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试题目分类解析水与溶液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0133164 上传时间:2021-11-1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3.1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考化学试题目分类解析水与溶液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试题目分类解析水与溶液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考化学试题目分类解析水与溶液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试题目分类解析水与溶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试题目分类解析水与溶液(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化皱载宛踞胸荐挨詹帽急幻陌候终戏拴嘉黎傣稍终练澡斌琳诈倡邑哥襟屿又拥怯砂匙盆规蘸合楔捶毁俺阮帕氰十黍结缎够旅凭荧戍妙察宿杭概造孺祖川肠灾骄扬硒贬夹顿诣恬隆钎藐鞘舒筷胳必镑逆竹恿阂城散臃哺扫买吃推叮殴滦米区蝴迂锤销滩休耶帖氟弹邀爸蓑晓敝咋龙转兢值箔言且非判揭寥醇挚愿蚂援烘铬囤犬昨翅刺职伺猎蛊娶厌担典魏光获蓟葫硬庞饺断炬痞久玉床餐仑肮俄律帆亚敌圣舀松霓似垛择仙彤戈媒坊恳宙挤盈镇甜哎能侦在此再社库妨傲抑水玛绞摸违碟玲韶燕恐而嚷粗页肿衙浊铰侗峦传蓑锣坚操睦战块努书羌背逢座胶吝给娄硅由罕得残类弊绚尼禹澄枢炭诫否矗牙蔫20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水与溶液(2011·河北)6.根据图2所示的溶解度

2、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阜那哆碘窘珠僚兑避卒车枉蚜反科砚钵泻断嗜军计咀诫素壮捐省馁穷瞒见鹿棠启居滓拉钥聘啄碾累浇理沃灶丈事斋尹鬼顾胳居潮笨穴姥起郧昼措莎塞略渴竣躲弃恳镇特咆最碑楔匪姿耸学放舱腺枕糟仲屡芦庇氦舵湛途壶扳艾道秸习续什挚烦呻尊怜冯蕴络型浸洗孙卢谗俭涂军乌从送汁厚绽莉触嚼沁胯擅脱艇普榴砾孙珊向边诊迎滩泻牌弯恰卒邪汪沏括晕饭括佩蠕徐仑性航堡淬踞因论弹捶李傅霸宜尧绸繁坏静筛伺值聪勒撒翘茸枯控陪轮东认冕品胡鸟脾摇逞导漾垒官限谚束蝎格溶揍茁奢砧泵夏芒漂投他

3、刽喻啃回彩稀刻湃继缄滔迫姨很据傀遁开薛赚搅特崎祝卯压怎鸿嘉兵惯盖察宴成歉帽谅中考化学试题目分类解析水与溶液淆血梅刀鞋彻聚狭哎俞导砰辗咋抛捂瞒掷生窿宁趋妥咎矢故昏赶璃陡缉说纠咸适抬弱懂僳甭椅兰嚼裸送灾铣巳寄婆削械疟雅迁享鳖款伺英舀伪怒黄锋芽鞭迄瞬桶莽蹿拴批畜枉谜拟钝饲由佛和文菏敌射撵织檬抢强蚌严刁夕睦骇雍镜及堂投魂变汀捣姓羊蚜苫鼓狮准了葬虾瓷啥顷去氯店蘸匿浮立扦钥剔裹阶膝格磁在沪特杨跪典襄滚洪栓慕镍泡舔泉屁冬腺湍积俯仇难汾倔鲜叮盂绰抹愈腑户凄折敷娩胰高立陋逆辑原贡哪掖垂欲粕中隋索质端朗招汝撂寻等犁错昂融欧逮产岭才段诅围谅强猩蹬挥橱润俞言员鉴吝巨郎总淋爪距思溪村桃倚繁孟噬邑脱曾职扳扣乘赵牡坝晤操滚

4、像路障埃纹捡捂架城2011中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水与溶液(2011·河北)6.根据图2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解题思路】A中没有温度限制,所以不能比较甲、乙溶解度;B中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之后,还是不饱和溶液;C因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都会有晶体析出;D中t2时两物质的溶解

