年颁布了疾病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和老年保险法三项法案。其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陆续予以仿效。而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全面建立和发展是在美国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时期。这与本世纪20、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及凯恩斯福利国家理论的诞生是分不开的。王梅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经验、教训和启示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

25、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即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国家”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1)据材料一分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过度福利制度带来的社会问题。解析 (1)据材料一“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一触即发的状态”“全面建

26、立和发展是在美国罗斯福总统实行新政时期”“凯恩斯福利国家理论的诞生”等信息归纳。(2)据材料二“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国内的失业压力”“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等信息归纳。答案 (1)原因:工业革命后贫富差距扩大,工人运动高涨;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罗斯福新政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凯恩斯福利国家理论的影响。(2)问题: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产品生产成本提高,削弱国家经济竞争力;劳动生产积极性降低,不利于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14(2018·泰安高三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7、在1518世纪的西欧,国家被强烈要求“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18世纪末,亚当·斯密对这一经济主张提出批评,主张一切听其自然,允许资本家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相反,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则对这一经济主张提出赞扬,认为其有“科学真理成分”,他不相信市场机制或一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解决危机和失业问题,而相信现代资本主义只有在国家这一只看得见的手的帮助之下才能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根据材料概括15世纪至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主要经济理论演变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理论说明其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解析 第一小问过程,由材料“在1518世纪

28、的西欧,国家被强烈要求保护贸易并粉碎阻挡商业扩张的种种中世纪羁绊”得出重商主义;由材料“18世纪末,亚当·斯密对这一经济主张提出批评,主张一切听其自然,允许资本家自由地进行经济活动: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得出自由主义;由材料“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则对这一经济主张提出赞扬”得出国家干预经济。第二小问选择其中一个经济理论进行说明,原因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答案 过程:先后出现了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理论一:重商主义原因:1518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民族国家形成,对外殖民扩张,争夺霸权和海外市场;消除国内阻碍经济发展的封建因素,发展本国经济。

29、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西欧国家的实力。理论二:自由主义原因:18世纪末期,启蒙思想的影响;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工业革命的开展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实力。影响: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思想解放。理论三: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原因: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经济萧条;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失败;美国罗斯福新政证明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二战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