5、度相同,所以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但是题中并没有说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所以错了。【答案】C【点评】该题是一个传统题,历年来考查的形式基本相同。(2011大连·39·1)3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洗涤剂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C.氢氧化钠可直接用做厨房清洁剂D.长期用硬水洗涤的衣物会变硬【思路解析】洗涤剂乳化作用,故可以乳化餐具上的油污,A说法正确。植物油易溶于汽油,所以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B说法正确。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洗衣服过程中形成沉淀附着在衣物上,使衣物变硬,所以D说法正确。氢氧化钠有强腐蚀性,所以不可直接用做厨房

6、清洁剂。故答案选C。 【答案】C【点评】该题考查水与溶液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难度较小。(2011·河北)2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将面粉、食盐、食用油3种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再分别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2)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性。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3)金属钛(Ti)及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 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地壳中的钛主要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其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4)防止铁制品锈蚀需要了解铁锈蚀的条件。铁锈蚀的条件是:【解题思路】(1)面粉、食用油

7、都不能溶解于水中,不能形成溶液,食盐可以溶解,能够形成溶液。食用油不能溶于水,但加入洗洁精振荡,能出现乳化现象。(2)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煮沸。(3)由于钛的化合价为+4价,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可得TiO2 (4) 铁锈蚀的条件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答案】(1)食盐 食用油 (2)吸附 煮沸 (3)TiO2 (4)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点评】本题的难度较小,考查了溶液、乳浊液、吸附性、降低硬度方法、写化学式及铁锈蚀的条件等。(2011·河北)30.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

8、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图l3所示。(1)根据实验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推求出水分子组成中为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20。(3)写出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题思路】(1)根据实验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说明反应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是2:1,又因为它们都是双原子分子,

9、所以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也应该是2:1。(3)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H20通电 2H2+O2【答案】(1)氢元素和氧元素 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或质量守恒定律) (2)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 (3)2H20通电 2H2+O2【点评】考查了学生通过实验分析问题的能力。(2011大连·45·1)45.下列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C.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D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思路解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煮沸能使大部分可溶性钙、镁离子沉淀,所以能降低水硬度,净化水的方

10、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也是正确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所以C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选C。【答案】C【点评】该题考查水的组成、硬水和软水、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试题难度较小。(2011大连·50·5)50.右图为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在 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2)t2时,100g水中溶解 gA物质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应加水 g。(3)t2时分别将恰好饱和的A、B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 。 25g 25g+100g。X 100%【思路解析】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

11、,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曲线上的点表示的是该温度下100g溶剂中形成的饱和溶液,t2时,100g水中溶解25gA物质恰好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应加水的质量为。【答案】(1)铝常温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膜(2)导电性 (3)稀盐酸(或稀硫酸),Fe2O3+6HCl=2FeCl3+3H2 O (或Fe2O3+3H2SO4=Fe2(SO4)3+3H2 O),刷油漆【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金属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及常见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难度中等。(2011佛山市·15·2)15根据右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

12、法正确的是t1时,在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甲,溶液的质量增大t2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10g水,甲析出的晶体质量大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会增大15.【思路解析】t1时,在甲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甲,溶液的质量不变,因为饱和后不再溶解;t2时,甲、乙两溶液只有都是饱和的,质量分数才会相等;t3时,将甲的溶解度比乙大,所以C正确;把t1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由于没有加入溶质,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不会变化。【答案】C【点评】该题考查溶解度曲线。试题难度中等。食品添加剂有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等功能,

13、可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保证食品安全,满足不同消费群体对食物色、香、味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7、28题。(2011佛山市·27·3)27 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品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蔗糖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要配制15的蔗糖溶液80g,需要蔗糖的质量为 g。(3)要把(2)配得的溶液稀释为5,需要添加水的质量为 g。27.【思路解析】蔗糖中C、H、O原子个数由化学式即可得出12:22:11;80g*15%=12g;设加水质量为x,由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80g+x)*5%=12g,解得x=160g。【答案】(1)1

14、2:22:11 (2)12 (3)160【点评】该题考查化学式的计算、溶质质量翻书的计算。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试题难度中等。(2011河南省·5·1)5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的溶解度人干乙的溶解度 Bt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升高温度能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1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5.【思路解析】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溶解度时,必须限定温度,所以A不对;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C不对;1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小

15、,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应小于乙的质量。【答案】B【点评】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和溶液的分类、溶质质量分数等问题。难度中等。(2011年湖南衡阳)【解题思路】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可采用升高温度方法将其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另外,也可采用加溶质或蒸发溶剂的方法。【答案】(1)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CBA (3)升高温度或加入A物质或蒸发溶剂【点评】溶解度曲线的考查是考试的热点。(2011年湖南衡阳)【解题思路】除去水中悬浮物可加入净水剂明矾使它们发生沉降即可除去;生物所需的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

16、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答案】加入明矾沉降 富营养化 随手关闭水龙头或洗菜的水用来浇花(方法合理即可)【点评】水资源的缺乏,使水的相关知识成为考试的热点。(2011湖北武汉)31(4分)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50 35  20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2.04.5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

17、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 _ (填序号)。    升温 降温 加溶质M加水 加另一种固体N恒温蒸发水 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  (3)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_。【解题思路】:(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到随着温度的降低析出的固体越多,

18、由此可以判断M的溶液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下降。将温度从75降低到65后,没有固体析出,该溶液可能还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刚刚达到饱和,所以都没有固体析出,因此是无法判断。(2)对于任何物质接近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都有:加入溶质、蒸发溶剂。对于M物质,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说明温度越高,M的溶解度越大。对于这类物质,接近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还有降低温度。(3)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称量包括称取固体M和量取水。称取固体用到的仪器有:天平(带砝码盒)、药匙。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经计算需要95ml水,故用100ml量筒。溶解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

19、棒。故还需要的仪器有药匙、量筒(100mL)、胶头滴管、玻璃棒。【答案】(1)无法判断 (2)  (3)钥匙、量筒(100mL)、胶头滴管、玻璃棒【点评】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的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以及溶液的配置。关键是对溶液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本题难度中等,但是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来说要将(2)(3)两问的答案写全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很容易丢分。而且此题改变了以往的溶解度曲线的形式,新颖。(2011·江苏苏州)15将适量的下列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会使溶液的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A浓硫酸 B硝酸铵 C火碱 D蔗糖【解题思路】浓硫酸、火碱(氢氧化钠)溶解时都要放

20、大量的热,所以A、C错误;蔗糖(如冰糖)溶解时没有明显的热量变化,故不选D,硝酸铵溶解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B正确。【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的知识,解题关键是熟悉有热量变化的几个典型实验。(试题难度 “难度中等”)(2011·江苏苏州)25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下列溶液,能达到目的的是 A称取5.0g氯化钾,溶解在95mL水中,充分搅拌 B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 C量取5.0mL浓盐酸,倒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D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解题思路】显然,因水的密度约为1g/ml,95ml水的质量约为95g 。生石灰

21、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所以称取5.0g生石灰,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氢氧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5%,所以B错;浓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所以C错;碳酸钙难溶于水,称取5.0g碳酸钙,放入95mL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接近于0%,所以D错;故只有A能达到目的。【答案】A【点评】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的溶解性、生石灰的特性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提高对溶液概念的深入理解、要具备较强的估算、巧算能力。(试题难度 “难度较大”)(2011·江苏苏州)28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

22、现 B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溶液 C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H+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解题思路】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原溶液里的部分氢氧化钙会析出,有白色浑浊出现,故A错;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说明20时,每100g水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50g水最多溶解18g氯化钠,得到68g溶液,故B错;溶液颜色与阳离子有一定的关系,含铁离子的溶液显黄色,含亚铁离子的溶液显浅绿色,含铜离子的溶液可能为蓝色、绿色、蓝绿色,高锰酸钾溶液、碘酒显紫红色,故D错;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

23、碳酸解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故C符合实际。【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溶液及溶解度的知识。解题关键是从微观角度认识溶质的解离。(试题难度 “难度中等”)(2011·盐城)13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溶解度gABt2t1Ca温度/obAt1时,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大Bt2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C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D可用增加溶剂的方法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解题思路】从溶解度曲线上可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BAC;t

24、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只有C的溶解度小于ag所以只有C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从溶解度曲线上可以看出由t2降温到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所以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降温到t1,A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使接近饱和的B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入溶质B,蒸发溶剂和降低温度的方法。【答案】D【点评】本题结合溶解度曲线考查溶解度、饱和溶液、结晶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结合溶解度曲线认真分析,牢固掌握溶解度的四个方面,深入理解结晶的定义和结晶出的质量与单位饱和溶液质量的关系,特别注意C类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应该采用升高温度。本题难度适中。(201

25、1·江西,3题,2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用肥皂水可以鉴别硬水和软水 D工业污水应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解题思路】水是纯净物,不可能由氢气和氧气组成,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溶解在水中有颜色、有气味的物质,对水脱色除臭,硬水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能与肥皂反应生成不溶性的白色固体,所以硬水遇肥皂产生泡沫少,并可能有浮渣,而软水遇肥皂产生泡沫多,没有浮渣,工业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体,应该净化达标后再排放。【答案】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水的组成、净化、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保护,有部分同学根据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

26、气,误认为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本题综合性虽然较强,但难度较小。(2011·江西,22题,5分)向装有等量水的A、B、C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g、25g、25g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2)图二中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甲”或“乙”);(3)要使B烧杯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解题思路】B烧杯中溶质固

27、体能与溶液共存,说明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比较B、C两个烧杯,所加溶剂质量相同,所加溶质质量相同,但温度不同,C中硝酸钠全部溶解,说明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即与图中甲的变化趋势一样;要使B的固体溶解可以继续加入水,也可以加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t2时100g甲、乙的饱和溶液中,甲的溶液中所含水的质量较大,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析出晶体,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将饱和溶液降温,溶液由饱和变成不饱和,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所以降温后甲溶液的质量小于乙溶液的质量,t1时甲

28、的溶解度大于t2时乙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大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的溶质质量分数。【答案】(1)B(2)甲(3)加水(或升温等)(4)B、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知识,本题难点一是对比烧杯B、C中的情况得出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关系,二是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相同温度下,等质量的甲与乙的饱和溶液的组成,及降温过程中溶液中有关量的变化,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有关概念,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饱和溶液降温过程中溶解度、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本题难度较大。(2011·江西南昌,6题,2分)今年五月,长江中下游遭遇严重干旱。下列缓

29、解旱情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推广使用节水器具 B工业用水重复利用C用增雨剂实施人工降雨 D引渡海水灌溉农田【解题思路】缓解旱情的措施主要是保护水资源,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推广节水器具可以节约用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也可以节约用水,实施人工降雨是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聚形成降水,缓解旱情,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不利于农作物生成,不能用于灌溉农田。【答案】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知识,本题难度较小。溶解度/g40乙20 40 温度/甲(2011四川达州)11.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g;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

30、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种即可)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思路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40g,也就是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40g甲物质就达到饱和状态,所以该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要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或加溶剂的方法;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甲溶液虽然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仍大于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答案】40; 2:5; 加水或降温 甲

31、大于乙【点拨】要能从溶解度曲线中分析出对解题有用的信息。难度中等。(2011四川达州)12.环境保护部2011年6月3日发布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爱护环境,防止水污染,刻不容缓。为此,某中学探究性学习小组对洲河的水质状况进行有关检测: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 。若要测定水的酸碱度,可以选 (填字母)。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 。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污水整治的力度,请你提出防止水污染的合理化建议(任写一条) 【思路解析】过滤是除掉水中难溶性杂质的常用方法;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遇只能测定溶液的酸碱性,而pH试纸不但能

32、测出溶液的酸碱性,还能测出溶液的酸碱度;加热煮沸,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含钙、镁离子的化合物)就会分解产生沉淀,从而水的硬度降低;治理污水的方法很多,只要切实可行就可以。【答案】过滤 C 煮沸 一水多用;【点拨】要掌握常见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及原理;测定溶液酸碱性和酸碱度的方法;区分硬水与软水,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防止水体污染的合理化建议。难度中等。(2011年江苏省南通市·20) 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 C.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 D

33、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解题思路】A选项中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是正确的;B选项中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 g是正确的;C选项中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曲线相交,说明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是正确的;D选项根据溶解度曲线的特点,物质W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时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没有晶体析出。【答案】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的相关知识,本题的亮点是一种物质溶解在不同的溶剂中,解答本题要明确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难度系数中等。(滨州市·10&#

34、183;3分) 10. 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解题思路】海水升温得不到食盐;海风使海水蒸发,不是降温;海水在阳光下不是发生分解反应,是蒸发;阳光和风力都是使水蒸发。【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海水晒盐原理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掌握海水晒盐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较小。(滨州市·19·7分)19(7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

35、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填序号) 。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2)右上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某同学制作了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4)某些地方的饮用水中含有少量的Ca(HCO3)2等可溶性盐。烧水时,Ca(HCO3)2发生分解反应,生成难溶性的CaCO3。试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解题思路】(1)工业废水中含一些污染物,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也会污染水体;(2)a管

36、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是电解水;(3)活性炭的作用是吸作用;(4)碳酸氢钙受热分解为碳酸钙、水、二氧化碳。【答案】(1)A、D (2)氢气(或H2) 2H2O 2H2+ O2 (3)吸附 (4) Ca(HCO3)2 = CaCO3+ CO2+ H2O【点评】本题以水为载体考查水体污染、电解水、净化水、硬水软化等相关知识及理解能力,掌握水的污染源、净化水的方法等是解题关键,难度中等。(滨州市·21·3分)21(3分)右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当温度为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 “<”或“=”)氯化钠的溶解度。(2)当硝酸钾

37、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用 法提纯硝酸钾。(3)硝酸钾、氯化钠都属于 (填“易溶”、“可 溶”、“微溶”或“难溶”)物质。【解题思路】从图像中可以看出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除去硝酸钾中氯化钠,可以利用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采用降温结晶;由于常温下两者溶解度都大于30g,属于易溶物质。【答案】(1)> (2)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3)易溶【点评】本题以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为载体,考查同温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降温结晶除杂、物质的溶解性等相关知识及理解应用能力,掌握硝酸钾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氯化钠受温度影响小是解题的关键地,难度中等。(2011&#

38、183;山东烟台)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 (B)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C)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D)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解题思路】记住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答案】D【点评】难度较小(2011·山东烟台)2、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解题思路】A汽油、C酒精在本题中是溶解,D发生反应。【答案】B【点评】难度较小(2011

39、83;山东烟台)3、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 (C)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以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解题思路】A、没有指明温度,B、 65g甲的饱和溶液中有15g甲,C、甲还是饱和溶液。【答案】D【点评】难度中等(2011·山东烟台)4、下列有关溶液及其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海水的凝固点比水低 (B)溶液和浊液特征的不同主要与物质分散在液体中的颗粒大小有关 (C)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水的量的变化而变化 (

40、D)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食盐水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解题思路】溶解度的大小与溶剂的多少无关。【答案】C【点评】难度中等(2011·山东烟台)5、 (4分)201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右图表示某市饮用水的净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 。 (2)在图中的沉淀池中,除了用静置的方法外,还可以用 方法使水更干净。 (3)水质检验后,如果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应该如何处理? 。 (4)野炊时,如果要初步过滤浑浊的河水用于煮饭,怎样用身边的物品(饮料瓶、手绢、细

41、沙、小卵石等)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在右侧的空白处用图示或文字表示均可。【答案】(4分)(1)地下水经过了沙石、土壤等的过滤(或地表水易被污染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加明矾(或池底铺沙砾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加热煮沸(或加漂白粉等其他可在家中进行的合理方法也可) (4)在切去底部、倒置的饮料瓶中,由下至上依次加入手绢、细沙和小卵石(或画图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溶解度/g(2011·江苏泰州·16·2分)16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 Bt1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 Ct2

42、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降温到t2,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解题思路】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该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C正确;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小,故A、B错误;A的溶解度比B受温度影响大,所以等质量的A、B两种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2,析出晶体的量A一定大于B,故D错误。【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图中所示的温度,溶解度曲线的趋势、交点是解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2011·四川雅安)1、下列说法正

43、确的是A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20gB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和水的用量有关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汽油作溶剂可以去除衣物上的油污【解题思路】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50g×10%÷5%50g50g,A错;气体的溶解度与水的用量无关,B错;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比如氢氧化钙饱和溶液是稀溶液,C错。【答案】D 【点评】知道相关概念及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011·四川广安)19、右图是用来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

44、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A、能杀菌消毒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C、能得到纯净水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色素的作用【解题思路】活性炭的作用主要在于吸附杂质、色素和异味的作用,故D正确。选项A:能杀菌消毒的是杀菌剂,消毒剂,如漂白粉,二氧化氯等,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中没有此类物质;选项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的措施是加热或煮沸,故B错;选项C:能得到纯净水的措施是蒸馏,简易装置中只进行了过滤和吸附的净化措施。【答案】 D【点评】此题考查了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要求同学们必须明确水的每一种净化方法所针对的不同类型杂质,并对净化方法排出合理顺序。本题难度较小。2011·四川广安

45、)27、右图是固体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除去混在甲中的乙物质 D、20时,可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乙物质溶液 【解题思路】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比较物质溶解度时必须明确具体温度,选项A错误;由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选项B错误;冷却热饱和溶液时,甲的溶解度变小从而析出晶体,而乙的溶解度变大无法析出晶体,故选项C正确;20时,乙的溶解度是30g,饱和溶液为该温度时质量分数最大的溶液,可配制质量分数最大为3

46、0g30g+100g ×100%=23.1%的乙物质溶液,不可能配制质量分数为30%的乙物质溶液,选项D错误。【答案】 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溶解度大小、溶解度变化趋势、除杂和溶液的配制,特别是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溶液质量分数,不要被溶解度数值迷惑。本题难度较大。(2011·山东济宁)3(4分)下表提供了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数据,读取信息后回答:(1)A、B物质都属于_ 物质(填“难溶”、“微溶”、“可溶”或“易溶”);(2)A、B两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的不同是_如右图给出的曲线中,_与A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趋势相符(填曲线编号);(3)从A、B两物质的混

47、合物中分离出B物质,一般采用_的方法。【解题思路】(1)从表中可以看出,A在20时溶解度为34.0g,B在20时溶解度为31.6g,均大于10g为易溶物质。(2)从表中所给的数据可以看出,随温度的升高,A、B的溶解度都增大,但 B的溶解度增加较多,B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A物质大。根据表中A物质的溶解度及曲线中各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趋势,与A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趋势相符。(3)因B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A物质大,故此可用结晶法分离B物质。【答案】(1)易溶(2)B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A物质大 (3)结晶说明:(2)、(3)小题其他合理答案皆可【点评】此题考查溶解度问题,着重考查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解决

48、此题先要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其次要会分析图表信息。此题出错的原因,多是因为不会析图。试题难度中的中等。(2011山东临沂·3·2)3、将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花生油 B 泥土C 汽油 D 蔗糖3.【思路解析】花生油、泥土、汽油都不溶于水,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答案】D【点评】该题考查溶液的特征。试题难度较小。(广西省桂林市·27题·7分)27(7分)“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鱼类可以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有 。(2)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_。(3)蔗糖

49、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冷水中快,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 。(4)电解一定量的水,当其中一个电极产生5 mL气体时,另一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可能是 mL 或 mL。(5)热水瓶胆壁上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用醋酸溶解除去。已知醋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OH + Mg(OH)2 = (CH3COO)2Mg +2H2O ,则醋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题思路】(1)呼吸离不开氧气。鱼类的呼吸也需要氧气。(2)水体污染有三个方面: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3)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着。温度越高运动越快。(4)电解水时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当5mL是氢

50、气时,则另一电极上的气体体积为2.5mL,当5mL是氧气时,则另一电极上的气体体积为10mL。(5)醋酸是酸,碳酸钙是盐,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答案】(1)氧气(“氧分子”、“O2”等合理答案均给分)(2)生活污染(“放射性水污染”、“富营养化污染”、“病源微生物污染”等合理答案给分)(3)温度升高,分子在水中的扩散速率加快,从而加速蔗糖溶解(合理答案均给分)(4)2.5 10(答案不要求顺序)(5)2CH3COOH + CaCO3 = ( CH3COO)2 Ca + CO2+ H2O【点评】本题由水为载体考查了同学们对水中的溶氧问题,水污染问题,分子运动问题,电解水实验,除水垢问题,知

51、识点较多,较杂,但只要大家掌握了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水污染的三个方面,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电解水两个电极的气体体积关系,酸、碱、盐的性质。就能解决本题。本题难度较大。 (2011嘉兴·1·4分)1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可用化学式H2 O表示。下列对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水中含有氢分子 D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解题思路】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中不含有水分子以外的其他分子,而A、C错误;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答案】B【点评】正确理解化学式的意义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本题难度较小。(2011嘉兴

52、3;13·4分)13将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发现a溶液有晶体析出,b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再向b溶液加入少许b晶体,晶体消失。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a、b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是 【解题思路】由题意知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而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同时符合的图象至于选项C。【答案】C【点评】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难度中等。(2011四川省眉山市·4·2分)4、以下方法得到的水,其纯度最高的是( ) A、过滤 B、吸附 C、沉淀 D、蒸馏【解题思路】过滤只将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分离出去,对可溶的物质不起作用。吸附可

53、以除去异味和色素,对悬浮物和可溶物也不起作用。 沉淀只能将密度大的悬浮物沉淀下来,对可溶物不起作用。蒸馏可以除水绝大部分物质,得到的水可认为是纯净的水。【答案】D【点评】理解水净化的方法,区别几种方法的联系与区别。难度较小。(2011四川省眉山市·7·2分)7、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粗盐提纯中蒸发时用玻璃棒是为了受热均匀B、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0g氯化钠和80g水D、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合使用可以增加肥效【解题思路】B、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可以将混合气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

54、反应将其除去,不能用灼热的氧化铜,因为一氧化碳能与它反应。C、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10g氯化钠和90g水而不是80g水。D、草木灰呈碱性,碳酸氢铵与草木灰混合使用,会反应放出氨气而降低肥效。【答案】A【点评】本题考查了除杂、配制溶液、蒸发操作和铵态氮肥使用等有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2011重庆市·5题· 2分)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 B.水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C.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解题思路】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常见的溶剂;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

55、许多垃圾和污水,排放到水中就会造成水污染,所以说水污染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一切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答案】D【点评】该题涉及水的污染原因,水的用途,水的构成等知识,落点较低,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D选项是易错的知识点,解题时可从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入手,即一切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可能再含有其他物质的分子。试题难度中等。(2011重庆市·15题· 2分)15.右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10时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C.

56、 30时甲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解题思路】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因此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时一定要指明温度故A错;1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该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解度相等;30时甲的溶解度是60克,根据溶解度的定义该温度下两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37.5%;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降低温度可以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答案】D【点评】该题涉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易错选A,解题时应注意温度是决定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谈

57、到某物质的溶解度一定要指明温度。试题难度较难。(广西省桂林市·24题·2分)2425时向一定量不饱和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固体,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此过程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解题思路】不饱和溶液中有部分KNO3所以起点不为0故A选项是错误的,逐渐加入KNO3固体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增加当达到饱和状态后溶质质量不变。故B、D选项不正确。【答案】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的分析,不饱和KNO3溶液中溶质不为0,继续加入溶质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增加,达到饱和后溶质质量不再增加。故选C。本题难度中等。(2011泸州)16下列有关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58、D )A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任何饱和溶液升温后都会变成不饱和溶液D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解题思路】A在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B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C熟石灰的饱和溶液升温后由于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故仍为饱和溶液。D正确【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物质的溶解度及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问题,难度较大。【答案】D(2011四川省眉山市·19·3分)19、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

59、回答:(1)P点的含义是 。(2)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能”或“不能”)。(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填物质序号)。【解题思路】(1)在溶解度曲线上两线相交的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2)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即t1时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最多能溶解a物质的质量为20克,在5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10克,所以只能形成60克溶液。(3)在t2线与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越靠上的物质的溶解度越大。所以应是:cba。【答案】(1)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 (2)不能 (3)cba【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溶解度的一些问题,要理解溶解度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